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错位人生-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招娣迷茫的看着盼娣,迟疑了半晌,才喏喏的说:“让奶给你相看一户好人家?”
“这得多瞎的人家才能看上一个劳改犯的闺女?”盼娣反问道,“你会吗?”
“那……”招娣又说不出话来了。
在她有限的见解里,闺女不就是在娘家干活到一定的年岁,然后说一桩婚事,嫁出去继续干活,再生几个孩子,把孩子拉拔长大,嫁的嫁娶的娶,回头坐等抱孙子。
“算了,大姐你回去吧,家里的事情你也帮不上忙,好好跟姐夫过日子。咱们家现在这情况,你要是有个啥事儿,只怕也帮不了你。”
“是我没用,是我没能帮上忙。”招娣误会了盼娣的意思,只低头自责不已。
可盼娣真的没精力安慰人,家里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她去做:“你回去吧,我要去忙了。”
结果,盼娣前脚刚走,招娣就被人堵在了苗家院门口。倒不是来找事儿的,而是有人好奇先前的事儿,想问问招娣到底是咋个情况。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当然是毓秀不管不顾非要留在苗家这个事儿了。
“苗家人那么不客气,非要逼着她拉拔底下没出息的弟妹,都这样了,她都不肯走,为啥啊?老甄家不是挺好的?不是老甄家的问题,那原因肯定出在你们家了。”
“对对,肯定是的。你们四妮子没说谎,毓秀在苗家就是千金大小姐吧?要不然,她为啥不肯回甄家?那可是她亲爹亲妈的家啊!”
“说说啊,招娣你跟咱们说说,毓秀真的啥活儿也不干?做事的都是你和盼娣?”
招娣从来没有被这么多人注视过,要知道,她一贯就是个存在感不强的人。乍然被人围着追问,她愣是被吓出了一头冷汗,结结巴巴的开口道:“啥、啥啊?毓秀?毓秀当然不干活,毓秀为啥要干活啊?”
“为啥?谁家娃儿不干活啊?”
还真别说,乡下地头不下地的娃儿是不少,可不干活的却几乎是没有的。哪怕帮着大人喂鸡赶鸭,或者生火做饭,还有去溪边洗衣裳等等,再不济也能帮着择菜擦萝卜啥的。也因此,就算早先好多人都已经听说毓秀在家不干活,这会儿又听了招娣这话,还是忍不住啧啧称奇。
真是拿毓秀当个宝儿来宠了。
村民们一面嘀咕着,一面又开始接着追问起来。逼得招娣连连后退,都退到院墙上了,退无可退之下,她忍不住抬头看向几步开外的院门,思考着要不要逃回去。
当下,村里人又催她继续说,问她为啥毓秀不干活。
撇开毓秀不是苗家亲闺女这一点来看,单单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这一点,已经足够村里人啧啧称奇了。
“我、我不知道该咋说,这不是很正常吗?我脑子笨啊,我生来就是给家里干活的,干的还都是一些笨活儿,做饭也不咋好吃,笨手笨脚的啥都不行。我就记得,千万不能给弟弟妹妹添乱,到了岁数就嫁出去,在婆家也要好好干活,要是回头弟妹有啥需要我做的,我肯定要帮他们……”说着说着,招娣的声音愈发轻了,语气里是慢慢自责,“都怪我没用,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儿,到今个儿才回来,还啥忙都帮不上。生我养我有啥用啊!”
“照你这么说,你生来就是干活的,毓秀生来就是享福的?”一个大娘吧唧着嘴巴,满脸的惊疑不定,“是这个意思吧?”
“那可不?毓秀生来就是享福,跟我们这些笨蛋是不一样的。”招娣急了,忍不住推开人群,嘴里嚷嚷着要回去了,趁村里人愣神之际,一下子跑出去了好长一段路。
村里人并没有追上去,反正该打听的也都打听到了,还顺便核实了一些情况,那还追她干啥?别真把人吓出个好歹来。
“我刚才瞅着了,招娣那个手哟,跟盼娣一样都是老茧。肯定不能是她嫁出去才有的,看来就是那样了。咱们啊,猜对了!”
