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幻想世界大穿越-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孔丘此从齐国而来,拜访老聃,只因王子朝裹挟周室守藏室,宗庙所藏图法投楚,致使周室图法逸散,为的是献藏书与周敬王,重建守藏室,未想到老聃因为守藏室图法失散之故,得罪于敬王,已去守藏室之史职,低贬回乡。
孔丘此行未能如意,与老聃,陈昂论道一个月后,便携子路归鲁。
悟空听了这一个月的传法,智慧灵性,大异于从前,他与子路早晚结伴,已是好友,往去送了孔丘圣人数十里程,这一日他牵青牛去城外吃草,念及子路归鲁,悟空智慧发萌,听三教圣人说法,已经有了道行,这天产石猴得后天早就,神通实在不同凡响,晓阴阳,会人事,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能避死延生,知子路一去,几无再见之日。
它见子路为人果烈刚直,又凡圣人得道,必有波折凶险,冥冥之中,已经知道子路此去恐有劫难,不得好死,不由得悲从中来,几欲泪下。
悟空手抚青牛之背,悲鸣道:“子路,子路,再见无路!此去凶险,魂归何处?”
“他自有他的造化,来世必得正果,我这几天听孔丘说:朝闻道,昔可死。仲由虽有刀兵之难,但魂魄有依,前途远大,往日来世成就恐怕更在我等之上,你又何必悲愁?”
“来世?魂归杳杳,谈何……”悟空无暇辨别,随口答道,但它少顷回神,转头看那青牛,只见青牛也在看它,眼神如人一般,智慧灵动,甚至还对它颔首微笑,悟空只觉身上汗毛炸起,后退一步,大叫道:“妖怪!”
“哪里来的妖怪,变作老聃家养的牛,开口唬俺一跳!”
青牛也怒了,张口道:“你这猢狲生的一张毛脸,学人穿戴衣冠,说话礼法,就看不起同为披毛戴角之辈,你是陈昂圣人座前的一只石猴,我也是老君座下的太乙元精,板角青牛。同是异类出身,本以为你是个讲义气的,谁知道,这般看不起我!”
悟空回过神来,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作揖讨好道:“老哥哥,你平日里闭口不言,行动之间,和常牛一样,叫俺让如何分辨的出来?刚刚是我说话不好听,得罪了老哥,请牛哥哥原谅则个。”
青牛这才消了气,出声道:“凡人少见多怪,老君爷爷在这里驻留,我怎敢给他添麻烦?也是今日里,你我独对,又同是披毛戴角的异类,我才与你开口,若是凡人跟前,切莫同我说话。以免得罪老爷,招来麻烦。”
“你也是好机缘运道,那位陈昂老爷,我曾听老爷提过。乃是无量天尊的一尊化身,老君爷爷开天辟地时,玉清,上清两位老爷都不肯降世,老爷一气化三清之前,曾有意请无量天尊,占一尊玉清元始之位,只是无量天尊辞谢不肯,这才作罢。”
“如今老爷失了守藏史,本欲西去函谷关化胡,只是见着麒麟东来,凤凰南飞,鸣于洛水之阳,知道有两位圣人前来拜访,这才留了下来。现在孔丘教主东去,无量天尊相请,这便要起程,西出函谷,你既然有幸拜在无量天尊,陈昂教主座下,还不快收拾行李,为我准备车架,好载着两位圣人西行?”
悟空听得青牛泄露机密,窥得一丝自家师尊的来历,顿时喜不自胜,抓耳挠腮道:“未想老师竟有如此来历,多谢老哥哥相告。俺拜师以来,懵懵懂懂,不知厉害,如今得了牛哥的点拨,才知道自家有幸,有了个好前程!免得我无意之间,得罪于祖师,承情了!承情了!”
它见青牛把草吃饱,连忙牵了绳索,伴牛回去,进了茅庐就听陈昂唤道:“悟空过来!”
