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是某章的最后一页……。。F!~!
    ..
第五十七章 战争决议
    ……
    第五十七章战争决议
    十二月二十五日,黎平寇在元首府召开高层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对日作战,而且在一开始,黎平寇就明确了中心思想,即与日本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无法用其他手段解决的地步,战争成为必然,而为了争取有利局面,应该积极主动的制造开战时机。
    随后,会议完全围绕着军事问题展开。
    也就是说,牧浩洋成为了主要发言人。
    按照他的部署,对日作战将分成四个阶段:战略突击、争夺战场主动权、战略封锁与地面决战。
    在战略突击阶段,将以空军为主,针对日本的战略设施、特别是具有军事用途的核设施进行全面轰炸,争取彻底摧毁日本的国防基础设施,比如主要军事基地、国家防御与防空系统、军事通信与指挥系统、国家通信与广播系统、主要行政机构、基础jiā通设施、能源与资源产业等等。
    说得准确一些,这应该是战略轰炸。
    冠以“战略突击”,主要为了体现战争初期的突然与重要即通过高强度的空中突击夺取战争主动权。
    因为没有涉及到战术部分,所以牧浩洋只笼统提到,该阶段将持续一个月到三个月。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
    战争是双方互动的结果,因此日本的防御与反击行动,必然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而最严重的威胁就是日本报复中国本土目标。
    针对这个问题,牧浩洋制订了两种应对手段。
    一是通过逐步扩大轰炸范围的方式,瓦解日本的反击能力,即在日本当局做出反击决策的时候,已经丧失了反击能力。
    只是,这无法确保万无一失。
    在遭到轰炸之后,日本很有可能立即发起反击。
    为此,牧浩洋做了第二手准备,即只要日本针对中国本土进行反击,将轰炸具有严重社会危害的战略目标,比如分布在日本各地的数十座核电站、重要水利设施、分布在居民区内的工业目标等等。
    问题是,这不是单纯的军事手段。
    按照牧浩洋的提议,在开战之后,政fǔ就应该宣布立场,即在日本没有反击中国本土的情况之下,中国的战略轰炸只针对日本的军事目标、以及具有军事用途的工业目标,而日本攻击中国本土,意味着战争全面爆发。
    黎平寇当场就做出决定,采纳牧浩洋的提议。
    在战略突击阶段,还有一个重点,即海军并非主要参战力量,但是必须在此期间进入西太平洋,为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做好准备。如果有必要,海军将执行部分低强度的空中突击任务。
    也就是说,在战争爆发之前,海军就将进入战争状态。
    按照牧浩洋的提议,最好在战争爆发之前,让舰队进入西太平洋,而不是等到战争爆发之后再出动舰队。
    原因很简单,中国舰队前出西太平洋的通道并不多,极易遭到封锁。
    进入第二阶段后,将以夺取制海权为主要任务。
    当然,这没什么好说的,关键就是在海洋战场上击败日本舰队,打掉日本最基本的国防力量。
    对日本来说,丧失制海权就意味着战败。
    因为该阶段的作战行动以战术为主,所以牧浩洋没有多做介绍,只是强调了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是密切监视日本舰队的行动,为制海作战提供可靠的情报支援。
    二是该阶段作战行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比如极有可能在战略突击任务完成之前就与日本舰队决战,此外还有可能面对外来干预,因此在作战行动中,必须赋予舰队指挥官最高决策权。
    黎平寇没有讨价还价,当场就答应了牧浩洋提出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按照黎平寇的意思,牧浩洋既是最高指挥官,也是舰队指挥官,因此得由他指挥舰队作战。
    这让牧浩洋有点惊讶,因为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没有向腾耀辉提起过。
    还好,腾耀辉没有提出异议。
    进入第三阶段之后,战争的结局已无悬念,而牧浩洋在这个时候,采纳了由黄峙博提出的建议,即给日本保留一线希望。
    按照他的部署,第三阶段将以战略封锁为主,以迫使日本投降为主。
    可以说,这也是争论最jī烈的地方。
    按照黎平寇的观点,既然已经在空中战场与海洋战场上击败日本,夺取了制空权与制海权,就没有必要进行战略封锁,而是应该扩大战略轰炸规模,然后在日本外岛登陆,最终登陆日本本土。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没有必要费时间。
    事实上,这也正是牧浩洋的观点,即速战速决。
    根据牧浩洋的判断,最多三个月之后,就能获得登陆日本本土的机会,也就有可能把战争时间控制在半年左右。
