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有选择困难症之人参与此次会试,怕是泪洒考房。”
方运正想着,就见前方有一个举人沮丧地低着头,慢慢向考房外走去。
方运仔细看了一眼,这人举人服十分新,看来是去年新晋的举人,文胆不固,必然是因为要选题目太多思维混乱,导致追寻圣道之心动摇,引发文胆震动,不得不离开考场。
方运心中警惕,不再深入思考那些与“秦”相关的考题,而是学科举辅导书籍上的方法,用笔把适合自己的题目一一列出来,转化为文字,用眼观而不是用头脑去思考,最大可能避免思维混乱。
会试是进士试的第一试,更可能是最后一次考试,方运没有丝毫的马虎,从《诗经》《尚书》《论语》等书籍把适合自己的题目一一列出,足足列了两百三十三道题目。
“渭阳。”
“晨风。”
“黄鸟。”
“车邻。”
“秋,筑台于秦。”
“晋侯及秦伯战于韩。”
“秦誓。”
“四饭缺适秦。”
……
等写完两百三十三道题目,方运露出无奈之色,想选一个适合且有信心拿甲等的题目太难了。
午间时分,一声柔和的钟声响起,方运抬头,就见一个大瓷盘自天而将,瓷盘里有热乎乎的饭菜,这是进士试与举人试不同的地方之一。
方运吃完午饭,休息片刻,开始慢慢回忆曾经看到的经义辅导类书籍,然后开始慢慢回忆从秦国建国开始一直到秦朝结束的历史。
会试足有三天,在写完《阿房宫赋》之后还有大半天的时间,方运也不着急,慢慢复习秦史。
一直到深夜,方运也没有决定写什么,于是干脆上床睡觉。
临睡前,方运还在犹豫,半梦半醒之际,方运突然想通一件事。
“既然自题自考,何必去在乎考官意图?书写我应书写之经义即可!”
方运想通一切,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方运吃完早餐,再一次阅读那两百三十三道题目,手持毛笔,划掉一个又一个,但最后还剩三十余题目。
方运开始第二轮筛选,看到“黄鸟”二字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举人试的时候经义考过《诗经·玄鸟》中的语句。
《玄鸟》一诗是赞美商朝气象,而《黄鸟》一诗则是讥讽秦国的。
《诗经·黄鸟》涉及到一个典故,秦穆公临死前,曾与臣子喝酒,喝到酣畅处,便说要与群臣同生共死,而当时秦国三位姓“子车”的大臣答应与秦穆公同生共死。
这三位大臣是出名的良臣,正是在三人的辅佐下,秦穆公才放弃争霸中原,为秦国向西开疆扩土,为日后的秦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秦穆公死后,三位良臣连同一百七十四人,一起为秦穆公陪葬。
此事并非是简单的殉葬,无论是秦穆公在玩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戏,还是因为下一任秦康公怕重臣夺权,都导致三位良臣死亡,于是有秦人作诗《黄鸟》,哀悼子车三良臣,抨击秦穆公残暴。
但是,方运身为现代人,心中想的不仅是殉葬的三位良臣,还想到了那一百七十四人。
圣元大陆虽然已经不是奴隶制,但仍然有卖身契之类的存在,而且至今有殉葬制度,夫死妻子陪葬,主死仆从陪葬,除了读书人有权不陪葬,几乎没有人可以反抗殉葬制度。
圣元大陆历史上有许多人反对殉葬制度,许多开明读书人也不再实行殉葬,但殉葬之事时有发生,尤其是为了谋夺亲族家产。
方运想到这里,心中一颤。
自己一旦死亡,必然会被封虚圣,那方家就是虚圣家族,哪怕自己没有子嗣,景国皇室也会从他的侄子中选一人继承虚圣家族。
现在大量的宝物财物都在杨玉环手中,方家人不敢明着害杨玉环,但万一有人见财起意,暗地里用手段逼迫或刺激杨玉环自杀殉葬,这不是方运所愿意看到的。
但是,葬礼制度乃是“礼”,而殉葬也是“礼”的一环,虽然许多开明的读书人不再实行殉葬,但却没有一个地位很高的人呼吁废除殉葬制度,最多是私下表示,没有形成文章。
“就算是为了最后一次相助玉环,我也应该呼吁废除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更何况,我本就厌恶这种‘恶礼’!人之将死,岂能畏首畏尾!我眼观人族大势,废除殉葬是乃大势所趋,这种不人道的‘礼’,无人出手,那我便来亲自将其粉碎!”
