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穿古种田]大地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姨,稍等。”唐时见她脸上并无任何郁色,便知家中并无什么意外,毕竟自己也会暗中给阿爹阿娘调养身体,他们再怎么说也不可能突生重病。
“我阿娘现在无碍了吧?”
张淑先是茫然了一下,然后突然像是想起什么来,摇摇头说:“啊,没事,没事的,少爷不用担心了。”
“那就好。我去看看阿娘。”他说着就径自进了刘氏的屋子。刘氏躺在床上睡得正熟,唐时进来她一点也没察觉到,唐时看着她红润的面容,心中大定,没事就好。
不愿打扰刘氏休息,他便出了屋子。
正在小憩的唐雅听张淑说唐时回来了,立刻整理着装,净了面端着厨房准备好的酸梅汤来寻唐时。
“小叔,你这突然回来怎么不提前打声招呼?”唐雅将酸梅汤放在唐时面前,坐下问道。
唐时喝了一口,心中燥热之气顿时熄灭,清凉之感遍布全身,“小雅,不是阿风写信你们洪叔托人带给我的么?信中言及阿娘生了病,我自然要赶回来。”
在唐雅心里,小叔一直是温雅飘逸的端方之人,如今看起来却是有些狼狈,一定是因为书信而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小叔是从何处赶了回来?”
唐时将一碗酸梅汤灌下,“临安府,南方最为富庶之地,小雅应该听说过吧?”
唐雅颔首,“我在书中读到过,可是据我所知,临安府与我们这里相距甚远,大致要半个多月的路程,怎么阿风的信才送出去不到二十日,小叔就回来了?”
唐时笑了笑,“小雅,家中一切都好吧?”
以唐雅的聪慧不难想出唐时是夜以继日地从临安府赶了回来,她有些心疼,“小叔,家中都好,其实,小风写的那封信是爷奶让他写的,奶奶的确是生了病,但只是有些小的风寒,我觉得他们让你回来是有其他事情要说。”
唐时也回过味儿来了,“你可知晓是什么事?”
唐雅也不太清楚,但她善于观察,“有一次爷爷从外面回来后,好像很是生气,一夜都没睡好,第二天就让阿风写了这封信给你送了过去。”
“那你可知阿爹当日是去做什么了?”
唐雅摇摇头,“就是与往常一样,上街去看看。”
唐时寻思了几秒,“小雅,阿娘如今在休息我就不去打扰了,我先去隔壁你洪叔那你看看,阿娘要是醒了,你就过去知会我一声。”
唐雅点点头,“小叔放心吧。”
唐时去了隔壁,洪钟给他开了门,“唐小公子回来了?”
唐时随他进了屋子,“你可知道我爹为何要给我写信?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知道洪钟消息灵通,便有此一问。
洪钟面露难色。
唐时眉心一动,“看来,还真的有事儿?”
洪钟叹了口气,“不瞒唐小公子,这事情确实是与你有关,这南封县不知为何突然有了流言说起了你与公子的事情,说是,说是……”
“说我与卫指挥司关系亲近?不仅如此,还说我与卫指挥使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唐时反问他。
洪钟点点头,“大致如此。”
“可知流言是谁传出来的?”
洪钟肃着一张脸,“这个不知。”
唐时笑了笑,“不过这样也好,我恰好不知道该如何与家中中提及此事,既然有人替我说了,我也就省了一些麻烦。”
洪钟闻言,不禁露出一丝笑容,“唐小公子好宽的心,若是公子知晓,定然会高兴。”
唐时叹了一口气,“宽心有什么用,说不定等会回去要被爹娘修理一顿呢。”
洪钟却摇首,“我看不会,唐大伯和唐大娘舍不得的。”
唐时心想:只能希望如此了。
回了家后,刘氏正好行了过来,见到唐时,连忙嘘寒问暖,直说唐时在外边过瘦了,便让厨房晚上弄些好菜。
唐时赶回来到现在衣服都没换,风尘仆仆的,刘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石头,你先去洗个澡,换身衣服,要是累了就先去休息,睡醒了就该吃饭了。”
唐时握着刘氏的手,“阿娘,我还是先不换衣服吧,要是等会你和阿爹打我,我现在又何必换上干净的呢?”
刘氏眼珠子一瞪,“谁说要打你?你在外头受苦了,阿娘心疼还来不及,咋会打你?”