    只是,谁也不能否认,三个月的战略轰炸,不足以彻底打垮日本。
    也就是说,如果在开战三个月后登陆日本,地面战争肯定会打得非常惨烈,而且日本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向美国求援。如果地面战争也如同牧浩洋预料的那样发展,日本则有可能在开战半年后宣布投降。
    这正是黄峙博最担心的结果。
    正是如此,牧浩洋提出了战略封锁,即推迟地面战争,让日本在战略上做出误判,认为中国没有决心登陆日本本土,也就有理由继续坚持下去,为二零三七年、或者二零三八年的战略反攻创造机会。
    当然,战略封锁的主角仍然是海军。
    只是,除了舰队之外,潜艇将是最主要的参战力量。
    在这里,牧浩洋明确提出,以现有的技术手段,“无限制潜艇战”的危害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即能够准确辨认出伏击目标的质,避免在进行战略封锁的时候,误伤其他国家的舰船。如果有足够的情报支援,还能做到jīng确的定点清除,即只拦截运送关键战略物资的运输船只。
    至于封锁时间,牧浩洋只给出了一个概略答案。
    以日本的战略储备量、以及战争时期的消耗与生产效率计算,日本在战略封锁下最多能坚持两年半。如果在此期间进行高强度的战略轰炸,且重点打击日本的战略储备资源,还能缩短到一年半左右。
    也就是说,封锁开始后一年半,日本将弹尽粮绝。
    到此,战局将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日本当局做出明智选择,与中国签署城下之盟,二是一亿多日本人集体碎”,死撑到底。
    如果是前者,中国就应抓住机会,在谈判桌上获得胜利果实。
    如果是后者,就到了第四阶段,即登陆日本本土。
    按照牧浩洋的估计,地面战争不会太轻松,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主要问题是确保作战部队的后勤供应。
    为此,牧浩洋提出了一套方案,即在战局明了之后,说服盟国参战。
    当然,这是政治话题了。
    黎平寇没有立即答应下来,只是同意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会考虑牧浩洋的建议。至于什么时候才算时机成熟,在牧浩洋看来,只要日本率先扩大战争规模,比如向美国求援,那么中国就有理由做同样的事情。
    事实上,牧浩洋提出拉盟国参战,正是针对美国。
    至于盟国能在战争中做多大贡献,牧浩洋没有抱多大希望,也没有必要让盟国分担主要作战任务。
    按照他的估计,地面战争最多持续半年。
    以中国陆军的实力、加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以及仅次于美国空军的第二大战略空运力量,地面战争只是夺取胜利果实的最后一步。
    牧浩洋介绍完战争计划后,会议进入政治讨论阶段。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开战理由。
    黎平寇说得非常透彻:如果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就无法阻止美国参战,也就无法彻底击败日本。
    在牧浩洋看来,黎平寇的担忧有点多余。
    别的不说,在中日为战争做准备的时候,美国没有加快军备步伐,也就没有可能为了日本与中国爆发全面战争。
    可是必须承认,美国有参战的法理基础。
    别忘了,日本仍然是美国的盟国,与美国的同盟条约没有作废,美国有保护日本本土安全的义务。
    即便美国总统不愿意参战,美国国会也有可能迫使总统出兵。
    要想阻止美国参战,就得找出一个十足的理由。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唯一的理由就是日本秘密研制核武器,而且已经取得了决定的突破,离拥有核武器只有一步之遥,或者已经制造出了核武器。原因很简单,在美国的法律体系中,“华盛顿条约”的地位高于“美日同盟条约”,而且美国与日本同盟的基础是两国间的隶属关系,而最基本的就是日本不能打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确立的基本宪法,其中又明确规定日本不能拥有核武器。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日本拥有核武器,美日同盟关系就自动瓦解了。
    问题是,如何获得这个先决条件?
    可以说,这两年来的对日核查,就是在为此努力。可惜的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扰与阻挠下,核查只是走走过场,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最后,黎平寇采纳由杜蕾提出的建议:对日战略禁运。
    ……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如果是某章的最后一页……。。F!~!
    ..
