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嫂林雪菊道也不落在自家婆婆后面,紧跟着道,“我和你大哥可上进了。你大哥之前一直都没回家过,咱队里妇联也干的好,现在咱队里就没有受罪的媳妇了。也没人扔娃娃。”
李春花瞄她一眼,呵呵笑道,“她厉害着呢,谁要是不听她的,她就和人干架。”
苏曼:“……”
林雪菊憋红了脸,嘀咕道,“我那都是为了工作。”
苏曼道,“嫂子,你们这工作还是别自己动手了。心是好心,容易让人挑错。说你一个干部还动手。”
“可那些男的就不听劝。”
苏曼就给她出了个主意,“那你以后就把这些表现不好的男同志弄到会议室里面给他们讲妇联的思想文件。专挑休息时间讲。他们要是不来,那就是他们的错,队里就能管。要是不听你的,就让郭队长处置他们。”
郭队长权利就大了,谁要是不服从大队部的安排,那他就能安排民兵抓人强制学习。
听苏曼这法子,林雪菊顿时高兴的不得了,一脸兴奋,“对对对,这法子好,明天我就拉着他们学习。让他们不能吃家里的猪肉。”
见林雪菊这边话说的差不多了,宋玉华也接着说了两句。她现在不用下地了,每天在队里托儿所,能带着小米粒一块,日子比之前好特别多。而且人看着也比之前气色要好一些了。
家里人都越来越上进了,苏曼心里自然高兴。毕竟系统那边显示的主线改造任务已经进行了百分之七十了。
这代表着她可能很快就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获得非常健康的身体了。
别看她现在每天特别精神,这都是靠着毅力支持的。
她这个身体十八岁,但是绝对没有十八岁那样精神。
苏二柱偷偷的瞄着家里人,看着大伙儿心情好,再看看自家妹子也笑了,心情特别不错的样子,就道小心翼翼的提道,“妹儿,我不想养猪了。”
他话音一落,其他人都看向他。
苏铁山直接一拍桌子,“老二刚刚说啥?”
李春花道,“他说不想养猪了。”
苏铁山就左看看又看看,准备找趁手的东西。
苏二柱赶紧站起来躲一边,可怜巴巴的看着家里人,“我真不想养猪了,今天看他们抓猪的时候,我心里特难过。你们说我没出息也好,我可能真的不适合养猪。”
李春花道,“咋不适合,这不养着挺好的吗?我听队长说了,明年还要继续养。还得多养。以后咱分肉能多分点。”
小草和小石头道,“叔养猪吃肉。”
小米粒也抱着自家爸的大腿,“叔……爸养猪吃肉。”
苏二柱觉得只有自家妹子能帮助自己了。“小妹,你帮哥说说话。”
苏曼道,“我理解你这种心情,不过我觉得这个决定太早了。要不这样,等明天再说。”
“为啥等明天?”
“明天吃肉。吃了肉再说。”
苏二柱:“我不吃!”
李春花乐了,“你不吃正好,让你爹多吃点。”
……
第二天才三点多,天没亮,队里就热闹起来了。
队里好几年没杀猪分肉了。今年终于能吃上肉了,这可比过年还要重要。男女老少都跑去看热闹。
就连老苏家这边的三个孩子也从床上起来,牵着手去看热闹。
苏曼被吵的迷迷糊糊的,干脆也从床上爬起来了,起床洗漱之后,就抱着俄文课本读书。
一直到五点多的时候,家里人才回来。
孩子们欢呼的跑在前面,一点也没见着被吓到的样子。后面跟着拎着肉的苏大柱,林雪菊则捧着个盆,里面都是猪血。
这可是好东西,其他人家还不一定能分到。
李春华高兴道,“这猪可养的真好,咱家老二就是能耐。这才不算大,都一百八十多斤了,其他猪以后可不得两百了?”
