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反派他有病-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知青大院又吵开了。
  不管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住的屋子,气氛都很紧张。
  沈如墨也很头疼,每天早上囫囵吃完饭,就拉着顾叶临躲出去开小灶,不想呆在脑的鸡飞狗跳的知青大院里。
  最后吵吵嚷嚷没个决断,只能让那些粮食少的人与大队借粮。
  这年头,大队能有多少余粮?
  村里人也是东家借完了去西家借,秋收结束把去年欠的粮食还清了,今天继续借。
  谁家日子都是这样过的,都是穷闹得。
  因此,面对过来借粮的知青们,大队长也很头疼。
  潘爱莲感觉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趁着农闲的时候,她找上村长,说想自己做肥皂,拿出去卖了换钱,然后买粮食,让知青自给自足,不给村里添麻烦。
  她学的化学专业,对肥皂等东西的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当初在家,闲着没事做,也琢磨着做出来几个肥皂,家里都说好用。
  村长一听有门,让她做几块肥皂瞅瞅,要是能行,就朝上面打条子,然后村里弄个小厂,挂上集体的牌子,一起做。
  他特意给潘爱莲批了一个小房子,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给她做研究。
  潘爱莲说了配方,村长让人去弄,这事儿还没个结论,没有过早宣扬开来。
  因此,潘爱莲三番两次往村长家跑,不少人以为她受不了苦,想嫁给村长家的儿子,一时间,风言风语甚嚣尘上。
  潘爱莲耳朵不聋,知道这些人背后嚼舌根,但是她很忙,听到了也只冷静地解释一下,至于听不听,跟她没关系。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到时候肥皂做出来了,这些人就不会废话了。
  等了几天,配方上要的东西全齐了。
  她留了一个心眼,担心其他村看到他们村肥皂卖得好,也跟风学,配方里面夹了其他用不着的东西。
  不是她小气,这谋生的手段,谁会傻乎乎地平白教给别人?
  保险起见,她刚开始做的是最基础的肥皂,用草木灰和油脂进行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钾,然后制作肥皂。
  刚开始不太理想,做坏了好几次,后来熟练了一些,终于做出了成品,潘爱莲特别高兴。
  做好肥皂,她试用了一下,效果不过,满意地点点头,拿着剩下的去村长家。
  她做的肥皂挺漂亮的,比供销社里面的好多了。
  供销社里面的肥皂到的时候都是一大块,谁要买,跟切豆腐一样,分割一块下来,不过分割工具用的不是刀,而是绳子。
  有时候肥皂质量好,光滑一片,有时候裂开了,拿到手变成几块碎块,都得看运气。
  现在他们自己生产肥皂,不但可以对外卖肥皂,原先的肥皂票还可以卖钱,一举多得。
  就算卖不出去,也可以村里自产自销,挺好的。
  村长家试用肥皂之后,十分满意,当即手一挥,跟上面打报告,说想弄一个小型肥皂厂,在潘爱莲的建议下,在报告里面说了很多响应国家政策的长篇大论,也提了知青下乡不但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要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一份助力。
  他们等了小半个月,终于将肥皂厂定下来了。
  潘爱莲特别高兴,回去之后,跟几个知青说了这件事,选了几个人先帮忙。
  知道这件事,原先背后说她坏话的那些人瞬间哑了声,之前上蹦下跳,恨不得把她踩进地里面的几个人甚至也弯下腰,好声好气跟她道歉。
  潘爱莲心胸宽广,刚开始就没跟这些人计较。
  她不计前嫌,将这些人安排到肥皂厂,名声好了许多。
  除了张甜甜。
  “不就是会做几块肥皂吗?有什么了不起了!一个两个都捧她臭脚!也不嫌脏!”这天吃完饭,张甜甜磨了磨牙,在河边走着,远远地看到潘爱莲跟顾叶临说话,眼中的嫉恨遮掩不住。
  明明他们都是一起下乡插队的,凭什么潘爱莲人缘这么好,谁都喜欢她,自己就不招人待见?
