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发家致富-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嘴上很不满,可他考高分的希望就捏在夏茗手里,他还是老老实实收拾了课本和习题册,不甘不愿地起身,一边回房还一边背单词,一个不留神,差点就撞到门板上了。
夏茗扑哧一声笑了,忍不住调侃他,说:“你别到了梦里都在做题,我今晚要睡个好觉,可不负责进你梦里教你做题。”
夏子阳朝她龇了龇牙,很不爽地关了房门。
夏茗哭笑不得。
孙巧容很惊讶儿子竟然听话。
她这儿子还算懂事,也上进爱学习,但毕竟是中二叛逆的年纪,不乐意别人管着他,犟起来的时候,也十分令她头疼,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舍不得打,多教训两句,他还嫌你烦,炸毛顶嘴。
刚才那样听话的儿子,可不多见。
孙巧容并不知道,夏茗前世做家教的时候,遇到过各种难缠的学生,夏子阳这一款,她完全应付得来。
“舅妈,我也去睡了,你和舅舅也早点休息吧。”夏茗收拾了一下桌面,起身回房了。
第二天。
天还没亮,孙巧容就忙活开了。
跟邻居借了一杆秤,把角落里的旧自行车拖出来,把称、野果、草药都架到自行车上绑好,又把早饭做好了,才叫夏茗起床。
夏茗一看,吓了一跳,也不好意思耽搁了,赶紧洗漱吃早饭,骑上自行车,跟舅妈进城。
这个年代还流行赶圩,每三天一个“圩日”,每逢圩日,人们挑着货物进城交易,市集会很热闹,尤其是农贸市场,简直人山人海,很是热闹。
孙巧容不是第一次进城,之前进城买农药化肥、农作物种子、锅碗瓢盆之类的,把县城转了个遍,对县城的一条街很熟悉。
她熟门熟路地骑车到农贸市场,找了个好点的位置停车,把东西都卸下来。
“可惜今天不是圩日,估计不好卖。”孙巧容对今天的人流量很担忧。
“没事,有人就行。”夏茗安慰她。
这才第一天,夏茗抱着摸索和试水的心态,并不介意圩日不圩日的。
她把野果和草药依次摆开,把昨晚写好的价格标签放在最前面,一目了然,能省不少解释的功夫。
做完了准备工作,夏茗掏出了初中课本和习题本,看得津津有味。
这些资料,是夏子阳一大早去找辍学了的邻居借来的,抱回来就直接塞进夏茗怀里,让夏茗在看摊子之余,挤时间出来看,然后晚上回家之后再教他。
这副要榨干她利用价值的架势,搞得夏茗哭笑不得。
夏茗既然答应了教他,自然就上心了,而且她有计划重新考大学,可有些年头没摸课本了,还真有些生疏了。
好在她底子在那里,从初中教材开始恶补,用不了多久,就能跟上高中的进度。
孙巧容并不知道夏茗的打算,见夏茗为了她儿子的学业这么拼命,她很不好意思。
正要跟夏茗说两句,就看到两个提着菜篮子的大妈,结伴走了过来,“这摊子的果子看起来水灵,就是卖贵了点,老板,能不能算便宜点?”
第32章 团购
“您看看我们的果子,都是精挑细选的,个头大,包脆甜,不信您可以挑一个尝尝,卖这个价已经是良心价了,赚点辛苦钱而已。”孙巧容连忙说。
她办事爽利,昨晚夏茗又教了她不少的销售话术,她背得顺溜,基本的问题都能应付。
那两个大妈显然动了心,就是想杀杀价讨点便宜,“这都是野果子,进山就能摘,不用什么本钱,都是白赚的,又不会亏本,所以老板你就少赚点呗,卖这么贵很赶客的,本来想买的都被价格吓跑了。”
“真不行……”孙巧容很为难,一时找不到话来回应。
夏茗适时地插进话来,说:“阿姨,如果你们团购,我们可以算少点。”
这词有点新鲜,两个大妈没听懂,“什么团购?”
“就是你们两个都买的话,可以每斤给你们少算三分钱,多买多划算,怎么样?”夏茗解释道。
这种卖法实在新鲜,听都没听过,两个大妈觉得蛮有意思,也很快就明白了降价的逻辑,并且习惯了精打细算的她们,还打算再蹭点便宜。
于是,她们又拉了一个认识的大妈过来,继续砍价,“那要是三个人都团购,是不是还能更少点?”