“肯定猜对了!我看毓秀就是吃不了苦,这才死活不肯换回来的。你看看,甄珠甄美不就是打小干活的?甄珠还好一些,她妈以前不出门的时候,她干的活儿应该不多。可后来,自打甄兴华回乡以后,承包了那个车子,俩口子一起出门干活,这家里生火做饭洗衣打扫的人,可不就只能是甄珠了?尤其这两年,大学生又不在家里,不是甄珠干活还能是谁?”
“大学生……我咋记得大学生在家也是不干活的?对对,他不干活的,以前都是他妈干活的,后来应该是他妹帮着一起干,他一点儿都不干的!”
“我知道了!!”
“啥?你知道了个啥?喂喂喂,你上哪儿去啊?”
“你咋那么笨呢,她还能是知道了啥?你看看,咱们村从高考恢复到现在,都有差不多十年光景了,考出去几个大学生?俩!全村有几个娃儿不干活儿?俩!这说明了啥问题?怪不得人家聪明呢,打小就不干活儿,一丁点儿的笨活都不沾手,沾上可不就变笨了?还有那个来弟,对对,人家改名叫啥俐俐了,她也不干活的,看她成绩多好!”
在场的村民恍然大悟,连连感概说怪不得呢。
可也有人忍不住问:“就不能是老甄家的娃儿都聪明?”
“那为啥甄俊、甄伟是笨蛋呢?”姓甄的又不只是那几个,事实上,他们村里还有别的甄姓人家,算是甄兴华他们隔房的亲戚,论血缘关系还挺近的,爷爷辈的还是亲兄弟呢。
“兴许是人家城里媳妇聪明?哦,俐俐那事儿就说不通了。要是苗家会养娃娃呢?甄卓凡……这咋回事儿呢?真的是跟干活有关系?得了,回头我去邻村问问,他们不是也出了一个大学生吗?大专也是大学啊,一样一样的,我下午就去问问!”
村民们终于彻底散去了,连三三两两的人群都没了,苗家总算恢复了暂时的安静。
可等晌午过后,差不多也就是盼娣刚将全家人的碗碟筷子洗好晾干收拾完毕后,苗家院子又来人了。此时,家里只有怕热的毓秀,以及有些不放心毓秀的李桂芳,其他人全都出门了,包括甄美因为中午总算吃了个八成饱,她心情不错的跑出去玩了。
“老师!校长怎么也来了?”毓秀惊讶的看着来人。
李桂芳并不认识这俩人,她所熟悉的还是毓秀小学时候的唐老师。不过,听了毓秀的唤声,她立马就回过味儿来了,赶紧请两位进了堂屋,又给人拿扇子倒糖水,等做完这一切后,她才小心翼翼的询问老师和校长的来意。
校长是个秃头的中年男子,说实话,毓秀跟他并不熟悉。当然,认识还是认识的,毕竟以前每周升旗日,校长都会在上头讲话。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更是三不五时的跑到高考班来给他们灌各种心灵鸡汤,鼓励激励他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以此改变自己的人生。
毓秀对校长的了解也就仅限于此。
只听校长略一沉吟,就脸色严肃的冲着李桂芳道:“毓秀奶奶,本来我在毓秀考上大学时,就该登门拜访了,只是听说……唉,这事儿闹的,咋就出了这种事儿呢?”
见李桂芳一脸的紧张,校长忙又道:“你们家的事儿学校里的老师都知道了,我们跑这一趟,就是特地来跟你说,千万不要把毓秀还给甄家。记住吗?不管发生了啥情况,你千万千万要顶住压力,绝对不能把孙女给换了。”
李桂芳肯定是不想换的,她要是想换,就毓秀这性子,但凡她一声令下,哪怕心里有再多的不舍,也不可能不听她的话。兴许会哭着苦苦哀求,可最终,毓秀肯定还是会选择听奶奶的话。
这不,一听校长这话,毓秀就满脸紧张的看向她奶。
“我肯定不换啊!要换早就换了,咋可能等到今个儿呢?毓秀别担心,早上不是已经当着你叔公的面儿,把事情解决了吗?”
“嗯嗯,事情已经解决了,从今以后我还是苗家的娃儿。”毓秀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就听校长接着往下说:“我让你们千万别换,都是为了毓秀考虑的。作为烈士孙女,她进了大学会有很多很多的特殊待遇,但凡学校有个啥评优评奖,都会优先考虑她的。别的不说,以前上小初高的时候,是不是有啥活动就让苗毓秀同学上的?当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还有咱们高中不就让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李桂芳愣了下:“这些不是因为毓秀她成绩好吗?”
