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运到县里去了,咱们砖瓦窑,规模会越来越大!”
  听到这个消息,工人们一片惊的一片欢呼。县里盖房子竟然也要用他们烧出来的砖块。他们烧出来的砖块是有多好啊。
  想着人家工人们以后住的房子都是他们砖块盖的,心里就觉得骄傲极了。
  崔向北看着大伙儿这么激动,又喊道,“同志们,为了给那些工人同志证明我们砖瓦窑有这个能力,这次咱们要全力以赴,不要拖后腿。一定要足量生产,你们行不行?”
  “行!”
  下面的工人喊了一声。
  “从今天开始,两班倒!”
  下午的时候,苏曼这边就将给砖瓦窑安排的新工人给安排进来了。
  安排了一个统计的文员,以及一个会计。都是高中学历的女知青。也是前两年来的,来的也挺早。
  有了这次机会,女知青高兴的不得了。觉得这才是来农村搞建设了。
  ……
  服装厂建职工房毕竟是大事儿,而且还是那么大规模的建设,很快就引起其他单位的注意了。
  其他单位就来找服装厂这边打听,怎么突然要建房子了。
  打听之后,才知道这次建房子和以往不大一样。但是工人同志说的也说不清楚。
  所以其他厂里的领导就来找服装厂这边打听情况。
  连县里的烧砖厂也过来了。


第89章 
  其他厂里是来找服装厂这边问职工房建设的事情。
  在南平县里面,服装厂规模不算大。赚钱的主要是棉麻厂。厂里的棉麻销往全国,工人都要达到上千人了。可即便是他们,也没有办法一次盖这么多房子的。比如说他们有一千人,一次能盖一百套,那就不错了。像服装厂这样,一共才三百多人,一下子就盖八十户,而且听说还在申请地皮,要继续盖。这就让其他厂里坐不住了,都纷纷的过来打听到底是怎么盖起来的。只听说是工人拿钱,但是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大伙儿可都不清楚。连工人自己都不清楚。
  不过这事儿朱厂长也和其他领导们交代了,别往外瞎说,回头惹起误会,给厂里添了乱子,工人不能盖房子了,就等着当罪人吧。
  所以对于这事儿,服装厂的其他领导也不敢往外说,只让去找朱厂长,所有的材料都在他那边呢。
  于是这些人就都聚集在了朱厂长的办公室里面。
  朱厂长也不着急,笑呵呵道,“我们盖房子的事儿也是凑了巧,恰巧有这么个机会而已。我们毕竟不比你们,厂里没钱啊。你们可和咱们不一样,有钱就尽管盖啊。”
  棉麻厂的副厂长道,“老朱,咱棉麻厂倒是有点钱,可也盖不了多少。这不是来取经吗?”
  食品厂的也过来了,“就是,咱人不多,但是咱工人要是能安置了,那当然是最好了。”
  说着还给朱厂长低了根烟。
  连烧砖厂这边的李副厂长也道,“老朱,我今天来就两件事儿。一件是你们盖房子到底怎么盖的,咱不缺砖头,但是这砖头也是成本,也不能随便用。咱们工人不多,也想盖房子。第二就是我要找你问问,你们盖房子,是从哪里拉的砖块。我们这每天只看着车子去拉砖,就没见着车子往我们这边来。你说说,你这是不是不像话?”
  听到李副厂长这话,朱厂长笑着道,“老李啊,你这说的其实也算是一件事儿了。我这么和你们说了吧,我这建房方案不是我们自己做的,是别人帮我们做的,我们也有协议。要互相帮助。人家给我们出点子,我们也得去人家那边拉砖。咱不能白占便宜,是不是?”
  别说点子不值钱。这能帮助别人盖房子的点子,那可是很珍贵的。这一下子解决了厂里的住宅问题呢。
  听到朱厂长这话,其他人都看向他,“谁啊,还有这个本事。”
  李副长厂长道,“你们是从北河公社那边拉的砖头,是北河公社那边出的主意?是他们那个程书记?”
