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真是太合适了。今天我们送货过去的时候,我就让人把他们的工装和日常用品带过去。你让他们今天就去上班吧,今天我们就要送货过去了。”
  陈主任心里高兴的不得了,立马道,“那可没问题。我立马通知他们过去准备着。”
  上午,从服装厂这边借的大货车又拉了满满的一大车家具出去了。
  县里的人又看了一次热闹。
  这县里家具厂家具这么好卖,昨天一车,今天比昨天还要多呢。
  ……
  省城那边的购买力比苏曼想的还要好。第一批二十台家具,才三天就销售一空了。而且还有人听到了消息之后过去订货的。
  家具厂这边就开始没日没夜的赶工了。
  不过工人们也挺开心,毕竟家具卖的好,他们饭碗才端的稳当。
  苏曼就琢磨着要重新招工了。现在有了稳定的路子,必须再招一些人过来。毕竟北河家具厂那边现在连县城这边的单子都没生产完,也指望不上了。自己这边才十个正式工大师傅,人数还是不够。
  另外还有食堂也要办起来了。这样工人们吃完饭之后,就有更多的时间赶工。
  八月的时候,家具厂再次贴出了招工通知。


第130章 
  这一次招工比上次还要热闹。
  上次要的人少。这一次光是木工就要招二十名,学徒工也要加十名。另外还有三个厨房做饭的师傅,两个看厂门的门卫。办公室干事又要加两名。苏曼也正式成立了财务部,再招两名出纳,配合会计干活。另外还准备给自己挑选一个助理,以后跑腿的事儿就交给助理了。
  这一下子招好几十人,可把县里人乐坏了。
  县里的其他厂子已经很久都没招过人了,就算招人也是一两个的招。好不容易等人退下来了,那位置也要留给自家人,外人都没机会。
  像家具厂这样大批量的对外招,对于整个南平县城都是大喜事。
  这次招人,苏曼这边就不用请外人帮忙了,自己这边人就够了。
  不过挑选文员的时候,她还是提议从上次报名参选的年轻人里面挑。毕竟人家是踏踏实实的表现了,干过活的,她也承诺过扩招会加人。作为一个厂领导,可不能言而无信了,要不然下次说话就不管用了。
  厂里人现在对她是言听计从,这种事儿自然是啥意见都没有了。
  “看门的门卫以退伍军人优先。厨房的工作人员,首先看人品和工作能力,其次就是照顾一下家庭困难的同志。”这样一来,她也会多得到一些圣母点。
  陈明华和吴小会都不知道她的想法,听到她这么安排,顿时对她肃然起敬。别的厂里可没想到要照顾家庭困难的人呢。苏厂长这招工还考虑到这些呢。看着她的眼神都带着点儿崇敬。
  安排好了招工要求之后,苏曼就把这些事儿交给厂里人去安排了,作为一个厂长,她也不可能和开场之初那样啥事儿都亲力亲为。都安排手底下的人去用。办公室人不够,就找那些学徒工来办。
  厂里这边事儿安排完了之后,苏曼就去了一趟县委大院,给林书记汇报一下工作。
  “苏厂长,你最近可势头很猛啊,厂子干的红红火火的,咱可都听到消息了。”
  李秘书看到她来了,笑着打招呼。
  苏曼道,“这都是靠着大伙儿一起努力,也多亏了林书记和李秘书你们的支持啊。”
  李秘书笑了笑,“苏厂长可别客气了,咱可一点忙都帮不上。这工作没做好,心里还听不得劲儿的,回头我得请你吃顿饭。”
  苏曼客气的摆手,“还是我请,咱厂子效益好了,请吃饭还是请得起的。”
  两人寒暄完了,苏曼就问,“林书记有空不,我想汇报工作。”
  “烧砖厂来人了,还在里面聊着呢,你要等会儿聊。”
  “哪个厂?”苏曼问道。
  “一厂,你还认识呢,崔向北同志。他们厂长带着崔向北同志过来的,说是现在烧砖厂的砖又有了进步,感觉能和省里那边比了,他们想把砖块卖到更远的地方去。后面咋说的,我就不清楚了。”
  苏曼一听崔向北的名字,还微微有些不自在。不过很快就好了,毕竟上次和崔向北分开的时候,崔向北已经想清楚了,而且那时候崔向北也没和她表白,两人关系也没闹僵,反而还恢复正常了。
  自己要是别扭,反而还显得矫情了。于是干脆就在外面和李秘书聊天,等着崔向北他们出来,自己再进去找林书记。
  这会儿林书记办公室里面铺着一张南平县所在的胡江省的地图。
