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向北紧张的看着别的地方。
苏曼扶着他的脸,“看这里,你对象不好看?”
崔向北:“……”当然好看!
苏曼道,“说吧,我看出你心情不好。看看你这个颓唐的样子,我都看不下去了。崔向北,你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呢?”
崔向北沉默了一下,面对苏曼真挚的眼神,心里也憋不住了。“我和你说个事儿,我有个兄弟,他从小就被他爸要求当兵,可他不想当兵。然后就考了大学。但是他爸因为这件事情极力否认他。说他懦弱无能。去年爆发了战争,另外一个兄弟牺牲了……我那兄弟就觉得,自己特别懦弱,是个懦夫。别人在前面打仗的时候,他却在后方心安理得的过安稳日子。”
苏曼:“……”这种有个朋友或者兄弟之类的,不都明摆着说自己吗?
她道,“所以你当初没能读大学,下乡,就是因为你爸?”
“……你怎么知道?”
“猜的。”这套路见太多了。
崔向北低着头,声音紧张道,“那你觉得,我是懦夫吗?”其实他已经努力说服自己了,他想着,自己好好学习,以后做武器,做起床,努力做出很多东西,证明自己不是懦夫。可他想起自己宁愿下乡也没去当兵,心里就特别难受。那时候下乡,他真的就是为了赌一口气而已。和高建华比起来,他确实是个懦夫,不懂事的懦夫。
“当然不是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使命。比如说那位牺牲的战士,他是个英雄。他从选择参军的那一刻起,就背负了保家卫国的使命,最后,他用生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他希望自己的死让人内疚吗?当然不,那样的英雄,肯定是希望国泰民安,民族富强。所以你因为他的牺牲,而觉得自己是懦夫,那是对英雄的轻视。你应该更加振作起来,努力完成他的心愿。也是无数个牺牲的战士的心愿。这就是你的使命。”
“我的使命?”
苏曼指着远处正在建设房子的工人们,“你看他们,你看到了吗?在他们手底下,一面面墙拔地而起。这就是建设。没有他们,工人没有住房,老百姓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这个国家的人民还幸福吗?建设房子,这就是他们的作为工人的使命。”
崔向北低着头道,“我当初为了不当兵,选择了下乡。”
“所以这就是你选择的使命,你选择了下乡,你选择了留在国内搞建设。你也做出了很多成绩。”
“……可我当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赌气。”
“那如果不赌气,你当初心甘情愿去当兵吗?”
崔向北犹豫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我从小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长大的,我想选一条没走过的路。”
“这就对了,不管是不是赌气,结果都是一样的。你做出的选择都是从心的。你选择的是上大学学知识搞建设,那你的使命就是搞建设。这些战士们牺牲自己保家卫国,为的还不是国内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搞建设?为的是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强大到让敌人闻风丧胆,再也不敢轻易挑衅。崔向北,我问你,如果有一天,为了国家建设,要让你牺牲自己的生命。你愿意吗?”
崔向北心里一震,他心口跳了两下,几乎是一瞬间,他脱口而出,“我愿意!”
