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道罚恶令-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大家的奉献精神。
这特么是闭气口诀么?这特么是简单的闭气口诀么?这是胎息功啊!
闭气,只是胎息功的特征并非胎息功的功能。胎息功的主要功能是将呼吸转为胎息,从而完成从内到外的脱胎换骨。常年修炼,可以提高资质根骨,而且对陈年旧伤有着极好的疗效。
这是道家正宗养气心法,虽然没有威力,但实用性却不下于一本纯粹的内功心法。
飞凌卫既然是归属军方,刀头舔血哪个没有点暗伤。在第一次修炼胎息功的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胎息功的真正功效。
“那个,你们这么看着我做什么?”陆笙被飞凌卫的眼神盯得有些发毛。虽然已经精通九阴真经里的浩瀚武学,但本身对武学的价值了解的却还不如小白。
就好比一个从小就养尊处优的富豪,根本不理解一百万和一千万对穷人的意义。陆笙觉得自己不过是从九阴真经里节选了一篇残篇。但却不知对飞凌卫来说这已经是莫大的馈赠了。
“陆兄!”突然段飞郑重的站起身一把抱住陆笙的肩膀,“你这个兄弟,我交定了。不是因为你传了我们一套武功心法,而是因为你这人够豪爽,对我胃口。”
陆笙干干的笑了笑,默默的点了点头,他不太理解段飞为何如此激动,但段飞这个朋友,他也喜欢。
第二天一大早,陆笙等人再次来到江边,乘坐小船来到案发的地点。
锡山横跨长江两岸,两岸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对于锡山,还有一个古老的传闻。
当年大禹治水,疏通黄河长江。长江水疏通到了这里,遇锡山挡路。锡山为锡铁所铸,无坚不摧。百姓无可奈何,眼看长江水位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将江水引入大海,那么江河治水便前功尽弃。
大禹脚踏日月星河而来,挥起巨斧,一斧头将锡山一分为二,这才有了如今横跨长江两岸的锡山。
“这里便是三百万两官银被劫的地方,两岸都是锡山,岸边护卫军无法靠近保护。锡山江段长约十二里,水流比开阔地稍微湍急一点,通过时间约一个时辰。常锡府的护送军送到这里算是完成任务返回,等出了锡山江段就是苏州府守军进行押运。苏州府守军如约到来,却等了五个时辰,之后看到了两艘已经被屠杀干净的长江水师护送船。”
“好高的效率!”陆笙阴沉地叹道,“长江水师的战斗力我是听说的,百年之内护卫长江运输安全鲜少有过失手。这一次失窃,算是比较重大的一次。劫匪竟然能在这么短时间之内无声无息的将两艘护送船灭口,这等实力非一般势力所能做到啊。”
“不错!”段飞也是阴沉的叹了一口气。
“对了段兄,有没有一种可能,常锡府和苏州府的交接存在时间差?”
“不可能,时间规划是统一制定的,而后按照计划时间表下发到途径点,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偏差都会被问罪。到常锡府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时间问题。”
突然,段飞脸色一变,审视的看向陆笙,“陆兄,你这个问题有些敏感啊,你是怀疑什么么?”
