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一大家子-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孙子上了学堂,最高兴地要数田忠。闲着的时候,田忠就愿意听他大孙子读书。看着大宝摇头晃脑背诗文的样子,田忠的嘴就忍不住地咧开了。
  浩哥儿现在跟着林哥儿学着缝玩偶,他手慢,不过一天也能挣一个铜板。每天大宝读书、背书,浩哥儿也跟着他阿爷一起听。有时候大宝哥还会教他几个字呢。
  林哥儿也是勤快地家里家外一手抓。全家他起得最早,趁着烧饭的空挡把院子里扫一扫。吃完早饭就和真哥儿一起去河边洗衣服。洗完衣服回来就缝玩偶。中午吃完饭就跟着大富去镇上。等朝牌卖完了,再回来。陆义对林哥儿还是挺满意的。家里要是有什么点心,林哥儿都是平均分给大宝和林哥儿的。就是有时候大宝不在家,林哥儿也把大宝的那一份留着。对比之下,真哥儿就显得有些小气了。他要是买了什么点心了,总是会给大宝多留一点。不过也没亏待过浩哥儿。林哥儿就当做不知道,好在陆义和田忠都不偏心,对待大宝和林哥儿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就是田忠多疼大宝一些也只不过是和大宝多说些话,多看着大宝些。大富对浩哥儿就更不错了,时不时地就把浩哥儿抱在他腿上坐一会,还偷偷攒钱给浩哥儿买了个银圈子。对着大富,林哥儿是感激的,白天忙着家里,店里的事情,晚上临睡前还给大富敲肩捶背的。


第38章 38
  最近镇上又有一家摊煎饼的,摊子和耗子的摊子隔了两条街。生意没有被分去多少,不过也影响了生意。这件事让耗子有些不高兴,他偷偷去看过人家的摊子,还让南瓜去买了一个煎饼尝尝。耗子、南瓜、栗子都尝了,觉得这煎饼的味道不如自家的好。
  这事张宝当然也知道,他们开食肆的消息是最灵通的。
  隔了几天,张宝把蚊子他们都叫来家里吃晚饭。吃饭的时候就说起了镇上有新的煎饼摊子这事。耗子立马就接口道,“俺知道他们家,俺还去吃过他们家的煎饼,没咱家的好吃,是吧?”
  “对,没咱家的好吃。他家放的那肉片都不新鲜,不像咱们的,猪肉买的都是当天的。他那白面里面还掺了糙米面。”南瓜同仇敌忾道。
  蚊子没吱声,他觉得宝哥儿叫他们来一定不是为了和他们讨论谁家的饼好吃不好吃。
  张宝微笑着看了他们一圈,“蚊子,你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蚊子摇了摇头,他想不出来有什么办法解决眼前的事情。那家的饼做的不好吃又怎么样,看在便宜点的份上还是有不少人去买。
  张宝瞧了瞧对面的二壮,“二壮,三壮、四壮,你们要是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说。”
  二壮和三壮没有说话,倒是四壮放下了碗筷,“嫂么么,俺觉得蚊子哥他们应该多多改变自己。”
  张宝问,“怎么改变?”
  四壮道,“也降价啊。同样的价钱,大家肯定都愿意买好的。所以说,如果降价了的话,生意一定会回来的。”
  “四壮说的是一个法子。不过,俺不这么认为。蚊子他们用的材料都是好的,价钱自然比那家高。如果和那家的价钱一样的话,利润空间会更小。要知道,卖煎饼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行业。这样再减少利润,就会不值,倒不如改行做别的。”张宝转过脸来看着耗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到这两点,何愁生意不好。你们回去再好好想。”
  最近有一个新鲜事,对张宝来说很新鲜,对大壮来说很新鲜,对张家庄的人来说也新鲜。那就是,竟然有人被私塾先生叫家长了。那家长是谁,张宝和大壮呗。回来传话的还是三壮。张宝同说自己要被叫到私塾去,心里第一感觉就是新鲜,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啊。
  “为的啥事啊?”大壮扫视二壮、三壮、四壮。二壮连忙摆摆手,三壮也表示不是他,那就是四壮了。“咋回事啊,小四儿。”
  四壮瑟缩了一下,都没敢抬头看大壮。张宝看了看四壮,实在想不通这个老实的孩子会因为什么被先生叫家长。“小三,你说为的啥事。”
  “今天先生出了个题,让我们作诗,以院子里面的那棵枣树为题材。”三壮看了看四壮,四壮始终低着头,“四壮作了首诗,先生生气得很,当时就叫我回来让嫂么么和大哥明天去一趟。”
  张宝摸了摸下巴,“哦?他做的什么诗。”
  “今天真晴朗,先生让作诗,学生看枣树,坐等枣子熟。”
  张宝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大壮不懂诗,觉得是没书上写的好,不过听起来还挺顺口的。“咋啦?这诗不行吗?”
