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进雷剧考科举-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岩:“可他们自尽总要有动机,莫非就一点线索也无?”
“线索倒是有一些,但只是让我们更糊涂。”林昭老老实实地道来:“半年前,聂家陆续将自家的铺子、田产、房产分别转卖了,连仆役都遣散了,只留下一个最得聂家大老爷信任的管事,还说什么要举家去某地享福。可昨晚我们搜查全府,挖地三尺,连一文钱也没找出来,钱去哪儿了?”
程岩顺口道:“难道有人早知道聂家人会自杀,于是趁聂家人死后找到了他们所藏的财物?”
林昭:“聂府没有被人翻动的痕迹,除非那人早就知道聂家人把钱藏在哪儿。且聂府值钱的摆件,以及女眷们的金玉首饰一件不少,如果有人谋财,为何对这些不闻不问?纵然摆件不方便搬运,可女眷们的首饰轻巧亦携带,又价值不菲,怎么也不拿?”
庄思宜:“也不一定就有人来过聂府盗取财物,那些消失的财物,可能是聂家人并未将之藏于府中,也可能是聂家人早已交给了别的什么人……”
林昭感觉自己陷入了迷障,不论如何也看清真相:“还有一点,我们在聂大老爷的书房中发现了一个铜盆,盆里全是烧过的纸灰。而从书房东墙上的痕迹判断,那里原本挂了一幅字画,如今却不翼而飞,故此,我们怀疑盆中所烧的正是那幅字画。”
庄思宜:“是什么样的字画”
林昭摇了摇头,“还没查出来,如今衙门正在排查与聂家有过交易的几户人家,不过暂时没有发现。”
“这件事疑点重重,但总归有两个问题,一,聂家人为何要自尽?二,聂家人变卖家产的财物去了哪里?”程岩道:“这两个问题若不弄清楚,即便确认了聂家人乃自尽,你们也无法结案。”
林昭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可不是吗?知府大人愁得头都快秃了。”
程岩和庄思宜同样心情沉重,虽说案子不是出在曲州,但性质如此恶劣,又将林昭卷了进去,他们当然轻松不起来。但这毕竟是安平府的案子,两人手再长也管不到,何况他们也必须回曲州府了。
林昭也知他们心事,勉强笑道:“你们别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上头还有诸位大人顶着呢。”他忽然拍了拍大腿,“对了!前阵子我遇上个方士,他跟我算了一卦,说我将逢人生大劫,但有贵人相助,终会平安无虞,莫非指的就是这件事?”
程岩牵了牵嘴角,只希望真如此才好。
当天下午,程岩和庄思宜还是离开了,又数日,他们回到了曲州府。
走了一个月,堆积的事务可想而知,程岩除了埋首公务外,还不忘帮林昭想办法。但他能得到的信息有限,又管不到安平府,没可能帮着断案,唯一能做的,便是为此案多争取一些时间。
好在,这件案子里没有所谓的凶手,恩师收到程岩的信后,亲口承诺叫他放心。
放心?程岩虽不知关庭为何这么说,但心中却稍稍安慰。
等到了三月末,吏部的交接文书下来了。
某个和风细雨的清晨,阮春和乘着马车在众人的注目下离开了曲州,程岩也正式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正四品的知府。
此时,他刚换上绣有云雁的绯色官袍,正询问庄思宜:“如何?”
庄思宜瞧着程岩被绯色衬托得白皙如玉的脸庞,心中微热,上前搂着他道:“我们岩岩真好看。”
说完,他又道:“我跟皇上说了。”
程岩:“嗯?”
庄思宜:“你我之事,我都写信告诉他了。”
!!!
犹如平地一声雷,程岩脑子嗡嗡作响,半晌才蹦出来一句:“你居然能给皇上写信?”
庄思宜:“……”你的重点是不是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铺垫章节,本文要准备收尾了,所以接下来剧情会比较紧张一些。
每次写文都是学习和发现不足的过程,希望一本能比一本有进步吧。
下一本咸蛋,我本来开的预售文案要改了,打算写一个搞笑的咸蛋故事,结合上古神话那种,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第119章
经庄思宜一解释; 程岩才知对方自来了曲州; 就一直和皇上保持书信联系。
说是书信; 更贴切应叫做密折,可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受同级、上级的干预。从民生到政务,再到一些街知巷闻的小道消息,庄思宜会酌情上书,而皇上偶尔也会问计于他。
除此之外,皇上还赋予了他“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在特殊情况下,他甚至可以“便宜行事”。
程岩皱了皱眉; 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你这是假辞官; 实则干了御史的活?”
