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彪悍媳-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博言却不这样认为,他虽然给了她们机会,如果她们工作不认真负责,他相信自家媳妇儿也不会对她们这么优待,淡笑着同他们说:“你们媳妇儿能干,我媳妇儿多给点奖金,你们不必有过多的负担,她们对得起这份工资。”
  感谢的话说多了就不美了,赵庆伟两人适可而止,只想着且看以后,只要博言遇到困难,要说赴汤蹈火肯定不现实,但也肯定会全力以赴。
  就是孟琴拿着钱回去,郑海洋也觉得贺博言媳妇儿实在,他媳妇儿给她帮工,不委屈。
  不过餐馆虽然放假了,可纺织厂还没放假,不仅如此,为了赶货,他们过年只有年三十和年初一两天假,既然不放假,给纺织厂包包子的活肯定也要继续下去。
  这可急坏了贺思璇。总不能她和王方媛不回去,就留在这里包包子吧?哪怕再想挣钱,过年时,她也想回家跟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年啊。
  贺思璇到底年轻,一时想不出好法子,只能去找嫂子。
  顾羡去了租房子处,同王婶商量商量。
  王婶的闺女周静文今年参加高考又没考上,偏她还把工作辞了,一二十岁的大姑娘,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她看了既气又无可奈何。
  心里暗自琢磨着给她找个事情做,生活费就不说了,她当娘的总不能不给闺女饭吃,可你一个大姑娘买衣服买发夹啥的,总不能都问老的张嘴要钱吧?总得出去想法子挣点零花钱吧?
  别的就不说了,就是人家贺博言几个妹妹年龄才多大?人家都能起早摸黑的包包子,她闺女比她们还大几岁,怎么就不能出去挣钱?
  顾羡找她商量这事儿,她就把闺女的情况摆给顾羡听,顾羡听了哪还能不知道王婶啥意思,就是想来她这里找活儿干呗。这容易啊,开年她就要开个饭馆,正缺人呢,只要勤快、能干,不管什么人,她都要。
  王婶感激的不行,别的话不多说,只道:“顾羡真是太谢谢你了,过年这段时间包包子的活就交给我们三人,我们晚上加点班就干下来了,每天送给纺织厂多少包子咱们记个账,到时你再去跟纺织厂结账,你看咋样?”
  顾羡点头,她也是这样想的:“不仅给纺织厂的包子要记账,就是你们自己包的包子也要记账,开年后,我再给你们算工钱。”
  王婶拍胸脯跟顾羡保证:“你尽管回家过年,我保证把这些事情做的利利索索的,不给你们添乱,还保证帮你们把家看好。”
  就是为了闺女来年能在顾羡那里上班,她也得帮她把这事情办好,让她看看她们娘俩的办事能力。
  顾羡颔首,言道她当然信得过王婶。
  嫂子帮她解决了难题,贺思璇很是松了口气,再次觉得她能挣到钱,全都是沾了嫂子便宜,如果没有嫂子,这活她真干不下来,同人打交道,她就没嫂子成熟。只知道着急,根本不知道找王婶帮忙。
  其实也不是她不知道找王婶帮忙,不过是不好意思向她提这事罢了,也怕提了人家拒绝,毕竟他们家过年,难道人间就不过年了吗?没想到嫂子一提,王婶就同意了。
  顾羡临走前,把家里的钥匙给了张妈,让她没事时去她家看看瞅瞅,免得过年了家里没人遭小偷。


第112章 
  回去的路上极为热闹; 沈碧峰老两口听说自家妹子要随着顾羡回老家过来; 不仅给他们派了辆车; 还给他们添置了许多年货。
  顾羡随意翻看了下,有腊肉、腊排,还有香肠、腊猪头肉; 码得整整齐齐装在箱子里,共有五箱。还有些干货; 瓜子、桂圆、红枣之类,也是五箱。
  这么多东西,加上他们自己买的,顾羡发愁怎么带回去?
