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攻他以貌取人[快穿]-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人恋恋不舍将砖茶还给萧陟,萧陟笑着摆手:“送给您了。”
  老人感动不已,直说:“你们果然是来拯救我们的。”
  萧陟端正了脸色,问道:“老人家,跟我们说说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刚刚那两个小伙子提到的智者,又是什么人呢?”


第181章 结婚啦~~
  据老人说; 他们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当年的古格王朝幸存百姓的后代。
  当年古格在与克达拉的战争中惨败,但古格皇室所在的宫殿却一直没有被攻下。
  古格的宫殿建在山顶,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过。克达拉便驱使古格的百姓修建登顶的台阶,逼迫他们没日没夜地劳作。
  得不到休息的百姓不堪重负,在山下唱起凄苦的歌谣; 古格国王闻之动容,从悬崖上跳了下去; 以一己之身换万人活路。
  国王一死,城不攻自破; 克达拉终于停止了屠戮; 那些被奴役的百姓也因此得救。
  老人讲述的事实比刘景文给他们讲述的历史文字更详尽; 也更惨烈。古格城破后; 多数古格百姓被并入克达拉; 理所应当成为最底层的奴隶。也有一部分百姓和皇室贵族逃离了那里; 在一位智者的带领下逃出了克达拉的统治范围,在这无人之地找到了一片绿洲; 他们便在此安顿下来。
  “那位智者是古格人?”萧陟问。
  老头摇头,“智者是突然出现在古格的,他说他的使命是拯救古格百姓,但是他没能阻止战争; 已然失败; 将要受到惩罚。但他依然尽自己所能带我们穿过了无人区,没有食物、没有衣物,他就靠佛祖显灵给我们变出来。后来到了这片绿地; 他又教我们开垦荒地种青稞、驯养野牦牛。他还说,日后这片地区的气候会恶化,绿洲会越来越小,如果我们的生存遭遇危机,一定会有和他类似的人,带着类似的使命而来,带我们离开这里。那时候外面的世界会变得又好和平,我们这些古格遗民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老人目光灼灼地看向萧陟和扎西,笃定地说道:“三百多年了,你们是第一个进来的外人。智者说的一定就是你们。”
  萧陟和扎西对视一眼,“使命”、“失败”,还有那些异于常人的本领,这再明显不过了,那位智者也是名宿主。
  萧陟和扎西等老人说完,借口身体疲惫想要休息。老人忙请他们进到里屋,里面有宽敞的床榻和厚重的被褥,又关心了几句后,老人帮他们掩上门离开了。
  萧陟和扎西坐在榻上,脱去厚重的靴子和鼓鼓囊囊的登山服,两人合着盖了条被子,并排倚坐在墙边,说起刚才听来的事。
  扎西不解道:“你们,啊,是我们,我们的这个任务是有规律的吗?如果有人没有完成,之后还会有别的宿主来领同样的任务?”
  萧陟摇头:“我也不清楚,咱们经过的世界太少了。我不知道之前那个宿主是真的猜到会有别的宿主进来,还是就那么随口一说安慰他们,让他们安心生活?而且你看,那位智者对他们说的是以后会有人带他们离开这里,但咱们的任务并不是带他们离开无人区啊。”
  扎西缓缓摇头。
  萧陟笑了一下,“好吧,咱们确实不会见死不救,可如果是别的宿主呢?他完成了寻宝的任务,还会多管闲事吗?毕竟像咱们这么好心的宿主可不多了。”
  扎西没觉得他是在自吹自擂,反而若有所思地点头,“我在梦里看到那个岛上的事了,任务把人变得自私。”
  萧陟继续说道:“如果那个智者只是为了宽慰村民而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那我们就不用再揣测什么了。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假设——那个智者对系统的了解比我们多,他知道他的任务没有完成,一定会有类似的任务再发布给别的宿主。而现在,我们领了寻宝的任务,之前找到的那个古格银眼是宝,这个村子里,可能还有更大的宝。”
  他经过了这几个世界,已经意识到完成任务得到的那一万分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与任务相关的那些附赠分数才是真正的大头。
  当初在试用世界,他的任务是帮还有感情的父母破镜重圆。之后他帮无数有情人修成正果,那附加分数远超了一万分。
  还有第一个世界,任务是做一次真正的男人。因为原主的缺陷,帮他在床上振起雄风固然点题,但其他的,比如仗义执言、见义勇为等等,也给他加了不少分。
  尤其是上一个世界,他和陈嘉完成解救受骗少女的任务后,也帮无数教众从谎言中醒悟过来,那会儿那积分拿到手软。
  他发现任务的发布总是说得很简练。越简练,就越不精准,不精准的意思就是范围广,可以获得的附加积分就多。他们这次的任务是寻宝,是最简练的一次,具体是什么宝?可以是一尊罕见的佛像,也可以是其他什么宝贝。
  以他们的任务总是这么正能量来看,这个宝也可以理解为人命。毕竟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什么比人命更宝贝的东西。
