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插队的知青,都是些年轻面嫩的学生,哪里能和那些农村的婆娘杠得过?被人家拿捏得死死的。
后来实在气不过了,暴脾气的柳蔓就同那做饭的极品老太太吵了一架,刚好那做饭的极品老太太被菜刀切破手了,去卫生所打破伤风的针,遭了现世报,当天就栽到了柳蔓的手里。
柳蔓推脱说自个儿下地的时候中了暑,午饭还没吃饱,给那做饭的极品老太太扎了三十多针才把一管儿破伤风针剂给注射进去,那老太太的胳膊险些肿成青紫色的茄子,当天胳膊疼的连菜刀都拿不稳了。
那极品老太太对外宣称柳蔓黑心肝烂肚肠还公报私仇,明明给别人打针一针搞定,给她打针就得戳了三十多针。
柳蔓也是遇泼便泼还要更甚一筹的神人,她当场就骂了回去,“要不是你顿顿都给我们吃不饱饭,我会饿得头晕眼花么?看到你这脸,我就气的眼晕!”
“你不是说我故意给你多扎了几针么?我还能让你平白无故冤枉了不成?你给我记住了,往后只要是你们家的人生病,别来找我打针开药,开药我给你开泻药,把你个黑心老太太肚子里的坏水好好泻一泻,你家人要是来我这儿打针,我不用针头把你们给戳成筛子,我就不姓柳!”
这年头,得罪谁都不敢得罪医生啊!
柳蔓豁出面子来撒了一次泼,顺利地发给自个儿争取到了顿顿吃饱饭的机会,可其它知青怎么办?其它知青可都还饿着呢!
好办!
这些知青们绝大多数都是上大学上到一半下来支援建设的,以他们的脑子,琢磨一点整人的主意还不是轻而易举?
有的知青还是醉心于挑拨婆媳关系,向村里的儿媳妇们普及人人平等,撺掇着那些被恶婆婆欺压的儿媳妇回家去闹。
还有的知青给农村妇女普及男女平权与男女平等,还结合伟人的话去做宣传——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什么就要受男人的气?
这下可好,原先只是某些妇女同婆婆闹,现在变成了夫妻之间的家庭大战,每天晚上都得吵个鸡飞狗跳。
还有的知青专门去给村里的小孩子做思想工作:外面的小孩子都吃这个穿那个,你们什么都没有,这证明什么?证明你爸你。妈不爱你,指不定你就是捡来的!
小孩子们怕什么?可不就是蛇蝎心肠的后爹后娘么?
再加上农村人都比较喜欢吓唬孩子说‘你是我们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知青们这样挑唆,一挑唆一个准,孩子们回去之后就和大人闹!
苏娇杨就曾听过某家母子的这样一番对话:
儿:“我要吃肉!你不给我买肉吃就是后妈!”
妈:“我也想吃肉,你给我弄点肉吃行不行?只要你能给我弄点肉来,你就是我妈!”
儿:“你就是后妈!狠毒心肠的后妈!从我亲妈手里把我抢了过来,现在这样苛待我!有亲妈的孩子是块宝,没亲妈的孩子就是野草!我就是野草!你赔我亲妈!你赔我亲妈!”
那当妈的被逼急了,拎着擀面杖就追着孩子打。
孩子在前面跑,当妈的在后面追。
孩子哭得鼻涕眼泪抹了一身,看着就是个小可怜,还不停地朝身后嚷嚷,“你就是后妈!哪有亲妈这样打孩子的!我不是你亲生的,你打起来就不心疼,是不是?我告诉你,你现在这样打我,等你老了,干不动活儿了,我也不给你吃饭,我也打你!三年等一回,你有本事就不要老不要病!”
当妈的一听这话,气得心肝肺全都疼在后面穷追不舍,嘴里还骂骂咧咧,“你给我站住!看我打不死你!”