  顾外婆就在旁边建议:“那些干货像桂圆红枣,带两包就行了; 瓜子糖果都可以带回去,过年过节村里孩子多到时分给他们吃,还有腊肉香肠这些,你大姨还说给你做了不少腊鱼、腊肉,你拣点带回去就行了。”
  顾羡揉揉脑袋; 无奈的说:“也只能这样了。”
  家里不仅大姨给她做了腊肉腊鱼,贺博源写信过来; 也说做了不少腊肉腊排; 甚至他还买了头羊宰了; 做了十来斤腊羊排。
  顾羡想到去年博源为了天天吃上羊肉,懒觉都不睡了,跟着她起早摸黑的做豆腐、卖豆腐; 那时家里要盖房子,钱要省着用,隔三差五的割斤把猪肉吃就不错了,哪里还能挑拣。
  今年家里的大瓦房早已盖好,还在省城买了院子。加上手里有钱,刚入了冬,这小子就买了头羊杀了,终于实现天天喝羊肉汤的伟大梦想。
  梦想是实现了,嘴巴却在大吃大喝后,遭了大罪,羊肉汤是个好东西,可吃多了上火,所以这东西不能多吃,何况天天吃,一个大小伙子不上火,她才觉得奇怪。
  这小子再来信的时候,就跟她说:嫂子,家里特意给你们留一二十斤羊肉呢,赶紧回来,烀羊肉汤给你们喝。
  顾羡心想,怕是你吃腻了,才想着给我们留着吧。一头羊少说也得有百十斤,你吃的就剩下一二十斤,也好意思说啥特意留的。
  顾羡想远了,回神就让贺博言把腊味牵个绳子挂起来。
  行李、年货打包好装上车,两辆车子,加司机十二三个人,刚好坐得下。
  由于有老人还有孕妇,董问萍怕她们被颠到,提议早点儿走,把车子开缓慢些,晚上应该能到家。于是她天不亮就起来下了饺子,大家伙儿吃了。收拾好,跟着就上路。
  车子在马路上缓缓的行驶着,顾羡坐在车子里,左右两边分别是外婆还有奶奶,奶奶旁边是思璇,前面副驾驶座上坐着的是贺博言,张叔车子开得稳,顾羡没有一点儿不适。
  透过窗户,她望着外面不停倒退的冬日景色,旷野的田野里脚踝深的麦苗迎着寒风,那一片绿,给寂寥的冬日,增添了一点生机。
  沈奶奶靠在椅背上,随着孙女的目光望去,满目的空旷荒芜,不见一个人烟,远离城市的喧嚣,到给人一种舒适平静的心灵美感。
  车子不疾不徐的行驶着,顾羡没了看风景的乐趣,昏昏欲睡起来。前边贺博言适时的拿出怀里的小薄被递给她。沈奶奶帮着她盖好,她歪在外婆怀里就睡着了。
  翻过两座大山,车子在一个稀稀落落的城镇停下,顾羡伸个懒腰,发现她已经睡在博言怀里,她也没奇怪贺博言怎么从驾驶座坐到了后面。坐起身子,往外面瞅了眼,发现外面是个集市,同靠山镇差不多大小,瞅了眼腕上的表,已经过了十二点。
  贺博言扶着她,柔声问:“饿不饿?”
  顾羡又伸个懒腰,嗯了声,早饭吃那么早,肯定饿了。
  沈奶奶坐在副驾驶位上,转过身子看向孙女,说:“既然饿了,咱们就下去找家饭馆把午饭解决了,这个镇子叫大石镇,属于你们县管辖,离靠山镇不远,有五六十里路的样子。”
  贺思璇也刚刚睡醒,捂着嘴打个哈欠:“就是不知道这镇上的馆子味道咋样了。”
  向来生活比较讲究的沈奶奶却不在意这些:“出门在外填饱肚子就行了,想吃好的,回家再说。”
  顾羡笑望着思璇,人均都不能温饱的情况下,填饱肚子才是关键,至于味道啥的那都不重要。所以思璇想要在这样的小镇上找到一家合口味的菜色,想来不容易。就是靠山镇,如果不是有家水壶厂,人流量大,国营饭店的菜色,也不见得有多好。
  张叔开着车子在前面熟门熟路的带路,顾羡瞧着,好奇的追问:“张叔来过大石镇?”不然对这里怎么这么熟悉?