  张甜甜家境不错,父母都是工人,上面还有一个疼她的大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她寄很多好吃的好玩的,钱和票也是大把大把的给。
  她出手阔绰,从指缝里漏出来的东西足够让人眼馋。
  不少人讨好她,就为了从她这里讨点东西。
  再加上她长得好看,不少男知青和村里的青年喜欢她,干活儿也有人帮忙,到现在,一双手只在刚开始起了水泡,现在还白白嫩嫩的。
  被人捧惯了,现在却因为潘爱莲弄了个劳什子的肥皂厂,原本对她曲意逢迎的那些人瞬间见风使舵,全都围到潘爱莲身边去了。
  张甜甜特别生气,但是又没办法,找不到人吐槽,只能一个人生闷气。
  潘爱莲远远地看到张甜甜,跟她点了点头,就走了。
  她这态度挺正常的,但是张甜甜怒火上头,瞬间觉得潘爱莲看不上她,忍不住上去嘲讽。
  争执间,张甜甜失手将潘爱莲从桥上推到水里去,她立刻慌了神。
  潘爱莲不会游泳,扑腾两下,就沉了下去。
  就算她会游泳,这大冷天的,突然掉到河里,棉袄被河水一浸,死沉死沉的,手脚根本使不上力。
  张甜甜脸色难看的厉害,她虽然娇气,到底没有胆子害人,咬了咬下唇,一边往村里跑,一边扯开嗓子大声喊,“救命啊!有人落水了!”
  “噗通”一声,什么东西掉到水里,她回头一看。
  只见一个男人跳进水里,将冻得僵硬的潘爱莲从水里拽出来,然后一路往岸上游。
  看到男人带着潘爱莲成功上岸,张甜甜的腿瞬间就软了,跪到地上,身体不住地颤抖。
  潘爱莲惊慌之下,呛了水,现在处于昏迷中。
  男人三两下把她被河水浸湿的外套脱了,然后进行急救。
  在潘爱莲胸口按压了好几下,又做了几个人工呼吸,总算将人救了过来。
  潘爱莲吐出几口水,迷迷糊糊看到一个剪着板寸头,特别威严的男人,脑子有点懵。
  “你没事吧?”男人抹了一把脸,刚刚跳水的时候,他把外套脱了扔在河边,现在见潘爱莲清醒了,担心这姑娘被冻坏,赶紧拿了自己的衣服给她裹上,“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去。”
  潘爱莲人都冻僵了,说不出话来。
  好在刚刚张甜甜扯开嗓子吼了半天,村里人陆陆续续赶了过来,合力将潘爱莲送回知青大院。
  看到湿淋淋的潘爱莲,知青们惊呆了,赶紧烧水给她擦身子,熬姜汤,忙的天翻地覆。
  男人站在院门口看了一会儿,确定潘爱莲没事,这才转身离开。
  “那个!”沈如墨突然追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件大棉袄,“这位同志,谢谢你送潘同志回来,你衣服都湿透了,要不要进来换一身干的?这天太冷了,别冻感冒了!”
  “没事。”男人摆了摆手,脊背挺得笔直,“既然这位同志没事了,我先回去了。”
  他脚上穿着绿色的军靴,衣服也是部队发的军装,很明显,是一个军人。
  部队训练任务重,冬泳也是一部分,他身体很好,不会轻易感冒。
  “那你先把这件外套穿上吧,你的那件等潘同志醒了,洗干净在还给你。”沈如墨不由分说,将外套塞到男人手里,然后跑回屋子帮忙。
  男人看着手里的外套,笑着穿上了。
  “阿临,你说潘姐姐没事吧?”沈如墨蹲到顾叶临身边,担忧地问道。
  “如墨,你很关心她?”顾叶临心里的酸气直往外冒。
  潘爱莲知道顾叶临和沈如墨关系好,从顾叶临那里下手有点困难,她采取曲线救国的政策,从沈如墨这里入手,对沈如墨特别好,希望沈如墨在顾叶临面前能给自己说说好话。
  她是这样打算的,但是顾叶临却觉得这个女人一天到晚勾引自家小孩儿,一来二去的,对潘爱莲更加没好脸。
  有时候见到了,也是远远地躲开。
  潘爱莲:“。。。。。。”
  她也有自己的傲气,一再被顾叶临拒绝,面子有些挂不住,就放弃了。
  五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多得是,她何苦自讨苦吃?