石猴来到陈昂跟前,听他吩咐道:“太清圣人有意西去,化胡为佛,我准备携你一起随行,听道德天尊一路教诲。但太清圣人只有一头青牛,你又是个猢狲的身架,虽然青牛力气广大,但牛背狭窄,栽不得许多人,我昔年在海外做散仙教主的时候,有一艘座驾金船,改了改能做车架,你去把青牛架上。”
说罢陈昂袖子里掏出造化金船,掷在地上,化为一架青铜车架,由悟空牵了青牛过来,收拾行李,驾车西行。
陈昂与老聃同坐车上,由青牛拉着,悠悠往函谷关去,悟空走前面牵引着青牛,只见洛都之外,苍茫四野间,一架青铜牛车,慢悠悠的往西去,前面一只猢狲牵引,后面两位圣人当座,慢慢消失在天边。
牛车之上,陈昂和太清真人对座而论道,孔丘已然东去,两人便恢复神仙圣佛之尊,谈玄论道,天地自然,大道至理,神通术法漫漫而谈,不再只说治国人伦之道,这番太清真人才讲过阴阳开辟,清浊分化的至理,那边陈昂便说起宇宙爆炸,维度褶皱的妙谛。
太清真人谈太阳之气运转太清,陈昂便说起物质聚变裂变,诸气点燃恒星。
太清圣人点化元气,一气创生世界,陈昂坍塌维度,信息集成宇宙,两人各抒己见,让车架前的青牛,牵绳引路的悟空听得如痴如醉,眉开眼笑,这般得了大道至理,神通法术不过随手成就,长生不老也只是等闲,悟空听了,兴之所至,就从怀里掏出自己带的鲜果瓜菜,随手掷在道旁,以元气点化,生出果树瓜藤,摘下果实,献予两位圣人。
又挥手洒草成原,牧青牛于原上。
如此长路慢慢,任由尽时,三五月过后,已经接近函谷关。
函谷关关令名为尹喜者,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今日里忽有所感,登楼观而东望,面目大异而色变,对左右言道:“我观东方紫气西迈,天文显瑞,紫气纵横三万里,必是圣人东来。尔等与我上前相迎!”
于是在楼观中沐浴斋戒,日夜观天文星相,紫气东来,呈龙显凤,知有两位圣人,一位白发修眉,生老相,一位玉面无须,却是少年之相,两位圣人乘牛车而来,有猿猴在前牵引。
尹喜在楼观等了九日,才看见函谷关前出现了一架青铜车架,由一头板角青牛牵引,一只穿着衣冠的猴子乘在牛背上,为青牛捉虱,青铜车架上,有一老一少并肩而谈。尹喜知是圣人来,连忙开门出关相迎。
第六章 救众生化胡为佛
远远望见函谷关,两侧是崇山峻岭,大河涛涛,从间穿过,潼关至函谷关一路,具是山间狭地,两座雄关坐落此间,远胜千军万马,却是雄关虎踞,巍峨天险,自商周以来,函谷关便是天下重镇,从东周到大唐,崤函通道西起崤山,东到虎牢关,太行,王屋把守门户,扼守关中形胜,却是中原屏障,天赐炎黄。
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好一座雄关要塞,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
陈昂没到关下,就看见函谷关门户大开,从中走出一位伟岸大夫,颌下三缕长须,远见陈昂与老聃乘车而来,便上前大礼参拜,宗周以礼乐为本,士大夫皆精通于此,这等礼法并非后世往来招呼,称呼客套,而是巍巍大礼,有喧赫仪仗,尹喜虽只是大夫,不敢用诸侯之礼,但已然是恭敬非常,乃大夫拜文王之礼。
若是孔丘再此,只怕不受,而老子敢受。
悟空迎上前去,却也依礼制还礼,他和子路学习两月,听孔子讲学,宗周礼乐制度却也娴熟,不是普通的顽劣猢狲,尹喜见到悟空衣冠正坐,一举一动,皆合礼制,才知道圣人门前如何不凡,就是一只牵牛的猴子,也有士大夫风范。
尹喜迎陈昂、老聃入关内,请入官舍,当晚便来问道。
他问老子礼崩乐坏,诸侯不奉宗周天子,眼看天下战乱纷起,大夫如何?老子同他讲无为而不为,主张身国同治,以两相自然为本,事因之而循之,物因之而动之,法天地之使万物自然,甚至不得不然而为,以无为谓之使物我自然。以使物我共逍遥,善于行不言之教,使人自化。
又问陈昂,陈昂与他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全生避害,为我贵己,不与物往以不染物性,无为以两不相累,两不相扰。
陈昂讲罢,又对众言:“天生万物已养众生,又置生杀而治之……适者而生,不适则死,故而贵己!禽兽食子,而虫豸噬夫,兔羚擅奔,而狼虎爪牙锋利,只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非贵己者,死矣!物肖其父,本性自如。父不贵己,则亡,其父贵己,则生。贵己者有子而贵他人者绝后,是故天生万物,无不贵己!”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盖因汝拔一毛,而天下得一毛,损己利人,人复杀你,天道生杀,此不适则死!故而天道之事,在于功利,人类滋长,众生繁衍,在于自私!子肖其父,谓之遗传,遗传者,自私矣!”
