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支配者-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剑山掌教驾临灵枢山!”一个老者御剑一剑从天空劈下,纵横长空,如同雷霆一样降落,站在了道宫之前,落座在仙道酒宴之上。
  “白帝剑宗长老林舒到!”一群剑修从天尽头御剑而来,剑光凌厉远隔数十里之外就可以感受到锋芒,一同化为了一道剑光落下。
  “元神道邰梁到!”一个浑身散发着清辉,看上去如同星光组成的老者牵着一个少女到来,正是彻底抛弃了驱壳,走了元神之道的邰梁。
  “太首山掌教张山驾临!”
  “恭迎天师张玉真驾临!”
  “轩辕国大祭司驾临!”
  成千修行者聚集于这灵枢山之上,其中有不少都是一些东洲的小型门派和修仙世家前来为灵枢山祖师贾益贺寿。
  普通的修士都坐在道宫之外宽大的广场林苑之内,一张张桌子摆满了四方,而道宫之内,则可以看到一座座法器凝聚的云床漂浮在道宫的两侧,上面摆放着灵玉桌和酒食,等候着各派的掌门的修行界的巨擘到来。
  此刻看到一位位东洲修行界的大人物不断抵达,引得整个整个山上的修行者都议论纷纷,震撼不已。
  一些年轻的修行者和子弟,看到这些人物更是感觉如同看到了传说之中的神仙一般,毕竟这些人的名字甚至被记载在正史之中,有人是战国时代的,有人则是古大桓时期的,一些年轻人有些不敢相信这些人真的存在,还能够活到现在。
  “当朝天师、轩辕国大祭司都过来了?我们灵枢山祖师的诞辰,竟然引得这么多大人物和前辈到来,我灵枢山不愧为东洲第一大派。”一个个灵枢山的弟子志得意满,骄傲得站的笔直。
  站在云霄山门前的真传弟子却立刻说道:“这?虽然来得这几位可以称之为修行界的巨擘,通天大能,但是和我们灵枢山的祖师相比,还是差了一些,太首山的掌教和这一代的天师张玉真师叔,也只是我家祖师的晚辈。”
  这些刚入门的弟子大多不过十几二十多岁,刚刚踏入修行的门槛,在他们看到,大磐王朝开国三百余年,开国的那段历史都已经遥远的难以想象的,哪里知道哪些古时候成名的人物,一个个顿时追问道:“那和祖师齐名的人物有哪一些?”
  这名真传弟子虽然也年轻,但是却对于本门的历史和东洲修仙界的历史知道得非常清楚:“祖师是上古蛮荒时代就行走于山海的人物,那个时候人族还处于蒙昧之中,整个山海都完全没有任何秩序,是蛮荒异兽的天下,妖魔横行的时代,连修士都未曾诞生。”
  众人惊叹不已:“上古蛮荒时代?”
  “我们灵枢山竟然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存在了?”
  “不对,祖师这是贺三百八十岁诞辰,上古蛮荒,那得最少是一千多年前了!”
  “祖师是天外天的人物,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和凡尘俗世不一样。”
  又有年轻的弟子问:“那么说来的话?如今仙道修行的传承,竟然是祖师他们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
  “我派祖师开辟了炼气士一脉,算是修行界最古老的一脉传承,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古时候的修行者也同样留下了修仙一脉,才有了如今昌盛的东洲修行界。”
  “昔日的龙丘帝君、天师张鹤鸣、勾魂司判官常德、太首山的祖师青阳散人、东海龙宫的龙母青璃等等,这些人才是和我们祖师当初齐名的同一辈人物,可惜的是这些大多数人要么进入阴司为一方重神,要么就已经坐化了,你们是看不到了!”
  “难道没有还在世的吗?”众多弟子听着这一个个名字,就好像感觉见证了一幕幕上古神话传说,光听着这些名字就感觉有一种莫名的厚重感和沧桑。
  名为陆浑的真传弟子叹了口气:“还有一个!不过这位大能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只是听大师兄提起过……”
  “他叫什么?”
  “传说之中,他叫酆都道人!”
  “唳!”