一听当妈的要打死自己,那孩子彻底吓破了胆,也越发坚定了自己是抱养来的这个想法。
……
那是杜家庄的知青们集体作妖的样子,他们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又损又缺德的招数来让杜家庄‘后院起火’,成功瓦解了敌对势力,最后是杜家庄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来求得和。
大队长再三保证,往后一定不会缺知青们的粮食供应,这些知青们才消停了。
杜家庄也有了长达九年多的安宁日子。
————————————————
想想当初的日子,就像是泡进了黄莲水中一样,哪怕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依旧会觉得苦。
不过有失便有得,那十年荒芜为这些经受过苦难的人锤炼了精神与毅力,能从那十年苦日子中熬出来,并且通过高考回城的人,如今多数都已经出人头地了。
苏娇杨同意了葛君的要求,临近九月一号,亲自将葛君送去了国科大。
国科大对于这批汇聚了全国英才的少年班相当看重,这点从住宿条件上就可以看出来,在很多学校还给男生搞大通铺的时候,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就享受到了四人组合公寓的待遇,四个学生合住一间大公寓,每人有独立的卧室,共用一个洗浴卫生间。
苏娇杨对于国科大的条件还是很满意的,她将葛君安置好之后,亲自登了一趟国科大校长的门。
苏娇杨同国科大的校长说,“我记得你们学校这边的化学工程很强,是不是?”
国科大校长如临大敌,说话声音都有些不自然了,“是……怎么了,你想从我们这儿挖人?”
苏娇杨失笑,“放轻松,别这么紧张,我们国重目前没有发展化学学科的打算。”
国科大的校长松了一口气。
苏娇杨话锋一转,“不过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发展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国防科大就有化学系,我刚来国防科大的时候,还在化学系当过助教呢!国科大这边的化学学科虽然强势,但我翻了翻近些年的院士评选名单,好像一个都没有。您仔细考虑考虑,让一个团队给我们国重,我用手头的项目给你们造一个院士出来?”
国科大的校长险些喷苏娇杨一脸,“我信了你的邪!人都让给你们国重了,就算评上院士,那也是你们国重的院士,同我们国科大有什么关系?”
“哎哎哎,老伙计,你这就狭隘了吧!从你们国科大走出来的人要是评上院士了,你们国科大也有面子,你说对不?”
“对个屁啊!在我们国科大辛辛苦苦搞了十几年的研究,一直都评不上院士,结果一去你们国重,转头就给评上院士了,这不是变相得说我们国科大没能耐,平台资源差吗?”
“你这苏教授,真是太损了!我就挖你家孩子一个,你居然想把我们国科大的根基给撬动了,你嘴上说着挖走一个团队,可你心里的算盘是把我们国科大挖成筛子吧!只要有一个团队去了你们国重之后评上院士,你觉得国科大的其它科研团队会怎么想?”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我正在飞快地写,今天遇到点事情,在渣浪上说过了……跪求原谅!
第126章 是来借人的
挖人这种事情就和出。轨一样,有了第一次便会有后面的无数次。
且不说苏娇杨从没有对外宣称过自己不再挖人,就算她真的这么说了,那话能信么?
傻子才会信。
国科大的校长以为苏娇杨是会讲究点体面的,可他哪能想到,苏娇杨直接给他来了个‘先礼后兵’。
在国科大的校长这儿找不到突破口,苏娇杨就打着‘带孩子在各个院系转转’的旗号,挨个儿去国科大的不同院系宣传了一遍,又是挑人家的刺儿又是宣传自家的优势,当天就说动了好几个国科大的骨干。
等国科大的校长听到消息赶过去时,苏娇杨已经同这些打算跳槽去国防科大的专家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了。
一群人吃的热热闹闹,听苏娇杨给他们许未来画大饼,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开始认认真真地思考未来。
国科大的校长就赶在这个情况下推开饭店包厢的门走了进来,适逢苏娇杨正同一大群人说着场面话齐齐举杯……场面当时就变得相当尴尬。
国科大校长的鼻子都快给气歪了,“苏教授,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苏娇杨心里一惊,面上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心虚来,她笑着站起来,“我们能干什么?就是同大家交流一下搞学术的经验想法,然后沟通对比一下不同平台的科研利弊,也好给自个儿一个定位,您这是怎么了?”
国科大校长的心已经开始滴血,苏娇杨这一番话说的太滑头了,她几乎已经将自己要来国防科大挖人的目的给摆到明处说了,可她就是不承认自个儿是来挖人的,他想指责也挑不到指责的地方。
苏娇杨可以豁出脸皮不要,但他豁不出去啊!
