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小日子-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没歇多久,就传来了鼓声。鼓声沉闷,震撼人心。这是通知大家做晚课的时间到了。寺庙里有暮鼓晨钟的习俗。早上敲钟上早课,晚上敲鼓上晚课。
张瑞文和宋朝阳寻着声音向大殿走去。一路上有来来往往的僧人和香客。
大殿里肃穆庄重,张瑞文都不敢发出响声。前方佛主的下面有着二十几个僧人在准备相关事宜,香客们排排在两边,等着晚课的到来。
晚课每天都一样,先是大家合诵一本经书,有时候是金刚经,或者是地藏经,也可能是其他。然后就是听师傅讲解佛经。
所以在大部分香客跟着师傅们诵佛经时,张瑞文和宋朝阳张着嘴也不知道说啥。不会也没什么,主要是会他们也“唱”不出来呀。最重要的是他们实在听不懂大家在说啥,要说这些经书张瑞文以前也看过,但感觉和大家不是一个版本。两人只能装作正襟危坐,接受洗礼的姿态。
佛经给人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让人的心情平静。所以慢慢平静下来的两人逐渐的一动不动了。好吧,两人低着头,睡着了。
当众人诵完经后,需要跪下时,整个大殿只剩下两人低着头站着。异常的突兀。
大殿静悄悄的,两人成为了瞩目的存在。先是宋朝阳感觉不对,他也就不小心眯了一下,感觉有无数道光线投来,不确定的睁开眼就发现两人目前的囧况。尴尬了。
张瑞文是被宋朝阳拉下来的,他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就跪下了。然后回神,脸爆红。貌似他们刚刚干了了不得的大事。接下来的讲佛经,两人听的异常认真,注意到两人的方丈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扯起一抹笑容。两个有趣的有缘人……
终于结束了晚课,张瑞文不敢看其他香客,拉着宋朝阳就回到厢房。幸亏都是不认识的人,在大殿睡着,简直没脸见人了。
宋朝阳也是有生以来在众人面前最尴尬的经历了。两人也没好意思做更多的交流,就慢慢相拥而睡了。明天早起看日出。
天微微破晓,宋朝阳就给张瑞文穿戴完毕,裹的严严实实。甜蜜的日出看完,愉快的一天又开始了。
昨天晚上两人并没有在寺庙里转转。所以今天正好可以好好逛逛。而且他们还有两个任务需要完成。一个是求签(纯粹好奇),二是找灵泉呀,还有8个葫芦没有用呢。
两人由于早上要看日出,所以没有参加早课。再说两人也没有脸去了,昨晚太现眼了。
灵泉庙内参天古樟树比比皆是,两个大香炉傲然地挺立在大殿前,在清新微风的吹拂下,庙内空气清新,香客如织,秩序井然,再加上烟雾缭绕,感觉到寺院里别样的氛围。香客如云,青烟袅袅……这是张瑞文对灵泉寺的主要印象。
再往里走,最吸引人的是庙中的大佛。大佛约有十米高,身穿华丽衣锦,一副安祥的神态。张瑞文和宋朝阳求了3柱高香,两人一同祈求家人的福寿安康。
庙外还有一个放生池,里面有三条很大的鲤鱼,其中一条张开大嘴呼吸时,不小心把浮在水面的浮萍吞入肚中,引得张瑞文大笑。张瑞文像个小狐狸似的,什么都新奇,跑来跑去。宋朝阳的视线一直紧紧的粘在他身上,生怕有一丝丝闪失。
“宋大哥,我们先去求签吧”
“嗯,小文想好求什么了吗”
“呀,还没有。不过好好想想也没有什么求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呀”一脸幸福的说道。对张瑞文来说求签也就是找一种新鲜感。
“谁说的,我们不问问我们的孩子?”宋朝阳揉了揉他的头。
“这个……多不好意思”不出意外,张瑞文小脸通红。
“这有啥,好多人都是来问儿女缘的”宋朝阳淡定的说,如果忽视他微红的耳朵的话。
“我们两个人可以求两个签呢,另一个我们问阿睿的平安怎么样,我有点担心他”
“好,都听你的”
两人一起来到大殿,看着在求签的人,两人莫名有点紧张。
