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穿古种田]大地主-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叔,洪叔要把小金拿去哪儿?”她还不知道赏花会的事儿。小金是她给金带围起的小名儿。
“拿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它、喜欢它、爱护它。”
唐雅清秀的小脸上不禁露出笑容,她如今经过文字的熏陶,气质上已经逐渐褪去了原本的瑟缩,再加上经常与赵续待在一起,也受到了赵续的影响,性格虽不说变得外向,但也变得落落大方,因为习武的缘故,她即便相貌清柔,可不像唐月那般娇弱,反倒柔中带刚,极为独特。
唐雅意志坚定、心地纯善却不傻,假以时日,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花被送走,唐时心情有些低落,赵缙为了让他开心点,便问他:“想不想学骑马?”
唐时闻言,顿时眼睛一亮,马作为这个时代的基本交通工具,他肯定是要学会的。虽说前世他去跑马场骑过马,但也只是学了点皮毛,要说马技,那还真谈不上。
赵缙见他这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就知道他感兴趣。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两人来到一处宽阔的庭院前。这座院子位于唐家村与县城的中间,唐时以前也看到过,他只以为是个地主家,没想到竟然还是赵缙所有。
赵缙带着他上前敲了敲门,立刻就有人过来开门了,那仆人装扮的人见到赵缙颇为恭敬,对他身边的唐时也没露出丝毫惊讶之色。
“将白鹤牵过来。”赵缙吩咐道。
仆人立刻就从后院牵出了一匹白色骏马,马体强壮有力,就是看起来很是温顺。
唐时瞅着马,漂亮是漂亮,可没什么爆发力,于是问赵缙:“我能不能自己选?”
赵缙摇摇头,“你没骑过马,初学还是用这一匹为好。”
唐时只好暂时作罢。
院外有一块平整的场地,赵缙正欲扶着唐时上马,却见唐时很是潇洒地跨到了马上,冲着他得意一笑。
赵缙不禁动了动眉毛,看来是他小看了他家唐小时。
“先慢慢走几步试试。”赵缙话音刚落,唐时就有些生疏地催促起白鹤来,白鹤得令,便开始小跑了起来。
唐时骑着骑着就开始找回了当初在跑马场的感觉,于是让白鹤加快速度。
白鹤也很久没有这么自由奔跑过了,便撒了欢儿地跑,和煦的春风吹拂在唐时脸上,将他的发辫扬起,风中携带的青草香味沁人心脾,唐时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畅快过了。
白鹤载着他足足跑了好几大圈儿,然后在赵缙面前停下,唐时俯身摸了摸马的脑袋,亲昵道:“方才嫌弃你是我不对,你还挺不错的嘛。”
赵缙仰头看他,“我怎么觉得没有我的用武之地呢?”
唐时坐在马上,脸上因为运动而显现出来一丝红晕,看起来极为年少活泼,赵缙不知为何,突然就觉得自己老了,其实他也不过二十岁。
“谁说没有用武之地?我只会这个,其他的还等着你来教我呢。”
赵缙闻言,又吩咐仆人:“将我的那匹牵出来。”
仆人牵出了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唐时见到,心里就是一阵意动,“你这马真好。”
赵缙跨上马,与他并肩,“它叫赤霄。我们就先从易到难学。”他说着便策马前行。
唐时紧紧跟着他,赵缙边教边与他解释,唐时精神力强大,学习能力很强,不过一会儿便学得有模有样了。
天色渐晚,两人停了下来,一同下了马,赵缙问唐时:“累了吧?”
唐时其实不太累,不过他还是说道:“有点累。”有时候还是要给另一半照顾自己的机会的,否则他会觉得没有成就感。
赵缙背对着他蹲下身,“我背你回去。”
唐时和白鹤告了别,便趴上赵缙的背,抱住他的脖子,在赵缙看不到的地方,露出了一个笑容。
能遇到这么一个人,真好。
第65章 愁绪
两人回了唐家村后; 洪钟也已经从县城回来了。他看到唐时从赵缙背上下来; 不禁问道:“唐小公子受伤了?”
