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发家致富-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数学95分。”夏子阳专心致志地记,生怕分心,没有再看旁边的估分分数,霍临风念一个分数,他就记一个。
    “英语100分,满分,物理87分,化学93分,政治95分,生物47分,总分……”霍临风顿了一下,神色难掩激动。
    夏子阳急忙催促,“总分多少?”
    随着一个个分数报出来,孙巧容脑袋嗡嗡响,她还没有厉害到听完各科成绩,就马上心算出来总分。
    霍临风没念总分,她就不知道是多少,可前面报的各科分数,她很肯定,几乎每一科,都比估分的分数高一点。
    每一科都高一点,那么总分肯定比估分还要高。
    孙巧容激动得眼眶通红,捂住嘴巴,生怕自己尖叫出声。
    霍临风紧紧握着夏茗的手,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说:“总分611分!”
    饶是夏茗有了心理准备,也不禁愣了一下。
    夏子阳惊叫一声,直接跳起来,“总分611分?比估分的602分,高了整整9分!”
    孙巧容终于忍不住,扑在夏茗身上,紧紧抱住了夏茗,又哭又笑地喊:“茶茶,你太棒了!611分,一定是省状元!”
    孙巧容放开夏茗后,霍临风难掩激动,直接把夏茗抱起来转圈圈。
    夏茗吓了一跳,锤了一下他的肩膀,“你做什么?舅妈和表弟都在呢。”
    换做平时,孙巧容铁定要黑脸,可是现在孙巧容太高兴了,就由着霍临风了,趁着电话还没挂,她重新把电话拿起来,听电话里重复播报分数,跟夏子阳一起,再确认一遍分数。
    “每一科都写对了,总分也没错,而且每一科和总分,都比估分的时候高!”
    挂了电话后,夏子阳看着笔记本上的分数,激动到狠狠亲一口笔记本。
    “快打电话去告诉你爸,他一定等着了。”孙巧容说着,赶忙拨通深城那边的电话。
    这个时候还没有手机,深城这边的业务逐渐走入正轨,陆续接了好几笔订单,也注册了工资,办了资质证,租了很大的门店做办公室。
    给家里留的,就是办公室的电话。
    此时,不仅夏鸿刚守在电话前,温少禹、赵毅、柴婧,也都在办公室里,一边听收音机里播报今年的分数线,一边等家里人来电话。
    见夏鸿刚太紧张,柴婧给他倒了一杯水,“我估计夏小姐还在查分数呢,咱们再等等,夏小姐估分那么高,出来的分数肯定不会低。”
    正说着,电话铃声响了,夏鸿刚秒接电话,急吼吼就问:“怎么样?分数出来了吗?多少分?”
    孙巧容笑着抹泪,“老夏,你先冷静一下,不要激动。”
    她怕直接说分数,她家老夏激动到语无伦次。
    可这话听着很容易产生歧义,夏鸿刚一呆,“什么意思?是不是出来的分数很低?”
    “不是不是!分数很高,比估分还高,总分611分!你没有听错,是611分!”
    “611分?!”夏鸿刚直接蹦起来,反应跟孙巧容一样,捧着电话又哭又笑的,“茶茶是咱们家的骄傲!太厉害了!你让茶茶听电话,我要跟她说说话!”
    温少禹等人,听到611这个数字,也被震住了。
    “伤成那样,还考了这么个分数,还是不是人?”
    “我记得去年的省状元,不到600分吧?611分铁定是今年的省状元了,厉害!”
    “她考这么好,咱们也跟着沾光,走,咱们下馆子去,好好庆祝!”
    夏家这头。
    邻居们听说能查分数了,纷纷涌到夏家来,见夏子阳自豪地念分数,大家目瞪口呆,也跟着高兴。
    孙巧容一拍脑袋,“对了!朱校长之前说过,分数出来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他呢,咱们打个电话去学校。”
    教务处的电话打了,占线。
    校长办公室的电话也打了,还是占线。
    为啥?因为学校里的每一个电话,都被疯狂的记者们给打爆了。
    “学校的电话一直打不通,咱们去学校,当面告诉校长和老师吧!”
