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我们为了突破一个经济学的理论,而将经济学给抛开,单独研究数学……我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听了苏娇杨的话,宋忠堂教授叹息得越发厉害了,“我也不想把经济学和数学给分开啊,但问题是,合在一起实在解决不开。国家要制定发展计划,必须得有发展经济学的支持,而且这个发展经济学还必须得有很强的前瞻性。国家等着我们出成果,我们也没办法啊……”
“可这种涉及到国家发展方向的课题,我们更不能有任何的马虎与侥幸。稍微出现一点点偏差,可能就会将一个国家、这么多个民族引上歧路,可能会让十万万人口再回到水深火热的六零年。宋教授,我个人的意见是,宁肯给国家写检查,或者是申请其它单位的协助,我们也得求一个保险稳妥。”
宋忠堂教授摇头,“哎,不说这个了,我回去再琢磨琢磨。同我说说你吧,你闭关搞研究这么长时间,有没有研究出什么成果来,你的研究目前已经推进到了什么进度?”
一提起这个,苏娇杨就有点不大好意思,但架不住宋忠堂教授的眼里满是期待,只能硬着头皮说,“我发现之前走的路存在问题后,索性将原先的研究进度给停下来了,从最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开始看,不再盲目的吸取别人的理论,而是通过批判的方法去看待所有的理论,找到自己认可的那些理论,融入到自己的认知中去,再尝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去否定那些我无法认可的理论。”
宋忠堂教授闻言,一脸复杂地看着苏娇杨,道:“小苏,这样的路也就只有你敢走了,别人没你这本事,也没有你对自己的这股子狠劲儿。多数人渴了,都是找有水的地方喝,你是直接自己挖口井啊!”
苏娇杨被宋忠堂教授说的有些不大好意思,她道:“宋教授,我这个人有点犟,最难说服的就是自己的内心。我很难让自己钻到一个自己都无法认可的理论中去搞研究,所以,您分配给我的活儿,我可能得缓一缓,我想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先把经济学的东西捋清楚,然后再去尝试研究发展经济学。”
“在我眼里,发展经济学是高楼大厦,不是空中楼阁,我无法说服自己在有问题的地基上建设高楼大厦。”
话说到这里,苏娇杨准备剁来炸肉丸子的肉已经全都剁好了,她将肉末倒进盆里,与鸡蛋、淀粉等拌好拌匀,又去厨房里将那个小火炉提溜出来,蜂窝煤烧的正旺,油锅架上,苏娇杨用手抓着肉用力一挤,一个圆乎乎的肉丸子就从虎口处挤出来了。
肉丸子掉进油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不一会儿,肉香味便飘满了院子,并且朝着山脚下的家属区飘去。
苏娇杨将一锅肉丸子都炸完了,宋忠堂老教授依旧坐在那儿沉思,搞得苏娇杨都以为宋忠堂教授是来蹭肉吃的,她盛了一碗金黄的大肉丸子给宋忠堂教授。
被一大碗飘着香气的肉怼到脸跟前,宋忠堂教授才回过神来,“小苏啊,你说的有道理,之前是我魔怔了。我们做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解决课题、完成项目,但这个目的建立在踏踏实实搞研究的基础上。要是按我之前的规划,怕是我们课题组真的会走上歧路,我这晚节怕是也保不住了。”
苏娇杨摇头,“那倒不至于,依我看,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太混乱了,不同学者根本无法互相认同。依照您的思路做出成果来,肯定会出现很多异议,但真正能找到错处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但我们的成果是需要交给国家去检验的,我不能拿着十万万人的未来去赌。小苏,你的做法是对的,你就先按照你的思路去研究,如果有成型的思路后,及时与我沟通。你们年轻人的思维开阔,思想也灵活。当然,如果你的研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课题组帮助,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至于你给的这一碗丸子,我就不收了,你留下吃吧,赶紧补补。研究固然重要,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得把自己的体魄与精神给养好。”
苏娇杨从善如流,只不过到了吃饭的时候,她依旧是原来的吃法,一天最少吃两顿省时省力的粥,第三顿还有很大的概率是肉粥。
当天晚上,苏娇杨就将猪蹄、猪头肉、排骨等一锅炖了,她配制卤汤的本事不行,但架不住个人口味嗜辣,加了一大包湘南省特产的红辣子进去,其它调料都是按常规炖肉来的。
饶是炖肉的卤汤这么粗糙不讲究,这锅肉都炖得香飘整个国防科大,住在家属区里的很多人都是做梦梦到吃肉之后被生生馋醒的。
如今已经到了七十年代末,同五六十年代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寻常家庭里就算没法儿顿顿都吃肉,但一周总归是能见到两三次荤腥的,家庭条件好的人天天都能吃到肉。
国防科大家属区里住着的人多数都是在国防科大任教的老师,他们的家属也大多跟着在国防科大的行政部门做工作,典型的双职工家庭,平时根本不缺钱,想吃肉直接就去买了,可这些人依旧被馋的口水直流。
家里没孩子的人家还好说,大人们闻着虽然馋,但不会闹,家里有孩子的人家就全都遭了秧。
小孩子懂啥?
