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攻穿成农家媳-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十只鸡一一绑好,放进两个背筐中,方天林想了想,又去捡了二十个鸡蛋,用草帘子裹好,以免磕坏。
    方天林进院子时,屋中气氛倒是不错。
    沈家河一见到媳妇,忙拿着杆秤上前。
    “周差爷,张差爷,看好了,可别说我昧你们斤两。”方天林将鸡拿到两位衙差跟前,当着他们的面称,“二十九斤三两,共计四百三十九文五,零头给你们抹了,付四百三十文就成。”
    说完,方天林又拿出一个小筐子:“这批鸡总共就那么一些,不能卖你们太多,鸡蛋倒是管够。这些是刚下的鸡蛋,个头是小了点,味道没说的。想来过个几天,这些鸡就能产出正常大小的鸡蛋。你们要是吃着好,过后可以来我家买,三文钱两个。若需要的量比较大,我家还能负责送货上门。你们过来一趟也不容易,这些鸡蛋就当是路费,不要钱,白送你们。”
    周毅和张亭对着方天林时,总拿不出以往面对村民时的气势,两人不欲多呆,付了钱拿到货就告辞走人。沈老爹也知道这点,礼节性地挽留了一下,便送他们出门。
    “爹,这些钱你收着。家里养着那么多鸡,草料需求越来越大,虽说我们自家人辛苦点,也能筹够过冬用料,但这样吃独食容易遭人嫉,不如就花点钱从村民那收购一些干草料,谁家也不会跟钱过不去不是?”方天林清楚,人性太过复杂,当双方差距不大时,会嫉妒会眼红,只有高到旁人触不及的地方,他们才会心生羡慕赞叹,而不是想着法子背后使坏,随时扯后腿。
    沈家远没到这等地步,那给出一点实惠就非常有必要。得了好处还不念好的毕竟只是少数,沈家要是垮了,他们也落不着好,还会遭受损失。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同一条船上,他们就会不自觉维护沈家,村里要是有人想对沈家动手,说不定这些人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沈老爹见刚到手的钱,又要飞出去,心中有些不舍。从上个月起,家里就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特别是近几日,他因伤神小病了一场,虽说他那种情况对于农家人而言,可能连病都算不上。事实也是如此,没两日他便不药而愈,但钱也没少花,吃喝都比以往要好,大家把他当个病号养着。再加上鸡场每日的投入,包括他在内,沈家但凡明白事理之人,就没有哪个不为此而忧心。
    秉承着沈老爹这样想法的人,在靖朝占了大多数。没多少人敢借钱做生意,只有真金白银握在手里,人们才能感到安心。看不到实质好处,任是舌灿莲花,说得天花乱坠,也没多少人会贸然尝试。
    好在沈老爹也不是毫无见识之人,他知道三媳妇说得在理,舍出点蝇头小利,若能换来沈家平平安安发展,那实在是最划算不过。不过知道归知道,他心照样一抽一抽地痛。草料虽不值钱,但若一直如此的话,日积月累下,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种事当然是自家人优先,不过这次沈老爹略过了大伯一家,实在是前几天那事一出,兄弟间的情分已经淡到连陌生人都不如,没老死不相往来都是看在阿公的面上。
    草料种类诸多,地瓜藤就是其中一味极好的粗饲料,沈家便优先收购这个。
    广延村每家每户都种有地瓜,沈家不可能照顾到全部村民,除了亲友之外,从那些日子实在过得艰难的人家开始收起,每家收一百斤,直到收完五百文的量,那些轮不上的,就等到下回。
    方天林没想过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这不可能。广延村水源有限,正常年份还可以扩大养殖规模,现在沙河都快彻底断流了,若不是泉眼就出在沈家,怕是连现有规模都无法保持,没水一切都免谈。这就注定,一段时间内沈家必然只能惠及一部分村民。
    广延村这都算好的,除了日常饮水外,还有富余用来洗衣浇地,附近有些村庄已经开始将水反复利用,好在吃水还没到如此紧张的地步,不然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那日周毅和张亭带着十只鸡回到家后,稍一包装,便将它们全都送了出去。这礼送得有没有效果暂且不提,两人对那些鸡蛋起了兴趣。