  “不是,是他们那边的一个同志,叫苏曼。你应该也认识。”
  苏曼啊,那当然认识啊。当时就是这小苏拎着砖头去他们厂里,说要把砖头卖给他们厂里,当时厂里说不需要,她就说要推销给其他厂里搞建设。
  那会儿小苏走了之后,他们几个厂领导还当笑话说了一遍,说这小同志是年初生牛犊不怕虎。
  谁知道人家这转身就把砖头卖出去了。
  还是这么一大笔单子。
  这个真相让李副厂长觉得脸有些疼,还有些后悔。不该同意小苏在县里来推销的,现在人家谈了这么一大笔单子,也成了气候了。
  而且听老朱这么说,要是用她出的主意盖房子,那还得去北河公社拉砖头呢。
  这些工厂只要能盖成房子,他们可不在乎找谁拉砖头。
  其他厂领导可不管什么小苏,他们已经追问朱厂长,那建房方案是什么,拿给他们看看。
  朱厂长道,“这可不行,我和人家签了保密协议的。除非你们同意,要是你们用她这方案来建房子,就找她们北河公社砖瓦窑拉砖。
  棉麻厂林副厂长道,“都不知道他们砖块的质量怎么样,这怎么好定下来。”
  “那你们先去我们那地方看看质量再说吧。我都检查过了,和烧砖厂差不多。听说是在烧砖厂学的技术,是不是啊老李。”
  李副厂长又是黑着脸。
  之前教他们这个技术的时候,他们也没担心抢生意。觉得这县城里面搞建设,肯定是找他们大厂的。公社的砖瓦窑主要是负责公社那边的建设的,一般来说不会发生冲突。
  现在好了,养虎为患啊。
  这些厂领导也不是乱做决定的人,还真的去工地上面看了看砖块的质量。又让李副厂长来看看。
  饶是李副厂长也不得不说,人家这砖头烧的确实不错。
  这烧砖技术就这样,只要懂了那个步骤了,注意的事项,泥土的质量好,按部就班的烧,就能够烧出好砖来。这可不像做菜,还讲究个什么几十年的手艺什么的。看这批砖块,那个北河公社看来是真的烧出经验来了。
  砖块的质量得到了肯定,接下来就要谈看计划书的问题了。
  对于苏曼的要求,其他厂领导也没觉得过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可能一个点子好像不值当什么。但是这些当领导的人心里可清楚。苏曼出的这个主意对他们帮助有多大。在自己手里解决了建房问题,以后是自己的一大功劳啊。
  以后就算退休了,工人也要念他们的好。
  所以相比之下,人家要求拉砖,这完全不是要求了。反正哪里的砖块不是砖块呢?
  李副行长看他们一个个的对着朱厂长保证,一定会找北河公社拉砖块,朱厂长还有模有样的让他们写了个保证书之后。顿时忍不住了,“我还在呢,你们能不能给我点面子。老朱啊,你这也太不厚道了。一个公社砖瓦窑那边能接这么多大单子?”
  朱厂长笑着道,“那就是人家北河公社的事儿了,我这人要讲究诚信是不是?”
  “就是,你们烧砖厂要是给出主意盖房子,我们二话不说就去你们那边拉砖块了。”
  李副厂长:“……”这年头烧砖还要帮着出主意盖房子?他们要是有这样的人才,砖头都能拉倒首都去了。
  在大家签了保证书之后,朱厂长这才将厂里的这份建房建议书给其他人分享。
  一直看了半天之后,这些领导们才离开,还让服装厂帮忙弄一份油印件回去。
  李副厂长没签保证书,所以没能看到这份计划书,只能够匆匆忙忙的回了厂里。
  回去之后,就立马找厂里商量这事儿了。
  现在各个厂里人心思动,现在还是春天,想建房子的肯定今年就会动了。这么多单子,这么多年就没遇到过。
  他们烧砖厂确实也不差这单子也能养活工人,可谁还嫌任务多呢?任务多,工人的福利待遇才更好啊。而且这要是让人知道这些单子都被一个公社的砖瓦窑拿去了,以后他们县里烧砖厂那以后还有面子嘛?
