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为军嫂-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饭了,张母温了小米粥在锅里,李世言起来就可以热了吃。
小孩儿应该是比较无聊了,又不好意思说,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扳手指头玩,小可怜一样,他的旁边趴着一只狗,是蘑菇,蘑菇长大了很多,看着有点胖实。它在家里是有多受宠啊,别人家里还有挨饿的,它作为一条狗,居然还吃胖了,要是经常跑出去玩,身上那一身肉能保住吗?李世言觉得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蘑菇,过来。”李世言冲着蘑菇喊。
蘑菇一听见声音,立马就窜过来了,也不知道是记得主人的声音还是怎样,李世言往后坐了点,小心的护住肚子,两只手不停的揉蘑菇身上的肉,还挺软和的,估计是肥肉。蘑菇一直跟着张母,李世言难得看到一回,居然半点也不认生,狗狗真是个神奇的物种。
蘑菇是那种毛发比较旺盛的狗狗,还不是纯色,金黄夹着白,一些地方看着还有黑的,看起来却出乎意料的和谐,配上一脸求表扬的小表情,真是可爱到爆。毛多真好,冬天暖和不怕冷,说实话,李世言有点羡慕蘑菇,有这么好的防寒武器,哪像自己,必须裹得严严实实的,就这样,天气稍微冷一点就受不了,她果然不适应北方。
任铭见一人一狗玩的欢快,自己也想加入,昨天看到这狗的时候,他就像和它玩,但是又怕说了,姐姐会生气,然后不让他住,所以忍住没有说。
今天姐姐心情好像还可以,应该没问题吧,任铭不确定的想,有点犹豫。
“姐姐,我能和它一起玩吗?它好可爱。”任铭指着冲着李世言撒欢的蘑菇忐忑的说。
李世言看他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不知道该难受还是该好笑,她像那种不近人情的人吗?“可以啊,这是蘑菇,性格很温顺的,你先摸一摸。”
受到李世言的鼓励,小孩儿伸出手在蘑菇的头上抚摸了一下,触感果然就像想象中那样,好软,忍不住又摸了一下,看见蘑菇一直没有生气,反而是一副享受的样子,任铭才把心放在肚子里,专心和蘑菇玩闹。
第三十一章 归属
李世言看见一人一狗玩的嗨,也不干涉什么,先把碗收进厨房洗了。
刚从厨房出来,就看见张母一个人气冲冲的进来,这是怎么了,一大早就出门,现在又是一副生气的样子,李世言去拿杯子给张母倒了杯热水,“妈,怎么这么生气?快,喝口水,热的。”
张母就着杯子喝了几口水,才算稍微平静下来,面上依然是愤愤的,“言言,今早上我和你爸去后山那家了,简直要气死我了。”
“后山那家?后山哪家啊”没听说家里和后山什么人家有交情啊,而且后山那家到底是谁啊,怎么张母突然就去找人家了?
注意到李世言迷茫的表情,张母这才想到言言没怎么出门,不知道后山那家人很正常。
“就是小孩儿那家啊,我和你爸就是找他们去说的这事,哪知道人家死活不承认这事家里的大小子,我就和他们争论,哪知道这个黑心肝的,居然说在咱们家就是咱家的人,他们权当不认识,你说气不气人,现在可怎么办?忙没帮上,反倒惹一身糟。”
事到如今,张母也没了主意,那家人不认小孩儿,他们总不能拿把刀架在脖子上强迫他们认吧?但是如果不把小孩儿送回家,又把人放哪里?这可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个人。
张母想了想,说:“你爸去找你大伯了,要实在没办法就只能交给村里处理了,我就不信他还敢连村里的话都不听,要真这样,看他们在张家屯呆不呆得下去。”
李世言心里百感交集,竟然真的有这么狠心的父母,那小孩儿也太苦了,“妈,那我就先回房间了。”
张母也知道这事对人的冲击比较大,特别是言言这种单纯的女孩子,更是如此,点头应了。
李世言刚准备回房间,一转身就看见小孩儿站在门口,不知道听了多少,一双眼睛里全是眼泪。李世言愣在那里,张母顺着李世言的视线也看到小孩儿,脸上的表情很微妙,到底叹了口气,“你听见了?”