    霍临风马上拿车钥匙,“我开车送你们去。”
    邻居们见夏茗被护着,簇拥着上车,纷纷露出羡慕的表情。
    “夏家的闺女真厉害啊。”
    “长得好看,学习又好,又孝顺懂事,还会生意挣钱。”
    “夏家一定是祖坟冒青烟了,才得了这么个闺女。”
    “夏家出了这么个金凤凰,以后肯定要飞黄腾达,真让人羡慕啊。”
    “夏家闺女要是没对象就好了,那咱们还能争取一下,让她当咱们儿媳妇,也跟着沾光。”
    “这么优秀的儿媳妇,谁不想要?可惜她已经有对象了,她对象看着也不是普通人。”
    “瞧着那一身气质,肯定是大人物,长得又俊,而且开着小车呢,家世肯定也好,跟夏家闺女很般配,咱们平头小老百姓,就别指望能留住金凤凰了。”
    夏茗刚进学校,就被保安给发现了,保安激动地大叫:“夏同学来了!咱们的状元来了!”
    话音未落,旁边的办公楼,呼啦啦涌出来一大帮人。
    校领导们,还有毕业班的各班班主任,还有很多家里没电话,就来学校查成绩的学生们,全都挤在办公楼里。
    听到保安突然爆发的喊声,所有人齐刷刷地朝这边看过来,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人群自动分出了一条道来,所有人注视着夏茗走近。
    那架势,好像夏茗不是一个普通学生,而是从电视里走出来的天皇巨星似的。
    此时此刻,夏茗在大家的眼里,比电视上的女明星还耀眼。
    夏茗有点囧。
    孙巧容抬头挺胸,理所应当地感到骄傲。
    

第509章 感激

  朱校长手里拿着何老师带回来的成绩单,激动得满脸通红。
    毕业班的各班班主任都在场,大家对着成绩单,把超过分数线的名单,全部用红笔圈出来,然后统计了今年的“战果”。
    硕果累累!
    去年,高三年级加上复读班,总共400多人,最后参加高考,分数超过分数线,顺利考上大学的,只有16个人,其中,考上重本,被省重点院校录取的,只有2人。
    今年,校领导们再三确认,名单数了一遍又一遍,终于肯定,今年的毕业班,总共468人。
    最终参加高考,并且超过分数线的人数,总共53人,是去年的3倍多!
    上了重本线的有12人,是去年的6倍!
    这个人数和成果,几乎赶得上市二中去年高考的成果了。
    看着罗列出来的名单,朱校长热泪盈眶,感情细腻的女老师们,别过脸悄悄抹泪,而来查分数,确定自己超过分数线的学生们,直接抱头痛哭。
    高三年级奋战了三年,复读班甚至有人连续复读两三年,前后奋战了五六年,终于迎来不负青春和汗水的战果,他们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痛哭流涕?
    何老师拉着夏茗,走到朱校长面前,一边落泪,一边语无伦次,“夏同学,你太棒了,太争气了,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你是咱们市六中的骄傲!”
    朱校长握着夏茗的手,四十几岁的大男人了,也红了眼眶,“夏同学,我们都看到成绩单了,你考了611分!全市第1名!全省第1名!”
    年级主任喜极而泣,“第1名!省状元!而且破了咱们省恢复高考以来的记录!”
    当初夏茗来复读班参加入学考试,就考了441分,年级主任就知道她是个好苗子,亲自到夏家去通知她。
    夏茗为了做生意,坚持校外自习,这是市六中建校以来从没有过的先例,可他为了留住夏茗,亲自给夏茗做担保,给夏茗打报告申请。
    这一年来,夏茗的种种表现,让他极其满意,也让他知道,当初力保夏茗,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没错!预考时候的省状元赵立,才593分,杨启明高考估分605分,分数出来后,实际分数是601分,省状元不是他!”
    “省状元是咱们市六中的夏同学!”
