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世家子-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桂香刚要开口问,钱老太太如同机关'枪似的,突突的往外头说道“你姐送来了三个小金牌过来,你说你这当妹妹的,好意思送的太差吗?”
  一边说着,一边伸长了脖子,瞧着桂香手里头带的东西,桂香颇为看不上老太太的行事,把上头的布掀开,里面放着的又是一件衣服。
  钱老太太别的不说,看到衣服自然是心里头有了阴影,尤其是桂香送过来的衣服,心里的阴影就更大了。
  偏偏衣服这东西,又不能剪下来看看里面到底放的是棉花柳絮,还是些没有用的的破布头。
  钱老太太脸色难看,对着桂香爱搭不理,反而是桂花和两个孩子稍微受到了一点优待而已,可是这也就仅仅只是一点点的优待而已,和钱家的两个金孙孙,那待遇是完全没法比的。
  桂花也不想因为一顿饭让自己孩子在这里受委屈,东西送到了地方,再和桂香说上几句话,刚刚晌午才过,桂花和桂香两人就带着孩子走了。
  当然,她们走了,钱家也是没有人挽留的,钱家对榨不出油水的出嫁女的态度,一贯是可有可无的。
  嫁的人家有钱顶什么用,男人能打猎赚钱,又有什么用处,还不是半毛钱不能拿回娘家来,提起这边,饶是他们再怎么看不起冯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冯老太太管女儿真是有一手。
  都是四个孩子妈的人了,还能听冯老太太的话,补贴着冯家,这都不能说是冯老太太有本事了,她们都差点怀疑,冯小莲是被人下了降头了。
  ――
  “姐姐姐,你送妈的是什么东西啊,妈这么高兴”桂香好奇问道,说钱老太太高兴这都是比较含蓄的说法,嘴都快咧后脑勺去了。
  桂花从兜里拿出一块闪闪发光的小金牌“也给你一个”
  “你怎么给了这么贵的东西,就算是镀金也不便宜啊!”桂香连连拒绝。
  桂花偏偏恶趣味的不告诉桂香,沈爱党闷闷道“桂香你就拿着吧!这东西平均一毛多钱做的,镀铜的小金牌”
  说道最后五个字,沈爱党是咬牙切齿的,还好钱老太太财迷自己收了起来,多摆弄几下,万一穿帮了看她还怎么收场。
  冷风呼呼的吹,地上的雪被吹到半空,吹得人睁不开眼“那回头妈知道了,你怎么办”这给娘家送假金子,就是有八张嘴,也说不出什么道理来。
  “我什么时候说黄色的东西,就肯定是金子了,她们自己想得,可怨不得我”桂花语气轻快的说道“我还觉得妈给我陪嫁的被子里面有五百块钱呢,我没得到,现在也能回去要了。”
  桂香眼前一亮“姐你真聪明”
  “你也不差”桂花挑眉回道。
  沈爱党带着几个孩子,跟在这两个姐妹的后面,听她们怎么有本事的骗了钱家一次又一次的全部过程,以及两个人的互相吹捧,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冯家如今也是难得一见的和谐,欢快,大丫二丫自打出生到现在,第一次坐在了冯家的饭桌上,吃着热气腾腾的大米饭,碗里还有冯老太太分过来的鸡蛋羹。
  两个人眼中一片茫然,最后见冯家的宝贝壮壮吃了蛋羹,她们也跟着吃起来,等壮壮吃完了蛋羹,就要抢她们的了。
  冯老太太难得一见的没有骂大丫二丫是赔钱货,死丫头,一口一个外孙女外孙女叫着。
  小莲也是享受了一把哥哥弟弟们全体的关爱之情,回趟娘家,简直就是容光焕发。
  晚饭更是给了小莲他们一大盘的猪肉芹菜馅饺子,小莲的大哥,也是笑着道“以后没事多回回娘家,我们都挺想你的。”
  “就是就是”大嫂蓝氏,也跟着夫唱妇随道“像小莲这样贤惠开朗又有良心和本事的人,可真不多了”
  “二姐你可真厉害,能从家里带来……”女子话没说完,被身边的男人捅了一下,朝着沈爱国的地方努了努嘴。
  女子立马把话咽了回去,如果她的婆家知道自己给娘家带回来小金牌,现在肯定闹起来,再想想小莲给的时候,都在偷偷摸摸的给,女子心里有了几分感悟。
  这个小金牌,怕是见不得人的。
  “二姐……”又是一通甜言蜜语下来,小莲被说的直接找不着北了,恨不得分分钟为娘家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沈爱国一头雾水的看着冯家人,心里纳闷,这明明什么东西都没给,她们怎么还反倒是高兴起来了。
  冯家还要留小莲在家里住上一个晚上,小莲心里高兴,还是拒绝了,她一个人是十分乐意在娘家住的,可是带着男人和四个孩子,住一晚上得浪费多少粮食呢。
  小莲走的时候,第一次受到了全家人热烈欢送,沈爱国一路上还在嘀咕“你们冯家这次怎么对咱们这么好呢?”