孙巧容一听,顿时就有点着急。
果子才卖三毛五一斤,两个人团购降了三分,三个人团购再降还得了?杀价也忒狠了。
夏茗却笑了。
她标的售价,一来是试探市场接受程度,二来给自己留了可操控的空间,如果浮动几分钱,能换来更大的卖货量,她是乐见的。
这几个大妈有意向要买才会砍价,不然不会耗时间,在这里跟她废话这么久。
夏茗心里有数,面上也丝毫不慌,淡淡笑道:“两个人团购,一斤便宜三分,三个人团购,一斤给你们便宜五分,大家都是实在人,就当薄利多销了,本来也就是赚个辛苦钱而已。”
孙巧容更急了。
两个人买要降价,怎么三个人买,怎么还降得更狠?
大妈却很满意,也没好意思再往下杀价,三个人分别要了两斤,笑眯眯地对孙巧容说:“你家闺女长得好看,做事也很漂亮,大方又会变通,搞了这个什么团购。”
“你看她还挺爱学习,出来帮忙看摊子还捧着课本呢,可不像我们家孩子,皮得很,又不爱学习,作业都不写,可愁死我了……”
“这是我外甥女,呵呵……”孙巧容一下子卖出去六斤,心里也舒坦了,一边乐呵呵地大妈唠嗑,一边称了果子装袋递给大妈。
大妈接了袋子,对旁边的草药很好奇,对着那几张草药的介绍和药方瞅来瞅去,“你们这药靠不靠谱啊?不会是骗人的吧?”
“这些都是野生的中药,药性很温和,上头写的常见病症都能治,方子是我们村的老中医给配的,很靠谱。”孙巧容底气不足地说。
这套话术也是夏茗教她的,可她真说不准这些药是不是真有这么灵,而且村里老中医什么的,纯粹是瞎编的,夏河村哪有什么老中医?
这个真不能怪夏茗硬编。
她前世身体不好,加班熬夜多了,身体越发扛不住,所以蛮注重养生这一块,跟有名的老中医学过一些本事,这些方子还真是老中医教过她的。
那位老中医是真有本事,而且性子傲得很,找他问诊要预约,能不能约上要看合不合他眼缘。
所以说,老中医是有,只不过不是来自夏河村罢了,夏河村是没有什么老中医的。
可这些,她没法跟孙巧容解释,只能编了这么一套话术,让孙巧容照着说。
大妈信了几分,可还是有点犹豫,“可你们卖得也太贵了,赶得上肉价了……我儿子这两天感冒,发了低烧,你们这药是不是真能治?”
夏茗早就料到有人会质疑药效,她神色自若,取了两副药包好,递给大妈,说:“感冒低烧的话,煎服这个,一天喝两次,两天就能康复。”
大妈面露犹豫,迟迟不接。
夏茗也没黑脸,耐着性子继续说:“你可以让他先试喝一次,这味药口感甘甜,药味浓但苦味不重,适合孩子服用,你可以先让他喝一次,观察他的病情。”
“如果病情有改善,再继续服用,不过这药是感冒低烧服用的,如果是发高烧的话,还是及时去医院比较好,喝这个药可能就治不了,指望这药让退高烧,会耽误孩子的病情。”
夏茗神色坦荡,而且这药解释得清楚,摆事实讲道理,没夸大这药的作用,反而打消了大妈的顾虑。
要是张口闭口地说包治百病,那才是糊弄人,拿人命在开玩笑呢。
这下可把大妈给说动了。
她见夏茗似乎蛮懂药理,逮着夏茗又问了几个问题,见夏茗嘴角含笑,不急不缓地一一回答了她的问题,她彻底被说服了,于是价都没砍,爽快地付了钱。
另一个大妈有点见识,认得几味药,于是也跟着买了些治头晕失眠的药。
她对夏茗摆出来的几个药方子,心里依然存了顾虑,想等前一个大妈拿回去给孩子煎服,看疗效之后再买,可又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毕竟,这个摊子的草药看着实在是好,一看就是野生纯正的,而且她听得出来夏茗的回答不是随口胡诌的,而是有真材实料,真有点本事的。
“你们这摊子,都是什么时候摆?明天还来不来?我邻居也有感冒的,其他的药方子也有需要的,要是真有用,我也买来备着,让邻居也买点。”大妈问。
这是送上门的生意啊。
夏茗微微一笑,“家里农活忙,不一定每天都来,一般圩日都来,位置差不多也在这儿,好找。”
大妈听到了满意的答案,满意离去。
孙巧容目送了第一波顾客,然后整理刚拿到手的钱。
果子团购价降到三毛一斤,三个人统共要了六斤,收到了一块八。
草药卖的贵,但远没有果子分量重,而且卖得也不多,两副药加点别的草药,总共收到了六毛,加上卖果子收到的一块八,总共就有两块四了。
第33章 说媒
孙巧容数了两遍,数额没错,可还是不敢相信,她本来真没啥信心能卖出去的。
这才第一批顾客,就一次性进账两块四,要是多来几批,岂不是更多?到了圩日,农贸市场人山人海的时候,岂不是更更多?
