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之美食大亨-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应对客人的各种要求上,目前还不能灵活处理,这里就能看出有经验和没经验的人在应对时的区别来了。
  小树和庆哥儿他们虽然在小吃店的时候也接触了客人,但是小吃店的营业模式不一样,客人点什么便拿什么,很简单,所以他们在面对饭馆跑堂这事时,也还算是生手。不过因为在小吃店跟客人接触多了,他们面对客人时倒是没那么容易紧张了。
  而像小聪、大辉和大林这三个有经验的,就比较会处理,所以他们碰到的问题也比较少。
  余清泽便请他们分享了一下他们的方法,给其他人示范了一下。
  小聪很大方地将自己怎么回答客人的话说了一遍;大林也说了几句;大辉摸摸头,说,大概就跟小聪和大林差不多。
  小树他们听了,得到了一些经验,晚餐高峰的时候,便好了许多。
  第一天营业结束,大家收拾好了饭馆卫生,便离开了。小聪他们回家,村里的伙计都回租的房子去洗漱睡觉,家宝也跟他们一起过去住。
  店里只有两间房间,一间余清泽和乐哥儿住,另一间放了许多的食材,味道不好闻,余清泽便让家宝也一起到那边住了。
  开业第二天,常爷爷过来拖潲水回去给猪吃,顺便给他们带了一小篮子马铃薯来。
  “阿泽,这马铃薯大半个月前就这么大了,现在还这么大点,好像都不长了,叶子也开始枯黄了。”常爷爷拿着个马铃薯皱眉跟余清泽说道。
  余清泽拿起一个看了看,比之前大河带回来的时候好像小了不少,想起他前世时马铃薯大部分是冬春季收获的,便说道:“可能是之前气温太高了。叶子枯黄了是不是要挖了啊?”
  常爷爷点头,“是要挖了,不然久了容易坏。你看这个,就是被虫子啃了的,我看了下,还有些没被泥巴遮住的,皮子发青。”
  “是,露出地面的马铃薯是容易青皮。爷爷,那就全挖了吧。等过个把月,再种。”余清泽说道。
  常爷爷答道:“行。”
  当天中午的午饭,余清泽就将马铃薯给做成了酸辣土豆丝,让大家都尝了尝。
  又过了一天,常爷爷将马铃薯全部挖了,他又来城里了一趟:“一共有三箩筐,我都放空房里阴着了。过几天要收割了,你们就不回去了吧?”
  现在饭馆刚开张,生意也好,老关门回家也不是个事儿。
  “回去,我们不回去你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余清泽说道。
  常爷爷道:“可以请人帮忙收,反正也不用再插秧,晚两天就晚两天吧。饭馆生意正好,两三天赚的钱都比全部的粮食还要多了。”
  余清泽想了想,道:“那您去请村长家帮帮忙看?店里其他伙计我也要问问他们,如果他们大部分要回去收割的话,那店里也忙不过来的。”
  单是在小吃店和饭馆帮忙的村里的伙计,加起来就二十个了,差不多村里半数人家都有劳动力在他这里。
  余清泽趁着还没客人,问了下他们。三个叔么是要回去的,还有两个因为家里弟弟还小基本帮不上多少忙,也要回去。其他的几个可回也可不回。
  这要回的五个里,其中一个是烧火的叔么,另两个是给他们切菜的。他们走了厨房根本忙不过来,余清泽干脆就决定到时候歇业四天算了。
  聚福楼开业第二天,这名声就打了出去。
  本来余记在桐山城的名声就已经够响亮,现在再加上一个饭馆,余记在桐山城就已经变成了美食的代表。
  饭馆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客人一天比一天多,有时候等位置的人都得等两三刻钟,甚至半个时辰的。
  余清泽又赶紧去紧急订做了一批凳子放在外面屋檐下,给等候的客人坐。又弄了一些小木牌来,让家宝按照到店的先后顺序分发下去,免得弄错了顺序引起纷争。
  九月二十三,聚福楼歇业四天,回家秋收。
  一些特意来吃饭的客人看到歇业的告示牌,摇头兴叹。这余记啥都好,就是每次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就得歇业几天,他们这些老顾客都习惯了,等着吧。
  洛明达这天中午从县衙回来,吃饭的时候一看桌上的饭菜,就觉得不对劲。这菜的样子不对啊,颜色和气味好像也不对。
  “今天怎么不是聚福楼做的菜?”语气很生硬,不开心。
  洛夫郎给他盛了一碗饭,道:“聚福楼歇业四天,回去秋收了。”
  “啥?又歇业?还四天?”洛明达皱眉道:“那小吃店呢?”
