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门-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拳头捏紧了,又松开,再次捏紧,再次松开。
  不知道过了多久,池候的脸色终于慢慢的恢复了正常,一双虎目中的光芒也慢慢的消散不见。
  “燕老爷子既然在北漠迷了路,那不如就由本候亲自来为燕老爷子指一条回西凉的路,不知可否?”池候在说到最后的时候,语气已经变得极为平静。
  “哈哈哈……我倒是想回西凉等死,可我这孙子偏偏想去一趟炎京,我是个要死的人了,也没有什么时间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正好,就想着陪着我这孙子到炎京走一趟,顺便去看一看圣上,可惜人老了,记性不太好,这不……迷路了。”
  “燕老爷子要去炎京?”池候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是啊,莫非候爷也顺路?”
  “正好顺路!”
  “那可巧了,要是候爷不嫌麻烦,不妨就把我和我这孙子顺路捎到炎京,要不然再迷了路,可就耽搁行程了。”
  “燕老爷子愿意与本候一路同行进京,那是本候的荣幸,就是不知道燕老爷子想何时启程?”


第491章 帝王霸业
  “怎么走,走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启程,这些事情我就不操心了,反正我就是到处看看,其它的事情,就由我这孙子作主吧。”
  “明白了。”池候点了点头。
  作为执掌一方的神候,他又如何听不出燕千里话中的意思,能让霸道如燕千里这样的人物说出作主二字。
  其实,里面的用意便已经鲜而易见了。
  至于燕千里这一趟出西凉而入炎京的白的,同样可以猜出一二。
  立威!
  为未来的西凉之主立威。
  那么,这个威当然不可能立在西凉,而是要立在炎京城,如果他猜得不错,这一趟炎京城之行后,西凉未来之主的位置便也差不多定了。
  只不过……
  燕千里挑在这个时候进京,而且,还是与燕修先到北山村,蹚了一趟“浑水”之后,再进京。
  这里面到底又有何深意,恐怕就只有燕千里自己知道了。
  池候并没有去过多的猜测,但他可以肯定,燕千里这一趟进京,绝对不可能如表面上说的走走看看这么简单。
  难道,西凉燕氏也要开始参与大位之争了吗?
  又或者是,还有什么更深的用意?
  不管到底如何,这件事情都要提前通知端王,毕竟,要是能在大位之争中得到燕千里的支持,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燕修便住进了方家小院,而方正直则是带着燕修在学院还有北山村中到处闲逛。
  至于燕千里,却是一直都没有露面。
  池候本意是想在这三天时间里和燕千里接触一下,顺便探一探燕千里的想法,可是,燕千里却一直住在燕云骑驻扎的军账之中。
  不单没有见他,连见方正直的意思也没有。
  三天之后,方正直终于告别北山村,与燕修一同踏上前往炎京城的路途,而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两千红羽卫和三千燕云骑。
  张阳平领着方厚德和秦雪莲及一群村民们站在村口相送,目光望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心里要说没有一点感慨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
  作为一群普通的村民,他们又如何能左右眼前这些人?
  “村长,你说正直会不会……”
  “不会!神候说过,他此来的目的是帮助正直,那么,神候去了炎京城后就一定会为正直申冤的!”
  “正儿……”
  “孩他娘,我们回去吧,说不定过段时间正儿就回来了呢!”
  “正儿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不会的,绝对不会!”