孙巧容登时就兴奋了,她小心翼翼地捋好纸币上的褶皱折痕,把钱给收好,发现夏茗已经很淡定地继续看书了。
“茶茶,那个什么团购,你是咋想到的?”孙巧容发现,外甥女的聪明点子真的很多。
“之间见过别人这么卖,觉得挺新鲜,就照着用了。”夏茗轻描淡写地说。
孙巧容觉得有点可惜,“可这么个卖法,岂不是亏了?要是没降价,还能再多收三毛呢。”
在猪肉价不到一块钱一斤的年代,三毛钱说没有就没有了,孙巧容真的肉疼。
“亏不亏,不是这么算的。”夏茗放下课本,耐心解释。
“野果要新鲜的才好吃,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而且野果得靠卖相,拖得越久越难卖,如果今天卖不完,留到明天卖再低的价,也卖不出去,所以宁可多卖点也不要屯着。”
“搞团购降价有好处,容易卖出去更多,舍一点蝇头小利换到更大的利润。”夏茗解释着其中的销售逻辑。
孙巧容直接蚊香眼了,听得稀里糊涂的。
让她干农活,她手脚麻利,半点不含糊,让她理解新鲜的销售逻辑,她脑子就有点犯抽了。
“我给你算一笔数,你就明白了。”夏茗摊开一张纸,一边在纸上写,一边跟孙巧容分析,“你想想看,如果不降价,那她们不会拉第三个人一起买,对吧?”
“现在她们是三个人买,一斤收三毛,一人两斤总共六斤,三六一十八,我们能收到一块八;
如果没有第三个人一起买,就两个人买,一斤收三毛二,一人两斤总共四斤,我们收到一块两毛八;
要是只有一个人买,我们一分钱都不便宜,那是卖原价了,一斤三毛五,买两斤,顶多也就能收到七毛。
你看,是不是三个人团购,我们赚的最多?少赚三毛,我们能赚到一块八。”
夏茗把最重要的三个数字圈出来,说:“薄利多销,买的人开心,咱们卖的人也赚到更多,双方都满意岂不是很好?所以不用太计较那点零头。”
“还真是这样……”孙巧容可算明白过来了,“你还别说,要不是搞了团购,那第三个人还真不一定会买,那咱们赚的就少了……”
对面摊位的大叔是卖菜的,也听明白了夏茗这一套逻辑,竖起了大拇指,说:“大姐,你家外甥女懂的真多,读书多就是好啊,卖东西都比别人机灵,回去我也得督促我家臭小子多读点书。”
听到别人表扬自家人,孙巧容顿时生出一股骄傲感,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化开了,比自己被人夸还高兴。
太阳越升越高。
摊子前断断续续来了一些散客,临近中午,农贸市场热闹了一些,摊子前又来了几波人。
人嘛,都乐意凑热闹,见一起买能少花点钱,就跟捡到便宜似的,也乐意多买点。
于是乎,搞了团购之后,销量蹭蹭蹭就上去了。
孙巧容一回生二回熟,很快就应付自如了,收钱收得心里美滋滋的,不碰到棘手的问题,都自己应付,不会打断夏茗看书。
她对提出团购方法的夏茗是真的服气了,对卖野果和草药也多了几分信心。
不过,她明显乐观得太早了。
过了中午,农贸市场的人流量骤降,可野果零零星星还剩两三斤,至于草药,可就剩多了,还没卖出去一半呢。
孙巧容瞅着剩下的草药,长长叹了一口气:果然不能高兴太早。
一旁的夏茗,已经翻完了一本课本了,丝毫不慌。
孙巧容瞅着剩下的草药,本来有点焦躁,见夏茗这么淡定,突然就什么焦躁都没了。
对面摊位的大叔卖得差不多了,收了摊子走到孙巧容面前,把最后两把菜心递过来,说:“大姐,我收摊回去吃饭了,我看你们午饭也没吃,果子也没剩多少了,我拿这两把青菜跟你们换果子,你们也赶紧收摊去吃饭吧。”
孙巧容有点犹豫。
村里人不经常吃到肉,可谁家菜园子会缺青菜?家里的菜园子虽然没种菜心,可其他青菜多着呢,不愁不够吃,完全没必要买。
剩下的两三斤果子还能卖点钱,而且她不急着收摊,还想再摆一阵子,多卖点草药呢。