“按照常理来说,无论是江湖武林还是绿林盗匪都不敢轻易动官银的,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武林人士虽然目无法纪,但他们的胆子还没那么大。”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朝廷势力毕竟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苏州府,常锡府,沪上府,通南府还有金陵府五个府之间有胆子有能力做的这么干净利落的只有三家。
但这三家,却都不太可能。第一家自然是金陵绝顶的南陵王府。可是南陵王深受皇恩,而且圣眷正浓。老王爷要钱开口便是。以老王爷的身份地位,国库之银随意可取。
第二个便是宁国侯府,但是当朝长陵公主下嫁于宁国侯谢天赐。长陵公主深受先帝和太后的喜爱,年年赏赐都是最多的。而且长陵公主常年贸易经商可谓富可敌国。区区三百万两官银还不值得长陵公主动手。
最后一个便是通南府的北坎侯,北坎侯当年犯下错事,被先帝勒令闭门思过,之后一直深居简出。”
“犯下错事?闭门思过?”陆笙好奇的问道,“当今圣上已经登基快十年了,先帝在位期间的处罚执行到了现在?那他对朝廷定然有怨言……”
“不会有怨言的!先帝的处罚,对北坎侯来说却是恩典。陆兄你有所不知,北坎侯是个彻头彻尾的武痴。他喜欢武功到了如疯入魔的地步。
二十年前,吐蕃国师出使大禹,原本打算着两国交好并希望能引进大禹的文化以教化西域诸国。但不知道北坎侯哪根筋搭错了,得知吐蕃国师为西域第一高手,武功出神入化竟然要求和吐蕃国师比武。
比武就比武了,大家都是身份地位显赫的人,点到为止即可。但谁曾想北坎侯竟然出手毫不留情,当众将吐蕃国师毙于掌下。这件事,弄得大禹很被动啊。”
“哼,吐蕃国就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什么为了两国交好,怕是想引进我中原的文化科技以强化他们自己吧?”陆笙皱着眉头冷冷地说道。
“那是自然的,否则北坎侯怎么可能仅仅受了一个闭门思过的处罚?但是当时要让吐蕃国无功而返办法多的是,北坎侯这么一闹,大禹就失礼再先了。
虽然吐蕃畏惧我大禹兵锋这件事不了了之,但吐蕃国二十年时常骚扰边境也是由此而起。
我之所以说北坎侯不可能劫持官银就是因为北坎侯的武功可谓出神入化,他要抢夺官银,哪里需要这么大费周章,挥一挥衣袖,战船运输船皆飞灰湮灭。”
陆笙听完,惊诧的回过头看着段飞认真的表情,“北坎侯的武功……真这么高?”
“高!半步宗师之境,他的武功除了那传说中的几人之外,可能无人是他对手。”
陆笙笑了笑,随即摇了摇头,“我也是随意猜测一下,段兄切勿当真。诸位,大家准备好了么,准备好了我们下水!”
扑通扑通——
十几名飞凌卫齐齐跳入江水之中,虽然说五月天很热了,但江水之中依旧是冰寒刺骨。江水深约四五十米,运足真气可以看清水底的情形。
毕竟范围比较大,一行人四下搜寻了之后才慢慢找到了沉船的位置。
一个巨大的船体压碾过的痕迹出现在江床之上。周围还有一些散落的碎片。在船体痕迹的不远处,一艘大船倒在一边,被卡在锡山岩石的夹缝之中。
第九十六章 渔人族
顿时,陆笙明白了当初自己乘坐的客船为何会突然触礁?这条路线已经被行驶了数百年,从未有过暗礁的标识。看着客船船底的大洞,显然就是被运输官银的战船撞角给撞出来的。
江床之上,也有清晰的拖拽痕迹。痕迹的周围,散落了一团被崩断的铁链。
看到这些,陆笙的心顿时咯噔一下。眼中精芒闪动,心底不禁叹息,自己的推测还是太想当然了。如果沉船之后,用铁链绑住,就算运出官银沉船都不会浮出。
而且陆笙也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劫匪完全没必要让沉船再一次浮起来。就这么彻底失踪,更能作为劫匪的掩护。
陆笙与一行人靠前,围拢这沉船的痕迹周边探查了起来。虽然江水一直在冲刷着河床,但依旧残留着一些痕迹。
不知不觉,两个时辰悄然而去。胎息功的闭气时间渐渐到了极限,陆笙指示众人上浮。
“轰轰轰——”
江面上突然炸开十几道水花,一同前来的飞陵卫冲破水面落在了船上。
“陆兄不愧是陆兄,周边各府搜寻了三个月都一无所获,想不到陆兄刚刚接手案子,便已经探明了这些劫匪的作案手法。如此顺藤摸瓜,要不了多久就能将这帮劫匪揪出来。”段飞满脸兴奋的说到。
“段兄过奖了,虽然洞悉了他们的作案手法,但却与我的推测还是有了出入,而这个时间的出入,却足以让劫匪将官银妥善处理好。”
陆笙长长叹息,望着江水默默的摇了摇头。
“出入?什么出入?”