“你看,你不是怕牺牲,只是你选择牺牲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牺牲,而你,选择的是将自己奉献给国家建设。你以为建设祖国就很安全吗?建国初期的时候,多少工人为了赶工,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面?又有多少人,为了祖国建设事业,奔赴最艰苦的地方。因为医疗条件差病死在工作岗位上?而你崔向北,有一天也会和他们一样,为了建设祖国,奋不顾身,悍不畏死。”
苏曼说完,看向崔向北,一字一句道,“崔向北,我和你一样,都在时刻准备着。只不过现在趁着还活着,努力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而已。活一天,多贡献一天。所以我们要庆幸自己还活着。活着替死去的英雄完成富强国家的心愿。活着替他们看看没有看到的繁荣富强。”
崔向北感觉自己的胸腔里面的心脏,在剧烈的跳动。
他不是懦夫,他时刻准备着,为国家而牺牲。
但是在这之前,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多做一点事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崔向北激动的将苏曼一把抱在怀里。“苏曼,谢谢你!我明白了,我都明白了。”
苏曼靠在他的胸前,听着里面的砰砰砰的声音。“崔向北,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下午去学校吧,好好念书。不要为了来看我,就放弃你自己的理想。我曾经说过,即便离得再远,我们的精神永远同行。希望以后我们看到的那个强盛的国家,有你和我的血汗。”
“嗯。”崔向北感动又满足的点头。在苏曼看不到的地方,偷偷擦了擦眼角。心里默默的想着,有你真好。
这一刻,他真的不后悔当初下乡了。
如果不下乡,他永远也碰不到苏曼。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
下午,崔向北就买了回省城的车票了。他来的时候给苏曼带了一些东西,回去的时候倒是一身轻松。“苏曼,我对不起你,我下次再回来好好陪你。”
苏曼送了他一块老式怀表。系统里面买的。
崔向北觉得贵重,不乐意要。
“我送的不是手表,是时间。指针每往前面走一步,代表着我们能够奋斗的时间越来越少。要争分夺秒。所以崔向北,不要再想一些不积极的事情。我们要留更多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儿。”比如处对象这种事儿,哪里有学习好玩呢?
崔向北深深吸了口气,将自己的手表摘下来,放在苏曼手里,“苏曼,我将我的余生的时间都给你和国家。”
苏曼:“……”
看着崔向北走了,苏曼还捏着这手表,觉得自己刚刚没有悠着点儿。
789哽咽道,“宿主,你刚刚说的那些话太感人了,我都哭了。”
苏曼没理它,只是捏着手表叹气。太沉重了,有些拿不动。刚刚好像说的有些多,做的也有些多。怎么就没悠着点儿呢。
“对了宿主,我刚刚感觉到了你对象对你死心塌地的心情波动,他说话的时候,情绪波动的要命了。以后你还能分手吗?”
“……”
第211章
“宿主,虽然我刚刚只感觉到你一点点的情绪波动,可我觉得你那些话不是随便说说。”
苏曼挑眉。“你怎么会知道我不是随便说说?”
“因为你现在做的事情符合你说的那些话。虽然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你的情绪波动很少,很难感受到你的善意值,可是你做的事情,确实都是符合圣母的人设。”
苏曼:……
“宿主,你会分手吗?”
苏曼将手表放在自己口袋里,“谁知道呢,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中途会发生什么。感情这种事儿,来得快,去的也挺快的。不过,在我们的感情消失前,应该不会分吧。毕竟我也懒得去尝试第二段了。”有些东西,试过一次就行了。恋爱这种事儿只是人生一个小小的调剂,唯有事业才能伴随终身。
对于苏曼来说,只有爱情没有事业的人生是可怕的。当某一天爱情离开之后,人就一无所有了。
她不止要求自己重视事业,也同样希望崔向北重视事业。毕竟万一哪天她先退出了,崔向北也不会一无所有。
789没敢说实话,它觉得要等感情消失是不可能实现的,以那个傻小子人类对宿主如今的感情,估摸着得等一辈子。
回到厂里,苏曼如同再次进入自己的战场一样,忙碌的工作起来。
厂里今年的任务太重了,职工房还在建造当中,第二批的职工房又要开始申请了,毕竟工人越来越多,住宿问题总要解决的。加上南平家具之乡的建设需要厂里这边迅速安排各项事宜,苏曼忙的简直转不开身了。
安排好了厂里的各项事情之后,苏曼就和赵县长商量着,在县里搞个木工培训学校。这个学校没有学历,但是可以发技能书,以后家具厂招工都需要有这个证书。而且招工不分男女,年龄限制很宽松,可以说是全民都能学。
“咱上次不是在董部长那边说了很多关于人才培养的工作吗。领导们也认同了咱们是说法,这说明上面也觉得人才培养很重要。咱这样安排,相当于是提前培养了储备人才。等招工的时候,就简单多了。咱们南平现在已经找不到有手艺的木匠了。都要厂里培养。可咱厂里既然要做万人大厂,那人才需要太多。目前靠厂里带,效果太慢了。”
赵县长现在越发的重视苏曼的意见,听到苏曼提的意见之后,他也觉得人才培养很重要。学校确实要办,“就是怕到时候招不到学生。毕竟没有学历。”
苏曼道,“没有学历是说不具备国家承认的学历,可他们拿的证书是受到厂里承认的,也算那是有学历的作用。咱们再在县里宣传一下南平家具之乡万人大厂的事儿,我相信很有吸引力。”
赵县长点点头。“这事儿倒是可行。”
“我邀请您做南平木工培训学校第一任校长,您看成不?”
