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一清理,又发现五头奄奄一息的狼。
自封为“敢死队”的社员们集体傻眼。
“这……这都是咋回事啊?敢情是来捡肉的?”
眼前这么多肉,哪里还管林子里有没有活的狼,先弄下山再说。
大大小小扛上肩,一溜烟往山下冲。
心头激潮澎湃。肉肉肉,都是个肉啊!!!
圆满完成任务的金大王,眯着绿豆小眼睛,懒洋洋地吐了吐蛇信,随即轻盈一跃,消失在茫茫山林间。
这些狼的确是受炮弹波及而受伤的。当时一共十一头狼,在十几米开外的树丛后面一步步朝那几个人类逼近、伺机打劫人肉呢。岂料爆炸了,炸的这群半夜出来联手觅食的狼群一阵懵逼。
等反应过来,已经趴地上哀鸣了。
向刚领着战士们灭完火,仔细检查四周还有没有可能燃起大火的小火星时,发现了这几头倒霉狼。
留了五头群英寨自己吃,余下六头扛到外围,派人通知书记,让他带几个人上来搬。也算是“军民一家亲”的体现。
毕竟群英寨从建立之初到今天,受了公社不少帮助。就连这山,本来也是雁栖公社的地界。虽说其中一大片已经划拨到群英寨名下,但饮水不忘挖井人嘛。
不过无法肯定除了这几头伤残的狼外,还有没有逃掉的,就怕惊吓间乱闯乱窜,伤到上山的社员,因此带话给书记时,向刚让潘新苗换了种说法。
向九一行人两人一组、抬着六头狼下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看着都是成年狼,估摸着分量一头就有一百四五十斤,六头那就是上千斤。
上千斤肉啊,除了过年宰年猪,公社啥时候这么富裕了。何况年猪肉可不全是拿来吃的,大头要上缴公家,分到每家每户其实没多少。说不定还是这几头狼分下来的肉多呢。
“你们别想了,这几头狼两头由上山社员拿去分,作为他们勇敢站出来的奖励。剩下四头和狼皮,由公社干部拉去收购站卖钱,回头计入公家账。正好今年公社打算添台打谷机,这钱可算是派上大用场、用到眼子上了。”
也就是说,没参与“敢死队”的一两肉都分不到。
围观人群一阵泄气。
向九和其他人一合计,决定每人从分到的二十斤狼肉里拿出五斤,合一起煮锅狼肉汤,请社员们喝一碗,也算让大伙儿尝了口狼肉的味道。
拿回家的肉自然是交给各自媳妇、老娘,腌成肉条,留着青黄不接时吃。随后又聚在一起,继续上山清理。
这回心态都很好,拿了肉,并且还想着万一还能再捡到几头呢,干起活那叫一个认真负责。
后续倒是有不少获得家里那口子批准或怂恿、加入到敢死队的社员,跟着向九等人一块儿上山打狼。
清理了三天,通往深林的口子被栅栏、荆棘布满,外围区域也全部被搜找一遍,确保哪怕是头死狼都找不到,危险警报彻底解除,雁栖公社又恢复了正常作息。
后面加入进来的社员两手空空回到家,别说狼肉了,野鸡蛋都没捡到一颗。
好在上山这几天,向荣新都给他们记了满工,且在下山时,还能扒拉点柴禾、撸几把野菜带回家,才没挨家里婆娘的骂。
再说盈芳一家,在美丽山谷天为被、地为毯地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向刚就来接他们了。
昨晚的爆炸声,他们在山谷也听见了,以为是双方打起来了,提了一夜的心。
得知是小金出其不意咬了对方一口,以至手榴弹引爆、从而没费什么力就把坏人拿下了,纷纷夸小金通人性。
喵大爷不服气地在草坪上打滚。
特喵的,又让玉冠金蛟出尽风头了!
不就是咬一口么,老子也会啊!老子的爪挠起来比咬一口还疼呢。保管一挠破就烂上大半年。可怎么好事尽被那家伙占了,嗷嗷嗷!不公平!
“啪!”
小金甩了它一尾巴。醒醒吧!别做梦了!
喵大爷装死,四脚朝天仰躺在草坪上:谁也别管我,老子想静静。
三胞胎看它那样,笑不可仰,拿树枝挠它痒痒。
“小橘子,你咋又睡了?太阳刚升起来就睡觉,这也太懒了吧!”
