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论如何让大喵乖乖睡觉-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等晓年回到外间,就发现大白虎半个身子扒在罗汉榻上,大大的毛爪子把案几上倒扣的笔筒往前推了推,主动陪玩的意思非常明显。
  晓年看到大喵的时候已经心花怒放,看到它的动作更是不禁莞尔。
  意识到刘煜在用他可能喜欢的方式安慰着自己,他一时凝噎,几步跑过去,抱住大白虎的脖子就是一阵蹭。
  心肝美人投怀送抱哪里有拒绝的道理,大白虎立刻用毛爪子把自己的小大夫搂住,身后那根又粗又长的尾巴也缠到了他的身上,要不是怕给压着了,连腿都想压上去。
  “有你们在,真好。”晓年放心地躺在白虎的怀里,摸着它颈部的绒毛,喃喃自语道。
  ——虽然不能跟祖父他们一起守岁,但他还是有家人陪在身边的……未来,他们还有两年、三年、十年、二十年都一起过,谁也不会孤单。
  虽然没有发出声音附和,但大喵把他搂得更紧了些,就像小虎崽抱着玉兔和琉璃兔的时候一样,他也抱住了自己的宝贝,谁来都不撒爪子。
  ……
  北境这一个年节,是葵郡王继承王位、成为北境新主人的第一个年节,百姓经历了之前的风波动乱,生活已经渐渐安稳,终于过了一个好年。
  初五之后就已经有铺子开了张,十五之后整个兴安城恢复了平日的热闹。而晓年的医馆,也在紧锣密鼓地加紧筹备中。
  宁安简家到底是有声望的,待简家的大夫来到兴安,晓年再登门拜访的两位大夫也很快答应了到延年堂坐馆。至此,延年堂有了擅大方脉、小方脉、伤寒、妇人、针灸和正骨的大夫,已经足以设馆治病救人。
  延年堂的址是早就选好的,内部也已经完全翻修和整理,雪岭药局新运来的药材和他们从别处得到的药材进了仓库和药柜,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晓年请蒋长史帮忙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在这一天,延年堂开张大吉,正式进入兴安城百姓的视线。
  医馆的牌匾是煜亲王亲自执笔,门前廊柱上亦有葵郡王“春满杏林,福临济世”的题字,可以说延年堂一出现,立刻吸引了兴安城所有人的注意。
  因为开张的第一日,延年堂的大夫将全部在医馆中义诊,所以不少平民百姓前来观望,把一条街都围得水泄不通。
  小虎崽在家里等哥哥回来,但一直等到晚膳后都没见到人,只能并排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满脸忧郁地仰望天空。
  又不知过了多久,小家伙竖起耳朵,站了起来,然后撒开小肥腿就往台阶下面跑,果然在哥哥出现在月门的时候跑到了他跟前。
  煜亲王是跟他一起进院子的,见小虎崽扒在晓年的腿上要他抱,于是弯下腰,一手一个捞起来,搂在了自己怀里。
  晓年见状,伸手摸了摸它们的小脑袋,却没有立刻把它们接过来——因为他现在实在是太累了。
  “宝贝今天乖不乖?吃饱了吗?”晓年继续摸了摸它们的小肚子,觉得不是很鼓,不过他算了算时辰,其实也不早了,想它们吃得再饱也该消化了。
  小虎崽原本还有些不乐意,但很敏锐地听出了哥哥话语中的疲惫。
  乖乖抱住晓年的手蹭了蹭,发出一点细微的嗷呜声,算作回答他的问题。
  为了避免张扬,刘煜并没有到延年馆去接他,但晓年回来时煜亲王已经等在了门口。
  “今日盛况非常,延年堂前后接待了近百名病人,”晓年跟他说起医馆的情况:“我看堂叔和堂兄他们也累得很。”
  晓年寻来五位大夫,算上简家本家来的两位,他自己和简晓意,今日延年堂义诊的大夫有九位。
  但其中有四位年纪都不轻了,晓年怕老大夫撑全程太辛苦,所以让几位老大夫两两分组,一组安排在上午,一组安排在午后看诊,他自己则是待了整整一天。
  虽然在京城参加过几次义诊,但像这般强度的还是第一次,饶是晓年也觉得有些吃力。
  身体虽然疲惫,但晓年还是很高兴延年堂第一天面对世人就如此受欢迎。
  虽然以后他还会有第二间、第三间甚至遍布整个冀州的延年堂,但这费尽心血的第一间,总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等医馆的情况顺了,我会带着苍术和决明到医馆的芳疗房坐诊。”
