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他们曾经发达,所以后生力量就要被倾轧,就要挨打。
  凭什么?
  如果学术界也不讲理、不讲公正的话,那只能换一个比较野蛮的方式——拳拳到肉的互殴。
  苏娇杨想用自己的力量,给这些不公正一个回击,哪怕她知道凭自己的力量无法驳倒这些不公正,但就算敲下一颗带血的门牙来,也是值得的。
  至于说这会不会对后续产生影响?自然是会的。
  华国自发地断掉了‘对外技术输送’,肯定就会有人站出来抗议,甚至苏娇杨能够想到,有些政。府力量都会介入其中,指不定会从别的领域制裁回来,比如说那些国重并未涉足的领域。
  但苏娇杨不怕,因为她手中捏着好几张王牌——高能电池供应、高精密机床供应……以及最重要的可控核聚变堆芯供应。
  只要有政。府机关介入,那她就捏紧手中这几张王牌。
  如今的高能电池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电池领域的宠儿,单单是高能电池项目,鹏城市政。府一年就能从高能电池产业群中薅走百亿税收,可见高能电池有多么的受宠,如果华国单方面对某个作幺蛾子的国。家实行高能电池出口管控,怕是那个国。家的常规秩序会在一周之内完全崩塌。
  当然,高能电池也并非不可替代的,只不过没有性能相当的替代品罢了,那些国。家紧急购买铅酸电池等老旧型号电池的话,应该还能挣扎一段时间。
  可苏娇杨又忍不住想,如果她真的动了这几张底牌,其它国。家就没有反制措施了吗?
  有!
  一定有!
  来而不往非礼也,只要他们敢出招,对方就一定会接招。
  可对方会出什么样的招数来反击?
  苏娇杨跑去发展经济学研究组拿了一堆进出口的资料,仔细分析过后,吓出一脑门子汗来。
  她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太偏颇了。
  华国目前正处在‘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急需要从外界补充养分、汲取营养,如果因为她的一时失误而断了这营养补给路线,那她就变成世纪罪人了。
  如今的世界是多极化世界,不同的经济体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经济体是农业大国,出口的粮食养活了许多其它国。家的人,而有的经济体是工业大国,出口的设备方便了全球,还有的经济体是劳动力大国,正在疯狂地从其他经济体中汲取营养,利用高密度低成本的劳动力来抢其它经济体的饭碗,哪怕一个饭碗里只剩下一粒米饭,只要抢的饭碗多,就能够让人们都吃饱饭!
  等饭碗抢过来了,之后便可以谋定而后动,别人就得看他们的脸色讨饭吃了。
  华国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当然,这条路线并非华国独自获利,而是互惠互利的。对于其它经济体的人来说,如果将同样的产品交给华国来生产,就能够大大降低他们的成本,消费者购买时,也能少花一点钱,何乐而不为?
  只不过某些国家的就业岗位会减少一丢丢罢了,相信以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他们不会在乎这些就业岗位的(嘻嘻嘻)。
  如果真的按照苏娇杨想的那种拳拳到肉的方式来,怕是这条路就走到头了。
  苏娇杨迅速将自己心里的那点儿想法给掐灭了,然后认真审视桌面上放着的那些材料,将华国的短板一块一块地揪出来,她接下来要搞的研究也明晰了。
  粮食问题依旧是悬在华国人民头顶的大刀,若是那些出口粮食给华国的国。家突然断供,怕是会重回饥荒年代。
  苏娇杨捏了一把拳头,将指关节捏的咔咔作响,她心道,“那下一个研究项目,就与粮食增产相关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我会早点更新的,给各位小主跪安。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偏偏就想看你哭 11个;Kate、秋日暖阳、amandaxing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天空已微蓝 70瓶;太阳雨 27瓶;偏偏就想看你哭、amandaxing、吃货的元祖 20瓶;天空之城不再寂寞、幸福的叶子 10瓶;25902299 5瓶;静者长安 3瓶;箬雪、凤凰花又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3章 新的项目
  正是因为看到了的更多的短板,苏娇杨才会越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力量的不足。
  唯有将这些短板都一块一块补起来,才有更足的底气同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掰手腕。
  粮食问题永远都是国计民生的根本,苏娇杨斟酌了一晚上,第二天便将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所有课题组的组长召集了起来,共同商议科研立项的事情。
  国重早已今非昔比,当初的国重想要申请一个课题,需要四处求人拉关系找经费,而现在的国重只要愿意立项,有的是机关单位亦或者是企业机构捧着经费找上门来求合作。
  苏娇杨同这些课题组内的元老们说了自个儿打算立一些农林渔牧方向的研究课题之后,这些课题组中的元老都被着实吓了一跳。
  孙主任犹豫片刻,道:“苏主任,这农林渔牧并不是我们的专长啊……如今各高校、各研究院所的研究方向已经基本定型,擅长农林渔牧研究的人才多数都集中在农业大学或者农科院那边,咱们同那些人相比,一没有人才储备,二没有技术储备,想要做这样的项目,根本没什么优势啊!”