小孩儿点点头,像一只僵硬的企鹅。
“那你是怎么想的?”张母问了才意识到面前的是只有四岁的孩子,不是已经成熟的大人。
“我能留下来吗?你们可以收留我吗?我吃很少的,我还会干活,我什么都能干,也不会哭。而且我很快就长大了,很快就能挣钱了。”张母和李世言直接愣在那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她们什么都不能说,不能给承诺,不能负担别人的人生,而且在这个年代,要养一个额外的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小孩儿的话让人心酸,那样小的孩子已经知道怎么体现他的价值,只是为了活下去,仅仅是活下去。
李世言拉着小孩儿,认真的问:“为什么不想回家呢?我可能不能给你你想要的东西,而且现在的痛苦只是一时的,等你似乎象征着一切只是一场冰冷的错觉,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可是我等不到那一天怎么办呢?”任铭轻声说,话语里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忧愁,不该有的忧愁,对比着那张哭成花猫的小脸蛋,李世言实在是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但是她知道这件事基本不可能发生,所以她只能装聋作哑。
张母也于心不忍,这么小的孩子,命就这么苦,但是家里也没办法,多一个孩子可不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儿,更何况小孩儿的情况也算是特殊的了。
拿着手帕给他擦了擦眼泪,叹了口气,“等我家老头子回来再说吧,不过可能性不大。”
任铭原本以为张母肯定不可能同意的,没想到她居然说还要商量,这就是有机会的意思,心里高兴极了。
李世言看小孩儿眼巴巴的等张父回来,心里一阵无奈,想了个办法,把他哄睡了,正好还可以趁这个时间,和张母好好商量一下,这是家里的大事儿了。
要说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小孩儿一家都是新来村里的,村里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是一家四口人,小孩儿他爸,小孩儿他后母,还有他们的儿子,任光。小孩儿他妈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不知道,不过应该有不少时间了,不然也不会有那个小了一点的弟弟了。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不稀奇,有了后妈就有后爸,人心都是偏的,大多数都是更加偏向枕边人,而且小孩儿的爸爸应该也不是特别在意小孩儿,当然这是她推测的,不然也不会任由小孩儿被那个女人作践成什么样子,具体的情况现在也不了解,还是要等张父回来才行,其次就是小孩儿的问题,留和不留是个大问题。
李世言凑近张母,小声的问:“妈,现在这情况怎么办?小孩儿怪可怜的。”
张母脸上也是不忍,无奈道:“这事儿,我做不了主,还得你爸决定,想也知道,咱家条件算不得特别好,现在你肚子里还揣了一个,就更难了,而且帮别人养孩子是笔糊涂账啊,养的好人家觉得是应该的,养的不好,人家觉得你不尽心,虽说任家人现在说不要这孩子,以后怎么样不一定。
就是这小孩儿以后会怎么想,也不好说,别以后养个白眼狼出来,还真不好掰扯清楚。”
听了张母的话,李世言大概知道这件事的困难程度,她之前还以为这种事情就是你情我愿,把手续办好就行了,哪里想得到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现在知道也不晚,以后有什么事情还是多听听老人说的话吧。
“那这事儿总要解决吧,如果我们不管,他爸也不管,小孩儿怎么办,他还那么小。”
张母奇怪的看了她一眼,“言言,我之前见你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姑娘应该是那种心里有成算的,应该不需要我多操心,正好也省事儿,怎么现在这么心软了?”
看着手里的杯子,李世言陷入沉思,还真是,以前她就不是圣母的人,虽然心肠不能称为硬,但是绝对不软,怎么看着小孩儿那样就心软呢?像小孩儿这样的情况,甚至是更惨的,李世言都见过,她只会在心里唏嘘一下,给予一点微薄的帮助,从没有想过要不余余力的伸手,她只想让自己好好的生活下去,偶尔可以帮助一下有需要的人,其他的就交给其他人来吧。
但是小孩儿不一样,一看见他就想帮他,怎么也不忍心让他一个人在人生的泥泞里挣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我应该帮他,妈,我这种想法是不是让你和爸特别为难?”