“妹,小橘子是猫,猫晚上要抓老鼠的,白天才睡觉。”
“可小橘子在山里不抓老鼠啊,而且哥你看它这么胖,跑起来说不定还没老鼠快……”
“……”
喵大爷生无可恋:摔!这日子没法过了!
晏晏嘴角噙笑,看着哥姐和胖猫“有爱”的互动,指尖挠了挠一大早又来找他报到的红毛松鼠的小脑袋,低头问:“小红,要不要跟我回家玩?”
小红……
兄妹俩一个趔趄。
“弟,它不是叫赤虎吗?啥时候又改名了?”
“哦,我喜欢叫它小红。”
“……”你小你说了算。
就这么,莫名添了个小名的红毛松鼠,蹲在晏晏小盆友的肩头,一路上小眼珠滴溜溜的,好奇又新鲜地被“拐”去山下体验人类生活去了。
不过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先跟着他们爹去了群英寨他的宿舍,喝了碗狼骨熬的汤,又吃了几片切得薄薄的烤狼肉,这才下山回自个家。
五头狼的狼皮,群英寨上下一致决定归他们老大。这次要不是他们老大发现了这伙人,凭对方身上携带的武器弹药,保不齐会造成己方人员伤亡。
向刚本想拒绝,转念想到家里两位老爷子,年纪大了,要是拿狼皮给他们一人裁件坎肩,到寒风凛冽的冬天,护住胸口,想必能舒服不少。于是要了一张,余下四张,作为奖励,一人半张分给了除他以外训练榜上累计积分最高的八名队员。
孟柏林拿到后,抚摸着尚未硝制的狼皮,若不是皮子膻味太重,真想把脸埋上去心满意足地蹭一蹭。
“老大,我不是在做梦吧?有生之年我居然能让我娘穿上狼皮袄子。”
“组长,你要觉得不真实,要不送我吧!完了你就觉得真实了。”孟柏林手下的攻击手咧着嘴打趣。
“滚!”
“哈哈哈……”
向刚可没工夫和他们唠闲嗑,分完狼皮就送家人下山去了。
“媳妇儿你不会怪我吧?我是觉得咱家过冬的衣裳够了,就没全拿,给积分榜上排名靠前的战士一人半张,当是这几年辛苦训练的奖励……这张狼皮给爷爷和夏老一人裁件坎肩,或缝到棉袄上做里衬,让他们冬天暖和点……”
盈芳心下好笑,和她解释这么清楚干啥?怕她生气?
这有啥好生气的,她又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这么做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
“行了,我懂的。我看这狼皮挺大的,爷爷和夏爷爷一人一件坎肩应该还有剩,边角料凑一凑,还能再给他们缝对护膝。”
盈芳摊开狼皮,张开手掌大致比了比,裁的时候尽量减少浪费,利用率应该还是可以的。
“媳妇儿真好。”向刚搂过她亲了一口。
盈芳好气又好笑,扭头白了他一眼:“我不这么说,就不好啦?”
“怎么会。”向刚也笑了。
三胞胎这会儿不晓得跑哪儿撒野去了,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个独处的小环境。
俩口子黏一块儿腻歪了一阵。
上次回家还是一个月前,这次要不是收到军区的消息集中火力抓间谍,他也不会有机会在这时候回家。
军区的人下午到,他还要去码头等。
因此丈母娘在外头喊“开饭”,即使再不舍,也不得不松口。
“狼皮先放柴房吧,搁屋里味道重,哪天有空我回来硝。”
盈芳看他硝过几次兔毛,大致知道一些,便说:“这些琐事你就放心上了,家里这么多人,难不成连张狼皮都搞不掂?”
向刚捏了捏她细嫩的手指,含笑道:“我哪舍得你做这些粗活。”
盈芳俏脸微红,斜眼嗔道:“不是忙着训练吗?怎么还有时间上学说话的技巧课?”
惹来向刚一阵愉悦的低笑。
饭点一到,三胞胎玩得汗涔涔地回来了。
盈芳看了他们一眼,三胞胎立马站得笔直,暖暖代表开口汇报:“妈,我们没弄脏衣服,我们就带小红去外头熟悉了一下。嘿嘿,小红可受欢迎了!”
威风凛凛的大名不叫,叫只雄松鼠“小红”,除了仨熊孩子也没谁了。
盈芳轻咳一声:“玩归玩,别因为赤虎和小朋友吵起来。”
“怎么会!他们想摸小红,还得经咱们同意呢!是不是弟弟?咦?弟弟呢?”