庄思宜笑眯眯道:“辞官自然是真的,不过辞官了还不许我发挥余热吗?”
“我还以为你的余热就是专心当我的幕僚。”程岩见皇上对庄思宜信重非常; 心里酸溜溜的; 但转念一想:“日华兄遇到的难事; 你可提前与皇上知会了?”
庄思宜应了声,程岩心道难怪恩师会叫他放心,原来连皇上都知道了。
他推开庄思宜,刚迈出一步; 又被人拉了回来,“岩岩; 皇上知道了你我之事,你不好奇他的看法吗?”
“为何要好奇?皇上必不会多言。”程岩起初虽有些吃惊,但方才已经想通了:“一来,皇上为人宽和;二来,你这般坦诚,又亲自递上把柄,皇上只会更放心才是。”
庄思宜看了程岩一会儿,俯身亲了口对方道:“岩岩心思通透。”
程岩笑了笑,也“吧唧”一口亲在庄思宜唇角,抬手抱住对方。
两人静静相拥,一时温情无限。
次日,程岩便以新任知府的身份来到了府衙。
这一次的知府交接对曲州府影响并不大,因为阮春和对程岩不藏私,而程岩对曲州府一应事务也非常熟悉。府中的官员们观察了一段时间,确定程岩并没有什么大肆改革的想法,便都放下心来。
但自程岩上任后,防汛便成了曲州府的一等大事。除了加固堤坝、治理坡面外,各县衙的巡检闸官都须每日轮首,时时记录风向水位,只要有异常必须立刻上报。
到了四月,南方多地干旱的消息渐渐传开了,但这并非水患预警解除的信号,恰恰相反,反常的旱涝天气无一不预示着方真荣判断无误,今年,南方很可能迎来一次洪水浩劫。
果不其然,自五月中旬起,因晋江上游连降暴雨,江水流量迅速增大,湘省、苏省、浙省等沿江府县已全线超过警戒水位。
好在朝廷已提前交代地方上要注意防汛,虽说起初态度并不强硬,但随着反常天象频繁发生,一一应证了阮春和奏疏上的言论,朝廷终于开始重视,短时间内连发数道律令,要求各地务必做好防汛准备。
如今洪灾一触即发,但地方上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不过,一直到五月末曲州府都很平静,往年本该造访的台风也离奇地销声匿迹。
“台风不来,我们更要提高警惕。”一大早,方真荣便和程岩独处议事堂,此时他正声音飘忽地陈述:“以往类似天象反而会促成闵省台风减少,但威力却极强,我们……”
“大人!”黄通判来不及通传便匆匆冲入议事堂,“昨日多位渔民听见了‘海吼’,湖岩洞也传出‘海响’!”
程岩和方真荣同时站起来,神色严峻。
所谓‘海吼’,便是指台风来临前两三日,大海传来的一种类似海螺号角或远雷回旋的声音,于静夜中尤其清晰。而湖岩洞,乃是洪阳群岛某个临海的岩洞,以往台风来临前,洞中偶尔也会发出类似兽吼的声响,当地渔民便称之为‘海响’。
虽说“海吼”和“海响”都不能十成十预测台风,但程岩有预感,台风真的快来了。
这天晚上,程岩彻夜难眠,闹得庄思宜也没能睡好。
次日一早,东方天边出现了一种发光的絮状云霞,向扇子般从地平线延展开来。
庄思宜从房里出来时,就见程岩面无表情地望着天空,他顺势一瞧,心里“咯噔”一下——台母,通常预示着台风已成,且距离海岸仅有千余里!