张母看她家小儿媳妇一副要哭出来的表情,连忙安慰道:“没有,我和你爸也觉得这孩子特别可怜,想着能帮就帮呗,这么小的孩子,哪个忍得下心啊?和你没什么关系,别想太多,思虑过重对孩子也有影响的。”
虽然知道张母是在安慰她,肯定还是有水分的,心里到底是好受了些,“我不乱想,你放心。”
想着继续坐在这里等,心里肯定平静不下来,还不如回房间看会儿书,“妈,那我先回房间休息了,爸回来就叫我。”
张母点点头,“行,快回去吧,别冻着了。”
李世言转身就往屋里走,脑袋里还在想小孩儿这事儿,她觉得自己跟小孩儿特别投缘,不然怎么就心疼他呢?把小孩儿放在家里养,虽说任家那边有点麻烦,但是也不是不能解决,远的不说,就说张大伯,他是村里,相当于村里的土皇帝,在村里人缘也特别好,大家都愿意卖他面子。
张父和张大伯关系亲密,平时张大伯对他们一家也是多有照拂,就凭着这关系,要办个手续之类的,不要太简单。最重要的还是没钱,多一个人吃饭,可不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儿,每年都得多出不少粮食,过俩年,大些了,更不用说,半大小子吃老子,这还是不算其他的开销。
再怎么着,总要做衣服吧,布票可不好找,好多家里就没几身好点的衣服。人吃五谷杂粮,总是要生病的吧,就算是身体再好,也不可能永远不生病。细细打算下来,花销真不少。
就算是养大了,以后的事也不好说,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好的,就怕吃力不讨好。
李世言想了想,现在这事,自己也没什么好的办法,还不如就让张父张母决定,家里人对她好,她更加要为他们考虑了,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就让他们做不想做的事,感情都是相互的,没有什么感情是经得起磋磨的,她要想和张新阳好好的走下去,家里人也是重要的一环。
更何况家里人对她是真的好,以前总是听人说婆媳关系是最难相处的,婆媳问题一直都是从古至今的大问题,但是张母对她就像亲生女儿一样,不仅没有挑事,还总是照顾到她的意愿,李世言觉得世界上就没有比这更好的婆婆了,因此也更加珍惜。
她心里一直都压着一块大石头,就是要参加高考读大学的事,就算已经跟张新阳通好气了,但是一天没有跟张父张母坦白,她就一天觉得提心吊胆的。张母对她再好,这事情也不是简单的事,现在又有了小孩儿这事,更加心慌了。
把书拿出来,好歹镇定了一下,没事儿,没事儿,总会有好办法的。
张父回来的时候,看见张母坐在堂屋里,眼珠子动都不动,知道她在出神,走过去轻轻的拍了张母肩膀,张母一下子就回神了,没好气的瞪了张父一下,“回来了,怎么样?”