  连一直不被待见的大丫二丫都能吃上米饭,小莲心里有些慌乱,随即道“怎么会呢,爸妈一直都对几个孩子很好很好的。”
  几个人回到家里,沈老太太正在和沈爱军说话,想着刚到家的儿子,待不了几天就走了,更是舍不得,变着法的做好吃的。
  过了正月,沈老太太哭着喊着送走了沈爱军,几个孩子也跟着沈爱军道别“三叔”一道稚嫩的声音传来,大家一时半会的都没反应过来,还是桂花先反应过来,阿宝会说话了,会说话了。
  沈爱军抱着婴儿,高兴的不行“多喊几句三叔”
  沈淮安闭上眼睛“三叔,三叔”的喊了两声,他是打算和沈爱军处好关系,可不是这种处好,沈淮安他只是试一试,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开口说话了。
  沈爱军还要继续逗弄,可是想着火车快要到了时间了,也就只好恋恋不舍的看着孩子走了。
  颇为伤感的氛围,因为沈淮安会说话而被驱散,沈老太太抱着婴儿“阿宝叫奶奶,奶奶”
  “奶奶”沈淮安叫道,现在想想,这个时候会说话了,也算个恰当的时候。
  “我是妈妈”桂花指着自己,满脸兴奋道。
  “母,妈妈”沈淮安刚要喊母亲,到了嘴边生生改口。
  “爸爸”沈淮安喊完后,沈爱党也是傻乐。
  对上二房那两口子时,沈老太太有了些许尴尬,之前还没觉得什么,可是孩子能说话了,就是感觉有点尴尬。
  二房在这里,沈爱党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让孩子叫爸妈,她们肯定不愿意。
  “二叔二婶”沈淮安不解的望着这一大家子,尤其是桂花,这个母亲看起来挺精明的,现在他是大房的孩子,当然该叫二叔二婶了。
  沈爱国还能勉强接受,小莲就受不了了,天天看着自己的孩子管别人叫妈,那个当母亲的人受的了这种事情。
  沈淮安可不管这些,见场面尴尬,直接在沈老太太怀里就开始睡觉,这种事情,过继了他就是大房的人,如果过继还黏黏糊糊的,那过继的意义在哪里。
  将来他可一点都不希望沾上冯家那群吸血虫,别看现在冯小莲消停了,那是因为没钱,等开春粮食下来了,有了钱了,还有的闹。
  至于沈爱国,沈淮安清楚,沈爱国根本就压不住冯小莲,现在之所以显示能压得住了,也是因为身边有沈老太太压着。
  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第26章 

  冯小莲虽然明知道孩子自己扔了,如今也是过继了; 和他们家没有关系了; 可是听着小孩那一声声的爸妈,心里就喘不过气来。
  桂花也没在这个地方说话; 扎他们的心,抱着孩子进屋; 笑呵呵的教孩子说话去了。
  “阿宝现在能说话了; 那是不是也该给阿宝起个名字了”桂花说道。
  “妈不是说等阿宝发电带着阿宝去找人起名字吗”沈爱党道“这件事情妈心里应该有数”
  桂花点头,她实在是太高兴了,又抱着阿宝在炕上腻歪了好长的时间。
  冬去春来; 山上的白茫茫一片渐渐融化; 雪渐渐融化; 山上那些灰秃秃的树枝经历了一场春雨的洗礼后; 冒出来小小的树叶; 地上的小草; 也若隐若现的露出小小的尖角。
  远远望去,山上已是一片翠绿; 桂花抱着孩子; 和沈老太太一块去给孩子起名字,找的是镇上的校长; 但凡家里头有点钱的人家,打算供孩子读书的人家,都会花上二十个鸡蛋请人起了个名字。
  只见那老者道“淮者,至清之水也。安; 乃一世长安,这孩子便叫淮安,沈淮安”
  沈老太太和桂花得了名字,又和老先生道谢后方才离开,这可是小学的校长,过几年阿宝上学了,还是阿宝班主任的上司呢,可不能马虎了去。
  桂花走一路,笑一路,从今天开始,她们家阿宝也有名字了,就叫淮安。
  得知这个名字时,沈淮安脑海中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今生他还叫沈淮安啊,这样也好,不用他去适应新的名字了。