  张叔转动着方向盘,小心的看着后视镜,避开路边的行人,憨厚的脸上挂着笑容。
  沈老太太就替他回答:“你以为你张叔只给咱们开车啊,他在外面也有工作,在外面给人送货,可不就经常在外面跑,他来过这里也不稀奇。”
  贺思璇就羡慕的望着张叔,这样满世界的跑,多潇洒。
  张叔却不觉得这样潇洒,对他来说,这就是个工作。
  灰不溜秋的小镇突兀的来了一群穿着时髦的人,他们从罕见的小车上下来进了镇上的饭馆,引起了镇上人好奇的围观。
  饭馆里确实没什么合口味的饭菜,几人也不挑剔,一人一碗鸡丝面条,连面带汤下了肚,顾羡这个一人吃三人饱的肚子都撑撑的,更何况其他人。
  吃了饭,解决了生理问题,一行人稍作休息,在小镇人好奇的目光下坐上车走了。
  饭后好睡觉,一点儿不假,睡了一上午的顾羡,瞌睡虫好似还没跑,上了车不大会儿的功夫,就栽到贺博言怀里沉沉入睡了。贺博言只能把小薄被让外婆帮着搭在身上,不然这么冷的天,这样睡,醒来后肯定得着凉。
  车子越来越靠近靠山镇,远远的几座大山,出现在眼面前。贺思璇激动的望着车外,马上要到家里了。
  那边车子里的贺美玉也挺激动,但想到冷冰冰的家,她心情变得茫然。
  张叔直接驾驶着车子,进入靠山镇,穿过靠山镇中间那条马路,径直驶向大山村,往大山村这段路,都是泥巴路,坑坑洼洼的,极为不好走。
  哪怕张叔驾驶技术一流,架不住路孬,颠簸的顾羡都从睡梦中醒来,她缓缓睁开眼,望向窗外,熟悉的乡村景色出现在眼前,她啊了声:“要到家了。”
  沈奶奶来过大山村,对这条路也熟悉,她笑着应了句:“可算到了,你也该睡醒了吧?”
  顾羡点头,她确实睡醒了,“晚上该睡不着了。”
  那边两祖孙在闲聊,这边顾外婆却在考虑住宿的问题,孙女家虽然盖了几间大瓦房,但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她担心住不下。
  她想了想说道:“羡羡,等会儿把我送到你大姨家,我去你大姨家住。”
  顾羡知道外婆在担心什么,她说道:“家里住得下,不用担心。”见外婆还皱着眉,她又道:“外婆,博源一直住在咱们那屋里的,到时让张叔和博源住,你和奶奶住一间屋,思璇和明悦住一间屋,就够了。”
  沈奶奶忽然开口:“我要住在你们原先的家里。”
  顾羡蹙眉看着她,“奶奶,那里没有那么多床,住不下。”最主要她没说,那里土房子,环境差,奶奶即便是头几年也没吃过苦,怎么能住那房子。
  沈奶奶却坚持:“你外婆以前睡哪张床,你就给我把棉被铺好就行了。”
  顾羡头疼,老太太固执起来,真是一点儿道理不讲,她拉拉贺博言的手,让他给想办法,贺博言大概知道老太太的想法,她或许是想亲自感受下儿子孙女以前住的地方,感受下他们的生活。
  那虽然是土房子,但里面不漏雨不透风,冬天哪里都冷,只要把棉絮铺厚点儿,里面放上热水壶,根本不会冻着,他说:“家里的棉被我都让爷爷奶奶拿出来晒了,暖和的很,不会冻到奶奶的。”
  顾外婆拉着沈奶奶的手说:“既然你要去我那房子里住,不如咱们两个都去那里住,两个人睡一张床,暖和。”
  两个老太太把事情商定好,就跟顾羡说,让她回去给她们铺床。
  顾羡还能说什么?
  只能苦笑着点头。
  车子进了村里,开进家门口,顾羡根本来不及做其他的,就被两老太太催着去给她们铺床,生怕天晚了,没地儿睡觉。
  顾羡只能丢下一群人,进了屋里。
  屋里屋外都被贺奶奶收拾的干干净净的,顾羡的床上也铺上了崭新的大厚棉被。今年奶奶要跟着回来过年,顾羡寄了不少棉花票和被里被面的票回来,让奶奶帮着做几床大厚棉被,所以家里不缺棉被。
  顾羡打开大衣柜,翻出两床□□斤重的棉被让贺博言抱出来。
  她看了眼棉被,被里被面都是纯棉的,她还闻到一股棉花清香味儿,喜欢的摸了摸:“一床给外婆她们盖,一床给明悦和思璇盖,至于底下铺的,就用以前的旧棉被吧。”
  贺奶奶在外面听到孙媳妇儿的话,走进来说道:“这两床都给你奶奶她们抱去吧,思璇那屋是新棉被,不用换了,就是旧棉被我也找人重新弹了,都柔和的很。保证不得冷。”
  贺奶奶说着话,眼睛就不停的往顾羡肚子上瞅,见她凸起的腹部,心里欢喜,拉着她的手,让她歇息,顾羡道:“我不累,坐车上睡了一路。这会儿正精神着呢!”
  一群人说着笑着就去了顾家老屋。
  贺美玉下了车,本该像王方媛一样急忙忙的回家,她却坐在二婶家的堂屋,不愿动。直到顾羡他们抱着棉被走了,她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拎着一包行李,往家里去。
  慢慢悠悠的晃到家门口,她停下脚步,满脸的讶异,家里这么干净?
  她娘转性子了?
