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恶毒女配奋斗日常-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看到弟弟这泛红的眼眶,姜瑜却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她想回去为爷爷重新修坟,当年修葺的简单,可如今……
  等晚饭后和宴策商量一下吧。
  姜持生前是英雄,平静离世,临死前就说简单安葬。
  这件事还得给河西村打个电话,那边都有农村公墓,在公墓给家里人重新买一块大点的地,然后将爷爷和父母的坟墓迁进去。
  ------题外话------



第295章 撒娇
  姐弟俩低声商量了一会儿,姜川也就没什么意见了。
  “姐,唱首歌我听听吧。”俊逸的男人在背后圈住二姐的腰,下巴搁在她纤瘦的肩膀,语带撒娇,“Amanda说过,那首歌是二姐唱给她听的。”
  姜瑜勾唇轻笑,拍拍他交握在自己小腹上的手,“我在做饭,你少在这里添乱。”
  “我不,又没妨碍你。”小的时候他还不怎么爱撒娇的,反倒是大了,才觉得小时候自己错过了什么。
  即便现在他即将快结婚的年纪,可在自己心里,他永远都能和姐姐撒娇。
  比起姜烟,他和姜瑜的感情要更深,毕竟大姐早早嫁人,姜川就一直和二姐生活在一起,后来大姐有了孩子,对姜川的关怀难免就被分走一半。
  可是这也不妨碍他对大姐的感情,有深没有浅。
  “姐,唱首听听。”
  姜瑜无奈的回头瞅了他一眼,“你姐我唱歌怎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知道啊,特别好听。”姜川笑容灿烂,说起彩虹屁来一点都不羞耻。
  锅里的汤可以了,她熄火,拽着这只熊孩子转到厨房环岛,准备做道凉拌土豆丝。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姜川静静的听着,等她唱完这具,姜川眼神一颤,“姐,这不是大才女李清照的词吗?”
  “嗯,我觉得谱上曲子很好听。”她点点头。
  姜川松开姜瑜的腰,站在旁边,拇指和食指拖着自己的下巴,思忖许久。
  耳畔虽然有姜瑜切土豆丝的“哒哒”声,却丝毫不影响他的思绪。
  既然大才女李清照的词能改,历史上那么多的着名的诗词,不是同样可以?
  “姐,再来一首。”他得找找感觉,目前公司里有他重金聘请的国内知名作词作曲家,这个可以推广一下。
  双臂搭在二姐的肩膀,“姐,再来再来,我找找感觉。”
  随后姜瑜又给她唱了《水调歌头》和《琵琶行》才算让这小子安静下来。
  然后就瞧见他拿出手机,给公司的人打电话去了。
  这个时候,宴策也带着儿子回来了。
  “怎么回来这么晚?”姜瑜上前弯腰把跑过来的儿子抱在怀里,“我晚饭都快做好了。”
  宴策瞧见儿子看到妈妈时那高兴的小模样,脱掉西装外套挂好,来到厨房里洗手,接过她手里的事情。
  “先带着他去了爸妈那边一趟,要不是知道你在家里做饭,那边就要留饭了。”
  “只剩下这道凉菜了,你弄一下吧。”姜瑜把儿子放下来,“饿不饿?”
  “饿了,我想吃妈妈做的饭。”
  “真给面子,现在咱们就开饭。”
  宴子曦高兴的过去拽着打完电话的小舅舅去洗手,姜瑜把做好的饭菜端到餐厅里。
  饭桌上,姜川和姜瑜讨论起了这件事。
  “姐,你觉得都那些诗词改编成歌曲来的好?”