老苏家人多,加上苏二柱是饲养员。所以这次分了好几斤肉。
东西一拿回来,李春花就使唤起来了,“老二媳妇手艺好,去给你小妹做早饭去。做猪肉面疙瘩。多放点肉。”
苏曼赶紧道,“娘,我不爱吃,少放点。”她可真是不缺肉啊。
李春花十分热情,“不行,这么多人,别舍不得。老二媳妇赶紧去。”
宋玉华立马挽着袖子进屋了。
苏曼道,“那就都一起吃,我一个人,我就不吃。”
李春花嘴一歪,准备说家里人吃那么好干啥,想着现在日子好了,也不寒碜了,就道,“都吃。老二媳妇,多煮点儿。反正过年还要分,这肉咱也不留着了。”
林雪菊一听,立马钻厨房里面去了。“我也帮忙。”
李春花:“……”
三个孩子也不去继续睡觉了,就守在厨房门口,等着吃肉肉。
很快,苏曼就问道了肉香味了。
这味道还不止是老苏家这边传出来的,还有其他人家也传出味道来了。
家家户户都知道过年还要分肉,这次分的也不算多。所以都拿出来吃了。正好秋天分了新粮,猪面疙瘩,手擀面啥的。弄点猪肉,全家人一起改善伙食。
苏二柱本来一直躲在房里睡觉。
闻到味道之后就睡不着了。
过了一会儿就听着喊吃饭的声音。吃的是猪肉疙瘩。
他就起来了。
然后开了门往外面瞅,就见着自家娘将桌椅都搬院子里来了。一家人准备露天吃饭,要把味道散出去,免得别人以为他们家舍不得吃肉。
苏二柱开门一看,就看到大伙儿大口的吃着。肚子顿时传来咕噜噜的声音。
他想着,自己只吃面疙瘩,不吃肉。干脆开门走了出来。
宋玉华道,“灶台上放着呢,你自己去端。”
苏二柱就去端了,然后和家里人坐在一起。看着碗里有肉,他就将肉巴拉给自己闺女和媳妇。
“爸,你吃肉。”小米粒拿着勺子放他嘴边。
“爸不吃。”苏二柱拒绝。
“你吃,肉肉好吃。”小米粒坚持。爸爸对她好,她也好对爸好。
小米粒年纪小,不记得自己爸爸以前的混账样儿,从记事儿以来,就只知道爸总是背着她,还经常带他去看猪。爸喂猪,她就在一边玩。别人家的爸都不带孩子玩,就她爸带。
看着闺女非得塞他嘴里,苏二柱忍着不适应一口咬住了。
苏二柱低估自己这张嘴都肉的渴望。嘴里嚼吧嚼吧,突然觉得这肉质不错。比以前吃的好多了。
以前吃的猪肉都太瘦了,肉都不鲜嫩。
他挑了挑碗底,发现还有两块,就又吃了两块。
真好吃。
宋玉华又给他拨了几片肉,“多吃点。二柱,你以前说要努力,让我吃上肉。你做到了。”
苏二柱顿时觉得又感动又自豪。自从他家庭地位改变之后,这还是第一次被自己媳妇夸啊。“玉华,我以后还能让你们吃更多的肉。”
家里人见他那样,也都没说话。反正只要苏二柱不提不养猪的事儿,那他们也当啥也没发生过。
让二柱不养猪是不成的,他不养猪,以后哪里来的猪肉吃?
苏曼心里琢磨着,竟然队里八头猪都养的好好的,是不是可以让其他人家里也养猪。
她看记得上面文件说了,允许自留地以及养家禽家畜。只是在数量上有限定而已。
吃完饭,也才六点多,天都不算特别亮。
苏曼就和苏大柱一起出门上班。
她还要坐车赶回县里去。
兄妹两闺女出门,就碰着崔向北了。
苏大柱看到崔向北了,高兴道,“崔总指导,这么巧哟。你等人啊?”
“……等你。”崔向北道。
苏大柱一愣,“等我干啥啊?”
