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5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人类文明史中,唯一不需要为生活发愁的时代。要知道,不管是在此之前、还是在此之后,普通人最需要担心的不是世界毁灭、也不是战争降临,而是如何让日子过下去。
    这个时代的基础,就是高度发达的科技。
    在电能实现无限制免费供应的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在二十一世纪八零年代,中国的工业生产效率达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地步,一个人所产生的价值,比三十年前,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提高了一万倍以上,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更是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技术产业都实现了无人制造,即所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工作,都是由机器人、或者是自动流水生产线完成的,甚至连维护工作也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的,“工人”几乎成了一个历史性名词。当时,中国人最主要的工作有两个,一是完成计算机无法完成的设计,二是为其他人服务。
    如妣发达的生产力,使中国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可以说,当时中国几乎霸占了全球高端商品市场,即便美国也有很大的份额,但是美国产品依然是中国企业生产的。准确的说,是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分公司生产的,然后再以美国商品的名义销售到世界各
    有趣的是,中国企业去美国开工厂主要就是美国的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
    要知道,到二十一世纪末,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已经高得让很多企业无法承担了,也就纷纷把工厂转移到了海外特别是美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中国与美国实现共同化的基础条件之一。
    当然,由生产力大爆发引发了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劳动力的价格问题。到二十一世纪末,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已经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千多倍,而且扣除了物价因素与通货膨胀。在同一时期,中国周边国家的劳动力价格上涨了大约五百倍,美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了三百倍欧洲联邦的劳动力价格上涨了两百倍,就算是较为落后的俄罗斯的劳动力价格也上涨了一百倍。要知道,在任何一个时间段相当的历史时期,都没有如此大的涨幅。
    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比如生产效率提高,使得单位劳动力的社会产值大幅度提高。
    又比如受教育程度提高,导致劳动力的总体劳动时间减少,从而变相导致了总体劳动力减少。还有社会福利提高,也是劳动力上涨的因素之一。只是,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了的因素。这就是宇宙大开发占用了大量劳动力,而这种全面开发在最初五十年里几乎是纯投入,产出非常少,所以作为主导国,中国通过政府调控等手段,把宇宙开发的劳动力成本转嫁到了其他产业上,从而导致其他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也由此带动了其他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上涨。
    第二个影响,就是人口大爆发。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大爆发也是劳动力价格上涨的结果。
    虽然中国一直在推行鼓励生育政策比如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政府开始为养育两个子女的夫妇提供五到十年的社会保障,保证其中一方不用工作,另外一方也能为家庭提供必要的经济来源。此外,中国政府的其他一些政策,也是在变相鼓励生育比如把全民医保范围扩大到所有公民的自然寿命阶段(当时已经出现了通过更换主要器官来延长寿命的医学技术,所以全民医保不包括通过更换主要器官延迟自然死亡的阶段),还比如,把义务教育扩大到大学阶段,并且开始鼓励更多的学生接受素质教育。
    后来,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参照中国的标准,推出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当时,美国的鼓励生育政策最为积极,主要就是,在大战期间,美国损失的人口最多,因此需要公民养育更多的后代。
    但是这些政策都不是最根本的,因为到这个时期,是否养育后代、以及养育多少后代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夫妇双方的个人意志决定的,国家出台的鼓励性政策,最多只能产生一些辅助性效果。
    真正能让公民决定养育更多孩子的,还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即仲为公民,应该为国家与社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这其中,养育后代就是最为重要,也是最需要公民尽职尽责的义务。
    当时,劳动力紧缺,已经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
    在公民素质普遍提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公民认识到,正是养育的后代不够,才引发了如此多的社会问题。
    结果就是,在公民产生了自觉认识之后,人口大爆发就到来了。
    这个大爆发,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中国官方记录,在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年里,中国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在减掉了人均寿命延长等因素之后,基本上每一对中国夫妇都养育了三到四个子女,超过了养育两到三个子女的正常值。
    当时,很多人对此非常担心,认为人口迅速膨胀,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要知道,在大约一百年前,中国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而导致的人口灾难,使中国在随后五十年里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只是,今非昔比,一百年前的事情,绝对不会重演。
    最关键的就是,社会平均生产力的提高速度,远远超过了国民的消费增长速度,社会财富的积累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即便人口大爆发,中国所生产的社会财富仍然足够供养所有人。
    到了二十一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总量已经突破五十亿。
    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就相当于,在大战结束后的四十多年里,中国人口增长了差不多五倍!