晏晏早就带着红毛松鼠洗手去了。
没错,他给松鼠也洗了爪子,说一会儿给它好吃的花生碎碎。
花生碎碎就是油炸花生米剥去红衣,然后拿勺柄碾碎。无论是闻起来还是吃起来,都很对小松鼠的胃。
看它蹲在晏晏脚边吃得欢,大伙儿相视一笑,也坐下来开饭。
“小向一会儿要去码头?”
“嗯,那几个人要交给军区审问。”
这个话题不宜多聊,大家都晓得,点点头表示有数了。
“对了爷爷,老教授前阵子和他一个在农科院工作的老同学联络上了,闲谈间,提到沼气池的改良。去年煤城姥姥来信不也说他们那边不少人家用起了沼气,我当时没在意。这回听农科院教授仔细一分析,确实农村里用这个挺合理的。
公社不是一直发愁缺肥料么?买化肥又嫌贵。人农科院教授说了,经沼气池发酵后的肥料渣渣,再拿去施肥,肥力能抵平常的两倍。
不过沼气池建起来要求挺多,我琢磨着咱家要不要先试着建一个?发酵后的渣渣,足够咱们几家自留地用。出来的沼气,烧水、做饭、洗衣服都可以,能省不少柴禾。公社要是看咱家用着好,指定大力推广。肥料问题不就解决了?”
老爷子觉得有道理:“我看行。不过具体怎么操作,得和你大伯说。他别的不在行,工程方面还是有点天赋的。”
“成。那等大伯回来,我和他商量一下。”
第656章 由奢入俭难
姜心柔说:“听上去是挺好的,就是不知道实际用起来怎么样。横竖咱家隔壁还有半间地基空着,要不就建那儿吧。回头把相邻那间屋改做灶间,顺便砌个炕,到冬天实在冻得受不了了,都躲那间屋去。”
“妈,我问过农科院教授,他说沼气池发酵,最好的季节就是春夏天,入冬以后温度低了,发酵慢,出来的沼气也少,烧炕效果不一定好。”
“那也比冷冰冰强啊。只要比其他房间暖和不就成了?咱又不要它烧到二三十度。再还有,就算不住人,炕上摊张篾席子,烘烘菜干、菌菇也好啊。你们看野菜、山货最丰盛的时候,正好逢雨季,晒不干烂掉多可惜。”
“这倒是。”向刚的思路豁然开朗,笑着夸丈母娘,“还是妈想得周到。”
姜心柔笑得眉眼都弯了:“也是你有心。搁我呀,听到俩教授讲什么沼气池,哪会联想到生活当中。”
“得了,你们娘俩别一个劲夸来夸去的了,饭菜凉了,赶紧吃吧。吃完我陪小向去码头。”
老爷子担心总军区那边来的人欺负孙女婿,非要陪着他一道去。
向刚劝他也不听,只好由他。
有老爷子陪同,其他人倒是一点不担心了,收拾了碗筷,各自忙起手头的活。
三胞胎提上竹篮、陶罐,说和小伙伴们约好了,去河埠头摸螺蛳。
“河埠头咱家后院就有啊,何必跑外头去。没大人看着,掉下去多危险呀!”
姜心柔不放心,摘掉围裙追了出去。
盈芳把采来的茶叶摊平在竹蔑上,挑出发蔫或是碎屑,个别芽头里还躲着小虫子,这些都得清理干净。然后准备炒茶。
乡下人家炒茶可做不到茶厂那么复杂,但也是找了人请教并琢磨过的。
山上的老教授以前在大学教书时,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老家就是茶乡的,那里的男女老少个个都会炒茶。老教授曾听他讲起过一二。
萧二伯娘也知道一些炒茶手艺,来宁和过年时,讲了不少跟茶有关的趣事。
还有县里的老大爷。别看他最辉煌的时候不过是个富农,但有钱又喜欢喝茶,那不就讲究了?早年不仅带着人亲自去茶叶盛产地淘好茶,还在现场炒过茶。
结合这一则则听来的炒茶工序,再经过实践的考验,第一年炒出来的茶,就获得家人们的称赞。
今年是第三次炒了,老话说“熟能生巧”,盈芳还真炒出窍门来了。
洗干净大锅,烧热后,把新鲜茶叶倒进去。
采到的芽头不多,一锅就可以了。量多就得分锅炒。要不然茶叶容易堆成堆,就像文火炖东西,熟得慢又容易炒过头。
同时得控制好火候。刚开始火可以大些,茶叶下锅翻炒几把后就要抽掉几根炭火,要不然容易焦。