  ……
  春风吹袭,这本是一个充满了芬芳的季节,可炎京城内却有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压仰气息。
  太子府内。
  几十名穿着各式朝服的朝臣们等候在太子的书房之外,一个个的脸上都多多少少有些焦虑之色。
  而在书房之中,一身银色锦服的太子林天荣则是坐在书案之后,目光扫视着下方的众臣,脸色阴沉。
  在书案上,还有着一堆被撕碎的纸屑,可以看得出来,那是一封由外面送进来的紧急书信。
  “好一个神候府,这是明摆着与本太子作对,你们说一下,本太子现在要如何?”太子林天荣的手一扫,一个茶杯便啪的一声摔碎在地。
  下方,一个个朝臣们看着这一幕,也都是纷纷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池候这些年来一直是端王的左膀右臂,他此次将方正直押解回京交由圣栽,倒也在意料之中。”片刻后,一名朝臣开口了。
  “没错,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神候府,而是西凉燕氏……”另外一名朝臣说到西凉燕氏之时,目光中也有些闪烁。
  “我们确实没有料到燕王……燕千里会因为这件事情而从西凉出来,这样一来,沿途设伏便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是啊,要对付两千红羽卫便已经很困难,要是还要同时对抗三千燕云骑,恐的也只有调动军门的力量才可以,但是军门之中大部分力量还是掌握在端王手中,想不露出一丝马脚,实在有些难办!”
  “燕千里进京,圣上极有可能会迎出宫门,如果圣上真的迎到炎京城的城门口,那就确实有些麻烦了。”
  “方正直见到圣上,难道还敢颠倒是非不成?”
  “以方正直的性格,胡方乱语几句也并无不可能,到时候真要是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对太子殿下,对社稷都是很不利的。”
  “绝对不能让他进京!”
  “众位多虑了!”一个声音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接着,刑部尚书万冲也站了起来:“其实,方正直的案子早就定下,我们刑部也发了辑拿告示,圣裁也不是他神候府说裁就裁的,没有新的证据,这个案子就还是铁案,太子殿下无须担心!”
  “万大人说得有道理,我们还是需要冷静对待,不可自乱了阵脚!”
  “是啊,是啊!”
  一个个大臣们听到刑部尚书万冲的话后,也都纷纷附合。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礼部官服的中年男子也站了起来,轻轻理了理官服,又对着书案后的太子林天荣轻施一礼。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禀告太子,本官这边得到消息,南域王不日也要进京面圣,本官在想……此事会不会和方正直有些关系?”
  “……”
  沉默,十几名朝臣们一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最终还是停下了议论,因为,突然之间来的事情实在太多。
  从方正直在怀安县露面开始。
  事情便一件接着一件过来,连一点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是巧合,还是早有安排?没有一个朝臣敢亲下言断,可是,他们却总有一种感觉,这些事情来得太过于凑巧了一些。
  左相郁一平坐在朝臣的首座,手指轻轻的敲击在椅子的扶手上,目光扫过众朝臣,最终,落在了正中间跪立在地的一名军士。
  “探报上可有说过燕千里在北山村中做过什么?”左相郁一平的嘴唇动了动,终于开口了。
  “回相爷,燕王并未在北山村中露过面。”军士立即回禀。
  “没有露过面?那你们是如何得到燕千里与方正直一同进京的?”左相郁一平的眉头微微一皱。
  “燕王虽然没有露面,但是,却在燕云骑中与池候对过话,只不过后来一直闭账不出,所以我们的探报并没有见过燕王。”
  “你是说燕千里去了北山村,但是却并没有进村,也没有与池候和方正直见过面,而是一直闭账不出?”
  “是的!”
  “闭账不出,闭账不出……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左相郁一平听到这里,眼睛中也闪过一道光芒。
  其它的朝臣们听到左相郁一平的话,顿时也都是一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有些不太明白这其中有何深意。
  “郁相,燕王闭账不出,这里可有何深意吗?”一名朝臣在得到太子林天荣的眼神示意后,便也试探着问道。
  “燕千里能在西凉当了这么久的燕王,可是老得成了精的人了,不到最后时刻,他是绝对不会亮出自己的底牌的。”左相郁一平的目光看了看西凉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郁相的意思是?”朝臣有些不明白。
  “燕千里并不一定会帮方正直。”左相郁一平肯定道。
  “可是,燕千里从西凉出来,又直接去了北山村,他如果没有心要帮方正直,那他此举的用意又是如何?”
  “为了燕修!”左相郁一平再次说道。
  “郁相的意思是,燕千里来京并不是为了方正直的事情,而是为了燕修?”
  “对!”