  经过几个领导商议之后,觉得这事儿还是得和县里沟通一下。北河公社咋样也是归县里管的。
  李副厂长作为代表,直接去找县里领导了。
  北河公社这边,苏曼最近也很忙碌。
  她现在又找了两个知青过来了。一男一女,一个负责看管竹编这个项目,一个负责看管服装项目。都是属于生产部文员的角色。
  为了让这些人尽快上手,她也用心带了几天。好在这两项工作现在不是最忙的时候,所以他们上手都还挺容易。
  有了这两人的加入之后,苏曼就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砖瓦窑这边了。毕竟这才是大头啊。
  目前为止,砖瓦窑的工人还都属于临时工的范畴。但是程书记已经承诺了,只要今年经营的好,就会让他们成为正式工人。虽然没有城里工人那样的城市户口,但是他们以后就是专门来上班,可以拿工资的社员了。
  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因为程书记考虑道这几年收成不大好,要是砖瓦窑这边收入多,就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公社压力,还能够补贴下面的社员的生活。比如说用这些钱去购买更多的农具和牛。帮助农民同志提高生产力。
  这些消息苏曼也没瞒着大家,直接当着大伙儿的面宣布了。也是为了起到一定的积极鼓励作用。毕竟现在任务确实很重。
  结果如她所料,这些工人知道未来可能会成为工人之后,一个个的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的,不止工作效率提高了,还都很积极。到了下工时间都不乐意走,要帮着一起烧砖块。
  还是崔向北严厉要求他们去休息,才把人给弄回去的。
  这会儿苏曼来烧砖厂这边检验工作,大伙儿看到她,一个个脸上都忍不住露出笑容。
  想打招呼,又不知道说啥的样子。
  倒是苏大柱对着自己妹子傻笑了两下。骄傲的对着自己妹子喊了一声,“小妹。”
  苏曼还没回应他,崔向北就一步跨过来了,挡在了两人中间。
  苏大柱:“……”
  崔向北道,“苏主任,正好你来了,我和你商量一件事儿。”
  苏曼就将苏大柱忘一边去了,“什么事儿你说。”
  崔向北就带着她走到了一边空地,指着那空地道,一脸严肃认真,“我准备在这里建一排房子,就用二类砖盖。给工人睡觉。这样他们醒了就能干活,不用来来回回的受累了。我之前问过他们了,他们都觉得好,很支持。”
  苏曼看了他一眼,心道这崔指导员现在为了提高效率,真的是越来越精了,连工人路上的这点时间也不放过。
  当然,这种话只能想想,不能说明白。现在这个情况,这样安排确实也是合适的。她点点头,“嗯,为了让工人同志少受累,就给他们盖吧。要注意安全问题。”
  听到苏曼这么说,崔向北还有些心虚。自己其实就是想节省时间,多烧砖。可人家小主任这是一心一意为了工人着想。这相比之下,自己这想法确实有些不大好。
  不知道为什么,越想,他心里越不自在。心也砰砰的跳了跳,生怕苏曼知道他这人自私的想法。
  他不自在的保证道,“其实,我也挺关心他们的,平时会安排他们多休息的。不会让他们累倒。”
  苏曼道,“难怪这些工人都夸赞你,崔指导员果然是个好指导员。”
  崔向北更不自在的扒拉一下头发,“我得去忙工作,你自己随便转转吧。”
  然后抬脚就走了。
  苏曼好奇的问789,“我看出来了,他在心虚,他心虚什么?”
  789,“可能做了什么坏事了,担心被你知道。”
  苏曼顿时呵呵的笑了笑,“就他?”
  不是她说大话,崔向北在这砖瓦窑的一举一动,她都了如指掌。以为那些知青同志白安排进去的?那是互相监督,互相竞争。防止谁偷懒耍滑的。
  “算了,要真有事儿,我也能发现。”
  ……
  县里这边,李副厂长好不容易等林书记这边开完会了,然后就跑林书记办公室汇报工作了。


第90章 
  林书记刚忙完一场会议,是关于人民公社大食堂出现的问题的讨论会。
  这问题也不不止他一个县,最近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一是粮食不够吃,大锅饭分配的时候,无法分配的那么细致仔细。总有些差漏,现在都已经第三年灾害了,看着这天气也不是很好,估摸着今年收成也不会太好。
  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容易闹矛盾。另外一方面就是占用劳动力太多了。如果自家做饭,可能只需要下工回来就可以做好了。但是如果大食堂,因为吃饭的人多,光是做饭的人就要安排十几二十个,这可是劳动力啊。
  这样的问题让很多领导都觉得大食堂再办下去要出问题。而且听说已经有人去和首都那边反应这个问题了,上面已经下了调查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结束大食堂了。这样一来面临的问题又多了,比如说粮食分配,农民炊具问题。
  刚忙了半天,回到办公室就看到砖厂这边人来了。
  他有些好奇道,“我听说服装厂要盖房子了,最近产量跟得上吗?”