尹喜闻老子真言,熏熏而醉,赞不绝口,闻陈昂之说,恐惧万分,惊心动魄,反而是悟空,青牛等异了类,曾混迹于禽兽之中,见其生,见其死,乃至强者生而弱者死,自然淘汰,天择其强,万物演化之理,却听得如痴如醉,胜过老子道德家言。
尹喜拜问陈昂:“圣人说法如此,而道德何在?”
陈昂笑道:“且听我说……天择适者,而非强者。虎狼亦有亡者,而狡兔亦有存者,故而天择之道,强非能胜弱,刚非能胜柔,柔弱而有道,则可自然滋长,刚强而无道,亦有灭绝之时。贵己之道,首在生存,其次繁衍,能生存而不能繁衍者,绝其后!”
“是故爱其子,为第一道德!”
“而万物性不同,聚则强,散则弱,聚以群者,胜于孤弱。狼群啸聚山林,以为生存,胜于孤狼横行。又是自然淘汰之理也!群狼无道,如何胜于孤狼?此道有领袖头狼,爱子贵群。故而族群之中,贵己又在于贵群,只因群聚而利己,群散而恶己。若把族群视一人,则爱其族者,即使爱己。”
“是故爱其族,为第二道德!”
陈昂兴之所至,举手之间,演说元气化生万物,血脉繁衍遗传之道,此世未有原子,但元气原子,不过一物二相,陈昂只做修改,从生物特性,遗留其骨,乃至上古大妖的体态形貌,诉说进化之理,有推演此事上世上古风茂,备叙其物种。
演说物种进化,灭绝之道。
后尹喜不敢记其道,只敢记载陈昂所言的上古地貌风物,流传后世,谓之《山海经》,又有侍者在旁,暗中记下陈昂所述之道理,只是侍者不通文理,虽然能得其道理,却失之证明,上古年间,进化之事,他半懂不懂,最后只记下人文之道,而失之自然。
侍者归家,以陈昂之道教其子杨朱。
老聃闻得陈昂之言,点头笑道:“善……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陈昂又说天行有常,而诸法无常,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道理,言说天变而物变,为了适应天地的变化,而物种不断演化的道理,与贵己的思想结合,要想适应天地的变化,就必须把握事物运动变化背后的道理,求其道,此谓之发展。
在说人类异于万物,在于智慧开蒙,智慧开蒙能求道,求变,而非自然淘汰之变,人善变,所以长于世间万类,人能求道,所以贵与世间众生。
又说人类群聚,有爱子,爱族之德,又有自私爱己之性,人族贵己,个人贵己相冲突,人人自私贵己则害族,害己,又有智慧善变,所以在爱小我和爱大我之间,演化两性,人欲和道德。
在讲述人群之间,若因为贵己而犯人,在物竞天择之中,有是害己,人人侵犯他人,则最害自己。最后由智慧而变,缔结契约,达成共识,犹如人群之中集体意识一般,这便是道德。道德亦是贵己的道理。
悟空听陈昂所述天演变化,人类发展之道,却是贯通了人类由禽兽到人的演变道理,悟空本是一只天产石猴,混迹于猴群之中,开蒙昧于人类之国,得道德于老、陈、孔三位圣人传道,却是见过禽兽自然法理,人类文明,教化道德,至此,终于通达人性,明白人性亦兽,以智慧道德治之的道理,不再与兽性冲突。
他渐悟智慧道德和本性兽性之别,又触通自然万物之道,学问之高,天上天下具是少有。他由陈昂处,得自私自利,贪痴嗔之魔性,又由孔丘之处学的人类伦理,礼法杀人之人性,最后得老子清静无为,道德高远之神性,道行已经不可计!
尹喜初闻老子道德之言,当真个如痴如醉,恨不得为老子门下走,后来再听陈昂之学,恐惧莫名,浑浑噩噩不知听进去了几成,最后讲学散去之时,他慌忙而走,连礼法都不顾了。
尹喜跌跌撞撞,回到官舍,他娘子将他面无人色,心慌气喘,连忙站起送他服食热水,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尹喜道:“今真闻得圣人言矣!”