  唐玉环教授也开口道:“而且我们国。家在农林渔牧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袁老先生,他带领的团队为我们国。家的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水稻产量翻了好几番,而且对于很多原先并不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地,他们都做出了技术攻关与突破,我想,我们还是别掺和了。”
  苏娇杨摇头,解释道:“看来你们都误会我的想法了,我提出这样一个课题,并非头脑一时发热就做出决定的。我们国重就算要搞农林渔牧方面的研究,那也不会和袁老他们的研究课题重叠。”
  “你们说的我都明白,我们没有专业对口的人才储备与技术储备,但农林渔牧的研究又不仅仅是育种育苗和改良作物品质,这些研究课题都是针对农作物本身的,属于作物个体研究。”
  “我提出的课题,是要结合我们国重的优势,不管是数学优势、计算机优势,还是工业设计优势,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储备与人才储备,去攻克一些集群作物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的数学地质团队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土质情况、降水基本情况、交通运输情况、气候变化情况等研究不同地域最适宜种植的作物,还可以结合地球化学的特征来研究地下水迁移规律,预判三年后、五年后、甚至是十年后,这些地域最适宜种植的作物类型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会的话,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提前做出布置?”
  一听到苏娇杨还要给数学地质研究组分配研究工作,孙主任当下就傻眼了,“苏主任,数学地质研究组现在忙着呢!忙着呢!”
  苏娇杨摆摆手,让孙主任把想说的话给吞回肚子里去,她没理会孙主任的抱怨,又看向负责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薛成仁教授,道:“发展经济学研究团队也得加入进来,我给你们提供一个思路,具体该怎么做,你们自己考虑。”
  “比如说,你们可以进行植物种植配比关系的研究,根据国内的供需关系以及不同地域的土壤生产力等多种因素来决定种植配比,比如说,在什么地方种植大豆、在什么地方种植小麦、在什么地方种植玉米高粱等。”
  “在保证国内供求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再向远处考虑考虑,看我们应该如何种植,才能使得农业也称为一个吸金力强的聚宝盆?放着这么多的土地不种,实在是辜负了老人口中的那句‘土能生万物、地可蕴黄金’。”
  发展经济学研究组最近几年的研究项目倒不是很多,研究压力也不大,如今听到苏娇杨给安排的任务,那薛成仁教授点点头就答应了。
  苏娇杨又将目光看向唐玉环教授,她那炽热的目光把唐玉环教授给看得眼皮子狂跳。
  唐玉环教授赶紧道:“苏主任,你这么看我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同我直说就是,不要用这种复杂的眼神看着我,把我看得心里直发毛,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苏娇杨嘿嘿一笑,说了自己的打算。
  “唐教授,您可以带领您的工业设计团队尝试着着手进入农机设计领域,诸如说收割机、播种机、锄草机、脱粒机等等。利用高精尖的技术来将老百姓的双手从辛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尽量实现高精尖技术与中低端技术的接轨与过渡。”
  “唐玉环教授,你们多费点心思。我同你们说的这个研究方向,其实是我早就想找人做的一个研究方向了。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在高精尖仪器铸造领域,我们国。家得益于科研人员的勠力同心,近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这些比较片面的繁荣就忽视了我们在根基上的不足。”