  三壮没说话,他可不想火上浇油。
  “大壮你去干你的事,俺跟他们说。姜老哥今天上午还让你下午去拉布,你赶紧去吧。”
  大壮跳上车,“那行,你和他好好说说,等会儿告诉俺,俺先走了。”
  听着驴蹄哒哒的声音远离了,四壮才敢抬起头。张宝也没说他,让二壮和三壮去屋里看书。“你告诉嫂么么,你平时用功没?”
  “用了。俺平时用功的,上课俺都好好听的。”四壮说的毫不迟疑。
  四壮平时的表现张宝也都看在眼里。只要二壮和三壮看书,四壮就跟着一起看书。
  “那你用心没?不是天天坐在那看书就代表你是在看书。你看书的时候走不走神?”
  “不走神。”
  “行,玩去吧。有些事情,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你努力过了,结果必定是最好的。”
  半下午,大壮回来问起这件事,张宝就说,“四壮那诗没写好。”别的也没多说。
  第二天一大早,张宝和大壮就赶到学堂。方老先生端坐在桌前,毫不客气地开口,“长勇资质愚钝,不适合读书,还是不要浪费钱了,毕竟我这边的学费昂贵。倒不如让他跟你们去店里学学,以后当个掌柜,也算是一条好的出路。”
  大壮一听就有点傻,这啥意思啊。这是说四壮,笨。
  张宝看着方老先生,不卑不亢道,“先生。俺们也不指望长勇考取功名,俺就希望他在学堂里面多读读书,识得些字儿。不过还是希望先生不要在他面前说这些话。孩子应该多鼓励,这样他才能表现得更好。”
  方老先看着眼前这个小个子的哥儿,笑道,“你们把孩子送来我这里,我自然是尽力教导。这种事情我以后不会在长勇面前说,你大可放心。”
  出了方老先生书房的门,大壮也回过味来了。“宝哥儿,要不咱别让四壮读书了,按照先生说的,他也读不出个名堂来,咱也别费钱了,让他在店里帮忙,以后就在店里干。”
  “帮忙?帮啥忙?他才几岁。俺早就说了,不求这些孩子以后能有什么大出息,他们多认得点字就成。四壮是不聪明,可是他一直很用功。你让四壮在家里蹲着,不如放到学堂里让四壮开开眼界,他们读书人的眼界和咱们是不一样的。你看看三壮就知道了,他读书时间最长,你看他现在,浑身上下哪还有农民的土气。再说,咱也不缺那钱。不能所有的孩子都读书,让四壮呆在家,这样不公平。再者说了,四壮这些同窗都是读书人,保不齐以后就有功成名就的,以后说不定也能拉咱们四壮一把。”
  让张宝这么一说,大壮想让四壮不读书的心思也歇了。他们家三儿,现在走出去,人家都说带着股书生气,看着就像有文化的样子。
  在院子里遇到翘着头四处张望的四壮,四壮有些紧张地问张宝,“嫂么么,先生,先生说什么了?”