  崔向北指着一条江,从南平县这边指向胡江省省城。“这条水路是通的,如果走这条路,我们沿路可以将砖块运输到很多的地方,这样就不局限于一个小地方了。而且不止砖块,还有一些大型的活物也能运出去,比如说现在我们县里的家具厂的家具。我听说都卖省城去了。”
  林书记手里夹着烟,细心的看着,“那还得修路。修到江边之后,还要修码头。”
  南平县附近确实有一条江,可是因为离县城有些距离,开车都要半小时,所以县城当初是没有修码头的。
  因为南平县穷,战乱时期这边也没人会花心思管理,建国之后,又穷的揭不开锅。完全没这个经济能力。
  好不容易到了林书记手里来才好了一些,又遇上了自然灾害。
  这修路修码头,总有些为难。
  崔向北道,“可我算了一笔账,光是咱们县里的东西不能运出去,就挡住了很多的经济发展。因为地理原因限制,烧砖厂完全没有发展的可能了。如果能够增加运输路线,我们厂里可以扩建,也可以招手更多的工人。”
  林书记看向崔向北,“小崔可真是成长不少啊。”当初来的时候,还是个人厌狗嫌的刺头呢。
  烧砖一厂的高厂长笑着道,“崔总指导现在可是我们的技术骨干了。连我们厂里那些大学生都自愧不如。也是崔总指导肯努力,不怕脏不怕累,这大热天的说钻窑洞就钻窑洞。这次技术提高之后,他有和我提出了这个走水运的方式,咱一分析数据,觉得是真有搞头。”
  崔向北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他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在烧砖厂听说苏曼做出来的成绩。他一直想向苏曼靠齐,脑子里想的也就多了。以前他以为提高自己的个人技术就行了,可技术提高之后,他又发现南平县太小了,烧砖厂技术再高,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所以就琢磨了这些。他能够注意到这条水路,是因为当初他在省里学养猪的时候,看到过养猪场走水路运输生猪。
  他觉得,要发展南平,就得首先走出南平。
  “林书记,码头一旦修建起来,这条路就通了。这对于咱们县城所有的厂子都是有好处的,等以后南平县就盘活了。”
  林书记已经有些心动了。他也想修路,关键是钱啊。县里穷的叮当响啊。
  他抽出一根烟来吸了口。
  又让厂长和崔向北抽。崔向北摆了摆手。
  办公室里正沉默着,李秘书走了进来,给他们茶杯里面添了茶,顺口说了句,“林书记,苏厂长也过来汇报工作了。”
  他就担心苏曼在外面等的时间长。
  林书记一听苏曼来了,立马笑了,“正好,这事儿和小崔也有点儿关系,让她进来一起讨论一下吧。”
  崔向北立马坐直了身体。
  苏曼一进来,就闻到一股烟味,心道这些男同志只要待在一起谈生意,就喜欢烟和酒,仿佛没这两样东西,事儿就谈不成一样。
  也不知道是从啥时候搞出来的习惯。
  她心里诽谤,脸上还是笑着和几位打招呼,“林书记,高厂长,崔总。”
  听到苏曼喊崔总这个称呼,崔向北嘴角一抽。
  林书记道,“小苏啊,快坐。我们正商量事儿呢,你也过来一起讨论一下。”
  苏曼笑着道,“烧砖厂的事儿高厂长和崔总可都是最了解的,我可不好意思在他们面前发表意见。”
  高厂长道,“不单单是烧砖厂的事儿,和你们家具厂也算有些关系。我听说。你们厂里现在在省城家具卖的不错,现在都在扩招了,一次招了好几十人呢。”
  苏曼一脸喜气洋洋的,“确实还不错,这不,今天就是过来报喜的。”
  林书记也笑了笑,“干的很不错,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我看也快过不了多久就能成为百人厂子了,到时候我让县委县政府都去热闹热闹。”
  高厂长也是夸奖道,“苏厂长可真是了不起啊。之前在烧砖厂那边就干的红红火火的,现在搞家具也能搞起来了。”他可没忘记当初被苏曼给摆了一道的事儿,现在多了二厂这个拖油瓶呢。
  苏曼装作没听出来,谦虚道,“都是多亏了大伙儿支持。不单单我一个人的功劳。”
  林书记打着圆场,“好了,谈正事了。小苏啊,今天烧砖厂这边的两位同志过来,是谈我们南平县水路的问题。”
  “我们南平县还有水路?”
