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错位人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家?真的是在做白日梦。
要单单只是防着她,倒也没啥。让何小红接受不了的是,被当成外人的还有她的亲闺女,那可是老苗家的孩子啊!
不过,那都是过去式了,眼前这一幕才叫何小红真的无法接受。
李桂芳拿亲孙女当外人看,拿外人当亲孙女疼!!
何小红再一次后悔当年怎么就默认二妹交换了孩子呢?要是早知道婆婆养着养着就对孩子有感情了,她当初就该把孩子换回来的。其实,现在也不晚……
犹豫间,何小红想起了早些时候看到的亲生女儿,好像亲闺女过得也不错,那还要不要换呢?
没等她想明白,另一边的李桂芳已经把小孙女喂饱了,柔声哄着孩子去院里玩,李桂芳一个眼刀子甩过来,厉声呵斥道:“跟个木头桩子那样的傻站着干嘛?队上放了一天假你就不会自个儿找活干?丁点儿眼力劲儿都没的糟心玩意儿,我家解放真的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摊上了你这么个懒婆娘!干活去!!”
乡下地头,真想干活那根本就不用找。
平日里,所有的社员都是在为生产队干活赚工分的,家里的琐事就是随便糊弄一下,毕竟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很难再打起精神操持家务。可这不是放假了吗?中秋节全队都休息一天呢,何小红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才回了一趟娘家,又趁机绕路去看了一眼亲生小闺女。眼下被婆婆催着干活,她就算心里不舒坦,可还是没吭一声,拿了旧木盆收罗了一堆脏衣服,打算拿去河边洗。
“你等下!”
眼见何小红将装满了装衣服的木盆夹在胳膊下就打算出门,李桂芳又开口了,且语气极为不善:“你咋把我乖孙女的衣服落下了?你咋不干脆把你脑子落茅坑里呢?”
听了这话,何小红赶紧返身回去拿落下的衣服,可没等她收拾好,那头李桂芳再度发难了:“我那屋,乖宝儿的褥子也拿去洗洗,还有被面,都拆洗掉。咱们香宝儿的铺盖要隔三差五的洗洗晒晒,记得了不?”
何小红:…………
几句话间,李桂芳已经给那别人家的孩子改了三个称呼了!明明半个月前,她还一口一个赔钱货!
才这般想着,李桂芳还真就喊了起来:“赔钱货呢?那俩赔钱货又死哪去了?”
何小红赶紧出门去了,她怕自己再待在这个家里,迟早会被气死。
一直到晚间吃饭时,苗家人这才全到齐了,坐在堂屋的大木桌上旁,喝着红薯稀饭啃着玉米饼子,偶尔挟一筷子小碟子里的咸菜,全然看不出来半点儿过节的气氛。
其实也不尽然,起码李桂芳跟前搁了一碗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的西红柿鸡蛋面。
红汤底,细挂面,乳白色的鸡蛋和切成小块的西红柿,还有特地撒在上面的葱花,光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吸溜口水。
吸溜……
还真的有吸口水的声音。
何小红瞥了眼坐在婆婆怀里一口一口乖乖吃面的小女娃儿,又扭头看向盯着面碗不停咽口水的大闺女和二闺女,暗暗憋气后,一脚踩向了低头呼噜呼噜猛喝红薯稀饭的男人。
“你干啥?”苗解放猛的吃痛,抬头看向他婆娘,“不好好吃饭你踩我脚干嘛?”
“我……我……”何小红憋了满脸通红,半晌才鼓起勇气看向婆婆,“妈,三儿人小吃不下那么多面条,也分些出来给她俩姐姐吃吧。”
“吃不完不是还有解放吗?赔钱货吃啥细挂面。”李桂芳头也不抬的甩出这话,似乎完全忘了不久前怀里的小孙女也被她一口一个赔钱货的喊着。
何小红没了主意,好在她及时想起藏在她那屋枕头底下的月饼,心里这才好受了点儿,低头慢慢的扒拉起了碗里的稀饭。
就在这时,苗解放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冲着李桂芳说:“甄兴华回来了。”
“啥时候的事儿?”
