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策(黯然销魂)-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策点头,谈季如走了几步,没入黑暗前,忽然转身回头:“顾博诈死之时,死去的妻儿,是假?是真?”

王策心中咯噔一下。

重新看去,谈季如没了踪影。王策默然耸立,半天,轻轻唏出一口浊气,用只有自己听到的声线说:“谢谢,谈大叔!”

如果谈季如不是把他当成文绣公主的儿子,是不会和他说这么多的。

王策注视黑夜,隐约感觉,谈季如这一去,恐怕就很难再有见面的机会了。

谁能告诉我?当年的文绣公主,究竟有什么魅力,为何会吸引了这么多杰出的人爱上她。

王策摇头,轻声的在心里边说:

“再见,纯情的谈大叔!”

谈季如为文绣公主,活了奔走了这三十年。希望接下来的未来,他能为他自己而活一次。

王断和王歉一边说话,一边走下来,看着王策一个人呆呆的,问道:“谈大人呢?我还没谢过他。”

王策笑笑:“谈季如死了。”

是的,死了三十年了。

……

数日后,烈日当空。

京城南门外的官道上,大批旅人或商人,发出了不满的杂声。

大批服色鲜明的御林军,以及南衙特务在此地,拦下了通行此条官道的所有人和辎重,清场,让所有人退往官道两旁。

难免怨声载道,各种议论不绝:“莫非是陛下要亲临?不然,为何要这般大动作。”

“这却是不好说了,听说南方战事吃惊,莫非陛下要御驾亲征!”这个信口的揣测,让人们大为吃惊。

“不能吧,四皇子……那个是前车之鉴呢。”有人大为惊慌。

也有人不满道:“莫非朝廷诸公全都是吃的干饭,就没人劝阻一下陛下?”

在九洲,御驾亲征也不算太稀罕。不过,这往往只会在境内,皇帝除非吃撑了脑残了自大了,不然多半不会跑到境外御驾亲征。

这些人说着说着,就当了真了,一时骚动不安起来,越说越是荒诞。

数名御林军和南衙特务哭笑不得,叱责道:“莫要瞎猜,是陛下要送王大人出征!”

“王大人?莫非是……”这些人错愕地想起来:“王策王大都督?”

不一会,就见大批的文武官员簇拥着两人从前边过来了。

其中有懂一些朝廷仪仗的,不由震惊:“不能吧,这儿可是离京城有十里。陛下竟然亲自送了十里……”这人吞了吞口水,这种出征仪仗,也太隆重了,简直就是超规格的。

老汪太监亲自释出罡气,隔绝声音。

唐帝挽住王策的胳膊,简直就是把王策当亲人一样,在说着什么。奈何,朝廷百官根本就听不见。

却不知,唐帝在交代:“你此行前去,也莫要有什么后顾之忧。北策府那边,若然有危险,你安排好之后,也不妨回转救援。”

“老汪今次就不能陪你去了,不过,有费饮血和顾锋,想来纵是碰上什么人,也足以自保。”

唐帝轻轻地摸摸王策的额头,眼中充满慈祥:“不论去哪里,记得一定要带上费饮血和顾锋。”

王策轻轻点头,有意无意的避开了唐帝的手。

唐帝眼中浮现一丝黯然,尴尬的缩手,欲言又止,末了却只化为一声叹息。不想自找没趣的他,只好说起军务上的事:“你虽学过军务相关,可你毕竟少有领军作战。”

“朕派了精于作战的人做你的副手,你凡事不妨多请教一二。”

唐帝绽放一点深沉:“你总要做出一些成绩了,许多事,朕才方便放手去做。”

王策扯扯嘴角,表示知晓。唐帝涌起深深的无奈,向老汪太监示意,老汪太监撤去了罡气,递上一把能量内敛的宝剑。

“天使剑?”王策吃惊。

唐帝微微颌首:“朕许你前线独断独裁之权,凡是正三品以下,若然有人不从号令,不妨斩之!”

王策还没来得及反应,数名大约是御史台的官员,就慌忙大喊:“陛下,不可!此权太重……”

几个没长眼的家伙,当场就被拽了下去,也不知饱受了多少同僚白眼。都这光景了,还这么瞎咧咧,分明就是找陛下的抽嘛。

唐帝似有千言万语,最终也只得一句:“你,这便去吧。朕,这便盼你早日得胜归来。”

当着朝廷百官的面,王策不好公然失礼,只好行了一个最重单膝跪礼,慨然道:“陛下放心,臣必定为陛下荡平所有敌人!”演戏嘛,谁不会?