“既是圣人之言,如何如此?”
尹喜待心神稍定,才回答道:“圣人道德之言,寓意高远,真乃至道,悉臻其妙则智慧通达。是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而圣人天道之言……殊为可怖,不敢听,不敢听!人不可得……漠然如神。我今日方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而圣人无名。此三者,非人也。”
这边尹喜走后,陈昂对老子,众人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崇仙尚神,几无己,犹如草木,虽清净,实如大树,风雨必腐;北巨芦洲者,于天地争命,为生存多效上古,性拙情疏,学法禽兽;那西牛贺洲者,麻木不仁,安于现状,几如神佛玩偶,圈养之家畜;唯我南赡部洲者,个个贵己,尚争善变,求道发展,不迷仙佛,乃大争之世,人道之地。”
“正所谓天道尚争,贵己勿侵,它洲之道德,乃是神仙圣佛之道德,看似神仙教化,实则禁锢圈养,稍有变化,就有神罚扼杀,唯有南瞻部洲,实乃人道发展之地,道德自智慧发萌,得天地变化发展之道,无常道德,乃是道德适应人,适应人道,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此乃求道之道也!”
“我怜西牛贺洲众生,阶级固化,人道无从发展,为灵山蓄养,不复为人,实在可怜,圣佛以极乐世界惑人,偏执精神,而脱离物质,狼虎与麋鹿友善,万物不争杀而和平,看似解脱,实则沉沦。我有自在大道,可以解放众生!”
悟空闻言,叩首道:“且问祖师,如何解救众生?”
“务使众生人人贵己,狼虎贪杀,官吏残暴,人多贪痴嗔念,尚争尚变,如一盘活水,矛盾四起,物竞天择,竞争也,享受也,欲望也,自在也,人人自由,不受仙佛禁锢。然后使其自然发展,不断进步。以天下大同为目的,仙佛只能教化,而不能强制迷惑人。”
“那西方灵山,禁锢人欲望,实乃大恶,我正要传法于西天,大兴欲望自在之道,怎奈灵山顽固,佛陀愚蠢,大雷音寺内诸佛麻木,贪与人类迷信、供奉,实乃天下之毒瘤,进化的累赘。”
悟空道:“师尊,你要如何?”
“悟空,我们此西去,为的是解放众生,不是与灵山争斗,我知那灵山势大,如来固执不听劝诫,你与我西去,坏他佛法,以理念跟他争斗。我正是要化胡为佛,混进他教门之中,披他袈裟,坏他佛法,以僧之名,行人之道。他叫众生人人克制欲望,精修精神,我就要那西牛贺洲众生人人顺从人欲,注重现实。正叫人道西传,再造化众生!”
第七章 神光线射杀虫妖
却说天庭之上,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高坐金阙云宫灵霄宝殿,正召聚卿家,定下当日人间善恶杂数,风雨天象,忽见前来禀报的游奕灵官被下界腾空的紫气冲了一冲,从云头落下来,跌了一跌,诧异道:“怎有人间紫气冲霄,阻了往来神仙的去路?千里眼,顺风耳,你们去南天门外,看个究竟!”
未等两位神将动身,就有太白金星出列禀报道:“陛下勿虑,此事小臣知尔!这是那三十三天外的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昨日里投胎下凡,教化世人,他功行圆满,前往西天化胡为佛,圣人出行,自有紫气相随,纵横三万里,故能冲撞天宫。”
玉帝道:“原来如此,但我见这紫气气分两股,呈龙虎,倒是有些奇异。”随即命顺风耳、千里眼再探。
须臾二神将回报道:“臣奉旨探看老君西行处,已至中土宗周函谷关之界,但见老君乘牛撵,又有一位少年圣人并肩同车而行,居于老君之右,故而东来紫气相随三万里,呈龙虎状,气冲斗牛,惊扰了天宫。只是不知那圣人来历!”
玉帝惊奇道:“哦?竟有如此罕事?两位圣人同撵西行,教化众生,真乃三界幸事,众卿家可知那少年圣人跟脚来历?”
