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论如何让大喵乖乖睡觉-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刘煜既然已经好了,不再受魇症折磨,难道还能继续“清心寡欲”不成?
  这时候刘炘不得不怀疑,也许煜亲王的情况根本没有他说的那般好——要不然他为什么还留着那个简晓年在身边,还为他在兴安开了一家医馆,完全是讨好其人的意思。
  带着这等怀疑,刘炘就更加犹豫要不要放刘煜回封地了。
  但他知道以自己这个弟弟的性格,他们很难控制他的行动,所以刘炘只能退步道:“皇长子病情时常反复,朕有时力不从心,京中现在还离不了你,此事以后再议。”
  冀州皇帝好像才想起来某件事来,急忙开口吩咐道:“鲛人族的来使到天京也有两月了,再不放他们回去,恐怕鲛人皇还以为朕扣住了他们当成了人质……你和玦亲王世子走一趟,送那四个鲛人回少海吧。”
  于是,也就有了刘灿与煜亲王一起送行的事情。
  ……
  玦亲王世子修佛,为人看上去极为和善,对待几位鲛人族的来使,比起冷峻严肃、不苟言笑的煜亲王来,显然要亲切许多。
  对于自己此次随同出行,刘灿心中有些想法,但却完全没有表露出来,就好像只是单纯要认真完成陛下安排的一项任务罢了。
  有他在鲛人身边,刘煜乐得清闲,能够花更多的时间陪着他的晓年,和小崽子。
  倒是晓年有些担忧:“一路上你都不露面,这样可以吗?”毕竟是件“外交”活动,哪有不理外宾的道理。
  刘煜把往晓年身上扑的小崽子截住,把它们放(压)到一边:“有刘灿在作陪,足矣。”
  他的语气中完全没有把自己的活交给别人来干的负罪感。
  晓年:“……”要是人人都学煜亲王,恐怕刘炘早就累死了,也没这么多机会给他出幺蛾子。
  刘煜没让小崽子坐上晓年的腿,自己倒是手放上面、详装无事地摸了半天。
  简小大夫被摸得有些害羞,但也不好当着孩子的面说“不要动手动脚”,于是趁车队停下来休息,赶紧将小虎崽放进特制的“药箱”里,带下马车。
  虽然很想再看看鲛人的模样,但想着刘煜三令五申让自己离他们远些,晓年不想让他担心,于是就作罢了。
  和来时的路相比,回海岸线的时候他们的脚程明显是放慢了,但还是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
  这一路上“收获颇丰”的人鱼族也不再执迷于刘煜身上,顺利返回少海中。
  随后,刘煜果然不出冀州皇帝所料的,自己留在了立阳,而玦亲王世子刘灿也顺利完成任务返回天京。
  双方都得到了冀州皇帝的嘉奖,只是一个对此感到很高兴,一个却感到无所谓。
  这时候,煜亲王得了京城的消息。
  他们的冀州皇帝刚刚封了一个郡王,正是玦亲王的嫡次子,刘烽。


第122章 离间
  虽然留在自己的封地; 但煜亲王得到消息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几乎是京中一有动静,立阳就马上得了准信。
  当然也是因为冀州皇帝这次册封并没有藏着掖着行事,而是早早就透露了意思; 放出了话来。
  刘炘先是在宫宴上称赞了玦亲王教子有方; 随后就厚赏了与煜亲王一起送鲛人族来使回少海的玦亲王世子刘灿; 随后不久就册封了玦亲王的嫡次子刘烽为郡王。
  在冀州皇族中,即便像玦亲王这样的亲王,若无皇命; 其世子也是要降爵继承王位的; 为保证一脉正统; 世袭罔替的皇族反而不如勋贵世袭罔替的来得多。
  而这些皇族的其他子嗣若被另封为郡王,通常是因为镇守边境的皇族无后继之人; 朝廷要重新派拥有魂魄的皇族镇住边境的妖魔,所以加恩。
  这样的安排对于皇族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就见仁见智了。
  留在京中固然可以保持血脉,但这些皇族是没有封地的; 没有其它营生; 生活渐渐落魄; 几代之后甚至还不如得势的勋贵;
  可一旦去了边境; 三代之内又会失去神武——当然,若是在封地经营得好,比京中的皇族还是要舒服几分,起码不用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讨生活……
  当然; 还有一部分皇族既不会留在京中,也不会镇守边境,而是被送往封地,然后在漫长岁月中消耗天赋的神武。
  眼下,东境有烁郡王,东南是煜亲王的立阳三郡,北境有葵郡王,西境有烠郡王,在几十年内应当不需要另派皇族去镇守边境,所以刘烽此时封王,让不少人人生出疑惑,不禁猜测君主的想法。