第五十八章 迈向战争
    ……
    第五十八章迈向战争
    战略禁运有多大意义,牧浩洋非常清楚。
    对日本来说,最怕的就是禁运。
    虽然在中国手中,“禁运”这套牌里没有几张王牌,因为在东海战争之后,中日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已经大幅度缩水,但是只要有一张王牌,战略禁运就能成为压垮日本、迫使日本当局铤而走险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幸的是,在这套牌里,有一张王牌,即日本没有的稀土资源。
    到二零三四年底,随着中日军备竞赛全面升温,国际市场上稀土矿的平均价格已经突破每吨一百六十万美元。如果提炼成稀有金属的话,其平均价格是黄金的十四倍,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资源。
    要知道,黄金的工业价值并不大。
    没有黄金,最多在金融上吃点亏,工业生产、特别是高尖技术领域不会受到影响。没有稀土金属,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到二零三四年初,日本储备的稀土资源已经消耗掉了百分之七十五。
    如果没有进口渠道,日本储备的稀土资源将在二零三八年用光。
    对日本来说,这绝对是灭顶之灾。
    没有稀土资源,就没有高科技产业,而以进出口加工贸易立国的日本就无法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占据主要位置。以日本的国土面积与自然资源,如果工业生产效率降低,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国民将面临生存危机。
    说得严重一点,日本很有可能因此退回农耕时代。
    稀土资源不但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还有无法替代的军事价值。
    可以说,任何一种现代化的尖端武器都离不开稀有金属。
    拿J…30战斗机来说,从机身的承力结构到火控系统的电子设备,都需要稀有金属,一架标准配备的J…30至少需要一百五十公斤稀有金属。如果按照国际价格,仅这些稀有金属就价值两亿一千万美元。
    再比如,“昆仑山”号航母上,各类电子设备含有近一吨的稀有金属,其总价值在十五亿美元左右。
    关键不是这些稀有金属多值钱,而是没有的话,就不会有能先进的武器装备。
    为此,日本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加大了稀土资源进口力度,而且开辟了好几种进口渠道。
    问题是,在国际市场上,稀土资源基有价无市。
    换句话说,就算日本肯出钱,也不见得能够买到稀土资源。
    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稀土资源储备国为中国、美国、俄罗斯与加拿大。前面三个国家都把稀土当做战略资源,早已出台了出口禁令,而加拿大的稀土主要供应美国与欧洲,而且早已跟美国与欧洲签署了相关协议。
    除了这四个国家之外,巴西、阿尔及利亚与苏丹也出口稀土资源。
    可惜的是,这三个国家的绝大部分稀土矿早已被美国、欧盟与中国企业控制,基本上不可能出售给日本。
    在此之外,还有十多个国家出口稀土资源,只是产量都非常少。
    即便如此,日本还得在国际市场上跟来自美国、欧盟与中国的企业竞争,特别是与欧盟与中国企业。
    欧盟没有稀土资源,所以需要进口。
    中国是出于压制日本的战略目的,才会在国际市场上收购稀土资源。
    结果就是,日本能够买到的稀土资源非常有限。
    比如在二零三三年,日本仅购买了不到一千吨稀土矿,仅能满足国内工业生产需求的百分之十四。
    如果没有巨大的战略储备,日本早就完蛋了。
    问题是,战略储备总有用光的一天,因此日本寻求别的办法。
    在二零二八年,日本就成为全球第一大废旧电子产品进口国,并且在二零三零年成为第一大废旧特种钢材进口国。为了从废旧电子产品与废旧特种钢材中提取稀有金属,日本还掌握着全球第一的稀有金属回收工艺。
    也正是如此,废旧电子产品在这几年间,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用一些专从事此行业的出口商的话来说,在日本,报废的电子产品卖得比全新的电子产品还要贵。
    这也可以理解,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之后,稀有金属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比如,在二零二零年生产的一台商用计算机里的稀有金属,可以在二零三零年生产出十台能更先进的商用计算机。在稀有金属的价格被捧上天之后,从废旧电子产品中回收稀有金属成为赚钱买卖。
    有趣的是,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废旧电子产品出口国
    二零三零年,中国的网民超过九亿,商用计算机市场超过五十亿台,每年销售的家用计算机高达十四亿台。如果算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化家用电器的话,中国市场上每年销售的家用电子产品多达四十亿台。
    结果就是,中国每年报废的家用电子产品在二十五亿到三十亿台之间。
    这些报废的电子产品中,只有极少数流入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巴基斯坦等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周边国家,其中部分在翻新后以二手货进行销售,剩下的全部回收利用。在中国出口的废旧电子产品中,超过百分之八十流入日本。仅此一项,每年的贸易额就在一千五百亿美元左右。在二零三三年,废旧电子产品占到了中国对日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六十,为最大出口货物。事实上,在流入其他国家的废旧电子产品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以转手的方式卖给了日本。
    当时,日本进口的废旧电子产品中,百分之六十来自中国
    虽然没有确切统计数据,但是根据商务部提jiā的一份评估报告,从这些废旧电子产品中回收的稀有金属,至少占到了日本国内工业生产所需的百分之二十四,比日本直接进口的稀土资源还高出了十个百分点。
    如果算上出口到日本的废旧特种钢材,所占比例还要提高几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日本的命脉。
    这也正是中国手里的王牌。
    只要出台禁运政策,禁止向日本出售含有稀有金属的废旧产品,日本经济将在半年之内陷入绝境。