    事实上,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还不是最快的。
    在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人口由七亿降到了六亿,而到二十一世纪末,美国的人口已经接近五十亿,成为了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其增长幅度在七倍以上,增长速度比中国快了百分之四十。
    要知道,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全球人口还不到五十亿。即便在全球自然灾害爆发之前,全球人口也就在一百亿左右。结果,到二十一世纪末的时候,仅中国与美国的人口总量就达到了一百亿。
    当时,全球人口是多少呢?
    排名第三的是印度、有四十亿人,第四的是欧洲联邦、有三十二亿人,第三的是澳大利亚、有二十八亿人,第四是墨西哥、有二十二亿人,第五是巴西、有十八亿人,第六是俄罗斯、有十七亿人,第七是巴基斯坦、有十六亿人,第八是印度尼西亚、有十五亿人,第九是南非、有十三亿人,第十是阿根廷、有十二亿人,第十一是马来西亚、有十二亿人,第十二是越南、有十二亿人,第十三是朝鲜、有十亿人。也就是说,当时世界上排名前十五位的国家的人口都超过了十亿,而且在统计的时候省去了零头。如果算上其他国家,全球人口总量超过了三百亿。
    也就是说,地球的人口总量在二十一世纪的最后几年里,增长了五倍多。
    由妣可见,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实际上低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
    当然,人口大爆发,基本上发生在发达国家,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二十国集团。在一些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并不是很快,而一些极端落后的国家,反而出现了人口减少的情况。比如在非洲,最落后的五个国家的人口就没有增长,而是在四十多年间,大约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当然,也不是纯粹减少,而是这些国家的大量居民流入相邻国家,带动了其他国家人口大幅度增长。
    显然,导致人口大爆发的主因,就是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的社会财富能够供养更多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大爆发,也正是宇宙大开发的基础。
    要知道,在宇宙大开发的时代,最缺乏的就是人力。根据非官方统计,到二十一世纪最后几年,全球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才从事与宇宙开发有关的工作,或者是在间接支持宇航事业。
    如果没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人类的宇航事业肯定不会得到如此飞速的发展。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没有这么多人,宇宙时代就不会在二十二世纪初到来,人类也就不可能迎来科技大爆发时代。
    只是,人口增长,即有好处,也有弊端。
    最大的弊端就是,人口暴增之后,引发了大量与社会资源有关的问题,并且因此产生了很多内部矛盾。纟T!~!
    ..
第二百九十一章 生存空间
    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不是能源、也不是粮食、更不是社会公共服务与公共福利,而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而且每一个人在物质富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都希望得到改善的生活空间。
    事实上,这非常好理解。
    可控聚变核能技术,特别是第二代可控聚变核能技术,彻底解决了能源问题,使能源不再是限制人类文明进步的障碍。至少在第三代可控聚变核能技术问世、以及发展到巅峰状态之前,能源绝对不是问题。
    在农业生产全面工厂化之后,粮食与食品,也绝对不是稀缺社会资源。
    终于公共服务与公共福利,前者直接与劳动力挂钩、后者则与生产力挂钩,因此也基本上不是问题。
    结果就是,在地球上,生活空间的总量是有限的,而人口增长却是无限的。
    更要命的是,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极强的环保意识,因此保护环境是社会的头等大事。
    受妣影响,可供人类生活的空间就变得更加有限了。
    在二零八零年左右,中国做了一次调查,如果按照二零八零年的标准,即平均每个中国公民占用一百平方米的生活空间,那么中国可供开发的土地,最多只能养育一百亿人,再多就得想别的办法了。
    当然,这个调查结果有一个前提,即中国的国土自然率为百分之七十五,再扣除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区。所谓的“国土自然率”,就是没有进行人为开发的国土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
    这是一个更加科学的概念,因为这包括了自然形成的森林、草原、戈壁、荒漠、冰川与湖泊等各种自然环境。只要没有进行人为开发,特别是与经济有关的开发,都可以认为保持了自然状态。
    那么,中国人口会在什么时候达到一百亿呢?