    三文两个,这价钱不低。当然,这只是针对普通百姓而言,若鸡蛋品质好,卖到富贵人家,一只鸡蛋卖个五文十文也不稀奇。
    两人原本想着跟沈家合作卖鸡,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暂时行不通,便退而求其次,卖鸡蛋也行。只要这些鸡蛋确实像方天林说得那样,味道比寻常鸡蛋要好,那这门生意就做得。
    当晚,周毅和张亭便将各自分到的鸡蛋换着花样全煮了,让家人都尝过,确定味道的确要比一般家养鸡蛋要好上一筹,两人当即拍板,花几天工夫去请了一个掌柜专门负责此事。
    一下子被人买走十只,第一批鸡就只剩七十只,现在气温还不算低,鸡下蛋数量属于正常范围。一开始每天只能收获十几个,等到所有鸡都下蛋后,每天收获的鸡蛋数量开始稳定下来,基本维持在三十五个上下。
    尽管收支还不能完全平衡,沈家人也都各个眉开眼笑。他们看到了赚钱的希望,再过几个月,等第二批那近千只鸡长大,就算按每只两斤算,一斤十五文,一只鸡就值三十文,八九百只鸡怎么也能卖个二三十两,这里面赚头可不小。
    现在第二批鸡已经有一斤多重,要说吃也勉强能吃,沈家人怕遭贼,晚上都是沈家河四兄弟两两轮守。
    两只猎狗也被放进树林子,用作警戒用。为此,沈家人还特意在每片区域内都留了一个狗洞,以方便两只猎狗进出。
    方天林给两只猎狗取了名字,一只叫招财一只叫进宝。他按着军犬的要求训练它们,首要一条便是不明食物不能吃。
    两只猎狗如今还没完全长成,让他们警戒还行,抓贼和协助狩猎却差了些。不过这也足够了,贼想摸进树林子不容易,外头那一圈八角刺篱笆墙可不是摆设。你说什么,爬墙不行可以掏洞?招财进宝摆着呢,大晚上估计一有人靠近篱笆墙,迎接他们的便是犬吠,哪里有机会让他们实施这一方案?
    “老三媳妇,家里鸡蛋攒了不少,一个卖一文容易,想要卖三文两个就得想想法子,集市那边怕是不行。要不我先拿着去酒肆看看?”说到这,连沈老爹自己都有些不确信。他是跟那家酒楼采买混了个熟,猎物拿到那里,他给的钱还算凑合,可也仅止于此,想要卖出高过一半的价格,难那。
    “爹,先等等再看。现在气温不高,鸡蛋能放很久,咱们不用那么着急。”方天林始终觉得他家鸡蛋卖一文一个太亏钱。
    沈老爹口中的那家酒楼,关系到沈家野味买卖,要是和采买谈崩了,非得一文钱一个收下鸡蛋,这对沈家来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毕竟那人收价虽然一般般,只略微比市场价格高上一点,却让沈家人省事许多。只要有采买这个门路在,他们便不用见天担着猎物到集市上叫卖。
    是以,这家酒楼将会作为最后一个考虑,只有鸡蛋实在卖不上价,才会轮到。
    方天林心中有几个人选,一个自然是那两个衙役。要是他们有生意头脑,那这事就简单了。他决定再等几天,若他们还是没有动静,那他就去找儿子们百日那天上门的那几个不请自来的客人。
    其中三人自那天以后就再未有消息,方天林也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倒是另两人曾经派人来过一次沈家,没送什么值钱的东西,只各自捎了一张名帖过来。用处不大,拿着这个可以上门拜访,不会被门房拦住,连门都登不进去。
    照理,这样的东西该沈老爹收着,只是他再三斟酌过后,最终还是给了方天林。
    
    第38章
    
    沈家人都老实巴交的,就算最机灵的沈家溪,见了衙役也拘谨得很,更何况比他们身份更高之人?会送名帖过来,那这家门槛就不会低到哪去,派他过去,怕是连往日那股机灵劲的一半都发挥不出。
    方天林就不同了,尤其是见识过他面对衙差时那一面之后,沈老爹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他也不想这样,可惜家里能拿得出手的人只有三媳妇一个,身份上的问题便被他忽略了个彻底。
    周毅和张亭并没让方天林久等,等请好掌柜,打探好市场,确定以方天林开出的价格收购鸡蛋不会亏本后,两人便雇了辆马车,带着方掌柜赶着不当差的日子匆匆而来。
    如今是农闲,地里需要忙活的事情没那么多,沈老爹大多数时候都在家。一见到门口的马车,他就迎了出去,心里想着,这不年不节的,会是谁过来?他家亲戚中能用得起马车的就只有小女儿一家,只是除了年节之外,他们很少过来,这个时候进门,可别是出了什么事情。