  之前她还真没想到有水路这一茬呢。她倒是知道湖江省是沿江的。但是南平县却没看过江。
  “没水路,但是我们沿江。”林书记指了指地图。苏曼就满脸兴趣的凑了过去。
  随着林书记的手指,她就看到了南平县的那条江了。但是没在南平县城。苏曼顿时满脸遗憾。这要是挪一挪就好了。
  不过她仔细看了看之后,发现好像也没多远。完全可以修路啊。只要修了路,开个车子到江边,再走水路运输,也是可以的。
  “林书记,咱可以修路,把这条路给打通啊。”苏曼兴奋道。
  崔向北闻言看向了她,眼里带着笑意。心里砰砰跳,他和小苏厂长想一块儿去了。这算啥?
  林书记道,“小崔也是这么提议的。说让咱们修路修码头。他还做了个大概的预算和收益呢表呢。”
  他说着,将资料给苏曼看。
  苏曼大概的瞅了瞅,崔向北分析的还挺多的。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了。
  她看向崔向北,“崔总可真是提了个好建议。要是这条路打通了,以后咱南平县可真要红红火火了。”
  崔向北轻咳一声,“都是为人民服务。”
  苏曼:“……”
  高厂长道,“苏厂长,现在你和小崔都觉得该修路,该做码头。咱也都觉得好。可是林书记也说了,县里没钱。苏厂长一向有主意,这次有啥好意见啊?”
  崔向北道,“高厂长,这是我们提出来的,苏厂长刚来,情况还了解的不够清楚呢。”
  高厂长顿时噎住了。忘了这两个当初还在一起搭档的呢。
  苏曼心道这老同志也特记仇了。好歹当初也是双赢的局面,用得着这么针对人吗。比埋汰人,谁比谁差啊。她脸上笑道,“我倒是暂时想了个办法,就担心高厂长这边不同意。”
  高厂长道,“只要办法好,我就同意。”
  林书记也感兴趣道,“小苏啊,你先说说。”
  “这路和码头建立起来之后,得利的都是哪些单位啊?当然首先就是烧砖厂了。他们运输成本高,不适宜往外面运输。要是建立起来了,加上崔总的技术指导。以后这发展可是无可限量。”
  高厂长一脸自豪。
  苏曼笑道,“所以啊,这修路和修码头的钱。我觉得还是找各个单位支援一下。总不能光想着好处,一点贡献都不出吧。除非保证不用码头。反正我们家具厂肯定会出的。我愿意拿出我们家具厂所有的流动资金。”
  听到苏曼这话,高厂长差点喷出一口血来。
  话说的真漂亮,你们家具厂才开多久,能有多少钱啊!