“就下午,太阳快落山那会儿。他先瞅见的我,跟我打招呼,叫我回家喊你……”苗解放认真的想了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甄兴华让他转述什么话,顿时愣在了那儿。
好在李桂芳没再继续追问,而是略加快了喂饭的速度,等估摸着小孙女吃饱了,把剩下的连碗一起推给了苗解放。
苗解放一点儿也不嫌弃闺女吃剩的东西,在何小红开口阻止之前,端起碗一股脑的往嘴里倒,几大口就连面条带汤一道儿吃了个精光。
何小红运气再运气,可哪怕再生气,她还是等婆婆离开后,这才伸手拧住了苗解放的耳朵:“你就不能留给女儿们吃?”想起枕头底下的月饼,她这才好受了点儿,趁着婆婆不在家,赶紧起身回了自己那屋,拿了月饼又去了灶屋,用菜刀一切为二后,这才招呼俩闺女过来吃。
月饼是五仁馅儿的,甜津津的,两个小姑娘在母亲的注视下,吃得很是香甜。
也就在这时候,何小红后知后觉的回想起来,刚才她男人说的好像是……甄兴华?!
“解放!甄兴华让你喊妈去干啥?”
“就、就是……”苗解放拿筷子敲了敲脑壳,懊恼的道,“让干嘛来着?我给忘了。”
何小红连气带急的:“你啥时候把你自个儿忘了才叫好!”赶忙对俩闺女说,“你俩赶紧吃,千万要在你们奶回家前吃光,听到了没?我出去瞅瞅她上甄家干啥去了。”
最后那话,何小红半是自言自语,半是跟苗解放说的,可惜苗解放又伸手拿了个饼子,啃得可起劲儿了。
……
……
这个点,甄家也在吃晚饭,边吃边听甄兴华说这趟出差发生的事儿。
作为一个货运司机,甄兴华完全可以说是生产队上的能人,连大队长都没他这般见识。不单有见识,关键是甄兴华还能赚钱,他当司机每个月单是工资就有三十六块,这还不算他偶尔帮人捎带些外头的东西,以及低价收一些运输途中偶有损坏的残次品。
同样都是生产队的富户,可甄家跟苗家是完全不同的。说白了,苗家那是完全托了国家的福,要不是上头对烈士家属格外关怀,在失了顶梁柱后,李桂芳孤儿寡母的,只怕会万分艰难的熬日子。
甄兴华这趟运的是一车的青皮西瓜,各个都无比巨大,最大的都快赶上一个小冬瓜那么大了,光瞧着就叫人流口水。等运到目的地后,卸了货才发现底下有几个压坏了,好在这种情况也很寻常,将好的收拢,破损的单独放,人家还给甄兴华拿了一个,让他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因为他们这一带并不产西瓜,这玩意儿可当真是稀罕货。
这会儿,西瓜就搁在甄家堂屋的角落里,引得甄家那俩孩子边吃饭边频频回头看。最终,年岁小的那个再也忍不住了,趁大人们正在聊天,顺着长凳爬下地,敦敦敦的跑到了角落里,蹲在青皮西瓜跟前一脸馋相的盯着看。
李桂芳就是这个时候抱着小孙女过来的。
队上常有捧着碗窜门子的,因此就算看到甄家人还在吃饭,李桂芳也没半点儿不自在,调整了一下抱孙女的姿势,开口问道:“兴华啊,我上回托你带的棉花有着落了没?”
是了,他们这里非但不产西瓜,还不产棉花。李桂芳这些年里积攒的布头倒是不少,小孩子家家做衣裳用不了太多布,拼拼凑凑应该能做出一身袄子来,可里头的棉花咋办呢?偏生,她手里捏的钱是不少,却没最紧要的布票和棉花票。
甄兴华搁了碗筷,扭头回答道:“有,就是不太多,也就一斤半的份量。”
“够了,够用了。”李桂芳盘算了一下,她小孙女年岁还小,做个小棉袄怕是连一斤棉花都用不了,剩余的还能给做棉帽、棉手套和小棉鞋,“对了,多少钱?”
“人家院后头偷摸着种的,就这么多,要了我一块二。”甄兴华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大娘不要也没啥,我留着自家用。”
棉花本来就不便宜,像这种不要票的,那就更贵了。甄兴华当时也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毕竟这价确实有点儿高了。后来一想,这玩意儿又不是用过就没了的,反反复复能用很久的,再说过了这村还不知道有没有下个店,就索性咬牙买了。
“我要的!回头给我小孙女添件新袄子。”布料她有,就算不是整块也没啥。再说了,料子本来就比棉花好弄,主要是这天眼瞅着就要凉下来了,她小孙女去年是裹着棉被过了一冬,今年长大了,都能跑能跳了,总不能还裹着棉被躺土炕上。
说话间,甄兴华婆娘已经起身去里屋拿了东西出来,又收了李桂芳的钱,转身再度回了屋。
李桂芳单手抱着小孙女,另一手拎着用旧报纸裹着的棉花,正打算再聊两句就走,结果就听到“噗通”一声,祖孙俩齐刷刷的循声看过去,却见一个白白嫩嫩的小胖孩儿屁股着地四脚朝天的躺在了地上,活像个翻了壳的小乌龟似的。
“哟,珠珠你又干啥呢?”甄兴华婆娘忙跑过去拎起小女儿,上下拍着灰。
小胖孩儿——甄珠老老实实的立在原地任由她妈帮她拍灰,好一会儿才伸出又短又胖的手指头,指着地上那青皮大西瓜,委委屈屈的说:“瓜推我!”