  这个时候,远远的天穹之中传出了一声鹤鸣。
  远处天穹尽头,一只白鹤跨越云海而来,随之而动的是数十里云海被驱散,其双翅一展天穹都为之一白,阳光从天穹直接落了下来。
  灵枢山上的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了远方,一只白鹤能够影响这么大一片的云海气象,绝对不是什么普通的灵兽,而是真正的神禽。
  更让人瞩目的是,在白鹤之上,一个道人盘坐于其上,神禽展翅翱翔,追随着风云和日光,跨越千万里而来。
  因为云海散去,日光落在那白鹤和道人身上,真的映衬得好像仙人下凡一般。
  而此刻不光道宫灵苑之内的修士动了,一位位落坐在道宫两侧云床之上,灵玉桌旁盘坐的大能和弟子,也跟随着看向了宫外。
  “天妖!那是一只天妖境的神禽。”立刻有人大喊了起来,天妖境界等于四阶,放在东洲足以成为一方老祖了,此刻却成为了一个道人的坐骑。
  “酆都!”手持洞渊神剑的林舒坐在灵玉桌前,落了起来,在道宫门口朝着外面张望,身后跟着不少白帝剑宗的弟子。
  “酆都道人!”
  “隐世多年的酆都真君竟然也出世了!”
  “多少年了!听说他一直留在幽都仙岛,没想要这一次竟然渡海而来!”
  不少人立刻都认出了乘鹤而来的道人,诸多年轻一辈的弟子也跟着向远处眺望:“这就是酆都道人?”
  “我门中长辈都以为这位或许早已坐化了,没想到竟然还活着。”
  那白鹤在阳光下盘旋而下,落在了道宫门前,众人才看清了那道人的模样,是一个高大俊朗的青年道人,模样看上去好像刚到二十岁。
  其就乘坐着白鹤而来,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仿佛本身酆都这个名字就带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陪坐在外面的一名参与灵枢山祖师寿宴的修行者突然低声说道:“这酆都道人的面容,为何和那文庙之中的一位圣人如此相像!”
  坐在桌上了另外一人摇了摇头:“只是相似吧!”
  那泥土的塑像经过多少年的变化,早已和昔日的相貌有了些变化,而一般人也不会想到,那学宫的丰圣和酆都道人竟然是同一人,知道这个的也多数早已作古。
  酆都坐在白鹤之上,睁开了眼睛:“不过是过个诞辰,弄得天下皆知,你假炼气士这都多少年了,活了常人的几辈子,作风倒是一直没有改过。”
  从道宫深处传出了一声爽朗的大笑:“哈哈哈!你酆都这几百年了,还不是一样出场要弄得这么潇洒出尘,好像不像仙人就不是你了!”
  酆都随着那白鹤而下,化为了一道彩霞落入了道宫之内,落在了左首云床的第一个坐席之上,身旁的一个个修行同道也抬头向其致意。
  那白鹤也化为了一个童子,跟随着酆都进入了道宫之内,侍立在酆都的身旁,众多修士更是惊叹,这天妖化形的大妖魔,只有在百万大山和海外才能够见到,这样的存在竟然甘心成为别人的坐骑,更加衬托出那道人的不凡。
  这原本就卡在四阶门槛的灵鹤在路上方修就将其点化,其突破四阶,成功化形,化为了一个普通童子模样。
  这次诸多修士前来参加贾益的寿诞,并不仅仅是因为贾益的身份,而是因为贾益推演出了炼气士一脉的五阶道路,即将尝试闭关破入五阶。
  众人都想要来听一听贾益开创的五行地脉炼神术,而贾益也同样想要集思广益,想要查缺补漏,看看自己开创的这条道路是否有缺陷。
  盛大的宴会过后,一位位女侍灵姬将酒席撤去,宫殿之内变得安静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即将进入重要的环节。
  毕竟他们远道而来,可不是仅仅参加这一场酒宴的。
  坐在道宫主位云床之上的贾益,挥袖就看见声音从宫门内外传递出去,这样包括外面的诸多修行人士,也都能够听到道宫之内的论道。
  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修行者,除了一些核心的独门道法和修行之法不会公开,其他的都不会敝帚自珍,他们都是从低阶修行之中一步一步摸索过来的,更懂得集思广益的重要性。