“岩岩……”
“台风,要来了。”
像是应证程岩的话,此后,沿海一代异象频频,海火、长浪、雷雨相继发生,更有鱼群浮岸,海鸟坠船等现象,无一不在宣告着强台风将至。
不过,某些自认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其实并没有在担心。
“爹,县衙已贴出告示,说台风很可能从米山县正面登陆,且十分凶险,没准儿比三十年前那一回还厉害。如今米山县衙已在组织百姓转移,而洛县又离米山县这么近,万一有个好歹……儿子以为,咱们还是去县衙准备的安置点暂避为好。”
洛县一座大宅内,齐老爷正苦口婆心地劝着他父亲,但齐父的态度却不以为然,“怕什么,台风要来便来,你爹我活了五十多年,什么样的台风没见过?即便是三十年前那次,也不过雷声大雨点小,还未来我洛县便往北偏离了,倒是害我们白白奔波,又累你大病一场,哼!你要知道,洛县可有龙王镇守,台风必不敢来。”
齐老爷抽了抽嘴角,哪儿来的龙王,不就一座龙王庙吗?庙祝还尽会骗香火钱!但他知自家老爹的性子,尽管腹诽不已,也不敢实说,只道:“或许以往只是洛县运道好,可这回真不一样,我听说知府大人连粮食都调出来了,还令各衙门征招郎中,说是以备万一。咱们这位程知府能力非同一般,儿子行商多年,大官小官也见了不少,却最是服他。他说的话,儿子还是信的。”
齐父懒懒吸了口烟袋,“程大人勤政为民,是个好官,但他来我闵省才多少年?又见过几次台风?你看先前那位阮大人,遇上台风从来不惊不慌,从容应对,哪儿像他这般惊慌失措?还是太年轻啊……”
见儿子还想再劝,齐父不耐道:“何况咱们住在县城里,又不靠海,前头还有两三个村子挡着呢,不就是狂雷暴雨吗?熬过去不就成了,慌什么?你要实在不放心,自己走便是,反正我不走。”
齐老爷见状,只能无奈地叹口气,心里却决定让媳妇儿先送三个孩子去安置点,自己留下来陪爹。
曲州府中如齐父一般固执的还有不少,大都住在城里,以往受灾并不严重。毕竟强台风时时有,但并非每个地方都均衡地“照顾”过。
而与这些人的轻松完全相反,曲州府衙此时却极为紧张。
“根据天象判断,此次台风很可能从涠县、米山县,以及吕仙府的四道县、长阳县之一正面登陆,而且风力极强,届时很有可能发生海水倒灌的情况。”
方真荣指着一张图为程岩解说,图上的内容程岩看不懂,但从方真荣难得利索的发言中,也能判断出情况紧急。
他道:“如今各地可通知到位?涠县和米山县两地百姓都转移了吗?”
黄通判恭敬道:“回大人,已通知至各县衙,如今县和米山县派出了所有县兵和衙役协助百姓撤离,若有不配合者,也会被强行转移。”
程岩微一颔首,转而问起了别的事。
此后一两日,一众府官们忙到连如厕的时间都没有,就连在家里“相夫教狗”的庄思宜也被抓来当壮丁。
到了六月初二的傍晚,曲州府一改前几日的闷热难耐,突然刮起了风。
洛县。
衙役们顶着大风走街串巷,敲锣打鼓:“台风将至,勿要出行;关好门窗,小心火烛……”
一遍又一遍,回荡在空旷无人的街道。
“爹,咱们还是把门窗关上吧?”
齐老爷听着外头一声声示警,心里咚咚直跳,他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但齐父依旧顽固反驳:“关什么关!这些日子差点儿没闷死我,好容易来了点儿风,还不许我吹吹?”
齐老爷气得不行,甚至大逆不道地想把他爹打晕了背走,但……也只是想想。
不久,随着风越来越大,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
这下子,齐父也不提吹风的事了,哼哼唧唧地关上了门窗,否则一家子值钱的摆件都能被雨水给泡了。
但以往台风来时也是这般,齐父并不担心。
他悠哉哉给自己倒了杯茶,对于屋瓦裂响声充耳不闻。可就在这时,院里忽然传来一声巨响,吓得他差点儿打翻茶盏。
齐父皱了皱眉,正想推窗查看,就听“哐”的一声,半扇窗竟直接给吹没了,雨水直扑入房中,而窗外,一棵十余年的老树已被连根拔起……
“爹……”齐老爷胆战心惊,好像真不对啊,怎么雨都是横着的啊!
“怕什么?不就是风雨大了点儿?”齐父被雨水沾了一身湿,仍老神在在:“我去里屋换身衣服。”
“爹,我陪您。”
齐父摆摆手,“别瞎操心。”
然等淡定的齐父一入里屋,就狠狠皱了下眉——今日这风,好像着实有点儿妖?