但是,在提笔的一瞬间,方运犹豫了,因为方运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而这句名言是亚圣孟子口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此句一直有歧义,无论是支持殉葬还是反对殉葬之人,都可以用孔圣这话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第604章 神罚降临
此话最先记载源于《孟子》,乃是孟子引用孔子的话。
支持殉葬之人,认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说,第一个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必然断子绝孙。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殉葬制度是周朝礼乐重要的一部分,孔圣既然提倡复古,自然也会支持殉葬制度。
而反对殉葬的人则认为这句话是孔子反对殉葬,但却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解释是根据《孔子家语》的孔子原话,认为孔子提倡用草束成人形充当真人陪葬,若是利用和活人相似的陶俑陪葬,这种人的家族或国家必然覆灭。孔子认为连像人的陶俑都不应该陪葬,自然更不能拿活人陪葬。
第二种解释是,第一个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的人非常仁慈,这种人难道就没有继承者吗?言下之意是这种仁慈应该发扬光大,必然后继有人。
反对殉葬之人是利用“仁”来作证据,但支持殉葬之人用“礼”来当依据。
无论是孔圣本人还是孔圣世家之人都没有对此话进行解释,倒是孟子引用此言的时候,认定孔圣反对陪葬。
“礼”乃是圣道之一,但礼一直在变,无人可以把握脉搏,只有半圣才能以圣议的方式修改礼节,但修改的都是迫切需要改变的,殉葬制度一直没有被列入圣议。
方运纵观人类历史进程,非常清楚,殉葬制度必须要废除!
“那么,本次经义的题目,就以‘秦穆公杀三良’为题,废恶礼,扬仁义!”
方运选好了此篇经义的题目,经义不是策论,策论可以细致讨论殉葬制度的利弊,但经义要把殉葬大而化之为恶礼。
过了许久,方运决定用极为少见的“多破”之法,利用“仁”“忠”两个方面来破题。
“仁者,知人之好生而恶死;忠者,知报国而非掘族之基。”
此言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理应遵循人的本性来做事,每个人都想要活着而不想死,殉葬自然是不仁的举动。而一个忠于人族的人,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是人族的基石,害人族之基石,便是对人族不忠。
方运心知,破题宜正、全、伟,忌偏、邪、急。
第一句的仁属于正,中规中矩,但第二句直接抛出“殉葬就是在挖人族的根基”,则有些“邪”与“急”,下面一旦不能自圆其说,那整篇经义必然降等。
方运在没写之前,原本还有些心惊肉跳,但在书写完两句后,反而平静下来。
第二句若在后文无法诠释,自然是“邪”是“急”,但若诠释的好,便是“全”是“伟”。
方运已然想明白,第二句以荀子的“名分使群”圣道理念为引,进一步阐述社会分工问题,本质上就是说目前人族的人力不足,但却往后世的生产力等方面靠拢,截取部分先进的理念,与圣元大陆思想融合。
破题之后,方运直指秦穆公杀三良之事乃是暴虐,然后按照自己总结的结构来书写这篇经义,该引用众圣原话的时候引用,该用事实论据的时候用事实论据,最后用最正统的儒家思想来证明殉葬乃恶礼,而恶礼必须要废除!