  他将自己的分析说给扎西听,扎西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不是我们,是别的宿主过来,只要他们能想通其中关窍,就算他们不是热心的人,也会看在积分的份上把这些村民带出去的。”
  两人说完这些,都觉得困乏不已,顾忌着这里是在别人家,没有像平时那样肆无忌惮地搂着睡,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扎西又跑到了萧陟怀里,和之前的每一个早晨并无二致。
  两人一见这姿势,都笑起来,大致收拾了一下就推门出去,结果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
  门外乌压压或坐或站等了许多村民,他们手里都拿了盘子或碗,里面盛了肉、奶褐糌粑。几百双眼睛齐齐看向他们,眼里是如出一辙的殷殷期待与显而易见的不安。
  萧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看向那名老人。老人解释说,大家这是自发的,想到你们爬冰山过来太辛苦,想为你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萧陟忙向大伙表示感谢。
  最后是老人出面收下了一下食物,然后陪萧陟和扎西用了早饭,吃饭时,老人试探着问他们,是否愿意带他们离开无人区。听那语气,已经是完全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
  萧陟先给老人吃了颗定心丸:“我们肯定会帮你们的。但是——”
  老人脸色一紧。
  萧陟继续说道:“但是我们没有能力一次带这么多人走,只能先带走几名身强体壮、能承受无人区穿越的年轻人,由他们来向我们的国家的求助。”
  老人面露忧虑:“国家怎么会管我们这些贱民?”
  萧陟宽慰他道:“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分贵族和贱民了,你们在国家的领土范围内,只要国家知道了你们的存在,就一定会管你们的。”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萧陟没同老人说。古格本就在藏区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然刘景文他们也不会历尽千辛万苦地在古格遗址考察了。而这些古格遗民简直就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光是刘景文他们单位就不会放任他们在这里自生自灭的。
  吃完早饭,老人带着他们在村里转了一圈。村子很小,只有几百间石屋,一千多村民。
  据老人讲,之前他们这里有近万人,但是随着草地和耕地越来越少,大家都开始有意识地少生孩子,再加上村民之间通婚,要避开近亲血缘,男女结合也成为一个问题,人口就变得越来越少。
  村里的农田和牛羊都是公共的,大家一起耕作、一起放牧,他们也有丰收节和冬宰节,节日期间就是给每家每户分发粮食和肉的日子。扎西对此有经验,一眼就看出这些耕地和牛羊其实是喂不饱这么多村民的,大家肯定都在饿肚子。
  他不由问道:“大家一起劳作,不会有人偷懒吗?还有分肉分粮食的时候,不会起矛盾吗?”
  老人笑着解释说,大家起初都是同病相怜的苦命人,又有智者留下的□□,大家都很为彼此着想。
  村里还有一个奇景就是十字架和佛像并存,有的家庭里供奉着十字架,有的家庭里则供奉着佛像,这两种信仰在一起和谐共处,村民们之间并没有因此产生隔阂。
  老人解释说,古格本来是佛教复兴之地,绝大多数百姓都是信佛的。但是古格国王受外来传教士的影响,改信了基督,后来国王为了百姓舍身跳崖,有不少百姓为了感念他,也跟着信了基督。而带他们来到这里的那名智者是名僧侣,所以也有不少百姓跟着这名智者继续信佛。
  关于古格的佛教、天主教之争,萧陟他们已经听刘景文讲过,当时那场导致古格灭亡的宗教之争,说到底不过是古格国王与身为法王的弟弟的权力之争。
  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小村子,宗教剔除了政治成分,终于回归到最初仁善的本质,竟是将香巴拉的古老传说成真了。
  萧陟和扎西在村里停留了两天,挑选了几名身强体壮又胆大的年轻人,萧陟对他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训练,然后通过GPS选定了一条不用爬冰山的路线,带着这几名古格年轻人出了村子。
  他们花了几天时间绕过占地广阔的冰川,来到之前弃车的那个湖前,他们的吉普和那些盗猎者的吉普都还停在原地。
  扎西想到什么,带着几名年轻人上了冰面,带他们去见边玛喇嘛的遗体。
  谁知那些年轻人一见到边玛喇嘛,都惊呼起来,萧陟听了愕然不已,这些年轻人竟称边玛喇嘛是他们的那位智者。
  萧陟和扎西糊涂了一瞬,难道边玛喇嘛是宿主?他们随即便否定了这个猜想。
  萧陟心头一动,“宿主任务失败后,就会被抹去记忆,成为这个世界的土著居民……”
  扎西愕然:“不是说任务失败后还可以进入惩罚世界吗?”
