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粗气地嚷道。
舒老太同样一脸没好气地哼唧:“不帮俺们干活就提点口粮过来弥补吧。”
林杨听得一颗心拔凉拔凉。
他一直都知道舒家人除舒盈芳外都很难打交道——自私、吝啬、不讲道理,却不想这些人竟薄情至此。
都说了舒盈芳摔断了胳膊,在逼仄的柴房里没个人照料,这些人也没打算进去看一眼他们的孙女(侄女),依然只关心他们自个的利益。
心里一股气不吐不快:“你们是不是太过分了?做为盈芳的奶奶、小叔、小婶,在她受伤的时候,不是应该比我这个外人更关心她、照顾她吗?你们也说了这么热的天,那咋就不问问她在柴房里受不受得了?伤了胳膊能不能自己做饭?……”
“哟呵!你谁啊你!俺们家的事用得着你个外人唧唧歪歪?滚滚滚!”舒建强被说得恼羞成怒,大步上前,欲要把林杨往院外推。
林杨气得俊脸通红,自是不肯离去。两人你来我往地扭打成一团。
舒老太坐在堂屋的石门槛上哭天抢地:“哎哟这挨千刀的外地知青,还管起俺们家的家事了,俺个老太婆,没老伴帮衬,被欺负死了哟……”
左邻右舍听到动静,吃了饭本想躺下歇个午觉的一骨碌爬起来看热闹,还没吃好饭的,干脆端着海碗,蹲在舒家门口边吸溜边唠嗑。个别手里还捧着西瓜,当足了吃瓜群众。
说实话,在雁栖大队,舒家和谁家的关系都不怎么好,看到舒建强和人打架,没人肯上去帮架。不过话说回来,知青毕竟是外来人,舒家再怎么讨嫌,也是一个村的,大伙儿尽管没有帮架的意愿,倒也没幸灾乐祸,在一旁好言好语地劝道:
“建强,有话好说嘛。有气撒两下得了,别真把人打出个好歹。”
“是啊,他婶子,下午还有实打实的半天活呢,趁中午日头大,赶紧去歇会儿,有什么事好好说。我看林杨这小伙子是个明白人,是不是误会了?”
林杨见终于来了个明事人,松了口气,赶忙解释:“婶子,确实是误会!我下工路上听说盈芳摔断了胳膊,恰好路过她们家,进来问问情况。骨折毕竟不是小事,咱们卫生院吃不消看,我在县医院有认识的人,可以介绍她去。可舒家婶子不由分说将我当贼看,还要我赔口粮,我……”
虽然他挺想承认自己对盈芳的心意,却不是现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若是承认了,落了盈芳的名声不说,他的回城计划恐怕也会受到阻碍。被家里知道,少不了追究原因。他爹还好,他娘若是知道这事还和盈芳扯上了关系,少不了说嘴。因此务必要避这个嫌。
许是平时两人的接触不多,即便有,也是趁四下无人的时候。因此听了林杨这番说辞,大伙儿都选择相信他,而不是舒老太几个。
舒老太见没一个支持自己,正要往地上一坐,当着大伙儿的面撒泼,大队书记俩口子来了。
闹明白原因,大队书记向荣新敲着烟头直摇头,他媳妇邓梅走到刘巧翠身边,不满地责备:
“巧翠,这就是你的不是了!盈芳丫头摔断胳膊这么大的事,你做婶子的不关心也就算了,人小伙子好心好意帮把手,你还要把人打出去,这忒说不过去了!”
“是啊是啊,别看只是胳膊骨折,千万马虎不得!否则将来胳膊废掉都有可能。我家阿公你们都晓得的,前几年上山摔了一跤,小腿骨断了两根,当时家里穷也没当回事,等发现走路打瘸时再去医院看哪还来得及啊。盈芳还这么年轻,要是胳膊出点事,今后怎么找婆家……”和邓梅一路的妇女紧跟着接道。
见大队书记俩口子也是这么个态度,大伙儿更加你一句、我一句地声讨舒家的不是。
“他婶子,盈芳既然受伤了,你还是把她挪正屋住去吧。不是我说你,这么热的天,小柴房哪是住人的地方,鸡鸭都蹲不住,到时把人闷出个好歹,还不是你家的事。”
“就是就是,来来来,我搭把手,这么热的天,少搁太阳底下站着。帮你把人扶进正屋去。受伤了就好好将养嘛。”
见舒老太脸色铁青、有气发不出,大伙儿心里直乐,一个村子住,不能拿她怎么样,添点堵也好啊。
一个个无比热心地推开舒家小柴房的门,准备帮忙把舒盈芳搬去正屋。只是逼仄的空间里哪有舒盈芳的影子?