唐帝深深吸了一口气,许是太多太重,重重地咳嗽一下,挥手:“出征!”

王策向唐帝,向朝廷百官抱拳示意一下,旁边一人牵着战马送过来。

王策果断上马,率先策马离去。后边,数百精锐铁骑策马跟上来,数面旗帜很快就被支起来,一个大大的绣金“王”字迎风飞扬。

铁骑跟随,宛如洪流。

七月五,北唐皇帝以前线作战不利为名,叱责军机院,以四皇子之死借题发飙,强行任命王策为南方战场新的最高统帅。

七月七,北唐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十里相送,王策率数百高手出征南下。

将由王策接任,成为南方战场的最高统帅,统辖一百二十万北唐军与上阳和大世作战。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九洲各国各大势力无不震惊万分。

第602章 恭迎大帅

“北唐皇帝,莫非是疯了。”

“王策年纪才多大一点?这么年轻,就成为一府大都督,这本就很是可怖了。难道唐武擎就不怕王策今后三四十年升无可升?”

袁金城简直不敢相信,他认为唐帝百分百是魔怔了。

柳沁在一旁冷厉道:“岂止,王策还兼任南衙指挥使,北衙指挥同知。唐武擎分明就是不想活了,分明就是逼王策谋反。”

“我本以为唐武擎是想引王策现身,所以才许了这么大的好处。不成想,竟然是真的。”

袁金城满脸的不可置信,不光他,大约很多人都以为北唐的任命,大约不会成真。

恋鸦儿淡淡道:“王策被誉为小飞仙!”

袁金城等顿时无言以对,没错,这事儿若放在旁人身上,会不会踏上谋反的道路,那简直就是一定的。

兵权,情报权,以及武力。尤其让人眼红,并无语的是,唐帝给了王策独断裁决的权力。

这不是位高权重,根本就是一手遮天。几十年下来,人家只知道你王策,根本就不知有皇帝。这一代皇帝就算心大容得下你,下一代呢?一准就是满门抄斩的命。

一句话,以王策现在的职务,除了文官系统和大内营插不上手,几乎所有都得直接或间接的被他影响。

皇帝心再宽,也不至于脑残到这地步吧?

柳沁冷笑:“哪怕王策是小飞仙,这事也悬乎得很。权柄这么大,他年纪轻轻,不一定就能看的透。莫忘了,王策有自立为王的污点。”恋鸦儿再不吱声了。

“王策此时是南方最高统帅,统辖一百二十万大军。这是北唐一半的兵力。”袁金城大约想一头撞死,人比人气死人啊。

众人看向寂灭。

寂灭则看向恋鸦儿和犀利哥:“你们说。”

恋鸦儿沉默。犀利哥沉吟半天,叹气道:“我的意思,收缩就要收缩得果断。不论做什么,三心二意从来是忌讳。”

寂灭不悦,奈何恋鸦儿和犀利哥都一致这么建议,他们神恩会不是不懂这道理。只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就此错过良机,哪怕明知不妥当,也只有舍命拼搏一把。

沉吟良久,寂灭缓缓道:“我们也该动一动了,做两手准备。联络东宁,联络唐武擎。”

“如果唐武擎让我们失望,那么,东宁这一步棋子,就一定要动了。”

寂灭话音陡然狠戾:“至于王策,看准时机,再一举击毙他!”

恋鸦儿眼色不变,犀利哥嘴角微翘,看来却显得嘲讽。

……

王策终于露面了。

从四年前的秋天,王策和纪千败等人一并消失之后。就几乎无人知晓他的行踪,今次,是差不多四年来,首次公然露面。

王策这一露面,就引发了天下的震惊,各国各大势力无不哗然万分。

差不多四年来,王策首次公然亮相,是在北唐。是作为北唐西策府大都督,作为北唐南方最高统帅出现。

这标志,北策府与北唐合流了。大律和上阳最怕,最忌惮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有人恨,有人怕,有人忌惮。