唐时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跟他想的不太一样?
“那阿爹呢?”他刚问出口,唐庆就带着唐家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进了宅子,唐大哥还特意将院门栓了起来。
“阿爹……”唐时瞅着唐老爹黑着的脸小声喊道。
唐老爹走到唐时面前,看了唐时半晌,突然就叹了一口气,眼眶都红了,他伸手拍了拍唐时的肩膀,“石头啊,你在外边受苦了!是爹对不住你啊!”
唐时:这是发生了什么他意料之外的事情么?为什么大家都用担忧心疼的眼神看着自己?
“阿爹,我们进屋说。”
唐庆抹了把脸,“好,你回来也累了,不如等吃完饭再说吧。”
唐时越发觉得诡异了,方才小雅不是还跟自己说阿爹是很生气的么?怎么这会儿还用这么心疼的目光看着自己呢?
出了去书院的唐风和唐颂,唐家一大家子都坐在屋中。
“石头,你要是有什么委屈就尽管跟我们说,那个赵家小子太不是东西了!枉我将他当做可靠的兄弟!”唐年愤怒地一拍桌子。
唐时: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唐季也是极为生气的,“石头,那赵家小子不就是成了什么指挥使么?咱们家不怕他!你要是不愿意,我们大不了跟他拼了!”
唐时听到这才终于品出些味儿来了,难道是家里人对自己和赵缙的关系有些误会?
“阿爹,阿娘,你们想多了,我和赵缙,我是自愿与他在一起的。”唐时试图解释,哪知道他这一解释,刘氏就立马呜呜地哭了出来。
“石头啊,阿娘知道你过得难,但你不要把委屈都吞到肚子里啊,阿娘这心里头可劲地疼着呢!你要是害怕就偷偷跟我们说,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唐时这还想不明白他就是蠢了,这根本不是什么流言吧?这要不是赵缙故意吩咐的,他就三天不吃饭!
第102章 白首
唐时猜到了是什么原因之后; 心里是既感动又气愤。怪不得洪钟那么笃定他不会被爹娘打骂。
“阿爹; 阿娘,你们是不是误会什么了?”他无奈笑问。
唐庆抽着烟,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 “石头; 你跟爹说老实话; 你是不是被那混蛋强迫的?”
遥想之前唐老爹还将赵缙当成可靠的晚辈来看的; 现在却直接骂他混蛋,唐时心里觉得温暖的同时; 又觉得赵缙被骂得该!谁让他那么胡乱说话的?
刘氏抹抹眼泪,“石头; 你不要害怕,你爹和老大老二他们早就打听清楚了,那赵家小子虽然是个什么大官; 可袁老先生的几个弟子不也是大官么?你看我们能不能找他帮帮忙?”
说到老师,唐时突然就想起来了; 也不知那封信有没有送到老师手上; 要不然等一会儿他亲自去老师那儿一趟吧。
“阿爹; 阿娘; 你们不用担心我,我是真心喜欢赵缙的,不是旁人说的那般不堪,我们以后会一直在一起,而且只有我们两个人。”唐时觉得误会还是解释清楚的好。
“石头; 你是不是担心我们会受到牵连?听说那混蛋当官的几年杀了不少人,手上还不知道沾了多少血,他是不是威胁你了?”唐年一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弟竟然被人当成……他就气不打一处来!要是赵缙此时就站在自己面前,他早就冲上去狠狠将他揍一顿了!
唐时对于唐大哥的脑补也是没办法,想想自己和赵缙在一起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赵缙处理好,不用自己操心一点半点,如今,赵缙还要被人这么骂,他还真是有些心疼赵缙了。
“大哥,不瞒你说,我本身就喜欢男的,不是他逼迫的我,我是心甘情愿和他在一起的。”
“可是石头,我记得你以前不是看上他家妹妹的么?”唐季不解。
唐时笑了笑,“赵续身边不都是有她哥护着么?”他故意将话说得这么含混。
果然,唐家人都脑补了唐时其实是拿赵续当掩护的场景,一时间竟然更加心酸。
“石头啊,你当真喜欢他?他也是非你不可?”唐庆眉头稍微舒展了些,在他心中,唐时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唐时极为认真地点了点头,“阿爹,确实如此。”
唐庆之前一直心忧此事,没有关注唐时的面容,此事倒是起了这个心思,他观唐时面貌红润,眸光清正未见丝毫郁色,心里对唐时的话便信了大半,不过,他还是觉得不得劲儿,自己的小儿子和一个男人……唉!