“这……”林杨也懵了,不是说在卫生院配了药回家歇息去了吗?人呢?
舒老太老眼闪过一道精明的光,借题发挥道:“好你个姓林的,我说你怎么这么热心,大中午跑这儿来胡咧咧。敢情把死……俺们家大丫头拐走了,要不是柱子他娘出来倒水撞破了你,被你给溜了,让俺上哪儿找孙女去……”
吃瓜群众集体傻眼。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孙女不在家,也可能是去其他地方啊,咋就一口咬定是知青拐走的呢?歪理!简直太歪理了!
不止林杨气得说不出话,向荣新也噎到了,皱着眉发话:“他婶子,凡事讲求个证据,你红口白牙胡咧咧,回头林小子上派出所告你诬陷,谁也没法子帮你……”
舒老太吓得脸色煞白,支吾半天说:“那、那俺们家死、大丫头不见了总归是事实吧?姓林的早不来、晚不来,偏在大丫头失踪的当口冒出来,俺不信跟他没关系。”
“和林杨没关系!”
站在人群后的许丹,见时机差不多了,端着一口洋锅汗流浃背地挤进来,给林杨作证。
“林杨是跟我一块儿来的,盈芳受伤的事,也是我跟他说的,本来咱俩一块儿来看望盈芳的,只是走到半路我想起家里熬着粥,就先让他过来了。”
第9章 什么情况!
许丹说着,抬高胳膊,展示手里的洋锅:“瞧,我把粥端来了,想着盈芳伤着胳膊不好做饭,打算和她一块儿吃。”
人群里立马响起窸窸窣窣的交头接耳声,有夸许丹这知青人好、讲义气的,有骂舒老太没事瞎哔哔的……
林杨看向许丹的眼神多了丝感激。后者红扑扑的脸蛋,映入他眼帘,说不出的熨帖。
许丹回了他一个鼓励的笑,挤到向荣新身边提议:“书记,我保证我说的句句都是实话,给盈芳正骨的是老张,完了是我送她出的卫生院,我亲眼目送她往家走的。你说大中午的,能去哪儿呢?要不大伙儿分头找找,她一个姑娘家饿着肚子又受着伤,别出什么事才好。”
向荣新闻言,深看了许丹一眼。心说这姑娘不简单啊,瞧瞧这话说的,滴水不漏啊。相比江口埠那两个女知青,这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
最终,许丹的提议被采纳,近山坳生产队每家出一个人,编入寻找舒盈芳的队伍。
毕竟地里还有活,没几天就农忙了,全生产队停工半天就为找个姑娘,未免太兴师动众。可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不找也不行。现在这样是最好的。
没成想挨家挨户找了一圈还是没下落,向荣新不得不把范围放宽到整个雁栖大队,甚至还想去码头问问,看她有没有坐渡轮去县城。唯独没想起进山找找。总觉得一个姑娘家断了胳膊上着夹板,不可能会再去山上。
直到清苓踏着晚霞归来。
离山脚最近的村民家门口,从地里收工回来的俩妇人迎着晚霞淘米、洗菜,嘴上唠着磕,说的正是舒家大房的独女大白天闹失踪的事。
“你说会不会是贼喊捉贼?舒家那老娘们向来偏心小的,我就没见过哪家分家把大儿子分出去、留小儿子一块儿住的,还既不给房子又不给钱……要不是建军懂手艺,农闲的时候脚不停歇地去县城帮工,三间砖瓦房哪盖得起来。那老娘们倒好,建军俩口子尸骨未寒,她领着小儿子把人房子占了,建军那闺女倒反被赶去睡柴房,啧,亏她做得出来……”
“可不是,她那种做法,看得真叫人寒心。话又说回来,主要是那丫头不是建军的亲闺女,要不然书记肯定出面帮她把房子争回来。那老娘们之所以敢理直气壮地霸着人家房子不放,不就是吃准了她是收养的么,帮起来名不正言不顺啊……”
“唉……到底是舒家的屋内事,我们也没那个立场……咦?你看前头走来的是不是舒家那丫头?哎呀!别不是进山了吧?难怪找半天都没找着她影,我问问去。”
说话的妇人菜盆一搁,撩着围裙胡乱擦了两下,小跑着追上清苓:“盈芳丫头!盈芳丫头!你慢点儿走,婶子有话问你。”
清苓疑惑地停下脚步:“婶子,您找我?”