  洛夫郎答道:“也歇业四天。”
  洛明达:……
  他皱眉坐下,接过洛夫郎手里的饭,看着桌上自家厨子做的菜,迟迟没去拿摆在面前的筷子。
  “不喜欢吃?”洛夫郎看着他的样子,问道。
  洛明达摇头,这才拿起筷子,慢悠悠地夹了一块回锅肉。
  这道回锅肉是他们家厨子仿照着聚福楼的回锅肉做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像,味道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嘴油腻腻的味道。
  洛明达不喜欢吃肥肉,太腻。之前吃聚福楼的是因为不腻,现在这个……
  他顿时皱眉,好不容易吞下去,他赶紧喝了口茶压一压。
  洛夫郎见状,道:“还是吃青菜吧。”说着夹了一条青菜放到了洛明达碗里。
  洛明达苦巴巴地看着碗里的青菜,吃了。自从这几天每天吃聚福楼的饭菜,现在吃到自家厨子的菜怎么就觉得这么难吃呢?!
  “……昨天晚上在聚福楼带回来的酸辣鸡杂还剩下一点,要不,给你热热?”洛夫郎见他吃得那么痛苦的样子,忍不住说道。
  洛明达一听,赶紧点头:“好好好,赶快。”
  “剩菜哦?”洛夫郎提醒了一句。洛明达从小养尊处优,从来不吃剩饭剩菜,每餐必须是新鲜的。就是当年战乱时,他家因为没受到多少波及,他也没吃过剩菜剩饭,也就是吃得简朴一点,但也都是新做的。
  洛明达一听,皱眉,然后看着桌上的菜,又转头看着他夫郎,表情可怜兮兮的。
  “……行了,等一会吧,我让明叔给热一下。”洛夫郎说着,走到门口让小厮传话去了。
  洛明达赶紧点头,放下筷子,等着。
  “夫郎,昨天那茄子煲还有吗?”
  洛夫郎身边的一个四五岁的小汉子答道:“爹,没有了,早上我吃掉了。”
  洛明达:“……哦。”
  第二天,洛明达刚到县衙坐下不一会儿,便看到知府蔡大人带着他的幕僚和两个随从来了。
  “蔡大人?你怎么有空下来了?”洛明达起身迎道。
  蔡大人笑道:“好事。换身轻便的衣服,叫上县丞,我们去下面村子里走走。”
  洛明达:“啊?去村子里?”
  蔡大人道:“是,去看看秋收情况,快去!”
  洛明达:“……哦。”


第109章 同道中人?
  马车摇摇晃晃走了两刻钟,县丞掀开帘子看了下外面,还在官道上。
  “大人,知府大人有说去哪个村子吗?”
  “没说。”洛明达眼皮都没掀一下,对这个明显不怎么感兴趣。乡下村子,不都是茅草房,走进屋里黑漆漆的,白天跟夜晚似的,想也知道都差不多,有什么好看的。
  县丞看着外面,说道:“城西这边的村子,靠近城里的几个村子情况好一些,村民生活好一点,越往后,越穷。”
  洛明达微微睁开眼看着县丞,说道:“现在已经过了几个好点的村子了?”
  县丞点头,说道:“看前面马车也没有要进村的打算,不知道知府大人想去哪里。”
  洛明达又闭上眼,说道:“到了就知道了,也轮不到我们做决定,跟着走吧。”这种事,还不是上头的人说去哪就去哪儿。
  县丞继续看着外面,过了一会儿,他说道:“转弯进村道了。”
  洛明达明显感觉到路面更颠簸了一点,皱眉问道:“这是去哪个村的?”
  县丞答道:“这边有好几个村子,第一个村子叫牛头村。”
  “哦。”洛明达应了声,心道,这村名可真够俗气的。
  又过了一会儿,马车停下了。
  县丞看到前面蔡大人他们下车了,赶紧道:“大人,到了,是牛头村。”
  洛明达睁开眼。
  车夫在外面撩开马车门帘,提醒他们道:“两位大人,到了。”
  洛明达和县丞下了马车,入眼看到的却是一座青砖大瓦房,还是崭新的,刚建成不久。这可让洛明达吃了一惊了。
  洛明达眨眨眼,跟县丞说道:“村里还有这么好的房子?”