  “课本上的吧。”姜瑜道:“初高中和大学里都要学习一些古人的诗词,而且基本上都要求背诵下来,比如这个琵琶行,以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些孩子们想来更容易接受,而且现在的歌基本都是面向年轻人的,多从他们的视角看问题。”
  姜川点点头,这点他没想到。
  “或者说把现在歌曲和戏腔结合在一起,想必能发生很惊艳的化学反应。”
  “还能弘扬国粹嘛。”
  “对对对,这个想法不错。”姜川记在心里,等明天去公司,召集他们开个会讨论一下。
  “当然你也不能只在这上面下功夫,还是要让词曲作者自由发挥,总不能一直用老祖宗的东西,要紧跟时代脚步才行,现在流行歌曲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你公司里那个女歌手,前两个月发的卡带,那首《归故里》我就很喜欢听。双管齐下。”
  “姐放心,这个我明白。”
  晚上送走姜川,陪着儿子玩了一会儿,夫妻俩家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之后,沉沉睡去。
  次日早上,姜瑜去儿子房间,推开门就瞧见这小家伙在自己穿衣服。
  虽说还稍微有点磕磕绊绊,但是整理好之后非常整齐,不会扣错扣子,也不会传错鞋子,可见宴策教导的非常好。
  “妈妈。”他小跑上前抱住姜瑜的腰,“妈妈早。”
  “儿子早,现在去洗脸,爸爸在楼下做饭,吃完早饭呢,妈妈送你去学校。”
  宴子曦顿时高兴坏了,小脑袋在她身上蹭了好几下,才甩开腿去了洗手间。
  刷牙洗脸擦面霜,顺序不乱,动作很稳。
  看到这样的儿子,姜瑜心满意足。
  来到楼下,宴策已经准备好了早饭,糯米粥,煎蛋章鱼肠,还有小笼包和三碟小菜。
  “早上你送?”宴策问道。
  “我去吧,你直接去上班,送完子曦,我顺便去趟秀秀家里。”
  宴策点头,“她预产期快到了吧?”
  这次秀秀一下子怀上了双胞胎,只是孩子的性别还不知道,林榭和秀秀已经有了儿子,这次不管是俩闺女俩儿子甚至龙凤胎都没关系,养得起。
  就是姜长海夫妇那边,原本想着回老家呢,可谁能想到闺女又怀上了,只能继续待在这里。
  再者说他们夫妻俩在京城也待了好些年,和左邻右舍的人也都熟悉了,贸然一走还真有些舍不得。
  一般换到一个地方,觉得不习惯,第一点就是周围没有熟悉的人。
  能熟悉起来,住在哪里都无所谓了。
  闫秀琴这几年的日子虽说宽裕,可刚开始小翠出国,家里就剩下她自己,难免觉得孤单。
  好在这里有姜长海夫妇以及那么多熟悉的人,这两年间,她也来家里串过几次门,不过碍着姜瑜的工作实在忙碌,这一年多来的少了。
  小翠原本今年就要回国的,可却被那边的实习公司留下来重点培养,按照闫秀琴的意思,只要闺女出息了,在哪里都一样,不过小翠到底还是要回来的,那孩子孝顺,放不下这个独居的母亲。


第296章 双胞胎
  “应该是吧,这就这十天半月的。这次过去主要是和四叔四婶说说买墓地的事情,这么多年了,想重新修缮一下,圈一个大点的地方。”
  宴策却有不同的想法。
  “小鱼,不如把爷爷和爸妈的骨灰迁到京城吧。”
  “之前贺爷爷也和小川说过,可是小川拒绝了,再说落叶归根,迁过来似乎不太好。”
  “话虽如此,可老爷子不应该被单独葬在那边的山头上,再者说以后咱们百年,肯定也是要葬在这边的,姜川也要在这里结婚生子,子子孙孙以后几乎没有回到河西村的可能性,只留下他们三位在那边,稍显孤单。况且如今你们工作都忙,几年都回不去一趟。若是爷爷和爸妈在天有灵,他们是不会怪你们的。”
  看到姜瑜似乎有些犹豫,宴策又道:“搬到这里,至少咱们隔三差五的还能去祭拜一下。”
  “……”
  她想了好一会儿没拿定主意,“这个等我和大姐小川商量一下吧。”
  “可以,有了主意和我说,我给安排地方。”
  “好。”
  早饭后,姜瑜拎着儿子的小书包,拉开后车门。
  宴子曦很麻利的钻进去,自己扣上安全带,从妈妈手里接过自己的小书包抱在怀里。
  抬手冲着外面的爸爸拜了拜,“爸爸再见。”
  “儿子再见。”宴策上班要稍微晚点,今天可以送老婆儿子出门。
  姜瑜上车,“我走了。”
  “嗯,哭上慢点。”
  如今京城的车稍微多了些,可摩托车还是主流。
  比起后世那种一堵三百米的夸张程度,现在的马路看着宽敞爽快。
  即便是遇到红绿灯,也几乎看不到堵车的情况。
  姜瑜边开车边听儿子在后面叽叽喳喳的说着学校里的事情,唇角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
  来到学校,这边幼儿园老师已经在校门口接学生了。
  宴子曦自己抱着小书包下车,“妈妈,我去上学了。”
  姜瑜送她到老师那边,“去吧,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晚上爸爸来接你知道吗?”