国科大的校长比嘴皮子比不过苏娇杨,只能将炮筒对准那些同苏娇杨坐在一起吃饭的人,“你们呢?国科大对你们不好吗?你们是不是马上就打算去国防科大了?”
那些人想说‘是’,但又不能明说,只能一脸尴尬地坐在那儿不吭声。
一看这动静,一看这反应,一看这表现,国科大的校长还有什么不懂的?
该懂的,不该懂的,他都懂了。
“苏教授,你这事情是不是做的有些不厚道了?我们国科大把你家娃儿招进来,是要好好培养的,结果你给我们来这么一出,就不怕有些人闹情绪,影响到了你家娃儿的前途?”
这话一半是气一半是威胁。
苏娇杨浑然不惧,她脸上做出了为难之色,“我相信国科大,肯定不会做出迁怒我儿子的事情。如果真的因为这些事儿影响到我儿子,那我就多来国科大看我儿子几遍,实在不行还能把我儿子接回去继续念嘛!我放心得很!”
她还要多来几次!
听到苏娇杨的这话,国科大的校长就一阵头疼,他赶紧摆手道:“你放心吧,你孩子我们肯定会照顾好的,你把他送来的时候,孩子是什么模样,我们到时候就给你按照什么模样给送回去,保证吃得好睡得好还能再长长个儿。你手里的科研项目那么多,能别来还是就别来了。”
苏娇杨一脸坦荡,“这哪儿行啊……搞学术研究不就得多多交流吗?闭门造车不好,也做不出什么成果来。国科大这边的学术氛围还是很好的,只是平台上拿到的项目到底还是太少。”
“就拿化工系来说,西山省那边委托给我们国重一个五十亿的大项目,我们国重和国防科大化工系的研究员齐齐上手,那也啃不下这个大项目来,我这不就想到了外援吗?”
“我看国科大化工系的张教授团队和江教授团队就不错,要是他们也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我们国重肯定会轻省许多,张教授和江教授的学术积淀足够,做的项目也都挺有质量,唯一欠缺的地方就是科研平台以及国际性成果,不过这都不算事儿。”
化工系的张教授和江教授知道苏娇杨要说什么,脸上的笑容虽然还算含蓄,但眼神里藏着的野心却算是明晃晃的,二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的课不止张教授与江教授,其它教授也都挺羡慕苏娇杨手头有那么多大项目的。
原先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混,这个人做的成果稍微多一点,那个人做的成果稍微少一点,但大体上不会差太多,每个人的脸上也都能过得去。
可现在半路杀出一个国重来,凡是去了国重的研究员都飞黄腾达了,原先不如他们的那些后背也一个个爬了上去,有很多人都拿到了终身级荣誉,其他人心里怎么会没有想法?
哪怕没有羡慕嫉妒恨,终归是会有些意难平的。
苏娇杨继续在那儿抛诱饵,“去国重做一个大项目,依照国重的惯例多发发文章,还能把之前做出来的研究成果也整理好,当作成果发表出去,顶多两三年时间,张教授和江教授就能去科学院或者工程院了,留你们国科大再这样按部就班地搞研究,怕是不知道还得熬多少年,你说这不是耽误人还耽误事儿吗?”
国科大校长的脸彻底黑了,“什么叫耽误人?苏教授你这话说的就有些扎心了。是,你说的有道理,去你们国重确实好,但你也不能这样不厚道啊!江教授和张教授是我们国科大化工系的顶梁柱,你直接把他们两个人都给挖走了,那我们国科大的化工系还该不该开了?该挖的你不挖,不该挖的你瞎挖,你这不是来祸害我们学校么?”
什么叫该挖的你不挖,不该挖的你瞎挖?
那些人就该挖,那些人就不该挖了?
国科大校长一说这话,饭桌上其他人的脸色瞬间就复杂了起来。人家只点名说了张教授和江教授,那这两位肯定就是国科大想留的,就是不该挖的,那他们这些没被校长特殊关照的,是不是就是该挖的?
