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初搞慈善-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并不像他们之前碰到的人那样好对付,这是一群真正的亡命之徒,他们武器精良,各个人高马大,或许是路过的时候看到了林渊的庄子,起了据为己有的心思,他们没有攻城器,只能暂时在庄子附近待下来,像蛇一样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
  或许是因为有藤甲,或许是因为别的原因,这次的死伤并不如林渊想的那么惨烈,虽然还是死了接近二十人,十几个重伤,剩下的都有大大小小的轻伤。
  不过那群流匪一个都没活。
  之前他收下三子这些土匪,是因为他们位于寨子的最底端,也就说是他们其实算不上是什么大凶大恶之徒,他们只是想混口饱饭吃,谁有吃的,他们就跟着谁,这样的人好收服,林渊也就收下了,至于服从性和归属感,这就是只能靠面前慢慢培养。
  可这些流匪不是。
  他们的屠刀可以指向任何人。
  林渊没法去赌。
  他身后这么大一个庄子,庄子里这么多人,他赌输了,后果他负担不起。
  死去的那接近二十人,林渊叫人连夜给他们准备了简单的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距离庄子不远的地方,重伤的移到室内,叫手脚最轻的女人们去照顾,轻伤的就简单了,叫他们按时换药就行。
  李从戎和朱元璋也受了重伤,好在有之前在蒋光处买到的药材,止血的就有好几种,还是很管用的,用了两天以后,伤口就变成了粉红色,不再流血了,也没有化脓感染。
  林渊一直非常注意病房的卫生。
  所有病人的衣服都是要经过水煮消毒的,照顾伤患的人也全都是把自己整理的更干净的女人们。
  虽然口服的药不多,但林渊这么非常大方,几乎顿顿都给他们吃肉粥。
  甚至都有人觉得要是能一直在病房里住下去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他们要解决三急的时候,帮忙的就是男人们了。
  陈半仙他们自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外面打起来的时候,他们就躲在炼丹房里瑟瑟发抖,事情结束以后,他们聚在一起,头一次发现了炸炉子的重要性。
  如果真像东家说的,能把方子调配好,再在里面放上珠子,面对这样的冲突和袭击,他们损失的人会少很多,非常多。
  拿到李从戎他们带回来的东西之后,陈半仙他们头一次升起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几乎是一天到晚都闷在炼丹房里,连假玉石都不做了,吃饭都只是一个人去食堂打,然后回到炼丹房里继续尝试。
  林渊还去看过一回,发现他们调配方子的办法其实挺科学的。
  因为没有准确的计量工具,所以他们用的是小木勺,这些小木勺的大小非常一致,误差不会太大,他们会一点一点的放,旁边的人会记录下来。
  等他们觉得差不多了,就把小炉子拿到室外去,密封好之后再把引绳点上火。
  可惜大部分都只是起火,但不会炸。
  林渊跟他们待了一整天,发现他们吃饭都是嘴里嚼着馒头,手上做着事,很有点废寝忘食的意思,半夜要是想到了什么,就又冲到炼丹房继续弄。
  这群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了。
  但他们的付出是有成果的。
  在一个碧空如洗的晴天,林渊收到了这三年来最大的一个好消息——
  土炸药被弄出来了。
  虽然简陋,杀伤力也不算大,但它能爆炸,能对敌人进行威慑,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作为武器大概是不够格的,但作为威慑的工具,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
  就好像动物界里,许多动物在打架之前都会冲对方狂吼,以此吓退敌人。
  其实人也一样,只是人惧怕的跟动物惧怕的又不相同。
  陈半仙也有些得意:“您说的法子我们也想过了,您看,这一包就是加了珠子的。”
  这些珠子是吴三四弄出来的,他在打铁上很有点心得,弄出大小差不多的珠子并不算是什么难事。
  为了检验这种加了珠子的炸药有没有用处,林渊一狠心,决定牺牲一个最简陋的棚子,然后引火把炸药扔进去。
  只听见一声巨响,棚子的顶部被炸飞了,不过瞬息,就有火燃烧起来。
  不过火势并不算太大,等浇灭了火,林渊才走进去看。
  很多珠子都嵌在墙体里,这个棚子虽然简易,但是墙体做的还是很结实的,如果这是人的身体,这些珠子就算不能打穿,也会在他们的身体里面。
  珠子的存在会加大土炸药的攻击范围和杀伤力。
  林渊喜不自胜,一转身就把陈半仙这个糟老头子抱了个满怀,还兴奋的直拍人家肩膀:“半仙啊!你这可是立大功了!”
