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妇产圣手-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下意识地要掰着手指头数,她们是插着翅膀飞过来的吗?怎么如此之迅速?
王老夫人冲着余秋笑:“我们听说有一对可爱的宝宝出生了,实在按捺不住,就过来瞧瞧。事先也没打声招呼,林教授,是我们太冒昧了。”
林教授笑着点头,同她们打招呼:“谁人不喜欢婴儿的降临?”
她又冲王老夫人陪伴着的女性点头,特别招呼了一句,“您好,夫人。”
余秋原本还有些反应不过来,此时看林教授的态度,她立刻明白过来究竟是怎么回事,赶紧也跟在了旁边。
王老夫人却没有做介绍的意思,只笑着招呼余秋:“我真高兴啊,我家先生也高兴。我们看着电影里头的孩子,心里头满是欢喜。”
她笑着挽住了余秋的胳膊,带着人往外头走,“我听说你们在想办法解除孕妇生孩子时的痛苦。这可真是件好事。”
林教授朝余秋使了个眼色,一行人都往妇幼保健院的方向去。
比起人人都能够认出来的老先生,这二位老夫人算是生面孔,路上碰到的社员们也不特别将她们当成什么重要的人物,还扯着嗓子跟余秋以及林教授打招呼:“吃过饭啦,上班去喽?”
余秋赶紧应话:“哎,大爹,你侄女儿也可以参加体检的。她要是再过来的话,你跟她讲一声,这个月我们都做体检,让她趁早过来。”
扛着锄头去自留地的老农点头应下。
余秋回过头来跟客人解释:“我们在搞妇女疾病普查,重点关注妇科早期癌症,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等她们有症状再来看病的时候,一般都比较晚了,处理起来也很麻烦。”
王老夫人相当高兴,连连点头道:“这个好,早点儿发现了才好处理。”
她转头冲自己的同伴笑,“我家先生就是体检的时候在尿液里头发现了红细胞,早早就开始处理,所以现在恢复的不错。”
她又叹了口气,“可是我家先生能够做到定期体检,全国这么多老百姓却没有这个条件哦。”
说着,她夸奖了一句余秋,“你们做的很好,这个就是踏踏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王老夫人陪同的女先生颇为关心:“你们这个体检费用怎么算?老百姓承受得起吗?”
余秋笑着点头:“费用来自两方面,一个是申请的研究项目基金,关于妇女疾病的调研。另外一个主要来自于公社跟大队的补贴。来体检的人是免费的,不过她们的交通费用得自己承担。”
女先生连着点头:“这是个好事,要是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就好了。”
林教授在旁边补充:“我们这个项目研究初期要持续5年,等到5年过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们的想法是尽量跟上面申请,争取由国家层面来进行补贴,地方政府相应的给予支持。”
她转头看向王老夫人,认真道,“这件事情我还想走个后门,希望政府能够多给予支持。”
王老夫人伸手握住林教授的手,认真道:“您这怎么能说是后门呢?您这完全是为了我们国家妇女同志的身体健康啊。”
她又露出了微笑,“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也享受一回免费的体检服务。”
旁边的工作人员十分惊讶,下意识地转头看向王老夫人。
女先生也笑着拍拍陪伴在自己身旁的女同志的手:“李姐,你也参加一回体检吧,好好享受咱们中国妇女的权利。”
那身形胖胖的李姐立刻点头应下:“好,那我真是赶巧了。”
体检的人上门了,余秋赶紧忙着张罗安排人去体检。李姐体检的时候,女先生不辞辛苦地在旁边陪伴了全程。
等到结束以后,她还客气地同余秋道谢:“辛苦你了,医生,谢谢你,你是一位温柔和气的医生。病人肯定都很喜欢你。”
余秋哪里好意思应下夸奖:“我距离和气差的很远,我这人脾气急,情绪一上来总是控制不住。”
女先生笑了起来:“病人能够感受你对他们的关心,他们也能体谅你面对疾病时焦急的心情。”
林教授在旁边笑:“夫人你可别总夸她,还是要对她严格些的。脾气得学会控制,病人生病本来就很无助了,如果医生在发火的话,他们会更加恐惧的。”
余秋陪着女先生参观了整间医院,带两位客人看了他们的待产室跟产房以及产后锻炼的地方。
已经打了无痛分娩的孕妇正由家人陪同着慢慢地走来走去,等待宮口开大分娩。
女先生相当感兴趣地询问:“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疼得厉害吗?”