“成绩是一部分原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别的不说,咱们学校考出去的第一位大学生甄卓凡,他难道就不优秀吗?不,他的读书天赋更好,当年的高考成绩、名次都要优于苗毓秀同学。可事实上,他入少先队、入团都不是第一批的,入团这事儿一直卡到了高中。要知道,现在不比前些年了,其实入团审核没那么严格了。说白了,高考才是真的看成绩,别的就……”校长笑了笑,没再往下说,可他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作为一校之长,他最清楚这里的门道了,生怕李桂芳这个乡下妇人不懂事耽搁了孩子的前程,那是再三强调,还帮她回忆了之前毓秀念小初高时候的情形。
你说成绩好这个事儿吧,在高考这个坎儿上,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可其实,放在小学时候还真就没那么明显,尤其是低年级的时候,考双百分的人不算少,起码不止毓秀一个。要知道,毓秀是一直保持了第一名,可很多时候她是跟别的同学并列第一的。
考试的难度太低,哪怕班上笨蛋是不少,可聪明娃儿也是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成绩并非唯一的标准。
“像那种回回考试都不及格的,就算出身再好也没用,班主任老师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可要是成绩还不错,那就没问题了。入少先队、入团,看的是思想觉悟,成绩只是参考的标准之一。”
“这还是小初高,等上了大学以后,各种活动要比先前多太多太多了。大学啊,到了这一步,成绩已经没啥意义了。你想想,能考上大学的,尤其是能考上京市大学的,成绩能差到哪里去?我完全可以这么说,能上京大的,就没有一个是笨蛋。等苗毓秀同学上了大学就会发现,身边全部都是优秀的人才,你再也不可能是最优秀的那个了。在这种情况下,评判的标准就不再是成绩了,而是要靠自己去争去抢,不争不抢你就泯灭于众了。”
校长努力用最浅显易懂的话来跟李桂芳讲道理,劝她千万要顶住重重压力,绝对不能将毓秀换回去。
为此,他还特地强调道:“甄家那头我也听说了,就是甄卓凡他家嘛,搁在七十年代,开车的司机还是挺吃香的。可眼下嘛,咱们都不用说以后了,眼下司机就一般般了,兴许赚钱比农民容易。可作为司机的儿女,就算考上了好学校,在其他人看来,跟老农民的孩子也没啥区别的,你还是得什么都靠自己,这完全不是烈士孙女能比的。”
李桂芳想起以前就听毓秀提过,甄卓凡加入少先队员似乎是跟招娣同一批的。可招娣吧,她那个成绩简直就是惨不忍睹,老师压着不叫她加入少先队有,家里人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再一个,甄卓凡最初是比毓秀招娣盼娣她们要高一个年级的,这么算下来,那确实有够惨的。
至于后面的就更别提了,起码少先队员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加入的,像入团、入党的难度就太高太高了。想想毓秀的一帆风顺,再想想比毓秀成绩更好的甄卓凡却是一路坎坷,李桂芳不由的就在脸上带出了一些,犹豫着问道:“上大学也是这样?那个甄卓凡到现在还没入党?”
“没呢。”
校长又正了正神色,解释道:“其实我们私底下跟甄卓凡聊过的,问过他一些在大学里的情况。他啊,哪怕当初是以县状元的身份考入的清大,可他身边的同学呀,无一不是状元。县状元算个啥?他同宿舍里还有市状元,同班里还有省状元。其实道理很简单的,能考上清大,还有京大的,全都是国内最优秀的学子。不优秀怎么考得上?在那个环境下,连甄卓凡都趋于平凡了,而且他那个性子,跟苗毓秀同学十分的相像,在高中就是很被动的,只爱学习。可高中没问题的,咱们一切都是为了考大学,埋头苦读不要紧的。到了大学,再这么一切如旧,唉……”
打死李桂芳都想不到这里头还有这些个弯弯绕绕,她都听懵了。
可说实话,自家孙女是个啥性子,她一个当奶奶的还能不清楚?不清楚别个孙女,还能不了解最为疼爱的毓秀?说一千道一万,毓秀那性子跟她血缘上的亲哥甄卓凡简直就是如出一撤。
说好听点儿,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实说白了,就是俩书呆子。成绩问题倒是无需担心,就算到了大学里不再是最优秀的那个,但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可要是指望他们能主动去争去抢,那恐怕就是痴人说梦了。
“那毓秀这性子会影响她将来吗?咋可咋办呢?她都这个岁数了,还能给她拧过来不成?”李桂芳满脸担忧的问道。
“如果她是甄家的闺女,那她最多也就是大学毕业服从分配,至于能分配到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是否顺利等等,就只能随缘了。可她要是苗家的闺女,是烈士苗光荣的孙女,那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就算她不争不抢,学校也会优先照顾她的。其实像清大、京大那种学校里,出身好的、家境优越的,或者有特殊来头的同学不在少数。就算样样都不占,那人家还能不是靠脑子考进来的?苗毓秀同学要是烈士孙女,那兴许还能竞争一下,不然你凭啥?”