第131章 
  苏曼提出的这法子让高厂长怄得慌,可是林书记却觉得还算是个法子。还挺认真的问苏曼,“其他单位不一定愿意。县里也不能强迫他们。”
  高厂长见林书记还真准备用这一招,顿时有些后悔来这里了。
  他觉得真的让林书记这么干了,以后他可要在县里待不下去了。那些兄弟单位都要找他算账了。
  关键是这法子还不是他想出来的,明明是这个苏曼想的。
  他还要跟着一起背黑锅。后悔啊,真的太后悔了。“小苏啊,这件事情确实不能冲动,哪怕我没意见,可其他兄弟单位呢?大家都要养着那么多工人,过年过节都要发福利的。要是没钱发不出福利,那就寒了工人的心了。”
  苏曼道,“高厂长,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在咱们南平县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好南平县的建设工作。至于担心大家不乐意,我觉得可以先征求大家的意见吧。愿意出资的,以后可以拥有五年免费使用码头的权利。不乐意出资的,以后使用码头就要交费。这些费用就还给各个厂里。看看多少人愿意用码头,并且愿意出资的。这不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吗?这就和买东西一样,花了钱就能拿回家用,不花钱,那就是商场里面的东西,咱不能白用。”
  崔向北立马道,“我觉得很有道理。”
  高厂长看了他一眼,心道你估摸着就不会觉得这苏厂长说话没道理。不过他倒是认真思考了苏曼的这个建议,觉得苏曼后面说的倒是还有些可行。五年免费试用,给出去的钱也能还回来。倒是也不亏。而且他们烧砖厂确实需要这条线路。这条路要是走通了,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
  林书记抽了口烟,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苏曼说的方案。
  如果南平县城有钱,这个码头南平县就能自己建设了。到时候码头也不是给单位白用的。毕竟公家也不能真的白出钱出资搞建设,让你们用啊。现在南平县拿不出来,就只能请其他单位出钱。按照苏曼说的,这出了钱的单位可以五年免费使用,这给单位节省一笔钱。而且后期码头赚的钱也能陆陆续续的还给这些单位。虽然还钱的时间慢了点儿,可终归是要还给他们的。
  要是按照这个条件,这些单位倒是还赚了。
  而县委这边一分钱不用拿出来,码头修好了,路也修好了。县里也能发展起来了。
  把这里面的关键事情想清楚之后,林书记总算是松了口气,露出了笑容。
  “都说年轻人是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这话果然没错。小苏和小崔可为我们南平县建设出了力了。小崔找到了运输路线,小苏解决资金问题。你们都是我们那南平县的好同志,优秀青年。”
  苏曼厚着脸皮道,“林书记,你啥时候给咱也发个奖状,我拿出去吹牛。也让人看看。”
  林书记笑了起来,“好,等这事情落实了,我就给你们发奖状。”
  修路和修码头的方案暂时是定下来了,具体的实施,林书记还要和高县长商量,还要开个县委大会。这都是后面要忙的事儿了。
  高厂长和崔向北也不耽误苏曼汇报工作了,起身出门。
  崔向北回头看了苏曼一眼,看到苏曼也在目送他们出门。两人清亮的眼神对上了,都诧异了一下。苏曼还对着他微笑了一下,竖起一个大拇指。
  崔向北脸上一热,心里又不自主的想要笑。
  小苏厂长永远都是这样积极向上。自己可要更加努力了。
  等他们走了,苏曼就和林书记汇报厂里的具体情况。
  林书记也就是听说了一些,还不清楚厂里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听苏曼说厂里的家具在省里的销售情况,苏曼还在省里那边搞了仓库囤货,保证及时供货。但是生产量依然更不上需求,心里又惊又喜。
  这真的比他之前预料的要好太多了。
  按照苏曼的说法,他们厂里这销售量都快赶上省城家具厂在省城的销售量了。而且他们还有个优势,省城的家具主要是供应全国各地的,而他们的家具则是主要对省内。这就让他们在省内的数量上超过省城家具厂了。
  苏曼又和林书记说了自己进一步的想法。“我们家具现在在省城也慢慢的有了一些名气。我准备等工人招齐了,省城这边充足供应之后,再在咱们附近的县城也铺货。有了省城那边的名气,咱们家具在那些县城里面就不愁卖了。”