    欢呼声此起彼伏,夏茗被簇拥在人群中央,大家除了对她表示敬佩,道贺,更多的,还有感激。
    B班的学习委员,是个挺感性的姑娘,她本来就很喜欢夏茗,敬佩夏茗无私奉献的精神,用了夏茗分享的学习方法后,她的成绩飞速提高,对夏茗充满了感激。
    因为对夏茗深信不疑,夏茗在预考前对预考押题,她对夏茗押题的题型做了深入的解析,虽然预考时,一道题都没押中,但碰巧中了高考时的好几道题。
    凭借之前的刻苦研究和学习,她对夏茗押的题,以及相关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烂熟于心,在考场上超常发挥,考出的成绩比平时高了二十多分。
    学习委员哭得稀里哗啦,像个见了偶像的疯狂迷妹,语无伦次地表达满腔的热情。
    “夏同学,我可喜欢你了!真的,除了我爸妈,我最喜欢你了!”
    “我复读两年了,要不是你教了学习方法,我成绩肯定上不来,今年可能还是考不上大学,我真的发自内心要谢谢你!”
    其他同学感同身受,纷纷对夏茗表达谢意,他们怕再不说,以后就没机会再见到夏茗,一辈子都没机会说了。
    “夏同学,我也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可能也考不上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我就回家种田了。”
    “我也是,考不上大学,没有好工作,就只能等着嫁人种地了。”
    “我本来的成绩,只能勉强上普通专科,幸好碰到了夏同学,不然我都不敢报好学校,现在成绩出来了,我的第一志愿应该没问题!”
    “虽然我的分数没到分数线,但是还是谢谢夏同学,让我在高三最后一年成绩提高那么多,有了学习方法,我现在充满干劲,打算复读一年,明年我一定能考上!”
    高中几年,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是很正常的,有些同学几年下来,都是很要好的朋友,相互之间帮助很大,现在毕业了,感激彼此的照顾是很正常的。
    可夏茗只有大考时才回来参加考试,平时几乎不见人影,班里的同学,至今没能全部叫上名字来。
    她跟大家不熟,却不妨碍大家对她的好感和感激。
    那次在全年级师生面前演讲,分享学习方法后,夏茗在校内名声大噪,几乎每个人,都记住了她的名字,和她娇艳的脸庞。
    尤其使用她分享的学习方法,成绩切实得到提高之后,大家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受到夏茗的奉献精神感染,大家平时更团结了,相互帮忙,相互学习的氛围很浓郁。
    可以说,夏茗不在校内,但她的传说和形象,始终是校内热议的话题。
    大家崇拜她的优秀,感激她的大方,推崇她的学习方法。
    就连学生家长们,因为大家总把夏茗挂在嘴边,而对“夏茗同学”印象深刻。
    此时,有部分家长陪同学生来查成绩,看到漂亮得不像话的夏茗,纷纷傻眼了。
    “这个女学生,真的就是夏茗同学?长得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考第1名的学生,往往是艰苦朴素的,长得应该很普通,放进人堆里半天找不着那种,穿着很普通的衣服,很可能还戴着好学生标志性的黑框眼镜。
    这才是顶级学霸该有的样子嘛。
    可你们瞅瞅,眼前这个夏同学,是这样吗?
    长得跟电视里的女明星似的,穿得也不艰苦朴素啊。
    B班的学习委员骄傲地说:“对!她就是我跟你们说的夏同学,她特别聪明,经常考第1名,这回还拿了个省状元!她还特别大方,把学习方法都分享给大家了,一点也没藏着掖着!”
    “平时回学校考试,被大家戴着问问题,她可耐心了,一点都没有不耐烦!预考和高考的时候,还给大家发薄荷糖,给大家加油打气呢!”