那三官大帝、四值功曹纷纷探耳,四位天师探看左右,五感生帝,四大元帅面露茫然,五斗星君,六丁六甲四目相对,九曜二十八星宿只做摇头,还是太白金星出列启奏道:“那少年圣人,臣素有闻,能居老君之右,做少年打扮,必是三十三天外,福生无量天尊、度人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广法无量天尊、十方无量天尊、大罗无量天尊陈教主化身。”
“无量天尊未见于此世,必是老君降世,惊动了他,从天外降下化身一同西行。”
玉帝垂赐恩慈曰:“既是天外教主,功德广大,便不足为意了!”太白金星有意再说些什么,但见玉帝垂目,张了张口,却未发出声来,只是心中暗自叹息,回到百官朝列之中。
函谷关中,尹喜迎两位圣人入官邸暂居,平日里除了处理公务,就是日夜去老君座下听讲,只是畏惧陈昂,不敢再请教,除了两位圣人论道之时在下听讲,未曾单独问道于陈昂。他是函谷关令,老君西行,还需他来放行,他这般请教,却留了陈昂,老聃近月,虽然有强留客之嫌,但他礼数周到,早晚请安,也无从怪罪。
这月里,陈昂倒是颇有空闲,便常教悟空。
他与悟空说起佛门空相,念识之妙,论三妙谛,六根九识之道理,由意识入手,说佛法心外无我,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之论,又说缘起之妙,十二因缘乃是意识之我,从无到有诞生的过程,又谈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气化乾坤的至理,还教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连山、归藏、周等诸易之学。
有闲暇时,还传授它烧火炼丹,法度制器,符箓练气之法。
每日关门之后,传授统摄一切科学之自然哲学道理,那猴头跳脱不定,传授数学之时,最为痛苦,陈昂出习题让它练习,不过学到函数方程,就让悟空痛不欲生,代数几何,几乎让悟空逃学,这一日,悟空从关外放牛归来,忽被陈昂看见,唤他过去。
问道:“悟空,把昨日我留作业拿出来!”
悟空呐呐道:“师父,弟子昨日彻夜也未把作业写完,今日放牛之时,刚写完,便疲惫不堪,往牛背上睡下,忽而刮起一阵大风,把弟子的作业刮跑了是也!”
陈昂冷冷一笑,掐指便算,未几,睁眼瞥了悟空一眼,道:“我已经知道那风是谁,函谷关自古都是雄关重镇,秦祖为周天子牧马,未成诸侯强国之前,犬戎数次入寇中原,均折戟于函谷关下,白骨累累坠于谷中,滋生毒虫。”
“关下有一马陆虫,得死人腐肉滋养,日久成精,自号马陆将军,每日鼓动阴风,巡游于大散关,函谷关之间,寻觅人来暗中害死来吃,你今日放牛所见那风,便是他刮起的妖风,要迷往来商旅之眼,叫他们失足坠入谷中。”
陈昂只等黄昏时分,便起身去到函谷关城楼上,观关外景色,少顷便有一道滚滚妖风至关外刮来,陈昂一张手,指间激发元气,引得元气高能跃迁,化光而射,只见一道细如手指的红色光线往妖风中晃了一下,一头粗如人抱的千足妖虫就从半空跌落下来。
旁边的悟空往近了一看,却见那千足马陆从头到尾,被均匀劈成两半,手足犹在行动,但已经一命归西了。
陈昂抬手一摄,在妖风中裹挟掉落杂物中的一卷黄皮书摄过来,摊开一看,并无一字。
随即冷笑,命悟空滚过来,那猴头瑟瑟发抖,手足无措,狼狈跪在陈昂脚下,口中呼道:“师父,师父,弟子错了!弟子错也!求恕罪……恕罪。”
陈昂只道:“你既不想学,那就算了罢!你也羽翼丰满,学了许多神通法术,我后面教的,无外乎极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级数、常微分方程,不懂这些,那流体力学、高等物理、空间物理、高能物理、量子物理、高等化学、你也学不成,为师能教的,也就到这里了。你自去罢!”
说罢一挥衣袖,转身就要走,悟空连忙抱住他腿,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
声如猿啼,泣不成声,青牛也过来,衔住陈昂衣袖,点头为它求情,陈昂只道:“修我所学,不通数学者便如烧瓷不过火一般,看似有个模样,其实只是个胚子。你猴性跳脱不定,难成大器,你拜我时,只为学长生不老之术,这般数学,修了也不能长生,只是能求个道理罢了?现在你已然得长生,再留你又有何用?去罢!不用来烦我!”
悟空只是叩首:“俺错了……祖师,俺错了!”
陈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