那年轻的农妇咧开嘴巴笑:“我没怎么觉得疼。我嫂嫂上个月生的,也说不疼。夜里头睡了一觉,早上起来吃了饭就生了。”
她满怀好奇地看着仪容端庄的老妇人,认真地询问,“是你女儿还是儿媳妇来生孩子呀?你们就打这个无痛,真的不受罪。”
旁边大肚子的婆婆也跟着附和:“确实好多了,我大儿媳妇生的时候都没叫。生完了孩子下午就下床自己上茅房去了。这要是以前,哪里敢想啊?”
女先生点点头,面上浮出笑:“好,到时候我一定让他们打无痛。”
她话音刚落,医院的广播里头就传出了音乐声,曲调舒缓而柔和,像是风笛的声音。
她笑了起来:“这个音乐倒是不常听。”
余秋赶紧解释:“我们打无痛也不是肚子一疼就开始打的。得等疼的有规律了,比较频繁的时候才打药,这样相形之下用药量少,对于保证母婴安全效果更好。在此之前,我们一般是采用音乐疗法来平缓孕妇的心情,达到转移注意力,减少痛苦感受的目的。
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打算做分娩球,就是有弹性的塑料大圆球。到时候孕妇肚子痛了,她们可以坐在分娩球上,让自己放松下来,腰部这样前后左右转圈移动或者是轻轻的上下移动,可以利用地心引力帮助胎头下降,让肌肉放松,减少压力。
要是孕妇坐不住,也可以跪在地上,人就趴在球上,身体随着球左右摇晃可以有效缓解腰背部的疼痛,也能够帮助抬头位置旋转。
这个要是用的好的话,有的大肚子宮口都开五六公分了,都感觉还好,可以大大的减轻她们的痛苦。”
其实除了这些之外,余秋还想搞水中镇痛分娩,通过温水的波动来缓解孕妇的疼痛,减轻她们焦灼不安的心情。
不过她没办法一口吃成胖子,有些事情她只能一项一项的慢慢来。其实最简单的办法还是音乐镇痛法以及分娩球,就算是小卫生院也有条件立刻就实现,因为所需要的器材少,做起来难度技术也基本上等同于没有。
余秋的想法是假如药物无痛分娩进展不顺利,她就想办法先将这两项推广开来。最起码的,她要让产妇在生孩子的时候感受到周围人对她的支持关心帮助,尽可能减少她们的痛苦。而不是冷眼以及训斥,仿佛她们生孩子是给旁人添了麻烦,是一种惹人嫌的罪过。
王老夫人跟女先生都笑了起来,两人不约而同地点头:“这个好,先把这些做起来,就算从9分疼痛减轻到7分,那也是少受了好多罪。”
王老夫人转头张望,好奇地询问余秋:“那两个宝宝呢?怎么没有看到啊?”
旁边的护士赶紧回答:“今天太阳好,孩子父母抱着他们上山晒太阳去了。我们怕孩子晒太阳太少,容易得佝偻病。”
王老夫人点头:“应该的,多晒太阳是好事。我以前得了肺结核,马医生让我多晒太阳,说那个可以促进钙化,结果我的肺结核就好了。”
余秋听得囧囧有神,她还真不清楚有这种治疗肺结核的办法。不过也有可能是自愈了。有的患者得了肺结核都不知道。后来还是体检的时候,偶然在胸片上发现了陈旧性肺结核的钙化灶。
护士笑着邀请道:“您二位要是不忙的话,可以上山看看。我们山上秋天风景也好的很。今天太阳这么好,很适合上山走走。”
王老夫人笑容满面,询问自己同伴的意思:“要不,咱们慢慢地走走。”
女先生点头:“那就走走吧,说不定还能碰到那两个小家伙呢。”
余秋赶紧同林教授交换了个眼色,陪同着两位老人上山去。
女先生还表示不用她费心,让她留在医院里头工作。
余秋摇摇头:“没事的,我本来就上山有事。只不过正好顺道而已。”
他们一行人且走且欣赏山路两旁的风景,王老夫人不时提出问题,还夸奖了一回他们在山上搞的养殖业。
一直行到山里头,在山洞门口碰上正在逗弄孩子的老人时,女先生才停下脚步。
她回过头,看了一眼余秋跟王老夫人。