嘴馋了、想吃了,自然就闹腾大人,可大半夜的,大人们去哪儿给他们偷肉吃?
小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便开始扯着嗓子哭,大人们被哭烦了,大半夜就爬起来教训孩子,边教训边骂,“这是哪家造孽的?大半夜不睡觉煮肉吃!白天煮不行吗?自个儿吃肉就关上窗户偷偷摸摸吃,馋别人干什么?”
家属区内的灯光亮了一盏又一盏,骂声一波高过一波,可问题是……苏娇杨听不到啊!
苏娇杨担心山里头的毛皮动物晚上会来祸害了她炖的肉,临睡觉前,她特意将炉子同锅都搬回了灶房里,往锅里加了满满的汤,生怕给熬糊了,还把炉子里的火给焖上,改为文火慢炖。
闻着肉香味,苏娇杨心满意足地睡着了,她在梦里依旧在大口大口地吃肉。
等到了第二天醒来,那锅肉已经被炖的皮开肉绽,猪蹄外面厚厚的那层皮都被炖的软和合口,苏娇杨挑了三个猪蹄出来,往那猪蹄上淋了点醋,又撒了点葱花,美美地吃了一顿,待锅里的肉都放凉之后,全部冻进了冰箱里。
湘南省的天气又潮又热,苏娇杨担心那些肉放在外面会坏掉。
白天炖肉未免有些太张扬,而且苏娇杨炖肉讲究一个‘先大火后小火、先急火后文火’,大火炖两三个小时就够了,文火得炖至少十个小时,白天时间不合适,所以苏娇杨就将炖肉的时间定在了晚上。
吃过晚饭之后,她还要再看三个多小时的书,这个时间点里用来大火炖肉刚刚好,等她快要睡觉的时候,肉被炖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换文火来慢慢的炖,一觉醒来,一锅肉刚刚炖好。
于是乎……苏娇杨又在晚上造孽了。
家属区住着的家长们好不容易把自家兔崽子安顿下来,唬骗家里的孩子说根本没人炖肉,昨天晚上是做梦梦见了,结果苏娇杨就给他们来了个‘情景重现’。
还是一样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味道,对于山脚下家属区住着的人来说,这种‘闻得到吃不到’的体验简直就是惨绝人寰的酷刑。
有很多人实在受不了了,大晚上就拎着手电筒出来找肉,可国防科大坐落在山脚下,正对着好几个山口,一道晚上,那山风‘呼呼’地往外吹,苏娇杨家还住在半山腰上,从屋子里飘出来的肉味还没形成一条稳定的‘造孽路线’,就被山风给吹散了。
而且山风专把这些肉香味往建筑聚集的地方吹。
有人拎着手电筒找了一晚上,说是国防科大里面那人工湖周边的肉香味最浓,怀疑是不是有人深夜不睡,在人工湖旁边野炊了。
还有人说是食堂那边的肉香味最浓,可跑去食堂里却发现,食堂里黑咕隆咚的,除了肉味之外什么都闻不见,怀疑是食堂闹鬼了。
也有人说肉香味最浓的地方在国防科大校门口的那一片白桦林里,可哪有人大半夜不睡跑去白桦林里吃肉,还吃的这么香?
所有人的猜测都指向一个未知的恐怖灵异事件——闹鬼!
