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之恶毒女配奋斗日常-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川,等吃饭前,我盛几盘菜,你给茅屋的几位爷爷送过去。”
“好!”姜川点头。
鸡肉和鱼肉这个不能落下,再盛两盘素菜,四个菜再加上几盘饺子,另外送一袋月饼,也能让茅屋的五位老人过个有滋有味的中秋节。
虽说也可以送菜,可在那边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几位老人的厨艺,她心里清楚,还不如她做好后给他们吃现成的。
第026章 总有人要做出牺牲
中午十二点快半,姜瑜终于把所有的饭菜都准备好了,其中还单独盛了一份鸡肉,一份红烧鱼,一份白菜猪肉炖粉条,一份五花肉炖豆腐,以及凉拌黄瓜和炸花生米。
“大姐,贺大哥,吃饭了。”她探头招呼炕上的两个人。
从饭柜上面取下来一个篦篮子,将浮在上面的水饺过了一遍凉水,在盛放到洗干净的篦篮子里,分量不少,毕竟茅屋那边可是五个人呢,少了可不够吃。
今天是阖家团圆的中秋节,怎么着也得吃一顿饱饭。
之前她就准备了足够的饺子馅儿,全部被姜烟给包出来了,这件事是他们三个人提前商量好的,谁也不会舍不得。
饭菜端上桌,她对姜烟道:“我和小川把饭菜送到茅屋那边,很快就回来,大姐和贺大哥先慢慢吃着,别等我们。”
“你们俩能拎得动吗?我一块去。”
“不用,怎么拎不动。”她若是去了,留贺勋一个人在家也不自在。
把菜放到食盒里,这是老年代的食盒,分上下三层,两个食盒很容易装得下,路上只要仔细点别晃动,饭菜几乎不会洒出来。
她拎着两个食盒,姜川双手拎着饺子,姐弟俩就出门了。
这个点,所有人都在家里吃饭,街上根本看不到几个人,偶尔碰到一个也是村子里的小娃娃。
俩人慢悠悠的来到茅屋,还未走近就看到烟筒正咕嘟嘟的冒出烟雾,大概还在家里做饭。
两人进屋后,听到厨房里有说话声。
“爷爷!”姜川扯开嗓子喊了一声。
厨房里,方老爷子和郭老爷子探头出来,另外几个则是趴在窗台上向外探头。
“哟,你们俩这是来送吃的?”方老爷子赶忙出来,帮着姜川接过手里的篦篮子,然后接了姜瑜手里的一个食盒。
拿在手里都觉得沉甸甸的,很显然里面的饭菜分量不少。
“今天中秋,我做的菜,知道几位爷爷没那个手艺,做好给你们送过来吃现成的。”手中的食盒放到方桌上,打开后,上面一层是一道凉拌黄瓜,只是简单的用蒜米拌了拌,没有别的辅料。
熟门熟路的去碗柜里端出几个盘子,把自家的盘子空出来,免得饭后还得再跑一趟。
郭老爷子三人也从炕上下来,看着姜瑜端来的饭菜,一时间百感交集。
“小丫头,你这也太丰盛了。”郭爷爷道。
“我家中午也吃的这个,一样做了两份,饺子也管够。”
饭菜都取出来,也顾不上别的,姜瑜领着弟弟离开了,家里估计还等着他们俩回去吃饭呢。
几位老人将他们姐弟俩送到门口,一直到看不见才转身回屋。
坐在方桌前,看着面前的饭菜,程老爷子去房间里拿出了一瓶白酒,“今儿过节,咱们每人喝两口。”
“行!”方老爷子招呼几个老伙计坐下,“这丫头心里想着咱们,咱们也没什么能给她的,现在就是尽心尽力的教她读书,以后……我是说万一咱们还有回去的那天,也得帮衬着他们些。”
“这还用说,就算不送东西,就冲小丫头那股学习劲头,也得多帮帮。”话说,谁知道能不能回去,转眼都这么些年了,他们心里虽然还存着希望,却看不到头。
饺子是白菜猪肉馅儿的,咬一口,白菜的清甜和肉汁混合在一起,让整个味蕾都沸腾起来了。
“几年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饺子了?”
“过年的时候不是吃过一顿,老方做的,出锅后饺子皮和馅儿天南地北,劳燕分飞。”
“你还嫌弃上了,有能耐今年过年你们包饺子。”
“……老方做的就挺好的。”
“我觉得也是!”