求签第一要心诚然后上三支香,接着跪在佛像面前手拿签筒略高头顶心中想所求之事 ,最后开始晃签筒直到签文掉下。
两人依步骤完成神圣的求签步骤,拿着两个签文,小声嘀咕一会(确认无误,两人都看不懂)。寻人问了解签的地,移步过去。
第97章 第97章
两人穿过幽静的小路,小路弯弯绕绕,毫不意外的两人迷路了。很明显,一点都不像刚才那人形容的路,可能从一开始就有错了。
两人面面相觑,还没有决定从哪里走,就看到方丈从不远处走来。
“两位施主可有什么事情需要老衲帮忙?”方丈慈眉善目,和蔼的问道。
“方丈有理了,我二人想去寻解签的地方。”宋朝阳不紧不慢的说道。反观张瑞文悄悄的躲到了宋朝阳的后面,实在是他一看到方丈就想起昨晚两人那尴尬的一幕,当时他抬头一瞅,方丈可是一脸笑意的看着他们呢。这实在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阴影。今天一天他们两人都是尽可能躲着方丈。
“这样正好,老衲对解签也是略通一二,前面有一处凉亭,不知可否让老衲看看?”方丈一副世外高人的形象。张瑞文有些意动。如果厚着脸,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谢谢方丈”为了解签,张瑞文暂时性忘记他无法接受的事,脸上的笑意像是阳光撒在心头。宋朝阳当然也是无法拒绝。
“方丈师傅,这是我们刚才求的签文。”张瑞文星星眼,一眨一眨的看着方丈。把刚才求的签文递给方丈。
“门廷吉庆喜非常。积善之门大吉昌。婚姻田蚕诸事遂。病逢妙药即安康。两位这签是求的什么?”方丈念出签文,询问道。
“我们求子,有劳方丈了”宋朝阳一本正经的说道,他们凭本事找人解签,没有什么害羞的(心里建设做好)。张瑞文在一旁还是有点羞涩,头低低的,耳尖很红。
“此卦是春梦百花之象。凡事遇贵人大吉。有门廷吉庆之象。凡事顺遂也。
春深日暖。百花自开。事莫迟疑。从人显达。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忠义之门。拱照福星。求孕求贵子,心有所想,心想事成。”
“那就是……”张瑞文表示没听懂,宋朝阳听了半天好像就是说一切顺利?
“两位以后儿双都全,美满一生”方丈换了一个简单的形容,好吧,他承认他习惯了说一些高大上的话,谁让香客们好这一口呢。
“真的?”张瑞文高兴的喊,他觉得这样太幸福了,是不是回家名字就要起起来了。
“这个……大廷为正贝锦来朝,江山放眼 胜概且观。”方丈又读了另一个签文。
“这个求一个好友的事业”张瑞文的心又被高高的吊起,求阿睿的事业,害怕听到不好的东西。
“大延是指某一建筑,正是指中正,坐北朝南,讲的是一盖天下之气的意思,就是说将会生活在一个有权有势的地方。
贝锦来朝,贝锦是指金钱和华丽的衣裳,就是说,金钱和富贵都会到所呆的地方。江山放眼,胜概且观的意思是胸怀宽广,善于用人,以后必能创出一番盛世。”
好吧,还是听不懂。张瑞文和宋朝阳依旧一脸茫然。
“此签文所求之人紫微命格,求知欲盛,厚实稳重,天生具有好胜。又有贵人相助,在为人处事上更为圆融,愿意广纳雅言,博采众议,日后必能得偿所愿,造福万民。”方丈依旧笑着补充道。
“谢谢方丈赠言”宋朝阳听后有些心惊。单凭一个签文,方丈就能窥探一角,不,可能已经明白了。足以证明方丈的能力。
“方丈,我还有一个问题请教”张瑞文得知自己两个签都是好签,心情大爽。
“张施主请讲”
“请问灵泉在哪里?我们想给家里人带一些回去”张瑞文兴奋的问道。灵泉寺一行,在把这个事干完,两人就满足了。方丈高速运转着自己的小脑筋,没想到是这么一个“问题”,不由的失笑。是他世故了,阿弥陀佛。
“从这里往前走,在最粗的松树下边就是灵泉。二位一定要小心”这才注意到,宋朝阳一手拿了一串葫芦,像个卖葫芦的商贩。和宋朝阳的身份有些违和。
“多谢方丈,叨扰许久,日后有机会等和方丈一起探讨佛法。”宋朝阳牵着张瑞文的手道谢,他们得加快速度了,天黑前赶回家。说完,两人就相携而去。
“师傅,师傅……”由远及近的声音传来。方丈从宋朝阳两人的背影中缓过神来。