扎心了!
国科大校长自个儿在那儿嘚吧嘚吧地说着,他越说越觉得气愤,浑然没觉得,自个儿已经亲手把很多人往外推了。
苏娇杨抬头,颇为复杂地看了国科大校长一眼,自打这位校长‘耿直’地说了那句话,苏娇杨就知道自个儿这次来挖人的事儿,绝对妥了!
话说回来,苏娇杨并不是真的因为国科大校长挖了葛君而记仇,特意过来国科大挖人的,是因为西山省的领导及时回头,想要‘挣扎’一下,看有没有办法再救煤炭资源一把,特意找上国重的门,去给苏娇杨松了一个五十亿的大项目,苏娇杨知道凭国重和国防科大的化工系是吞不下这个项目的,这才将主意打到了国科大的头上。
而且,苏娇杨这次的打算并不是‘挖人’,而是‘借人’。
瞅着国科大的校长憋得脸红脖子粗,仿佛随时都要被气得晕过去,苏娇杨赶紧道:“您先别着急啊,我又没说要从国科大地矿系把人挖走,我是打算同徽州省这边沟通一下,我们国重打算在徽州省建一个煤炭资源研究所,到时候这个煤炭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就得从国科大借一些了,又不影响你们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只是给张教授和江教授他们多提供一点项目,多提供一个做科研的平台,你急啥?这对国科大而言,不是好事儿吗?”
国科大的校长被苏娇杨这一句话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憋出一句话来,“确实是好事儿,你怎么不早说?”
苏娇杨摊手,她是故意不这么说的。
国科大的校长也是一个能站得起来也能坐得下去的,他知道是自个儿误会了苏娇杨,也知道苏娇杨是故意坑了他一把,不过他也不生气,当下就溜溜达达走出去,同饭店里的服务员要了一副碗筷和一张椅子过来,让张教授和江教授往两边挪挪,他插到了两人中间去,十分自来熟地拿起酒瓶来给自己添了一杯,端起来敬苏娇杨,“苏教授,是我误会你了,我敬你一杯!谢谢你抬爱国科大!”
苏娇杨也给自己添了一杯白酒,像是喝白水一样面色如常地喝下去,然后又给自己满上,挑眉看国科大的校长,“一杯怎么够,要不咱走三个?”
国科大的校长呼吸一滞,硬着头皮给自己满上,‘吨吨吨吨’喝了三杯之后,他感觉眼有点晕,头皮还有点发麻,这才后知后觉地想了起来,苏娇杨酒量超绝早就从石油工业部传到了其它部门,大半个华国学术圈的人都知道这回事,他是有多么想不开,才会主动同苏娇杨喝酒?
不过想到苏娇杨是来给国科大送项目的,哪怕喝一个烂醉,国科大的校长心里也挺舒坦,他微醺着同苏娇杨说,“苏教授啊,如果之后还有这样的好事儿,你随便来!多来我们国科大逛逛!我们国科大不仅化工系强,其它院系也很厉害啊!要是我们国科大有你们国重那样的平台,有那么多、那么大的项目,肯定比现在要强很多!”
“你们国重确实厉害,要是老张和老江他们能在你们国重熬出头,那我心里肯定是高兴的。这样吧,我也不和你争,咱这些搞研究的,最后发表成果的时候,不都得给项目承担单位排个先后顺序吗?只要是沾手了你们国重的项目,你们国重永远都是第一承担单位,你看成不?我知道我们国科大争不过,所以也就不争了!”
苏娇杨自是愿意,她又端起一杯来,“那我敬您一杯,往后我们精诚合作,互惠互利。”
明明苏娇杨只端起一杯酒来,国科大的校长看着却像是端起了九杯酒,那九杯酒在她眼前晃晃悠悠的,仿佛随时都要给他上演一个酒杯版的九九归一。
他再去看苏娇杨,突然发现酒桌上都是苏娇杨,一圈一圈的苏娇杨!
他醉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补昨天的那一更,下午还有两更。
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了,求点营养液吧!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董昀昀我们的师父 20瓶;岚、clmichaelia、萌萌哒的妍妍、沐鱼阳光 10瓶;玖秋…ぐ 4瓶;一花一叶 2瓶;凤凰花又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7章 苏娇杨怕了?