赵缙笑了笑,“骑马骑累了。”
洪钟恍然大悟,“对了; 公子; 上头又开始催了。”
卫指挥司的上头自然是指皇帝。新皇虽说是给了赵缙三个月的时间; 但显然新皇如今是遇到了难题; 急需赵缙前往京都为他排忧解难。而且即便是三个月,在路途上快马加鞭也得六七日的路程; 去了京都还需要几日缓冲期间,他们如今也该准备着动身了。
赵缙看了眼唐时; 唐时对着两人露出笑容,“我先回家去了。”
自从胳膊痊愈后,他就搬回了唐家。
晚上吃饭的时候; 唐时忽然问道:“阿爹,小风他们三个八月份就要去学堂了; 你们觉得去哪个学堂为好?”
李绍本来是有学堂上的; 不过唐月和李远和离后; 回到了唐家村; 李绍随母,也住在了唐家,学堂便没有再去了,唐时打算等到八月份将他们三个一同送进学堂。
唐庆被问住了,他哪里知道该去哪个学堂?包括唐年和唐季; 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这种事情还真不清楚。
可唐月知道一些,她听到唐时这么问,便说道:“要说哪个学堂最好,那肯定是县城里边的最好,可县城的学堂难进,只交束脩是不行的。”
“还有这讲究?”方氏惊奇道,“那什么样儿的能进啊?”
“据说一般只招收县城里边的孩子,乡下的很少收的,除非读书读得好。”
唐时心里一动,如果这次小金能够赚到银子,他们说不定就能够在县城买一间宅院了。
他之前了解了下,一般的两进两出的宅院约摸需要白银三十两到三十五两,地段不同,价格自然也有区别。两进两出的住他们一家人足够了。如果能够去县城里边住,小风他们的入学就好办了。
不过这件事情也不能急于一时,小风他们入学要等到八月份,如今也才五月份,他们还有时间。
唐时刚吃完晚饭,唐家的院门便被敲响了,唐年过去开门,见到是赵缙,连忙将他迎了进来。
“赵兄弟,吃饭了没?”
赵缙笑着点点头,“吃过了,我是来找石头的,有些事情要跟他说。”
他来到屋中,发现唐时正在闷头扒饭,心中无奈又好笑,“石头弟弟,我有事情找你。”
唐时闷闷道:“我饭还没吃好。”
“那我等你。”赵缙说着就真的待在一边就看着唐时吃,唐时在唐家众人的围观下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便迅速地扒完了碗中的饭,道:“走吧。”
唐时跟着赵缙走后,唐月不不禁问道:“这赵家大郎跟小弟交情很好啊,一点官威都没有。”
唐庆抽着烟,“赵家大郎是个好的,绍儿现在不也跟他学武功么?我也没见你这个当娘的有啥表示。”
唐月干巴巴地笑了笑,“这不是被他吓住了么?不敢跟他搭话。”
唐庆觉得唐月是在找借口,赵家大郎哪里吓人了?长得俊,为人又仗义,即便真的富贵了,也没见他对自家有啥嫌弃的,这么好的小伙子到哪儿找去?
其实唐庆这次倒错怪了唐月,唐月不是没有试图向赵缙示好,只是她每次见到赵缙那双看着自己的眼睛,心里头就不由自主地发怵,顿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阿爹啊,既然赵家大郎跟小弟关系这么不一般,那学堂的事情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哪用得着多烦心?”
唐庆瞅了她一眼,“阿月啊,这关系再好,也经不起这么消磨啊,你这么些年咋变成这样了?李远那混账东西把你教成什么样子了?”
唐月脸上顿时一热,不甘心道:“阿爹,我有说错么?难道小风他们的前程就不重要?我这是为他们着想,能上好的学堂为什么不上?偏要在这乡下的小私塾里读书?读个几十年也考不上童生。”
唐庆觉得他这个女儿魔怔了,在他眼中,读书固然是一条极好的出路,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书的,该争取的他们当然得争取,但不是他们的,强求也强求不来。如果小风他们只能上乡下的私塾,那也没办法,当秀才考状元什么的他唐庆也没想过,就希望他们能够认几个字儿,一辈子平平安安就好。
“赵大郎当了官也是他自己的造化,我们上赶着求人帮忙,像什么话?这不是让他为难么?以后这种事情别提了。”最后唐庆拍板,唐家其他人也都同意他的话,没有任何意见。
唐月则是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唐家人,面前有这么好的机会都白白放过,她还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唐家人各自回房休息后,唐月特意将李绍叫到角落里,语重心长道:“绍儿,你想不想上县里的学堂?”