余秋尴尬地扯开嘴巴,想要咧出一个笑来,很想夸张地说一声,哎呀,好巧哦,居然在这儿碰上了。
然而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因为她脑海里头只有4个字:图穷匕见。
这一路的刻意安排的用意,可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
这是一篇架空小说,内容都是杜撰的,不要当真。
简单的讲一下。宋对文格很反感,曾经写过信提出反对意见。1970年3月,毛对周说:“她不愿意看到今天的变化,可以到对岸,可以去香岗、去外国,我不挽留。”并指示周、李把他的话传达给宋。
传达时他们说:“煮席很关心你,知道你的心情不怎么好,建议你到外面散散心,休息休息。”宋说:“是否嫌我还在?我的一生还是要在这块土地上,走完最后几步。”于是宋推病拒绝出席一些节日活动和招待会,说:“我参加会伤感,还是不参加,参加一次,回来就要进医院。另外,我也不想做正治上的点缀。”
1感谢在2019…11…12 12:38:28~2019…11…12 20:09: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二螯 56瓶;宅腐双修 30瓶;tracy、沉默是金、路路、木苜、水煮鱼、兮~~~ 10瓶;软萌兔宝 5瓶;大西北臊子面、子钺语山、无意、山楂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这巧的可真稀奇
山洞前的大人正围着小孩; 倒没有注意到山上又多了客人。
宝英夫妻两个连着几天抱孩子上山来晃悠; 打的都是晒太阳的旗号。孩子也鬼; 到了山洞附近,要不嚎啕要不哼哼唧唧; 总归都要闹出动静来,非得人好好的哄他们才乐意。
每每此时,老人都会放下案头的书本; 出来逗一回孩子。态度亲切的很; 就跟个老爷爷一样。
宝英夫妻俩搞不懂老人为什么要住在山洞里头。连村里头安排的好房子都不肯住,更别说去城里了。
两口子私底下商量了一回; 只觉得煮席到底是煮席,时时刻刻跟他们老百姓贴着心呢。
想当初煮席就是从陕北的窑洞开始,带领全国人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 人家搞格命,坐上了王庭; 那都是要吃香的喝辣的; 锦衣玉食的。哪个不是住漂亮的大屋子,痛痛快快地享受?
就煮席不一样; 他时时刻刻惦记着老百姓呢; 一点儿都不讲究。
看看他现在身上穿的这身旧袄子; 唉; 真是讲究点儿的人家的老爷子都不这么穿。
瞧着简直都不体面了。
宝英这两天老带着孩子过来。一开始靠近煮席的时候还心慌手抖; 几乎要一屁股坐在地上; 现在她看煮席就是个慈祥的老人。
她大着胆子提出来:“您老也应该做件新衣裳。天都冷了,穿个新袄子也好。”
老人瞧着一边晒太阳一边蹬腿的小东西,笑着应了一句:“你家今天今年要穿新衣裳啊?”
宝英的丈夫立刻点头:“今年我们家自留地里头种了棉花,除了能弹床被子之外,还能再做三件袄子。给我爹妈各做一件,给我老婆做一件,刚刚好,布票我们都攒好了,钱也留着。等这个月底,就扯了布,开始做衣裳。”
老人听了很高兴:“不错是该做两身新衣裳的,到时候过年也喜庆。布还够用啊?够做袄子不?”
“够的。”宝英连连点头,“的确良不要布票。那个穿的挺阔阔,只要准备好钱就行了。”
老人点点头,像是感慨了一句:“还是技术好啊,不用棉花也织成布。棉花也是个好东西,打出来的籽还能榨油。你们吃棉籽油不?”