  县丞望了下这房子,又看了下村里其他人的房子,道:“这应该是余清泽家的,他在城里开店,赚钱多。”
  “你说谁?”洛明达睁大眼,以为自己听错了,掏了掏耳朵,问道。
  “余清泽啊,就是您很喜欢吃的那个余记一口鲜和聚福楼的老板。”县丞答道。
  “这是他家?他住农村的?”洛明达惊讶问道。
  县丞点头,答道:“对,他的户籍就是入的牛头村。”
  “你刚才怎么不跟我说他在牛头村呢?”洛明达皱眉问道。他没想到余清泽是住村里的,余清泽不是蔡府那个义子的义兄嘛,他以为他是住城里的呢。蔡府怎么会让义子住村里的呢?
  县丞就很冤枉了,说道:“我以为您知道呢。”这经常去吃的都不知道,还来问他这还比较少去的。
  洛明达:……
  “诶,洛大人,县丞,过来过来,我们去田里看看。”蔡大人站了一会儿,见他们俩在那边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什么,赶紧叫人。
  洛明达和县丞走过去。几人一起往村里走去。
  知道这是余清泽他们的村子,洛明达这会心情好极了,完全不见了早上听说要来村子里时的郁闷。
  他心里估摸着,以蔡大人跟余清泽的关系来说,他们都专程过来村子里了,中午起码得招待一顿饭吧?
  这心情好了,洛明达也有了心思考虑些别的了。他走到蔡大人身边,问道:“大人,您这么忙,怎么想着要来看看秋收的?”
  知府治下那么多个县,怎么就来了桐山?桐山这么多个村,怎么就来了余清泽在的牛头村?
  其实蔡大人也是借故来尝尝余清泽的手艺的吧?
  洛明达脑子里转悠了一圈,得出了个看起来十分合符逻辑的结论。
  “一是看看秋收,二嘛,还要看看别的,你等会就知道了。”蔡大人老神在在地回答。
  果然!洛明达看了蔡大人一眼,心道:想不到蔡大人也是同道中人!
  这会儿,村里子村民们都在田里忙着,偶尔有人挑着谷子回家,也是行色匆匆。
  一群四五岁大的小孩子在外面跑着完,看到这么一行一看就是城里人的人来了,他们好奇地停下来看着。见他们走近了,他们顿时又跑了。
  这时,一个汉子挑着一担谷子走了过来,见了几人并不认识,看他们穿着都挺好,一看就不是村里人。
  他停下,问道:“几位贵客,来牛头村有什么事吗?”
  蔡大人闻言,笑着答道:“老乡,我们来找余清泽,他家关着门,可能到田里忙去了,请问你们的田里怎么走?”
  那汉子一听是来找余清泽的,顿时明白了。就说嘛,村里也没其他人能认识这样的人了。
  “原来来找阿泽的啊。”他转身伸手一指,说道:“沿着这条路直走,到小溪边,过了小溪,旁边有颗大树的那条路,直走就是田里了。”
  “哦。谢谢啊。”蔡大人笑着道谢。
  几人按着那汉子说的很快出了村,然后过了小溪,前面豁然开朗起来。一眼望过去,是一片平整的稻田,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泛起一阵波浪。
  蔡大人深吸一口气,说道:“每到收割的时候,最让人激动。”
  他旁边带来的那个幕僚姓孙,蔡大人尊称他为孙先生。
  孙先生就接口道:“是啊,特别是秋收,百姓们能不能好好过个冬就看这秋收了。”
  蔡大人点头,深以为然。
  洛明达疑惑地望着县丞。
  县丞跟洛明达也相处了好几个月了,知道他这是有疑问。
  他便上前一步,在洛明达耳边小声跟他解释道:“因为秋收后要一直到明年六七月夏收才能再收获了,时间长,还要交田赋。秋收的收成好坏,直接关系到村民们是否有足够的粮食过冬,是否能支撑到明年夏收。”
  “哦……”洛明达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他想了下,问道:“要是收成不好,明年春天就很多人饿肚子?”