“了觉,怎么了”方丈看是自己的小徒弟来问道。
“师傅,马上就要为罗夫人弄常年排位了,大家都在找你。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小师傅委屈的说道。师傅经常这样,神龙见头不见尾的,关键时候更需要铺天盖地的去找人。罗夫人儿子的脸已经铁青了。
“哦?我到把这事忘了。就去……我这不是来会一会有缘人嘛”看着小徒儿一脸的不高兴,方丈试图挽救一下。
“有缘人?”这次的理由有点不一样,好理由。
“是真正能够造福百姓的大善人,日后能够带来福音。以后你就懂了。我们佛家是从教化和心灵上普度众生,他们从人民的切身实际上来帮助众人。是百年不遇的善人”方丈看着小徒儿补充道。
再说另一边,宋朝阳和张瑞文在方丈的指引下,终于来到了灵泉这里。居然还没有一个人(主要是没有人直接来到这里取泉,别人都是小师傅们从一个大桶里分发)。
两人没有都想,准备取泉拜佛回家。
“小文,小心点,这边比较滑”宋朝阳觉得这里的不安全隐患太多,本来想自己取泉,但是张瑞文异常坚持,他也没办法。只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了。
“我知道了,宋大哥,一共8个,我们一人4个……但是这怎么弄到葫芦里”小师傅:小池塘,所以还是拿桶比较方便。
“来,过来这里。”宋朝阳招呼张瑞文过来看。
“哇,这样就方便多了”张瑞文看着灵泉的上方有一个小沟壑。一些泉水正从上面汇成一个小水流,慢慢的形成了这个池塘。原来灵泉是山上的泉水汇集而成。
“好甜”宋朝阳找了一个大叶子,接上了一些泉水,喂到张瑞文的嘴里。
“再喝一点”张瑞文两手正在全身贯注的接水,不时喝点宋朝阳递到嘴边的水。幸福的不得了。
两人就是这样通力合作,成功的接满了8个葫芦。
当然宋朝阳带着8个葫芦和张瑞文把寺院里的佛都拜了一遍后,两人就启程回家。短短两天,张瑞文从当初的不愿来,变成了不愿回。还是出来玩自在多了,好像一直这样。
“走吧,先去看小米怎么样?还有你的玉米苗,这两天可能都快有小玉米了?你不回去看看?”
第98章 第98章
愉快的一次短途旅行温馨的结束。张瑞文被提及他的宝贝玉米苗后,回家的心真是“心急如火”。他走了两天,应该又长大了不少,恨不得立即去看看。
回去的路上,宋朝阳被迫听了张瑞文n多纸上谈兵的种田知识。他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真的多的东西,他是怎么记住的。
“小文,你也没有想过,也许种田这种事情,光靠从书上学也是不够的。再说你自己带着家里人也不够。”宋朝阳有点心疼自家的小双儿。从一个娇少爷这都变成了半个农家子了。虽说干活能力欠佳,但是对他来说,每天也是顶顶的累。
张瑞文实践了一段时间后也明白从书上的东西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人家是对某个地方具体的气候,土地进行的总结,比如说不同的书上,在岭南和岭北对种植麦子的方法都不一样。他以前也拿这种事和宋大哥讨论过,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先一步步来。
“宋大哥,我想过这个问题呢。你说为什么有的人种田那么好,可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加上大家又不会把这种经验到处外传,信息又闭塞。所以今年先练一年,冬天没事干的时候,我就准备拜访拜访附近的种田能人,最好能说服他们帮我”正好提起来了,张瑞文把自己最近的规划说了一下。
“小文永远这么厉害”宋朝阳本来想出谋划策的话语又咽了下去(因为张瑞文规划的比他这个现代人的好。宋朝阳:我丢了九年义务的脸)。学霸永远是学霸,可能是智商比较高的事,你无意间起一个头,可能人家一上心,规划的妥妥当当。不过,自家人厉害,宋朝阳内心更是吃了蜜一样。
3
两人的回程中,硬是把出去浪的甜蜜氛围变成了学术探讨会,也是没谁了。