  她心里直打鼓,抿住嘴,提着行李往院子里去,到了院子里,一个陌生女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她心中警惕,防备的问:“你是谁?”
  那女人抬眼,望向门口的女孩,见她身穿进口羽绒服,脚踩国产皮棉靴,整个打扮都和这个村子格格不入,她微眯着眼,柔声开口:“你是美玉吧?我是你嫂子?”
  “什么?”贺美玉大叫一声,看到那女人微笑的脸,发现自己反应大了点,又问:“你说你是我嫂子郑悦华?”
  郑悦华轻轻点头。
  贺美玉审视的看她一眼,又问:“你怎么在这里?”
  郑悦华奇怪的看她一眼:“我怎么不能在这里?”
  就是你在这里我才奇怪。
  贺美玉心里冷哼,不过,她嫁给了她哥,她确实该在这里,可,“我哥呢?你回来,我哥回来没有?”
  郑悦华微笑着看她:“你哥退伍了,今后都会在家。”
  贺美玉心里不好的预感,终于成真,她觉得过年这段时间,她日子不会太好过。
  千算万算,她没算到她大哥会退伍,如果知道她大哥回来了,她或许宁愿一个人在省城过年,也不愿回老家。


第113章 
  铺好床; 顾羡才从博源那里知道贺高俊退伍了; 还带着媳妇儿子回来了。
  对此; 她和博言都没多做表示,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忍不住腹诽; 贺高俊绝对不仅是退伍那么简单,可这些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顾外婆却在听到贺高俊三个字时; 沉了脸色,虽然她孙女现在过得幸福,却不代表她对贺高俊就没有恶感。
  顾羡把两床大厚棉被都铺在了床上,沈奶奶嗔她一眼:“被子不仅大还厚,一床就够了。”
  顾羡垂下眼; 想了想说:“要不这样吧,等会给你们抱床薄被过来,晚上冷了搭在上面。”
  “行。”
  顾羡小两口对贺高俊一家子回来没给出多余的反应,贺高俊却在家里旁敲侧击的向贺美玉打听贺博言在省城的事情。
  贺美玉支支吾吾的,只说不知道。
  人的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消逝不停的变化; 以前大哥回家,她都会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现在她却连应付他; 都不太情愿。
  同样是大哥; 博言哥就能做到全心全意为弟妹付出,她的大哥却只想着利用她。她刚到家,行李还没放下呢; 他就来向她打听博言哥的事情,她心里只觉得凉凉的冷意袭来。
  她突然打断他:“哥,你让我歇息歇息,行吗?”
  贺高俊微怔,讶异的望着妹妹满是不耐的脸,接着满是不在意的笑了,像是应付不听话的孩子:“行,你歇着吧。”
  贺美玉暗暗翻眼,把行李放在墙拐处,倒了杯开水,端在手里捂着手慢慢的喝着。
  陈雪红背着一捆柴禾走了进来,她瞧见堂屋里站着的贺美玉,脸上一喜,当下就笑开了,问道:“美玉回来了?”
  贺美玉把茶缸子放到大桌子上,走了出来:“嗯,刚到家。”
  陈雪红把柴禾放进厨房,转过身瞅着闺女,说:“白了,也胖了。”想伸手去拉拉她,见她身上穿着的灰色衣服,她看了眼手上的脏污,伸出的手悄悄缩了回来。
  “这,这衣服真好看。”陈雪红啥时候见过这么漂亮的衣服,瞅了又瞅,忽然皱眉问:“这得不少钱吧?”
  “是不少钱。”贺美玉脸上没什么情绪,“一百多块钱呢。”
  “撒子?”陈雪红不敢相信,这么件衣服就要一百多块钱,她家底子都没这么多钱,怒气冲冲的刮她一眼:“你个败家子。”
  她觉得她心口窝都在疼了,一百多块钱呢,就被这丫头买了衣服,她咋不上天呢?
  贺美玉阴着脸没吭声,别说这衣服是嫂子给她买的,就是她自己买的,她自己挣的钱,她愿意怎么花用就怎么花用,便是她娘,也管不着。
  贺高俊听到娘两个的争吵声,从屋里出来,朝着贺美玉责备的说:“一百多块钱的衣服确实贵了,咱家又不是那大富大贵之家,穿那么贵衣服做什么?”
  换个地方,换个时间,大哥说这些话,贺美玉都不会有什么感觉。
  可是她刚回家,家里没人关心她在省城冷不冷,累不累或者受没受委屈,却一个个责问她,不该花钱买衣服,这是家人吗?