张父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皱了皱眉头,心情有些不爽,“还能怎么样?他那个后妈连掩饰都不想掩饰,就一门心思想把他赶出门,他那个爸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他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说的清楚点,就是不想养了。”
张母气的不行,“总不能他们说不养了,就不养了吧,好歹是一个户口本上的人。”
“人家不承认,你有什么办法,更何况之前村里基本上没人见过那个孩子,谁能证明他是任家的孩子。”张父也不知道怎么说,任家人这样也就算了,那个后妈说话尤其难听,说什么本来就不该活下来的,养了几年也算仁至义尽,他们说什么都不管了。还说那个小孩子是个灾星,就该丢出去祸害别人,反正不能在她家。看着张母的脸色不是很好看,还是不要告诉她了吧。
虽然心里气得不行,但这事总不能就这么留在那儿吧,孩子可还在家里呢,张母询问道:“那你怎么想,总不能不管吧,这么小的孩子离了大人可怎么活下去,现在可还是冬天。”
张父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是人家亲爸都不管,他有什么办法,“要不我去问问大哥,看看村里怎么说,他们一家户口都是村里的,应该归村里管。”
现在也只有这么一个办法了,“行,要不你现在就去。”
这娘们,他刚回来,怎么也得歇一会儿吧,张父看着张母不说话。
张母和张父几十年夫妻,哪能不知道他的想法,推着他就出门了,“又没多远,走几步就到了,早点把事情解决了,也好早点完,不然总是心里不踏实。”
张父无奈,只好出门了。
第三十二章 收养
张父到的时候,张大伯正在和张新华商量今年的耕种问题,虽说都是大家一起干,按公分算,但是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村长家作为村里第一家,家里女人的活都是相对轻松的,公分也不算少,这也是情理之中,至少没说要不干活,白拿公分。
村长的性格大家都比较了解,也知道不可能真的轻松到哪里去,几个女人家,就算有公分也比不上男人。而家里的几个壮年劳动力,就没有这个待遇的,往往干的活还要重些。
都是集体劳作,偷懒的不少,但是作为村长家里人,你总不能和别人一起偷懒吧,一般还要干的多些,都是看在眼里的。张大伯已经不算年轻了,过不了多久就要退下来的,他想把大儿子张新华扶起来,可不得带在身边提前熟悉业务。
村长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连地方官都算不上的职位,但是没俩把刷子的人还真干不了,基本上村里人只服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也可以说是张家人。张家屯大部分人都是一个祖先发下来的,怎么着都隔着点血缘关系。外性人也不少,但是不团结,总的来说,村里是以张家人为主。
看见张父过来,张新华立马打了声招呼,“二伯,来了,屋里坐。”
张大伯原本是对着张父站的,没看见张父过来,听见自家小子喊二伯才知道二弟过来了,“二弟,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张家兄弟虽然住的近,关系也十分亲密,但是不爱串门子,更何况俩家人都不是闲人。
许是张大伯语气中的诧异成分太浓,张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大哥,我今天来还真是找你有事,你现在忙不?”
看着情况,也知道自家二弟找自己不是小事,无所谓的挥挥手示意张新华去干自己的事,“没啥大事,你有啥事,还找到我这里来了?”
张父叹了口气,把任铭这事儿完完整整的说给张大伯听了。张大伯到底当了多年的村长,脸色都没变一下,十分镇定,“二弟,你给大哥说,你是怎么想的?”
“大哥,我觉得吧,小任铭是比较可怜,但要领家里去,还是比较麻烦的,而且就凭他任家敢不认这个儿子,我就非得养起来吗?我只是捡到一个孩子,可不是一个祖宗,这种歪风邪气,不能助长。”张父义正言辞的说,要真有不了解情况的人在这,肯定以为张父非常有思想觉悟,值得表扬。
很可惜并不是这样,张大伯才不打算给张父留面子,现在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说什么都没人知道,“你还以为我不知道你,肯定是不喜欢那个孩子,,不然说话会这个不客气。”
张父摸了摸鼻子,不敢反驳,小声为自己辩解,“谁叫任家人太可恶的,今天上门还挨了一顿骂,我记住他们了。”
张大伯知道这个弟弟不是什么混人,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可这后面的话就把他惊了。