  于是将重心放到事业上面,不再想着什么情情爱爱,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是真的。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人人走。
  就是这个道理。
  想通之后,潘爱莲豁达了许多。
  她没像张甜甜一样迁怒顾叶临,反而大大方方的,这样更让人有好感。
  但是跟沈如墨接触下来,她对这个傻乎乎,笑起来甜甜的小孩儿也有好感,两个人认了姐弟,平时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给沈如墨备一份,沈如墨有时候也从空间里拿一些这个时代的东西给潘爱莲,有来有往,两人关系还不错。
  这样一来,顾叶临心里更酸了。
  好在沈如墨有数,没有把空间的事情告诉潘爱莲,否则,顾叶临得炸成一朵蘑菇云不可。
  “潘姐姐对我很好啊。”沈如墨一脸茫然,“阿临你怎么了?不舒服吗?脸色不好看啊。”
  “那在你心里,是她重要,还是我重要?”顾叶临哼哼两声,忍不住幼稚上了。
  “当然是阿临更重要啦!”沈如墨想也不想,回答道。
  顾叶临是爷爷奶奶之外,对他最好的人!
  听到小孩儿的回答,顾叶临嘴都咧到耳朵根了,笑得特别傻气。
  沈如墨虽然觉得潘爱莲人不错,但是到底保持着一份警惕心,没有将自己的底牌亮出来。
  只有在顾叶临面前,才会毫无保留,露出自己软乎乎的小肚皮求抱抱。
  他对顾叶临,有一种天然的依赖。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就算全世界都站在对立面,这个男人都会坚定不移地挡在自己面前,为他遮风避雨。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了,蓝瘦,香菇。。。。。。


第91章 
  用热水擦了一下身体; 又喝了一碗姜汤,潘爱莲总算缓过来了。
  她看着战战兢兢的张甜甜,脸色有些难看。
  从始至终; 她没做过任何针对张甜甜的事情; 反而是对方,一而再; 再而三地为难她; 这次更是差点害她丧命!
  潘爱莲不是圣母,做不到以德报怨。
  虽然平时大度; 不跟人计较太多,但是不是没脾气; 这次张甜甜太过分了。
  再加上事故发生的时候,有人远远地看到张甜甜将潘爱莲推到河里; 这次她决定给张甜甜一个教训; 否则过段时间; 张甜甜又固态萌发; 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这件事影响太恶劣了,差点造成命案,村长大队长和支书板着脸,和下面的社员讨论一番,最后决定开会批评张甜甜; 让她当着众人的面进行检讨,并且打扫猪圈一个月。
  冬天打扫猪圈,不是一个好活儿; 猪粪冻在地上,特别难铲,张甜甜这次要受苦了。
  村长特别生气,放话下去,不允许任何人帮助张甜甜,否则,跟她一起受罚。
  张甜甜接到通知,哭得不行,但是没人同情她。
  她性子傲,不肯吃亏,下地的时候三天两头地偷懒。
  之前要不是手里有点东西,谁乐意捧着她?
  反倒是潘爱莲人不错,现在还带着他们知青一起奋斗。
  要是肥皂厂建起来,到了明年,他们就不用累死累活的下地,干那些脏活儿累活儿了。
  一堆人眼巴巴地等着潘爱莲带领他们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谁成想,张甜甜差点把潘爱莲害死!
  这还是人吗?
  于是,这件事过后,知青大院里没人跟张甜甜说话,都把她当空气。
  涵养差一点的,整天指桑骂槐,影射张甜甜。
  吃饭的似乎还,她周围椅子上也没人。
  张甜甜自知有错,不敢反驳,伏低做小了一段时间。
  大冬天落水,虽然被人及时救起来,又喝了姜汤,到了半夜,潘爱莲还是发起了高烧。
  睡她旁边的孙悦悦及时发现,赶紧喊人,连夜送到县城的医院去治疗。
  好在去的早,再耽搁一两个小时,就会拖成肺结核。
  医药费是知青们一起凑得,村长担心出人命,不好跟上面交代,也补贴了一些。
  潘爱莲心里感激,在床上休养了一段时间,身体好了许多,终于能下来走动了。
  她第一件事就是将人家的军大衣洗干净了送过去,手里还拎着不少粮食。
  潘爱莲也想多给点东西,毕竟是救命之恩,但是现在手头拮据,实在没办法。
  这年头都这样,想来对方也能理解。
  沈如墨知道这件事,偷偷给她塞了一包红糖。
  潘爱莲笑了笑,揉了揉沈如墨的小脑袋,小孩儿的心意,她领了,以后要是发达了,绝对不会忘了沈如墨。
  之前住院的时候,沈如墨给潘爱莲喝了一些空间里的灵泉水,还找了一些特效药。
  否则,依靠小县城的医疗水平,怎么可能效果那么好?