  如今延年堂才刚刚开张,虽然因为两位王爷有了知名度,但还没有获得真正的声誉和口碑,这时候提出冀州百姓没有听过的治疗方法,时机还不算成熟。
  有义诊的美名在前,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
  再加上晓年求得的老大夫都是在兴安城首屈一指的名医,若不是因为受苗氏、汤氏所累,早就被抢走了,哪里还轮得到晓年去请,这些老大夫原本就有不少病人,也足够吸引更多的病人。
  是以延年堂很快就成为城内最受欢迎的医馆之一,每天慕名前来的病患络绎不绝。
  由于雪岭的冬季比较长,药局在开春之后并没有立刻组织采集队进山,而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在之前寻得的合适地方种植药材,顺利开始新的尝试。
  经过了长达几个月的训练,药局里的山民已经具备了不少关于药材炮制和种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这次尝试后来也取得了极好的成绩。
  又过了两个月,雪岭终于进入春天,增员不少的采集队进山之后又一次带回了巨大的收益。
  而晓年也开始在延年堂给一些对症的病人用芳疗的法子。
  照理说新鲜事物总是让人觉得害怕,但当他们听说这法子就是治疗煜亲王魇症的法子,顿时有了兴趣和信心,连医馆的老大夫也时不时问问芳疗房的情况。
  煜亲王就像一块活招牌,让事实摆在众人的面前,都不用晓年“自吹自擂”,就已经有人把芳疗传得神乎其神。
  晓年甚至很是费了一阵功夫,才让人们明白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治疗。
  春末夏初,晓年的芳疗房终于有了一批病人,由于效果非常好,一传十、十传百,不断吸引了更多人来尝试。
  苍术和决明成长得极快,虽还不能独当一面,但已经是非常好的助手。
  晓年想:如果这样锻炼下去,不出一年他们就可以独立给病人做芳香治疗了……
  然而,就在这时,远方却传来了一个消息,打乱了晓年这个循序渐进的计划。
  “少海有新的鲛人皇诞生了,”刘煜拿着从自己封地立阳送来的密信对晓年道:“接下来,朝廷恐怕会有动作。”


第104章 懿旨
  “鲛人皇; 就是可以到岸上生活的鲛人皇族?”
  晓年闻言,一时没有想清楚海中诞生了新的鲛人皇,为何会引得冀州朝廷动作。
  “鲛人数量虽少,但个体十分强悍; 海中的妖魔; 他们是不惧的; 但鲛人亦有天敌。”
  原来,雌性鲛人生了幼崽之后,由于幼崽的鳃系没有发育完全; 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到海面上去换气; 极容易被少海上方的妖魔攻击。
  鲛人皇的力量就如同冀州皇族的神武; 可以克制妖魔,保护族人的幼崽; 所以拥有鲛人皇的鲛人族通常会变得强大起来,直到控制整片海域。
  而原本拥有鲛人皇的鲛人族因为其领主的老去或者死去; 渐渐没落,然后被新的族群取代; 甚至被驱逐。
  由于少海不像黄海那般只有一面濒临大陆; 而是被陆地环绕的; 可以说这片海域是少数鲛人与陆地上的人类拥有密切交集的地方。
  双方在历史上虽然偶有摩擦; 但大多时候少海的鲛人族和冀州、青州两国人的关系还算融洽和睦,至少大多时候井水不犯河水。
  不过既然有新的鲛人皇诞生,在不知道对方底细脾性的情况下,就意味着海上的局势尚不明。
  万一这位鲛人皇生性暴虐; 不是没有可能出现冀州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禁海事件。
  “如果新的鲛人皇好武,不喜人,令鲛人族攻击海上的渔船和商船,就会出现禁海期。”
  在水中,人类对上鲛人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如果被对方视作攻击的目标,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所谓的禁海期,就是除鲛人族孕育下一代的时候,不允许渔船和商船出海。