夏茗阖上了课本,对孙巧容说:“舅妈,把果子装袋了跟他换吧,草药本来就没有果子好卖,现在没什么人了,再耗下去估计也等不到人来买了。”
人流量什么的,孙巧容也没辙,索性就听了夏茗的意见,跟大叔换了一把青菜。
“大姐,你家外甥女顶呱呱,我学着你们搞团购,今天卖得比平时快多了,换做平时,得守到傍晚才卖完。”大叔朝竖起大拇指。
他笑得很憨实,瞅着夏茗姣好的脸,又说:“你家外甥女生得忒好看了,爱学习又聪明,说亲了没有啊?我儿子也到了说亲的年纪……”
没等他说完,孙巧容脸就黑了,直接打算他,“茶茶还没成年,说亲嫁人什么的,还早着呢!”
这大叔刚刚还自曝说他儿子学习不用功,这种不上进的人,怎么配得上她外甥女?
大叔尴尬又遗憾,他是真的觉得夏茗配得上他儿子,希望夏茗当他儿媳妇,没想到孙巧容这么不给面子。
他讨了个没趣,挑起胆子,灰溜溜地走了。
“茶茶,以后碰到凑上来要说媒介绍对象的,甭管是谁,都别搭理。”孙巧容很严肃地提醒夏茗。
在她眼里,夏茗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她真怕夏茗哪天一个不小心,被哪个黑心东西给骗了。
夏茗一边帮忙收摊,一边点头答应:“好。”
“要是碰到这种人,一定要跟舅妈说。”孙巧容还是不放心。
第34章 消费观
夏茗哭笑不得,但还是点了点头,给孙巧容一个安心,“好。”
凑上来说要给她说媒,或者说要娶她的人,甚至是不要脸的渣男,她都遇到过。
前世在她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有人看上她的脸,暗示要高价包养她,一副施舍的嘴脸等她跪舔;
等她拼到了集团高管的位置,在市中心地标建筑有几套房,车库里停有几台车,达到了很多男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又有臭不要脸的穷酸凑上来;
说她是廉价大龄剩女没人要,见她可怜就大发慈悲娶她,让她感恩戴德,还说婚后她得负责赚钱养家,把一半的车房登记到丈夫名下,拿着她的卡到处刷,还不允许她有意见。
你说恶心不恶心?
前世遇到过的极品太多了,夏茗一个都没看上,今生再遇到这种凑上来要说媒的,她一点都不慌,甚至觉得有点好笑。
“舅妈,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哪有那么容易被忽悠?”夏茗安慰孙巧容。
收拾好摊子,夏茗不急着回村,拉着孙巧容往肉菜的摊位走,“今天果子卖得不错,买点肉回去做,今晚吃顿好的。”
“不不不,肉菜太贵了,昨晚刚吃了豆腐和鸡蛋,今天就算了。”孙巧容连连摇头。
家里的饭桌一个星期才见一次荤腥,在孙巧容看来,昨天才吃了一顿好的,今天还吃?
太浪费了,她可舍不得。
“辛苦赚钱就是为了花得开心,不然赚钱来干什么?买点肉吃顿好的不过分。”夏茗循循善诱。
习惯了勤俭节约的孙巧容无法理解这种观念,她以为夏茗馋嘴了,忍着肉疼,说:“你要是想吃,我今晚做个蛋花汤。”
家里老母鸡下的蛋还有几个,平时她其实是不舍得吃的,隔三差五也就吃上那么一回,昨晚炒了四个蛋,已经蛮奢侈了。
夏茗心里叹了一口气,但还是坚持拉着她继续往肉摊位走,“表弟正在长身体,学习费脑又辛苦,该吃好一点,多补补。”
孙巧容:“……”
这个理由,可捏住孙巧容的软肋了,她真没法拒绝。
她自己舍不得吃好的,可身为母亲,为了唯一的儿子,她舍得。
夏茗见她被说动了,于是捏着下巴,开始琢磨菜谱,“买条鱼和几个番茄做番茄鱼,买点瘦肉和豆腐做家常豆腐,再炒一把菜心,四个人的晚餐,三个菜应该够了……”
孙巧容:“……”
岂止是够了,简直太奢侈了!