回到家里,姜烟两人果然没有动筷子,还在等着他们。
见人回来后,赶忙招呼他们俩上炕坐下吃饭,再不吃的话,饺子就没法吃了。
也亏得出锅后,姜瑜用凉水过了一遍。
“几位老先生的身体还好吗?”贺勋问道。
“挺好的,就是比刚来的时候苍老不少,身体也不如当年,倒也还算硬朗。”姜瑜看向贺勋,“贺大哥,上面还没动静吗?”
姜烟和姜川没听懂这话,贺勋却瞬间明白了,看着姜瑜的眼神都有点不同。
“别的地方已经开始了,这边至少还得等等,这种事情急不来,有消息我会过来告诉你的。”姜瑜很聪明,从多日前她拐着弯的让自己承认了对姜烟的心思,贺勋就不把这小丫头当个孩子看待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可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
“谢谢。”
她知道几位老人是在七六年回城的,可具体是什么日子,书里面似乎没有提,她看的也不是特别的仔细,连月份都是一扫而过,现在也没印象了。
姜瑜也想过让大姐跟着读书,到时候他们一家全部考出去,谁也不用留在这里。
奈何身在河西公社,若是家里谁都不上工,没有工分就只能和西北风了,即便手里有粮票,可如今县城里的粮食也不是无限量供应的,万一买不到就只能全家跟着饿肚子。
之前她和大姐提过这个问题,想的很简单,却被姜烟给驳回了。
退一万步讲,若是她们姐妹俩一起考出去了,姜川怎么办?
那个时候姜川应该读初中,就算是大学读书不用花钱,可姜川却需要缴学费,家里没人撑着,姜川的学费都交不起。
家中没有长辈,势必有个人要做出牺牲。
姜烟身为长姐,理所应当的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她也不会让妹妹留在家里。
读书,她当然也想,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下午还去读书吗?”姜烟问了一句。
“今天不过去,大过节的,也得让程爷爷他们休息休息,明天中午再去。”
贺勋道:“学的怎么样?”
“还不错,相对说起来比自学是容易很多,几位爷爷都很厉害,学起来没什么压力。”
“那是很不错。”
如今全国高校停课,学习再厉害又能如何,家里条件好的会把孩子送出国。
可姜瑜……
一时间,贺勋心里产生了很多种想法,可再看看对面温婉的姜烟,只能把念头压下去。
自己这身份,不合适啊!
------题外话------
有小可爱问旧文番外,咱们会不定时更新。会在新文题外通知你们的。
第027章 补补脑子
贺勋想着,若是姜瑜读书好的话,想出国他倒是可以帮忙。
不过也了解姜烟的性子,这可不是小事,她肯定不会答应。
出国读书和在国内不同,那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姜家这条件别说读书,就连飞机票都买不出来。
他家里的几个弟妹高中读完就去国外了,总不能毕业后就在家里待着吧,就算是送去上班,这么小的年纪,即便是家里帮衬着,估计有些地方也运转不起来。
如今的情势越发严峻,农村还好说,感受不到什么,可越是大城市,越是能觉察出来,到处风声鹤唳,谁都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过日子,生怕麻烦缠身。
这天下午,她从茅屋回来,就看到胖婶正坐在门口的马扎上和一个青年小伙子说话,那表情简直不要太温柔。
“小鱼去哪里了?”青年男子看到姜瑜,笑眯眯的和她打招呼。
她认识这个男人,正是隔壁胖婶的儿子,目前在县城里读高中的姜明哲,名字还是姜翰给取的,长得倒是不像胖婶,也不像姜六叔,可也能看出一点痕迹,据说他的相貌随了他的姑妈。
“明哲哥学校放假了?”这个时间并非休息日,怎么出现在家里。
胖婶心里可是烦透了姜瑜,只要看到她,就想到那十几个鸡蛋,心里坠坠的疼。