“不是跟你说了明天再开吗?今个儿太晚了,吃不完会坏掉的。”
“可瓜欺负珠珠了!”甄珠瞪圆了眼睛控诉着,眼见她妈不信她的话,又忙扭头去找救兵,“哥,爸,瓜瓜坏,咱们把瓜吃了吧!”
李桂芳笑了一声,心里想的却是别的事儿,甄家这胖闺女当初跟她家小孙女还是同一天生的,人家都会喊自己名字了,她小孙女……
哦,她小孙女没名字。以前就喊赔钱货,现在是不喊了,可宝啊乖啊瞎喊一通,弄得小孙女连自己叫啥都不知道,毕竟连李桂芳自己也不知道。
想到这儿,李桂芳又冲着甄兴华道:“兴华啊,你念过书,是个文化人,不然帮我想想,我家孙女起个啥名儿好?”
甄兴华面上一怔,想了想问道:“大娘你前头那俩孙女叫啥来着?”
叫啥?就叫赔钱货呗。
这年头,要不是打算上小学了,很多人都没个正经名字的,甚至连上了学都是瞎起一个的。像李桂芳这样喊赔钱货的队上也有不少,还有一些人随口喊大妞二妞,或者大丫二丫之类的。可这话好说不好听啊,毕竟队上年年都在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李桂芳急中生智:“大孙女叫招弟,二孙女叫盼弟,就这小孙女还没起名字,兴华你帮着想个好的。”
甄兴华满脸的一言难尽,心道你都这么起名字了,干嘛不顺着起?还可以叫念弟、迎弟、来弟啥的。
“我也不太会起名字,你看我家这个就叫珠珠,大名甄珠,也是借着我家的姓了。你家……不然大娘你上公社小学问问看?老师才有学问。”
“说的也是,我回头去问问看。那行,你们先吃着,我走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捉个虫。
第003章
何小红叮嘱完俩闺女赶紧吃月饼后,这才出了门。
从何家去甄家路不算近,事实上甄家是六七年前才盖的屋,当时生产队南面已经没宅基地了,大队长批了西边的一块宅基地给甄兴华。虽说那边后来陆续又盖了些屋,可苗家、何家的亲戚并没有住那边的,而队上的粮仓、晒坝也都不在那头,按说何小红是没理由往那边去的。
可事实上,何小红对去甄家的路不要太熟悉。
因为出门略晚了一些,等何小红到甄家时,李桂芳已经抱着孩子进了甄家的堂屋。
何小红生怕被发现,自是不敢凑得太近,她只躲在甄家门口村道对面的大树后头,小心翼翼的探头往对面看。
甄家的院子是敞开式的,也亏得这样,才方便了何小红时不时的过来瞧一眼亲生女儿。这要是跟苗家那样,屋前面专门垒一圈一人高的院墙,那可真是啥都看不到了。不过,苗家的情况在队上也是特例,最早以前苗家也是没有院墙的,还是李桂芳守寡以后,特地找了娘家兄弟帮着盖了院墙。
躲在树后头瞧了一会儿后,何小红就看到甄家那媳妇从堂屋里走出来,去了隔壁的屋子,隔了片刻又拿了个东西从里头出来,再度回到了堂屋里。
因为隔了一段距离,何小红看得不是很真切,更没办法听到里面的人在说什么了。
何小红看着甄家那媳妇的背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其实,何小红很羡慕甄家那媳妇,不止她,队上很多大姑娘小媳妇都眼红甄家那好日子。
甄家媳妇名叫周萍,原是从大城市来的知青,插队到他们生产队后没几年,就经人说合嫁给了甄兴华。甄家倒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儿的,甄兴华是兄弟三人里头的老二,他爹妈都还在,身子骨也算硬朗,不过却是跟大儿子生活的。
事实上,甄家当初就有协商。大儿子负责养老,祖屋自然是归了大儿子俩口子。二儿子,也就是甄兴华,当年响应国家政策入伍当了兵,退伍后得了一笔钱,在宅基地批下来后盖了四间大屋。三儿子打小就聪明,高中毕业后留在县里成了光荣的工人阶级一员,去年就已经在县里娶了妻子安了家。