“丫头,看你的方向,你是刚从山上下来的?你是几时上山的?”
见清苓茫然的眼神,妇人拍了一下额:“哎哟!你不知道,午歇那会儿,你阿奶当着大伙儿的面,非说你被江口埠那个年轻知青拐走了,大伙儿寻你不着,怕你真出啥事,每家抽了一丁,不止咱们近山坳,江口埠那儿都去找了,这会儿都还没收工回来咧……”
“啊?”清苓傻眼。舒盈芳平时不是挺不受人关注的么?咋换成她之后,才离开半天就被人满大队地找了?
“啊什么呀!婶子还能骗你不成?走走走,天快黑了,婶子陪你回家,还得告诉书记一声……亏得你回来了,不然晚上还得找。话说回来,这大热天的,你咋中午上山咧?你这胳膊真骨折了?”
清苓本不想搭话的,一来不熟悉对方,二来对这时代略显浮夸的民风颇不习惯,只是忽然想起回去还要面对舒家人贪婪成性的嘴脸,还有那小柴房,热得真心住不下去,便斟酌着说道:
“婶子,不瞒您说,我手头没口粮了。生产队分下来的米面,早被我阿奶他们搜走了。本来还有几斤细面,是前些日子去书记家帮工挣的,今儿早上在我上山掘野菜时,也被我奶和小婶翻走了。中午回到家,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我这胳膊又上着夹板,只好上山寻点能饱腹的,谁知走着走着迷了方向,这不,刚刚才寻到下山的路……”
妇人一听,看她的眼神更怜惜了。忆起舒建军在世时,不止一次介绍她家男人去县城帮工,舒建军的媳妇和她的交情也不差。如今人闺女受了委屈,自己却眼睁睁看着,不由一阵羞愧,义愤填膺道:“那家人待你实在太过分了!占了你家的房子也就算了,居然连你自个儿挣的工分兑的口粮都要抢,良心简直被狗吃了!别怕!一会儿婶子帮你,咱们这就告诉书记去,让他出面帮你把口粮讨回来!……”
“谢谢婶子。”
“有啥好谢的。对了,你咋会从小坡林摔下来的?那一带多少年没人去了,附近也不长野菜,又危险,你咋会往那儿去?”
清苓仔细回忆了一番,又避开刘继红加害她的那一幕,沉吟道:“今天早起脑袋有些沉,沿路的野菜被挖得差不多了,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小坡林。许是林子里太闷,脑袋昏昏沉沉的,一不留神就摔下去了……”
刘继红欠舒盈芳的命,迟早要问她讨回来。只是今天这事,没第三人在场,单凭自己的说辞,能不能取信于人都两说。就算信了,她现下也就胳膊骨折和一点皮外伤,刘继红是知青,对她的处分肯定不会重。与其给个不痛不痒的处分揭过去,倒不如先存着。刘继红能害她一次,保不齐还会再来一次。届时,定收拾得她无路可躲、命债命偿,以慰舒盈芳在天之灵。
“……唉,也是你运气不好。下回别去了,那儿多危险啊,幸亏只是胳膊,要是一个不好……”
“我省得的婶子,下回定不会再去了。”有小金带她去的密林,附近竹笋、野菜、野果遍地,还愁饿肚子么。
第10章 新屋、旧屋二选一
两人边走边说,迎面碰到一队人,恰是被向荣新派出来寻舒盈芳的,见人寻到了,大伙儿舒了一口气。
说真的,一下午没找到人,原本只是抱着怀疑态度的也都纷纷提起了心。生怕真的出啥事。如今人找到了,又见她除了胳膊的伤外其他完好无损,彻底放下心。
结队把清苓送到舒家,正好,向荣新也在那儿。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天也晚了,大伙儿散了吧。今儿个辛苦你们了,回头我让李三儿给你们记满工。其他事明天再说。盈芳丫头,你也累了,胳膊又受着伤,回去早点休息。”向荣新看天色不早了,手一挥,让众人解散,他自己也准备回家吃晚饭。
和清苓走了一路的妇人赶紧站出来道:“书记,还有个事咧。你道舒丫头大中午的为啥上山?她屋里的口粮被舒家那些人刮的一口不剩,离分粮还有不少天,她一个姑娘家怎么过日子?还有啊,不是我说,她家三间瓦房被舒建强一家住了,那舒家原先的土坯房不是空着吗?换给她住不就得了,非要让她睡柴房……这么热的天,不中暑才怪咧,难怪会从小坡林摔下来……”
“你个吃饱了撑的老虔婆!俺们家的事还轮不到你个外姓人操心!滚滚滚!都给老娘滚!”