赵县长:“……我当校长,这哪行,不合适。”
苏曼笑着道,“主要是我觉得这第一任校长比较又代表意义。您又是未来的家具之乡之父,具有代表性。”
赵县长脸色就有些不自然了,像是憋着什么情绪的样子,他端着茶杯喝了口水,故作沉思的样子,然后才勉为其难道,“我想了一下,如果我这个县长当校长,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对,您考虑的这点也很重要。”苏曼笑了起来。赵县长当了校长,这学校就更容易开起来了。
赵县长也投桃报李,任命苏曼为学校的副校长。
两人就这么互相推着当了还没开设起来的学校的校领导。
这个学校开设还是很容易的。家具厂的师傅过来担任老师,轮流过来讲课。校址就在南平家具厂老厂那边。那边有厂房,有宿舍,有食堂。全都是现成的。学费也不高,维持学生自己平日的花销就够了。
苏曼这边出人出场地,赵县长也积极响应,立马安排县里教育局发布招生通知。不是正式的学校,也不用等什么九月一了,立马就可以开始招生工作了。
这边安排好了教育局了,赵县长还特意去和高书记打了个招呼。
高书记:“……”事儿都做了,还来说有什么意思?不过这学校也属于家具之乡内部的事情,他也不好插手。就是嘱咐赵县长,要顾及大局,不能让全县的人去学木匠吧。
赵县长听是听了,但是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反正招生都是自愿的,又不是他强迫来的,人家愿意来学一门手艺,这当然是好的,还能阻拦?
这老高啊,就是太稳重了,什么都怕。一点干部样子都没有。
幸好他现在和小苏搞家具之乡这个计划了,组长当着,校长当着,做的都是大事儿。要不然一直和高书记争来争去的,还怪没意思的。
高书记不放心赵县长,毕竟赵县长对他意见挺大。于是又去找苏曼,让她看着点赵县长。
苏曼道,“高书记,赵县长这样,其实是好事。一个单位,需要一个定海神针稳定大局,也需要一个大将冲锋陷阵。赵县长现在既然有这个冲锋陷阵的想法,你何不成全他呢。反正您是清醒的,真要发现什么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不就行了吗?我相信有您这根定海神针,赵县长出不了大问题。”
高书记:“……我这心里不踏实。以前就没有搞的这么热闹过。修码头都没这么搞过。”他本来就比不上老林,现在还要承受比老林更大的压力,能不慌吗?
苏曼笑道,“这说明我们南平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你看看,其他县里现在还啥都没干呢,咱开年就这么红火,难道不好?你自己就愿意看着咱县里也和其他县里那样平静?”