“我太想当然了,认为是他们运走官银之后船才浮了起来。但实际上,他们早就在案发后不久就把官银运走了。
他们在凿穿船底之后,用铁链将船固定在了江底,而后从江底运走官银。因为被铁链拴着,船无法浮起来,所以长江水师没能发现运输船。
这样对他们更加有利。但是也许是天意,在一个月后,风灾袭来,长江水暴涨,江流变得湍急,固定运输船的一根铁链断裂,致使船头翘起。
而赶巧,那天我乘坐的客船路过这里,客船一头撞上运输船翘起的撞角。在加上狂风肆虐,客船倾塌,三百人沉入江底。
说真的,那一次就是本官也差点丧命。在受到猛烈撞击之后,其余的铁链也连续迸断,但还有那么几根固定住了船。
我们在江底看到的那个拖拽痕迹就是两船相撞造成的。
事发之后又是过去了一个多月,剩余的铁链无法锁定运输船,终于在十天前让运输船脱困而出,而后沿着江流到了出海口。”
听完陆笙的解说,段飞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了下来,“这帮混蛋!截了官银,杀害了护送军官不说,竟然还造成三百余百姓遇难?抓住他们,定要他们碎尸万段!”
“抓住他们之后怎么做另说,但眼下还是需先抓住他们。我方才看了江底下的痕迹,无论是将运输船固定还是将三百万两官银运走,这都需要长期的在水底作业。那段时间江面封锁,他们绝对不可能上岸透气否则必然会被发现。一切作业,都是在水底完成。这世上有谁能在水底这么长时间?”
段飞低着头,脑海中不断略过他所知道的讯息,“功力越深的人,闭气的时间就能越长。而如果他能像大人那样拥有闭气法门的话,时间可以更长……”
“但就算闭气,也得有个时间吧?而且,完成这么大的工程,绝对不可能是区区几个人就能完成。”陆笙敲击着臂膀冷冷的说到。
“陆大人,头,我听说过一个传闻!”突然,身边小船上的一个飞陵卫大声说道。
“什么传闻?”
“回禀陆大人,小人祖籍沪上府,在小人小的时候,听说沪上府的崇明岛居住着一个神奇的部落。他们被称为渔人族,是从大海中走来的种族。上了岸便是人,下了水就会化为鱼。渔人族很神秘,他们很少与其他人交流,而且他们出海打渔从来不用船,就算是用船也不过是他们运输鱼货的工具。”
“渔人族?难道是美人鱼一族么?”陆笙顿时好奇了,“你有没有见过渔人族的样子?”
“没有,小的时候还能经常听说渔人族,但后来就再也没有听说了。”
“那传说中渔人族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
“陆大人,您说的都不能是人了,这都成妖怪了。渔人族和我们长得一样,只是他们有和我们不一样的能力而已。
听说渔人族的孩子天生就能游泳,从小就可以在水下自由呼吸。当然这些我都是道听途说,不过沿着江底运输,他们总得将官银运上岸吧?
但是两岸都有官府搜查,这么多人运输这么多官银,一旦上岸必定无处藏身。所以就算在水底运输,他们也会沿着江流前往出海口,而后在迂回一个大圈从别处上岸。”
陆笙顿时对那人刮目相看,虽然这个问题很浅显,陆笙很快也能想到。但能如此敏锐的发现问题,并有逻辑的将其铺张开来,加以培养此人定然能独当一面。
“你叫什么名字?”陆笙欣赏的看着那人问道。
“回陆大人,在下金开!”
“段兄,你手下可真是卧虎藏龙啊。带地图了么?”陆笙连忙问道。
段飞从怀中掏出一份油包,打开油包,取出一张地图。这是吴州地区的详细地图,是比起民用更加精准的军用地图。
陆笙指着他们所在的位置,沿着长江移动,“段兄你看,从这里开始,长江两岸可以上岸的地方共有八处,但这八处都在官府的严密盘查之下。三百万两官银不是小数目,更不是小批量可以运走的。就算他们分成八股上岸,也很难做到无声无息。除非,他们每人携带的非常非常少。”
“就算带的再少也没用,别说运输,就是随身携带一个银锭,他们都别想蒙混过关。从案发到现在,长江两岸的关卡从未松懈过。我敢保证,他们不可能通过这些上岸口运走官银。”
“我想也是,就算有一两处被他们侥幸过关,八处地方这么大的运输量不可能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那么……解释只有一个。他们没有将官银运上岸,而是直接去了这里。”
陆笙滑动着地图,一直到了崇明岛。
崇明岛位于长兴岛的东侧,面积比长兴岛大的多。如果长兴岛只能用来作为长江水师的驻地的话,那么崇明岛就能作为沪上府和通南府的跳板。
而刚巧,金开之前说的渔人族,正好在崇明岛上。这让陆笙不得不将目标锁定在渔人族。
一行人吃过午饭立刻启程,来的时候骑马但回沪上府却不再需要。顺着江流往东,顺流而下更加快捷。到了天黑时分,陆笙等人登上了沪上府的地界。
沪上府夹在长江与大海之间,为三角形地界高高的探出脑袋。天然的港口注定了沪上府会成为海运的中转站,正因如此,沪上府也成了江南道首屈一指的繁华中心。
沿路走来,马车箱车络绎不绝,越是靠近沪上府,车队就越是密集。陆笙来到这个世界也快两个月了,竟然也看到了令人怀念的大堵车。
靠近外城,官道之上的车队已经彻底不动了。很多运输的商队就靠着货车呼呼大睡了起来。
“段兄,这是什么情况?沪上府已经人满为患到这等地步?”