也不免就有人兴高采烈,乐见其成。

凡是有一点脑子的正常人类,都看出,王策和北唐合流,意味着什么。

王策有战灵军,尽管没人知道有多少,也没人敢肯定有多少。但他有战灵军,本身是武者,也是心相学士,是下一个飞仙。

凭这两条,和北唐形成了让人毛骨悚然的互补。

北唐底蕴有限,兵员和国力是一个不小的先天不足。要想争霸,更加缺乏一个能和人皇抗衡的超级高手。这是有目共睹的。

很多人情愿投靠北策府,而不是北唐,就因为北唐要抗衡人皇,就显得底气不足。

姑且不说王策和北唐是合作,还是重新回归,对志在天下的大律和上阳,都是当头一棍。

王策的战灵军,北策府的兵源,会对北唐形成最要命的补充。尤其要命的是,北唐能动员举国之力,来弄天材地宝等资源,给王策修炼。

如果大律肯动员举国的资源,武宗不敢说,可至少也能轻松造就数百名武尊吧。

考虑王策的“绝世天才”之名,广为传播,没人敢轻视他的悟性。一旦有了北唐的资源,那恐怕就未必不能在十年八年内向往武帝境界。

王策和北唐是天衣无缝的天作之合。令无数人不安,也令无数人鼓舞。

合作?在外人来看,这是合作,是合流。

不。北唐人为天妖感到自豪,但这不是合作,而是……回归!在外漂泊十二年的游子,终于锦绣回乡了。

恐怕也只有北唐人会顽固的坚持这个说法,外人谁不是嗤之以鼻。回归,也就是一个稍微给了北唐一点颜面一点台阶的说法。

如果不是赶上乱世,赶上人皇一统大战,北唐还未必够资格与王策平等合作呢。好歹王策也能撬动数名武帝,大批神化高手效力,北唐呢?

是合作?是回归?纯粹是见仁见智的事。

颜鼎听见亲兵之间是回归是合作的争论。他没去多想,其实也是心知肚明,以王策今时今日的名气和声势,肯回来,那就真的是便宜北唐了。

合作也好,回归也好,不过就是一个口头的说辞,实情如何,颜鼎作为江淮府大都督,这一点眼力还是不会缺的。

此时,王策率部来到二十里外。

作为在战场杀出来的新晋名将,颜鼎不是没有不满,也不是没有想过给这位新来的大帅一个下马威。

奈何,考虑王策十二年前在京城的气焰,颜鼎估计他真要敢给这位新大帅甩脸子,估计年轻大帅当场按住他暴打一顿都做得出来。于是,他果断收敛所有小算盘。

规矩的按照礼仪,亲率主要部将,以及西策府的将领,来到城外,准备迎接年轻大帅。

颜鼎一个眼色示意,一名统领会意,笑嘻嘻的来到西策府将领这一边,低声询问这位年轻大帅的信息。

西策府一票人,脸色顿时古怪起来,磕磕碰碰半天,叹气低道:“你们也不是不知道,咱那西北路都这么些年了,王大帅就去过一次。谁知道他是个什么脾性啊。”

燕自愁和钟云寂听见了,却只当没听见。找他们来问王大帅的性子,那真心是问道于盲了。

也就平定云国那一次,这王大帅回来找了燕自愁过去帮忙,顺便履任。这是唯一的交集。

一名西策府将领向肃然的王大年努嘴,低声道:“王参赞是大帅的老部下。”

这江淮府的将领恍然,凑过去说笑一会,就低声问了起来。王大年略微犹豫,低声道:“以前王大帅心大胆大,敢于任事,按他说的办就是了,他对自己人是极好的。”

年轻人不定性,那会儿这老上司才十六七岁,今年也不过才三十呢。

差不多十二三年没见了,王大年也真吃不准这位老上司,有多大的改变呢。

……

不远处,数百骑不疾不徐的策马出现。

烈日下,旌旗飞扬,大大“王”字,分明是绣金紫边,足以表明此行人的身份,何况还有表明皇帝赏赐的表明规格的旄节等。

新大帅,来了。

众多主要将领,无不心中凛然,收拾各种心情,堆上微笑!

颜鼎一个眼色扫视身后,率先上前,弯腰行礼:“江淮府颜鼎率部将,恭迎大帅!”

燕自愁和钟云寂率领西策府将领上前参见:“末将燕自愁(钟云寂)等,恭迎大帅与诸副都督!”

“恭迎大帅!”