宝应两口子连连摇头:“不吃的,小秋大夫说那个吃多了容易中毒。我们家种花生跟油菜,都是吃菜籽油跟花生油。”
老人轻轻地噢了一声,缓缓重复了一遍:“吃多了会中毒啊,那以后都别吃这个了。榨出来的油就当工业油用吧。”
他转头叮嘱了一遍身旁的工作人员,“跟他们讲好好查一查,那个银蒿子的油有没有毒,要是有毒的话,那就做工业用油,不要给人吃了。”
工作人员赶紧记下。
宝英觑着老人的神色,又强调了一遍:“那您老也该做两件新衣裳,不然,要是叫外国人瞧见了,肯定觉得咱们不气派。”
老人笑了起来:“我要气派做什么,你们都气派了,我自然就气派了。我气派,你们不气派,那叫丢脸。”
晒饱了太阳的小东西开始哼哼唧唧的要吃奶了。这对兄妹可真是心有灵犀,一个要吃的,另一个就能感觉到,生怕自己吃了亏一样,跟着嗯啊啊起来。
宝英两口子赶紧抱着孩子去旁边的山洞喂奶。他们转过头才看到余秋陪着两位老妇人站在山洞不远的地方。
两口子赶紧打招呼:“小秋大夫,你忙啊。”
余秋尴尬得恨不能挖个洞把自己埋进去,这会儿只好局促地含混应道:“我带人上山逛逛。”
说着她连眼睛都不敢看女先生,只跟王老夫人说话,“我去看两个孩子啦,你们忙。”
说完了这句话,她就想打自己嘴巴子。蠢货呀,两位老人上山来除了要晒晒太阳散散步,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看小家伙嘛。
她赶紧又往回找补:“就是这两个小东西,可有意思了,能吃能睡能拉,特别好玩。”
女先生冲着山洞门口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她没有开口,只抬脚走过去,看到两个伸胳膊伸腿的小家伙时,笑着点头夸奖:“真是两个可爱的孩子,小心点儿,别受凉了。”
宝英夫妻俩并没有认出两位老妇人。比起炙手可热的领导夫人,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女格命者简直是隐形一般的存在。除了他们身旁的人,几乎都没有人认识她们的脸。
瞧见有人夸奖孩子,宝英笑着表示感谢,还热心地追问:“你家是什么人过来生孩子呀?奶奶,我跟你讲,打那个不痛的针,真的一点儿也不痛的。我生完两个,都没什么感觉。”
老妇人笑着点头,又让旁边的李姐拿出一个包裹,亲手递了过去:“我一早就听说有龙凤胎,我听了可真欢喜。这是两套小衣服,算我送给孩子的礼物。”
宝英两口子赶紧谢绝她的好意,哪里能让人家破费呢。
“奶奶,你自己留着,你们家人生完孩子要用的。小孩子穿衣服可费了,一天一个样子。”
女先生却坚持:“收下吧,我没有孩子的,我瞧着这对孩子就欢喜。”
宝英愣了下,十分同情这老妇人,她曾经饱受没有孩子的痛苦太理解,怀不上娃娃是件多煎熬的事了。
朴实的农妇表达了自己的惋惜:“要是再早些年就好了,再早些年的话,小秋大夫他们也可以给你做个娃娃。我这个娃娃就是她做出来的。”
看看这位奶奶通身的气派,一定是好人家出来的,嫁的也是好人家。那大户人家,要是没个子嗣日子可不是更加艰难。光是屋子里婆婆妯娌嘴里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人活活淹死了。
旁边的王老夫人叫了起来:“再早些年的话,小秋大夫可没生呢。”
宝应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道:“人家说一孕傻三年,瞧瞧我这脑袋瓜子,是林教授,让林教授给你做。”
女先生笑着摇头:“没关系,现在你们有了孩子我也高兴。”
两个小家伙等的不耐烦了,哼哼唧唧的声音愈发大起来,他们要吃奶啦。
宝英只得赶紧道谢,跟丈夫一道抱着孩子往旁边的山洞去。
余秋被丢在原处,真是跟上去也不对,不跟上去更尴尬。
她又要自闭了,只想挖个洞埋了自己。
那头的老人家倒是主动同两位老妇人打了招呼:“你们来了呀,什么时候到的?要过来的时候,可以跟我讲嘛,刚好一起坐车过来。”
王老夫人赶紧在中间做说客:“我们是昨天才决定过来的,倒是不知道您在这儿。我们是看了电影,觉得这边很有意思,妇幼保健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就过来瞧瞧。”
老人像是反应不过来,疑惑地抬高了声音:“昨天才出发的?怎么这么快呀。我坐了好几天的车子。”
说完话,他才反应过来,“哦,你们是坐了飞机对不对?”
王老夫人点头:“没错,刚好有一班飞机往这边开,我们就先上了飞机,后来又坐了船。”
老人哦了一声,然后语气带着点儿羡慕的意思:“你们可真好,还能坐飞机。我也想坐的,又快又方便,他们不让我坐了。”
说着他嘿嘿笑了两声,像个孩子一样,又带着老人才有的自嘲,“我晓得他们怕我在飞机上死了,担不起这个责任。”
王老夫人赶紧说话:“您怎么能这样讲呢?”