“当然不是,前面不就是关卡么?进入沪上府,无论从哪个方向来至少要经过五个关卡。自从官银失窃以来,江南四府,江北二府都在戒严之中。
一辆辆货车检查过去,进出自然就没那么方便了。这不是没办法么,这么大批量的官银,能吃下而不漏痕迹的唯有金陵,苏州,沪上。
三府之中,沪上的可能最大。因为沪上以商为首,贸易往来每天的金银交易量都是非其余府城所能相提并论的。”
天黑到了外城,一路策马扬鞭还是到了深夜才进入到沪上府内城。更让陆笙受伤的是,内城密密麻麻的客栈竟然都已经爆满。
好在陆笙等人是官差,可以凭着身份居住在驿站。两天来风餐露宿来回奔波,就算陆笙功力深厚都感觉到身心疲惫。倒在床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一夜,陆笙睡得很沉,等到被外面嘈杂的声音唤醒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陆笙连忙起床,发现段飞等人竟然也刚刚起床。
一行人匆匆吃了早饭,便一起前往沪上府府衙。沪上府知府是一个年近六十大腹便便的胖子,叫年之遥。就这长相,很让陆笙联想到那些商贾豪绅,难怪能做沪上府的知府。
“下官沪上府年之遥,见过钦差大人,钦差大人尽管吩咐,下官一定全力配合。”
虽然陆笙只是苏州府提刑司主司,但因为接掌了钦差令,所以现在也是见官大半级。陆笙没有客套,直接表明了需要崇明岛的卷宗资料。
年之遥立刻亲自将陆笙带到卷宗楼,进入二楼的一处区域,“钦差大人,段将军,这里就是崇明岛的卷宗资料,无论人文地理还是近五十年发生的事件明晰皆记录在此。只是资料浩瀚,下官要不要派几个人协助诸位调查?”
“如此甚好,有劳年大人了。”
第九十七章 扒坟
崇明岛为沪上府一个县,含有一个县城和三十二个村镇,陆笙找遍了地图却没有发现半点关于渔人族的居住地的标示。
“钦差大人,您在找什么可否告知我们,你们对崇明县不了解,找起来费时费力。”吴师爷面带献媚笑容的凑到陆笙跟前问道。
“哦,本官在找关于渔人族的所在。我听闻崇明岛自古居住着一个可以在水中生活的奇异族人?”
“渔人族?”师爷满脸笑容顿时被收起,看着陆笙默默的发出一声叹息,“不错,在二十年前崇明岛的确有一个渔人族。他们自古以来就居住在这里,但是当年崇明岛发生了一场瘟疫,整个渔人族都死于瘟疫之中。”
“死了?二十年前?”陆笙放下手中的地图盯着师爷很久,“什么瘟疫这么厉害竟然灭了一个种族?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其实那场瘟疫范围并不算大,仅仅在渔人族内部扩散。当年那场瘟疫爆发的时候,我还在嘉云县做师爷,就连我都是事后才得知的。我听说当初长陵公主亲自派人封锁了渔人族,才没能让瘟疫扩散,之后三年才被解禁。因为渔人族已经没有了,所以最新的地图上就没有标示。大人稍等,我这就找二十年前的地图给你。”
很快,吴师爷从尘封的档案之中翻出一张牛皮纸,展开之后,虽然依旧是崇明岛,但布局却和现在的相差甚远。
陆笙拿起两张地图,吴师爷调来当年关于瘟疫的卷宗,而后打发他们离去。
陆笙和段飞一行人飞速的翻阅着卷宗,过了许久陆笙和段飞不约而同的齐齐抬起头相视一笑。
“段兄,你信么?”