可一想到儿子不信任自己,居然偷偷让儿媳带着几个孩子住去了安置点,他心里就憋着口气,不肯服软。
于是冷哼一声,不再多想。
等齐父换好衣衫准备出去时,突然脚步一顿——外面除了风雨声,似乎隐隐还有点儿别的声音?
他微微侧耳,凝神倾听。
“嘭——”
房门猛地被推开,齐父一抖,回头就见他儿子一脸惨白地朝他重来:“爹!海水倒灌了,快跑!”
这一夜,小风先至,大风后来;摧屋破户,揭瓦劈窗。
紫黑的天空伴随狂雷暴雨,好似破了个大洞,有无数星辰坠入海中,掀起滔天巨浪;风声浪声如万马齐奔,吞泥卷沙,响震乾坤。
台风过境,曲州府树倒路淹,锅碗瓢盆、枯枝败叶随着黄污的泥水飘得到处都是,许多房子已是门户不全,歪七扭八,整个府城一片狼藉。
好在衙门早有准备,一应损失尚在预料之中。
连续数日,程岩都只能睡一两个时辰,此时他双眼布满血丝,正接过庄思宜递来的参茶。
“如今雨势小了不少,岩岩可以安心了。”
程岩一口茶入腹,“方真荣也判断未来两三日雨势会停……”他话未说完,就听庄棋在外通禀,原是方真荣找来府上,说有急事上报。
程岩和庄思宜对视一眼,双双皱起眉头——这么晚,多半不是好事。
事实也的确如此,原来方真荣从百姓口中听到了些消息,继而推断出与曲州府相邻的吕仙府中,一座名为“千汐”的水库有溃坝的危险!
“千汐水库拦河主坝足有六十丈高,一旦有了决口,临近几县都有被淹的风险,其中吕仙府的汉德、孔丰两县,以及曲州府的洛县尤其危险。若是出现了跨坝的情况……那吕仙、曲州两府,将直接被洪水夷为平地!”方真荣顾不上早已湿透的衣发,面色苍白道:“如今主坝虽稳,但东西两山滑坡严重,连续的暴雨不但减弱了岩层间的摩擦,还增加了山体的重量,一旦有大块山体滑入水库,势必抬升水位,掀起巨浪,如此冲击,主坝多半要溃决!”
程岩猛然想起了前生闵省几县被淹之事,莫非就是因为主坝决口?
很有可能!毕竟从目前来看,此次台风并没有严重到让几县消失的程度。他此前还怀疑是不是自己记忆有误,如今看来隐患就在千汐水库!
程岩对方真荣已是万分信任,他提着心道:“那怎么办?”
“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加固山体、设置抗滑桩,但此时已来不及。故此,下官建议采用重力压坝,另外,以防万一,必须尽快转移周边百姓!”方真荣眉头紧蹙,“不过以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能防一时之患,若想彻底解决隐患,必须将主坝削减至五十丈高,减轻东西两山的压力!”
方真荣滔滔不绝地解释根本,那些对常人而言深奥的水利原理,被他说得直白易懂。程岩是早有领教,他身边的庄思宜却是头一回听,不免心生敬服。
但此时也不是闲话吹捧的时候,如何防治灾害发生才是头等大事。
庄思宜看着程岩,道:“可千汐水库位于吕仙府,你身为曲州知府,不好插手。”
“我知道,但事关重大,且曲州府也有受牵连的风险,我不能不管。”程岩想了想道:“山体滑坡一事,多半还未引起吕仙府的重视。时间紧迫,再以书信提醒怕是来不及,我要亲自去一趟。”
他又问方真荣:“不知方大人可愿同去?”
方真荣:“义不容辞。”
于是这天夜里,程岩安排好洛县百姓转移之事后,便和庄思宜、庄棋并方真荣一同摸黑冒雨赶往吕仙府,等到次日下午,一行人终于抵达目的地。
吕仙府知府姓俞,原来态度十分热情,但在得知程岩来意后却微感不满,心道姓程的怕不是有些得意忘形了?手也未免伸太长!但碍于对方背景,他明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只是言谈中却多有拒绝之意。
程岩没空跟他打马虎眼儿,直接让方真荣出马,后者面对正事从来不掉链子,不过花了半刻钟就让俞知府变了脸色。
但不管方真荣说得再言辞凿凿,终究是一己推断,俞知府不过将信将疑。加上程岩乃曲州知府,如今竟指使到他头上,无异于一种挑衅。因此,他仍固执道:“可千汐水库自前朝兴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洪涝灾害遇过不少,一直没出什么事。若要转移百姓,那可涉及到我吕仙两县和曲州一县,牵扯到方方面面,甚至须调动府兵甚至请来驻军帮忙,如果到时候什么都没发生,所耗人力财力……谁来负责?”