听说大孙女找到了,舒老太碍于面子不得不出来迎一迎,听到妇人撺掇大队书记要把舒家老屋分给死丫头住,好脸色哪还维持得住,立马发起飙。
妇人也怒了:“姓舒的,论外人,你们一家才是外人。”
舒老太和老伴早年是从东北迁过来的,在江北一待数十年,骨子里还是脱不了东北人的习惯,包括口音。找的儿媳妇也尽是北方逃难过来的人,除了生活习性合得来,聘礼都省了。
妇人夫家也姓向,逮着这一条回敬道:“你要这么说,岂不把咱们书记也骂进去了?你家的屋内事咱们没资格管,可你趁着建军俩口子刚走、后脚就把他自己掏钱造的新房子霸占了,还把他宝贝闺女撵去住柴房,这事儿老天爷都看着咧,当心建军俩口子半夜去找你……”
“你!”舒老太气得直跳脚,还想叉腰对骂,被向荣新一个凛厉的眼神吓住了。
舒老太带着小儿子一家霸占大儿子房子这事他是知道的,只是插手管比较麻烦,只要没把人赶出去,住正屋还是住柴房说实话不是他管的范畴,到底是人家的屋内事。
何况一个是建军的亲娘,一个只是收养的闺女,伦理上肯定偏向前者。却不知这一家子背地里还干着抢人口粮的勾当,这事要是不管,他这个大队书记如何安稳民心?
这么一斟酌,向荣新开口道:“建军娘,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伤感情的话少说两句。今个晚了,别的我不多说,就说两个事:一,建军是你大儿,他的房子由你这个当娘的住没人能说啥,但建强一家本不该搬进来的。这样,要么他家搬回去,盈芳丫头住回正屋;要么两家置换,你家老屋那房子旧是旧了点,但离河近,用水还算方便,屋后的自留地也大,东侧还留有一间半的宅基地。你们好好商量,再决定到底住哪边。决定换的话,明儿让建强把老屋的房契拿来,回头我去公社把户主改了。不想换也成,明儿我带人过来帮你们搬家,建军家的正屋还给盈芳丫头。”
舒老太一听,恨得眼珠子都凸出来了,张嘴就要骂,却见向荣新转头对清苓说:“今儿晚上盈芳丫头你去老屋住一晚,柴房实在不是住人的地方。”
完了接着说第二桩事:“盈芳丫头自个儿的口粮,还得建军娘还给她。具体数目多少,盈芳丫头你说。”
什么?不仅要把房子让出来,还得把吃进去的口粮都还回去?那怎么成!
舒老太两眼一瞪,叉腰大骂:“谁拿她口粮了?你们哪只眼睛瞧见了?小贱蹄子说啥就是啥了?那俺还说你们这些人抢了俺们家的口粮没还咧!”骂完众人,又指着清苓横眉竖目,“小贱蹄子反了天了!撺掇着外人跟自家人闹!俺们大儿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是让你来跟俺们斗的?养不熟的白眼狼!”
清苓秀眉轻挑,沉静的眸光回视着老太太,一字一句地回道:“阿奶,我不回嘴不代表我不会骂人,我只是敬你是我爹的娘,但做人要留一线,你身为长辈,不说在我爹娘死后帮衬我,还三番两次偷我的口粮,今儿更是把我仅剩的白面搜刮的一口不剩,这已经不是占便宜了,这是想让我死啊!还有,小柴房冬天有多冷、夏天有多热你又不是不知道,可你和小叔一家占了我家的正房不说,连我家的被褥、蒲扇都占了去,一件都不留给我,要不是乡亲们见我可怜,凑了床棉絮给我,我恐怕早见爹娘去了……”
“胡说八道!”舒老太心虚的眼神左躲右闪,大声嚷嚷,企图盖过孙女的声音,“大伙儿别听她的!小贱蹄子是俺们家大儿捡来的,如今养大了心也跟着大了,想独占俺们家大儿的房子,还想把俺赶出去……”
“阿奶,是不是我胡说你心里有数。我敢当着大伙儿的面起誓,若我舒盈芳说的话里有一句虚假夸大,甘受天打五雷轰。阿奶,你,敢么?”