  陈半仙自己也有些发懵,他是真没想到加了珠子的有这么厉害。
  “东家……”陈半仙咽了口口水,“那……真是我跟您的那包火药?”
  林渊狠狠点头:“对!半仙,你是真厉害!”
  陈半仙被夸了,终于兴奋起来,他这下才从天上回到地上,脚终于落到实地了。
  围观人群也不少。
  他们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好家伙!那么大的声响!我还以为是龙王爷打喷嚏!”
  “你没看那棚顶都被炸飞了!”
  “还起火了!”
  “这可真了不得。”
  “以后谁要是还在我们庄子外面守着,我们就丢几包这个下去,吓死他们。”
  “就是!”
  林渊心情一好,大手一挥,今天又能人人都尝点肉味了。
  虽然只是肉汤,但偶尔能吃到点肉沫,那都是至高无上的享受。
  关于这些火药,林渊觉得光是这几个半仙做肯定跟不上生产,年纪这么大了,工作强度再大起来的话,他怕他们那天就翘了辫子,这些可都是用金子都不一定能换来的人才,必须要好好保护。
  于是林渊就叫吴月莲带着几个没怀孕的女人拜师去了。
  陈半仙他们当然不肯,谁收女徒弟啊?更何况还不是拜入道门,是要单独认他一个人当师傅,也不知道吴月莲是怎么做到的,反正磨着磨着,陈半仙他们也就开始不情不愿的开始教了。
  林渊叫女人去是有原因的。
  现在男人的数量少了接近二十个,他必须要想办法补充。
  而且男人要种地,要训练,实在也抽不出人手叫他们再去学做火药了。
  吴月莲她们不同,她们的活没有那么多,也不需要她们出去打仗,做火药这种后勤正好合适,而且女人总是要细心些,调配出错的可能性也会降低一点。
  分工明确之后,林渊就叫李从戎、姜桂和朱元璋一起来商量招人的事。
  其实冬天招人的话,耗费的粮食能够更少,不过现在林渊等不及冬天了,只能现下想办法。
  “上回那个客商呢?”姜桂问道,“他自然有法子买人。”
  林渊:“我又不晓得他家住哪里。”
  找都没地方找去。
  朱元璋又说:“要不,我再带人出去一趟?”
  林渊摇头:“你们还是得修养一段时间,那么重的伤,别裂开了更麻烦。”
  朱元璋摸了摸自己的腰侧,那有一道刀伤,好在处理及时,现在已经开始结痂了,估计再过不久就能好的差不多。
  “等蒋光带马过来,我叫他找人给我。”林渊说,“若是他不来,我们就得自己去出去找人了。”
  姜桂忽然说:“不若叫我出去一趟?”