    当见到周毅和张亭步下马车站在院子里,沈老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又悬起来。和衙差们打交道,可不是件好差事,着实让他心里难安。
    “周差爷、张差爷,快进屋里坐,今日过来是?”沈老爹微躬着身,将两人引入堂屋。
    “这是方掌柜,具体事情让他跟你谈。”术业有专攻,周毅和张亭落座后,便将生意场上的事情全交给方掌柜,两人则端着茶碗开始慢慢品。茶叶粗劣,泡茶的水却不错,两相一综合,两人竟觉得滋味尚可,自上次喝过之后,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方掌柜说清来意后,沈老爹有些踌躇不定:“真是不巧,今儿个三媳妇人不在,进山打猎去了。你们要是没有其他要求的话,我就能做主,若不然,那只能等等,急的话,我让人去叫他回来。”
    方掌柜看了一眼周毅和张亭,见两人点头,他当即决定等。鸡蛋大小不一,到底是按个数算钱还是按斤两算,这都得好生商量,再则鸡蛋运输不易,这损失算谁?他们上门进货和沈家人送货上门,这价格又怎么定?事情多着呢,必须谈个一清二楚。
    自从打猎遇过危险后,方天林就不再进入深山,找起人来一点都不麻烦,随便找个人站在山腰喊上几声,他就能听到。就是少冲山离广延村并不近,来回路上费了点时间。
    方天林从沈松口中已经得知事情大概,到家后,他简单打理了一下仪表,便来到堂屋。
    “这是方掌柜吧?”得到肯定后,方天林继续说道,“想必你们已经看过鸡蛋,要我来说,自然是你们上门,不论个头大小统一以三文两个的价格收走最为方便,你们是怎么个想法?”
    方掌柜是生意人,受雇于周毅和张亭,自是要为两个东家考虑。沈家鸡蛋个头还算匀称,可也有大有小,这些鸡蛋是要走上层路子,当然要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分出好几个档次,最好的才能进入官员富商家,若有顶级品质,甚至会出现只送不卖的情况。
    当达到这个层次,名声便打响了,什么叫物以稀为贵?这就是。有钱都买不到,能吃到这样顶级鸡蛋的人家,都会倍有面子。方掌柜心中有数,真到了那个时候,以两位雇主的身份地位怕是罩不住,必须找几个有权有势的靠山,给出一些份子。
    现在沈家每天只能供应三十五个鸡蛋上下,再过一段日子,天寒地冻,这个数目还会持续减少。这么点数量,在方掌柜看来实在是少了点,远不到专门雇他过来的地步。
    只是少也有少的好处,只要真像东家说的那样,这些鸡蛋都是上品,那么就算一直只有这些,他也能将它们卖出高价。除去付他的工钱,东家应该还能赚上不少,至少比他们从衙门里得到的钱银要高。更何况,赚钱还在其次,和各方人士打好关系,才是重中之重。
    方掌柜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说起其他:“听沈老说起你家还养了几百只鸡,不知等这些鸡长成后卖不卖?”
    “卖,不过数量不会太多。”说起这个,方天林倒是丝毫没有隐瞒。
    “十五文一斤?”
    “嗯。”
    “你能保证都是一样的品质?”方掌柜心里琢磨开,鸡可比鸡蛋要显眼,这个生意赚头更大。
    “只能保证跟之前那样的水准,能不能更好,则要看以后的驯养状况。”方天林不是商人,但他其实也清楚,他要的价都低了。只是他没有门路,也没有后台,能以高出寻常家鸡一半的价格卖出,对沈家人来说就已经是天价,他目前也只能做到这样。
    方掌柜摩挲着手中的茶碗,想起东家们交代让他注意的事项,在见到方天林其人后,也知道这人虽只是个农户,却不是能随意糊弄之人,在价格上压制,没准这门生意得谈崩,稍一沉思还是将话说出了口:“这个价我们可以接受,但有个条件,无论是鸡蛋还是鸡都只能卖给我东家一家。”
    方天林敛下眸子,沉吟半晌方才说道:“这点我可以答应,但我也有个条件,要是卖价超过五倍以上,我要求提价,不多,只要始终维持在购入价是卖价的两成即可。”
    听到这话,方掌柜眯起眼睛,这人比他预想中的还麻烦。他可以确定,此人并不清楚这些上品货的具体价值,却给作为合作方的他们系上了一根线,他们走得越远,沈家获利也越多。这个五倍估计是方天林随口所说,其实真要操作好了,最顶级的那部分鸡蛋卖的何止是这个价?数量最少、品质最高的这个档次鸡或鸡蛋所赚,很可能比其他所有加起来都多。
    这事方掌柜不能做主,他跟两位东家递了个眼神,起身说道:“我得先和东家商量一下,这事稍后再谈。”
    三人回到马车上,方掌柜再次确定道:“两位东家,这鸡和鸡蛋真有你们说得那么好?”