    当时,估计要到二十二世纪中叶·也就是二一五零年左右。主要依据就是,人口大爆发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在劳动力资源变得充足之后,公民自然会降低生育率·而不是平添社会负担。
    毫无疑问,这个估计非常不准确。
    要知道,决定人口大爆发的,即有公民的生育意愿,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即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此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因素·即宇宙大开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程度。
    事实上,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人口大爆发,几乎贯穿了整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生产力一直在飞速增长,人类迈向宇宙的脚步也在加快,从而带动人口继续膨胀。
    要知道,到二十二世纪末·全球人口总量突破了五千亿。
    中国,在二一一五年,人口总量就突破了一百亿·并且在二一五零年突破了四百亿,到二十二世纪末达到了一千亿。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
    到二十二世纪初期,中国的国土上就容纳不下那么多的人了。
    怎么办?
    当时,中国主要有两个应对措施,一是扩大土地的容纳能力,即大力发展立体城市,向天空要土地。到二十一世纪末,中国就建造了一万多栋高度在一千米以上的摩天大厦,在二十二世纪前二十年·摩天大厦的数量突破了两万栋。如果按照人均占用一百平方米的生活空间计算,这些摩天大厦就能容纳近二十亿人。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向海洋要生存空间,大力发展海洋城市。
    可以说,这也是二十一世纪末,全球最主要的问题·甚至差点引发新的战争。
    当时,中国召集美国、印度等具有影响力的发达国家,在二零八二年开了一次全球性海洋会议,决定重新瓜分海洋,即确定每一个国家的海洋利益,特别是在国际海域所能占据的空间。结果这次会议遭到欧洲联邦抵制,甚至差点演变成中国与欧洲联邦的直接对抗,从而引发全面战争。最后,欧洲联邦做出妥协,在获得了足够的海洋利益之后,承认了由中国主导的海洋权益划分方式。
    从此之后,向海洋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在地球上的主要活动。
    要知道,陆地仅在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一,海洋占了百分之七十九,而且陆地上有很多地方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比如南极洲、比如海拔高度在五千米以上的高原、比如缺乏水资源的沙漠等等。在海洋上,除了北冰洋、以及另外三大洋的南北两极部分之外,其余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洋面上,都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气候环境,欠缺的只是让人类在海洋上生存的立足之地。
    显然,在二十一世纪与二十二世纪,这绝对不是技术上的难题
    仅仅三年后,中国就建造了全世界第一座能够容纳一百万人口的海洋城市,并且开始免费为公民提供海洋居住场所。
    毫无疑问,在当时,这绝对是轰动性的事件,甚至不亚于去火星进行科学考察。
    只是,跟随后出现的海洋城市比起来,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到二十二世纪出,就出现了能够容纳一千万人的海上城市,而到了二十二世纪中叶,连容纳一亿人的海上城市也不罕见了。到了二十二世纪末,仅主要在太平洋上活动的海洋城市就能容纳大约一千亿人。当时,中国的一千亿公民中,已有大约六百亿公民永久、或者长期居住在海洋城市里。
    当然,在向海洋要生存空间的时候,中国也在向太空要生存空间。
    最典型的,就是把国际空间站打造成一个环绕地球的同步空间城市群,而这个城市群最终容纳了五亿人。
    看上去,这个数字并不多,但是这五亿人,都是人类社会中的精英。
    所幸的是,在外层空间的使用权上,中国不需要跟任何国家商量,因为在大战期间签订的协议,使中国在二十三世纪中叶之前,都单独享有外层空间的权益,不需要跟任何国家进行妥协。
    只是,中国也没有独霸外层空间,毕竟国家大联合已经势在必行。
    事实上,正是在外层空间,人类之间最大的隔阂,即国家关系变得模糊,最终演化出了一种全新的文明模式。在这个文明模式下,国家不再是划分人群的标志,只有所从事的事业与追求的理想,才是划分人群的唯一标志。正是如此,人类由此分裂成了宇宙人类与地球人类。
    前者,追求的是飞往无尽的宇宙空间,在广袤的宇宙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后者,追求的是地球上的安逸生活,并且在平静与平淡中渡过一
    这种价值观念、特别是人生价值观上的巨大区别,也最终导致人类文明再也不可能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
    可惜的是,在此之前,地球上的国家界线并没消失。
    从某种意义上讲,复杂的国家关系,正是人类文明的最大障碍,也正是宇亩人类迫不及待的摆脱地球人类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生存空间问题并不突出,或者说只是一个被政治家与野心家炒作出来的问题。
    要知道,在理论上,地球至少能够容纳一万亿人。
    当然,这只是极端情况。
    在科学进步的基础上,人类的生存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地球上,也就没有必要因为地球上的空间资源而发愁。