  几人看向姜桂。
  姜桂笑道:“扮个行商,还是能扮的,且不说买人的事,便是打听消息也比你们快些。”
  “这倒是个好主意。”
  “还需细细参详。”
  林渊听着他们讨论,他需要人,而且不少,他们的粮仓是满的,也把附近能开的荒地全开了,今秋收获的时候能比之前的几年量都大。
  林渊准备再收五百人进来,等到冬天,又收五百人。
  虽然一千人看起来不多,但事实上,现在各个城镇的军备其实都非常少,有一千人,甚至都可以去打一座小城了。
  林渊现在就等着杨子安回来,如果他能把张士诚和他的那些兄弟们带来,他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动作。
  把兴化打下来。
  兴化有盐场。
  不过要等红巾军那边举反旗才行。
  朝廷的兵力大部分都会冲着红巾军去。
  那他就能在把兴化拿住。
  张士诚这个人……
  林渊现在觉得还不好说,张士诚其实是个很普通的人,他有一些才能,也有一点善心,但同时也有普通人都有的毛病,成功以后骄傲自大,自立为王,一方面跟元朝做着交易,给元顺帝送去粮食,一方面又要叫朝廷承认他的诚王身份。
  不过早先的张士诚是很有点领导能力的,他会不畏强权为自己的兄弟们出头。
  也会怜惜弱小。
  劫富济贫,想叫更多的人活命。
  但当他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多,没人唱反调以后,整个人就膨胀了。
  大部分起义的头领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只是有人按捺下来了,有人真的膨胀。
  林渊不怀疑张士诚的初心,他最开始想得到的应该不是权力,身在最底层,他想要的大约就是过上有饭吃有衣穿不挨打有尊严的日子,但是当权力越来越大,欲望也就越来越多。
  林渊不知道他会不会有朝一日也变成那样。
  只希望如果真有那一天,身边能有个人把他打醒。
  作者有话要说:  底层起义,领导者特别容易膨胀,不少都是脚跟还没稳就要自立为王,再来个三宫六院,太后也封一个,大臣也封好,这种全都没成功。


第39章 039
  从树林里传来野兽的低吼声; 晚风吹过,树叶婆娑; 耳边有“沙沙”的声响; 月光不是太亮; 被乌云遮住了一半; 杨子安只能带着人在一处平地生火; 休息一晚再上路。
  从庄子离开的时候他身边只带了两个人; 可回去却带了接近五十个。
  这还得从找到张士诚说起。
  不过人家不叫张士诚,叫张九四; 因为名字错了; 杨子安找了许久才找到。
  张九四还有三个亲弟弟; 张九五,张九六; 张九七; 另外还有些好兄弟,具都拖家带口; 杨子安这才耽搁了不少时间。
  他们这些人都是靠着乘船运盐为生; 张士诚为了补贴家用,就偷运盐去卖,有些富户不想给钱; 便说要向朝廷举发他偷卖官盐,动辄打骂,除此以外盐场还有盐监名叫丘义,不仅克扣盐民的工钱; 每月还要盐民们向他上贡,但凡有点疏漏,必然是打骂不断。
  自古官大一层压死人,更何况张士诚他们还不是官,平民百姓只能憋着一肚子气,继续艰难地过日子。
  “吃点东西,赶了一天路了。”杨子安叫人从牛车上把干粮拿下来。
  这些干粮是林渊叫人给他准备的,都是一些干饼肉干之类的东西,找一口锅,放点水加点盐煮煮,在如今也算是又暖胃又饱足的一餐。
  席地而坐的人们纷纷拿上碗去等着,也有等不及的,拿了干饼直接就吃。
  张九四有点羞愧,毕竟这些人都是他带来的,这几天他也想打猎,然而他们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布置陷阱没什么用处,根本没有时间去打猎,他坐在杨子安身旁,有些踌躇不安低说:“你们东家,真说过我与他有旧?”
  可他根本不记得有林渊这号人物啊。
  杨子安:“我那四弟说是多年前有一面之缘,他是个顶善心的人,见不得有人受苦,或是当年只与你打过几个照面,或是说上了几句话,你不记得也是正常。”
  张九四摸摸后脑勺,他深觉杨子安是找错了人,毕竟他一开始要找的张士诚,张九四在那也听说过杨子安的名号,出手阔绰,又是外地人,千里迢迢过来只是为了找人,而且找的还是个普通盐民,又说多年未见那人,张九四在家和三个弟弟一商量,就决定去试试运气。
  也不知道为什么,杨子安一听说他还有三个弟弟,一家靠撑船运盐为生,就一口咬定他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张九四原本只是想混口饭吃——毕竟每次有人上门,杨子安至少都会叫人吃一顿饭。
  不少人为了这顿饭去冒充,虽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冒充不可能成功。
  可张九四成功了,他不仅成功了,杨子安还要带他走。
  按照杨子安的话来说,就是一日三餐都能吃饱,光是这一点,张九四就有些动摇了。
  他每日运盐,拿到的工钱却少的可怜,四兄弟加在一起,也不过刚够他们吃饱,有时候还要接济朋友,自己也过得窘迫非常,还常常被打骂羞辱,连买药的钱也没有,能去一个一日三餐吃饱,不会被打也不会被骂,还提供住所的地方,简直是想也不敢想。
  但是一想到自己倒是带着弟弟们走了,关系好的兄弟们还在受苦,张九四就试探地问了问杨子安的意思。
  杨子安之前就被林渊叮嘱过,直接点头同意,也没有多问。
  虽然张九四还有些疑虑,但杨子安给的承诺太好,他就是想拒绝,也不知道怎么张口。
  还没给他反悔的机会,杨子安就已经带他们离开了兴化。
  马是买不了了,兴化那边没人卖,杨子安就买了几辆驴车,老人孩子们坐,年轻人都靠双腿自己走,路上倒也没人抱怨。
  张九四现在又开始害怕要是被发现自己不是他们要找的人怎么办?