  “其实,细想无非也就两种情况,要么陛下想立刘烽的儿子为太子,所以先封其父,正其名;要么就是陛下会立世子之子为太子,所以事先安抚安抚刘烽。”
  蒋智想了想,又补充了第三种猜测:“当然,也不排除这都只是陛下的障眼法,陛下想借此机会稳住徐家和玦亲王府。”
  毕竟身边有人虎视眈眈觊觎皇位,可不是什么让人感到舒服的事情。
  历史上确实有皇帝无亲生子可以继承皇位的情况,极少有帝王像厉皇帝那般选择弟弟,他们通常会在皇族中择一温顺听话且极有天赋的子侄作为继承人,带进宫中抚养,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立其为太子,传位于他。
  在此之前,封赏其父,以抬高自己选择的继承人的身份,确实是很常见的做法。
  若刘炘真的想选择玦亲王的孙子做太子,那么此刻的动作都在情理之中。
  也许玦亲王并不在意自己的哪个孙子会成为太子继承皇位,但是对于玦亲王世子刘灿和他的弟弟刘烽来说,到底是谁的儿子被选为太子,却有着非常不同的意义。
  因为历史上以这种方式继承皇位的皇族,为了进一步为自己的地位正名,强调自己的正统,通常在登基之后会封自己的生父为皇帝。
  虽然只是个名义上的皇帝称号,但皇帝和郡王下葬的规格,却是天壤之别。
  对于冀州皇族来说,进入皇陵永享后世子孙祭奠瞻仰,还是进入陪陵成为千千万皇族的一员,当然完全不同。
  “哪怕玦亲王明知道此中必有阴谋,但也阻止不了权势动人心,玦亲王府从刘烽封王的那一刻起,恐怕就已经开始由内开始生出间隙。”
  “一招离间计,就可能害得骨肉反目……”想想刘炘过去应当常常用这种办法来对付过刘煜和徐家,晓年就一阵气恼。
  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蒋智的话——哪怕心里知道这其中有刘炘诡计,但还是不可避免有人上钩。
  刘烽与刘灿同样作为玦亲王嫡出的儿子,眼看着兄长是世子,将来能当上郡王继承王府,其子变成冀州皇帝,兄长也有了名义上的皇位,另一子必封亲王爵,但反观自己府里,却一无所有,心里岂会好受?
  同样的道理,玦亲王世子身份尊贵,因为玦亲王是宗正、统领皇族事务,他自己也在宗正府中任职,将来留在京中继承王府,在皇族中也算是独一份的尊荣。
  若是弟弟刘烽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将来看着永远被自己压一头的弟弟被追封为皇帝,刘烽的另一个儿子也会被继承皇位的兄长封为亲王,反倒是他刘灿的儿子还要降等袭爵,岂不可笑。
  所以冀州皇帝的做法,简单但却十分有效,尤其是他现在还没有明确表态,等于让两边都生出了希望,就更不可能同心同德了。
  “就算是徐家,现在恐怕也未决定支持谁。”
  不仅是玦亲王府,烠郡王府也有可能出一个未来皇帝,徐家能够在经营这么多年,就是凭借一个谨慎,在确定自己的目标之前,不会轻易做决定。
  他们必会反复考量,并且在与这些可能的继承人接触过程中做出取舍。
  “这局在玦亲王世子跟殿下一起送鲛人回少海的时候,就已经布下了……看鲛人族最后不再缠着殿下,恐怕与玦亲王世子相谈甚欢啊。”
  蒋长史想想这段时间京中局势的变化,继续道:“只是不知陛下接下来会如何做。”
  煜亲王离京的时候,不仅跟刘炘表明的了态度,跟太后请安辞行的时候也说明自己回到封地的决心,并在冀州皇帝举宴送行鲛人族的时候公开表示过,无召则不会再回京中。
  无论刘炘和徐家如何想,这已经是非常明确地远离皇权之争的意思。只要他确实不再踏入天京,明面上就不用去趟那浑水。
  “时机已经成熟,立刻安排下去,将简太医和简大夫一家接到绥锦。”
  现在徐家和玦亲王府的目光都聚焦在刘烽封王的事情上,这时候盯着他煜亲王府反而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时候把晓年的家人接到自己的封地来,是最好的时候。
  “是,殿下,属下即刻去办。”蒋智拱手应道。
  晓年想到他们一家人很快就能团聚,不禁生出无尽的期待和喜悦。
  刘煜见他脸上带笑,自然也是高兴的,连小虎崽与他们分房而居的事情一直停步不前,也不那么感到郁闷了。
  由于煜亲王已经履行了自己做出的承诺,完成了简太医要求的事情,打消了一些顾虑,所以简遵友并未有多少犹豫,就带着一家老小搬到了绥锦。
  他已经从太医院退下,如今全身心都投入到著书立说的事情之中,能换个相对安稳的环境,而且离晓年近些也不用太担心他的安危,当然是好事。