崔向北严肃道,“想和你讨论一下烧砖技术。听说你在厂里表现很好,喜欢学技术,我就都教教你。咱要重点培养优秀工人。”
苏大柱激动坏了。他这都成优秀工人了。还被崔总指导重点培养呢。立马将自己妹子给忘了一边了,走崔向北旁边,“正好呢,我这几天有些问题咋样也琢磨不懂……”
苏曼则跟在后面走,脑子里一直默记单词。
崔向北一路上被苏大柱缠着问问题,一句话都没和苏曼说。
好不容易到了公社的时候,又被程书记喊去问烧砖厂的事儿了。
看着苏曼上了车,他顿时头疼。觉得人果然不能撒谎。
第153章
苏曼回了县里,回寝室换了一身工装,就把厂领导叫办公室里面来。
现在厂里还没有副厂长,陈明华是生产主任、蒋晓亮是销售主任,后勤主任是吴小会这个妇联主任兼任。财务这边只安排了一个会计管着三个出纳。人事这边则是两个干事,归吴小会这边管。而厂里的工会规模不大,几个干事而已。也是苏曼身边的丁玲在管。
所以整个厂里,也没几个领导。而且还都是苏曼一手提起来的,所以对于苏曼提出来的工作意见,他们都没啥意见。
在他们看来,厂里能有现在这样的发展,都是苏曼的英明领导。
和苏曼比起来,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还是远远不足的。也就谈不上啥计划。
陈明华作为生产主任,很了解木材的重要性,之前的木材都是各个公社处理的,他们的手法并不算专业。对家具的品质多少有些影响。如果去找其他木材厂进货,又抬高成本了。“我同意苏厂长的安排。”
蒋晓亮则眼睛亮晶晶道,“苏厂长,那我们销售部门是不是以后还要把咱们的木材推出去。”
现在他们靠着每个月的奖金,日子过的可舒坦了。
蒋晓亮现在动力十足,巴不得能多卖一些东西出去。
苏曼笑着道,“只要蒋主任这边推得出去,我们木材厂就出货。正好码头开运之后,这种木材就好运了。”
蒋晓亮闻言,立马兴奋了。琢磨着回去就和部门开会,想个章程出来,怎么讲木材给推出去。
财务肖会计也高兴道,“有北河公社这边帮我们建厂房,我们这边也不用一下子拿一笔钱出来了。又能存一笔钱了。”
吴小会道,“那木材厂招人的事儿,我们自己招,还是北河那边招?”
“让北河招帮我们招,他们那边更熟悉一些。”
大家这么一算下来,觉得这木材厂搞的实在是太值得了。
弄了个分厂回来了,以后北河家具厂那边赚的钱就是他们厂里的了。而且木材厂厂房有北河那边盖,人有他们招。自家家具厂这边好像啥也不用付出啊。
值,太值了!
就知道苏厂长要办事儿,那肯定都是大赚的。
厂里这事儿决定好了之后,各个部门也动力起来。
先是拟定合并协议,然后后勤这边要给分厂的工人准备服装和工具。
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苏曼也不用操心,安排好了之后,就又去找了林书记。
这种合并厂子以及建立分厂的事儿,其实是不用县里同意,家具厂自己有决定权。不过还是要和县里这边打声招呼。过过明路。
林书记喝着茶,听到苏曼说的这事儿,就道,“就一定要选北河公社?”
苏曼心道果然如此,林书记这是希望带动全县发展呢。
好在她也有自己的理由,她为难道,“林书记,其他公社可没有家具分厂啊。咱这是就近原则,建立在北河公社那边,方便分厂用木材。要是去了别的公社,光是每天的运输费用,就是一大笔开销。”
林书记失落的点点头,“既然这样,那就尊重厂里的发展吧。不过小苏啊,你也知道,其他公社还很穷。北河已经够富裕了。我可听说了,北河今年还给社员们弄了一批新的农具。其他公社,现在是农业用具都不够了。以后要是有什么机会,也带动一下。”
苏曼就想起了大桥湾养猪的事儿。
“林书记,我对其他公社情况不怎么了解,所以一时半会也没想到要带动其他公社共同富裕的办法,不过我昨天回家的时候,我们队里正好杀猪分肉了。咱队前两年都没养猪,今年一口气养了八头猪。您知道的,养猪就担心猪生病。可咱队里这八头猪长的可好了。林书记,你说要不要让大伙儿养猪?”