  “我知道,妈妈再见。”冲姜瑜挥挥手,又和老师鞠躬,“老师早上好。”
  “哎,宴子曦小朋友早上好,吃早饭了吗?”年轻的女老师笑容温柔的问道。
  “吃过了。”
  目送着孩子和两个小男娃进了校门,姜瑜开车去了林家。
  林榭的奶奶在今年年初去世了,老人家是寿终正寝,走的很安详。
  即便这样,在林榭的几次游说下,姜长海夫妇都没有搬去和女儿女婿一起住。
  用他们的话说,远香近臭,天天住在一起,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时候,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不过夫妻俩晚饭一般都是在姜长海那边吃,然后再回家,或者就近在那边住下。
  过来这边,秀秀正在庭院里吃水果,旁边赵彩花在摘韭菜。
  “哟,大忙人来了?”秀秀看到姜瑜,高兴的挑眉,“可算是想起来看看我了,还以为你把我给忘了。”
  “昨天刚忙完,今天来看你,你还抱怨什么?四婶这些日子身体好吗?”
  “好,我有啥不好的。”赵彩花搬来椅子让她坐下,“前些日子我看电视,上面有你,四婶脸上也跟着有光。”
  “您高兴就好。”姜瑜伸手帮忙,“中午吃饺子?”
  “对,韭菜鸡蛋的,秀馋得慌,你留下来一块吧。”
  “当然好,家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正好我留下来蹭顿饭,四叔不在?”
  “他和那边老徐下棋呢,饭点就回来了,找他啥事?”
  “说说给爷爷和我爸妈迁坟的事情。”姜瑜把心里的想法和她说了。
  赵彩花虽说以后可能就住在这里,让闺女女婿养老了,可死后还是想安葬在河西村,毕竟那里是根,三个儿子还在家里住着呢。
  她对于迁坟这件事,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秀秀是年轻人,对姜瑜的想法倒是赞同。
  “我觉得迁过来挺好的,爷爷和三伯三伯母肯定想就近守着你们,再说小川现在都开公司了,以后结婚还能回村子不成?那么远,祭拜都是件麻烦事。”
  “你这孩子,不懂别乱说,老人都讲究落叶归根。”赵彩花瞪了闺女一眼。
  秀秀叹口气,对赵彩花道:“妈,这么说吧,要是我哥他们都在这里定居了,工作也忙,一年到头的回不去一趟老家,你和我爸是什么意思?”
  “……”赵彩花顿住,她当然希望死后儿子也能经常去坟头看看自己,不然过孤零。
  姜瑜见状,笑道:“别吵起来,等四叔回来一块商议商议。”
  “行。”
  临到饭点,姜长海从外面踩着自行车慢悠悠的回来。
  “二妮在呢,你这孩子可算是忙完了,住的也不远,十分八分钟的,这都眼瞅着大半年没见了。”
  “刚忙完,来看看您二老和秀秀。”姜瑜等他坐过来,瞧见了姜长海的白发似乎更多了,“四叔,也没见您显老,白头发倒是多了。”
  “这还算好的,没显老倒是真的,在这里也不下地干活,整天就是接送飞飞,要不就是左邻右舍的溜达,逛逛公园,吃得好睡得好,差点没闲出病来。”
  没等姜瑜开口,他继续道:“我想着明年开春去学校里看大门去,要不去找个扫大街的活儿。”
  “哎哟爸,您这一把年纪了,可千万别去扫大街,还是去学校里看大门吧。”秀秀赶忙劝道。
  然后对姜瑜道:“今年飞飞上小学了,在自家学校,早晚都是他爸顺道接送,爸这就闲下来了,整天念叨着找点事儿做,你说手里有钱,每天去公园里打打太极拳,和人家下棋聊天多好,说不听。”
  “不行就开个小卖部吧。”姜瑜给出主意,“买点纸笔本子糖果这种小物件。”
  “这样也挺好的。”姜长海眼睛放光的看着闺女,“你不答应也没啥用,我手里有钱。”
  秀秀被逗乐了,“行,您爱干啥干啥,看大门我觉得就挺好的,还能天天看到您外孙不是。”
  “对对对,那就去看大门,爸也不要钱,反正手里的钱也存了不少,花不完,就去看着我外孙。”
  得了,老人家是一会儿一个想法。
  ------题外话------



第297章 修路
  饭桌上,他们聊起来迁坟的事情。
  最终结果,姜长海赞同了姜瑜的意思,接下来只需要和大姐和姜川商量一下结果就可以。
  同意的话就迁过来,不同意就回去买地修坟,对姜瑜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