  “我们的超级列车早就实现了音速,现在已经走上了超音速的大道,但我们的老百姓现在种地的时候,用的还是镰刀锄头,有些地方条件不错,田地里装了自来水井,也配制了抽水机,但有些地方的条件艰苦,种地浇水锄草收割等,靠的还都是老百姓的双手……这就是我所说的根基上的不足。”
  “唐教授,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虽然看起来同我们国重没什么关系,但我认为,这是所有科研人员都必须承担的使命。”
  “原先我们国重的项目繁多,我有心想提一下这些方面的项目,大家也分不出精力来做,如今国重的项目渐渐少了,我暂时还没有想好下一个课题,不如大家就先把这个‘农业与工业化与智能化’三位一体的项目给做了。”
  “这个项目对于别的研究机构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但对于我们国重来说,凭借我们的人才储备与技术储备,完成这些课题的研究并不难,甚至可以用简单来形容,大家就当成是为了回报社会而做的公益项目研究吧,也能当成是劳逸结合。做了那么多困难的项目,现在做一个简单的项目来调剂调剂脑子。”
  听了苏娇杨的这一番安排,国重里的人总算明白苏娇杨口中的‘农业项目’是什么了,并非拿自个儿的弱点去硬碰硬,而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去尽力做学科交叉的研究,为农业研究尽一分力。
  ————————————————
  国重内部将大致研究方向确定下来之后,苏娇杨便催着不同研究组的人赶紧确定项目方案书,等每个研究组都拟好项目方案书,她挑挑拣拣地做了一些修正,然后汇总成一个大的项目书,便带着去农业部了。
  对于农业部而言,苏娇杨的到来那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尤其是在听到苏娇杨说,她只是过来申请一个项目之后,农业部的人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连给自家领导打电话的声音都是抖的。
  “领、领、领导,苏娇杨来了!国重那个苏娇杨来了!是国重啊!国防科大那个国重啊!”
  这通电话就好比是催命符,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将在家午休的农业部领导催了过来,那农业部的领导见了苏娇杨之后,脸上堆着满满的假笑,客套着问,“哎呦,这不是苏主任吗?什么风把你给吹来我们农业部了!”
  苏娇杨瞅瞅天气,如今正值秋冬交接之际,京城里吹的是西北风,便如实答道:“是西北风。董部长,咱们之前见过,就是前几年在京城开会那次,你记得不?”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农业部的董部长就生了一肚子火气,“怎么会不记得?当初苏主任不就是为了给可控核聚变争一些经费吗?都差点拍桌子同我打起来了。”
  “我记得苏主任你不仅同石油工业部争、同地矿部争、同国防部争,连我们农业部和卫生部都没有放过,石油工业部、地矿部和国防部同你有旧,你同他们一起做了不少的项目,给他们挣了不少面子,你找他们争经费,他们就算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捏着鼻子忍着气也得把经费匀给你。”
  “但我们农业部和卫生部可与你没什么旧吧,你那一年为了可控核聚变,直接从我们这边夺了四分之三的经费过去,怎么,今天来,又是想找我们要经费的?要经费没有,要命倒是有一堆。”
  ————————————————
  农业部的董部长说的是当初可控核聚变项目刚刚取得突破,试验用的发电站建好之后,可控核聚变的项目经费已经花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经费全部加在一起,都不够再建一个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而苏娇杨的打算是全力推进发电站的更新换代,彼时就出现了巨大的经费漏洞。
  项目经费从申报到批准,中间隔了将近小半年的时间。