  冯小莲穿的粗布衣服,胳膊肘处还用大花布打了个鲜明的补丁,生怕旁人不知道她衣服打了补丁似的。
  过段时间也就是农忙的季节了,现在地里头的活也不算少,沈老太太没了折腾小莲的心思,桂花最近哄着孩子,巴不得二房的人快点离开。
  在这对婆媳相同的心思下,二房再次和大房分开了,这次沈老太太给了二房五十斤玉米面,顿顿糊糊和玉米面饽饽的吃,再就这野菜,肯定够吃到庄稼下来的。
  沈老太太把粮食递给沈爱国,看着冯小莲,没好气道“爱国,有些话当妈的就不说的太明白了,免得招人烦,这些粮食就交给你了,你们二房从现在开始就真正正在的当家做主了。”
  “不过丑话说前头,这五十斤粮食如果再没了,你们全家哪怕上山去啃树皮,我都不会多看一眼”沈老太太盯着小莲,明显冲着沈爱国说道。
  沈爱国在大房这里拖家带口,白吃白喝了好几个月,也是清楚了自己家和大哥家的区别“妈,回头我就把家里头的柜子上锁,钥匙什么的都在我自己身上,大丫二丫现在年纪大了,以后家里头做饭的活就是她们的,肯定不让小莲沾手上半分”
  哪怕沈老太太没提冯小莲的事情,沈爱国也要当着沈家人的面作出保证来,别的不知道,他就知道,二房再跑大房家里头蹭吃蹭喝一回,兄弟情就被他们全都给蹭没有了。
  桂花一副傻弟弟终于长大了的样子看向沈爱国,没说什么话,直到沈爱国拎着粮食回屋,真的找出把锁头来,小莲才意识到,沈爱国这次竟然是真的不让她碰粮食。
  家家户户全都是男主向女主内,沈爱国不让她管粮食事小,她不能管家了事情才大呢,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她冯小莲嫁入沈家,为沈家生儿育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
  沈爱国看小莲的模样,想着她从过年到现在,难得消停了几个月,安慰道“放心,就算是让大丫二丫做饭,我管家里的粮食,也肯定不会饿到你一顿,咱们家吃什么,你就肯定也是吃什么的。”
  沈爱国觉得他的话说的已经够清楚的了,再说了,就五十斤的玉米面,也没什么值得争的。
  “现在天也暖和了,回头我再去镇上看看有没有人需要搬砖的,赚了钱回头再买点大米回来”沈爱国知道五十斤玉米面,家里这么多的人吃,肯定吃不了多久的,他这么说也是为了让小莲放心。
  他肯定不会饿到全家人了。
  小莲铁青着脸,大丫二丫两个人脸上带笑,露出豁口的小门牙“爸您放心我和二丫,肯定会做好每天的饭的”
  太好了,从今天开始,她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大丫二丫真棒”沈爱国夸道。
  “没良心的小兔崽子”小莲对着大丫二丫骂道,这段日子,大丫二丫这样的话,已经听腻歪了。
  索性直接当成没有听到。
  这种行为又把冯小莲气了个够呛,早知道闺女这么不听话,她就不该生下她们来。
  饶是冯小莲再怎么不乐意,家里头的粮食她也碰不到了,做饭的时候,冯小莲盯着大丫一碗一碗的往锅里倒玉米面,那叫一个心疼“够了够了,你们都是猪吗,吃这么多的玉米面”
  “一共就五十斤玉米面,吃光了,就没有了”
  刺耳的声音响彻在大丫二丫耳边,二丫不服气的想要再放玉米面,还是大丫拦住了二丫,家里头确实只有五十斤玉米面,确实应该剩着点用,虽然自己妈说的话不太中听,可是这也是实话。
  家中的伙食从大米饭好多菜,变成了玉米面糊糊配咸菜,家里头的人吃的都很不适应,可能是因为有冯小莲这样的妈的缘故,大丫二丫倒是吃的自得其乐,最起码没让他们饿肚子。
  反而是大宝二宝吃的很不适应,小莲一时间也有些没反应过来了,见到大办二宝的样子,简直心如刀割“妈也真是的,家里头也不缺粮食,就是给咱们五十斤大米又能怎么样,吃饭的还有老沈家的根呢”
  沈爱国听到那句老沈家的根,眉头一皱“可能是怕你把五十斤大米拿回家换五十斤玉米面回来,妈怕你折腾的太麻烦了,就给了玉米面吧!”