  趁着一个都空闲的日子,姜瑜把这件事和他们商量了一下。
  最终姜烟和姜川都答应下来,而宴策也开始准备墓园的事情。
  得知姜持的骨灰要迁到京城安葬,宴世章大手一挥,把这件事给包揽了下来。
  贺宏之前就有这个想法,和姜川也提过,当时被姜川拒绝了,现在得知他们仨答应下来,很快就和宴世章凑到了一起。
  姜翰夫妇的陵墓好处理,宴策直接给买下了一块墓地,是夫妻合葬的。
  姜持这里其实也不麻烦,本身就战功赫赫,上面自然也不会推脱,一听这件事,立马就行动起来。
  秋末,临近初冬。
  几辆车驶进了河西村。
  姜长海夫妇也跟着回来了,当然他们还是要一起回京城的,毕竟秀秀家可是一对龙凤胎等着照顾呢。
  趁着这次姜烟姐弟三人回来迁坟的机会,老夫妻也跟着回到老家看看孙子孙女和儿子儿媳。
  这几年,河西村并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村子里的自行车多了,也能看到摩托车,汽车依旧没有。
  姜国良家里,得知姜烟他们回来的目的,村子里的族老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孩子们都不在村子里,忙的时候好几年回不来,姜持和姜翰夫妻俩继续葬在这里也孤单,没有子孙祭拜的坟墓,和孤魂野鬼有什么区别。
  族老道:“既然要迁坟,肯定不能随随便便的就带走,等这几天找个好日子,再让村子里的年轻人跟着过去起坟土,你们都别着急。”
  姜烟点头,这个自然不能着急。
  他们姐弟三人不迷信,可村子里的老人却不这么想,当然对方也是好意,姜烟自然不会拒绝。
  给长辈迁坟这是一件大事,姜烟特此可医院里多请了一些日子的假期,倒是能耗得起。
  “正好趁着在家的这些日子,把村子里的路修一修吧。”姜烟笑道。
  族老和村子里的族中长辈都愣住了,“修啥路?”
  “我和弟弟妹妹之前都是河西村的人,后来虽说户口搬出去了,这里也依旧是我们的根,如今我们姐弟的日子过得稍微好些,就想着回报一下村子里,把村子里的路都修一修,免得逢雨雪天气到处泥泞不堪,当然秀秀这次刚生了孩子没多久回不来,也给了我们一笔钱带回来,尽一尽心意。”
  听到这番话,村子里的人都高兴起来了。
  “大妮,这是要修水泥路?和县城里那样的?”一个婆婆激动的问道。
  “对,七婶,就是水泥路,以后你们打了粮食,村子里也有的是地方晾晒了。”姜烟解释道。
  不少人都纷纷交头接耳的兴奋讨论,这可是大好消息啊。
  族老捋着胡须,“大妮啊,这可得花不老少的钱呢。”
  “三叔公,我们姐弟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既然姜烟说的肯定,村子里的人也没舍得拒绝,虽说现在还有一些人没住上砖瓦房,可这也并不影响修路。
  趁着他们姐弟还留在村子里,不少青壮年男人就聚集起来了,他们很多都在外面做的泥瓦工,修一条路还是没多少难度的,而且自己修路只需要买材料钱,不用出伙食费和人工费,能省钱就别想着去浪费。
  虽说有的人在心里也打着小九九,可三叔公几位族老在旁边紧紧的盯着,惹恼了这几位族里的长辈,在村子里可就没啥好日子过了,他们不敢去触霉头。
  在姜烟姐弟回到村子里的第三天,整个村子就热闹起来了。
  村子里的路是族里的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带头修的,这几年他带领着村子里的青壮年走出村子,去到大城市里打工,也是赚了一些钱,家里盖起了明亮的砖瓦房,干的多了,对这一行倒也有些自己的心得。
  如今村子里的秋收早就结束了,这路也是从村南往村北修,毕竟村子北边是村口,每日里来往的人太多,不太方便。
  “等修好了,让涛子去县里找干部披个集市在咱们村里。”三叔公站在姜烟姐弟身边说道。
  姜川对此倒是很感兴趣,小时候经常跟着姐姐去赶集,虽说京城里的农贸市场很多,他也偶尔去那边逛逛,可到底没有了幼年时期赶集的热闹劲儿和新鲜感。
  “这个好。”他连连点头。
  三叔公吸着烟袋锅,看着村子里热火朝天的景象,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在村支部旁边不是有一个土坑嘛,不如顺便修做喷泉,旁边放上健身器材,做个小公园吧。”姜川边说边点头,“这个主意不错,大姐二姐说呢?”