  至于晓年的叔父简行远,年到中年却在他人医馆坐馆,终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既然迟早是要分出来独自设馆的,那在京中与旧友竞争,还不如到立阳重新开始。
  简晓令则可以跟着家人和师父到立阳继续习武,准备一年后的武举,甚至可以去见识一下边境的妖魔……总之只要心无旁骛,就能事半功倍。
  从京中到绥锦只要几天时间,他们又是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即便有老有小怕颠簸,路上并不赶路,但还是很快就抵达了立阳的郡府绥锦。
  在外人看来,这个举动自然是煜亲王打算常住立阳的信号,所以才把能够治自己魇症的简太医一家接到自己的封地,免得将来鞭长莫及。
  ……
  此时,在玦亲王府,刘玦正与两个嫡子说话。
  “煜亲王竟然真的离了京……看样子不像是以退为进。”
  陛下和太后面对自请离去的煜亲王自然是百般挽留,甚至让刘玦去劝,也没有改变他的决心,煜亲王走得那般利落,确实是一种态度。
  玦亲王世子立刻附和父亲的话:“煜亲王一向冷峻严肃,待人冷漠,他既有自己的封地,想不受陛下和太后管束也是自然。”
  所谓天高皇帝远,虽然绥锦离天京也不是太远,但来回也要半个多月,煜亲王离开天京,就不用每时每刻活在陛下和太后眼皮子底下,确实美哉。
  然而,刚刚封王的烽郡王却与兄长有不同的意见:“煜亲王手握重兵,他的立阳三郡连通南北,又临海,哪怕在封地待得再久,又怎么能让人安心。”
  玦亲王闻言,思索了一阵,点头道:“阿烽所言亦有道理。”
  玦亲王世子见父王同意刘烽的话,飞快地瞟了一眼站在父亲左下手的弟弟,开口反驳:“煜亲王是自愿离开天京的,吾等与其对立阳疑神疑鬼,还不如想想徐家借嫁女之事频频遣人去往朔原的事情。”
  朔原正是烠郡王的封地,徐家有一女与朔原太守的长子定有婚约,在刘烽被封郡王之前,徐家就已经频频遣人到朔原,至于在哪里做了什么,外人不知。
  人家嫁女,谨慎一些,谁也说不出什么闲话,只是难免让局中之人多想。
  刘烽见兄长反驳自己的话,似乎也没有生气,反而立刻恭敬地拱手道:“兄长所言甚是,是我多心了。”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封了王还没来得及建府的刘烽对他这个世子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恭顺,但刘灿却总觉得哪里不得劲,想说点什么再教训一下对方。
  玦亲王却没有给长子这个机会,打断他们的对话:
  “听宫里来的消息,陛下又宠幸了几个妃嫔,看来是有别的打算呐。”


第123章 小家
  刘炘能够在厉皇帝驾崩之后坐稳皇位; 徐家可谓居功甚伟。
  他在封王建府的时候原本想娶徐氏女为王妃,但被厉皇帝所阻,然而徐氏嫡女最后还是入了炘亲王府为侧妃,于府邸之时就为亲王生下了长子。
  后来刘炘在厉皇帝驾崩后继承皇位; 她被册立为贵妃; 虽然生下皇长子; 但新皇却一反府邸时候有求必应的态度,迟迟不立后,所以未能母仪天下。
  直到徐氏女加害皇嗣证据确凿; 被贬入冷宫寒池; 在她于刘炘身边这十几年的时间里; 刘炘身边说得上名讳、有品级的嫔妃,屈指可数。
  失足落水而亡、后被追封为淑妃的沅嫔; 差点孕育皇嗣却被徐氏所害的蒋德妃,在徐氏的默许下被送到陛下身边的霜嫔; 以及后来入宫的茹嫔……仔细算来,对于一个帝王来说; 还真是不多。
  哪怕刘炘身体不好; 可是十几年间能够为皇帝诞下子嗣的; 却还是只有废妃。
  不要说帝王心中如何做想; 就是宗室和朝臣,也不得不在心中暗道一句“徐氏通天”。
  皇长子生有不足之症,常有病痛,简遵友和陈岩两位御医就这样开始专为皇长子诊脉; 好容易护他到十岁光景,就因各自的原因离了太医院。
  事到如今,皇长子的病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他们只关心,陛下到底何时会册立一个侄子做太子。
  寻常人家过继就是件大事,前前后后没个三年、五年,恐怕办不下来,更何况是立太子。
  皇长子不知道能不能长到那般年岁,但刘炘到底还在壮年,三年、五年间能发生许多事情,说不准又有小皇子降生,犹未可知。
  在外人看来,徐家又送了一个女儿进宫,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但玦亲王却不知,徐家正是确定了陛下再无可能生出子嗣来,而又不能寄希望于可能长不到成年的皇长子,所以才考虑另竖傀儡。
  “徐家势大,到现在还想左右逢源,一面与父王交好,一面借嫁女一事到朔原与烠郡王联系,实乃小人之举!”