老人摆摆手:“哎呀,我们都到这个年纪了,从心所欲,还不敢讲这种话吗?没什么的。是人总归要死的,我又不可能真的万岁。阎王爷喊我的时候,我还是得抬腿呀。人争不过天的,怎么都争不过。”
他又冲女先生笑,“你肯出来走走,那是再好不过的。我听他们讲,你总是不出门,连公园都不去逛逛。”
女先生摇头:“我去公园做什么?周围全是假游客,因为我一个人逛公园,所有人都不能进园子了,多讨人嫌啊。我还是识相点儿,不做多余的事。”
老人点头,像是感同身受:“我也不太敢出门,我一出去他们就忙死了,还打扰到别人,怪招人不喜欢的。”
他又轻轻叹了口气,“可是我就是在屋里头呆着,也还是讨人嫌。我就只好躲到山上来了,山上好山上清静。你说你是过时的人,我也是过时的人,惹人厌噢。”
余秋觉得后面的话自己已经没办法再听下去,她又不知道该怎么找理由偷偷离开。
还是何东胜从旁边伸出了手,抓着她的手腕子,两人悄无声息的退了开来。
山洞前头的老人们还在说话,余秋转过头,看老人滔滔不绝。只可惜她不懂唇语,只能瞧见老人的嘴巴一张一合。
不知道为什么,她看着老人的样子,总觉得他似乎有点儿委屈。
真有意思呀,余秋在心中叹息,明明应该委屈的人是女先生才对。
她印象当中,因为对文格不满,女先生连着写过几封信给老人表达自己的看法。结果得到的回应却是假如女先生不能接受社会的变化,那她大可以去岛上或者出国,他绝对不会挽留的。
这话可以说是已经很恶毒了,相当于红果果的过河拆桥,又或者说是像一记耳光抽在女先生的脸上,嘲笑她对于正治的天真。哪里有对错,不过是利益而已。
当初需要她出来撑这个门面的时候,他们就苦苦相劝,硬是把她请出山充当珉煮人士心中的定海神针。
结果现在觉得江山坐牢了,他们这帮人多余了,就不问青红皂白,随便扣上顶帽子,大肆打压,容不得一丝一毫不一样的声音。
其实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有觉得他们是自己人,不过是当初需要笼络人心,所以才做出宽容珉煮的样子来哄骗人罢了。等到羽翼丰满觉得没必要做低伏小了,那就赶紧拿出主人翁的架势,暴露本来面目。
余秋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家国情怀支撑着老人坚持留下来,即便被冷落被打压,她也始终咬牙坚持。
表面上来看,她已经得到了极好的待遇,起码比这个国家的绝大部分人生活的都更优渥。可是她真的生活的开心吗?谁愿意当一个吉祥物呢?要当吉祥物的话,她大可以选择离开。
在大路,虽然她现在走出去瞧着体体面面,可那些衣服拎包什么的,都是她旧时的东西。
就连年纪大了,身体发福,旗袍变小了,她也是中间加了布条缝补在一起继续穿,只是不叫外人看出窘迫罢了。
她的亲人都在国外,她的娘家以富足著称。她身份珍贵,无论是去国外还是去那座岛上,她都能够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而且周围簇拥着的肯定是讨好追捧的声音。
可是她仍然没有选择那种轻松的生活。
难道是因为怕丢了面子,叫人家嘲笑她前头选错了方向吗?到了老夫人这样的年龄与境界,哪里会在意这些?
她只不过是不忍心远离故土,不愿意放弃她深爱的祖国而已,更不想因为她的离开被人抓着的机会大肆做文章,更加不利于和平统一。
越是想到这些事,余秋越觉得自己简直是人形的大写的行走的渣。她怎么能想办法将老夫人哄骗过来呢?说个不待见的话,老死不相往来才应该是她该有的态度。
何东胜看她忧心忡忡的模样,以为她是担忧老夫人上山之后会跟老人发生冲突。
他安慰女友道:“老人家还是很尊重老夫人的。”
余秋苦笑,当然尊重了,这种正治吉祥物,谁敢不尊重啊?
她记得有份解密文件里头曾经提到过,建国之初老人曾经提议老夫人做国家主席,给酥连方面的理由是,她完全服从于我们,她在人珉当中威望极高。
如果阴险点儿揣测,这句话是不是等同于她是一个很好的傀儡,非常漂亮,可以冠冕堂皇地推到台前去,不用担心她有自己的主见,傀儡都是被操纵的。
可也许并非如此,因为老人似乎还有另一种孩子气的天真,包括他直接说让人滚蛋,想去哪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