  苏娇杨需要的这笔项目经费,本应当是由国。家直接做好预算的,但因为相关部门做预算的时候,可控核聚变试验发电站还没有取得技术突破,故而那一年便没有做相关的预算,而技术突破刚好发生在项目经费从申报到批准的时间间隔里,经费还没有下拨,但预算却是没有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可控核聚变发电站想要落地,就必须等一年的时间,等来年做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时候,将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的预算给写进去,等明年拨款之后,可控核聚变发电站才能大规模推进落地。
  而可控核聚变项目是整个核工业团队的心血结晶,其中压着不知道多少个研究成果等着发表,耽搁的时间越长,这些成果被泄露的可能性就越大,等成果被泄露、论文被抢先发表之后,会直接关系到可控核聚变项目的验收工作,而且理论研究向来是赶早不赶晚,一旦晚点,这成果就不知道会变成谁的了。
  一座实验型可控核聚变发电站根本无法证明那些理论的正确,至少需要六到十座发电站来验证那些理论,才能将那些理论坐实……整个可控核聚变团队都在与时间赛跑。
  当时的情况紧急,苏娇杨不得不豁出脸皮来,憋出一个馊主意,那就是去‘借经费’。
  说的好听点,那是‘借’,说的难听点,那和‘明抢’没什么区别,虽说苏娇杨答应了要还这些财政专项资金,可那都是半年甚至一年后的事情了,哪个部门不是嗷嗷等着要用钱?哪有部门愿意把钱借给苏娇杨?
  像石油工业部、地矿部与国防部,一来是他们与苏娇杨有旧,二来则是他们这些部门本身并不是急缺经费的单位,哪怕稍微等上一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农业部与卫生部不一样来,他们同苏娇杨没什么交集,凭什么把经费借给苏娇杨?
  再者,他们都等着急用经费呢!
  农业工作哪一年不得开展,卫生工作哪一天不用开展?方方面面都需要钱,结果苏娇杨豁出脸皮用几近于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把钱从中央财政给要走了,钱都没有经过他们的手,差点把两个部门的领导气得当场撒手人寰……
  虽说后来没过三个月,苏娇杨就从可控核聚变的电费营收中筹够了钱,将找他们两个部门借的钱都给优先还了,并未给这两个部门造成什么实质性的耽搁,但这两个部门的领导还是气不过!
  苏娇杨那叫借钱吗?那叫挖人家的祖坟!
  哪有那种狮子大开口的借钱方法?一张嘴就借走了四分之三的专项资金,等于是借走了三个季度的钱。
  哪怕后来苏娇杨解释说,借四分之三的专项资金是因为她有把握在一个季度内将借走的钱给还上,但这两个部门的领导还是没消气。
  你上下嘴皮子一碰,说自个儿能还上,谁能给你做保证?
  你说能还上就能还上?我们敢信你的这些鬼话吗?
  万一时间到了,你没还上,我们后面三个季度该怎么开展工作?
  出于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关系,在专项资金被强行借走的那三个月里,农业部和卫生部的领导甭管做什么都是抠抠索索的,能省钱的地方必定竭尽全力地省钱……直到苏娇杨卡在第三个月的尾巴上把钱都给还了,农业部的领导和卫生部的领导才松了口气。
  苏娇杨当初借钱的时候,农业部的董部长就在场,当场董部长怼苏娇杨说,“你们可控核聚变的项目是项目,我们农业部的项目就不是项目?种不出粮食来,你们国重的人能有饭吃?”
  苏娇杨当场就回怼了过去。
  “什么叫我们可控核聚变的项目?这发电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怎么了,我们搞可控核聚变发电站是为了给国重发电,到时候带来的一大圈便利,你们农业部不受益?就算你们农业部种不出粮食来,我们发出来的电都能拿出去卖钱买粮食,怎么,你们农业部种出来的粮食能够拿出去卖了拿来买电吗?有哪儿会卖给你们电用?”
  “粮食种出来是给全国人民吃的,发电站发出来的电就是只给国重用的?你要是能保证之后绝对不用一度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发出来的电,你们的经费我就不借了!稍微一有点事情就我们国重我们国重,怎么了,我们国重不是一直都在为人民服务吗?”