怕闺女烫伤,一开始,她娘还给她准备了一副劳工手套。不过盈芳嫌戴着手套炒不够灵活,茶叶也容易粘在手套上,这么细嫩的芽头,盈芳可不想浪费丁点。
索性摘了手套。只是这么一来,速度就更要快了,手起茶落,不停翻炒。
约莫十来分钟后,就可以一边翻炒一边用手揉搓了,这样能使叶片更好地卷缩。
一锅茶炒下来,前后快两个钟头。
出锅时,米筛铺上干净的报纸,将热乎乎的茶叶摊在上面,凉了再和报纸一起转移到密封性好点的搪瓷盅里,报纸吸潮,这么贮存,茶叶不容易返潮。
新炒好的茶叶是不能马上喝的,起码得放上半个月。因为太新鲜的茶叶易伤肠胃。
可即便还不能喝,盈芳捧着忙出一身汗的成果,左看右看、笑意盈眼。
两斤多的鲜茶,炒出来还不足半斤。要送人,明后天还得再去摘几茬。
“炒好啦?还挺快的嘛。”这时,姜心柔抱着陶罐回来了。
“瞧,你儿子、闺女摸的螺蛳,点名今晚就要吃。我先放清水里养养。”姜心柔笑着把陶罐抱去后院的河埠头换干净的河水。
“他们人呢?还在摸螺蛳?”盈芳探头看了眼院子,没见仨熊孩子的身影。
“哪能啊,我都回来了,怎么可能还让他们摸螺蛳,多危险!他们呀,带了个竹篮,跟桥东的黑妞几个一块儿去山脚边摘野花了。说是会带荠菜来。没准今晚还要点名吃荠菜水饺。”姜心柔放好陶罐,洗了手进来,忍不住笑。
盈芳也止不住失笑:“玩吧玩吧,下半年送去学前班,就没这么自由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玩不了几年了,上了学,哪还有那么多玩乐时间。”
“对了妈,今天两斤多的鲜茶芽头炒了小半斤。明后天我再去采一点,立夏前的芽头炒出来口感应该差不多。怎么说都是芽头,又是新鲜炒的,回头寄些给二伯他们吧。”
想到去年出了农历四月才摘的带梗粗芽,炒出来的茶叶还能引得二伯三番四次想从老爷子那抢一两走,更何况是今年。
今年可是提前了一个月不止。天暖和了,茶树一夜发芽头也不是稀奇事,要是下一场春雨,那芽头就更多了,不管怎么说,今年比去年多炒几锅好茶这是肯定的。
好东西当然要分享了。二伯一家这些年可没少往她家寄送东西,有些还是江南这边的供销社排队都买不着的。有来有往,关系方能长久嘛。
姜心柔赞同道:“还有你煤城姥姥家,你两个舅舅待你也挺不错的,每年过年都给你寄全国通用的煤球票、白酒票。虽说你逢年过节也常给他们寄吃的穿的,但茶叶不一样,特别是好茶叶,那可是特供品,普通人家有钱有票也未必能买到。回头给你两个舅舅寄半斤去,就说量不多,大家伙儿分分,尝个鲜。”
“嗯。”盈芳点点头。
她正想说呢,两个舅舅肯定没喝过这么好的茶。倒是没想到她娘比她还着急。
“明年一定要记得早点采。山谷里气温上升慢、但到清明节前肯定好采了。迟一个月,少采好几茬呢。”
听出闺女语气里的肉痛,姜心柔不由笑起来:“比起去年好多了,人不能太贪心。想想去年采回来的茶叶,大半都是老茶梗,你爷爷喝得不照样很欢?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迟一个月就差好几茬。老爷子喝过今年的好茶,明年要是又错过最佳采茶期,怕是难喝下老茶梗了,由奢入俭难嘛。”
“噗嗤……”
娘俩个不约而同想到老爷子可能会有的纠结脸色,忍俊不禁地笑了。
气氛正和乐,黑妞带着哭腔跑进来:“芳姨、芳姨不好了!江口埠的陈二流子要打阳阳!芳姨你快去救阳阳。”
陈二流子?江口埠?
阳阳不是在山脚摘野花玩吗?咋惹到江口埠的人了?
还是陈二流子,那是偷鸡摸狗惯会耍无赖的流氓混混啊!要不是公社苦于抓不到他犯案的现场,早把人关牛棚批评教育去了。
“黑妞你莫慌,芳姨这就跟你一块儿去救阳阳,你慢慢和我说。”
“对对,黑妞乖,咱不怕那些坏人,这就打他们去!”