  只有在鲛人族每年孕育后代的几个月中,由于幼崽的珍贵,鲛人族尤其是那种没有鲛人皇的种族,会倾尽阖族之力保护它们。
  这时候鲛人没有精力攻击人类的船只,所以只要避开它们活动的地盘,相对来说就是安全的。
  “少海有新的鲛人皇诞生,有可能遣族人从我封地入冀州境内觐见皇帝,”刘煜看着晓年道:“如果是这样,我很有可能会被召回天京。”
  当初瑥亲王病逝,时值徐氏女暗害皇嗣,被禁冷宫寒池,徐家断腕、弃车保帅,再加上他们有皇长子在手,等于是道金牌,所以最后得以顺利脱身,但难免伤了元气。
  那时候无论是冀州皇帝还是徐家,都不希望煜亲王从中得利,于是遣他去北境,名曰稳定局势,其实就是收拾烂摊子。
  如果不是因为刘炫造铁谋逆,皇帝定会想办法迟迟不封郡王,那北境的嫡庶相争继续,煜亲王此刻还耗在怀安三郡。
  如今北境安稳,眼见煜亲王和葵郡王“亲密”起来,如今 “握手言和”的冀州皇帝和太后一系,自然不希望刘煜再继续待在北境,趁此机会找煜亲王回京,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可以说,无论鲛人皇有没有遣族人来冀州,煜亲王都至少要回封地,负责监管少海海岸。
  只是这样一来,晓年是跟刘煜一起回天京,还是继续留在北境处理延年堂的事情,就需要考虑了。
  对于晓年来说,他是十分想念祖父他们的,如果这次煜亲王被召回京,那他就可以与他们团聚了,自然是件好事。
  当然也不排除鲛人族并不上岸,刘煜去了封地,而现在还不是举家迁往立阳的时候,所以晓年跟着煜亲王,还是得和家人分开,只不过没有隔得那么远,彼此还能偶尔见上一面。
  但延年堂这边刚刚起步,尤其是芳疗房,苍术和决明虽然已经学了些真本事,但要让他们在没有师父的看顾下维系芳疗房,多少有些勉强,如果执意而为的话,也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
  要是晓年选择留下来,那不仅不能见祖父,还要与刘煜长时间的分隔,这似乎也是件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
  怎么看,怎么选,似乎都是两难的境地,这让晓年感到十分为难。
  “这是从我封地来的消息,京中得到消息还得几日,等刘炘做好安排召我回去,也还要些时日,我们慢慢考虑。”
  站在刘煜的角度,自然不希望与晓年分开,但雪岭药局和延年堂耗费了晓年多少心血,他心知肚明,所以并没有再给晓年施加压力,希望他能自己做出一个合心意的选择。
  ……
  小虎崽并不知道晓年现在纠结的心态,它们只知道哥哥的医馆似乎已经走上了正轨,所以他没有像之前那般忙得不着家,每天除了看他们读书识字,都可以陪它们玩好长一会儿。
  “嗷呜嗷呜~”小虎崽见晓年突然拿着绸带不动、发起呆来,立刻扑过去抱住他的手,一边蹭一边发出声响,想吸引他的注意力。
  崽崽则跟在它后面,用小爪爪继续扒拉已经不动的绸带,似乎想凭自己的力量让它再动起来,可惜没有成功,于是它昂起小脑袋看向自己的兄弟伙儿,似乎在寄希望于它能把哥哥“唤醒”。
  手指被小虎崽含在嘴里,再被它的小舌头一舔,晓年顿时感觉痒痒的,原本正想着回家的事情,也立刻回到了现实中。
  见哥哥终于又在看自己了,小虎崽高兴地扫了扫小尾巴,但它没有着急松开晓年的手,而是抱得更紧了,整只虎挂在晓年的手臂上,让晓年感到沉甸甸的。
  晓年轻轻拍了拍它的小屁股,笑道:“乖乖下来,哥哥带你们到院子里去玩。”
  因为鲛人族的事情,这两天他老是走神,只有给病人看诊的时候,或者带小虎崽到院子里去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力。
  对于小虎崽来说,反正只要是哥哥陪着,到院子里玩和在榻上扑绸带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见哥哥有“兴致”,它们表示自己要宠哥哥,所以立刻跳下了罗汉榻,屁颠屁颠地往门口跑去,用行动表示了对哥哥的支持。
  都督府的院子显然没有煜亲王府的院子大,甚至都没有他的晚枫园有意思,但在北境待了这么长时间,若说没有一点感情,那也是骗人的。