    也许,根本要不了半年。
    在日本,从事废旧产品回收工作的工人高达八百四十万,只要中国开始禁运,其中百分之六十将立即失业。
    虽然对中国来说,禁运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中国,也有大约四百万劳动者从事废旧产品贸易工作,禁运将使大约一百二十万劳动者失业,但是从影响上看,中国付出的代价比日本低得多。要知道,一百二十万劳动者,仅占中国劳动力总量的百分之零点三,而日本的这个比例是百分之十二。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应对办法。
    废旧电子产品不卖给日本,可以卖给周边国家。即便禁运政策也会bō及到周边国家的转手贸易,但是至少能够促进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让缅甸这类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穷国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还有好处。
    由此可见,战略禁运,就是悬在日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一点,跟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情形非常类似。当时日本需要来自美国的石油与废钢铁,而美国却要日本尊重中国的主权,结果通过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售石油与废钢铁,迫使日本铤而走险,亲手挑起了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争,最终在战场上一败涂地。
    如果中国在这个时候采取同样的政策,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不过,日本不会首先挑起战争。
    原因很简单,现在已经不是二十世纪四零年代初了。
    即便禁运会使日本铤而走险,让日本加快战争步伐,甚至制订针对中国、或者是某个邻国的战争计划,也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因为日本必须拥有了战略威慑能力,才有能力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也就是说,日本肯定会因此加快核武器项目的进度。
    这也正是中国需要的开战理由。
    当然,禁运不仅仅针对稀土资源。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仅仅针对稀土资源,中国的目的就过于显眼了。从政治上讲,绝对不能让其他国家产生误解,即中国通过禁运迫使日本开战,而应该把禁运当成是针对日本核计划的必要手段。
    如此一来,禁运范围就得扩大。
    只是,在其他方面,禁运的影响并不大。比如在废旧电子产品之后,排中日贸易第二位的大豆,仅占日本进口总量的百分之七,而且最大的大豆出售国是美国,日本完全有能力通过加大从美国的进口量,抵消中国的贸易禁运。
    不管怎么说,战略禁运,必然成为中日战争的导火索。
    会议结束后,他专找到杜蕾,谈了一些与战略禁运有关的事情,jiā换了观点,然后才跟随腾耀辉返回总参谋部。
    作为军人,牧浩洋不用考虑禁运政策,但是必须考虑禁运产生的影响。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禁运之后,日本会采取何种应对政策,以及在什么时候,中日矛盾会发展到战争阶段。
    只有提前做出准确判断,才能准确掌握开战时机。
    腾耀辉与牧浩洋回到总参谋部后不久,李明阳就赶了过来。在开战之前,李明阳的重要超过了牧浩洋。
    ……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如果是某章的最后一页……。。F!~!
    ..
第五十九章 于公于私
    ……
    第五十九章于公于ī
    “最多半年,”李明阳灭掉烟头,信心十足的说道,“根据我掌握的情报,战略禁运在半年内就能发挥作用。”
    “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拿到证据。”
    腾耀辉这么一说,牧浩洋跟着点了点头。
    “这个嘛,你们就不用心了。”李明阳笑了笑,说道,“战争问题上,我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是说到情报工作,我可不是吹的,只要……”
    “老李,这可不是儿戏。”牧浩洋笑了笑,提醒了李明阳。
    “当然不是儿戏,所以我已经动用了全部资源。至于怎么做的,我不能说,你们也清楚保密规定。”
    腾耀辉与牧浩洋对视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虽然二部隶属于总参谋部,李明阳直接向腾耀辉负责,但是在行政管理上,二部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连预算都是单独申报,不需要由总参谋长批准。如此一来,在日常工作中总参谋长无权过问二部的具体事务。
    “我关心的是,等我们拿到了证据,你们打算怎么办?”
    腾耀辉没有开口,把这个问题留给了牧浩洋。
    “该打就打,还有什么好说的?”牧浩洋学着李明阳的样子,说道,“你只负责提供情报,到底怎么打,我来做主。”
    李明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当然,前期准备也很重要。”牧浩洋笑够了,接着说道,“我的想法是,禁运开始后就让舰队进入西太平洋,在军事上施压,迫使日本当局尽快做出选择。会议结束时,我跟外长谈了谈。”
    “谈什么?”
    “在此期间,再次发起核查行动,而且明确要求对我们怀疑的设施进行突击检查,把日本bī到绝路上去。”
    李明阳的眉头跳了几下,没有发表意见。
    腾耀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果真如此的话,日本将别无选择,只能加快核武器项目。”
    “以日本的实力,肯定有能力在半年之内制造出核弹头。”
    “这就是重点。”牧浩洋敲了敲桌子,跟黄峙博久了,让他学会了一些坏习惯。“只要能够拿到证据,我们就有理由开战了。”
    腾耀辉点了点头,朝李明阳看了过去。
    “别的不敢说,只要日本开始制造核弹头,我有足够的把握及时提供情报。”
    “关键是证据。”
    “当然,也包括证据。”
    腾耀辉又点了点头,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这样就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