姜明哲倒是一个读过书的,自小也经常和姜瑜家里走动,小时候她没少跟着姜明哲去村子那条河里摸鱼玩耍,感情倒是不错。
“我高中毕业了,现在在县城粮所上班,单位放了两天假。”姜明哲今年十八岁,只比姜烟小一岁,小的时候还说长大了要娶姜瑜当媳妇呢。
如今长大了,也参加工作了,小时候的玩笑话自然也没人当真,而且两家是邻居,他也知道自家亲妈如今是看不上隔壁姜家了,毕竟家里没有撑门面的大人,自家亲妈是个什么性子他也一清二楚。
莫说他只是把姜瑜当妹妹,就算真的有想法,冲着小时候的交情,也不能娶回来,不然婆媳关系就是个大麻烦,指不定家无宁日。
胖婶此时的表情别提多骄傲了,毕竟儿子现在的工作可是铁饭碗,吃公粮的。
而且她还得催着儿子早点找个城里儿媳妇,绝对不能让隔壁这两个小妖精缠上来。
明眼瞧着胖婶那翻的只剩下眼白的白眼,姜瑜也不是个找虐的性子,简单说了两句,走到隔壁家门口,掏出钥匙开门进去。
姜明哲无奈的看着胖婶,“妈,你至于嘛,以前姜翰叔在的时候,可没少照应咱们家。”
“你叔是你叔,他们是他们,你不知道,上次……”胖婶叽叽呱呱的把那件事和儿子又重复了一遍,气的胸脯子不断的起伏,“那可是十几个鸡蛋,本来留着给你补脑子的。”
“……妈!”姜明哲差点没让自己亲妈给整哭了,他脑子够用,而且鸡蛋也不能补脑子,说的好像他智商不在线似的。
“行了,我不说了,反正我就是不待见隔壁那仨孩子,你以后少和他们家里来往,不然你就不是我儿子,也别认我这个妈。”
他觉得和自己亲妈简直无法沟通,不知道他爸在家里,平时都和他妈聊什么。
胖婶的态度姜瑜并不在意,反正都是无关紧要的人。
进门后,给家里的牲畜喂了水,准备趁着晚饭前的空挡睡会儿觉。
却刚等他摊开被褥,一张脸从窗户外面探出来,吓得姜瑜差点没丢了魂儿。
“进来也没个动静,吓人呐?”她拍着胸口冲姜秀秀喝了一嗓子。
姜秀秀笑嘻嘻的进门来,然后麻利的脱鞋上炕,躺在姜瑜摊开的被褥上。
“青青姐明天出嫁。”
姜瑜这才反应过来,明天是国庆节,今年的中秋比国庆早一个礼拜。
“我来喊你明天过去看热闹,顺便抢几块喜糖。”
“好!”姜瑜没拒绝,她的确是想看看,反正是上午,也不耽误中午学习。
国庆当天,村子里集体休息,在很多地方甚至还会组织各种活动来庆祝纪念。
河西公社这天也很热闹,大清早吃早饭的空挡,姜秀秀就跑了过来。
“人快来了,你们怎么才吃饭啊。”看着他们家饭桌上的菜,姜秀秀就着姜烟的手,吃了一筷子萝卜,“姜烟姐去看热闹不?”
姜烟笑着点头,“去吧,杨青青的好日子,去凑个热闹。”
“快点吃,人都走到半道了。”
三人匆匆吃了早饭,收拾好饭桌,一块出了家门。
农村结婚的规矩很多,当然也很热闹,不像城里那么的注重高贵的仪式感,一路上姜瑜听姜秀秀说起农村结婚的各种民俗,颇有些期待。
来到杨家的时候,屋里屋外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姜秀秀拉着姜瑜进了门,就看到杨青青穿着一身红色的衣裳,静静的坐在铺着红色毛毯的炕头上,接受着村子里众人的道贺。
“青青姐,你今儿真漂亮。”姜秀秀作为公社大队长的闺女,在村子里很是吃得开,和之前的姜瑜一样,走到哪里别人都要让着。
“谢谢秀秀!”杨青青的情绪看上去很紧张,可脸上的笑容也是真的,没有半分勉强,很显然她对未来的丈夫是满意的。
姜瑜看着对方,乌黑的头发在脑后盘起来,头上还带着塑料的红色绢花,脸上抹着胭脂,嘴唇也涂抹着淡淡的唇脂,颜色并不深。
她长得挺好看的,肤色即便是偏黄,一眼看上去也是个干练的女孩子。
就算是在原着里,她也是个好姑娘,不过是女主人生路上一个随手帮助过的人,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因此姜瑜是希望她婚姻能幸福的。
其实在原着中期,整个河西公社的人,都对姜瑜厌恶至极,甚至不少人也在背地里落井下石,以至于姜瑜四面楚歌,直接在村子里混不下去。