姜心柔顾不上和福嫂说晚上整哪些菜式,匆匆交代了几句,和闺女一起往山脚方向跑。
一路上,黑妞抽抽噎噎说了事情经过。
说起来,陈二流子和罗家还是没出五服的亲戚。家里长辈没熬过灾荒年就去了,留下他一个七八岁的孤儿,东家蹭一口、西家刮一点,可以说是蹭百家饭长大的。
这点倒是和向刚很相似。只不过向刚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愣是在严苛的大环境下闯出了一条常人难以效仿的康庄大道,陈二流子却混吃等死、好逸恶劳,最终成了人人厌恶的混混。
罗老汉心善但懦弱,想着同宗同祖的,放任陈二流子不管以后去了地下没法向堂阿姐交代,因此不时地接济一把。可他的性格实在软弱无能,降服不了这个彻底长歪了的晚辈,除了唉声叹气也想不出别的法子。
偏陈二流子特喜欢上他家晃,因为他看上了罗燕虹。
说说没出五服,不过农村里嘛,亲上加亲的也不是没有。
陈二流子这人坏是坏,但绝对不傻,要不然哪活得到今天——打小没爹没娘、又没人肯长久接济,这些年全赖上不得台面的小聪明才熬过来。
晓得自己这副德行,要身家没身家、要前途没前途,村里哪家姑娘乐意嫁给他啊。
但他也不乐意一辈子打光棍,于是乎把主意打到了沾点亲戚关系的罗家姐妹花头上。到时央求央求罗老汉,不用出多少彩礼,就能把姐妹花的其中一个娶回家。
梦做得是很美,可罗燕群太精明,陈二流子还没靠近,就能把人怼得自动后退;罗燕虹性子和她娘一样懦,但读书比她姐好多了,初中开始就在县里念书,平时不常回家,回来了也是躲在屋里的时间居多。陈二流子连见到人的机会都没有。
前年夏收听说她高中毕业回家了,跟着家里人一块儿下地干活。本来想套套近乎、献献殷勤的。
可陈二流子哪是肯安安分分下地的人?一看到锄头、铁锹就脑仁疼,反正到年底总有按人头的口粮分给他,不够吃就这家摸点、那家骗点。偶尔还偷人家地里的红薯、白菜、甚至散养在外面的鸡鸭去县城卖。
看到没怎么在大太阳底下晒过、白白净净的罗燕虹,他眼睛都直了。就想着这辈子要是能娶到这么个有文化又漂亮的媳妇儿该多好。
难得生起一股豪气的陈二流子居然也想做点什么来讨心上人的欢心。
只是他能做啥呢?下地太累、不下地没钱,有没有既不用下地又来钱快的活儿呢?
嘿!最后还真被他想出了一个——偷乡亲们的东西去县城倒卖。
管它怎么来钱,只要买得起漂亮衣裳、红头绳,不信会有姑娘不折服在他的劳保裤下。
打定主意后,陈二流子就行动了。
开头几次运气不错,偷摸从村里偷出去的铸铁农具、铜锁,还真给他卖成功了。不过卖得的钱,还没换成漂亮布匹、衣裳或红头绳,就被他买黑市烟抽掉了。
抽完就又开始后悔。这样子怎么讨得着媳妇呢?
于是继续偷鸡摸狗。
只是这一次运道不太好,偷了村头社长家的大铁锁和一只老母鸡去县城卖时,被红袖章追着一口气跑了五里地,还没嘚瑟逃过一劫,被田埂上的石头绊了一跤,摔骨折了。
他又没钱治伤,咋整?
陈二流子将老赖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愣是被他找出了那块石头的来源——原来是南郊公社的一个村民放那儿歇脚的。于是就缠着他讨医药费。
关键是对方家里也穷啊,哪有钱送他去县里医院。好说歹说,才同意陈二流子的提议——送他到南郊公社的卫生院,由那里的大夫医治,完了到对方家住几天,等能下地走了再离开。
老实巴交的农户哪晓得陈二流子他就是个老赖啊。一旦住进去,没满一百天死活不挪地儿。愣说自己的脚还没康复、走不了路。
不是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么?就这么混吃骗喝地在南郊混足了一百天的饭。差没把那户人家逼疯。
在外游荡了几天,这不才回到村里,经过地头田间,听几个好八卦的妇人在聊罗家小女儿抢人推荐指标的事,第一反应是:咋能让她上大学去呢?她这一走,自己还怎么讨她做媳妇?
第二反应是:罗燕虹那妞儿动不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