    “嗯,比我们平日里吃的味道更加鲜美。”周毅想了想,说道,“我们吃到的好东西不多,但也不少,我能确定纵使有些卖相不那么好,味道属于上品这点不会有错。”
    “要不这样,让他们烧两锅蛋花汤,一锅用普通鸡蛋,一锅就用沈家那些,除了油盐什么都不放,你尝一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张亭也不大董生意之道,觉得还是让方掌柜亲口品尝过,他心里才更有底。
    “这法子可行。”方掌柜立即赞同,“只是两位东家,若真像你们说的那样,那方家小哥提的要求就有些麻烦。鸡还好说,因为本身价格就不低,要卖出两百五十文以上一只,一时间恐怕有些难度。这鸡蛋就悬了,很可能价格远超十文,你们想好了,是要赚更多利润,还是就限定在五倍这个数目内。”
    “五倍还不够?”周毅和张亭都张大了嘴,齐齐惊道。两人不是什么都不懂之人,最好的那部分鸡蛋能卖出十文以上一点都不出乎他们的意料,但那只是极少数,其他那些在两人看来,能卖到五文钱就已经够厉害。
    生意哪是这么好做的?否则农户们也没必要整日守在田里,早就一窝蜂去经商了。百姓们其实心里都清楚,商户明面上地位要比农户低,实际上却正好相反。就是经商要为人圆滑,还要有门路,不是人人都做得。更重要的是没有生意头脑,很可能血本无归。
    周毅和张亭只知道经营当铺古董字画饰品等高档店铺能达到这般利润,其余那些,诸如粮店食铺等可远没到这等程度。
    两人之前并不知道沈家到底养了多少只鸡,但从方天林不加掩饰的态度和那个树林子的规模来看,想必不少。他们大致估算过,等所有鸡都长成后,至少一天能收获两三百枚鸡蛋,再加上卖鸡所赚,一个月利润怎么也能有二三十两。付了方掌柜的月银之后,两人分一分,每人还能得个十两,再算上顺带而来的人脉,无论如何都值了。
    原本以为的小生意,听方掌柜这么一形容,一下子便至少要翻一番,这让周毅和张亭怎能不吃惊?
    乖乖,这等利润都快赶上金银珠宝买卖,两人心扑通扑通跳,不自知地吞了吞口水。在衙门里混了那么久,他们也算有点家底,但就之前他们以为的每人一个月能赚个十两左右,便已经让他们很是知足。衙役每月工钱不多,若不算油水,就那点钱银,怕是连一家老小都养不活,每月十两对他们来说也是大数目。哪知,这里面赚头竟然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大。
    “方掌柜,你先下去,这事体大,我跟周毅再商量一下。”张亭定了定心神,声音微带暗哑。
    “你说这事咱们要怎么处理?”周毅伸手指了指里头那个煞神,“那人可不好相与,他说五倍,难道咱就真照着五倍来?”