可如今什么都没发生,她也不会去做什么,即便是苏音音来到他们村子,那又如何,她这个最大的女配只要不去掺和,随便苏音音做什么,反正在自己身上,对方玩不转,也没什么好怕的。
------题外话------
快过年了,给家里小孩网购的零食大礼包,一包十斤,我买了五包,五十斤的重量,弄回家里差点没累成狗。不过说真的,量超大,应该很过瘾。
第028章 学习有何用
约九点左右,外面就有一个婆娘兴奋的跑进来,一边跑一边高声喊着:“新郎官来接新娘子咯。”
瞬间,杨家大院就沸腾起来,尤其是孩子们,此时更是被家长给叮嘱着去堵门,这年头可不兴给孩子们红包里面装钱,毕竟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即便是富裕人家也几乎不会这么做,至少在他们这边是没有给堵门的孩子们发红包的,都是用糖块代替。
从家门口一直到接到新娘子一共有三道门,农村孩子多,因此结婚的时候你得准备不少的糖才可以,不然会很尴尬。
好在杨青青的新婚丈夫是供销社的小领导,结婚需要喜糖,单位里的领导也不会吝啬的,总能走点员工通道给写便利。
“不给喜糖不让进门。”一时间,想着等拿到糖果的孩子,什么都顾不上了,齐刷刷的冲到大门口去堵着。
只是很可惜,随着一把糖从墙头上被抛进来,堵着门的孩子们什么都顾不上了,扭身回头疯抢扔进来的喜糖,新郎官也顺利的跨进了大门。
这次来陪着新郎官结亲的,是对方的堂兄弟,来了有三四个,护着新郎官跨过三道门,可算是看到了新娘。
姜瑜被姜秀秀拉着站在院子里,透过窗户看着里面的情况,只见媒人在里面念念有词,都是一些吉祥话儿,且农村的习俗看着也很有趣,这婚礼在她看来,也是原汁原味了。
这个年代接新娘大部分都是牛车,条件好点的是租用村子里的拖拉机,再好点的直接骑着自行车过来。
今天对方来接人,直接就是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的十几辆,惹得村里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地里羡慕眼红。
他们很多当年结婚,干脆就是从自己村子里走到婆家的,别说自行车了,连牛车都没有。
这一比较,心里难免会产生落差。
不过在姜瑜看来,可谓大开眼界,她无法想象结婚居然是用自行车的,而且来接亲的流程和穿戴都很土味。
想到自己结婚,最早也要十年后,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那时候私家车已经开始出现了,华夏经济发展迅猛,她或许能避免这种自行车接亲的羞窘。
在这个年代,能被自行车给接到新家,对新娘子来说是最美的婚礼了。
可姜瑜到底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她实在是很难全心接受。
众人经过一番的热闹,杨青青就被她的新婚丈夫给抱出了家门,放到了最前面的那辆自行车后座上。
后座很体贴的铺着一张软垫,车把手上也挂着红色的布条。
杨青青的父母要跟着过去喝喜酒,也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
众人在一番喧闹的道贺声中,看着接亲的队伍离去。
“咱们回去吧。”姜秀秀招呼正在和一个小男孩聊天的姜川,挽着她的胳膊往家里走。
姜瑜对这桩婚事其实很看好,毕竟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娶一个家有残疾父亲的女人做妻子,说不定以后就会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既然对方依旧坚定的娶了杨青青,那就是真的很喜欢她。
先不说以后供销社的处境如何,至少在这几年内是能过上舒坦日子的。
“你觉得青青姐对象咋样?”