  县丞点头。
  洛明达少爷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他家就算是在战乱时也没挨过饿,根本没碰到饿肚子的事,在他眼里,食物只有好不好吃的区分,根本不存在有没有吃的问题。
  见到县丞点头,他若有所思。
  他知道,吏部在考核官员政绩时,治下百姓的生活如何,是否有饿死很多人,这些都是考核的一个方面。
  蔡大人看了洛明达一眼,笑了一下,然后道:“走吧,我们去看看。”
  几人往田里的土路上走去。
  村民们见着一群人来田里,全都好奇地看着他们,想看看他们是去找谁。
  余清泽他们今天上午在比较靠近山脚的一块田里割禾,大家全都蹲着,被稻禾挡住了身子,一般不容易发现。
  蔡大人他们走了大半条路,也没发现余清泽他们,便问了路上一个汉子。
  那汉子听了,先给他们指了一下方向,但是那里根本看不见人影,那汉子干脆扯起喉咙喊道:“阿泽!阿泽!余清泽,城里来了人找你!”
  然后,蔡大人他们便看到,在一片金黄色中,忽然探出了十几二十个脑袋朝这边看了过来,然后又有几个人站了起来。
  山脚稻田里,余清泽他们听到汉子的声音都站了起来,朝路上望了过去。
  “谁呀?”常浩用手遮在眼睛上挡着太阳望着那边。
  其他人也在看着。
  “好像,是义父,还有,县令大人?”家宝眯着眼睛看着,然后说道。
  听到是蔡大人和县令大人,余清泽他们都有些吃惊。
  他们怎么来了?
  “我去看看,你们继续割吧。”余清泽说道。今天上午要把这块田割完,然后下午可以用打谷机。
  余清泽将手里的割禾刀插在泥里,然后往路上走去。
  那边,蔡大人一群人也往这边走。
  走完土路,蔡大人也没等随从下去接应,直接就上了田埂。
  洛明达看着那窄窄的田埂,皱眉。怎么还要下去吗?在这里等余清泽过来不就好了?
  孙先生和县丞还有两个随从都在等着洛明达先走,见他没动静,县丞提醒了一句:“大人?我先下去?”
  洛明达点点头。
  县丞先下去了,然后伸过胳膊,给洛明达搭把手。
  洛明达看前面蔡大人回过头来,不得不提起衣摆,抓着县丞的胳膊,跳下去了。
  两方人在一块空田里汇合了。
  余清泽见了两位大人,便行了个礼,然后问道:“两位大人怎么进村里来了?”
  蔡大人笑道:“这不秋收了嘛,过来看看大伙收成怎么样。”
  余清泽看了田里,答道:“今年还行,没有遇到自然灾害,也没有遇到大的虫害,大家都说还可以。”
  其实,在余清泽眼里,这里的稻谷亩产真的太低了,一亩田可能只有三四百斤的样子。不像他前世,有袁隆平爷爷团队研究出的杂交稻,基本亩产都能有七八百公斤,而且那超级杂交稻,甚至创造了亩产1000公斤的记录。可以说,一个袁隆平爷爷就养活了十几亿人!
  闻言,蔡大人不住点头,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啊。”
  “大人,田里脏乱,咱们回家去说吧。”余清泽看着洛明达一个劲在稻草上搓鞋底的泥巴,赶紧道。
  蔡大人顺着他的眼神看了一下,道:“不用,我就是带着洛大人来体验体验生活的。洛大人,洛大人……”
  洛明达正蹭着鞋底的泥呢,听到蔡大人叫他,猛然抬头,问道:“怎么了大人?”
  “你别蹭了,待会不还得有?”蔡大人笑着摇摇头,然后说道。
  这么说也是。洛明达纠结地看着鞋子,皱眉,然后又蹭了两下,走到蔡大人身边,说道:“这田里都还没干,怎么就割禾了?”
  余清泽踩了踩脚下的田,笑道:“这点泥村民们都习惯了,不碍事的。”这块田大约只有七八分干,踩了还能带点泥,对于洛明达这大少爷来说,确实是脏得不行。
  “没事。”蔡大人摆摆手,然后看着洛明达,道:“洛大人,我们去给阿泽他们帮帮忙怎么样?”
  “啊?”洛明达一听就懵了,可是知府大人都这么说了,他只好点点头,道:“哦。”
  蔡大人忍着笑,跟余清泽说道:“走,去你们田里看看。”
  余清泽见状,似乎有些明白蔡大人为什么带洛明达过来了。
  他点点头,带头往前面走去。
  洛明达苦巴巴地提着衣摆,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作者有话要说:  洛明达:大人原来也是同道中人?