“一头猪都没事儿?”林书记也惊讶道。
他可知道一般养猪场,都会有病猪。这也是他没想过搞养猪场的原因。
折腾不起来。也没那么多粮食喂。
苏曼道,“是啊,养猪也是个精细活,需要科学养猪。不能随便来。我们队里那八头猪还是崔向北同志当初坚持要养的,为了养猪,他还跑省城养猪场去学养猪技术,回来就在我们队里养猪了。后来他没时间,就交给我二哥养。手把手的指点着,之前咱队里人都还有些不信,想着两个没养过猪的人,咋能养八头猪呢。结果现在把小崽子养成大肥猪了,昨天分肉,大伙儿可高兴了。我就琢磨着,既然他们养起来了,那说明那个科学养猪的法子是正确的。我们完全可以再扩大规模试试看。而且为了防止损失,我们完全可以将养猪单位减小。比如说我们之前是大队养猪,完全可以分配到户。”
“让老百姓养猪?”
苏曼道,“对啊,现在文件上不是说了吗,社员可以养家禽家畜。而且将肥猪卖给公家之后,还能奖励二十斤的肉票。
对于农民同志来说,这肉票可精贵着呢。二十斤的肉票能够让一个家庭每个月都能吃上两顿肉了。卖猪的钱,也是一大笔收入。这可比建厂实惠多了。不能下地干农活的老人和孩子都能帮忙。”
林书记仔仔细思考起来。每次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事儿,他就会多琢磨。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长处就是在于维护县里稳定,可搞经济,这不是他的强项。
这种事儿,他就要多想想。
正想着,李秘书就进来了,“林书记,崔向北同志过来了。”
苏曼一听,微微愣了愣,然后乐了,“正巧了,这养猪的事儿,崔向北同志最了解了。”
林书记就让李秘书请崔向北进来。
崔向北也没想到在这里能碰上苏曼。刚将养猪的资料给李秘书就准备走的,听到李秘书说苏曼在这里,顿时觉得这简直就是缘分啊,错过缘分肯定是不对的,他就寻思着想进去坐坐。
进了办公室,他就装模作样的和苏曼微微点头打了个招呼,就坐在边上,目不斜视。
林书记笑着道,“小崔啊,我听说你养了一窝猪?”
崔向北:……这一窝猪没完没了。他看向苏曼,“这好像是二柱同志养的。”
苏曼道,“我二哥也是多亏了崔向北同志的指导。”
崔向北就老老实实道,“其实也不算是我养的,我就养了一阵子,后来是苏二柱同志养的。主要还是二柱同志的功劳。”
林书记觉得这两个年轻人就是老实,这要是换了不老实的人,巴不得就抢功劳。
问道,“甭管是谁养的,苏曼同志刚刚提议,让县里的老百姓养猪。你就告诉我,养猪的技术,你有没有。”
“有。”崔向北这下子回答的就爽快了,“我今天过来就是为了送养猪的技术资料过来的。这都是我根据这一窝猪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做的观察报告,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我想着也许对县里有用,就送过来了。”
他觉得人果然就要思想正,思想正的人才有好报。这刚想着给县里做点贡献,特意送资料过来,这不就有好报了吗?
有了崔向北这方面的技术支持,林书记刚才的犹豫就去了几分,又把苏曼刚才说的把养猪任务分配到户的事儿说了一遍,“小崔,你有什么意见?”
崔向北道,“在社员们自愿的原则上,让他们养猪,原则上是没问题的。养猪之前,我们可以搞个培训班。把这些养猪的知识教给他们。养猪的时候,我们可以统一的帮助他们挑猪仔选种,定期再进行一下技术指导。每个阶段进行检验。这样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苏曼也适时的提议道,“每个队里都要饲养员这个职位。可以给他们多加点任务,不止要给公社养猪,还要定期指点那些养猪的社员。监督检查他们的养猪任务完成情况。”
崔向北立马吹道,“苏厂长这个建议很好,这些饲养员我们还可以定期的组织他们去大型养殖场里面学经验。我可以帮忙安排,省里养殖场那边我有认识的人。”
林书记人还挺正直,觉得有些不妥,“这样不是给省里养殖场添麻烦了吗?”