在这篇经义中,方运从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来阐述殉葬带来的后果,直指问题核心,犀利程度远超之前任何反对殉葬的言论。
不过,方运把后世的语言稍加改变,并不提其中的核心,只说“猜想”而不言“道理”。
方运实则在用更清晰更细致的语言和道理来解释圣元大陆的思想,这种行为,便是注。
在书写这篇经义的时候,方运想起后世著名的一句话。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此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只不过,方运自知文位很低,真要作注怕是会被圣道力量反噬,所以用词极为小心。
待方运写完这篇废除殉葬恶礼的经义之后,只觉一股莫大的力量自纸上升腾。
方运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才气可能还不如那篇《水调歌头》,但其浩瀚充沛之感却远胜任何诗词。
不过,一道更加伟岸无量的力量压了下来,掩盖此文的所有异象。
经义不比其他,哪怕方运处处小心,既然提到“废除恶礼”否定商周礼仪,而且道理清晰,在众圣作出批示之前,这篇经义就不得对外发表,由圣庙主动压下。
且不说其他后果,单说出现声传百里乃至千里,引发思想混乱,就可能导致一些读书人文胆炸裂。
方运看到异象被压下,意识到此文已经“上达圣听”,至少也是经义中镇国的水平。若是水平不足,哪怕再有奇思妙想,也不会被众圣重视。
方运松了口气,浑身疲惫,只觉右手酸疼,仔细一看,右手竟然微微浮肿,心中骇然,这就是文位不足的缘故,一旦写这种涉及圣道的文章,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反噬。
“幸好我写的内容都有道理,若是稍微胡编乱造或者我自己都不信却打着‘废除恶礼’的旗号,估计写着写着就把自己写死。”
方运晃了晃发酸的脖子,抬头一看,夜色已深,急忙伸手去触摸考牌,可以通过考牌来获知具体时间。
“没想到不过区区上千字而已,竟然写了整整六个时辰。以后若文位不足,尽量少写这种文章!”方运心道。
随后,方运握着考牌默念,一盘热乎乎的饭菜自天而降。
方运饥肠辘辘,大口吃光盘中的牛肉米饭之后,倒头便睡。
方运慢慢睡去,也不知过了多久,方运突然感觉不对,睁眼一看,就见无尽的虚空深处,有一对巨大的眼睛。
那眼睛由两颗太阳组成,光芒万丈。
“还我文曲星碎片!”
就见一道万古寒冰之力化为冰河直扑过来,那寒冰之力所过之处,星辰冻结,虚空开裂。
方运惊恐万分,闭目等死,但身体却一动也不能动。
但是,一只白狐突然出现,挡下万古冰河。
“是奴奴吗?”
白狐身影突然消失,随后,一支不知多少万里的巨大手臂出现在前方,那手臂布满青黑色鳞片,指甲尖锐,周围飞舞着无数气息浩大的神物。
“还我神目!”
方运大惊失色。
突然,地面钻出无数金色人族文字,那些亮闪闪的金色文字组成一条条光芒锁链,交织成大网,把巨大手臂生生拉扯回地面。
方运隐约看到,组成锁链的文字中似乎有“帝君典”三个字,也不知是不是错觉。
方运刚刚松口气,就见一尊上接天下连地的巨大黑色邪龙之头屹立在前方,这龙头太大,以至于方运根本看不到他的身躯。
仅仅这龙头就有一颗星球那么大!
镇狱邪龙张开大口,吞天食地,仿佛要把一切的光芒吸入口中。
不等龙头开口,方运已经心灰意冷,没想到有这么多强大的力量针对自己,苦闷道:“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还我祖龙真血!”镇狱邪龙大吼。
方运无奈等死,但那镇狱邪龙突然猛地缩回头,小声嘀咕道:“对不起,认错人了。”
方运糊涂了,这风格不对啊!
方运定睛一看,镇狱邪龙的龙头突然迅速缩小,缩成一头砚龟。
砚龟不好意思地看着方运。
方运气不打一处来,抬脚便踩,边踩边骂,把方才因惊吓形成的不满全部发泄到砚龟身上。
砚龟很快被踩的受不了,突然大喊:“别打了!再打我用月树神罚弄死你!弄死你!”
方运一愣,只觉全身冰凉。
考房的床上,方运慢慢睁开眼睛,全身都不舒服,同时心里泛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觉得有什么恶毒的妖物正在什么地方看着自己。
方运向四周望了望,什么都没看到,只是发现天空有些黑,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在做梦。
方运猛地一惊。
“莫非我睡过头了?这是第三天晚上了?”
方运急忙起身,也顾不得穿上举人服,伸手去摸书桌上的考牌。
巳时一刻。
“现在是早上九点多,怎么会这么黑,圣庙不是能阻挡所有乌云么……”
方运突然打了一个激灵,站在书房门口,抬头望天。
一个漆黑的漩涡笼罩天空,数不清的血色雷霆在漩涡内闪烁。
在漩涡的最核心,出现一道由蓝白色闪电组成的长矛矛头!