  “我等还是有些没明白,请郁相不吝赐教”朝臣听到这里,又看了看周围一个个依旧有些迷茫的目光,沉思了片刻,再次问道。
  “燕千里老了,那么他就必须要考虑一下西凉的未来,如果我猜的不错,燕千里应该是准备把西凉交给燕修了。”左相郁一平解释道。
  “把西凉交给燕修?郁相,这恐怕不是他燕千里一个人说的算的吧?虽然西凉一直都是由燕氏镇守,但那是因为有燕千里在,如果没有燕千里,燕氏毕竟是外族,圣上就算要交西凉交给燕氏继续执掌,恐怕也会派十三府中的一府进驻吧?”
  一个朝臣听到左相郁一平的话,也站了起来发表了意见。
  “没错,这便是问题所在了!”左相郁一平点了点头。
  “难道,郁相的意思是……”
  “燕千里执掌西凉这么多年,却从未让任何人真正插足过西凉的兵权,你们觉得他会同意让十三府进驻西凉吗?”左相郁一平问道。
  “不会。”朝臣们想都没想便直接回答道。
  “没错,燕千里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谁能帮他实现这个心愿,他自然就会在大位之争中支持谁!”
  “明白了,燕千里虽然去了北山村,但是却并未露面,这便是等于还未做出选择,如此一来这北山村之行就是在投石问路,等的便是太子或者端王的橄榄枝了!”朝臣听到这里,也终于眼睛一亮。
  “郁相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高见,果然是高见!”其它朝臣们一听,也都是纷纷点了点头。
  “可是,燕千里虽然还未做出选择,但是,却依旧是与方正直同行入京,圣上必然相迎,这又要如何处理?”另外一个朝臣再次问道。
  “只要燕千里还没有选,那事情就还有转机!”左相郁一平再次说道。
  “我等恭听郁相高见!”几个朝臣听到这里,也都是齐齐站立起身,朝着左相郁一平恭敬施礼道。
  “明日,太子殿下可趁着早朝之时,当着文武百官之面上一道奏折,请圣上在十里湖设一个‘千叟宴’!”左相郁一平想了想后也说了出来。
  “设千叟宴?为何要设在十里湖,而不是皇宫?”朝臣们互相看了一眼,都是有些不太明白。
  “十里湖一战,燕氏是死伤最为惨重的,当时若不是有燕氏抵死护卫,炎京城恐怕早就已经不再是炎京城,最主要的是,那一战燕千里一门五兄弟全部战死,无一生还,连尸体都没有找到,若是他得知圣上设宴十里湖,必然不会拒绝!”
  左相郁一平肯定道。
  而其它朝臣们听到这里,也都是纷纷点头。
  “郁相果然高见,太子殿下上奏设宴十里湖,这样一来,燕千里必然会感念到太子殿下顾念旧昔之意,无形中便抢先一步了,而且,最主要的是这‘千叟宴’,既为千叟,其它人自然就不便参加了。”
  “调虎离山,妙计,妙计!”
  “将燕千里调离之后呢,郁相还有何计策?”
  朝臣们想明白了千叟宴的目的后,便又再次将目光看向左相郁一平。
  “杀!”左相郁一平直接说道。
  “杀?可是,十里湖离炎京城也不过半日之程,而且,池候必然护在方正直身边,如何能杀?”朝臣们听到左相郁一平的话,明显的一惊。
  “万大人已经说过,方正直的案子早在一年前便已经定下,既然已经定下,那又何须再请示圣意?”左相郁一平看向刑部尚书万冲。
  “郁相的意思是让本官直接在城外抓人?”刑部尚书试探道。
  “不,必须要在城门口抓,而且,还要召集城内的百姓们去围观,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抓人!”
  “在城门口抓?还当着全城百姓的面?”
  “对,你只有在城门口抓人,池候才不会有任何阻拦你的机会,这是律法,就算了他是池候,也不可能违背,而且,你当着全城百姓的面抓方正直,他才会确定,你不敢对方正直如何!”
  “郁相言之有理,本官按刑部律法行事,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光明正大抓人,谅他池候也不能有理由阻拦,可是抓到人之后呢?”刑部尚书万冲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
  “人到了刑部,万大人还没有办法吗?”