  萧陟点头,“也许是他自己放弃了。”
  扎西眼眶一热,“对,应该是仁波切自己放弃了,选择步入轮回,留在这个世界完成他未完成的使命。”
  萧陟不由感慨,仁波切这种得道高僧,真的已经将生死看淡。像自己这样的,人死了还要想方设法给弄活,一个劲儿地穷折腾,如果边玛喇嘛还活着,一定会说自己执念过重。
  几个年轻人都极虔诚地给边玛喇嘛的遗体念过经,然后萧陟和扎西一人一辆车,带着这几个年轻人经过十几日的奔波后,终于回到了双湖。
  如他们所料,这几名古格遗民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国家立刻组织人马,按照萧陟帮他们标记出来的轨迹去寻找那个冰川后的村落。
  萧陟将那尊古格银眼上缴给了国家,萧陟因此又拿到一张奖状,连同之前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奖状一起,帮他的新公司在政策方面一路开启绿灯。
  他和扎西回到家中,康珠姐姐还没有完成苦修,但家里已经开始筹备她和刘景文的婚礼了。
  藏区嫁女儿都要准备很厚的嫁妆,家人要准备很久。虽然刘景文一再说他不讲究那些,但一向要强的德仁阿爸还是坚持要将康珠嫁得风风光光的。
  刘景文则依然住在山洞外的帐篷里,每天给康珠念情诗、写情书,这才一个多月,扎西他们去看康珠姐姐的时候,就发现康珠姐姐的汉语大有进步。
  几人又在山洞外生活吃了顿热乎饭,然后萧陟指着旁边的一个山洞对扎西说:“我也在这里面待三个月吧。”
  扎西大惊:“为什么?”
  萧陟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我想和你结婚。”
  他话音未落,扎西就已经激动地热泪盈眶,含情脉脉地望着他,两人手执着手,正要互诉衷肠,突然听见旁边一声包含惊恐的“啊!”把两人之间的柔情气氛毁了个彻底。
  萧陟不悦地看向呆若木鸡的刘景文:“非礼勿视。”
  刘景文僵着脖子背过身去,小步蹭到康珠的门前,低声说:“你,你听见了吗?我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康珠正在门板后抹眼泪,嗔怪道:“傻瓜,别说话了。”
  其实以萧陟在村民们心中的地位,别说他要跟扎西结婚了,他就是当众和扎西亲嘴估计都不会有人乱说什么。他自愿去苦修,之后更当众宣布是自己“嫁”给扎西,都是在替扎西的家人着想,在这个看中脸面的地方,他不想让阿爸阿妈他们在村里被人说闲话。
  春天到来,扎西家里热闹极了,同一天里,他们嫁女儿,娶“媳妇”,两场婚礼凑一起,几乎全村人都来了。
  幸好扎西家的房子和院子在冬天里又扩建了,要不然还真装不下这么多客人。
  这些客人多数是诚心来祝贺的,但也有人是来看“热闹”的,可看着看着,眼见着萧陟那一车一车的“嫁妆”,看热闹的心情就被一种酸溜溜的情绪取代。
  对于萧陟和扎西的结合,德仁阿爸一开始死活不同意,后来在阿妈和令两位阿爸的劝说下总算松了口,可婚礼上还是一直臭着脸。
  直到康珠流着眼泪坐上刘景文单位的车,挥手向他们告别时,德仁阿爸突然看了萧陟一眼,自从得知他对扎西有企图之后就一直尖锐的视线渐渐柔和了下来。
  德仁阿爸拍拍萧陟的肩膀,难得说了句玩笑话:“既然是嫁过来,怎么不梳新娘的辫子?”只是他一向严肃惯了,开玩笑的时候也不笑,让萧陟一下子当了真,无措地抓了下自己半长不短的头发:“阿爸,对不起,我、我这头发梳不起来那种小辫子……”