喊声震天。

王策在马上,可谓风尘仆仆,冷眼扫视一眼,平静道:“入城。”

两府将领急忙簇拥着王策一行人等,一并入了城,这会儿各自心里多有几分感慨。这新来的大帅,做事倒是干脆利索,话说,还真不是一般的年轻啊。

甭管颜鼎,燕自愁等,都一色算是新锐将领。可年纪,也都四五十岁了,这都算是升官较为顺利的了。也就王策这个另类,才是不满三十就是一方大统帅了。

好在这位新来的大帅,也不是很难伺候的样子。

也好在,暂时来说,是好是不好,也轮不到江淮府来承受。

江淮府的战区,是设立在占领区。不过,不在第一线,南方战区的大本营,也就没设在此地。虽说江淮府也在年轻大帅的麾下,可到底不是在眼皮底下。

给王策暂时安排了城里最好的下榻地点,颜鼎等人果断的没敢多来打扰。

从京城,来到占领区,这好歹是有上万里了。一路赶来,大帅等人肯定身心疲惫,就是要办事,也不是眼下。

就是一心想要见见老上司的王大年,也没敢上门打扰。

却不知,这会儿王策泡了半天的澡,差一点把骨头都给泡化掉了。换上一身干爽的便服,这才和海棠姑娘一边吃饭,一边笑道:“我啊,是做了挡箭牌了。”

海棠姑娘没理这种无聊人士,抽抽鼻子冷眼以对。

王策嘿然一笑:“陛下英明,你爹也英明。我亏大了我,你看我万里迢迢杀过来,就为了做挡箭牌,我多了不起啊,我多么高尚啊。”

海棠姑娘冲无聊人士做了一个鬼脸,满是得意!

“活该!”

第603章 山河砚,空间异宝

“活该!”

王策凄然的送了一块蔬菜入口中,凄然得是那么的风格,那么的个性:“连我媳妇儿都这么说我,难道我的品质就差到人道毁灭的地步?”

海棠姑娘有听没懂,反正知道王策是在调笑她,她才不想理。可又难免得意。

“我吃亏啊。”王策觉得自己很祥林嫂:“你看,陛下给我这么几个任命,北唐人,天下人就顾着盯着我了。把我当成靶子。”

“难道,就没人注意,你好歹也是副都督,身兼北衙指挥参赞呢。”

王策越悲催,大胸姑娘就越得意:“谁叫你春风得意,谁叫你才是九洲第一个身兼这么多重要职务的人呢,还这么年轻。”

王策想反驳的,估计说出来要被揍,也就罢了:“所以,我就说陛下英明,你爹也英明。”

大胸姑娘这些年来,是和王策一道在北策府厮混。可其实身上也挂了职务,不声不响的也成了西策府副都督,北衙指挥参赞。

她好歹也是除了王策以外,北唐这一代成就名声最响,成就最高的。加上她的出身和资历,家庭背景,北衙指挥参赞还勉强说得过去。

副都督就有一点儿荒诞了。王策年轻,难道海棠姑娘就年老?