高书记想了想,要是南平真的变成那样,那还真的没意思了。习惯了红火的发展,突然低调下来了。他觉得自己这个领导有些失败。“哎,算了,你们搞吧,反正悠着点儿。”
“您就放心吧,咱有分寸的。您只管看着南平在您手里越来越好。”
“别这么说,这是老赵的功劳。”
“那您还是一把手呢,没您同意也办不成这些事儿。您的功劳不可抹去的。”
高书记:“……”突然觉得有些对不住老赵。人家在前面冲锋陷阵,他还在后面拉后腿。最后要是办成了,还要抢一份功劳。太亏心了。
“算了算了,我去忙去,你们这项目我不管了。”
南平开设木工学校的事儿,被苏曼故意大肆宣扬。
还让地区那边也配合宣传,甚至请了地区宣传部门的笔杆子帮着写了稿子,发表到了省里的报纸上面。
既然地区这边说要看南平做的努力,再帮忙去省里申请帮助。那她就可劲儿造势,为南平家具之乡造势。让所有人一想到家具之乡,就想到南平。
别小看文字宣传的威力,看的次数多了,自己心里都觉得是这么回事了。这叫做无意识催眠。
南平这边风风火火的工作,自然也被地区这边时刻关注着。
南平动作挺大,自从地区这边通过他们的申请之后,南平就和地区这边进行工作对接,现在地区宣传部门已经下了通知,整个华州地区的各大县的大街小巷里面都刷上了家具之乡——南平,买家具找南平等字样。
本来在省内南平家具厂就已经很出名了,现在更是家喻户晓。各个都觉得被公家单位这么宣传,那肯定是好的。
而且南平基础准备工作也做的很积极。根据提报到区里的进度汇报来看,林场已经选好了,正在筹办木材厂。这次一口气会建设是六个木材厂,相当于解决了六个公社财政匮乏的问题。这让地区领导看到了希望。觉得这个项目确实是可以为老百姓带来好处的。而且南平还在扩建家具厂,虽然还没开始动工,可是地皮已经规划好了,动工是迟早的事儿。现在又开办了木工学院,大力培养人才。这真的是全县积极搞建设的景象啊。
海书记和地区领导们看着这些工作成绩,心里也是亮堂极了。和其他安安静静的县里比起来,南平表现太好了。
所以地区领导一致决定,正式将项目提报到省里去,以此来获得省里的帮助。比如说——拨点项目资金……
两天后,省里省委这边,几个省里领导正在看华州地区提报上来的新年工作计划。
按道理一个地区的工作计划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不用这么多人开会。但是华州地区海书记特别重视这个计划,希望能够得到省里的审批,获得一定的支持。这个支持是从各方面的。
所以省里领导就开了这个会。
省委一把手年底生了病,这会儿还在休养,主持会议的是李省长。
“我记得省里之前就有这个事儿……前几天下火车的时候,就看到火车站这边宣传栏上面就有这个家具之乡的字样,老董,这个事儿你们这边应该知道吧。”李省长道。
董部长戴着老花镜,听到被点名了就点头,“对,这是我批准的。主要是也不是无偿的,这个单位给火车站提供了一部分候车厅的座椅。”
李省长道,“就为了那一排字,他们还挺大方。”
董部长道,“都是为了国家建设,左口袋进了右口袋了,没什么不舍得的。”
这话就把家具之乡上升到了国家建设的层面。李省长就知道董部长的意见了。
本来也不用问了,人家都同意搞宣传了,这是明摆着表态了。不过老董这人心软,又是个老好人,只要是他觉得对人民有好处的事儿,一般都没意见,倒是不奇怪。
李省长又问其他人的意见。
大家都觉得应该讨论讨论,毕竟这事儿才刚到省里来,还需要搞清楚怎么回事。
于是李省长就给了他们一个小时的时间了解情况。
时间一到,李省长又问大家意见。
第212章
在这种情况下,是没人会第一个发言的。毕竟谁也说不准到底大伙儿是什么意见。
顾城看了看其他人,见没人开口,就表态了,“这个项目我是赞同进行帮扶的。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模式,我觉得很有必要试试。而且从提交的资料来看,南平的同志为了这件事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足见他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决心。我们作为省级部门,也要适当的给与这些县级单位一些鼓励。“
看到顾城竟然是最先表态的。其他人都惊讶的看着他。
谁不知道老顾很少管地方上的事情啊。他是管着组织部的,平时对地方经济不插手。也很少表态。
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从部队出来的,缺少地方管理经验,不乱开口。不给组织添麻烦。大部分人同意了,他就会同意。可从来不会像今天这样,直接就开口了。