“石头,你这么长时间没回来,现在回来了,该去看看袁先生了。”唐庆语重心长,“那赵小子听说杀过不少人,你,你……”
唐时心道:我杀过的人不比赵缙少啊。
“阿爹,他那都是奉了皇命杀的人,是皇帝让他这么做的,杀的可都是贪官,阿爹,你就不用担心了,他做的都是正当事,外边传的你们可不要相信。”
“知道了,知道了,你去看看袁先生吧。”
唐时应下之后便去了袁镛的住处,袁镛恰好在院中专心致志地作画,唐时为免打扰,便放轻了脚步,就站在一旁看着他慢慢勾勒出最后一笔。
这是一幅山水画,画上一人泛舟河上,遥望高山,在这高山面前,这人显得极为渺小。
袁镛搁下毛笔,凝目看了墨画一会儿,方开口道:“石头啊,你看为师此画如何?”
“形神俱佳。”
袁镛呵呵笑了几声,看向唐时,接着坐到院中的凳子上,唐时替他倒了杯茶,“老师,弟子游学归来,有些事想与老师说一说。”
袁镛喝了一口茶水,“你是说那些流言?为师都听说了。”
唐时笑得乖巧,“此为其一。”
袁镛一愣,“你这仅仅一个其一就足够令为师惊讶的了,怎么,还有其他事情?”
唐时叹声,“老师,弟子的事情先放在一边不论,看来,老师是还未收到弟子的信,既然如此,弟子就当面与老师道来。”
袁镛见自家小弟子严肃的模样,不禁也正了神色,“石头,出了何事?”
“老师,在弟子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您能否告知弟子,三年前您回京都那一趟,是为了何事?”
袁镛沉默地看着唐时良久,这才捋须叹息,“为师差点忘了,你一直与赵缙形影不离,应当是知道了不少事情,你要与为师说的事情为师也已经猜到了,为师早就想过会有这么一天,罢了,你也不用为难,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为师早就劝诫过多回,如今被卫指挥司查到,也怪不了谁。”
唐时素来知晓老师心胸宽广,可如今看着面前的老者,他是打心眼里敬佩,“老师,弟子惭愧,可是弟子还是想要问一问,此事或可牵连老师的家人,弟子担心老师到时候心中难过。”
袁镛明白唐时是想要帮他一帮,只是,卫指挥司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插手的?更何况,“为师不是没有劝过她,只是,公卿世家屹立百年不倒,枝繁叶茂,谁又能想到再大的树也会有腐朽的一天?又或许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只是在赌,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
唐时未料老师竟然看得如此通透,只是再通透的人面对亲人遭难也会伤心难过的吧?
“老师,如今事情还未有定论,您要不要再去一趟京都?”
袁镛笑看着他,“石头啊,为师已近古稀之年,半截身子骨都已入土,有些事情为师不是不愿意去做,只是没有精力去做了,有些事情,即便为师去做了,那也毫无意义。为师不是不明白,你将此事告知为师其实是在为难赵缙,依为师看来,那赵缙对你着实不错,你可不要辜负了他。”
话题一下子就扯到了自己身上,唐时只好不再继续方才的话题,“老师,弟子知晓了。”
“世人多言卫指挥司犹如豺狼虎豹,那赵缙的位子也不好做,稍有不慎那可是杀头的罪名,权势虽大,但风险也极大,石头,日后这种事情你可莫要再胡来了。”袁镛言罢,将墨迹已干的画卷了起来。
唐时被他这么一说,才惊觉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那般轻巧,倘若老师真的将消息递至京都,即便只是告知一人,那也提防不了对方的无孔不入,到时候自己当然无事,可是赵缙就不好说了。又或许,他不是不知,他只是假装不知,仗着赵缙的那份心意不愿自己为难,却令赵缙险些陷入危险境地,他实在是太自私了!