李绍冷漠地看着她:“不想。”
唐月被他的话堵住了,只好沉默了一下,换了一个说法,“绍儿,娘是为你好,县里的学堂比乡下的不知好了多少,你要是天天窝在乡下,以后可怎么办?”
李绍实在不愿与她多说,“这是我的事情,用不着您操心。”
唐月不能接受他这般跟自己说话,“我是你娘,你要听娘的话,你跟娘保证过要好好读书的,可不能出尔反尔。”
李绍将脑袋扭过去,“那您就去跟外公说吧。”
唐月叹了一口气,“跟你外公说有什么用,我叫你来主要是问你,你不是天天跟着那你赵叔叔学武功么?他对你好不好?你要不自己跟他提一下?”
李绍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娘,我之所以还叫您一声娘,是因为你将我生了出来,将我养了这么大,可是,这不代表我不知道您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什么,您希望我读书做大官不过是为了您将来的生活,可您放心,我今后会养您的,不会让您饿着冻着,但也仅此而已。”
他不等唐月开口又继续道:“赵叔教我武功不过是看在小舅舅的面子上,您还是收起您这个想法吧,让人听见了是要笑话的。”
唐月从来没有听过李绍一次性与自己说过这么一大段话,还是这种充满讽刺与嘲笑的言语,她瞬间就暗恨自己怎么就养出了这么一个不孝子。
“你小舅舅待你好,你要不去跟他说一说。”唐月还是不愿意放弃,忍住李绍对她的“不敬”,继续道。
李绍突然就用一种很奇异的眼神看着她,“原来您也知道小舅舅对我好?我还以为您根本看不到呢。可小舅舅受伤的时候您又在做什么?您在与人谈笑风生,根本就没有关心过一丝一毫,您知不知道我有时候真是没脸在外公家待下去,您向来只知道索取,可您有为他们做过什么么?娘,您知不知道,我有时候甚至在想,我为何要是您的儿子?”
唐月震惊了。她从来没有想过她的儿子竟然如此厌恶着自己,她以为儿子只是叛逆不听话而已。
“绍儿,你……”
李绍看了她一眼,“娘,您仔细想想吧。”
唐月看着他离开的瘦小身影,这才猛然意识到,她的儿子也才八岁而已,她是不是真的对他忽视了太多?
这边唐月正在思考人生,另一边唐时随着赵缙来到赵家,赵缙将他带到了书房里,轻轻握着他的手,“生气了?”
唐时在他的椅子上坐下,抱臂瞅着他笑,“我生什么气?”
赵缙其实也摸不准唐时的心思,但他向来敏锐,即便唐时用笑容隐藏情绪,他还是能感觉到唐小时的低落。
“因为我要走?”他的确不到一个月就得离开唐家村,去往京都。他倒是想把唐小时打包带走,可也只能想想而已。
唐时低垂眼睫,“你走不走关我什么事?”
赵缙心中一叹,上前一把将唐时抱起来,让他面对面坐在自己腿上,“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卫指挥使有那么闲?”唐时墨玉般的瞳仁里倒映出赵缙的俊脸。
赵缙笑了笑,“总会有外出任务的。”
唐时嫌弃地看着他,“难不成皇帝让你去南边做事,你还跑到这里来不成?”
赵缙心里也舍不得,可他也没有办法,唐小时想过安安稳稳的生活,他当然是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他撑起一片天。
“唐时,”赵缙将额头抵上唐时的,认真而专注,“我比你更怕。”
唐时比他小,他不在的时候,唐时将逐渐成长,而成长过程中的意外与诱惑太多太多,他是真的怕,过个两三年,唐时就会将他忘得一干二净,再然后是娶妻生子。如果事情真的变成了这样,他真的不知道到了那时候,自己会做出什么。
唐时没有细问赵缙在怕什么,他只是与他对视,两人离得极近,彼此呼吸交缠,唐时想,要是自己不止十三岁,赵缙会不会下一秒就亲下来?