    “先试水,若真大有赚头,那就提价,必须把他笼络住。”张亭两眼放光地说道。
    周毅思索片刻,当即赞同。
    若是普通农家,周毅和张亭有的是法子让他们乖乖听话。两人倒也没想过要断人活路,但能压榨多少是多少,这点准跑不了。这沈家吗,有那个煞星在,还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才符合双方利益。
    方掌柜的要求并不为过,姚大嫂立刻起身带着大女儿沈梅去灶房忙活,沈松则小跑着去邻居家买鸡蛋。这是方天林特意要求的,沈家原先养的那些鸡放进树林子后,就一直在喝空间水,跟他养的那批鸡收获的鸡蛋对比起来,差别并没有那么明显。
    两碗蛋花汤端上来,不仔细看压根看不出其中的区别。但在方掌柜眼中,却是色香味俱都有所不同。他就是吃这一行饭的,食材好坏一眼就能看出区别,之所以要亲口品尝一番,不过是他从未接触过,不好妄下定论。
    方掌柜让人又去拿了几个空碗,外带一些清水。他先舀了一小碗普通蛋花汤,喝了一口便搁下,用清水漱口,确保没有残留味道之后,这才品尝起另一碗蛋花汤。这次,他回味的时间就有些长,喝一口,品味一下,接着喝下一口,直到将一小碗蛋花汤全都喝完,他才停手。
    此时,周毅跟张亭也已经归座,两人早就尝过味道,只觉得味道比一般的要好上一些,也仅止于此,哪会像方掌柜这般细细品味?
    方掌柜是个生意人,若无必要,喜怒不形于色,不管是喝普通蛋花汤,还是沈家提供那碗,神情丝毫没变。
    但有些事情,不需要通过神态变化就能瞧出端倪。方天林便从方掌柜将前后两碗蛋花汤区别对待上知道,想必他对沈家鸡蛋是满意的。
    之前方掌柜便和两位东家谈妥,只要味道符合预期,就按刚才定下的方案来。既然对方天林开出的价格没有异议,双方很快便达成协议,方掌柜起身去马车中拿过纸笔,开始书写契书。
    方天林似是想起什么:“方掌柜,且慢,其他都没有问题,就是我家小门小户,没人找上门来那自是一切安好,要是有人仗势强买,我们不卖怕是不行,这事你们有没有办法解决?”
    方掌柜跟两位东家一合计,说道:“要不这样,你就报县丞的名,暂时先缓一下,之后派人去县城通知一声,我东家会处理好。要是连东家都没办法解决,那就卖予他们,形势比人强,谁都没辙。”
    不是方掌柜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东家后台也不大,和县丞倒是搭上了关系,但县丞同样不是多大官,在阜阳县城还能抖抖威风,出了县城,在上级官员眼中,那真什么都不是。
    方天林接过契书瞄了两眼,契约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沈家谁都没进过学堂,他这个念了十几年书之人也只能当自己是睁眼瞎,这手印可不能随便按。不过他什么都没说,沈老爹买过地买过牛,那都是要签契约的,他知道该怎么做。
    果然,沈老爹让方掌柜对着契约念了两遍,他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着,确认两次都是一字不差后,在契约上按下手印。他不是真一个字不识,起码数字还识得几个。
    双方谁都没提去衙门盖印之事,这份契约便不是红契,而是私契。同样有效力,只是对簿公堂时会麻烦一点,大家都心里有数,双方在身份上并不对等,真闹起来明显沈家更吃亏,尽管衙差属于下九流,而沈家是农户,归于上九流。
    方掌柜他们是坐马车而来,靖朝道路并不像现代公路那么平整,而鸡蛋又是易碎物品,必须用草垫子等物隔开才行。沈家人多,只是沈家河他们都不在,靠方天林姚大嫂等人,算上几个大点的孩子,依然忙了好一会儿,才搞定这些。有了这回经验,以后他们便可以提前准备。
    周毅他们走之前,方天林说道:“你们怎么说来源都行,也可以不用打沈家招牌,但不能说成是他人的东西,包括你们在内。”
    周毅和张亭都同意,源头掌握在沈家手中,他们这么做并无好处。一旦双方起龃龉,沈家不供货了,他们上哪找同样品质的货?
    沈老爹他们都是实诚人,卖给方掌柜的那些鸡蛋都经过挑选,个头实在小的全被筛选出来,留着自家人吃。
    这次鸡蛋攒了七八天,方天林就凑了个两百整,沈家一共得了三百文。这钱是少,沈家人却各个脸上都带着笑意。
    前头一批鸡数量不多,再过一个多月,第二批鸡也将长成,到那时,即便已经是寒冬腊月,鸡不大爱下蛋,按着方天林的意思,给鸡也“烧炕”,产蛋量不会低到哪去。
    正常情况下,那么多鸡一天至少能收获三四百枚鸡蛋,按着三文两个算,一天就能得钱五百文左右,那一个月就是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