袁镛看着自家小弟子素来平静的面容不断变幻神色,就知道他已经想明白了。唐时是为了他这个老师着想,可是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皇帝决心要做的一件大事,稍有差池,赵缙这个卫指挥使可是会丢掉性命的。自己年纪这么大了,陪不了小弟子几年了,日后能陪伴小弟子一生的唯有赵缙,自己这个小弟子糊涂,可他这个为人师的当然不能因一己之私跟着一起糊涂。
还有,外头的传言他是知道的,要说不是赵缙派人故意传的,他老头子是不信的。他虽然看不到小弟子娶妻生子了,但能有这么一个人相伴,他还是很放心的。
“老师,弟子知道错了,弟子想要启程去京都。”他不想在这里等着赵缙了,他要自己去寻赵缙,他可不能将赵缙弄丢了。
“你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主,为师看哪,你那本书写得不错,若是有新章回那就更好了。”
唐时重重点头,“老师,弟子定不负您的期望!”既然老师想看新章回,那他就将这片土地的奇丽之景、有趣之事一一记录下来。
从老师住处辞别后,唐时回了家中与唐家人说了此事,唐家人虽不舍,但还是嘱托唐时路上小心。
家中的田地有小雅打理,阿风、小颂两人也渐渐大了,能够承担家中事务,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就是阿爹阿娘年迈,他还需要多回来看看才是。
心怀各种情绪的唐时骑上马,孤身一人,重新踏上了去往京都的路,他从未像如今这般,心里充斥着一种名为珍惜的东西,他知道,人能够通过努力得到想要的财富与权势,可在这世上,唯有真心难得。
他从这一刻才真正认识到,赵缙于他而言,是有多么重要。老师的话点醒了他,他是真的仗着赵缙的情谊太过胡来了,而赵缙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铺好一切道路,任何事情都为自己考虑周全,不让自己受到一丁点儿的为难。
马蹄急促,尘土飞扬,就在他即将抵达京都的时候,他与押解一众临安贪官的卫指挥司队伍碰头了。而赵缙就在正前方。
赵缙显然也看到了他,神色间极为激动,显然是颇为意外。
唐时嫌弃马跑得太慢,直接从马背上腾空而起,踏过马首,跃至赵缙的马上,赵缙伸手将他紧紧抱住,两人四目相对。
唐时笑得开心,“赵缙,我想你了。”
赵缙幽深的眸中荡起涟漪,“嗯,我也甚是思念你。”
唐时伸手与他的双手紧紧扣在一起,“赵缙,我想与你共白首,你可愿意?”
赵缙笑得愈发温柔,“唐公子之命,在下怎敢不从?”
第103章 番外
南封县今儿个可热闹了; 原因无它; 就是唐家的当家人唐雅竟然成婚了!
说起这个唐家啊,那在南封县乃至整个大齐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可令人惊奇的是; 这唐家明明有好几位男丁; 可当家人却是一位姑娘; 而这位姑娘都已经二十多岁了; 竟然还未成亲!
不过,唐雅是位奇女子; 虽说她迟迟未婚配,可她创造出来的财富不得不令人佩服啊!且不论她有多能干; 单论她精于书法、擅长诗赋,就足以让人甘拜下风了。即便她一无是处,她的两位兄弟也足以撑起整个唐家的门楣了。
当年不知有多少青年才俊想要与之结亲; 却都被唐雅拒绝了,许多人都说唐雅眼光太高; 也有人说唐雅不愿安心做一个只伺候人于前的小媳妇; 反正众说纷纭。可如今唐雅突然要成家了; 这不得不让人惊奇。
不过; 这唐雅并非嫁人,而是招了一个赘婿,这个赘婿不是什么青年俊杰,亦不是什么落魄书生,而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异族!这位异族几年前流落于此; 被唐当家的好心收留,并给他了一份活计,谁能想到这位流浪汉竟然在几年后摇身一变,搭上了唐当家呢?果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古人诚不欺我啊!
唐雅成婚之日,高朋满座,热闹异常。这非唐雅本意,但是方氏骄傲啊,自己的女儿这么优秀,这些年她的婚事都成了自己的心事了,现在终于找了个丈夫,她能不高兴么?于是广发请帖,以唐家如今的地位,来的人能不多么?