    

第510章 感动

  家长们纷纷露出感激的表情。
    “原来你就是夏同学,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家孩子考不到现在的好成绩。”
    “可不是吗?我家孩子皮得很,以前成绩很差,也不爱学习,去年有一段时间突然开始勤奋看书了,成绩也提升得很快,我还以为他受刺激了,问了才知道,是夏同学的功劳呢。”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因为有共同的话题,很快就聊成一片了,纷纷对夏茗表示感谢。
    夏茗微微一笑,认真道:“你们不用谢我,学习方法是死的,作用没那么大,大家能取得进步和好成绩,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我没多少关系,真要说起来,其实学校和老师的作用更大。”
    老师们一愣,没想到夏茗会这么说。
    身为教育工作者,老师们都很尽心尽力,倾囊相授,尤其这个年代的风气很淳朴,补习班还没盛行,老师们没有课后赚“外快”的想法,几乎所有的工作精力,都扑在平时的授业解惑上。
    市六中的老师们,兴许平均水平比市二中逊色一些,但他们对待教育事业的认真,对学生们的奉献精神,是不输给任何一个学校的。
    夏茗敬佩他们。
    看着老师们闪光的眼睛,夏茗露出感激的笑容,情恳意切道:“咱们学校的老师都很好,大家学到的知识,都是平时老师教的,真正应该感谢的,是老师们,还有给大家提供了良好学习环境的学校。”
    老师们眼眶都红了。
    夏茗一番话,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做老师的艰辛,备课的压力,熬夜批改作业,给学生们做心理工作,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碰到不听话的刺头,不能打,不能骂,只能变着法子去教,去引导。
    他们从不在学生面前喊累,可其中的辛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他们也不图学生们的回报,学生们取得好成绩,考上大学,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可夏茗一席话,还是触动了他们,女老师们热泪盈眶,就连男老师们,鼻子也酸了。
    夏茗率先向自己的班主任何悦澜,英语老师汪虹,还有给B班授课的任课老师们道谢,“老师,这一年来,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说着,夏茗微微弯腰,朝老师们鞠了个躬。
    学生和家长们受到启发,纷纷朝自己的老师和班主任道谢,鞠躬的鞠躬,握手的握手,有些家长还想要送礼,可把感动着的老师们吓坏了。
    夏茗走到朱校长面前,郑重地朝朱校长鞠了个躬。
    孙巧容连忙也跟着鞠躬,感激道:“朱校长,真是太谢谢你了。”
    这一年来,朱校长对夏茗的重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夏茗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在校外自习,也多亏了朱校长深明大义,给夏茗开了先例。
    朱校长感动得稀里哗啦,连忙把夏茗和孙巧容给扶起来。
    这一刻,夏茗在朱校长的眼里,变得前所未有的高大。
    其实老师们都知道,夏茗大家树立了榜样,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家成绩才提高这么快。
    夏茗考了省状元,给学校争光,学校感激她还来不及,可她心肠太好了,非但没有因此自满,反而谦虚低调,心怀感恩,感谢学校对她的包容。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学生呢?
    朱校长感动到快要哭了。
    霍临风站得比较远,远远地看着这一幕,看到夏茗被人簇拥着,被所有人用感激而敬佩的眼神注视着,心中油然而生出一股骄傲。
    他喜欢的人,他未来的媳妇,就是这么优秀,万众瞩目!
    校外。
    年级主任和教务处主任,带着保安,拉开长长的横幅,挂在学校的入口处,只要一进学校,就能马上看到。
    最高的教学楼上,也挂起来竖版的条幅,写下了今年高考的战绩。
    【热烈庆祝市六中高考超过分数线53人!】
    【热烈庆祝市六中高考超过重本分数线16人!】
    【热烈庆祝夏茗同学高考分数611分!】
    【热烈庆祝夏茗同学当选省状元!破历年省状元记录!】
    一条条鲜红底色的条幅,写着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但凡经过学校附近的人,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
    校门口对面的小吃店,曹桂花给客人端了一碗汤,抬头就看到挂起来的条幅,兴奋地大叫:“我的天!夏茗同学考了611分?!省状元?!”
    正要喝汤的客人听了,一脸敬佩地说:“电视和报纸上都说了,今年的省状元特别厉害,破纪录了!本来以为是上次预考的杨启明,没想到是一个叫夏茗的,之前好像没怎么听过这个人。”
    曹桂花激动不已,“怎么没听过?是预考的时候,并列全市第2名的夏茗啊!她可聪明了,一直是市六中的第1名!”
    “你认识她?”
    “当然认识!她来我店里喝过很多次汤,我店里这汤,还是她给出的主意呢!”
    “这么厉害?”