  下面这些厂里,砖厂他是最不担心的。毕竟县里都找他们拉砖块。也不存在亏本什么的。
  听到林书记主动问起,李副厂长这打了半天的腹稿终于可以用上了,他摇头叹气,“林书记,咱们产量倒是跟得上,可他们不是找咱们砖厂拉的砖块啊。他们那是直接找北河公社的砖瓦窑拉的砖块。”
  林书记听这话,顿时茶也不喝了,将茶杯放到桌上,诧异的问道,“他们找北河公社拉砖块?”他想了想,好像是听下面和他反应,说北河公社那边起了砖瓦窑。
  因为最近忙春种和大食堂的事情,就没放在心上。毕竟砖瓦窑以前也有,只是后来关了。现在下面要开,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只现在他们竟然还能从县里找到单子,那还真是有点儿本事。
  他饶有兴致的问道,“是什么情况你具体说说?”
  李副厂长见林书记这反应有些不对劲儿,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听说是下面公社给他们出了个盖职工房的主意,条件就是服装厂找他们拉砖块。要是其他的厂里也想用她那主意,也要找他们拉砖。所以现在不止服装厂那边找他们,以后其他厂子盖房子,也得找他们。林书记,他们这样不地道啊。他们那么小的砖瓦窑,一口吃不下去啊。这样做容易耽误厂里搞建设。”
  然而林书记对去哪里拉砖头也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那个建房子的主意是什么主意,“你知道他们关于建房子出了什么主意吗?”
  “……不知道,因为我们没同意去那边拉砖,所以不能看。”
  林书记有些失望,准备找县里服装产那边问问。
  李副厂长见林书记丝毫不关心自己刚刚提出来的问题,顿时尴尬的都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林书记,那拉砖的事儿……是不是能让北河公社那边商量一下,他们毕竟那么小的单位。”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了解清楚。你可以去找他们协调一下。如果他们那边需要帮助,你们烧砖厂就配合一下吧。”
  李副厂长:“……”
  对于这个结果,李副厂长有些难以接受。他直言道,“能不能由县里这边出面,让北河公社那边让出一部分的砖块来。比如说不要强迫其他单位去他们那边拉砖,这张属于不良竞争。”
  林书记还琢磨着而给北河公社那边打电话问问呢,听到李副厂长这么说,脸色顿时有些不好了,“县里的烧砖厂资源是全县最好的,现在连北河公社一个砖瓦窑都比不过,就该自我检讨一下问题在哪里,而不是靠我们县委去和下面施压。你这个想法要不得。”
  被林书记给批了一顿,李副厂长顿时闹了个没脸。知道县里这条路走不通了。但是想到厂里出的第二个方案是亲自去找下面公社谈,他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
  等李副厂长走了之后,林书记就拿起电话打到了北河公社。
  这会儿,北河公社程书记还在看着苏曼最近汇报的账本,笑的乐呵呵的。光是服装厂这一车有一车的砖头,这钱就结算不少啊。
  服装厂给的是现钱,三天一结。那都是看得到的资金。
  北河公社可好长时间没有这么大笔的收入了。以前砖瓦窑开着就是个摆设。
  现在不止服装厂那边有钱,等年底的时候,社员们这边还可以扣下一笔债务。这又是一笔收入。
  他正乐呵的抽烟,电话响了起来了。顺手接了起来,一听对面是林书记,他立马将烟掐灭了。
  电话那头林书记说起来砖厂的事儿,问是不是真的。
  程书记道,“这个嘛……确实有这么回事,可我们也没强迫人家,这是互相帮助。工人同志见我们这些农民同志困难,帮一把。这不是工农一家亲吗?”
  林书记在电话那头乐了,“别给我扯这些好听的,我就问问你们给服装厂出的那个主意是什么?”