  玦亲王世子对徐家不满已久:“殊不知烠郡王手中有兵权,一旦他的儿子登基为帝,徐家哪里还有如今的风光。”
  烽郡王不着声色地看了一眼兄长,连连点头称是。
  ——如果徐家不这样声东击西,又如何能瞒过兄长你,而后与孤达成一致呢?
  想来,厉皇帝非嫡长,陛下也非嫡长,他们却能够继承皇位,可见人的命运十分玄妙。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若不奋力一争,怎么知道自己最后能不能得偿所愿!
  玦亲王见次子对长子的态度如常,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但他还是担心陛下之举会引得他们玦亲王府兄弟阋墙,于是暗地里多次叮嘱刘烽,要以大局为重。
  然而,父亲的苦口婆心却最终造成了相反的效果,更让烽郡王觉得父亲偏心。
  过去他一直被兄长隐隐压制,可以说事事都不如刘灿,但现在刘灿还是世子,将来继承王府也不过是个降等的郡王,他们回到了同一高度,凭何只有他为玦亲王府牺牲,而刘灿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拥有一切。
  刘炘封了一个在京的郡王,不费一座城池就打破了玦亲王府内部的和谐。
  担心的事情其实已然发生,只是还未显现于表面,玦亲王因为徐家跟西面频频接触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却不知道内部被瓦解了,除去再多阻碍、强敌,也于事无补。
  ……
  相比于不平静的皇宫、不平静的徐家、波涛暗涌的玦亲王府和蠢蠢欲动的烠郡王府,位于绥锦的煜亲王府,却是一片宁和。
  好吧,如果小虎崽没有拖着他的腿、晓年走到哪儿它们跟到哪儿的话,那确实挺宁和的。
  “嗷呜嗷呜~”“嗷嗷嗷嗷~”
  自小家伙从煜亲王那儿得知哥哥家里多了乖巧的小弟弟和可爱的小紫貂,就生出了危机意识。
  等听闻简家准备搬来绥锦郡府,更是担心哥哥三天两头往家跑、会被小乖巧和小可爱勾走了,所以它们化身黏喵,恨不得挂在晓年身上。
  简小大夫欲哭无泪地看着坐在他鞋面上的毛球,“负重”行走了两天,别说简府了,就是走出房门在院子里溜达一下都费劲。
  晓年还不知道罪魁祸首是刘煜,在小虎崽恢复人形的时候旁敲侧击也没套出什么话来,让在旁围观的煜亲王暗叹:论缠人的功力,谁都比不上这俩儿小崽子。
  此时天气已经炎热起来,但却不到酷暑,晓年怕太早用冰对小家伙恢复人形的身体不好,所以没让住院用冰。
  但小家伙毕竟有毛,惧热不惧冷,所以他常常带小虎崽去玩水,借游水给它们降温。
  煜亲王府也有淡水湖,也有湖心船,构造跟在京中的一模一样。
  自晓年在天京的时候搬到主院去住,刘煜就再没有去过湖心船过夜——他都嫌跟晓年同床共枕的机会太少了,哪还有心思去享受什么“孤芳自赏的美”。
  如今这绥锦王府的湖心船也不再做煜亲王的寝殿,而是专门给晓年带小虎崽来玩水的“据点”。
  虽然这湖也是活水,但有大白虎在,湖中没有凶悍猛兽,晓年自然放心。
  眼看着小虎崽水性越来越好,把小脑袋露在水面,小爪子在水下刨啊刨,一下子就从左边游到了右边,还能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哥哥在哪里。
  等到晓年跟它们说话了,它们才扭过头继续游起来。
  被黏人的小虎崽缠住,是件又幸福又无奈的事情,但晓年的家人马上要在绥锦安顿,这时候有许多事情要做,所以他确实想回家看看。
  煜亲王表面上不表态,其实暗中放任小崽子缠着晓年,等到了简小大夫自己提出要到简府去看看刚抵达绥锦的家人,他一再表示理解和支持,顺便还和晓年一起给小崽子做“思想工作”。
  晓年顿时觉得刘煜真是太通情达理、太温柔体贴了。
  煜亲王这边也马上表示:他跟这种缠人精小崽子可不一样,他是思想成熟稳重的大人,绝对会给晓年自由的个人空间……所以,回家能不能不要过夜?