“我……”舒老太当然不敢。她可是笃信菩萨的,逢年过节祖宗可以不敬,菩萨是必须要敬的,还想让菩萨保佑她小儿一家长命百岁、兴家发财咧。
一个身姿笔挺、义正辞严,一个支支吾吾、眼神躲闪,大伙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纷纷嘘声:
“他婶子,这就是你的不是了。盈芳丫头挣的口粮,孝敬你也用不着那么多啊,一口都不给她剩,你不会是想饿死她吧?”
“难怪这丫头瘦得跟竹竿似的,建强家一双子女却白白胖胖,敢情是把人家的口粮抢过来吃了……啧!”
“刘巧翠,你这样虐待大哥大嫂的娃,不怕你哥嫂俩半夜找你们去啊。举头三尺有神明,缺德事做多了当心遭报应……”
“……”
第11章 别怕,是我!
大伙儿越说越大声,到后面就差指着舒老太鼻子骂了。至于舒建强、刘巧翠俩口子,其实就是个窝里横,一旦人强我弱,立马跟个缩头乌龟似地躲舒老太后头闷屁都不敢放一个。
“你们都给我闭嘴!”舒老太大吼一嗓子,“一个个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俺们家的事用不着你们管!滚!都给俺们滚!”
“滚就滚!当我们爱听你家那些腌臜事呢!不过滚之前,你得把搜刮走的口粮还给盈芳丫头!”
“对!建军的房子也得退出来。建军俩口子在时把盈芳当成宝,你们倒好,把她当成草,就差逼死她了。建军的房子你们住得亏不亏心?”
“……”
舒老太气得褶子脸充血,论个人战斗能力,她是很强啦,可再强也斗不过这么多三姑六婆齐开炮啊。更何况还有大队书记这尊菩萨头坐镇,撒泼也站不住脚。
眼瞅着天越来越黑,向荣新也不让清苓报数目了,直接让舒老太拿五十斤大米、三十斤细面出来。没几天就要双抢了,抢收完了抢播种,播种完了分夏粮,这点粮足够一个姑娘家撑到新粮下发还绰绰有余。反过来要是拿多了,舒老太恨得一拍两散,盈芳丫头也未必讨得了好。
除了口粮,邓梅还让刘巧翠拿出一床干净的床单、枕头、薄毯子,又拣了小柴房里能用的生活品,领着清苓往舒家的老屋走。
婆媳俩欲哭无泪,瞪着被大队书记提走的大米、白面,仿佛是在喝她们的血、啖她们的肉。
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死丫头贱丫头!回头一定要她好看。哼!她舒家的大米、白面是那么好拿的么。今儿个提走八十斤,改明不拿回一百六,跟那贱丫头姓!
根本没想过,她们这两年陆陆续续从舒盈芳那儿搜刮的,何止这个数。
“盈芳丫头,今儿天晚了,你胳膊又伤着,早点歇息,其他事明天再说。”领着清苓来到舒家矮旧的土造老屋,向荣新宽慰道,“既然我出口了,房子的事,明天你小叔肯定要给我个答复的。不过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家的是砖瓦房,又是造了没几年的新房,你小叔多半会选择置换。”
清苓抿了抿唇:“不是我小气不肯和小叔置换,实在是……那是我爹娘辛苦多年的心血,我想替他们守住……算了,明天事明天再说吧。今儿多亏书记和诸位叔叔婶婶替我说话。你们的恩情我盈芳记在心上咧,谢谢的话不多说,但凡将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叔叔婶婶们只管吩咐。”
“大伙儿一个大队的,这点忙应该的。倒是你阿奶他们要是还欺负你,你放开胆子吼一声,叔婶们能帮一定帮。”
陪同前来的村民客气了几句,帮忙把大米、白面搬进灶房,又给灶房里的水缸挑了一担水,没别的事就各自散去了。
向荣新俩口子想着她胳膊伤着不方便烧火做饭,特地给她把灶火烧起来了才离开。
清苓说着感谢的话送他们到门口,直到人走远了正要关门落锁,一道影子晃过来,吓了她一大跳。
“盈芳别怕,是我。”
林杨从夜幕深处走出来,挠着头说,“刚才人多,我被挤在后头了。好在有书记出面,帮你主持公道。这下你奶奶他们应该不敢再欺负你了。”
眼前这个男人就是帮了舒盈芳很多回、也让她一颗纯情的少女之心越陷越深的林杨了。
碍于天黑月疏,清苓没能细细打量,但大致轮廓还是能瞧得清的——挺拔的身姿、优雅的气质,确实和村里土生土长的小伙子们不一样。难怪那么多姑娘喜欢他,确实有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