  救了潘爱莲的那家人是个厚道的,不但没要她东西,还留她吃了一顿饭,走的时候甚至塞了不少吃食,让她带走。
  潘爱莲不好意思,本来自己就欠了别人一条命,现在还连吃带拿的,太不要脸了,连忙拒绝。
  但是男人母亲握着她的手,宽慰了她一番,说他们家日子过得还行,儿子在部队开销少,每个月还有津贴寄回来补贴家里。
  她一个小姑娘背井离乡地来到这个地方,怪不容易的。
  大病初愈,需要好好补补,让她一定要收回东西。
  来日方长,等她将来日子好过了,再想着报答的事情。
  潘爱莲特别感动,在对方的真心实意下,终究是接下了礼物。
  之后经常走动,当亲戚一样相处。
  “你这个榆木脑袋,当着人家姑娘的面,也不知道说两句好话。”送走潘爱莲,刚刚面容和蔼的李妈妈瞬间变了脸色,敲了自家不争气的儿子一下,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怪不得二十五了,连个对象都不知道在哪儿!”
  男人,也就是李明德没吭声,默默地拿起斧子,准备劈柴。
  “好了,你也别念叨儿子了,难得回来一趟,弄得大家都不高兴。”李爸爸坐在椅子上,拿着火柴把烟点着了,吸了一口,慢悠悠地说道。
  “要是他能带个对象回来,我至于一直念叨?”李妈妈瞪了李爸爸一眼,“张家那小子,比明德还小两岁,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他连个对象都没有!”
  催婚,一直是中华传统美德,并且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未有断绝。
  李明德高中毕业就应征入伍,跟他一起去部队的不少都转业回家了,就剩他越爬越高。
  李家顾母骄傲的同时,也在发愁儿子对象的事情,这些年他们陆陆续续物色了不少小姑娘,但是没一个儿子看得上眼的,头疼!
  “我看刚刚那个姑娘就不错,人长得漂亮,性格大方,一点都不小家子气,还懂得感恩,虽然日子过得有点惨,过来答谢还带着东西,是个好的!”李妈妈越想越高兴,“人家还上过学,那模样,一看就是知识分子。明德,要不你试试跟人家相处相处?说不定在一起呢!”
  李明德没吭声,闷着头劈柴。
  “哎呀,成不成,你给个准话呀!”李妈妈有些着急,跑过去拍了一下儿子的胳膊。
  “再说吧。”李明德抿了抿唇,淡淡地说道。
  “你这臭小子,诚心把我急死是吧!”李妈妈又锤了李明德一记,没好气地说道。
  李明德弯了弯唇,没说话。
  刚开始救人,他真没想多少,后来把人送回知青大院,也没多看,只知道是个小姑娘。
  但是今天跟潘爱莲吃了一顿饭,又听她跟自己妈妈说了几句话,莫名有了好感。
  原本坚硬如铁的心脏逐渐变得柔软。
  李明德想,他或许,可以尝试着跟小姑娘多接触接触。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下午一通电报突然传来,说部队有事,让李明德赶紧回去。
  他不敢耽搁,立刻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李妈妈手忙脚乱给他带了一堆吃食,又眼巴巴将人送到县城,路上不停抹着眼泪,“造孽哟,这才回来多久,又要走了!生了这个儿子跟没生有什么区别?还不如早点回家,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好啦,你别说了。”李爸爸心里也难受,但是不想让儿子在外还担心家里,说道。
  “我说什么了!就让我别说!”李妈妈炮口瞬间对准李爸爸,“感情儿子不是你的,你就一点不担心!死老头子,我看透你了!”
  李爸爸:“。。。。。。”
  算了,你开心就好。
  一番兵荒马乱,李明德回到部队,李爸爸和李妈妈站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看着火车离开,站了许久,才抹了抹眼泪,步履蹒跚往家走。
  另一边,肥皂厂开始工作了。
  潘爱莲挑了几个手脚勤快嘴严实的知青,手把手教他们做肥皂。
  在教学过程中,她记下了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真正开始制作肥皂的时候,每个人负责自己擅长的那一块,效率很高。
  几天后,几个人做得有模有样,第一批肥皂送到了供销社,换了一笔钱回来。
  知青们特别高兴,破天荒凑钱买了一块肉回来,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小块,还喝到了肉汤!