  小虎崽:“……”成熟稳重的大人,呵呵。
  早些时候刘煜想把简家人就安排在王府中,但简遵友觉得不妥,给婉言推拒了。
  不过为了方便晓年回家(且让他不用在外面留宿),煜亲王为简家准备的院子离王府极近,再修上一条连通的密道,这样来去都不受阻碍。
  晓年回家一趟,回来的时候身上就带着小宝宝的奶香味,小虎崽伸着小脖子在他身上嗅来嗅去,想看看有没有可爱小紫貂的味。
  魂魄是没有味道的,但先祖返魂却能感受到他人的魂魄,所以小虎崽又变得有些不淡定了。
  晓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算是察觉出了端倪——每次他提及晓槐和回家之类的言语时,小家伙就特别闹腾,敢情是有点吃味了。
  他从简府回来的时候,就抱着小虎崽,问:“乖乖和崽崽想看看弟弟吗?”
  小虎崽闻言,顿时停止了在他身上蹭来蹭去,睁着琥珀一样的圆眼睛盯着晓年看。
  简府刚刚搬到绥锦,虽然有煜亲王安排妥当,但到底是要清理行李的。
  搬家不是小事,更何况还是从天京搬到绥锦。无论是简老爷子和简行远的书房、药庐,还是主仆们的卧房,都得好好整理,是个不小的工程。
  简吴氏是简家唯一的女主人,忙前忙后不说,还要操心小儿子的事,才半天就感到疲惫不堪。
  简晓令去了立阳军的校场,只有晓年白天陪幼弟在榻上玩了一下午,见简吴氏分身乏术,就萌生第二天带小家伙去王府睡个午觉的念头。
  简吴氏想着,晓槐跟兄长好不容易相处到一块儿,王府戒备森严,晓年又细致,肯定安全,她没什么好担心的,于是就同意了。
  她也怕院子里有声响,吵到幼子。
  于是第二天,晓年就把幼弟抱回了王府。
  说来简晓槐真是个乖宝宝,加上是娘把他交给兄长的,一路都没有哭闹,被哥哥抱在怀里,老老实实玩自己手里的布偶,时不时还咿咿呀呀地跟晓年说话,好像在介绍他的小玩偶——一只小老虎布偶。
  冀州的皇族以白虎为图腾,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虎是瑞兽,也是守护神,小孩子有个雕刻虎头的金锁、平日里有个老虎玩偶并不稀奇。
  晓槐的老虎玩偶是黄底深褐色纹的,避了黑白。
  晓年见他捏布偶老虎的耳朵,捏完又轻轻摸一摸,不禁莞尔,问小宝宝:“晓槐喜欢小老虎吗?”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碰了碰小老虎的尾巴尖。
  小家伙见他摸自己的小老虎,一点不像乖乖和崽崽那般护食,甚至还把小老虎往晓年那边伸一伸,很大方地跟他分享。
  晓年笑着道:“哥哥不要晓槐的老虎,哥哥也有小老虎哦。”
  晓槐睁着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笑了起来,并不知道哥哥的小老虎和他的,不是同款小老虎。


第124章 弟弟
  从简府徒步走到王府也不过一盏茶的时间; 更勿论坐着马车了,这也是简吴氏放心让晓年带小儿子去王府午睡的一个原因。
  由于周围都是高门大院,路上没什么行人,小家伙在车里跟哥哥一起玩了会儿布偶小老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