村里头不是逢年过节,那家敢吃这么好!
孙巧容可算是发现了,她这外甥女能赚钱,更能花钱,花得她的心都在滴血。
夏茗一边看肉菜,一边自言自语,“可惜还没赚够钱买冰箱,不然还能多买点放冰箱,明天进山不进城,买不到肉菜,又得吃两天素了。”
她口味偏素,但一顿饭喜欢夹那么两筷子肉菜,也不多吃,就是换一换口味什么的,当然,成了高管之后,山珍海味也都见识过。
和夏茗不同,孙巧容一听到夏茗说买多点肉,还惦记上了冰箱什么的,内心十分受刺激。
冰箱是城里的有钱人家,才配置得起的东西,乡下各家各户能用煤油灯就用煤油灯,连电灯都少开,就为了省点电,更别说耗电的大电器了。
买不起,也用不起。
孙巧容算是怕了夏茗的消费观,连忙把夏茗拉开,说:“今晚就炒这几个菜,够吃了,其他的都不买!”
“哦……”夏茗略遗憾地点头。
她退到一边,看孙巧容挑菜,和老板砍价,最后一脸肉疼地付了钱,内心十分感慨。
突然有点怀念前世,看上什么东西,直接刷卡,连金额都不用看的日子了。
看来得赚多点钱,花起来才爽。
夏茗的思绪,渐渐飘远了。
买完菜,总共花了一块五,可孙巧容的表情,仿佛被割去了身上的几斤肉似的。
夏茗有点哭笑不得,等孙巧容买好了菜,就拉着她往农贸市场旁边的小吃店走。
这家小吃店靠近农贸市场的出入口,位置很优越,卖的东西也挺多,各种粉、面、混沌、饺子都有,圩日的时候生意很不错,今天不是圩日,客流量不多,显得有点冷清。老板都坐在凳子上打盹了。
孙巧容吓得不轻。
刚花了不少钱买菜,该不会还要花钱吃东西?忍一下,等回到家再吃,能省两碗面的钱呢!
夏茗看出了她心思,直接拉着她坐下,扬声对老板说:“老板,来两碗招牌的面!”
“一碗就行,你吃吧,我不饿!”孙巧容连连摆手,压低了声音,对夏茗说:“我真的不饿,回家了再吃也是一样的。”
一碗面要两毛,两碗面下来,四毛钱就没了!
“中午就吃了几个果子,哪里顶饱?回到家都得饿死了,身体禁不起这么折腾。”夏茗知道孙巧容舍不得花钱,可她舍得就行了,“老板,还是两碗面!”
“好嘞!”老板乐呵呵地应了,一边煮面,一边说:“大妹子,你家闺女孝顺,知道心疼你呢。”
这话听得孙巧容心里舒坦,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她不是我闺女,是我外甥女,不过孝顺是真的孝顺。”
她看了一眼剩余的草药,脸上的笑容渐渐垮了,唉声叹气道:“果子挺好卖,可草药怎么就这么少人买呢?”
“今天不是圩日,卖了这么多已经不错了,等到了圩日,人流量上来,不愁没人买。”夏茗安慰她。
今天已经算开了个好头,夏茗并不担心之后的销路。
老板端了热腾腾的面上来,突然别过脸,对着没人的方向,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然后就尴尬了,“真对不住,感冒了,没忍住。”
孙巧容马上就留意了,“你感冒了?”
老板摸了摸微微发红的鼻子,说:“这个季节很多人都感冒了,到处传染,我和我婆婆都被传染了。”
“这个店本来生意很好,就因为我感冒了,顾客怕被传染,都不爱进店吃面了,生意冷清了不少。”
老板苦着脸,唉声叹气道:“喝了几碗生姜水了都不行,这感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再不好我就没生意做了……”
第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