大家暗自想着老顾这个变化是为了什么。又想着他平时和老董关系好。老董都已经支持了,他这会儿站在老董这边,那也不稀奇了。只是感慨老顾和老董这关系也太好了。
一共是十一个常委成员。这会儿已经有两个人表态支持了。
其他人就更加重视这件事情了。
又有常委开口了,“要是帮助了南平,其他单位到时候有样学样儿,也申请让省里帮忙,那我们省里还帮的过来吗?为了下面的和谐安定,我觉得要慎重。”
顾城道,“我倒是觉得如果其他单位有样学样,真的能做出成绩来,省里进行帮扶也不是一件坏事。我觉得我们作为省级组织,不该怕麻烦,不该怕做事情。要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
董部长也道,“我也支持顾城同志的意见。下面的同志要是真的能够这样积极,那不是坏事。我们甚至还能够专门成立一个小组,对下面的单位的申请进行审核帮扶。以南平为例,他们这件事情做成了,那就是惠及子孙的事情,不会再给组织拖后腿。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和省里的付出相比,那是很值得了。”
一个是搞学问的,一个是做政委的,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让其他人一时间都无法反驳了。而且其他人也没准备瞎反驳。这种事儿还是要服众,要是瞎开口,容易得罪人。你得说出点根据来。
有人说道,“这件事情是不是该找书记那边商量一下。“
李省长道,“召开会议之前,我已经去医院问过他的意见了。只要有半数的人同意,那这件事情就通过。”
大伙儿一听,这就相当于只要再有三个人同意,那这事儿就通过了。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就越发认真的考虑。然后就陆续有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不干脆扶持省城家具厂,为什么一定要是南平。虽然是南平提交的申请,但是在省里大局观的影响下,当然是要找最合适的地区进行扶持。
李省长道,“这个问题,华州地区也进行过叙述。其中的一些问题,省里这边也安排了同志进行了核实。”他将华州地区提交过来的关于建设南平家具厂的必要理由文件给大伙儿轮流看。
老董下意识的看了眼顾城。
想着这事儿华州地区可真要感谢老顾了。要不是提前提醒了,今天还真的没这么齐全。
大伙看完之后,就又有人表示支持。陆陆续续的有四个人,加上顾城和老董,一共六个人超过半数了。
李省长最后表态,也表示支持。加上医院住院的书记那一票,就有八张票。这件事儿就板上钉钉了。
事情定下来,又得选一个负责人管这件事情了。总不能几部门都管,那到时候岂不是乱了套?
李省长让大伙儿选人或者自荐,这会儿又没人开口了。支持是一方面,可是负责这事儿又是另外一方面了。
“我来负责吧,”顾城举手道。
老董在边上使眼色,让他别冲动。
顾城当做没看见。老董气的抿嘴。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事后老董就拉着顾城去了办公室。
“你太冲动了,这件事情你该好好想想。南平的这个项目虽然说很有积极意义,但是能办成什么程度,是否成功,这个都还不好说。这是摸着石头过河啊。你之前挺明白的一个人,今天怎么冲动了?”
顾城道,“我还真没冲动,这件事情我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我看着南平那股一往无前劲儿,我就想起了以前打仗的时候,那些年轻的兵冲锋陷阵的样子。谁也不知道自己生还是死,可都还是往前面冲,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好的局面。南平现在的作为就是为了这个好局面。他们不知道有风险吗,为什么还是敢做?就是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再说了,你不是也同意吗?”
“同意是一回事,可亲自办又不一样了。哎,你又不是不知道,龚书记身体不好,看样子要退休了。我听说为了稳定的局面,到时候肯定是老李接上去,老李的位置就是从咱们这里面选人。”
顾城笑道,“你想争那个位置?”
“不是我,是你啊。我一个搞学问的,可不敢耽误老百姓。可你不一样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