    “那当然!”曹桂花骄傲地说。
    店里的客人都惊呆了,但又觉得理所应当。
    破纪录的省状元呢,肯定很聪明,别说给小吃店出主意了,就是自己开小吃店,那生意肯定也是红红火火的。
    这时,一群扛着相机的记者,从公车上下来,齐齐朝市六中狂奔。
    “就在这里,你们看,他们横幅都挂出来了!”
    “破纪录的省状元,不在市二中,也不在那几所最好的中学,反而在南城的六中,值得挖掘的信息实在太多了!”
    “现在全城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大家对市六中和夏茗好奇死了, 得整个大新闻,版面一定要大,最好放头版!”
    记者扛着相机,对着挂起来的条幅,以及市六中的大门一阵猛拍,然后一拥而入。
    保安吓了一跳,连忙冲上去拦人。
    “我们是电视台的记者,来做采访的!校长在不在?夏茗同学在不在?”
    “我们是报社的,放我们进去,我们要做采访!”
    小小市六中的保安,怎么这么没眼色呢? 他们可是采访过很多大人物,甚至是市级和省级领导干部的,南城这个小破县城,搁平时,求他们来,他们都不乐意来。
    要不是省状元在这里,他们犯得着扛着家伙,大老远跑来采访吗?
    年级主任和教务主任对视一眼,眼睛都亮了。
    准备了这么久,条幅都挂了出来,等的就是这一刻啊!
    

第511章 记者

  两人双双上前,“是来采访的记者吧? 来来来,我们这就带你逛学校,我们学校教学环境可好了,干净整洁,教室亮堂,每个教室都装有大风扇,这个天气坐在教室里头,一点也不热!”
    记者们跟着两个主任进学校,看到拉出来的横幅,举起相机一阵猛拍。
    看到校园里的环境,记者们有些惊讶。
    市六中在南城,教学条件和成果算是很不错的,另外几所中学更加偏僻,有一所学校,去年甚至没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呢。
    市六中算是南城的重点中学了。
    虽然如此,可南城毕竟是小县城,放在整个桂宁市,就显得平庸了。
    市二中出过好几个省状元和市状元,记者们都去过市二中,认为市二中的环境和条件都很不错,不愧是全市乃至全省的重点中学。
    他们本以为,市六中在小县城,环境一定很破烂,没想到比起市二中来,竟也不算很差。
    虽然办公楼没那么高大雄伟,校内面积没那么广阔,但好在环境优雅,打扫和维护都很用心,干净整洁。
    没看到哪里脏兮兮的,小花圃也修剪得很整齐,教室里头的桌椅摆得整整齐齐,不是破破烂烂的,地面也清清爽爽的,没有显眼的污渍和垃圾。
    “环境还挺不错的,看得出来很用心,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你多拍几张照片,到时候留一点篇幅报道学校环境,照片就用作报道的配图。”报社的记者提醒扛相机的摄影师。
    两个主任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从夏茗估分602分后,朱校长就猜到可能会有记者来学校拍照和采访,这是学校出镜的大好机会啊。
    学校的名声打出去了,吸引来的生源会越来越好,对学校以后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朱校长一声令下,全校的教职工都动起来了,对校内进行了大扫除,就连校长办公室,校长都亲自收拾整理了,校内几乎焕然一新。
    这不,见多识广的记者们都觉得不错,还要留篇幅对学校环境进行报道呢!
    记者举着话筒,采访教导主任,“据我们了解,市六中去年考上分数线的只有16人,几年翻了好几倍,是这样吗?”
    “那当然!”教导主任指着横幅上的数字,骄傲地说:“今年我们考上重本线的就有12人,超过分数线的,足足53人,不比市二中差!”
    记者很上道,明白这些信息,和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报道所需要的,手里拿着纸笔,一边问一边记:“一年的时间,六中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秘诀是什么呢?”
    教导主任早就备好了腹稿,就等着记者问了。
    他从学校的历史,到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以及老师们对学生们倾注的心血,以及学生们优秀刻苦的精神,都歌颂了一遍。
    记者们暗暗点头,虽然教导主任这些话,多少有些打官腔和夸大成分,但作为报道内容,放在文章里头,问题不大。
    电视台的记者快等不及了。
    他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采访省状元,不是看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