顿了顿,校长的面上闪过一丝犹豫,还抬眼看了下毓秀的班主任。
班主任老师也跟着犹豫了起来,半晌后,她最终还是开了口:“其实有个事儿,实在是不太好说出口,可为了苗毓秀同学着想,还是得跟毓秀奶奶您说一声。至于要不要照着做,当然是由您来拿主意。”
李桂芳忙问:“啥事儿?老师您说,您说!”
“就是吧,为了毓秀好,为了你们家其他孩子好,最好还是让您儿子跟儿媳妇离个婚。”哪怕话已经说出了口,老师面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自在,毕竟这年头,讲究的一贯都是劝和不劝离,像这种主动上门来建议别人离婚的,绝对是一件稀罕事儿。
“离婚?”李桂芳愣了一下,她先前还以为老师要说的是跟毓秀有关的事情,闹不明白咋的一下子跳到了那茬。
这时,校长清了清嗓子,又再度开了口:“这也是为了苗毓秀同学考虑,您要是真的心疼她,还真得狠下这份心来。而且这个事儿,咱们现在是说为了苗毓秀同学好,可回头您千万不能这么说。理由就是夫妻感情不和,或者干脆就是大义灭亲之类的,总之不能扯上苗同学,要让您儿子出面……我这么说,您听懂了吗?”
李桂芳大概上明白了,遂点了点头:“我懂,脏的臭的别让毓秀沾上,黑锅就让苗解放去背。哦,苗解放就是毓秀她爹,我回头就让他去跟何小红离婚。放心吧,人家要是问起来,我就说是解放非要跟他媳妇离婚,不然说我也成,绝对不会扯上毓秀的。”
“那就没问题了。苗同学将来会好的,首都那边最多就是以前打仗的老领导了,就算跟苗光荣没啥关系,听说是烈士的孙女,肯定会对她有所照顾的。其实……”
校长说着,扫视了一圈,大概是没寻到自己想要找的人,又继续看向李桂芳,问:“我记得苗同学有个弟弟”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他继续往下说,“要是成绩一般,完全可以考虑让他进部队。大学照顾烈士后代还不算特别多,可要是进了部队,只要他表现别太差,一定会有特别多的优待。”
进部队……
李桂芳面上闪过一丝不自在。
类似的话,在很多年前也有人跟她提过,只是说的并非苗飞跃,而是苗解放。
苗解放打小就成绩不好,小学都是磕磕绊绊的念下来的,好不容易小学毕了业,升初中倒是不难的,就像校长说的那样,凭实力进不去,不是还可以走人情吗?可李桂芳觉得,小学毕业跟初中毕业也没啥差别,甚至多念个高中都没太大意义。这么想着,她就直接让苗解放回了家,按照半劳动力的标准跟着当时生产队的老庄稼把式下地干活去了。
那时候,也有人提过让苗解放进部队去,当时年纪是不够,可再过两年就够岁数了。还说他要是进了部队,就凭他爹是烈士,绝对没人敢欺负他。再说他脑子不活络这一点,放在学校里是个大问题,可要是去了部队就没啥了,那头最多的就是直肠子。
还有就是,寡母带着独子过日子,尤其寡母还是这么个霸道性子,苗解放打小就比一般孩子木讷,且完全没有主见。当初建议他入伍的,也是想着以此锻炼一下他,毕竟那会儿苗解放也才十来岁,性子还没彻底定型,部队又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最起码也能让他独立自主一些。
可李桂芳断然拒绝。
那是她唯一的儿子,而且她男人就是去当兵以后牺牲的,哪怕苗家亲戚不断的游说她,说现在的情况跟解放前完全不同了。可她还是坚持己见,拒绝让独子去当兵。
当兵这种事情还是得自愿的,李桂芳死都不松口,苗解放最是听妈的话,肯定是拒绝的。这事儿慢慢的,也就不了了之了。
从苗家叔伯的角度来看,苗解放会是现在这种毫无主见、万事听妈的怂样儿,全都应该怪李桂芳。把一好好的孩子养成这个样子,还亲自挑选了何小红这个儿媳妇,当初要不是李桂芳坚持,何小红绝对进不了苗家的门。
是李桂芳啊,力排众议非要让苗解放娶何小红,为此还真情实感的夸过何小红不止一回。