  光是他和刘煜现在院中槐树下护着小虎崽爬树,都不知过了几个夜晚。
  看着小虎崽在院子里撒欢,晓年跟着走下了台阶,这时候兴安已经是夏初,还不是十分炎热,阳光很明媚,照得人很舒服。
  晓年看着院子里已经熟悉的一切,他才意识到,似乎从认识刘煜开始,他们就过得不是十分“安稳”日子,隔三差五地搬家、出门,甚至都到了这么远的地方。
  就算是来了北境,他们也几乎把怀安三郡都给转了个遍。
  这期间除了有些想家,其实晓年并不觉得有多颠沛流离,那多半是因为有刘煜和小虎崽他们陪在自己身边。
  ——虽然延年堂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但归根结底,还是家人对他更重要。
  所以如果一定要做个选择,他当然选家人……只是若要在刘煜和祖父他们之间选择的话,那就真是无解了。
  这次回京,还有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恐怕要解决——他和刘煜现在的关系,还未曾告诉祖父。
  按照冀州的习俗,一般男子到了十七、八就要考虑终身大事了,他们往往会在及冠的当年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晓年是在北境度过自己的十八岁的,现在他马上就要十九,离及冠不远了。
  祖父虽还未在信中谈及此事,但晓年总有种预感,照理说晓槐周岁之后,舅母就可以出来多多走动了,以她对儿子和侄子的关爱,势必会把晓令和他的婚事时刻记在心里。
  这样想想,晓年对回京还有几分忐忑和害怕,因为他还不知道该如何跟祖父说,也不知道祖父听到之后会是怎样的反应。
  原本以为还能拖个一年半载,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要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了。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煜亲王英俊神武,绝对不是“丑媳妇”,但他是个男的,在长辈心里,可能比“丑媳妇”还要难以接受。
  更何况以晓年对祖父的了解,一旦知道他与煜亲王在一起,肯定会担心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会伤害晓年。
  他不怕冀州皇帝拆散他们,也不怕徐太后拆散他们,但却很怕祖父不赞同。
  想到这里,晓年走到槐树下,抬头看向已经爬到第一根树丫上的小虎崽们,他扶着树干提醒它们道:“宝贝,小心一点,不可以跳哦!”
  小虎崽原本是想在树枝上蹦跳打闹的,听到哥哥的叮咛立刻就变得老实起来,它们坐在树枝上,感受初夏徐徐吹来的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等煜亲王走进院子的时候,就看到他的小大夫抱着小虎崽在槐树下席地而坐,正在跟它们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院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食之,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却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眼前之利,而不顾其身后之患也。”
  原来刚刚小家伙在院子里捉到了一只螳螂,晓年见状就跟它们讲了这个故事。
  见刘煜回来了,把怀里的小虎崽递给对方,晓年自己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就跟他一起走进了屋里。
  察觉到刘煜有些过于沉默,晓年遂问:“怎么了……难道,是京中来了消息?”
  果然,刘煜回答道:“太后懿旨,令我速速回京,说是自己生辰时,想看到我。”
  晓年闻言感到有些惊讶——竟然不是冀州皇帝为了鲛人皇的事情下旨令刘煜回去?