第39章 一个想法
  勤哥儿把做好的衣服拿给百岁穿。淡青的小衫还有些大,还需要卷卷袖子,“勤哥儿,你这手工不错啊。颜色挑的也好,瞧这颜色多称咱家百岁。俺也不会做什么衣服,还多亏了你。”张宝越看越觉得百岁长的俊。
  “做件衣服也不是啥麻烦的事。俺专门做大一点,等明年了,百岁还能穿。”勤哥儿手里缝着玩偶,穿针的间隙抬起头和张宝说话,又转过头和小华搭话,“你家缺不缺茄子,俺们家地里还有不少。”
  “家里有。大华在后面种了不少,俺看都快能吃了。”
  傍晚大壮回家,一进门,百岁就晃着身子,吧嗒吧嗒,螃蟹似的摇摆着走了过来一把抱住大壮的小腿。
  大壮高兴地把百岁掐起来亲了两口,抱在怀里。“你又给百岁买衣裳啦?这次买得大了一点嘛。”
  张宝走过来,继续喂百岁吃炖蛋,“勤哥儿做的。今天刚拿来,他手艺还不错。”百岁把一勺子的炖蛋都吃了,鼓着嘴巴,小腮帮子一动一动的。
  自从那天在张宝加吃了饭,蚊子的脑子里就一直想张宝说的那8个字。琢磨来琢磨去的,也琢磨不出个什么东西。
  晚上回到家,耗子一人给摊了两张饼,栗子又熬了一锅棒子粥。四个孩子站在院子里啃煎饼的时候,听见隔壁张宝喊五壮回家吃饭的声音。
  蚊子狠狠地咬了口煎饼,“这么些天,你们有点想法没?栗子你是老二你先说。”
  “你是老大,你先说。”栗子没啥想法,就想推给蚊子。
  “你少废话,让你说你就说。俺是老大,当然最后说。”
  栗子磨叽了半天,饼子都快吃完了,愣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蚊子等的不耐烦了,“算了算了,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耗子你说。”
  即使被骂了,栗子也没敢回嘴,他晓得这是在谈论正事。
  耗子摸着头,“俺也不晓得怎么做。”要是让学做饭他成,让他想这种东西,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因为南瓜人小,蚊子自动忽略他。哪成想,南瓜竟说他有想法。
  蚊子笑眯眯地看着南瓜,“啥想法?说的好了,哥给你买好看的布做衣裳。”
  南瓜说出自己的想法,“俺想着,宝哥儿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现在别人也有卖煎饼的了,咱们卖的饼也比他们好吃。但是,如果我们有那家没有的新菜色,就能做到我有。所以俺觉得,宝哥儿的意思就是让俺们自己想出新的煎饼口味。”
  “新的煎饼口味?有菜有肉了,还能放什么?”栗子脑子里转了一圈也没想出还有什么新的口味。
  耗子端着碗,看到粥就想出了一个主意,“要不咱们卖粥。大多数人来咱们摊子上买的都是早饭,有时候一个饼子吃不饱,两个饼子又多了,不如咱们熬点粥一起卖,还能多挣些钱。”
  “卖粥?咱在哪儿熬啊?”蚊子愣了愣就想到了最现实的问题,“店铺咱还租不起。”
  一时又沉默了下来。
  过了几天,王大头带的商队从北边回来了。他给张宝多带了几块上好的玉。
  蚊子听到王大头和张宝抱怨,“哎呀,你们这儿的客栈怎么这么挤?咱们来这都找不到住的地方了。”不止是王大头,蚊子还听过好几个商队的人抱怨这事。于是一个想法在蚊子的心里面成型了。
  张宝拿到了玉,转头就挑了块佛给百岁戴上。吴哥儿抱着百岁,拿起佛看了看,“这可真透亮,看起来就是好东西。”
  “这玉是不错。俺找王大头从北边带回来的,可比外面卖的便宜了一半。”
  傍晚快回去的时候,蚊子找张宝商量事。“哟,这是想通了啊。”蚊子嘿嘿笑了,“俺们几个琢磨了好几天,今天才想了个点子。可能还要宝哥儿的帮忙。”
  “说说看。”
  “咱这镇上现在就两家客栈了。这些走商押镖的,来咱镇上都找不着住的地方了。而且,陈老板和刘老板家那地方又有点贵,不适合他们。俺就想着,要不咱也开一个小客栈,就专供那些走商押镖的住。平日里,咱们可以在那边熬些粥,搭配着煎饼一起卖。”
  张宝又问他,“那你打算把客栈开在哪里?”
  “俺估计着这镇上现在也没人愿意租房子或者卖房子。俺就想着,要不在镇子外面买块地,盖些房子。这样还省了不少的钱。还又挨着悦来客栈,人多的地方也热闹不是。”
  “这倒是可以。那你想让俺帮啥忙?”
  “这。俺就是想借些钱。”
  “俺知道了,你让俺想想。”张宝想到的不是一家客栈,而是一条商业街。如果开一条张家庄的商业街,只属于张家庄,那么张家庄上的人是不是就可以发家致富,摆脱贫穷?自家现在的店面也有点小了,根本不够用,是该再寻摸其他的地方了。张宝这一想,就有些停不下来,他背着手站在院子里想了一下午。
  大壮扛着米面来来回回地进出好几趟了,看张宝一个姿势站在那,变都没变。“宝儿,你咋啦?咋不动弹了?”张宝想得太入迷了,一时没听见,大壮又叫了两声,最后干脆一巴掌拍张宝肩上,把张宝吓了一跳。转过头来一看是大壮,张宝一巴掌拍大壮脑门上,口气不善道,“干哈啊”
  “想啥呢你,叫你好几遍也听不见。”
  “俺想事,晚上回去和你说。哎,你身上怎么有酒味啊?和谁喝酒了?”