  德仁阿爸闻言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扎西听见德仁阿爸终于笑了,忙凑过来问怎么回事。
  萧陟这会儿也明白德仁阿爸原来是在给自己开玩笑,如释重负,笑着向扎西解释了一下。
  扎西也松了口气,随手握住萧陟的一缕头发。自从进藏以后,萧陟就没有剪过发,如今也长至肩膀了。平时就被他撸到脑后,露出线条硬朗的面孔,他被晒黑了些,越发像本地人了。
  扎西抓着他的头发笑着说:“其实也是梳得起来的,我觉得阿爸说得对,你应该梳小辫子,然后再编进松石,肯定好看!”他一边说着一边飞快地给萧陟编了条小细辫,专门过来参加婚礼的卓玛姐妹立刻有眼力见儿地递过来一串松石,被扎西编进这条小辫子里。
  等他编完这一条小辫,德仁阿爸才咳了一声,“别闹了,有客人看你们了。”
  萧陟此时终于明白德仁阿爸严肃的外表下原来藏了一颗促狭的心,他要真有心制止,就不会等扎西真给他编完一条辫子才发话了。
  之后萧陟就带着这条小辫子在宾客间游走了一天,几乎每个见到他新造型的人都会愣一下,然后大笑起来,再说一声“扎西德勒。”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仁增没能来参加婚礼。仁增磕着长头去了拉萨,然后就留在了那里,他身无分文,便在拉萨找了份包吃包住的工作,还神秘兮兮的,扎西问他具体是什么工作也不说,只说待遇很好,老板也很好。
  扎西给他打电话邀请他来参加婚礼,仁增起初是吓了一跳,随即想起那晚萧陟和扎西之间异样的暧昧,顿时大呼上当。只是很不巧,他的老板在扎西他们婚礼那天不在拉萨,他得留下看店,只好托朋友给他们捎来贺礼和祝福。
  一开始扎西以为他是还没放下自己姐姐康珠,不想看着康珠出嫁,谁想卓玛姐妹过来的时候,是带了双份礼,还问萧陟:“你们的朋友仁增在旅馆帮忙,能告诉他你才是旅馆的老板吗?”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仁增一直神秘兮兮的,是觉得给卓玛姐妹当手下有点丢面子,没好意思说。卓玛姐妹也没告诉他自己出远门是为了参加萧陟他们的婚礼,结果闹了个乌龙。
  两厢里一交流,姐姐达瓦就知道仁增不跟别人承认在自己手底下打工,当即冷笑了一声,颇有些要秋后算账的意思。妹妹央金看见姐姐的表情后,捂着嘴偷笑说:“仁增阿哥又要被揪耳朵了。”
  扎西和萧陟挑眉,似乎一不小心又听到了什么八卦。
  婚礼结束后的那天晚上,两人终于名正言顺地有了自己真正的卧室,就是扎西和才让以前的房间。而才让,则被赶去比卧室小不少的客房里。
  萧陟关门前被才让叫住。
  十六岁的男孩子,几个月不见又长高了不少,只是神色有些扭捏,半天才红着脸憋出一句:“你们以后能小点声吗?”
  从前不知道两人在屋里干什么,只觉得他们吵得要命,现在知道了,只觉得……更吵了……
  萧陟招手让他过来,在他耳边小声说:“乖,睡觉的时候戴上我给你的耳塞。明天我跟央金她们说,让她们在咱家多玩儿两天。”
  才让的小脸立刻涨得通红,又羞臊又激动:“真的?”
  萧陟保证:“真的。”
  才让心满意足地回屋了,扎西坐在褥子上问萧陟:“才让说什么呢?”
  萧陟咧嘴一笑,“他说他晚上会戴耳塞,让咱们敞开了闹。”
  扎西跟弟弟一样闹了个大红脸,“呸,我现在可不上你的当!”