赵缙看着近在咫尺的清澈眼眸,觉得自己心跳加快了些,他一边想亲亲唐时,一边又唾弃着自己,心里边天人交战好一会儿,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他还是不愿意吓到唐时。
他伸手将唐时的脑袋按在自己的肩膀上,在唐时耳边说道:“唐时,你可千万别忘了我。”
第66章 用心
青平府的赏花会近日举行; 各界爱花之人纷纷前往府城; 一睹繁花盛会。
青平府的大街小巷俱陈列各色花卉,以供游人观赏,有些买不起赏花会上的花的; 便会从街巷中挑选自己喜爱的带回去留作纪念。
一般而言; 能够参加赏花会的花卉是已经经过各县筛选出来的; 而这次南封县送赏的花正是耿才梁的金带围。此花在南封县已经颇负盛名; 就连郑崇乾与袁镛都对之赞不绝口,袁镛还与唐时提及过; 唐时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耿才梁是个人才,他很好地阐释了金带围的寓意; 更何况,芍药的这个品种大家实在是从未见过,新奇的事物总会受到众人的亲睐; 于是金带围就不负唐时的期望,闯出了名声; 就连青平府都有所耳闻。
终于到了赏花会的这一天。
赏花会因为每年春秋各举行一次; 故而青平府特地为赏花会建了一处院子; 送赏的花卉分别陈列; 供人品评观赏。往往这时候也是文人墨客大展文采的时候,他们因花生情,会当场为看中的花卉吟诗作赋,到赏花会结束之时,被赞美次数最多的花卉便是本届的花魁。而剩下的花卉如若遇上喜爱之人; 便会作为交易的商品,换取利润。
耿才梁作为南封县的送赏人,亲自来到了赏花会。他不过三十来岁,身形较瘦,长得比较普通,属于扎人堆里找不出来的那种,可这次别人却能够从人堆里一眼看到了他,就是因为他带上了金带围。
金带围其他人也有所耳闻,正想仔细看看这颇负盛名的芍药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没有亲眼见过的人是无法想象出来那种花型的。
耿才梁来得不早,他到达赏花会的时候,赏花会已经人满为患了。他小心翼翼地捧着金带围,身边还有几个威风凛凛额护卫护着,唯恐这花遭遇什么变故。
“耿兄可终于来了,叫我们好等。”迎面走来几位地主,见到耿才梁不过说了这么一句话便将目光放在了他的手上。
这是一株芍药,毋庸置疑。他们万万想象不出来芍药还有这样的品种,娇艳的双层花瓣之间一圈金黄色的花蕊实在是点睛之笔,本来芍药就以娇艳富贵闻名,可如此一来,这花更增添了几分尊贵之意。再联想到花的寓意,他们一个个的目光便更加灼热了。
他们似乎已经预料到了这届赏花会的花魁会是谁,也只有这样的花能够与其他府的花魁一决雌雄,甚至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耿才梁乍一见到这株芍药,与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株新品种一定会受到官员们甚至宫中贵人的喜爱。
青平府的赏花盛会唐时无暇顾及,他现在正在经历题海战术。袁镛将历年童生试的试题都拿过来让唐时一篇篇地做,唐时这是第一次做古代的科举试卷,觉得还真的挺有难度的。
袁镛给他评改了一份试卷后,说道:“虽说童生试是在九月份,但基础还需要早点积累起来,你这篇写得不能说不好,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你忽视了。写文章词藻与思想固然重要,可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由心而作,为师在你这篇里倒是品不出这一点。”
这个问题其实唐时自己也明白,他记忆力极佳,背过的文章都能清晰地记起来,所以他在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大量引据经典,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很畅快,但总觉得缺了点灵气,他已经在努力改正这个毛病了。
袁镛看唐时沮丧地低下了脑袋,想他如今也不过十三岁,文章写成这样已经是非常出色的了,自己对他的要求还是高了点,“不过这一点慢慢来,等你阅历多了,文章自然就能品出来味道了。”
唐时心想:我这些年的阅历说出来能吓死一大票人,这实在跟阅历无关,他就是没有用心。
“我明白了,老师。”唐时在袁镛面前一直是个乖学生。