招了赘婿,成亲这日便没有普通人家那般繁琐,唐雅也不是披着盖头独坐喜房中,而是带着丈夫一起在外头敬饮宾客。
唐雅生得秀美,面上带笑,乍一看,俨然一个温婉娴静的大家闺秀模样,但是在生意场上与她交过手的人都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而且,还有知情人士透露过,唐雅身手不凡,以一当十不在话下,一些没有见过唐雅的人本以为她是个虎背熊腰、凶神恶煞的女人,可谁也没想到唐当家竟然这般貌美,虽然已经二十多了,但比起那些十几岁的小姑娘,更加迷人。
再观其夫君,的确是身强体壮,那个头恐怕是比在场人都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人虽长得跟他们不太一样,但相貌也是一等一地好,并且,在场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人眼中只有唐雅一人。
一些参加宴席的女客见状,不禁对唐雅生出了羡慕佩服之情,一个女人也能够独挡一面,并且拥有一个全心全意的夫君,这的确是他们女子中的楷模!她们女人明明也有才华,凭什么非要拘泥于后院的一亩三分地?凭什么要与其他女人争着一个花心的男人?她们难道就不能像唐雅一样地活着么?只可惜,她们还真的不能。
唐雅能有今日,与她那位神秘的小叔有着莫大的关联。这位小叔在场人很少有人见到,很多事情都是唐雅自己说的,她自己就常说,若是没有小叔,也就没有现在的唐雅。
“小雅,姐姐我等这一天不知道等了多久,你终于找了一个夫婿,等来年再生个大胖小子,认我当干娘!”赵续拉住唐雅的手臂,满脸喜悦。
她身边站着的是卫琮,卫琮见她明显喝多了,便无奈地搀着她,“你小心些。”
赵续面上布满红霞,瞪了卫琮一眼,然后转首还欲与唐雅说话,结果突然弯下身子,干呕了起来。
唐雅眉心一动,弯身轻轻拍了拍赵续的背,“赵姐姐,你不是又怀上了吧?”
她这句话可不是胡乱说的,赵续自从跟卫琮成婚后,当真是三年抱俩的节奏,这可把已经三代单传的卫家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如今赵续已经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了,所以这次赵续进行熟悉的干呕,唐雅便猜测,这是又有喜了。
卫琮一愣,然后就搀着赵续的手,“走,阿续,我们去看大夫,”可他又想这可是在婚宴上,便问,“小雅,你不会介意吧?”
唐雅自然不会介意。
她身边的夫君搂住她的腰,“小雅,我们什么时候也生几个?”
唐雅正欲答话,就见有下人急急忙忙跑了过来,“小姐,叔公子回、回来了!就在门外!”
唐雅立刻露出惊喜的神情,亲自前去迎接,夫君紧随身后。唐家其他人闻言,俱欢喜地跟了上去。
行至门前,只见三位男子正将各自的马匹系上,其中一人二十来岁,面如冠玉,身姿飘逸,眉目温雅,一袭月白长衫,外披淡青丝罩,抬首见到唐家众人,微微一笑,“小雅今日大婚,幸好赶了回来。”
唐时看向唐雅身边的高大男人,“这位便是侄婿吧?此为见面礼,收下吧。”他说着拿出一枚质地极好的玉佩,上面还雕着镂空花纹,中间是一个可爱的娃娃形状,“这是我偶然在一处所得的玉石,请了雕刻师傅雕琢而成,如今送与你。”
男人面露感激之色,“多谢小叔。”只是小叔送这个形状的玉石,是不是有什么暗示呢?
唐雅平复了激动之情,“小叔,赵叔,小绍,你们先进门再说吧。”
进了院子之后,唐时三人向唐家长辈一一见了礼,唐老爹和刘氏见到唐时和李绍很是开心,但见到赵缙脸色还是有些别扭,只不过没有之前那么抵触了。
在场宾客们知晓唐家出了一个文豪唐时,也听说了这个文豪与原卫指挥使、现诚阳侯赵缙关系甚密,还有如今身为卫指挥使的外甥李绍。
这唐家还真是祖坟上冒了青烟,除了这些,唐风也考了进士,被封了个官,虽品阶低,可谁都知道他前途不可限量。还有唐颂,刚考了举人,亦不可小觑。
唐雅大婚,一家人都来齐了,唐家人俱面露笑容,一天下来嘴都没有合拢过。
夜晚,宾客散尽,难得唐时他们回来一次,唐雅也顾不上洞房了,于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谈心。赵续看过大夫后,也跟着卫琮来了。
“小叔,你与赵叔还是要走么?”唐雅问道。
唐时点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