  她冷冷的望着他们,脸带讥讽的说:“放心吧,这是我嫂子给我买的衣服,没花我一分钱。”
  “嫂子,什么嫂子?美玉,你在说我?”郑悦华从房里走出来,听到贺美玉在喊嫂子,以为在说她,又问:“什么衣服?”
  贺美玉回过头瞪她一眼:“没说你。”
  郑悦华诧异的望着她,贺美玉语气不好的说:“我说的嫂子是二婶家的堂嫂,我就是给她帮工,我身上这衣服也是她给我买的。”
  郑悦华不知道顾羡,哦了声,看了眼她身上的羽绒服,满脸的羡慕:“我以前也有件羽绒服,不过没你身上的质量好。”
  贺高俊自打自家妹子说到顾羡,就沉默着没吭声。
  陈雪红就在旁边说:“这有啥,美玉,你嫂子既然喜欢这衣服,你就把衣服给她穿吧,你大嫂过来没带多少衣服。身上的棉袄还是我现给她套的呢。”
  贺美玉心里拔凉拔凉的,看着陈雪红说:“你这么大方,干脆出钱给她买啊,穿我的干啥,这是我嫂子给我买的,我凭什么要给别人穿。”
  说完也不管他们有啥反应,直接去了屋里。
  陈雪红赶紧去看郑悦华,郑悦华脸色很不好看,心里埋怨婆婆多事,对小姑子的脾气,也颇为不敢恭维,对于这样的家更没底了,面对这些人,她真能在这里过下去?
  贺高俊指着美玉的背影,恼怒的说:“美玉怎么变这样了?谁惯的她?”
  小丫头片子,人不大脾气到大。
  陈雪红苦着脸,说不出一句话,谁惯的?当然是她的惯的。
  那时候他们爹身体好,能挣钱,还有老爷子老太太补贴,大儿子时不时的寄钱回来,家里宽裕,只有一个闺女,她就可劲儿惯着她。
  现在家里穷了,想让她改了坏脾气,也晚了。
  贺高俊见他娘木着一张脸,还能有啥不明白的,不悦地说:“娘,你得管管她,今后我们都在家里,这样的脾气谁受的了?”
  “放心,过完年我就走,绝不会在家碍你们的眼。”
  贺美玉的声音从屋里传来,贺高俊只觉得牙疼,陈雪红是有气不敢撒,这闺女能挣钱了,她还想从她手里要钱,哪里敢多说。
  郑悦华在旁边问:“高俊,二婶一家回来了,美玉又在二婶那里帮工,我们是不是过去看看?”
  贺高俊眼底一片晦暗,博言是省城数一数二大学的大学生,娶了梦寐以求的媳妇儿;而他被不明不白的关了几个月,部队啥说法都没给,就让他收拾包袱回家。混成现在这样,他根本没脸往博言面前凑,躲着他还来不及。
  悦华什么都不知道,心思却很敏感,他如果说不去,她会不会多想?
  陈雪红拉住儿媳妇的手,说:“今天晚了,明天再去吧,不然小光睡醒了,要哭着找妈。”
  儿子是自己生的,陈雪红比谁都了解,这孩子打小明理暗里和博言较劲,不知啥原因退伍了,部队连个工作都没安排。回来个把月了,时时刻刻把孩子夹在怀里一个大男人把女人家的事情做完了。
  二房一家开着小车子归乡,村里早已传遍,儿子哪里愿意过去让他们家瞧笑话。
  如果顾羡在这里,一定会说他们想太多。谁有那闲工夫瞧你们笑话?事情多的忙都忙不过来。
  那边顾羡帮着外婆奶奶铺床,这边董问萍领着贺思璇开始准备晚饭。她砍了腊排骨,洗了腊肉腊肠在锅里煮着,沈明悦自下了车就嚷嚷着喊冷,贺思璇让她去烧火,暖和些。
  冬天蔬菜少,幸好家里卖豆腐,博源知道他们今天回来,特意留了几块豆腐,董问萍把它们煎了,又炒了酸辣土豆丝,这个顾羡喜欢吃,醋溜白菜,也是顾羡喜欢吃的。又捡了些花生,油炸了给他们下酒。最后在煤炉子里炖锅白萝卜大骨汤。晚饭也就差不多了。
  做好饭,顾羡他们回来了。
  一家子十几个人,两个大桌子合并起,才将将坐得下。
  饭后,收拾妥当。一群人坐在堂屋闲聊,聊着聊着就说到了贺博文的成绩,贺爷爷就让他把成绩单拿来看看,贺博文挺着胸膛没有一点儿怯意,反而有些迫不及待。
  贺爷爷看他神色,就猜到这孩子考的应该很好。他老怀安慰,转到省城念书看来是对的。
  贺博文不仅把成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