回家第一站,张府。别忘了。两人从灵泉寺灌了8壶水。可真是实力演绎礼轻情意中。
“哎呦,出去一趟。看着更嫩了”一到张府,莫雪莲就有点酸溜溜的说道。她就是十分的羡慕。
“呵呵,嫂子,这是我们从灵泉寺给家里带的泉水,可甜了”张瑞文才不理会莫雪莲的怨念,乐呵呵的给莫雪莲吹捧一番这次出去浪的心得。牛气的不行。这对叔嫂自有自己的相处方法。和亲的没两样。
“哎呦,母亲,快叫我抱抱小米”等张夫人抱着小米进了屋后,张瑞文都顾不上和莫雪莲斗嘴,连忙去抱小米。两天没见,小米好像更胖了,他抱着颠了颠。
张小米可是不知道他亲小叔内心正在吐嘲他壮,看着熟悉的人还乐呵呵的笑的没了牙齿。一副傻白甜的形象。
“宋大哥,拿个茶杯过来”这么多家人,张瑞文单单使唤宋朝阳。并不是和家里人的感情在成亲后变淡了,而是他和宋大哥现在隐隐约约有了一种不能形容的默契和习惯。
“要喂小米喝泉水?”看,宋朝阳得到指令后就把装有灵泉水的茶杯递了过来。
“呵呵,我看小米成天就想吃了,给他喂点水聪明聪明,他以后也许会是我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呢”张小米还拍着肉嘟嘟的小手,高兴的看着他无良的叔叔和宋叔在咬耳朵,也不知道在傻乐啥。
“小文,这是?”张家人已经习惯张瑞文夫夫牌狗粮。张夫人只能硬生生的转移话题。
“母亲,我带的灵泉寺的泉水呀……”张夫人刚来,张瑞文又重新把他们玩的乐不思蜀的奇迹炫耀了一番。
张夫人:本来挺感动的,越听心里就多了一丝丝不爽。老爷,你粗来。明明儿子已经上位了,为什么一天到晚还摸不到人。
“来,小米,尝尝甜不甜”宋朝阳看着张瑞文乐此不疲的拉仇恨,也是相当的无奈。只能转移一下注意力。
“咕嘟……”一勺水愣是被张小米喝出了琼浆玉露的感觉。瞬间吸引了大家的全部注意力。萌翻了。
“咿呀……”张小米还等着下一口呢,等不上就开始用他的米氏语言呼叫了。这水有点甘甜,是张小米的有生之年(虽说不到一年)喝的最好喝的。
宋朝阳忍着笑又连喂了几口才作罢。和张家众人贫了一会,两人又携手回家。
“爹亲,这是我们给你和父亲带的灵泉水,喝了保佑身体健康的”一回家就开始讨好长辈,也是乖巧的不行。
“乖……小文真孝顺”宋来就好这一口,什么庙里的水呀,水果,糕点以及平安符都是他的心头宝。他就希望菩萨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所以对这些东西特别推崇。
“那个爹亲,我先去看看玉米苗,一会回来说…”张瑞文说了两句,就慌忙去看他的“亲儿子们”去了。
“这孩子,风风火火的。朝阳,你去陪小文。天都快黑了。吃了两天素,今晚给你们做好吃的”宋来把他们夫夫的两个葫芦收好,忙催促儿子去看看。宋朝阳只是没想到张瑞文跑的那么快,他在直接追过去就有点不好看,现在得了命令,快步去追张瑞文。
“小文,你慢点。也不差这一会”张瑞文身后传来了无奈的声音。
“趁着天没黑,我多看两眼。…哎?宋大哥,你看是不是高了不少?”张瑞文对这个新发现比较激动。哇……
“嗯,估计过几天就可以吃嫩玉米了”宋朝阳只对这件事比较在乎。
“嫩玉米?”张瑞文头一歪,他印象中玉米晒干了磨成面才能吃呀。再说他们张府以前也是不吃玉米面的,因为玉米苗有点粗糙。这里说一下张瑞文选择种玉米的原因主要是玉米是他觉得最好中的一种庄稼了,他第一次当然稳妥点好。
“就是玉米还没有完全成熟……”看着张瑞文的表情也没有看懂。
“就像苹果没熟也能吃,就是涩一点。嫩玉米可甜了……”原谅宋朝阳这个粗人,举的例子也是这么没水平。
“所以说,嫩玉米特别好吃了”当学霸添加上吃货的属性,脑子就更加好使了。。宋朝阳实力演绎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张瑞文为了更快的吃上嫩玉米,每天看着一天一个样的玉米宝贝的不行,整个人都扎在了地里。就那一亩三分地,活也不多。但张瑞文哪怕拿着两本书在地头的树下读书也是要守着。严重影响了宋朝阳的晚间福利。
宋朝阳:以前是谁想要小豆豆的?