  那那么多年没见了,大概也认不出来?
  他一路都在纠结,一会儿觉得自己不该这么贪心,一会儿又心存侥幸,觉得应该发现不了自己是假冒的。
  杨子安倒也不怕他们打劫自己,主要是除了干粮和这些驴车以外,他身上的钱基本都花光了,这些人也不是亡命之徒,不会打劫不成还要人命。
  到庄子的城墙下,杨子安才终于松了口气,距离他离开庄子已经过了近半年的时间,也不知道庄子里如今如何了。
  他在兴化耽搁的时间实在太长,然而这时间的长短却并不容他去分配。
  张九四他们却看直了眼,没想到这荒郊野外的,竟然还有这样的一处地方,简直就像是世外桃源。
  瞭望台上的人看不清杨子安的脸,只知道这些人不是庄子里的,正要吹响号角,杨子安却大吼道:“我是你杨二哥,带人回来了,快去告诉我四弟!”
  那人一愣,吼了一嗓子:“那你们先等着!”
  林渊此时正在逗弄一个小婴儿,他本来就挺喜欢孩子的,现在只要心情不好或者烦躁的时候过来逗逗孩子,整个人的情绪就会好上很多,小婴儿都有一双比大人更加黑白分明的眼睛,大人们的眼睛更浑浊,孩子们的眼睛却非常剔透。
  此时林渊正被小婴儿拉着手指,那孩子正张着嘴笑,这小婴儿的娘坐在一边,有女人笑道还在一旁说:“这孩子这么小就知道讨好东家了,长大了肯定也是个甜人。”
  孩子的娘也笑:“她眼睛长得像我呢。”
  林渊仔细看着,也觉得这孩子长得更像娘,不过这么小也不能笃定。
  有些孩子就是小时候像娘,长大了像爹。
  不过这么大点的孩子,连眉毛也没有,一张小脸肥嫩嫩的,不管怎么样都好看。
  现在没有奶粉,喂奶只能靠母亲的母乳,母乳不够的时候就喂点米汤,竟然长得还挺好。
  就是胎毛有些发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二两从屋外跑进来,冲林渊说:“少爷,杨二哥回来了,带了好些人,现在都在外头等着。”
  林渊一下站起来,估计是动静有点大,女婴发现自己握着的手指不见了,嘴巴一撇开始哭。
  林渊只能对女婴的娘说:“你哄哄她,我先过去。”
  她娘笑道:“东家去,我必看好她。”
  杨子安他们在外头晒了会儿太阳,这才看到大门缓缓打开。
  林渊从门里出来,第一件事就是跟杨子安来了个热情的拥抱,杨子安一愣,也拍了拍林渊的后背,笑道:“人我给你带回来了,钱花光了。”
  “你走了这么久,我还担心钱不够呢。”林渊笑道,“先进去。”
  说着林渊搂着杨子安的肩膀朝里走,一边走一边问:“谁是张士诚?”
  杨子安:“你认不出来?”
  林渊睁眼说瞎话:“那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有些记不清。”
  杨子安:“张士诚我没找着,找着了个张九四,他也有三个弟弟,我想着要不然就是你记错了,反正都姓张。”
  林渊一想,对啊,张士诚以前就是个普通盐民,底层人民,怎么可能有正经大名。
  他连忙顺着杨子安的话说:“应当是我记错了。”
  杨子安:“不过他带回来的人有些多。”
  林渊向后一看,张九四他们一行人都十分拘束的走在后头,但一直在左右看。
  “不嫌多。”林渊把之前的事简略的说了说,“我们正好缺人。”
  前段时间蒋光依言而来,把先前说好的三匹马带了过来,顺便把林渊给他的玉石大夸特夸,又拿了几块走,表示入冬前一定把林渊要的人带来,就是怕五百太多,林渊这边管不下来。
  林渊叫他只管送,他们这边自然能管。
  杨子安说:“宿舍不够了?”