  如果人人的敝帚自珍,他们恐怕此刻就没有这四阶的修为了,修行界想要真正的走出一位成仙的种子,更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贾益直接开门见山,从南华仙岛之会讲起,说起了自己这一门法术的起源:“上一次海外南华仙岛和那南华真君相谈,方知这仙道第五境为凭依,所谓凭依,便是仙道之凭依,晋升成仙的根基。”
  “南华真君得上古地仙传承,以海外福地为凭依,以筑地仙之根基,我等若是寻一寻常法宝、灵物或许也能够突破五阶,但是先不说这道法神通和这南华真君差了不知道多少,甚至就直接失去了成仙的机缘。”
  “吾不愿也,所以我这五行地脉炼神术,也自然有着证就仙位的可能性。”
  “吾一以这五行地脉和天地阴煞罡气之力,以这天罡地煞为凭依,演化五行两仪,如同再造乾坤,最后练就一具五行仙体……”
  贾益一一叙述,讲述了自己对于这一门法术的由来和思路渐渐的说明,虽然没有讲述具体的修行之法,但是这思路却让人豁然开朗,拍案叫绝。
  连方修也听得如痴如醉,方修想着以实物为凭依,而贾益的凭依却由这天地而来,最后感悟这天地大道而生,如果真正修成的话,或许不弱于方修这种以洞天法宝为凭依的修士。
  随后诸多四阶的掌门、散修也纷纷讲述了自己对于五阶道路的想法,虽然不够完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思路。
  其中有剑仙一脉想要以剑魂铸就仙剑证道的。
  有元神道想要集合十位元神之辈一同祭炼出一副山岳真形图,最后化为仙器一同飞升证道。
  最后贾益看向了坐在左首云床之上的酆都,骤然问道:“酆都!你是否已经破入五阶了!”
  这话一出,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有一些人得到了一些信息,不过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这酆都道人竟然早就已经破入了五阶。
  “酆都,不知可否为我等讲述一番五阶境界的不同!”
  “酆都真君!还请不吝教诲!”
  “海外南华真君以福地仙岛、上古灵根为凭依破境,不知酆都真君修行的又是何种道术。”
  众人纷纷出口,盛情相邀,之前众人都将自己的道法讲述了出来,这一下方修倒是不好回绝了。
  酆都真君思考了一下:“我突破五阶的道术得自幽都仙宫的古仙人,没有得到允许不允许外传,不过基本和元神道邰梁真君类似,乃是寻一件重宝将法相依托在其上,此法最难的便是寻找到一件重宝,只要能够找到一件重宝,将元神法相凭依于其上,法门反而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我此番就不多叙述了。”
  “不过酆都擅长鬼道灵术,早前也曾推演出一门自认为可直通大道的法门,今日可展示与大家一观!”
  “我将之称之为鬼仙之道!”
  “这鬼仙之道,是小道,估计入不得诸位的法眼,不过难得的是,只要有四阶的修为就可以修行,而且人人皆有机遇成仙,证得长生不死,无需天人一般的资质、也无需重宝凭依。”
  酆都真君这话一出,在场瞬间哗然,外面成群的修士也一瞬间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第三百三十六章 仙道位业
  “鬼仙?”道宫左右的修士互相疑问,不知此物为何物,此前也从未听闻过,一些来自于现世的修行者倒是听过这鬼仙,但是具体和酆都真君所说的鬼仙是不是同一物,就更没有人清楚了。
  “这是何种道术,为何从来都没有听过!”云床之上蛊仙宗的石让走的就是旁门左道之术,算是对这鬼道之类的法术比较熟悉的,但是也从未听说过这种法术。
  “既然能够称之为仙,绝对是能够直通大道,证就长生不死的大法。”一位位东洲修士在云床之上交头接耳。
  就看见这灵枢山仙峰的道宫之内,成群的道士散修坐在云上,互相论道讲法,一瞬间这灵枢山道宫,仿佛有了一种仙人洞府的感觉。
  酆都道人坐在左首的云床之上,身后的白鹤童子静静侍候在一旁,酆都看见众人议论不休,这个时候向众人问道:“敢问诸位,何者为仙?”