雷霆长矛正在慢慢脱离漩涡的核心,很快就要完全降临到景国上空。
那雷霆长矛散发着灭绝万物、终结众生的气息,方运仅仅是看一眼,魂魄深处就生出浓浓的绝望,然后缓缓伸出两手,掰断毛笔,把锋利的断口处对准自己的喉咙。
文胆轻震,方运猛地醒悟,扔下毛笔。
“好可怕的月树神罚,我甚至连看都不能看。今日,我毫无生还可能,只希望玉环安然无事。”方运轻叹一声,心头越发苦涩,没想到妖蛮众圣这么果断,动用这么强大的力量来对付自己。
与此同时,方家门口迎来一位身穿粗布衣、面涂草灰的娇小女子。
杨玉环站在门槛之后,默默地看着这个女子。此刻的杨玉环双目无光,面色灰暗,仿佛全无生机,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奴家苏小小,因慕方文侯之名而来,自愿舍身为方家奴婢,望夫人垂怜。”苏小小娇怯地望着杨玉环,漆黑的眸子轻闪,当真像一个小丫鬟。
“你,来迟了。”杨玉环的声音嘶哑,话音刚落,泪珠扑簌簌掉落。
第605章 断!
景国边境,一支百人的人族巡逻队伍正与三十余强壮的蛮族厮杀,战斗正酣,天地大暗,神罚降临。
所有的蛮族突然双膝一软,匍匐在地,面朝神罚之矛跪拜,全身瑟瑟发抖。
人族士兵惊骇望天,相互看了看,大都缓缓后退,唯独一人以长矛刺穿一头牛蛮人的颈部。
鲜血汩汩流出,牛蛮人至死没有反抗。
但是,那刺死蛮族的士兵突然双目通红,调转长矛猛刺自己双腿,刺了多下才清醒,低头一看,血流如注,伤口交错,两腿怕是保不住了。
“有古怪,快走!”其余人抬着受伤的士兵快步离开。
武国,奴直部落。
这里居住着许许多多被人族驯化的妖蛮,在神罚之矛降临之时,绝大多数妖蛮身体发软,跪伏在地,心神完全被血脉深处的恐惧支配。
但是,有上千刚刚被驯化的妖蛮突然发疯,展开大肆屠杀。
天空一页大儒真文轻轻一动,一个金色的“杀”字飞出,所有发疯的妖蛮突然头颅断裂,彻底死亡。
但是,那大儒真文随后被无形的力量撕碎,化为点点金光沙砾散落。
启国,素来以人族第一大国自居。
明水镇中,一个多年举人试不中的秀才突然走出家门,以纸上谈兵书写《荆轲刺秦歌》,唤出一个烟雾刺客,见人便杀。
“杀!杀光你们!都是因为你们,我才没有中举!人族不公,天地不公,我要逆种!杀光你们……”
……
神罚降临,十国各地怪事频发,圣庙周围的怪事被迅速镇压,但远离圣庙的怪事却无法阻止。
四海之中,大量的鱼虾蟹等水族化为妖类,本能地向圣元大陆游去,要展开一番屠杀。
“滚!少招惹龙族,不然本圣去妖界屠灭百万里!”
东海龙圣一声大吼,一股苍黄龙气直冲云霄,宛如一根天柱直直撞在神罚之矛上,让神罚之矛的雷霆暗了一分。
“我这把老骨头就帮到这里了,唉,你要是生为龙族多好……”
不止景国,整座圣元大陆的上空都被巨大的黑色漩涡笼罩,明明应该是阳光明媚的清晨,却宛若深夜。
天空中最亮的不是煌煌大日,而是一支不知长几万里的雷霆之矛。
那神罚之矛威势无双,在这一刻甚至压过文曲星。
直到这个时候,各地的读书人才意识到月树神罚降临,才意识到妖族众圣已经对方运下手。
亿万民众哀叹。
考房中,方运勉强吃完早饭,身体僵硬地坐在椅子上,全身的力气都好像被抽干。
方运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双手正在慢慢变得干燥,好似寿命在流失。
哪怕神罚之矛还不曾完全降临,哪怕还没有正式攻击!
方运这才意识到月树神罚的恐怖,已经超越了普通力量的范畴,甚至达到传说中“天命”的层次。
“我当如何?”
方运思索良久,发现自己毫无办法,只得长叹一声。
“既然无法改变一切,那我就认认真真走完最后这段时光,写完最后的策论,完成会试!”