  萧陟笑着凑过去,将人搂在怀里,一边亲一边说:“真的,他答应了。我明天教他怎么追姑娘。”
  扎西被他亲到脖子,痒得缩了一下,抬眼睥着他,“你会追姑娘?”他故意这样说,分明就是想听萧陟花样百出的情话,黑白分明的眼里闪动着害羞又直白的爱意,比这高原夜空的星子更加璀璨。
  萧陟却没像往日般口吐莲花,他只是低下头,轻轻咬了下扎西的喉结,带着这世界上可以有的最极致的满足,柔声说了一句:“我只会追你……这世上最好的一个你,被我追到了。”


第182章 大结局
  八廓街旁边有一家咖啡店; 装颇具风格,店里经营的咖啡、热巧和小蛋糕味道正宗,价格还不贵,渐渐成为一个年轻人来拉萨旅游时必去的打卡拍照场所。
  外地来的游客会按牌子上的汉语叫它“吉祥咖啡”,当地的藏民按牌子上的藏语叫它“Tashi Coffee”; 拉萨的藏漂圈里则叫它“扎西咖啡”,和同一条街上的扎西旅馆、扎西饭点、扎西酒吧同名。
  这家咖啡店有个规定; 进店消费的顾客如果在前台的登记簿上留名的话,就可以打八折。签的名可以是真名也可以是昵称; 甚至胡乱画几个圈都行; 只要表示你人来过就算数。
  新来的游客以为这登记簿和其他景点的小饭馆一样; 是店家吸引顾客的手段; 念叨了两句。
  一个坐在门口藤椅上、一边喝咖啡一边晒太阳的男人听见了; 隔着大开的玻璃门自来熟地向他解释:“人家这个本本是计数用的; 计一天来了多少客人,吉祥咖啡有两个老板打过一个赌; 每天都看客流量的。”
  这男人从扮相到语气都很像资深藏漂,游客当即就信了他的话,只是觉得有些奇怪,问道:“计客流量?那看收银记录不就行了; 哪用得这么麻烦?”
  资深藏漂竖起一根指头摇了摇说:“因为其中一个老板耍过赖; 收买客人让他们一次买好几样东西,然后分开结账,一个人就能算好几人次; 然后被另一个老板发现了才换成现在这个办法。”
  游客一乐,“可是签名也能伪造啊,就不怕那个老板再耍赖,让一个人签好几次?”
  藏漂笑笑:“这你就不知道了,这店里的事还是另一个老板说了算,耍赖那位被抓住过一次,哪还敢犯第二回 ?”
  游客更奇怪了:“不敢再犯了,那就接着看收银记录呗,非得签名?肯定有那手不好看或者字不好看,或者干脆怕麻烦不差钱的,人家就不写,这计数不就少了嘛。”
  藏漂别有深意地笑笑:“计数少了,另一个老板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嘛。”
  游客眼珠一转,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跟着笑起来:“这俩老板真挺有意思,他们这么你算计我我算计你的,到底是关系好还是不好啊?”
  藏漂哈哈大笑:“当然是好啊!这么幼稚的把戏也就他们之间能玩得起来,人家这个啊,可是情趣!”
  游客对他的用词表示不解,这时藏漂的同伴来喊他了,看起来是个藏族男人,汉语却说得不错,带点儿川味儿:“根财你又跟别人聊他俩的事,不是找揍撒?”说完又看眼那客人,笑着说:“您听听就算了,别再往外传了,越传越离谱了撒。”
  藏漂不服气:“哪离谱了,我有回真听见了,扎西哥管他喊——”嘴被他同伴捂上了,揽着脖子把人按进店里,那同伴还高喊:“萧陟,我又逮着你弟弟在外面跟别人瞎说八道。”
  Xiao Zhi?游客觉得这音节有点耳熟,那个研究出人工虫草的吉祥藏药的老总好像也叫这个名字。
  “说什么了?”一把略显低沉、磁性到性感的男声从咖啡店深处慢悠悠地响起。
  这声音实在抓人耳朵,游客不由往后厨方向看了一眼,就见一只关节分明的大手撩开厨房门口的挂帘,一个身量极高、穿了件居家藏装的男人从帘子后面走了出来。
  游客只看了一眼就对这那人的身材露出赞赏之色,高大健壮又不臃肿累赘,走路姿势稳健又利落,一看就是先天条件好、后天还勤于锻炼的那种。
  他身边的小姑娘却是更看重脸,兴奋地小声交谈,一个劲儿地说“好帅好帅”。
  游客便又看向这男人的脸,是挺帅的,只不过眉眼有些锐得过分,显得有点凶。他不由疑惑了,现在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