王策纯粹是和媳妇儿调笑,也不会当真。除了缺心眼的,没人会把海棠姑娘的职务当真,这摆明就是给他们两人在一起创造机会。

“我吃亏了。”王策一派“你必须要赔偿”的无赖表情。

海棠姑娘脸庞红彤彤的,半天,忽然用油滋滋的嘴唇凑过来,啪叽一下。得意洋洋的笑起来。

王策顿时一脸油腻。

说笑归说笑,作为南方战区大统帅,也不能尽顾着和媳妇儿调情,该做的正事儿还是得办。

唐帝不怕被打脸,也要公布任命,乃至任命王策为南方统帅,自然是和王策私下商议过,王策也点头的。

实际过程,也没有想象中的复杂,不是唐帝非要要求王策,王策也不曾抗拒。

外人认为王策和北唐合作,北唐人固执认为是回归。无谓纠缠这口头上的差别,仔细来说,其实是合作,也是回归。

王策是顾博的儿子。这就是回归。

王策需要北唐的高端武力,用以自保,并抗衡满怀杀意的大律和神恩会。这就是合作。

从决意返回北唐的那一天,王策就知晓,他一定会上战场,甚至一定是南方战场。

不说王策和顾博的血脉关系,这一层是没人知道的。至少在表面来看,北唐诸公都眼巴巴的指望他的战灵军。

凭顾博和王策的血脉关系,南方大统帅的职务,非王策莫属。以顾博的心机,这个控制一半北唐军的职务,也八成信不过外人。

没外人猜想的种种,纯粹就是半年多前,王策去鬼界前,唐帝随口说:“西策府和南衙就交给你吧。”王策答应了。

有父子关系,有互相的互补需求。

王策和顾博的关系,一下子就进入了亲密无间的黄金时期。

王策有没有把顾博当成老爹,那就见仁见智了。

……

前来履任的路上,王策就翻阅了南方战区的人事,以及战事的相关卷宗。

其实,不必查阅,王策也知道大概。当今九洲,最为瞩目的,不是大律的军事行动,那太势如破竹了,只有少数加以拼命抵抗,其他国家也就稍微抵抗就降了。

大宣和上荣的战争,基本来到尾声,眼看就是以上荣惨败,大宣大伤元气而收场。

上温的战争,也就是发生在中洲的战争,太远了,没人会太关心。

东洲和北洲,乃是九洲毫无疑问的世界中心。东洲的战争,是唯一有悬念的,也是较为复杂的。

王策是标准的空降兵,不过,凡是跨战区联合作战,大统帅往往都是军机院空降下来。这是大律的创举,也成了各大强国的传统。

前任大统帅,比较倒霉,唐帝用作战不利以及四皇子之死借题发飙,只好回去养老准备退休了。

实际上,十二年前那一批军机院大佬,基本退休了。

今天这一批,则是被各种名义和理由,从军中实权派,逐一清理下来的。一部分无能的贪腐的,直接被革职下狱,剩下一部分有一定能力的,问题不大的,才被请入了军机院。

从北唐对西梁的战事开始,唐帝就很深沉,也极有耐心的,逐一拔出掉军中的无能之辈。

北唐百年鲜有大规模战事,四十年来一次都没有。军事将领缺乏实战,也老了,被迫引退也是实际需求。

因此,也因唐帝的威望渐是不可阻挡,今天的军机院话语权并不大。王策来之前,唐帝就拍胸脯保证,给他独断之权,不必理会军机院。

坦白说,一脚踢开相当总参谋部,制定国家军事战略的军机院,其实并不妥当。

有没有唐帝的保证,王策说真心的,他还真不在乎。就算军机院大佬亲自下来,他照样不给面子,他王策跋扈,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名声。

王策不在乎,不等于他的部下不在乎。唐帝的保证,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王策担任南方大统帅,是早就商议好的。西策府在他之前,提前南下参战,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甭管燕自愁等人怎么看他王策,西北路,乃至今天的西策府,就是王策的阵营。从名字来看,脑残人士也能看出,这西策府就是给他王策专门设立的。

西策府大军南下后,没有直奔前线,而是在江淮府等候王策,意思也就很明显了。

因为西策府是新近升格的,来不及填充二十万的编制,暂时只有十万人马。不过,没人敢轻视这十万人马。

从西北路取代西北府开始,就是唐帝亲自下令抽调八府精兵猛将加入西北路。这十万大军,堪称北唐最精锐的军队。

王策在江淮府逗留的几天,也就是主要在召见西策府的将领,熟悉一下自己的部将。

数日后,王策率西策府十万将士开拔,前往前线!

……

“颜鼎,这人不错。多有一些儿不亢不卑的气质。”

大军开拔后,王策回头看了一眼,赞许。

海棠姑娘啐他一下:“那还用说,人家可是实打实打出来的将军。”王策郁闷,为啥要含沙射影呢。

颜鼎,又是一个草根将军。乃是铁匠之子,年轻时在立秋演武中没显赫成绩,一并被放在军中,当成下级军官来栽培。

不成想,颜鼎也是争气给力。靠战功,一点点的获得升迁,成为北唐新一代将领,因为老一代将领被清理,他得以上位。

此人大小战事上百,最为著名的战例,就是在一次野战当中,靠善于防御的战阵,像推磨一样,用磨心把五倍的大世军磨残,一战成为北唐名将之一。

江淮府是前年裁撤北疆府的同时,新设立的,让他来占领区作大都督,也是唐帝知人善任。

一边思量,王策一边取来一块泛漾光华的砚台细心把玩。

海棠姑娘一眼就有所察觉,吃惊不已。王策嘿然坏笑:“好看吗,你猜,这是什么。”海棠姑娘伸手摸了一下,感受一下,眼睛愈发的睁大了。

王策嘿然低道:“没错,是空间异宝,名为‘山河砚’,意指能盛得下一座山,一条河。就是年岁久了,能量消散不少,里边的空间也退化缩小一些。”

海棠姑娘瞪眼,可怜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