  小莲被这话一噎,心里头顿时一片凄凉,当着沈爱国的面,抱着大宝二宝道“乖宝儿,凑合着吃,等妈过几天,做点针线活,给你们换大米吃,谁让咱们娘三儿命苦呢?”
  沈爱国听着这话,气的上气不接下气,他们是命苦,他们命到底为什么苦,谁造成的,你一个罪魁祸首还有脸抱着儿子哭,是不是欺负儿子小,不懂事的。
  沈爱国还没开口,大宝二宝也跟着哭了起来,仿佛他们的命真的苦的不行。
  沈爱国拍了拍桌子“再哭下去,玉米糊糊就没有了”
  一句话,母子三人乖乖的去盛玉米糊糊,沈爱国刚要松口气,就看到母子三人一边哭一边吃玉米糊糊。
  典型的哭都没耽误她们吃。
  沈爱国……
  ――
  今儿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山也清来,水也清,冯老太太瞧着天气,再听着吵着要吃肉的宝贝疙瘩的哭声,琢磨了半晌,还是决定把小金牌拿出去换钱花。
  黄金永远都是增值的,本来冯老太太还打算把这个东西当成传家宝传下去的,可是现在壮壮要吃肉了,从沈家弄回来的钱,也被冯老太太花的差不多了。家里头的钱,那是留着给自己两个孙子上学娶媳妇用的,可不能乱花。
  冯老太太决定去把小金牌给换成钱,给壮壮买肉吃,冯老太太要出门,家里头的大儿媳妇见状立马跟上“妈,壮壮还想要吃点糖,家里头也好几天没买肉了,我去陪您买东西去,回来的时候也能帮您拎东西”
  小儿媳妇见状,也是厚着脸皮的跟上,这种事情可不能少了她,大房壮壮可没少占便宜呢?她也得为自己的小家考虑考虑,欺负她们家灰灰现在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是不是,想占便宜,还得看她这个当妈的答不答应。
  冯老太太不知道两个儿媳妇的明争暗斗,只要不亏了她们家孙子,怎么着都成,她们冯家,统共就两个金疙瘩啊!
  冯老太太拎着小金牌,兴致冲冲的跑到镇上的当铺,要求把小金牌给当了,那人看着金牌上面的观音托瓶雕刻的不错,掂了掂手上的分量,比了个一的姿势“一块钱”
  冯老太太一听这就不干了“这可是金的,纯金的,你怎么能给我一块钱呢?”
  当铺做的长久生意,讲究诚信为本,不干这坑人的勾当,听冯老太太这么说,人不干了“什么纯金的这就是镀铜的,连镀金的都不是,里面就是一块木头,我给一块钱还是看在上面的雕刻功夫不错的份上给的!”
  冯老太太当即有些懵了,也顾不得保密的事情了,直接嚷嚷道“这是我女儿过年从娘家给我送回来的,怎么会是假的呢?”