哪家学校不是在坟地上面修建的?
哪家学校里没有十个八个的闹鬼传说?
这种传言愈演愈烈,同时,那肉香味也是天天都准时出现,一到晚上就有了,一到白天就没了,这下可没人敢继续骂了。
万一得罪了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该咋办?
为了不让家里的孩子闹,住在家属区里的大人们就编出一个‘学校里有鬼专门来抓不听话的小孩,抓到之后就拎去树林子里烤着吃’的恐怖故事,这一招特别管用,那些哭闹不休的小孩子被吓得安安分分,晚上再也没有哭闹过。
别人不知道这肉香味的真相,宋忠堂教授怎么会不知道?他不过是想到苏娇杨沉迷科研,整个人都瘦脱相了,需要多吃点肉来补补,这才没有拆穿苏娇杨。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距离开学只剩下半周,那半夜煮肉的香味总算停了,家属区的住户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哪会想到第二天白天,烤肉的味道伴着丝丝孜然的咸香再次卷土重来。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别说是大人们想要在‘光天化日’之下瞅瞅‘吃肉鬼’究竟长啥样了,那些小孩也不怕,家属区的小孩直接组了一个‘抓鬼营’,对整个国防科大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宋忠堂教授见事情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赶紧逮了个机会悄悄上山,到了苏娇杨买的小院子里。
站在院门外就能闻到那喷香的肉味,宋忠堂教授气得牙痒痒,拍了拍门,发现门开着,他直接就推门进去了,苏娇杨这会儿正在一块铁板上烤肉片呢。
见宋中堂教授进来,苏娇杨赶紧搬了一个凳子出来给宋忠堂教授坐,“宋教授,您来什么事儿?我正烤肉吃呢,味道很好,你要不要来几串?”
宋忠堂教授气得心绞痛,“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吃,赶紧收拾东西,现在整个国防科大的人都在找‘吃肉鬼’,现在还没人上山来找,主要是没几个人知道你搬过来了,但我估计也就是半个小时的工夫,肯定会有人找上来。你知不知道你闯了多大的祸?每天晚上煮肉吃,不知道害得多少人家半夜打架,还有可多人大半夜不睡觉,拎着个手电筒出来找你,赶紧收拾好东西伪装伪装,不然一会儿群情激愤,怕是会把你这小院子给拆了。”
苏娇杨也给吓了一大跳,正好她已经吃了个半饱,锅里还有昨天晚上吃剩下的粥,苏娇杨手脚麻利地把烤肉都收进一个小盘子里,还用大盘子给扣上,又把作案现场给清理干净。
苏娇杨回洗漱间把嘴上的油给洗干净,还顺带着将昨天晚上剩下的粥放到火上,用大火熬煮,丁点儿水都没加。
苏娇杨刻意为之,那锅粥没过多久就烧出了糊味。
等到家属区的人找上门来时,糊味已经将院子里的肉味给掩盖住了,而此时的苏娇杨已经伪装出一副沉迷学习无法自拔的样子。
家属区的人主动帮苏娇杨把烧糊的粥给端到一边,不忘提醒苏娇杨,“苏老师,你搞研究固然要紧,但也不能不管灶上的事情啊!要是一不留神把锅给烧干了,烧着火了,你一个人连火都灭不了?”
苏娇杨‘心有余悸’地表示感谢。
当天下午,家属区就有流言传了出来,“不知道是哪个造孽的吃肉鬼,成天没完没了地作孽,只是可怜了住在山上的苏老师,为了闻不到那馋人的肉味,门窗紧封着也要做研究,连自家的粥煮糊了都没有闻到,险些把锅给烧穿。”
第33章 要获奖了?
之所以这么没日没夜的吃,并不是苏娇杨嗜肉,而是她发现自己的肉买多了。
那可是五十多斤肉啊!
就算刨除猪蹄里的骨头,排骨上的骨头,还有炸肉丸子时脱去的水分,那也足足有三十大几斤肉,哪是苏娇杨说吃就能吃的完的?