袁镛对他的期望还是挺高的,他不让唐时当官却让唐时参加科举,一方面是为了唐时着想,毕竟秀才、举人之类的身份肯定会给他带来助益,另一方面就是考试是衡量学习的一个重要尺度,他希望通过科举让唐时清楚地知道自身的学识深浅,并激发的动力,以免他失去了目标。
唐时明白袁镛的良苦用心,他也一直在进步。
“对了,石头,为师过些时日可能要暂回京都一趟,到时候你就得自己学习了,童生试的时候为师可能赶不回来。”
唐时点点头,“老师,我不会偷懒的。”
袁镛笑了起来,他倒是不担心唐时偷懒,可是自学往往会不自觉地困囿于方寸之地,若是上个学堂,身边有夫子教导、有同窗比较,石头才能更加清晰自己如今的学识深浅。
“石头啊,为师认为你应该上个学堂,多与其他同龄学子进行交流,这样成长得才更快。”
“弟子听老师的。”他的心境与一般小孩子不同,他的很多习惯与思维已经固化了,在学习上比之年轻的学子少了一种创新与激情,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他已经打算八月份与小风、颂儿他们一起入学。
下了学后,他回到唐家,李绍几人正凑成一团习字,主要是李绍单方面地教导唐风三人写字。李绍的字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可唐风和唐颂的字还是差了些火候,唐雅在文字上向来敏感,一手字也已经写得能入人眼了。
唐家其他人对三个孩子的变化也都看在眼里,他们心里头高兴着呢,特别是方氏,唐雅是她的女儿,从原来的黄毛小丫头变成现在这样,她是打心眼里高兴。再过几年小雅就能嫁人了,要是能许个好人家,她就放心了。
四个孩子看到他,俱起身喊了他一声,唐时走过去看了一下,说道:“小风的字有进步,小颂还需要多加练习,小雅很不错。”
唐颂小脸顿时沮丧起来,唐时安慰他:“你年纪最小,时间还多,习字切莫心急。”
“小叔,我知道了。”唐颂放下笔,抱住唐时的腿。
唐时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油纸包住的点心,“这是小叔在城里买的,你们分着吃,正好一人两份。”
唐颂欢呼一声,连忙拆开油纸,露出里边香喷喷的点心,“好香啊!”他狠狠吸了一口气。
他拿了一块就往嘴里塞去,可见唐风他们都没有动静便有些不好意思,“你们怎么不吃啊?”
唐风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用不着跟弟弟抢吃的,弟弟喜欢吃酒给弟弟吃好了。唐雅是觉得自己是姐姐,而且她本身也不太爱吃零食,就让弟弟吃好了。至于李绍,他向来都是这副沉默寡言、无动于衷的样子,好像除了读书习武就没有能够令他感兴趣的事情。
唐颂将点心捧到他们面前,“你们吃呀!”
唐风摇摇头,“太甜了,我不爱吃,你吃吧。”
唐雅也摇摇头,“姐姐不喜欢吃,你吃吧。”
李绍看了白白嫩嫩的唐颂一眼,“不吃。”语气说不上好但也说不上坏。
唐时是比较明白李绍的个性的,他没有坏心眼,就是性格如此,而且他身上有一种韧性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小绍,你有没有打算今年参加童生试?”唐时觉得李绍其实可以去感受感受的,他毕竟才八岁,即便没有考上那也没什么,就当做是增长经验。
李绍闻言,黑沉沉的眸子看向唐时,“我考不上,浪费银子。”考试是要交考试费的,他不想浪费了这个钱。
唐时笑了笑,“你不用担心这个,就当去涨涨见识。”
要说李绍现在最听谁的话,那自然是唐时莫属,他便点了点头,“好,我听小舅舅的。”
一旁的唐风见李绍比自己小两岁竟然就能够去参加考试了,心里的压力瞬间就大了,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最起码不能给小叔丢人。
“我会每天给你布置一道题目,你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慢慢琢磨,不懂的等我回来再问我。”
李绍点点头。
让四小自己在这练字,唐时则去了后山。
赵缙因唐时的需要又在竹屋外开辟了一大片场地,唐时过来的时候,赵缙正坐在栅栏围成的院子里看书,他见到唐时过来,立即站起身将书放下迎上去,“今日心情不佳?”
唐时在四小面前没表现出来,可在赵缙面前就不用藏着掖着了。
他将自己的困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