“本官来负责!”程岩不耐道:“此事宁可信其有,若无事发生固然好;一旦有事,而你却不加提防,谁来负责都保不住你!”
见程岩态度蛮横,俞知府心下暗恨,可又不敢随意接口,只怕有个万一。
他既不甘又害怕,正犹豫不决间,就见庄思宜从怀里取出一卷明黄绸卷,展开念道:“皇上密旨!俞山喜听宣!”
俞知府怔了一瞬,双膝“噗通”软倒,而程岩和方真荣同样一愣,匆匆跪在了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
查了下资料,明末清初就叫台风,以前则叫飓风。
本章参考苏轼《飓风赋》,没想到剧情点赶上了时事热点,昨天刷微博看见台风如何取名,应该很多小天使都知道了,但总还有不知道的,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据说台风的名字以前都是各国随心取,导致同一个台风有不同的名字,后来世界气象组织就让亚太地区的十四个国家分别取是个名字,做成表格,以后就挨着表格念,念完了又循环重来。
但假如哪次台风破坏力太强,那么它的名字就会退役,用来专指那一次台风,然后选新的名字补上,比如05年的龙王(果然是龙王啊)
第120章
密旨洋洋洒洒写了一堆; 总结来唯一句话; 便是让俞知府听话。
俞知府惊疑不定; 甚至怀疑庄思宜伪造密旨,可在辨认了密旨真伪后却不得不妥协。
程岩和方真荣也大为震惊,但他们不会在此时拆台。
双方商议了一下午,期间俞知府一直情绪消极、态度敷衍,但终究不敢抗旨,程岩所说一应安排他都得照办。只是,他心中对程岩恨意更甚,且暗暗发誓:若无事发生,他定要狠狠参程岩一本!
等程岩和庄思宜独处时,他忙问:“你哪儿来的密旨?”
庄思宜:“你猜?”
程岩瞪大眼:“不会是你伪造的吧?”
庄思宜哭笑不得:“在你眼里我胆子这么大?”
程岩心想你连皇帝都能架空; 都能把对方当傀儡操控; 伪造密旨算什么?
庄思宜见程岩一脸怀疑; 无奈道:“密旨真乃皇上所赐,只是赐下来的是一纸空头密旨。”
原来庄敏先逝世时; 皇上担心庄思宜吃亏; 便给了他一张空头密旨; 让他可便宜行事。但当时庄思宜没用上,皇上知道后却并未收回密旨,而是令他择情使用,以备不时之需。
程岩觉得不可思议; 这不是胡闹吗?须知前朝末有皇帝给了臣子一道空头敕书,却被臣子利用来私封王位; 以至国中大乱,四方兵起,加速了前朝的灭亡。
但想一想嘉帝胆大又护短的性子,程岩又觉得的确是对方能做出来的事。
“我原本也不想用,只是据我所知,这俞山喜一贯顽固,且气量狭小,只怕不好说话,因此便提前准备。”庄思宜笑了笑,“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程岩叹了口气,“这一回我们可把他得罪狠了。”
庄思宜不以为意:“官场上哪儿有不得罪人的,只要事情办得漂亮就成,说不定到头来他还会感激你。”
程岩苦笑了下,“我不需要他感激,只希望这次的事能顺利了结。”
这时,方真荣匆匆赶来,“程大人,已经找到了五河村船厂的人,刚好有一艘适用的宝船搭好了甲板。”
程岩顿时心里一松,方才他们商讨如何以重力压坝时,庄思宜便提出千汐水库上游的五河村有一座船厂,如果有合适的船只,便可以宝船压大坝,加固后再运送沙土填入船中。方真荣斟酌后认为此法可行,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船只,而是能填放沙土的容器。何况,闵省本就是造船大省,五河村所造的宝船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