苏娇杨之前敢一口气买这么多肉,无非就是仗着自己家里新买了电冰箱,这些肉不会被放坏掉,可‘放不坏’与‘新鲜’是两码事。
明明都是一样的肉,新买回来吃和在冰箱里冻十天八天后再吃,味道就不一样了。
原先的肉鲜鲜嫩嫩,现在却柴得塞牙……苏娇杨吃着吃着就吃出一肚子气来,恨不得甩自己两巴掌。
她是饿鬼投胎吗?买这么多肉!
有钱都不该这么造作!
她担心那些肉的品质越放越不好,于是便开始了‘胡吃海喝’的生涯。
苏娇杨这样胡吃海喝的造作,不仅让山脚下家属区里住着的人抓狂,她自个儿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圆润了好几圈。
宋忠堂教授上一次见苏娇杨的时候,苏娇杨满脸都是大写的憔悴,可第二次见,苏娇杨就补回来了,临到开学时再见,苏娇杨整个人都胖了好几圈,就像是吹气球一样鼓胀了起来。
整整一个暑假,苏娇杨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中,她有十六个小时都在学习,鲜少运动,吃的还都是肥腻腻的肉,她不胖谁胖?
开学头一天,适逢新生报到,苏娇杨哪怕被发展经济学的课题缠得再紧,依旧往数学系去了一趟。
她拿着数学系给的工资,自然要把数学系分配下来的活儿都做完,尤其是数学系给她安排下来的课程,就算再忙也不能落下。
不知道数学系是不是故意的,他们将其它高校都不开设,唯独国防科大特有的《实变函数分析》与《近代数学基础》这两门课安排给了苏娇杨。
放在别的学校,这两门课都是研究生阶段才开设的,要是放在国外,这两门课则是博士生的必修课。
可国防科大就是这么惨无人性,直接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课程全部压到了本科阶段,虽说有‘揠苗助长’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防科大数学系的学生都在这场‘负重前行’中坚持下来了。
而且数学系也并非一点活路都没有给学生们留,就比如苏娇杨拿的那两张‘课程考核计划’中,就写的明明白白——只需要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理论就好,考试形式为开卷,考察题目主要以课本中例题的变式题为主。
学生们也是知道‘课程考核计划’的,故而当苏娇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的学生没几个。
苏娇杨在讲台上讲的如痴如醉,学生们在教室中听得昏昏欲睡。
苏娇杨眉头一皱,提笔就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目,刻意压低了声音,轻飘飘地说,“虽然课程考核计划中那样要求了,但你们应该相信,只要命题人稍微变一变题目的样式,你们依旧什么都做不出来。就比如这道题目,你们看,与课本中的例题1…1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五,只是有两个条件稍微变了一下,你们谁能做得出来?”
“仔细审题,解题需要用到的知识,我刚刚都讲了,在课本中也都能找得到,你们这道题如果能做出来,平时分加五分,如果做不出来,今天这节课算旷课。”
学生们满堂轰然,有学生壮着胆子问,“苏老师,我们明明已经来了,怎么还能算旷课?”
“问这个问题之前先擦擦自己嘴角的哈喇子,让你来上课,不是让你来睡觉的。人来了,心没来,脑子也没来,等同于旷课!”
苏娇杨把粉笔丢回粉笔盒中,走下讲台,去教室中转悠。
能将《实变函数分析》与《近代数学基础》学明白的人没有多少,包括国防科大数学系的很多老师,他们都不大会用实变函数分析的理论,所以苏娇杨想试试,看能不能逼着这些跟她上课的学生努力一把,将这个硬骨头给啃下来。
教室中学生的反馈证明,苏娇杨纯粹就是想多了。
她从第一排转悠到最后一排,没见到一个学生能解出这道题目来,这还不是最让苏娇杨震惊的。
真正让苏娇杨震惊的是,很多学生连笔都下不了,本子上只是抄了一道题目,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怎么都愣住了?动笔啊!这道题就是课本上例题的变式题,考试题目就是这个难度,你们怎么都不动笔了?”
“瞅我干啥!瞅书!瞅笔记!所有解题需要用到的知识,我刚刚都讲过了,你们怎么都不会?”