  这在她眼中一百多块的东西,直接缩水成了一块钱,冯老太太自然受不了这样的刺激。
  “呦,我当是谁呢,这不是冯老太太吗,怎么拿假东西典当,被发现了”说话的也是个老太太,和冯老太太从小比到了大冯老太太不想在宿敌面前,丢了面子,连忙道“我去另外一家看看”
  这不信任的态度,看的老板一阵火大“把上头的黄铜弄下来,就能看出里面的木头来了。”
  “你胡说,胡说”冯老太太激动道,她不是没怀疑过金牌的真假,可是自己的女儿什么样子她清楚,哪怕是两手空空的来,借她两个胆子都不敢给她假金子。
  当铺老板旁边就有刀子,众目睽睽之下,在金牌后面剐了又剐,只见金黄色的粉末簌簌而落,老板指着落下的黄铜粉道“这就是块镀铜的木头,这些就是黄铜粉,老太太你看……”
  冯老太太看到里头全是木头的一瞬间,整个人都傻了,她这回真是丢人丢到了姥姥家,旁边的死敌还在这里嘲笑她,没等当铺老板说完,冯老太太直接眼前一黑,眼睛翻白,倒在了当铺里头。
  这一幕,真真是把随行的两个儿媳妇吓死了,就连看热闹的也顾不上看热闹了,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一群人发出杀猪一般的声音,还是冯老太太的“宿敌”用家里的牛车把冯老太太拉去了医院。
  当着冯老太太的面没提的人,在冯老太太被牛车运走之后,倒是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冯老太太信誓旦旦的那句“我女儿在婆家带回来的”也被传出老远。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给娘家东西顶多嘀咕两句,也无伤大雅,可是这直接给娘家假金子,把亲妈气晕的事情,可是独一份。
  镇上少不得有人沾亲带故,冯老太太很快被人认出来庐山真面目,冯家唯一的出嫁女冯小莲也是真的在镇子上火了。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的时候,没有人发现,一个同样拎着小金牌的人,偷偷摸摸的走了,直到到了人迹罕至的村子里,钱老太太真正松了口气,还好她今天磨叽了一段时间,不然今天丢人现眼的,可就是她们钱家了。
  钱老太太知道三个小金牌不可能全是金子做的,她想着,哪怕是镀金的也行,谁成想,这玩意竟然是镀铜的。
  钱老太太后怕的同时就剩下火冒三丈了,可是想着镇上传的风风火火的话,她去讨公道,凭桂花的性子最有可能的是大家一块丢人,让她拿出钱,明摆着就是不可能的。
  钱老太太想了想,心不甘情不愿的咽下这口气,人啊,还是有点阿q思想的好,最起码和被活生生气晕在当铺的冯老太太比起来,她应该知足才是。

  第27章 

  钱老太太这头心不甘情不愿的看戏,听听周围的八卦; 日子还是勉强过的下去的。
  冯家这边可就乱成了一锅粥; 原本想着进镇上买点东西,结果小金牌非但一分钱没有卖到; 还把冯老太太给弄进了医院。
  好在冯老太太这只是一时急火攻心,喝点红糖水; 躺个两个小时也就醒了; 醒过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摸自己的小金牌。
  大儿媳妇连忙颇有眼力见的把小金牌递到老太太手里,冯老太太本来有点血色的脸; 见到小金牌后头被划掉的黄铜粉; 以及里面露出来的木头; 眼前一黑; 竟然又要晕了。
  “妈; 妈您别晕过去; 您想想壮壮壮壮还在家里头等您呢”大儿媳妇连忙着急说道,老太太和她们一块出去的; 这其中有个什么事情; 她们两个肯定脱不了关系。
  “就是妈,这件事情咱们不能这么算了; 小姑子这次也太过分了”小儿媳妇连忙找替罪羊老太太丢了这么大的脸,这口气不发小姑子身上,就得发她们身上,大嫂嘴甜; 壮壮会来事,到时候倒霉的可不就只剩下她一个了,因此这件事情,必须找人承担下来。
  这么想着,小儿媳妇说话更加卖力了“妈,小姑子没钱哪怕不给娘家带东西,也比给娘家带回来个假金牌强啊!经过这件事情,冯家的姑娘,以后可怎么说人家啊!”
  小儿媳妇说道这里,还假哭了几下,实际上她一点都不担心自己还有两个女儿姓冯,因为冯家办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她们冯家的女儿,在这里老早就不好说人家了。
  就冯小莲这么个就知道往娘家划拉东西的事情,哪怕沈家人不说,村子就这么大点地方,谁家不知道谁家怎么回事呢?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让冯老太太快点把这口怨气发出来。
  冯老太太想起冯小莲送她小金牌时的小心翼翼,偷偷摸摸,之前还觉得这是自己女儿的一番心意,现在怎么想怎么堵心,合着这个小兔崽子,莫不是以为自己嫁了人了,翅膀硬了,就能把娘家的爸妈哥嫂当傻子耍了不成。
  “跟我去沈家,今儿这个公道不讨回来,我不姓冯”冯老太太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门去,见到门口的“宿敌”知道是这人给她送到了医院,垫付了医药费,只心头一堵“医药费回头我让大儿媳给你送过去”
  之后没有在“宿敌”面前昂首挺胸,反而灰溜溜的走了,冯小莲带给她的耻辱,她能记一辈子,这件事情不给她个说法,她们冯家,就当,没有这个女儿。
  冯老太太出了诊所的门还觉得头晕眼花,可是她顾不得回家,这件事情让她回家堵心去,她肯定连觉都没得睡。
  冯老太太简直快被气晕了头,几乎是同手同脚的朝着沈家走去。
  沈家人都在地里干活,一片片连在一块的地里头,一身绿衣服的冯小莲颇为显眼的埋头干活,冯老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