  蔡大人:……哪一道?
  洛明达:为了吃顿美味,也是很拼了!
  蔡大人无奈摇头:……这傻孩子,根本没体会到我的深意!


第110章 蔡大人的目的
  一行人穿过几条田埂,来到了乐哥儿他们所在的田里。
  余清泽跟常爷爷和家宝他们介绍了一下,他们俩还不认识县令大人的。乐哥儿几人都站了起来,跟三位大人行了礼。
  蔡大人赶紧道:“不用多礼,这又不是在衙门,大家继续忙吧。”
  家宝走过来,叫了一声:“义父。”
  “哎。”蔡大人高兴地应了一声,看着家宝忙得一头汗水,给他擦了下,问道:“累不累?”
  家宝摇头,笑了一下,道:“还好。那义父,我先去忙了,我们上午要割完这块田的。”
  “行,去吧。”蔡大人应道。
  看着家宝现在割禾也割得像模像样了,蔡大人感慨道:“几个月不见,越发懂事了。”
  余清泽笑着答道:“是,现在可是店里的小账房,能干着呢。”
  蔡大人哈哈大笑,然后问道:“有多余的割禾刀吗?咱们也去割一割。”
  余清泽挑眉,惊讶道:“您也要去啊?”
  蔡大人点头,反问道:“怎么,看我不像会的?”
  “没有,我去拿刀。”余清泽摸摸鼻子,走到自己割的那厢禾前,拿了自己的那把,然后又到田头的粪箕里,拿了两把备用的走过来。
  余清泽将自己用过的那把给了蔡大人,“这把用过,锋利点。”
  蔡大人转手递给了洛明达。
  洛明达愣了一下,伸手指了指自己,“我?”
  蔡大人点头,道:“试试,你可是桐山的父母官,得知道自己治下的百姓都是怎么生活劳作的,体验一下,来吧。”
  说着蔡大人不由分说地就把割禾刀塞进了洛明达手里。
  洛明达:……
  “大人,不如我来吧,洛大人从没做过这些……”县丞见了赶紧说道。
  “别急,这把你的。”蔡大人又递了一把割禾刀给县丞。
  县丞:……
  “好了,咱们上吧。”蔡大人将外袍脱下,递给随从,然后挽起袖子,就准备上阵了。
  见知府大人都去割了,洛明达和县丞只好也将外袍脱了,学着蔡大人的样子,将袖子挽起,走到了稻禾前。
  “需要我给你们示范一下吗?”余清泽问道。
  “你给他们俩示范一下。”蔡大人说着就直接蹲下了,然后就着之前余清泽割的那一面禾割起来,那动作还挺像那么回事。
  余清泽见蔡大人没问题,就转头看着洛明达和县丞。
  洛明达将手里的割禾刀往他面前一递。
  余清泽笑着接过来,一边说一边给他们示范了一遍。
  完了,洛明达皱眉蹲下来,学着余清泽的样子,左手抓禾蔸,右手用力。
  刷——
  第一下没全割断。他又皱眉再一用力,这次割断了,但是用力太大,往后墩了墩,差点一屁股坐下去。
  不过看着割下来的禾蔸,洛明达哼笑了一下,然后再往下一蔸禾进发……
  余清泽在边上看着,笑了一下,出声提醒道:“大人,刀可以再往下面放一些。”
  “哦,这样?”洛明达闻言,将刀贴着地面上一点割了一蔸禾。
  “嗯,对,这样就差不多了。”
  听闻三个大人要割禾,家宝和常浩两人偷偷往这边看,边看边笑。
  余清泽走过去,轻轻给了两人每人一个脑瓜崩,道:“看啥,快割。”
  两人摸着额头笑了,接着割起来。
  不过他们俩不看了,旁边田里的其他村民们却是好奇地在看着的。城里的大人来下田割禾了,蛮稀奇的。
  蔡大人的两个随从将三位大人的衣服给孙先生搂着,然后走到家宝和常浩那边,接过了他们俩手里的割禾刀,也蹲下割起来。
  家宝和常浩看着这两个护卫大哥哥,唰唰唰地,比他们割得可快多啦,两人便到田头倒了水喝,坐在田埂上休息。
  现在时间还早,没到午时,余清泽想着中午的饭菜问题,多了六个汉子,家里的菜有些不够。
  他走过去,跟常爷爷商量了一下,到时候得到河边的大爷那里买条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