在宋朝阳的怨念中,张瑞文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玉米杆和玉米叶,已经慢慢的变成了墨绿色;旁边还有着穿着厚厚衣裳的玉米棒,张瑞文每天都会轻轻的掀起一角看看,里面的颗粒是否饱满(宋大哥告诉他里面的颗粒充起来就可以吃了);这一天张瑞文例行公事,没想到短短一夜间,突然就成了。脑子里满满的玉米棒子就跑回了家。
“宋…大…哥……”跑的气喘吁吁的,看着宋朝阳要出门的样子,急的都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慢慢说”宋朝阳担忧的问道。这表情明显是有什么事。
“……”越着急越说不出来,只能拉着宋朝阳往地里走。宋朝阳一头雾水,又特别担心。地里有什么恐怖的东西?(张瑞文:人家那是兴奋的表情,可不是惊悚……)
“这…个…玉米是不是能吃了”宋朝阳一来到地里就开始排除危险,正在专注排查时,就听到神来一笔。
“哈?”惊呆了,这是什么鬼。
“哎呀,来看一下嘛”张瑞文现在知道有点害羞了,撒个小娇安慰一下。
“贪吃鬼,吓我一跳”宋朝阳弹了下张瑞文的鼻子,言语中满满的宠溺。
随便找了几颗玉米,用手轻轻掐一下。还是有点嫩,不过也能吃了。就顺手扳了10几个。张瑞文看着宋朝阳干脆利落的身手,心里一阵澎湃。不知道是被自家相公迷住了还是想到美滋滋的吃的。这也就他本人知道了。
宋朝阳抱着玉米前面走,张瑞文在后面紧紧的跟着。要不有人看到了,估计要被这场景可乐死。
“爹亲,今天中午煮玉米吧”宋朝阳把怀中的玉米递给宋来。“再做个嫩玉米饼”
“这么快就能吃了?”宋来比较惊讶,按理说还的几天呀,看来小文的玉米还真没给他丢脸。毕竟小文那么娇养他们。
“能吃了,爹亲,什么时候做呀”张瑞文跟在宋朝阳后边连忙问道。一脸的快投喂我的表情。
“哈哈,我有点事先走了,你和爹亲在家吃。好吃的话,下午去多摘几个”宋朝阳被张瑞文这样逗的不行。这还天天笑话自己的小侄子是个吃货,依他看,小米的吃货属性可能就是遗传了他亲叔。
宋来看着小文这样也好笑的不行,忙煮了几个玉米,剩下的几个准备做玉米饼给他解解馋。
宋来先把嫩玉米摘洗干净,擦碎,擦出来玉米浆形成乳白色的液体汇集到盆中,温和细腻。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玉米的清香。
宋来慢慢的将面粉兑入到玉米浆中。感觉到身边怪异的安静。回头一看,张瑞文眼巴巴的看着他。“小文,去给爹亲洗个胡萝卜去吧,一会就能吃了,小馋猫”
“恩”张瑞文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为了能尽快吃到自己亲手种的食物,他也是拼了。立马化身为家务小能手,马上两个洗的光光亮亮的胡萝卜就递了过来。
第99章 第99章
不一会大锅中玉米的香味飘来,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清香和淡淡的甜味。张瑞文以前对玉米棒的感觉是一种自信(不管好不好吃,都是完美)和浓浓的好奇,现在真的是馋了,这味道……
在旁边的宋来估计煮玉米差不多了,就给他用筷子串了一个,刚煮熟的玉米热气腾腾,白中透着黄。
“小心烫,这里不用你帮忙了,坐在那边吃去吧”宋来可还记得自家小文号称厨房杀手,所以乖乖的吃玉米就是帮他的大忙了。不然还得留神照顾他。
“嗯嗯”张瑞文拿着他的玉米棒,乖乖的坐在一旁去啃玉米了。“呼…”厨房的一角不时传来一个吃货感慨的声音。
“来,再尝尝这个玉米饼,以前朝阳最喜欢吃了”宋来手脚麻利,没有张瑞文的捣乱,还没等张瑞文啃完一个玉米,香喷喷的玉米饼又出锅了。
张瑞文看着盘子里淡黄色的玉米饼,上面零零星星的点缀着些胡萝卜,虽不是特别精致,但也能算的上生动活泼。宋来还用豆油把玉米饼煎了一下。张瑞文被勾的馋虫都要出来了。
“爹亲,太好吃了”张瑞文不住的感慨道。他又有了新的体验。种田真是太美妙了,不同间段的粮食还有不同的口喊,而且还这么美味,真是暴殄天物。
“慢点吃”
终于张瑞文吃了个肚圆。人生终于圆满了。
“小文,你真的没吃过这些?”宋来对张瑞文没吃过嫩玉米特别惊讶。张家那么有钱,想吃啥就吃啥。
“爹亲…嗝……”张瑞文的爆红。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