想起以往的种种,李桂芳心中闪过一丝后悔,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飞跃……飞跃还太小了,小学都没毕业呢,我再考虑一下。”
校长这次过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毓秀,苗飞跃那事儿就是他随口一提,压根就没在意。因此,他只点了点头,又提到了另外一桩事儿。
“我听说您为了给孩子买东西,家里人有意见了?其实,真的没必要去买那些有的没的,打眼不说,还容易惹事。家里人闹也就算了,回头上首都还得坐火车,万一叫扒手盯上了咋办?要我说,您就应该直接给钱,给钱让她带走,首都啥没有呢?而且现在很多东西都不用票了,拿钱就都能买到,花样还时兴,比小地方的好看太多了。再说了,您把东西都买齐了,在这边是可以给她送到火车上,等到了首都那边,下了火车还得坐车去学校,那么多东西,让她咋拿呢?”
李桂芳一寻思,还真是这个理!
“我呀,以前就想着毓秀不善言辞,只怕到了学校,缺这个缺那个的,都不知道上哪儿买,或者买。咱们小地方,稍微好点的东西都还是要票或者开后门的,我这不是担心她买不到好东西吗?”
“想啥呢?那是首都!”校长想了想,略指点了一下,“具体啥情况我是不知道,可京大校园里肯定有商店的,为了方便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学校里的商店是绝对不需要票证的。还有,京大附近也有些商铺,兴许像家电这种是难买,可日常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一准容易弄到手。”
“那我就放心了!”李桂芳满脸堆着笑,内心也是十分的感动,心说怪不得人家能当上校长,好人啊!
连声感谢了老师校长,李桂芳还拉着毓秀一齐将人送到了村口,一直到目送二人走得没影儿了,她才拉上毓秀回了家,嘴里还不住说着,这两人真好,好人一生平安。
毓秀就是个应声虫,反正她奶说啥就是啥。当然,事关她的老师她还是有点儿反应的:“我们老师可喜欢我了,从高中开学那一天起,她就格外照顾我。让我有问题就去找她,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她说,还有像值日、大扫除这种情况,都是二姐帮我做的,老师瞧见了也没说我,只是笑笑走开了。”
校长就不太了解了,不过肯定是个好人,这点没错。
“堂屋凉快,你就待这儿,不然就拿本书看。奶去想法子多凑点儿钱,你一个人在外头多不容易呢。他们还不让,哼,他们不让我偏要!”李桂芳让毓秀待在堂屋里,自个儿则去了她那屋,把门关上后还不忘挂上门栓,翻箱倒柜的寻摸起钱来。
**
下午校长和老师过来这个事儿,没人看到。可上午甄美闹了这么一出,加上苗家人被村长请来主持公道,事情却是闹得人尽皆知的。
甄家那头也听说了。
自然而然的,甄讨厌又气了一场,可因为早先家里人就决定不换了,她气归气也没说什么,只在心里咒骂了一通,骂李桂芳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蛊惑了毓秀。
忙着在医院照顾甄兴华的周萍,却是晚了些时候才知道这个事儿。
她直接听懵了。
懵了片刻后,却是忍不住哭了出来。
“苗家人咋这样呢?这不是贼喊抓贼吗?是咱们不要毓秀,他们才养了她吗?不是这样的,这不是毓秀叫他们偷走了吗?”周萍又是伤心又是愤怒,咋都想不通人还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其实,在苗家自己人看来,做错事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