  林渊点头,觉得杨子安简直就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果然还是二哥你懂我,我想着新宿舍是必须得建起来了,好在上次建房的工匠虽然走了,但是有不少人是跟着一起建的,有经验,知道怎么弄,这回就不必去外头弄人了,砖这些估计又要叫你找人重新烧起来。”
  杨子安:“这倒不是什么麻烦事,还是建三层啊,多修几个。”
  林渊点头:“不过也住不了多久,明年年底,我们得搬走。”
  杨子安一愣:“搬到哪里去?”
  林渊只是笑:“到时候就知道。”
  现在说话为时太早,等到明年红巾军起义,到时候天下大势,顺杆而起才是正常,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再去进攻兴化也就变得正常了。
  杨子安看问不出,也就不问了。
  张九四他们则是看着这一片片的良田和上面的庄稼,他们有些缓不过神来,李六在张九四旁边说:“你真有个名叫张士诚啊?”
  张九四也小声说:“可能不是我。”
  李六一惊:“这不是骗人吗?”
  张九四:“你说话声音小点!”
  林渊这时走到张九四身旁,他跟周围的人都不一样,只要长眼睛的,就知道这是东家,林渊如今长得很有点公子哥的样子,他又不下地干活,也不风吹日晒,加上五官也还不错,就显得像个白面公子哥。
  不过这也就是和庄子里的其他人比一比罢了。
  “张九四。”林渊叫了张九四的名字。
  张九四从人群中站出来,林渊上下打量着他,他记得张士诚在记载中是个“少有膂力,负气任侠”的人,自己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还要仗义疏财。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跟原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他在成功后迷失了方向。
  张九四看着林渊。
  林渊说道:“你同我过来。”
  张九四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兄弟们,最终还是跟林渊走了出去。
  林渊把张九四带到了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方,他知道张九四之所以愿意跟杨子安过来,就是因为此时的张九四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他还处在是否反抗的边缘,但张九四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对皇权没有畏惧之心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被逼到至正十三年才反。
  所以杨子安放出一条象征着生路的绳子,他才会在明知道疑点重重的时候抓住。
  “你不是我要找的人。”林渊说道。
  张九四一愣,他有些慌乱,毕竟不常说谎话。
  林渊又说:“但来都来了,就安心待着,我虽没找到我那朋友,不过你们都来了,自然不会再叫你们回去。”
  张九四一眼不错的看着林渊,心想这是什么活菩萨下凡?
  “只是你那些兄弟。”林渊说,“可不能给我惹事。”
  张九四拍着胸脯保证:“那是自然。”
  张九四他们被分到了宿舍里,不过不能一家人一间屋子,都得分开住,吃饭的时候得去厨房。
  张九四他们兄弟四个再加一个李六被分到了一间已经住了三个人的宿舍里,进去的时候原先就住着的三人倒挺热情的跟他们打招呼,得知他们是从兴化那边来的,这几人更热情了。
  “外头如今如何了?”
  “你们那可有盐,肯定都挺有钱。”
  张九四他们看着已经铺好的床,提着的心放下了四五分,还有五六分在空中悬着,掉在那要上不上,要下不下,他们看着上下床,眼里全是惊奇,这辈子都没看过这样的床。
  “这可是我们东家想到的法子。”同宿舍的原住民笑道,“东家说人太多,地方照顾不过来,弄这上下铺,睡得人能多写,还不用挨着挤着,一人一张床,舒服。”
  张九四跟他打听:“你们东家,是个甚样的人啊?”
  那人说:“说起我们东家,来,你坐,你听我细细跟你说。”
  另外两人笑道:“赵哥话可多了,你们且听着,他不说个痛快可不会叫你走。”
  被称为赵哥的人说:“我原先是个流民,他们俩跟我一样,都是在家乡待不下去了,跟着人一起走到这边,那时节正下雪呢!城里的老爷们不管我们,不晓得冻死饿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