  “可是……既然是当着全城百姓的面,那本官……”
  “万大人是怕担责?”
  “本官……”
  “万大人不必担心,只要方正直一死,燕千里自然就不会再考虑燕修与方正直之间的交情,到时候,燕千里必然会选择最有希望登顶大位之人相辅,万大人为太子殿下立下这等丰功,难道还怕没有翻身之日吗?”
  “本官明白了,既如此,本官现在就去准备。”刑部尚书万冲听到这里,目光也看了看太子林天荣和周围的朝臣们,最终咬了咬牙,快步退出书房。
  而其它的朝臣们看着刑部尚书万冲退出去后,一个个也都是对着左相郁一平和太子林天荣露出一脸谦恭的笑容。
  “恐怕方正直死都想不到,我们会在城门口抓捕他吧?”
  “别说是他了,就连我等也想不到。”
  “以为有了神候府和西凉燕氏撑腰,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走进炎京城,呵呵,还是太过于天真了啊!”
  “这样的计策,也就只有郁相才能想得出来了!”
  “是啊,仅凭着燕千里不露面这一点信息,便可以想出如此妙计,我等实在是愧不自如啊!”
  一个个朝臣们都是恭维道。
  而左相郁一平听到朝臣们的恭维后,脸上也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太子林天荣的心思。
  方正直不死,太子林天荣便寝食难安。
  这是心病,必须要去除的心病。
  别说是用一个刑部尚书换下方正直的性命了,就算是拿六部尚书一起换一个方正直,恐怕太子林天荣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这还是帝王霸业!


第492章 一步踏出再无退路
  成者王,败者寇。
  左相郁一平既然将身家性命押在了太子这一方,那他也自然不会让一个能扰乱太子心性的人继续活着。
  “太子的心,必须要稳住,万冲……你也别怪本相心狠!”左相郁一平看了一眼已经重新关上的书房大门,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和寒光。
  作为当朝首辅。
  左相郁一平除了知道太子的心思,他更加知道当今圣上的心思,那么,这个包袱便一定要有人背。
  太子林天荣没有说话,一个刑部尚书而已,他当然不在乎,事实上,只要他还在这个位置上,刑部尚书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件事情能真正的威胁到他,那就是方正直。
  不行!
  方正直必须要死!
  本太子冒了那么大的风险,隐忍如此之久,现在好不容易到了现在这样的局面,这种时候绝对不能有任何的意外。
  ……
  第二日,清晨。
  炎京城皇宫,早朝。
  太子林天荣递上了奏折,奏请圣上开“千叟宴”,以表圣心仁德,又请奏将千叟宴定在十里湖畔,以慰大夏军魂。
  文武百官皆应。
  圣上林慕白当朝夸赞太子林天荣此举为一代圣君之举,并特令太子林天荣主办此事,拟千叟宴之名单。
  端王林新觉沉默。
  早朝之后,文武百官齐齐恭贺太子林天荣,并各抒己见,纷纷列举现今有威望的名录,供太子林天荣参选。
  端王林新觉依旧沉默。
  傍晚,夜幕慢慢落下,炎京城中慢慢变得昏暗下来。
  端王府,灯火长明。
  只不过与东宫太子府相比,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座原本热闹而华丽的端王府中明显就清冷了太多。
  端王林新觉坐在书案之后,身上披着一件宽大的睡袍,手中同样有着一封书信,只不过,与太子昨日书案上的书信相比,这封书信却完好无损,甚至连太多的折皱都没有。
  宽敞的书房之内,除了端王林新觉之外,便只坐着两人。
  一个是穿着黑白道袍,脸上多了几许皱纹的温老,而另一个自然就是一身书生装扮的华先生。
  “殿下召我等二人过来,可是为了太子今日所奏千叟宴一事?”华先生一直等到端王林新觉将手中的书信放下后,才终于开口道。