  林书记满意道,“你这都已经想好下一步的发展了。我也没什么意见。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做出成绩来就好。”
  苏曼高兴道,“我就是因为有林书记您给我的信任,才敢这么拼。我不能辜负您的期望。”
  谈完厂子的事儿,苏曼走的时候,还关心了一下这修路修码头的事儿,有多大的把握能成。
  林书记道,“还得看情况。你也别担心。你们厂子在省内的销量就够了。百人厂子也养得起的。”
  苏曼点了点头,心道哪里够啊。一个百人厂子她现在还真的看不起。要是修码头这事儿之前,她憋着也就憋着了。
  可现在有了修码头的事儿,她脑子里就转了出来很多销售方案了。
  比如说捆绑销售啊。今天看到砖厂的人,再出了这个码头的事儿,她很快就想到。以后烧砖厂的砖块卖到外地去,肯定都是用来修建一些单位用房的。甭管是办公楼还是宿舍,那都缺少不了家具啊。
  到时候她完全可以和烧砖厂合作嘛,用烧砖厂的砖块,她这边就便宜卖家具,想想到时候多少成套成套的订单啊……
  这码头必须得修。
  修码头的事儿一时半会儿肯定动不了工的。涉及的人和事儿都多,苏曼也不好催促。只能等林书记先和县里其他领导协调好了再说。
  她这边决定还是赶紧把工人给招好了再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按照现在这个产量,就算码头修好了,她也用不上。
  她回了厂里,就去询问招工准备情况。
  这次招工,苏曼并没有准备掺和进去。全都是交给工人来做的。
  作为一个厂长,她并不适合亲自参与招工这种事儿。这样会给厂里留下不好的规矩,觉得厂长招工一言堂。哪天她离开了,换个有私心的上来了,还不得发展成家族企业啊。她只需要负责监督就好了。有她这个厂长在上面看着,就不担心下面搞小动作了。
  有了第一次招工经验,这一次招工也很顺利。
  很多人都是上次来参加过考核的同志。
  陈明华考核了这些人的技术,吴小会则带着文员考核他们的文化成绩。
  一个星期的功夫,工人名单就出来了。将名单公示出去之后,县城里又热闹了一整天。
  新来的工人们到位之后,那些老师傅们也都被提拔起来了,提拔了几个组长。有了领导的带领,工人们很快就上手了。
  而办公室这边的文员多了之后,基本上的文件工作苏曼都不用管了。
  苏曼还招了一个助理,叫丁玲,是中专毕业生。长的老老实实,人挺踏踏实实的。苏曼看着挺顺眼,终于好不好,还要等用上一阵子才能知道。
  厂里食堂这边也开火了,工人们可以在食堂开始吃饭了。之前只有二十多号人,现在每次去食堂里面都是四五十人,热热闹闹的。
  看着这些变化,不止苏曼觉得心情好,连工人们也大受鼓舞,觉得厂子发展真的是有目共睹的。让人觉得有奔头。
  苏曼打了打算盘一算,觉得目前这产量是渐渐跟上来了,可以开始在附近其他县里铺货了。
  她还在琢磨这事儿,李秘书就给她打电话了,让她过去开大会。
  会议的内容就是关于南平县修建码头的决议。
  苏曼一听消息,顿时乐了。林书记这是把县里搞定了?她可知道,高县长和林书记有些矛盾呢,还以为要闹一闹,结果这么快就开大会了。她赶紧让会计这边统计账面上有多少钱。甭管咋样也要意思意思。
  县里这边,林书记正和高县长商量着下午开大会儿的事情。
  林书记对于高县长的态度很满意。
  之前他还担心要和高县长这边争论的。结果他将利弊说明白之后,高县长竟然一口答应了。
  林书记就觉得,自己之前真的误会这高县长了。不管怎么样,高县长在对南平县的感情上面,那是真诚的。是真心实意的为南平县考虑的。
  他亲切的称呼高县长为老高,“老高啊,这次有你这么支持,我心里特别踏实。”
  高县长不以为意,他又不是为了林书记,他是为了整个南平县。
  “我当然知道修路修码头是为了南平县的发展考虑。只要是对南平县有帮助的事情,我都不会反对,反而会支持。林书记,我不是糊涂人。”
  这话说的特别真心,林书记心里觉得熨烫极了。就提议道,“老高啊,我们各自对下面厂子都很熟悉,也有一些认识的人,你看我们到时候是不是先私下里做好工作,再开大会?”
  他这也是替高县长考虑。他也知道高县长和一些厂子领导熟悉,到时候大会上面这些厂子要是不支持工作,不给高县长面子,高县长到时候会挺难看的。
  高县长道,“应该没问题的。我认识的都是一些老牌厂子。他们账面上应该都有资金。”
  话是这么说,下午等厂子领导来了之后,两人都叫了自己熟悉的厂领导去办公室开会。做思想工作。
  林书记这边主要是和服装厂,烧砖厂,食品厂、还有苏曼这边的家具厂关系好。
  至于棉麻厂还有香烟厂则是和高县长那边关系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