方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杂念,开始思索策论。
妖界中心,大半个神罚之矛进入虚空裂痕中,只剩下末端还遗留在妖界中。
体长百丈的黄金雄狮突然睁开眼睛,目光中有星月碎灭,一股澎湃的大圣凶威如海啸爆发,传遍百万里。
“人族方运,当诛!”
狮族大圣的狮吼传遍全妖界,随后他周身浮现奇异的幻境,体内的圣力如潮水般涌出。
与此同时,数十妖圣疯狂把圣力注入月树,四道雷霆长河猛地暴涨,把最后的力量注入神罚之矛中。
获得最后的助力,神罚之矛终于完全进入虚空裂缝。
完整的神罚之矛虚影出现在圣元大陆上空。
万丈神兵指下,灭世凶威暴增万倍!
人族亿万众生惊慌失措,数不清的人吓破了胆子,数不清的孩童嚎啕大哭,数以十万的人被活活吓死。
方运发现自己的皮肤已经不是干燥,而是接近干枯。
“再不写,就没机会,没机会了……”方运双目有些失神,不断喃喃自语。
方运的文宫之中,群星辉耀,文胆不断散发出文胆之力抵挡神罚之矛的天命气息,四道才气正在缓缓消耗。
真龙古剑兀自轻颤,似是要与神罚之矛决一死战。
“轰……”
一道震耳欲聋的雷鸣声自神罚之矛的矛尖爆出,瞬间透过圣元大陆、穿过妖界,传递到万界。
这是神罚之矛在耀武扬威!
这是妖蛮宣扬自己的武力!
但是,在这声音出现的同时,圣院上空突然爆出一团光芒,不过一瞬间,那光芒出现在神罚之矛的一侧。
这一刻,亿万人族抬头望天,都看到那是一支笔。
而许多读书人认出来,那是东圣王惊龙的惊龙笔。
惊龙笔后闪烁着浑天仪形成的天演星路,若无天演星路,哪怕半圣也无法把握神罚之矛的实际位置。
“东圣要做什么?”
惊龙笔燃烧!
半圣王惊龙最强的半圣文宝彻底燃烧,力量节节暴增。
神罚之矛似乎感到威胁,正要灭杀惊龙笔,一位老人手持一把刻刀,出现在神罚之矛万里之外。
那老人握着刻刀轻轻一划,万里银光迸射而出,犹如银河横扫天空,掠过神罚之矛的中间位置。
一道缺口赫然出现在神罚之矛上,裂痕中喷发出无穷的电浆,如同瀑布洒落。
一些读书人认出来,那老人乃孔家家主,而唯一有如此力量的刻刀,自然是名为“春秋笔”的圣物。
后世之人已然忘记,在有毛笔之前,读书人是用刀来刻字,以利器书写,每一道笔画都是一个招式,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次战斗!
孔圣笔削春秋,不仅仅是改正,而是真的用刻刀之笔削平木简,重新刻字。
惊龙笔已经彻底融化,化为笔状的金色火焰,狠狠点在神罚之矛的缺口处。
“砰……”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过后,神罚之矛竟然被生生截断!
惊龙笔吞下半截神罚之矛的矛杆,雷火交融,直向蛮族的领地飞去。
在惊龙笔之后,是天演星路,在惊龙笔之前,是《海岛算经》所化的术数锁链。
直到这一刻,人族的读书人才明白之前众圣们在准备什么。
妖界,妖蛮众圣齐声大吼!
狮族大圣哇地吐出一口黄金之血,落入万亡山中。
第606章 文宫龙吟
圣元大陆,有草蛮、林蛮与沙蛮共三蛮。
在王惊龙截断神罚之矛后,林蛮的两尊蛮圣与沙蛮的一尊妖圣同时升空,宛如流星全力向西北方的草蛮赶去,但是,在他们飞行的路上,陆续有半圣文宝出现,将他们拦截。
草蛮位于圣元大陆北方,乃是数不清蛮族和妖族的统称,共有两尊蛮圣和一尊妖圣,在三蛮中实力最强。
牛蛮圣与狼蛮圣位于草蛮圣地“蛮圣庙”,而一头狼圣则位于偏东的草原。
东方的草原,一尊头顶弯月的巨狼发出愤怒且凄厉的喊声,脚踏滚滚风雷,以极快的速度飞向蛮圣庙。
巨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