  大壮扛着面往仓库走,边回道,“之前看到陈老板,他家夫郎又怀上了,被他拉着喝了一杯。”
  “又怀上了?他家都有三个了吧。潘哥儿也太能生了。准备点礼,咱明天去他家看看。正好俺找他有点事情。”晚上回去,张宝把自己想整条商业街的事情和大壮说了,大壮跟着兴奋地想了半天,两人又讨论了好一会儿才熄灯睡觉。


第40章 三十两银子的铺子
  张宝自己凑吧凑吧能拿出三百两银子,张宝初步打算买二十亩地。按照现在的行情,良田最高价也不过八两,就按最高价算,买地就需要一百六十两银子。剩下的一百四十两用来盖房子。
  张宝知道陈虎和县太爷关系瓷实,和镇上的官爷们关系也好,就托了陈虎买地。乍一听说张宝要买地,陈虎吃了一惊,“宝哥儿要买地干嘛?”张宝嘿嘿笑了笑,答道,“盖些铺子。镇上的铺面太贵了,俺可买不起。咱家那店也有些小了,俺想换个大一些的铺子。”陈虎这一听,就听出了那么点味道,“那到时候可得给我留一间。”二十亩的地方能盖多少铺子?怕要要有第二个镇子的出现了。如果经营得好,以后能与平江镇比肩,有一间铺子以后肯定得挣几个钱。若是经营的不好,也不过就是一间铺子。想来宝哥儿也不会卖贵的给他。
  和陈虎商量好买铺子的事,过了两天就得到答复了,说在镇子北面可以划二十亩地,要价一百四十两。张宝貌不犹豫地揣了银子就去交钱了。把那二十亩地契拿到手,大壮心里感觉很异样,那么一堆的银子只换来一张轻飘飘的纸。那些官爷办事效率也高,张宝上午缴了钱,人家下午就把地划出来了。
  张英原来在庄子上的玩伴张玉今天成亲了,想着原来庄子上的玩伴都嫁人了,有了家,自己却孤零零地住在后大河这边。想着想着自己抹了半夜的眼泪。哭了半夜,正迷迷糊糊的时候,张英听见门口有动静,接着是个汉子的声音响起,“小哥儿,在不在,来开开门。”声音里有些醉意,口气有点下流。张英一个机灵,掀开被子跳下床,躲在炕洞里。这炕洞是张英上回打扫的时候发现的,他不知道蚊子他们挖这炕洞是干什么的,但是此时此刻,他非常庆幸有这个炕洞。那汉子在门口叫了一会儿,又敲了敲门,最后“哐当”“哐当”竟把门踹开了。张英蜷缩在炕洞里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他听见醉汉脚步凌乱地进了屋,掀开被子,发现没人后骂句脏话。那醉汉在屋里面转了几圈才推开门离开。即使听见醉汉走了远了,张英也不敢出来,也不知道在炕洞中呆了多长时间,张英大胆伸出头来的时候发现外面亮堂堂的。抖着着腿肚子爬出炕洞走到窗边,发现已经是中午了。张英推开门就往张宝家疯跑。
  张家庄的人听说张宝在镇子边上买了地,有人咋着舌说张宝家真是有钱,一口气买了二十亩的地。还有人说张宝是傻子,镇子旁的地哪有他们张家庄的田好。李小清听说了以后急急忙忙找到张宝,“宝哥儿,你咋在那买地呢?要买地就买你阿爹以前卖掉的地,那可都是挺好的田地。”
  见到宝家的门,张英突然发疯般地大叫“张宝,张宝,宝哥儿。”张宝和李小清正说着话呢,听见外头张英这样,还没出门呢,就见张英大喘着气跑了进来。看到张宝,张英突然就觉得安定了,似乎有了主心骨。
  “英哥儿这是咋了?”李小清拉着张英在凳子上坐下。
  张英把昨晚的事情说了,期间,陆义过来问发生了什么事,让李小清几句打发走了。张英是李小清看着长大的的孩子,现在成这样,李小清也不落忍。“要不这样,英哥儿你搬来跟俺一起住。俺就带着一个贝贝住那么大的房子也觉得孤单得很。”
  张宝本来也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事还没和李小清商量,张宝自己也做不得主。现在李小清主动说了,倒是省了事。张英现在也不想那么多了,连忙就应下来了。下午,张宝和李小清跟着一起去给张英收拾了东西。
  去李小清家的路上遇见了手里提着篮子的李文,张宝看张英的样子也怪可怜的,哆嗦着嘴唇也没把阿么两个字叫出口。李文则是看了张英一眼就把脸撇过去了。路上张英免不了抽抽搭搭一番。
  买了地,张宝开始着手盖铺面的事。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在村里开了一次会。全村的老少都聚集在他家院子里听了会。张宝说,“大家都晓得俺在镇子北面买了地。那地俺可不是用来种田的。”
  “嘿,那是用来干嘛的?”