  村长他们也是心情大好,原先知青下乡,一直在拖后腿,分大家的粮食,现在能自给自足,村里其他人的口粮也多了不少,喜大普奔。
  二话不说,开会表彰潘爱莲,还奖励了很多粮食。
  潘爱莲宠辱不惊,将手里的生产工作交给挑选出来的几个知青,又开始着手改进肥皂,生产其他生活用品。
  潘爱莲能力很强,没多久,又将肥皂做了一些改进,香味色泽不比进口的肥皂差。
  渐渐地,村里的肥皂也打响了名声。
  她长得好看,人又能干,不少人对她有好感。
  但是潘爱莲现在忙于事业,不想谈感情的事情,也知道有些人想跟自己处对象,完全是眼热自己手里的肥皂厂,于是,果断拒绝了所有男性的示好,一心一意铺在肥皂厂上面。
  肥皂厂干得热火朝天,甚至惊动了市里面的领导。
  报社记者还过来做采访,拍照片,领导还过来表彰潘爱莲,也号召其他知青像潘爱莲学习。
  一时间,潘爱莲风头无两。
  手里有了钱,潘爱莲经常往李家跑,肥皂都是自己做的,每次去都带上两块。
  李家父母心疼潘爱莲这孩子,每次都留她吃饭,一来二去的,感情越来越好。
  肥皂厂生意不错,不少村里人心思活络起来,也想插一脚,纷纷给村长他们送礼,想把自己塞进去。
  塞人这件事儿,答应了你,拒绝了他,挺不好。
  而且这是一项技术活儿,一般人干不了,贸贸然进去,不是裹乱是什么?
  村长脸一拉,索性全都拒绝了,还开大会批评有些人不好好种地,成天想东想西的。
  人家知青是没办法了,才弄个肥皂厂出来过日子,他们这些人还跟人家孩子抢东西,太不要脸了!
  一番话说的那些有小心思的面红耳赤,恨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
  沈如墨他们还算幸运,村长和大队长人都挺正派,对他们这些知青多有关照。
  有些地方知青就惨了,不但工分被扣押,家里寄过去的东西到了大队还要先被“审查”一番,布票粮票什么值钱的全被拿走了,哭都没地儿哭去。
  眼看着从村长这里下手不行,有人直接找上潘爱莲。
  潘爱莲一脸懵逼,听完对方的来意,委婉地拒绝了。
  供销社需要的肥皂就那么多,这点利益他们几个知青都不够分,怎么让其他人再插一脚?
  被拒绝了,有些人暂时作罢,有些人却是怀恨在心。
  打扫了一个月的猪圈,张甜甜手上冻出了很多冻疮,肿的跟紫萝卜似得,经常偷偷抹眼泪。
  但是这些都是她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
  可是,总有人不愿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习惯性地将过错推到别人身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念叨,假的反而成了真的。
  张甜甜是跟潘爱莲同一批下乡插队的,她家境好,家里人又宠她,条件是知青大院头一份,潘爱莲跟她没法比。
  但是才过去两个月,自己被开会批评,沦落到打扫猪圈的地步,潘爱莲却是高歌猛进,现在还上了报纸,特别风光,她怎么甘心!
  过了一段时间,村里传来风言风语。
  说潘爱莲落水被救上来,那个男人摸了她的胸,还亲了她的嘴,说得有模有样的。
  这个时代的人,思想普遍保守,大城市都是这样,更遑论村里人?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也在头秃中,第一次写年代文emmmm
  想要亲亲抱抱举高高QVQ


第92章 
  于是; 潘爱莲出门的时候,总有人用那种伤风败俗的眼神看着她,活像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孙悦悦跟潘爱莲关系好; 不小心听到别人背后说潘爱莲坏话; 气得她当时就跟那些人骂了一通。
  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回到知青大院,将这件事跟潘爱莲说了; 潘爱莲差点被这些人气笑。
  她安慰了孙悦悦一番; 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不管什么时候,女孩子的名声都很重要。
  原先村里人还挺欣赏潘爱莲的; 甚至不少人想让潘爱莲做自家媳妇。
  这些风言风语一出来,不少人打起退堂鼓。
  潘爱莲也很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