“大哥,我想好了,任家不是不想养任铭吗,我来养,就冲任家这小子现在的心机,以后绝对是有出息的,到时候让任老偏看着他儿子孝敬我,连个眼角都不甩他,膈应死他。”
张大伯看张父的神色不像开玩笑,但是这又不是一句话的事,他不看好这件事,不说以后任家小子能不能孝顺二弟,就是把他安安稳稳养大都还有很大变数。新阳有工资是不假,家里负担不重也是事实,但是新阳媳妇儿可是个钱窟子,娇娇嫩嫩的,干不了什么活,都靠张家养活,更别说现在还要添丁。
小孩子长得快,没几年就长大了,总要读书吧,他看新阳媳妇儿就像个一心读书的,怎么可能不让自己孩子读书。但是读书这件事还真不简单,花销不小,要是成绩好,总不能不让人读吧,花的更多了。
他不信这事儿张父就没考虑过,都是十分现实的问题,“二弟,你和大哥说句实话,你到底咋想的,不然哥这心里不舒坦。”
对于这种不寻常的事,还是先弄清楚缘由,他这弟弟打小就精,就没怎么吃过亏,总不能老了一下子就糊涂了吧。
张父显然也料到张大伯会探问,凑近些小声说道:“大哥,你还记得新阳妈怀新阳前,有一天晚上我就梦见她给我生了个儿子,还在敲锣打鼓庆祝,没多久新阳妈就怀上了,顺利的把他生下来了,顺的我都不敢相信。要真只有这一件事,我还会以为是巧合,但是新阳十多岁的时候,我又做了一个梦。你猜我梦见啥了。”
张大伯锤了张父一下,这时候了还卖关子,“说。”
张父清了清喉咙,“大哥,我说了你别不信,我梦见一个当兵的把新阳带走了,还说要带他当将军,然后就是新阳中年的时候,我看见他穿着一身威风凛凛的军装,还有警卫员跟着,进了一栋独门的房子,那房子说不出的好看。
他进去之后,一个女人就上前接过他手里的东西,又和他说说笑笑的。之前他和言言的婚事我不是一开始就同意了,因为我在梦里看见的那个女人和言言长得一模一样,我就想着反正他们都是要在一起的,还不如一开始就同意了。
要说玄的,还在后面,一个年轻男人又敲门进来了,手里拿着不少东西,先问候了几句,又说起现状,那个女人就问他什么司什么的,反正就是挣钱的意思,那男的说还可以,女人拆了盒子,就直说让他以后别买了,浪费钱之类的。男人说都是女人当初收留他,他才有现在,孝顺她是应该的。
然后几个人就一起吃饭,吃的真好,桌子上好几样,看起来就很有食欲。大概就是这么多了。”
张大伯半天都会不过神了,他家弟弟什么时候可以预言了,也不对,这不算是预言,反正感觉挺玄幻的,他想反驳吧,还找不出理由,说的这么细致,完全不像瞎编的。他说怎么当时新阳要去参军,他这个当老子的一点都不担心。感情是知道他儿子肯定什么事都没有。
嘿嘿笑了一声,显然张父看懂了张大伯的面部表情,“我这不是怕你不信,说出来也没什么用。”
张大伯看了张父一眼,“这还是我的错了?”
“不是,当然不是,都是我的错,我应该早点说出来。”
张大伯点点手里的烟枪,沉吟道,“你的意思是任铭就是你梦里的年轻男人,你也是因为这个才想到收留他的?”
“也不全是这个原因,主要是这个小子看起来挺可怜的,我家老婆子和新媳妇都挺喜欢的,我看着也不错,想着能帮就帮呗,总不能看着不管吧。当然这小子以后真的有能耐,又会感恩就更好了。”张父并不觉得他的想法有什么不对,他们都是真心喜欢那个小子,也很同情他,以后的只是附加的。
张大伯点点头,“这事儿你自己拿主意,不过还是要和你媳妇商量好,免得到时候吵架。”
就怕什么都不和家里说,就直接把人安顿好,还不得把人怄死。
“知道了,那大哥,我先回去了,翠香还在家里等着呢。”
“那我就不留你了,回去和弟妹好好说清楚,还有言言。”
张父回去的脚步都是轻快的,没办法啊,干成一件大事,他这是长远的效益,而且是双赢的局面,再怎么看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其实第一次看见任铭的时候,他还没有联想起来,后来稍微接触多了,仔细一瞧就瞧出来的,模样基本上都没怎么变,只是张开了些,再加上那些话参考,应该不会错了。
之所以没在开始就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是知道翠香很大可能不会同意,毕竟自己家里还不是顶好的条件,更别说帮助别人了。才想到把这事儿和大哥透了气,男人嘛,总归要看的更加长远些。另外有了大哥的支持,翠香应该也不会说什么了。
张父想的很好,事情也确实像他想的一样进行。
一进门,就被张母拉着问情况,听到他说要收养任铭,而且大哥也同意,认为任铭是个好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张母倒是没说什么,她只管家里的小事儿,大事儿还是要男人拿主意。
既然打算好了,张母决定今天就收拾一个新房间出来,以后大了也不用手忙脚乱。收养一个孩子是非常大的事了,在张家屯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