偌大一个教室里,除了苏娇杨的声音外,再无其他声音。
学生们安静如鸡,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他们就是仗着‘课程考核计划’中列出来的要求简单,说期末考试不仅开卷,而且试题都是课本中例题的变式题,这才敢上课不听。
可苏娇杨的行为给他们来了一个‘会心一击’。
只要出题老师不想让你做出题目来,就算把类似的题目摆在面前,让你对照着边写边抄边思考,你都不一定能够做出来。
苏娇杨见没人能解出这道题目来,知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为难学生,走上讲台亲自将这道题目给拆解开讲了一遍。
讲完之后,苏娇杨问学生,“这题目难吗?所用到的原理,不都是课本中那几道例题中用过的吗?”
学生们哑口无言。
确实是课本中那道例题的变式题,可苏娇杨出题的时候实在是太鸡贼了,嘴上说得万变不离其宗,然而把题目变得就快连祖宗都不认识了。
原先的例题都是根据公式一步步往下推算就可以,可经过苏娇杨的变式之后,若是再按照那例题的思路去做,第一步就要碰壁!
这下没人敢不把《实变函数分析》与《近代数学基础》不当回事了,个个都课前仔细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遇到不会的题目还会堵到苏娇杨的办公室去找苏娇杨答疑。
苏娇杨依旧同陈润之老先生在一个办公室内,陈润之老先生听着苏娇杨与那些学生探讨问题的对话,满怀欣慰。
一晃大半个学期就过去了,苏娇杨几乎将国防科大图书馆内所有与经济学相关的藏书都给看完了,总算从千头万绪中捋出一个大致的思路来,而那绿油油的灵感发夹上也已经积攒了足够多的启发时间,苏娇杨再次对‘发展经济学’这个课题发起了冲击。
与之前的课题攻关不一样,苏娇杨之前做研究的时候,好歹能摸着别人走过的石头过河,哪怕别人没有走完,那也为她提供了许多启发性的思路。
可研究‘发展经济学’这个课题时,是没有引路人的。
或者说,有引路人,但那些引路人提供的思路都已经被苏娇杨给否定掉了,她只能循着这个课题的‘初心’,重新开辟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而这条道路,既阻且长。
陈润之老先生一直都知道苏娇杨在研究宋忠堂教授给的那个课题,他也知道苏娇杨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可这个瓶颈是外人无法相帮的,只能靠苏娇杨自己走出来。
陈润之老先生能帮苏娇杨做的,就是尽力将系里的那些杂事琐事都派给别人去做,尽量不要让苏娇杨分心。
————————————————
另外一边,东北油田的那些废井经过‘抢救’之后,产油量都已经步入了正轨,东北油田的领导就快将苏娇杨当成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给供起来了。
那些新打的油井所采用的打井方案、抽采方案等都是由国防科大地矿系给提供的,从一开始就没有犯致命问题,产油量稳步增长,已经达到了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高度。
石油工业部的领导之前还担心说这种成果是昙花一现,可这都生产了一年,单单一个东北油田的产油量就快赶上国内其他油田产油量的总和了,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在石油工业部领导的授意下,东北油田编写了一份相当漂亮的报告,一路提交上去,最后落到了大领导手中。
大领导看着这份东北油田提交上来的‘答卷’,相当满意,当场就授意,“今年年末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可以给东北油田留一个名额。”
石油工业部的领导听到了风声,赶紧给东北油田打了电话过去,通知东北油田的人早做准备。想要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必须得拿得出一份像样的科技成果来,单单凭那石油生产报告是远远不够的。
东北油田的领导犯了难,他倒是想拿出一份像样的科技成果来,可他去哪儿整这个成果?
国际科学技术进步奖只有一个,东北油田的领导是想自己上的,他要是能拿了这个奖,履历上就会漂亮许多,之后说不准还能往更高的地方爬一爬。
可东北油田的领导心里也知道,这份科技成果是国防科大地矿系的,而且国防科大地矿系对这个材料极度保密,简直能用严防死守来形容,除了国防科大地矿系之外,没人有具体的成果。
那该怎么办?
东北油田的领导也想过同国防科大地矿系的孙主任谈谈,让孙主任把这个成果让给东北油田,可孙主任会让吗?
用脚趾头想想,孙主任都不会让,这可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啊,国内科研人员能够拿的最高奖项,许多人兢兢业业做一辈子研究都不一定能拿到,怎么会有人舍得让出来?
而且东北油田的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