“挺不错的。”姜瑜回答。
“是吧,我妈也觉得对方挺好,而且我偷听五婶和我妈说过,青青姐对象给了他们家六十六块钱的彩礼呢,这笔钱青青姐不打算带走,留给了杨叔刘婶,那人还说青青姐只要过门,家里的钱都给她管着。”姜秀秀的语气里都是羡慕。
姜瑜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作为现代职业女性,她的观念并不适合这个年代,因此很多的话她不会对姜秀秀说。
以免被看做异类。
却说杨青青这边,被接到县城里的一个院子里,连番的折腾,喝完喜酒送走客人,天色也已经暗下来了。
家里的晚饭是她婆婆做的,不过是将中午的饭菜回锅热了热,有不少的肉,谁也不会嫌弃。
她的新婚丈夫叫梁平,长得一般,不帅可也不丑,个子瘦瘦高高的,带着一副眼镜,给她一种很有知识的感觉。
最开始她的确是不想嫁给梁平,毕竟她心里有喜欢的人。
可之后她在村中五婶子的陪同下,来到梁家吃了顿饭,看到梁平的父母,心里的排斥瞬间淡化了很多。
梁平的父母很和善,而梁平的儿子也特别的懂事,甚至看到自己还有点胆小,长得白白嫩嫩的很可爱,她第一眼看到就喜欢的紧,当然这时候她并没有把这个小娃娃堪称自己的继子。
她喜欢的人也在县城里,只是那人的父母性格有点不太好相处,好几次她看到那对夫妻扯着嗓门吵架。
人,其实很怕比较,若没有接触到梁家,她大概还是会坚持等着那个人去她家里提亲。
“青青,既然来到咱们家,就别把自己当外人,以后这里也是你的家,有什么不懂得尽管问妈。”梁妈妈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再加上青青这孩子朴实勤劳,接触过几次,再加上她的一些听闻,心里对这个儿媳妇很满意。
梁青青羞涩的点点头,然后察觉到坐在两位老人中间的小娃娃正悄悄地看着她,想到以后这孩子也要喊自己为妈妈,她心里颇有些忐忑。
梁妈妈见状,低头冲小孙子笑道:“浩浩,这是你的新妈妈,奶奶告诉过你是吧?”
“……嗯。”小家伙垂下头。
“妈,他现在还小,可能没办法让他一下子喊出来,不管喊我妈还是姨,我都会对他好的。”杨青青赶忙说道。
“好,妈听你的。”梁妈妈听到儿媳妇这么说,心里更加的满意,这儿媳果然没有娶错。
姜瑜这边,高中的课程已经复习完了,课本上的知识对她来说根本没什么难度。
虽说脱离学校多年,有些理论和公式你会模糊,可只要再复习几遍,很快就能捡起来。
现在她已经开始复习大学的课程,没有大学课本,这些都是几位老爷子自己备课然后再教给她。
姜瑜如同一块海绵,以极快的速度吸收着几位老人脑海里的知识,这学习速度,让几位学识渊博的老人家都觉得紧迫起来,同时也深深地为姜瑜惋惜。
若是个和平年代,她必然会有一番很大的作为。
可如今,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只能自娱自乐了。
第029章 被家暴的孩子
姜瑜不知道几位老师的想法,照例风雨不误的每天去听一个小时的课程。
就算是知道,也不能告诉他们恢复高考的事情,没处解释。
两日后杨青青回门,姜瑜家没有去喝喜酒,可姜烟还是准备了六个鸡蛋,让姜川给送了过去,乡里乡亲的总不能装作不知道。
只是从姜烟口中得知,杨青青结婚后的日子似乎挺好的,据说公婆对她也很和气,姜瑜就不再关注对方。
秋去冬来,河西公社接连下了好几场雪,将村庄包裹的一片雪白,而公社里在入冬的时候就彻底闲下来了,不再上工。
家里做饭的任务被姜烟揽了去,她则是每日去茅屋那边跟着几位老人读书,通常是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再加上姜川学校里也放假,每日里也会背着自己的小书包,跟二姐过去学习。
天色渐暗,姐弟俩从茅屋那边出来,冒着风雪往家里走。
姜川攥着二姐的手,踩着脚下还未化又添新雪的路面,感觉寒风不断的往身体里面钻,冻得他不断发抖。
“二姐,你看前面?”
姜瑜顺着他的话,抬头看着前面,在路边的位置,看到一个身影蜷缩着。
领着弟弟走上前,发现是一个小孩子,而这个孩子她也认识,是村子里一户姓田的人家家里的小姑娘。
田家可以说是公社出了名的困难户了,当家的和他那个寡妇妈魔怔了似的想要孙子传宗接代,而田家媳妇进门口前面一脸生了四个闺女,终于在前年生下一个带把的小子,因此田家的那四个女孩就成了赔钱货,吃不饱穿不暖完全是常态,不说前面三个女孩子,这最小的一个今年只有六岁,也已经很早就学会了下地干活。
即便如此,每日里也都是动辄遭到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