“不信!这场瘟疫来的太蹊跷了。之前毫无征兆,突然之间出现瘟疫。而且周边的村子竟然都没察觉,反而是长陵公主先知道了。等长陵公主离开,瘟疫就杀死了渔人族全族,一个活的都没有。我宁愿相信是长陵公主派人灭族也不相信这是瘟疫。”
“嘶——”
说者无心,但这话一出口陆笙和段飞竟然齐齐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段飞的语气是开玩笑的瞎说,但说出来在反过来推敲却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陆笙顿时感觉一阵头皮发麻,“我说段兄,长陵公主虽然深受宠爱,但应该干不出这么出格的事吧?灭族?这可不是小问题。”
“陆兄,别说了,我胡说八道的。我现在更相信渔人族并没有灭族,而是转移了,全族迁徙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段飞也是脸色发白的连忙罢手。
“大人,下面我们该怎么追查?”金开有些跃跃欲试的开口问道。
“既然怀疑是渔人族干的,那么这条线就不能放弃。走,我们去渔人族的驻地看看,他们到底是真的死了还是全族迁徙。如果迁徙,我们还得继续追查下去。”
“要是真的死了呢?”金开再次追问道。
“那就查明是怎么死的,我不信是瘟疫,更不信整个渔人族连活口都没有留下。只要有残存,那就还是他们干的。毕竟,他们的嫌疑最大。”
一行人跨上马,急速的冲出沪上府前往崇明岛。又是半天的奔波,终于在下午时分登上了崇明岛的土地。
陆笙等人先去了县衙,在县衙得到了更为精准的消息。
“大人,翻过前面这座山就是渔人族以前的驻地。渔人族虽然靠着大海为生,以打渔为业,但奇怪的是他们喜欢住在山上,沿着山腰建设房屋。他们不懂农耕,每个人都能上山入水,生活习性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就算渔人族没有了,他们的驻地也没有人惦记。方圆五里都是碎石山坡不适合开垦农田。”
在衙役的带领下,陆笙来到了这一片传说中的渔人族驻地。但是在靠近之后,陆笙却只看到密密麻麻无穷无尽的墓碑。
“这么多墓碑?不是说渔人族人口不多么?二十年前登记在案的渔人族不到五百人,这里怎么会……”陆笙感觉有些头皮发麻。
“大人有所不知,这些不是渔人族的墓碑,而是整个崇明县城的。因为渔人族的驻地荒芜不适合开垦,所以就将这里规划成了墓地。穿过这片墓地到了半山腰上才能看到渔人族的遗迹。大人请小心,接下来的路不太好走。”
这句话,衙役是多心了。别说有上路,就算悬崖峭壁陆笙都能走的潇洒自如。
随着山坡,穿过一排茂密的树林,果然稀稀拉拉的看到几座早已经破败的房屋。而更多的,却是那些只剩下一些痕迹的地基。
“毕竟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就算有痕迹也已经面目全非了。”衙役轻松地说道,也许对他来说此行就好像探寻一个古老的遗迹。
但是,时隔才二十年,一个拥有古老传承的种族,却在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大人,我们到了!”
衙役来到山顶,顿住了脚步指着远处一个小山包,“这里就是渔人族全族埋骨的地方。当年因为瘟疫,所以没有给他们每人立碑,就将他们堆积在一起掩埋了。”
衙役的话音落地,陆笙的脸上就露出了怪异的表情,对着段飞冷笑的摇了摇头。
“陆兄,你发现什么异常了么?”
“我敢打赌,渔人族绝对不是死于瘟疫。”
“为何你会如此断定?”
“但凡有些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瘟疫的危害在于传染,要是整个渔人族都是受瘟疫而死,他们怎么会将尸体就此掩埋?我想换了谁,都会把尸体给烧了吧?
而同理推测,要是当年真的仅仅掩埋了尸体,而周边村庄却未被传染瘟疫,这样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