  “干什么用的?盖店面用的。俺要盖两条街的店面。你们知道镇子上的铺面有多贵吗?不说远的,咱就说咱们都熟悉的,好再来布庄。姜老哥家的店面大,还带个院子,听说是二十年前姜老哥阿爹盘下来的,当时就要要价五十两。二十年过去了,那店面少说也值个一百八十两。去年那家新开的酒肆,叫福来源的那家,听说店面盘下来要一百二十两。他家店铺可不算大,可是位置好。再说说近边边的,俺家的那个食肆,当初俺东平西凑了一百两才把他拿下的。可是咱们自己盖的铺子可不一样。首先一点就是便宜啊。三十几两银子就够盖一间挺大的铺子了。俺还想说,这样的好事俺可没找别人,直接和你们说了。俺就是想带着咱们庄上的人一起脱贫致富,成为平江镇上第一富村。别的俺也不多说了,想要铺子的,今年年底,拿三十两银子给俺,铺子给租二十年。这铺面俺给的都是统一的大小。大家伙自己想想吧。再说一点啊,这事你们出去可别说,好事咱得捂着。”张宝也不想和别的想买铺子的人打交道,一个不好说不定就得罪人了。
  大家伙一听,心里都震惊了。有那心思活泛的在脑子里过一遍就知道这是个大便宜,不能不捡啊。不少人都在心里盘算着家里还有多少银子。不过还有那些犯傻的,一听说要拿三十两出来,心里就老大不愿意了,听见别人要拿钱,还跟着劝。
  大石阿么回家关上门就数起了钱,家里现在有十八两并五百三十五个钱,这都是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本来打算秋天把家里房子翻翻,这要是一下子把钱都拿出来了,家里可怎么办呀。更何况就是全拿出来也不够数的啊。勤哥儿把阿么的表情都看在眼里,他把钱罐子收了起来。“阿么你别愁,咱不是还有一群鸡嘛,再过一个月,这群鸡就该下蛋了。等下两个月的蛋,孵些小鸡出来,咱们又可以卖鸡又可以卖蛋了。这夏天吃的茄子、黄瓜、西红柿还能收个十几天。等拔了这 些菜后,咱们再多种一亩地的萝卜、白菜,这又是一笔收入。这两项家起来,俺估摸着也能有个五两银子。咱们俩再缝点玩偶也能攒下二两多银子。大石这半年也得挣个三两,这就差不多有二十八两了。剩下的,实在凑不出来了,俺们可以问大舅家借点。大舅家要是没有,俺就回家借,怎么也能凑足那二两银子。哎,对了,都忘了,咱家还有一只羊。”
  大石阿么听勤哥儿这么一说,心里想着也是,这心里就舒坦多了,也不揪着了。他们能想到的,张宝自然也能想到。要不然也不会宽限那半年的时间。张宝之前就问过李小清和大壮,知道家家都有那么十几两银子。赞个半年的,再借点,足够凑足那三十两银子的。


第41章 铺子铺子
  各家有各家的打算。陆义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就想为两个儿子各买一个铺子,置下家业。可是家里还欠着十二两银子的外债,那是一个多余的铜板都没有。陆义回到家,边缝玩偶边叹气。田忠在外面和别人多闲扯了几句,一回家就看见陆义叹着气的模样。“怎么了?”
  “怎么了?你说怎么了?俺想帮俺两个儿子一人买一间铺子。可咱家现在还欠着宝哥儿十二两银子呢。只有半年时间,咱家能攒下三两银子就不错了。这可是好机会。这眼睁着看着以后的好日子离俺这么近,一下子抓不住,你可知道俺这里多难受哟。”
  田忠看看自己的夫郎,“这不还有半年的时间嘛。”
  “你说的轻巧,半年你能挣六十两银子?别人家钱不够的还有三两个亲戚可以借,咱家呢?你还好意思去问大壮家借吗?你这三借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