    要知道,在宇宙人类诞生后的一百年间,人类的总量又增加了两倍。
    到二十四世纪初,生活在太阳系里的人类已经超过了五万亿,其中只有大约五千亿长期生活在地球上,另外百分之九十都长期生活在外层空间、或者是其他星球上,比如月球上的人类就达到了一千亿。事实上,这还不是月球的极限,因为在月球上,不存在保护环境的问题,也没有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更没有必要顾虑其他生物的生存与繁衍,也就几乎可以在任何地点建立殖民地。
    换个角度看,人类文明的人口大爆发,证明了陆雯提出的第一定律。
    在科技允许的范围之内,任何智慧物种都具有无限繁殖的倾向。
    只是,陆雯忽视了一点,即物种的无限繁殖,也将促成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进而继续促成物种的无限繁殖。
    说得简单一些,物种的繁衍生息与科学进步是相辅相成的。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只要有充足的时间,任何一个宇宙文明都能充满整个宇宙,从而不可避免的与其他文明发生遭遇,也就不可避免的为了生存空间、生存资源等等与其他文明发生冲突。
    只是,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在理论上,这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以宇宙的容积,即便在宇宙的有限生命期间之内,也没有任何一个智慧物种能够占据整个宇宙。
    只是,物种之间的冲突,绝对无法避免。
    对人类来说,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人口大爆发不是坏事。原因很简单,量变必然引发质变。
    在人口海量膨胀的同时,人类的科学技术也在迅猛发展。
    也许,这正是罗素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人类的生死存亡,就得看这两百年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了。纟T!~!
    ..
第二百九十二章 量子理论
    在反重力场技术之后,人类取得的最大科技成果,绝对是量子物理学上的重大突破。
    量子理论几乎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同时问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家都认为,前者解释微观世界,后者解释宏观世界,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也能够完美的解释所有物理学现象。
    随着对量子物理学的深入研究,很多科学家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人类在量子理论领域的深入研究,始于一项技术需要,即前面提到的量子通信技术。在理论上,量子通信技术不受空间与距离限制,能实时传递信息,通信效率远远超过已知的任何一种手段。
    为此,中国政府首先在该领域投入巨额科研经费。
    最极端的工程,就是环绕地球同步轨道,建立一条长达二十六万三千公里的环形粒子加速器。
    这项工程,足足花掉了二十年,在二零八二年才正式完成。
    事实上,这条环形轨道,正是后来的轨道城市的基础,即宇宙人类诞生之地就建立在这条环形加速轨道上。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一项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巨型工程。
    如禺从工程量上讲,月球基地都算不了什么。
    在二零六三年到二零八二年之间,中国政府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近三千万亿元,动用了差不多一千万名劳动力。为了向地球同步轨道运送物资设备,中国政府总共建造了三千艘大型轨道飞行器,最小的都能装载上千吨货物,最大的则能装载五千吨重的大型设备。在长达二十年的工期内,总共有大约两亿人参与、或者间接参与过该项工程,还有更多的人在从事相关工作。
    发展到最后,这已经不是中国的科研工程了。
    主要就是,耗费太大了。
    从二零七一年开始,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先后参与进来一些国家提供工程建设帮助,一些国家提供工程款项,最终演变成了国际航天工程。
    到最后,该工程花掉了近一点五亿亿元运送的物资设备总量高达四百亿吨。
    工程建成之后,在晴朗的夜晚,人们在地面上就能看到如同腰带一样环绕在地球上空的加速轨道。
    准确的说,是一串横挂在夜空中的“链珠”。
    原因很简单,在最初的时候,环形加速轨道不是一个完整的圆环,而是由一万多个加速结点组成每个加速结点的长度在一公里左右,直径大约五百米,是一个两端开放的空心桶状体,两个相邻结点的距离在二十五公里左右,没有直接连接,每个结点都单独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加速器工作的时候,被加速的粒子依次从这些结点中通过,在稍微改变方向的同时加速。如果是加速一颗质子在绕加速器飞行一周之后,速度就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
    最初的时候,有科学家对建造地球同步轨道加速器提出了质疑。
    当然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反重力场推进技术已经能把飞船加速到光速,还有必要专门建造为粒子加速的加速器吗?
    只是,这种质疑也很没道理。
    重力场理论已经证明,通过反重力场技术给物体加速,与通常方式完全不同,即反重力场技术利用的是重力场能,也就是空间能,而这种能量对人类来说还极为陌生,对于研究微观物理学没有任何帮助。
    事奂上在此之前,中国物理学家已经做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