比起天天要面对难缠婆婆的何小红来说,人家周萍那样的才叫过日子,她啊,这分明就是熬日子。
想到这里,何小红不由的想起了两年前的事儿。
当时,她和周萍前后脚有了身孕,因为她前面已经生了俩闺女的,对于肚子里孩子的性格格外在意。幸好,她第三胎的怀相跟前面两胎截然不同,反正她就记得生前头俩闺女时,吃不好睡不着,小腿浮肿得格外厉害,时不时就反胃恶心。可怀第三胎时,那些症状全没了,胃口特别好,吃啥都香。
见她这样,那些婶子大娘都说她怀的是个儿子,还是知道心疼妈的孝顺儿子。
听人家都这么说,何小红自是安心了,她其实还是很疼闺女的,却比谁都想要个儿子傍身。
也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何小红肚子里是个儿子,李桂芳一改原先对她的轻视,拿钱出来准备给何小红好好补补身子。可这年头有钱没票压根就买不到啥好东西,李桂芳想法设法弄了不少鸡蛋和细粮,那几个月是何小红自打嫁到苗家后过得最好的了。早晚各一个白煮蛋,一天三顿白米饭,偶尔李桂芳还会给她煮挂面,就像今个儿的西红柿鸡蛋面那样,味道别提有多好了。甚至怀孕那几个月里,她还吃了两回土豆炖肉。
周萍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那时,周萍已经有个儿子了。怀第二胎时,她感觉跟头胎完全不同,有经验的也说她这胎是女儿。
可甄家真的无所谓,甄家是兄弟三人,老大有俩儿子,老二也有一个儿子,老三当时还没成家,暂且不提。可甭管怎么说,甄家那头完全不介意添个小孙女。
在得知周萍肚子里可能是个女儿后,家里上下对她的态度也没变。等离周萍生产还有半个月时,甄兴华又要出车,他让他妈来家里住一段时间,还千叮咛万嘱咐,让快到预产期时,就将周萍提前送到卫生所里。
大概是临盆前两天,周萍被家里人送到了卫生所里。她大儿子暂时由她大嫂帮忙带着,她婆婆每天都会来卫生所送饭给她。直到两天后的夜里,周萍睡到半夜,突然被疼痛惊醒……
几乎就在周萍发动那会儿,远在第三生产队的何小红起夜的时候没留神,被鞋子绊了一下,摔得倒是不重,却因此提前发动了。家里人被惊醒后,生怕出事,连夜送她去了卫生所。因为家里还有俩小的,李桂芳没跟着去,是苗解放借了邻家的小推车送她去的。
闹腾不休的一夜过去后,苗解放满脸失望的拖着疲惫的身子骨回到了家。他昨夜走得太急了,啥都没顾得上带,幸好卫生所让记账,可也不能一直拖着,就让他先回家取钱,再拿些换洗衣服、吃食之类的。
于是,卫生所里就只剩下了何小红,以及同病房的周萍,当然还有当班的医生和护士。
周萍发动得早,生得也很顺利,比何小红早俩小时就生了个闺女。可就算再顺利,生完孩子后的她也累得不行,看了眼外面漆黑的天色,她很快就又沉沉的睡过去了。反正等天亮以后婆婆会来给她送早饭,没必要特地央人跑这一趟。
等何小红这胎生得略有些不太顺,可好歹最后也是母女平安。因为太累了,她连女儿的面都没看到,就昏睡了过去。等再度醒来时,外头已经天色大亮,看这样子怕是差不多中午了。而隔壁床则已经空了。
何小梅是卫生所的护士,本来她值完晚班后,上午八点等换班的护士来后,就可以回家歇着去了。可她担心姐姐,特地留下来陪她。见姐姐清醒后,瞧着四下无人,她凑在何小红耳朵边上,将自己做下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换孩子是何小梅干的,在听大姐絮絮叨叨说了好几个月后,她对姐姐的遭遇深表同情。
整个生产队都知道苗大娘有多凶悍,生前头那俩时,苗大娘已经很生气了,这一胎是抱了极大希望的,也下了不少的本钱。如果生的是儿子,那自是皆大欢喜,可要是生了女儿……