  “长生不死者为仙!”立刻有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摆脱六道轮回,超脱世外者谓之仙!”灵枢山祖师贾益开口,表达出了自己对于仙的想法。
  而元神道的邰梁则说得更详细一些:“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我们修行者便是这食气者,所以超脱凡俗,神明而寿,而所谓仙,便是这不食者,彻底摆脱对这天地的依赖,不老、不死、自得逍遥长生。”
  酆都道人看着这些人的表情,每一个人说完他都点头,最后开口仿佛总结一般地说道:“所以仙,更多的是落在这不死之上,而我们所追求的不死,也只是寻常意义之上的超脱六道轮回,摆脱那一世世的轮回转世,脱离这凡尘苦海。”
  众人纷纷点头,认同了酆都道人的这种说法。
  “但是常人想要一世成仙,何其难也,对于我们来说,天地复苏,前路未开,没有人有把握一定能够证得仙业。”
  灵枢山祖师贾益仿佛听出了酆都话语之中的涵义:“一世不能够证得?酆都你这鬼仙之道,难道有何法门再续前世修行?”
  酆都点头肯定了贾益的猜测:“这鬼仙,便是将一世求道化为九世来修行,用九世证得鬼仙位业,长生不死之躯。”
  “这怎么可能?”
  “如何避开这天地大道?轮回规则?”
  “这鬼仙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种地步的话?怎么能够称之为小道?这简直就是避开天地轮回的监控,直接成仙!”
  这一下道宫之内顿时炸开了锅,哪怕是那些掌教、十几位四阶的修行者,都压制不住震撼之情,这要不是因为说出这话的是酆都道人,恐怕迅速就当这出口狂言的人当成是疯子驱赶出去。
  不过虽然口头这样说,人人都目光灼灼的看向了酆都,甚至原本在道宫外宴会的诸多修士都拥挤到了道宫门口,坐在了一个小蒲团之上,听着上面坐在云床之上的诸修探讨着大法。
  每一个人都感觉心神冲击颤栗,震撼不能自已,因为自从酆都道人一开口之后,他们论的不是普通的修行之法,更不是所谓的五阶的修行法门。
  而是真正的成仙大法,证就长生不死位业。
  此刻这偌大的道宫,仿佛成为了上古仙人传道的仙宫一般,传出了是真正的仙法,每个人仿佛听闻着仙音大道,沉醉不知时日,他们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了其中的每一个字。
  酆都真君终于开口说道:“吾昔日于天妖池之中练就法相,发现神魂之内涌出一股无名真火,此火无色无相无形,却能够轻易将人神魂焚烧为灰烬,如同跗骨之毒。”
  “吾将之锁于一法器之内,想要将之连成一道法术,最后却发现此火燃烧了百载岁月,没有任何灵气支持,却始终没有熄灭,如同仙神之器一般。”
  “吾将之取名为九幽真火,后花费了数十年,想要在这九幽真火的特性之上寻求证得长生不死之道,最后创出了一门鬼仙真灵咒的法门,只要一世修得四阶,就能够将一身修为转化为这九幽真火,凝结成鬼仙之体储存起来。”
  “这鬼仙之体内,不仅仅有着你的这一世修为,还有着你的这一世记忆,不过并不会在你的下一世觉醒。”
  “然后进行转世,下一世这鬼仙之体同样附带在你的真灵之内,天生就会受到这鬼仙之体影响,不知不觉之间练就九幽真火。”
  “连续转世九次,每一世的修为都会储存起来进行投胎,最后将九世修为炼化为一体,鬼仙之体将大成,觉醒九世记忆,立地成仙!”
  “不过这鬼仙位格恐怕是仙业位格之中最低的一种了,只是徒有仙体,没有凭依之物,而且因为本身是九幽真火凝聚而成的仙体,后面也没有了进阶的可能,和诸多法术也会出现排斥的情况。”
  顿时场上众修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众人这才隐约有些明白,为什么酆都道人称这门仙法为小道,同时他创出了这门成仙之术,却又不愿意修行的原因。
  这个时候有人问道:“若是这九世之中出现意外呢?”
  酆都立刻回答:“前功尽弃!”