  “嗯,但除了千叟宴之外,北漠那边也有消息传来。”端王林新觉点了点头,又在书案上亲手换上一片檀香。
  “池候来信了?”华先生轻轻的嗅了嗅弥漫在书房中的淡淡香味,又看了看书案上的书信,猜测道。
  “是的,池候来信,燕千里出了西凉,现在正与池候等人一同进京,方正直也与他们在一起,池候在北山村中时曾想与燕千里会面,却并没有找到机会。”端王林新觉很快将书信中的内容说了出来。
  “没有见过面?这样看来,燕千里应该是觉得时机不合适了。”华先生听到这里,也慢慢的沉思起来。
  “先生说的没错,但燕千里必须要争取到,池候的意思是让本王出城去迎接燕千里,最好是能抢在太子之前,可没想到太子竟然在早朝时奏请举办千叟宴,这样一来,不单先声夺人,而且,迎接燕千里之事也落入到了太子之手。”
  “殿下分析的没错,就算殿下现在去请奏迎接燕千里,到最后圣上估计还是会将这件事情交给太子,毕竟,举办千叟宴,燕千里必然是名列首席之位,殿下劳心费神,恐怕也只能落得一个陪衬的身份。”
  “华先生说有没错,所以,本王才深夜打扰温老和华先生,希望能够得到二位先生的教悔。”
  “此事,我们已经失了先机,以现在的朝中局势,想要在朝堂上与太子硬碰硬,几乎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只能退。”
  “还退?!这一年多来本王已经退无可退,朝廷六部,全是太子的人,各州各府,有一半以上的人现在都是太子门生,还有军门,以前的军门是本王的军门,可现在呢?最少有三成的将领效忠的是太子,你让本王如何再退?”
  “只能暂避其锋。”华先生轻轻摇了摇头。
  “大位之争,向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旦走出这一步,本王便再无退路可选,还请两位先生能帮……学生这一次!”
  “这……殿下又何须过急?现在的局势,我们并无任何挽局之可能啊?”华先生的脸上有些为难。
  “请先生教学生!”
  “温老,您对此事有何看法?”华先生看着端王林新觉的样子,嘴角动了动,最终叹出一口气,将目光看向对面的温老。
  “退一步,海阔天空。”温老淡淡开口道。
  “温老所谓的退,是指的什么?”华先生听到温老的话,脸上也微微一动,他并没有因为温老所说的退而失望,反而有着一抹淡淡的惊喜。
  “有些事情,退一步看,便很清晰了。”温老再次开口道。
  端王林新觉听到这里,眼中也微微一亮,似乎也有些明白温老的话中有话,不过,他却并没有打扰,而是继续在一旁倾听。
  “温老请讲。”华先生继续问道。
  “千叟宴只是表面,太子身边不泛有谋之臣,首辅左相更是首当其冲,殿下试想,以左相之眼界,又如何会在这种时候费心劳力的去做一些缓急不分之事?”
  “缓急不分?温老的意思是?”端王林新觉听到这里,也开口请教道。
  “做事有轻,重,缓,急之分,拉扰燕千里,确实是重中之重,但是,燕千里何其老谋,二十年来一步不出西凉,只守西凉一地,目的自然是规避大位之争,所以,不到最后时刻,他是不会选的,想要一举拿下燕千里,可能性几乎没有!”
  “温老说的极是,可难道就眼睁睁的不作为吗?”
  “殿下这一步,还是未退啊。”
  “还是未退?”
  “对,如果殿下真的退了,那么,看见的东西就应该是另外一件了。”
  “看的东西是另外一件?”端王林新觉有些不太明白,可温老却并没有再解释,于是,他将目光看向华先生。
  而此刻的华先生早就已经闭上了眼睛。
  这就让他不得不静下心来。
  书房之内,慢慢变得寂静下来,寂静得连风吹过的声音都可以清晰的听到,灯火在风中被吹动,轻轻的闪烁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端王林新觉的眼睛终于慢慢亮了起来。
  “温老说的是方正直?”
  “殿下这一步,终于退了!”温老听到这里,也慢慢的站了起来,又对着端王林新觉轻轻的躬了躬身子。
  “本王惭愧,其实在本王的心里一直都不太看得起这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