趁着医生去休息时,何小梅偷偷的换了孩子。
天亮以后,甄大娘跟前两日一样,提着饭盒子来看望儿媳妇,听说半夜里就生了,在最初的惊讶后,很快就满脸笑容的抱起了孙女。她让周萍先吃饭,自己抱着孙女先回了家,之后才让大儿子借了队上的牛车,将周萍拉了回去。
……
直到两年后的今天,何小红依然记得当初听二妹说了换孩子这事儿后,内心有多纠结。
可最终,她选择了沉默。
何小红一面想着过去的事情,一面时刻注意着甄家堂屋里的动静。眼见李桂芳抱着孩子提着东西就要走了,她赶紧快手快脚的跳下田埂,猫着腰速度极快的跑开了。
这一幕要是让李桂芳看到,她一定会惊讶平时惫懒不已的儿媳妇,居然能手脚麻利到这个地步……
仗着对这条路的熟悉,何小红比李桂芳快一步回到了家。
一回到家,何小红就仔细收拢了包过月饼的油纸,捏成团藏到了自己衣兜里。又拿毛巾给俩闺女擦了嘴巴和双手,刚完成这一切,李桂芳就抱着孩子回来了。
何小红正思忖着自己遗漏了什么时,只见李桂芳把孩子放到地上,连手里的东西都没顾得上拿去里屋,站在院子里就破口大骂:“老苗家真的是倒了八辈子霉才摊上你这么个糟心玩意儿!我这都走了多会儿工夫了,你看看你看看!碗筷没收,桌子没擦,你这是指望我这个当婆婆的来伺候你?天杀的懒婆娘,我要去老何家问问看,他们就是这么教闺女的?”
“别、别……”何小红吓得脸都变了,今天上午她才刚回过娘家,听她妈说家里正准备给三妹说桩好婚事,还让她也帮着留意一下。要是这档口闹出什么事儿来,她没脸也就算了,只怕还会连累娘家妹子的婚事。
急中生智之下,何小红忙扯了借口:“我就是闹肚子了,去茅厕了。”
李桂芳白眼一翻,利索的改了词:“懒驴上磨屎尿多!我看你就是平常吃得太多了,才一天到晚跑茅厕!你还在站那儿干啥?赶紧去收拾啊!”
何小红不敢再吭声,急忙忙的进堂屋收拾碗筷去了,连李桂芳去甄家拿了什么都顾不上问了。
其实问不问都没啥区别,因为很快她就知道了。
李桂芳拎着东西去了她那屋,翻箱倒柜了好一阵子,随后就拿了两块布走了出来,唤了小孙女到跟前后,比划了几下:“这块喜庆点,做冬袄子。这块就做秋衣。”
此时,何小红已经收拾好碗筷了,毕竟这年头吃的饭菜也没个油水,清洗起来很是方便,基本上过一遍水就行了。她本来是准备沥干碗筷上的水,听到婆婆喊人,急急的从灶屋里出来,就看到了眼前这一幕。
“妈,妈你要给孩子做衣裳啊?也是,老二的衣裳都已经破得不成样子了,给她做一件新的吧。”
苗家的条件不算差,可架不住李桂芳生性节俭。何小红大闺女倒是做过几身衣服,不过那也不是新的,而是大人穿过的旧衣裳改的。二闺女就更不用说了,每回都是拣姐姐穿不下的衣服穿。
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可轮到大闺女时已经是改小缝补过的,轮到二闺女时,都已经寒碜得不像样子了。
何小红完全没想过,她二闺女穿的衣服已经不成样子了,那三闺女呢?穿啥?
“呸!一个赔钱货还想穿新衣?也不看看自己有没那个福份!”李桂芳摆手让小孙女去玩,头也不抬的骂道,同时还不耽搁她将手里的布块叠吧叠吧收起来。
何小红一时语塞,哪怕她很早就明白别想从婆婆嘴里听到一句好话,可这话还是叫她难受得紧。
那她大闺女、二闺女是赔钱货,老三呢?老三就不是了吗?
再一次的,何小红开始后悔当初不该默许二妹换孩子。
迟疑间,何小红想起了另外一桩事,犹犹豫豫的冲婆婆开了口:“妈,我娘家妈想让我小弟去上学。”
李桂芳虽然脾气坏、说话难听,却不是那等子蛮不讲理的人,她先把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