  场中再次安静了下来,众人对于酆都的这一法门的精妙巧思赞叹不已,震撼不已,但是也为这一门通天大法的弊端而叹息。
  “确实是一门通天大法无误,也是直指长生的法门,只是……”天剑山的掌教不断摇头。
  贾益和酆都相熟,顿时苦笑着说道:“这也是仙么?这种仙除了不死之外,恐怕道行法力,现在的南华真君盖仓还远远未能证得地仙,都能够不畏惧于他,若是证就地仙,恐怕这上百鬼仙对于他来说也如同土鸡瓦犬一般。”
  “没有通天道法,只求长生,也没有了更进一步的机缘,这种仙……”邰梁听罢深深叹了口气,修道人虽然求得是长生,但是这长生后面,更带着一个逍遥二字。
  没有纵横无匹的道法仙术,何来逍遥,这长生得来最后反而受人欺辱压制,在场的都是各自开创一脉,不论是才情还是资质都算得上是天人之姿的修行人士,肯定是看不上这种法门的。
  总之,不到万不得已,这些人恐怕是不会选择这鬼仙的位业了。
  不过虽然众人这么说,但是不少没有那么大把握证道成仙的修士,却都将这一门道法记了下来,日后若是走不通仙道,或许可以求到酆都的门上,以这一门道法证道长生,起码也算是有一些希望。
  此次灵枢山上的仙宴结束,众多大能修士白日里踏云而来,夜间也赶月而归,一些低阶的修士则老老实实的御剑御风缓缓离去。
  同时,这一次灵枢山之上的论道,还有诸多大能修行者的名字,也迅速再次传遍了天下。
  尤其是沉浸已久,许多人都已经忘却的酆都道人的名讳,再次出现在所有人的耳畔,包括他创出的鬼仙之道的成仙法。
  灵枢山祖师和酆都道人再次论道几日之后,彻底闭关不出,灵枢山道场大阵山门封闭,天下都在猜测,灵枢山祖师贾益这一次能不能够突破五阶,还有他创出的炼气一脉的道术,到底能不能走通。
  而方修则再次乘鹤而去,抵达了靠近海边的一座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大山之后。
  “就到这里吧!”
  白鹤落下,化成了人形,方修看向了远处的大海:“你既然已经化成人形,也通晓人言,自然也不再适合当坐骑了,你载了我多日,从南海之渊跨越万里来这东洲,我也不亏待你,这一本鬼仙真灵咒和一朵九幽真火就传于你。”
  “多谢真君赐我大法!”白鹤童子接过玉简和铜芯球过后,用稚嫩的声音说道。
  方修点了点头,也没有再多言,踏着大山和小道远去,边走还边颂唱起了歌诀,正是那鬼仙真灵咒之中的法门核心歌诀,转世轮回中最重要的诀窍,这些甚至都没有记载在玉简之上。
  大袖翩翩,尽显潇洒,脚步虽缓,却阔步前行,走了几步就消失在了路尽头。
  白鹤童子仔细听完了那歌诀,连扣了九个响头,才站了起来,看向了四方。
  这里处于东洲的东海边缘,虽不是什么风水宝地,但是也算得上是灵秀之地。
  白鹤童子化为人形,在这里结庐而居,潜心修行,多年以后收了几个弟子,在这里创下了一个宗门,将这鬼仙的法门传了下去。


第三百三十七章 弃子
  “轰隆隆!”
  天界的苍穹,突然卷起了雷霆和风云,混乱的罡风和空间风暴晃荡个不休,整个世界都再次好像因为某个存在的接近而发生变化。
  位于仙庭之内的银发道人突然看向了苍穹之外,目光穿过云层,看到了一颗巨大的银色星辰再次降临到了世界之树的顶端。
  “连接!开启!”银发道人挥手,就看见整个世界和那星辰达成了共鸣,连接在了一起。
  星辰瞬间开始分解,浓厚的星尘和神力滚滚从上面涌下,这一次的分解速度远超之前的那位神祇,瞬间就看到整个世界树和山海界都出现了变化。
  原本还在山海界内闲逛,东洲阳京之内查看着这大磐的繁华盛景的某世界之主,瞬间也被惊动了。
  阳京古城的街市酒肆屋檐下,方修穿着一身文士长袍正站在屋檐下躲雨,天空乌云密布,稀里哗啦的下起了大雨。
  “滴滴滴滴哒哒哒!”
  青砖铺成的街道中央,可以看到一个个打着伞的行人匆匆经过,有商贩走卒,有权贵的仆役驱赶着马车,有男人女人,老者小孩,形成一幕幕人生百相。
  方修站在屋檐下,仿佛和这所有人的人生都显得格格不入,没有人能够注意到他,也没有人在乎他,他扬起头,轻声说道:“巨人之王?太阳神?”
  方修立刻知道,又有一位神祇将会降临山海界了,而且是一位巨人位面的神祇,按照方修的所知,目前这个位面最为衰弱也最为危急,不知道是和其他两个世界达成了什么协议,才能够第二个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