  “可以的。”
  三叔公笑的见牙不见眼,“修啥呀,有凭证的水泥路就烧高香了,别浪费那个钱,村子里的人一年到头的下地干活,这就已经能锻炼身体了,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不虚。”姜川挽着老人的胳膊,“您老想呀,夏天的时候,喷泉打开,晚上来这边乘凉,那多舒坦。”
  “是吗?”三叔公笑呵呵的问道。
  “那肯定是啊,水边到底是两块,也花不了几个钱。”
  河西村本来就不是多大,再加上村子里上百号的男人一块来帮忙,按照这个速度,顶多一个礼拜就能修好,不过晾晒会显得慢一点。
  这个得看老天爷是否眷顾了。
  修路都是主干道,除了贯通村子的三条大的主干道,还有七八条分支,至于各家各户的门口,这个就不铺进去了,主要是有的房屋根本就没人住,而有的房屋也因为破旧早晚都要拆掉,到时候再买地基重新建房子也不错,买到路边的位置。
  得知河西村在修路,不少嫁出去的姑娘都拖家带口的回来看热闹,瞧见那隐藏在稻草下的宽阔水泥路,他们也只有羡慕的份。


第298章 山大王
  公园是临时加的,姐弟三人带着村支书姜涛和小包工头姜淮一起商量的。
  喷泉是三层设计,周边摆放几个双人木椅,旁边的一个角落安置健身器材,另外三边堆砌小花坛,中间空余的地方可以自由活动。
  设计的简单美观且实用。
  当然比起原定时间,要稍微花费一点功夫,可村子里的人乐意出这个力。
  一个礼拜后,第一天修建的水泥路已经可以使用了,村民兴奋的在上面踩踏,感受到脚下的平整,脸上的笑容比过年吃到年夜饭都灿烂。
  河西村虽说不会穷的吃不上饭,但是也绝对不富裕,在周边的几个村子比起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是,修村路,这可是周边的第一家。
  随后的每一天,村子里的路都在延展开,前前后后十天的功夫,整个村子就变了样。
  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没有变化。
  可站在村口向里看进来,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痛快舒畅。
  “大妮,可真的是太谢谢你们姐弟仨了。”此时一个婶子正在院子里淘洗麦子,她这边的路是干的最早的,此时在门口的水泥路上铺了细细的纱网,将淘洗好的麦子摊上去准备晾干。
  “都是一个村子的,做的也不错。”姜烟笑道:“是不是很方便了?”
  “可不是咋地,以前的麦子都晒在木头板子上,现在直接就晒在门口,啥也不费劲。下雨下雪的那可就舒坦了。等家里条件稍微好点,让孩子他爸买袋水泥回来,自家门口也给修一修。”
  “可以的。”
  修好后,姜涛还在路边竖起了几个牌子,“爱护村路,人人有责。”
  起坟的这天,气温有些凉,还飘着蒙蒙雨雾。
  三叔公在这边一番的念叨,让姜烟姐弟磕了头,一声高喊道:“起坟!”
  村子里几个年轻人上前来,拎着铁锨开始挖土。
  很快,坟堆的土被挖走,能看到下面的骨灰盒。
  姜川按照三叔公的指示,上前来将爷爷和父母的骨灰盒捧出来,放到重新打造的骨灰盒里。
  爷爷奶奶和父母的。
  他们准备明天上午返回京城,按照规矩,今天邀请帮忙起坟的人和族里的亲戚长辈吃饭。
  这件事是姜国良夫妇帮忙处理的,姜烟只需要把费用交给姜国良就可以。
  次日,全村的人都来送姜烟姐弟离开。
  而后经过一日的奔波,回到京城后,骨灰盒就暂时被安置在了姜川家中。
  姜烟和姜瑜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