  刘煜仿佛猜到了晓年的疑惑:“少海的鲛人族至今还未有动静,如果以此为理由令我回京或者去封地,名不正言不顺。”
  冀州有“男不庆九,女不庆十”的习俗,所以太后不过整寿生辰,今天正好是虚岁,以长辈思念煜亲王为名让刘煜回京,简直太合情合理了。
  “徐太后愿意出面下这道懿旨,除了自己也想我离开北境之外,应当还得了刘炘什么承诺,”
  刘煜看了一眼已经那只被小虎崽“蹂躏”得已经奄奄一息的螳螂,继续道:“我们收拾收拾,准备回京。”


第105章 分别
  既然已经决定跟刘煜一起回京城; 北境的事情晓年自然是要安排好的。
  延年堂是以他自己的名义开设的,在晓年离开兴安之后,交给了堂兄简晓意和掌柜。
  虽然宁安简家来的是晓年的堂叔和另一位堂兄,也有亲缘; 但把自己的医馆交给医馆主人更加信赖的一位; 无可厚非。
  事实上; 当本家的人知道简晓意当初出走,其实是跟简晓年一起走了,还一度感到十分惊讶。
  毕竟在他们看来; 名声有欠的简晓意是在宁安待不下去了; 才只能背井离乡、另谋生路; 却没想到他竟然是跟着三房的晓年去了兴安,而且还与之相处融洽; 甚至足以托付这么重要的产业。
  简家遣来的大夫虽然不像简晓钧那般长袖善舞,但也十分擅长交际; 他们很快就融入了延年堂的生活,还与几位当地的老大夫交往不错; 反倒与简晓意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不过他们并没有把简晓意的“怪癖”告诉他人; 免得惹晓年不喜; 破坏了二房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遇。
  简晓意的研究是比较隐秘的; 除了他的徒弟、煜亲王府和葵郡王府,再没有其他人知道他在城郊做什么。
  延年堂的人都只晓得他是杂症的大夫,而且和简晓年是同宗的堂兄弟,其它一概不知。
  当晓年要离开兴安; 并把手上的事情转到简晓意手上时,虽然背地里还是有些议论,但明面上无人有资格反对。
  倒是简晓意在晓年交代事情的时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些我怕做得不妥当,影响了延年堂的发展。”
  “兄长何故妄自菲薄?之前的事情都是你陪我一起完成的,咱们现在能够做到的,以后自然也可以继续做到。”
  晓年宽慰他道:“延年堂的掌柜是蒋长史找来的,最是可靠,有什么事情感到棘手,兄长可多与他商量,若是实在不耐烦管这些,把事情全部交给他也无妨,总之莫要让自己有压力。”
  简晓意闻言,知道对方这是在安自己的心。
  这简直就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丢给掌柜来做的意思——光享受权利,不用做事……这个差事还真是个好差事。
  但正是出于对晓年的感谢,他就更想把延年堂经营好了,因为简晓意不想辜负堂弟对自己的这般信任,不愿当一个“甩手掌柜”。
  “我会多多找邓先生商量,若遇到哪些问题拿不准的,我们会立刻给你递信。”
  邓帆就是蒋长史替晓年请来的掌柜,他本身是个药师,对医术略懂皮毛,也曾做过药材生意,十分有经验。
  晓年看向堂兄,发现对方情绪多少还是有些低落的,自己虽然也挺舍不得对方,但也只能轻声安慰道:“我们离开之后,兄长要注意身体,莫要在城郊待个几天都不合眼,须知来日方长。”
  听到这个“来日方长”,简晓意突然想到,他们应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面了。
  之前煜亲王来北境是为了稳定局势,现在他回京了,怀安三郡也已经安定了,那殿下就没有理由再到兴安来。
  晓年作为他的大夫,一定要常伴其左右,自然也不会轻易到北境来了。
  回首这一年多发生的事情,简晓意从昔日被族人和邻里嫌弃的境地,变成如今这般受人尊敬甚至因救了郡王的性命而受其礼待……这怎么看也都是因为眼前的这个清隽之人。
  经过这一年多的相处,让他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这个未及弱冠的堂弟,几乎把对方当做自己的亲弟弟看待,时刻记挂在心里。
  ——仔细想想,晓年对他,又何尝不是这样……能有这样知他信他的人,他简晓意何其有幸!
  “忙了这么久,你回京也可以好好休息,别让自己太累……代我跟伯爷爷请安,向叔叔和婶婶问好……真羡慕你啊,这次可以看到晓槐了。”
  想到晓年这次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简晓意真为他感到高兴。
  这样换换角度去思考,他们的分别也就没有那么让人难过了。
  ……
  除了安排堂兄的事情,晓年最挂心的,就要数芳疗房的事宜。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芳疗房已经有了一批病人。他们中大部分人主要依靠传统的治疗方式,再辅以芳香治疗,得到了极好的效果,于是口口相传下去,慕名前来的人络绎不绝。
  可惜的是,晓年离开兴安之后,延年堂暂时就无法再吸收新的这种类似的病患,但他们原本接受的病人却不一定所有都要立刻停止芳疗。
  晓年决定先把苍术和决明留在兴安,待他们把这一批病人安置妥当,再让他们回京。
  经过这么久的学习,得到了师父倾囊相授,再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