西山省的发展想要破局,必须实现以煤炭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转型,可转型两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的要命。
怎么转?
别看鹏城、沪上、羊城、杭城等都已经发展起来了,对西山省来说,这些城市的发展没有任何借鉴意义。
沪上原本就在搞金融、羊城一直都在搞对外贸易,杭城的旅游业从封建王朝发展到了社会主义,鹏城则是一张白纸,想怎么描绘蓝图就怎么描绘。
西山省不比这些城市,因为西山省是已经发展出固有模式的。
如果说撇开煤炭经济不要,那西山省就等于是白手起家,重头再来,西山省的经济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西山省的领导也没有心思‘慢工出细活’,所以,西山省领导人想拜托国重这边给他们想一个办法,既不用从头开始,还能力挽狂澜。
国重内负责研究发展经济学的那群研究员又是熬夜研究西山省的发展数据,又是拍桌子讨论,最终讨论出一个结果来——以‘煤炭衍生物’为主打经济的结构转型。
这个词听起来别扭,但实际上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既然西山省的经济离不开煤炭,那我们就不丢开煤炭,只不过是要将煤炭的存在形式变一变,既然火力发电站已经不需要煤炭了,那不如直接想办法将煤炭在地下变成流体,要么是变成液体,要么是变成气体,直接抽上来,还能避免采矿安全问题呢!
国重内发展经济学团队同地矿系与化工系的人认真讨论过,将煤在地下变成液体有点难,但变成气体是完全可行的!
众所周知,在氧气供应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煤炭会不完全燃烧,变成一氧化碳,人体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会中度,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休克至死亡。
一氧化碳就是一种燃料啊!
更别提煤炭‘气化’的产物有很多种,经过气化生成的煤气不仅可作为燃气直接民用,还可以用于提取纯氢、甚至能用来合成油、二甲醚、氨、甲醇等。
在国重的规划中,煤炭经过气化之后生成的‘煤气’几乎不会用来作为民用燃气,毕竟沿海地带已经建了那么多的可控核聚变发电站,那些发电站生成的电能已经足够供给了,但政。府也不会完全弃置燃气管道,万一电路出现故障,导致一大片的地方停电了呢?
‘燃气’不能少,只不过将来会以‘备胎’的形式存在。
这种方案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想要从技术上实现,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苏娇杨来国科大化学系借人,为的就是凝聚更多专家学者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努力,将困缚住西山省的瓶颈问题给解决掉。
————————————————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别提‘苏娇杨要联合国科大在徽州省设置煤炭资源研究所’的风还是国科大的校长亲自放出去的。
听到这一则消息的很多人都傻掉了。
不应该啊,这不是苏娇杨的作风!
掰着手指头数数,这都有多少个高校被苏娇杨给挖过墙角了?怎么到了国科大这儿,苏娇杨就搞第二套方案了?
为什么苏娇杨能同国科大联合建立研究所,就不能同他们学校建?
既然能用联合建立研究所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什么当初要从他们学校把团队连根挖走?
难道是因为他们学校的口碑不好,比不上国科大吗?
寻常的学校哪怕想到这一层,也不会太难受,可当初被苏娇杨狠狠挖过墙角的清大、金陵大、津大以及川蜀电子科技大等学校就险些呕出一口老血来。
苏娇杨这样做,不是明晃晃地打他们的脸吗?
这都不能算是打他们的脸了,这是把他们的脸拍在地上用脚踩!
当初被苏娇杨挖墙脚挖到无人搞应用数学的清大就难受得厉害,原先宋忠堂教授在清大的时候,清大甭管是理论数学还是应用数学,都是国内当之无愧的老大,后来宋忠堂教授一走,清大数学系就坐不稳这头一把交椅了,谁知道国防科大中居然半路杀出个苏娇杨来!
又是黑德尔猜想又是霍达猜想,凭借一个苏娇杨,国防科大数学系直接就冲到了国内头一把交椅上。
更让清大数学系系主任难受的是,苏娇杨貌似还学会了宋忠堂以及陈润之这两个老东西的那一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