  “这计划书挺多的,内容挺复杂的。”程书记找着法子的敷衍,生怕林书记让他们共享资料。到时候损失可就大了。
  “别扯这些,我也不参合你们的事情,就是想清楚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违反规定的地方。县里职工盖房子,县委这边不能不清楚细节,否则出了问题,你们自己担着?”
  听到这话,程书记就放心了,看来林书记还是那个公平公正的林书记,没被县里那些人带歪。他笑呵呵道,“我把资料送过去给您看。”
  挂了电话之后,程书记立马找苏曼,把情况和她说了。
  “这事儿肯定瞒不住,现在县里要资料,咱就送去,你觉得咋样?我就说县里砖厂那边没一个好东西,看着好处就冒出来了。还跑去找林书记告状。”程书记气的没啥好脸色。
  苏曼也想到肯定是瞒不住的,毕竟县里就这么大,总要被人知道的。她甚至还想了几个方案来应对这个问题。
  “程书记,咱明天去县里找林书记谈谈吧。要是县里烧砖厂真想分一杯羹,咱也不能做的太绝,我想着,是不是可以和他们谈谈合作问题。”
  “怎么合作?”
  “咱这生意毕竟只能在县里做,但是烧砖厂那边的人面比我们广。而且朱厂长也打电话过来了,其他厂里都有盖房子的意向,我们公社这边确实吃不了这么一大块饼,还不如让点给烧砖厂,然后让烧砖厂以后回馈我们,以后但凡砖厂有啥任务,我们也要从中分一部分。以后我们如果有了任务,也会分给他们一部分。互惠互利,咋样也不用担心咱们这边没生意了。”
  这是苏曼给砖瓦窑想的一条长远的路。她以后也不一定就一直呆在这里,现在生意是红火,万一接手的人谈不下新的生意,那以后砖瓦窑的命运就有些悬了。
  所还是要找一条后路。
  程书记是有些心疼这笔大单子的。可看看砖瓦窑现在每天加班加点烧砖,工人们累得够呛,这还只有一家服装厂建房子呢,后期还有其他的……确实吃力了。怪只怪自己的砖瓦窑规模不够大,而人力也不够。又不能安排太多社员了,不能占用太多劳动力。
  再想想苏曼出的这个主意,现在分一杯羹出去,有烧砖厂带着,相当于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伙子干活,总有活干。
  两人商量好了对策,也不怕去见林书记了。而是琢磨着如何让烧砖厂答应他们的这些要求。
  ……
  烧砖厂这边,工人们正忙碌烧着砖块,脸上都有些憔悴。可想着等这批砖块烧好了,让公社满意了,就能成为正式的烧砖工人了,大伙儿又觉得没那么辛苦了。
  而且现在烧砖厂已经修了宿舍,也比之前要轻松多了。
  崔向北困的不行,从宿舍里面走了出来。
  他平时是不住宿舍的,因为放心不下队里那一窝猪,每天回去,不管多晚都要去看看。毕竟有些猪生病前期都有预兆的,要是及时发现还好处理,要是晚了,一窝猪都要完蛋。
  就苏二柱那个脑子,他还真不放心。
  因为烧砖任务重,他早上天没亮就要过来。这也导致他睡眠不足。忙完一茬就在宿舍里眯一会儿。
  原本还挺精神的一个小伙子,现在也显得有些瘦削。
  还别说,这一瘦下去,还多了点儿文弱书生的感觉。就连新来的小文员和会计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好几眼。边看还脸红红的。
  等他去办公室去看报表的时候,徐会计还主动拿着热水壶,给他倒热水。崔向北将杯子往旁边一拿,“不用了,我这杯子里有凉水,我喜欢喝凉的。对了,今天账本做出来没,待会儿苏主任就要来看了。你赶紧的,别耽误事儿。”语气严肃认真,毫不留情。
  徐会计:“……我马上做。”什么文弱书生,完全骗人的。
  等崔向北喝完水,去检查工作的时候,就看到苏大柱也在喝水,脸上还对着他傻笑。
  崔向北张嘴想说几句,话锋一转就道,“大柱同志,喝水啊。”
  苏大柱嘿嘿的笑道,“我都看到了。”
  崔向北好奇问道,“你看到什么了?”
  “人家徐会计给你倒水,你还不领情。崔指导员,我和你说,你这样不行。女同志给你倒水,你要接受。”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