  “你身上穿的衣裳是化纤的对吧,那化纤是从石油里提取出来的,全国的石油开采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大突破,也是我们国重做的项目,照你刚刚那思维,一动嘴皮子就要将我们国重给孤立出去,是不是这衣服也不该穿了?”
  “回去翻翻你家的家用电器,看有多少专利是国重设计的,但凡和国重有关的东西,你都甭用了!夏天吹电扇,冬天吹空调,日子过得爽不爽?扒拉扒拉使用说明书,看看里面有多少国重的专利,你也甭用了,夏天摇蒲扇,冬天抱汤婆子去!”
  有董部长‘身先士卒’地触霉头,卫生部的领导哪里还敢说话?更别提卫生部的领导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十分清楚,他有心脏病,哪怕并不是很严重,但若被苏娇杨那刀子一样的嘴皮子给怼上一通,怕是他也得含泪奔赴黄泉。
  卫生部的领导连挣扎都没挣扎一下,十分‘深明大义’地答应把专项资金借给苏娇杨,先用来发展可控核聚变项目,他当时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事急从权,既然可控核聚变项目急着用,那把我们的经费暂时挪给可控核聚变项目也不是不可以,毕竟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嘛!苏主任,你先不要着急动气,有问题不怕,我们大家联手解决问题就是。”
  末了,卫生部的领导还踩了董部长一下,他说,“老董,你不要这样固执,更不要搂着手里那点钱不放,人家又不是找你要钱,只是借去借用一阵子,等他们的专项资金拨下来之后,肯定会还你,你这么小气干什么?”
  董部长当时就被气得七窍生烟了。
  ————————————————
  如今苏娇杨找上门来,定是有事相求,董部长就想借着这个机会撒一撒心中的怒气,好好涮苏娇杨几下。
  苏娇杨听出了董部长嘴里的意思,她知道自个儿当初做的事情不地道,但也懒得辩解,直接把做好的项目书从包里拿出来,递给董部长,“我们国重想从农业部申请一些项目,你看看吧,看完之后给个话,这项目能不能批。”
  “搞笑呢?你们国重是研究什么的,还能和我们农业部有了交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快点把你这项目书拿回去,我们农业部不需要,也不稀罕你们国重给我们做什么项目。”
  苏娇杨眨巴眨巴眼,“真的?你确定不看看?要是这钱从别的地方申请到了,我们做的还是农业部领域的项目,到时候农业部的脸可就不好看了。董部长,你确定不仔细考虑考虑?”
  董部长犹豫了一下,脸色黑成了锅底色,“算了算了,我给你个面子,你先坐下等等,把项目书拿过来给我瞧瞧。我和你说,如果你这项目书做的不好,到时候我说拒绝就拒绝,你可别想拿你的面子压人。要是搁国防部、石油工业部和地矿部,你的面子或许还管点用,搁我们农业部,你的面子一点用都没有。”
  苏娇杨冷笑,“你先把项目书看完吧。不过你可看的快一点,万一你看完了,我也临时改变主意了,到时候怕是就会让你失望了。”
  董部长没有吭声,理由是,在看到苏娇杨递交上来的那项目书的目录时,他就被震惊到了。
  如果苏娇杨打算带领国重的研究员搞常规农业研究,比如育种育苗、粮种杂交之类,他还真会慎重考虑一下,毕竟他从没听说过国重有这方面的研究。
  但苏娇杨带来的项目书中写的农业研究与常规农业研究不一样,甚至说,同国内绝大多数农业研究队伍搞的东西都不一样,虽说苏娇杨这本项目书中提到的东西并非没人搞,但搞的人并不多,只能算是散兵游勇的小猫三两只,要是苏娇杨真打算带团队搞,希望非常大!
  且不谈那些种植区域规划,有利作物优选等项目,单单是农机项目,国重要是能给搞出来,那这个项目就值得立!
  如果一般团队说要搞农机研究,董部长还会有所担心,但苏娇杨在项目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