“不麻烦,他们都很热情,上次我去学经验,要走的时候他们还舍不得。”麻烦啥啊,免费的劳动力啊。铲猪屎,给猪洗澡不要人干的?
林书记就道,“真要是这样,那到时候小崔你就帮着安排。要是你这边为难,我就和上面申请,让省里养殖场那边安排人两个养殖技术员来帮忙指导也行。”
崔向北笃定道,“您放心,我觉得他们更乐意我们安排人过去,现场教学。”
林书记乐了,“看来省里养殖场的同志都挺好。”
有了崔向北这边的技术支持和安排,苏曼的那些提议在林书记看来,就切实可行了。
林书记心情顿时好的不得了。
拉着两人商量如何在全县范围内兴起养猪浪潮。
因为苏曼现在管着家具厂,而且家具厂这边等码头搞好了之后还有大动作,林书记也不给她加担子了,就任命崔向北为南平县养猪技术总指导员。指导全县人民养猪。
崔向北:“……”
两人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崔向北还在琢磨着,自己怎么又要开始养猪了。
不过看到苏曼心情挺好的样子,他心里就直截了当的想着,养就养了。还是要多做好事,多做贡献。
苏曼道,“崔总指导,恭喜你了。你现在可是咱们县里的第一个双总了。”
崔向北有些不好意思,“也没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事儿。能让老百姓日子过的好就行。”
苏曼打量他一下,觉得崔向北说这话的时候挺诚恳,和她平时那装模作样糊弄人不一样。“精神可嘉。”
崔向北心里高兴,脸上却挺认真,“这都是多亏组织上对我的教育和栽培。苏曼同志,我今天也算是有喜事儿了,要不,我请你吃顿饭吧,帮我庆祝一下。”
苏曼看了看自己的梅花手表,正好到饭点儿了。
“行,正好去食堂吃饭去,今天县里食堂饭菜好。”
崔向北:“……”
第154章
两人就将就着在食堂吃了个饭。
苏曼看着崔向北那一直乐呵呵的样子,就默默的吃饭。吃完之后,就问他现在身兼数职,会不会影响复习。她之前是没想到林书记会来这么一手。
毕竟崔向北养猪经验也不是很丰富,就养了一茬。谁知道崔向北又说在省城养殖厂那边能安排人。
估摸着林书记就因为这样综合考虑之下,就让崔向北负责这事儿了。
苏曼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崔向北是怎么想的。要是他不大想去,她也能帮着出出主意推了这事儿。
对于学习的事儿,崔向北都觉得不是事儿,他自信道,“我前几天一翻书,发现知识点都一样,我都记得呢。而且我觉得湖江省这边的考题还简单一点。不耽误事儿。”
听崔向北这么说了,苏曼也就点点头没再多纠结这个问题。
两人离开县委大院的时候,苏曼又和他道,“我准备让厂里给我配个自行车,以后我上学骑自行车,就不用你送了。崔向北同志,你现在正是奋进的时候,要把心思放在事业上来。”
“大半夜的骑自行车多危险啊,路上连个灯都没,手电筒的灯也照不清楚路面,晚上没啥事。不耽误。苏曼同志,我懂你的意思。真的,我都懂。”
其实苏曼说的一些具有暗示性的话,他都听得懂。他没处过对象,没接触过小姑娘,可他不傻。
“我明年考完试之后就走了,以后想送也没机会了。我就想着现在有机会,为朋友做点事情。我来这里之后,你教会我很多东西。你不要觉得欠人情,其实我打心眼里想回报你,对你好点。你就还把我当做送你西瓜之前当崔向北。”
苏曼:“……”这还能当?
崔向北严肃认真的拍了拍自己的心口,“我现在就把那些小心思给藏起来。藏在最里面的位置。我现在是一心为县里烧砖,为人民养猪,为建设祖国考大学。”做一个让跟上你的脚步的人,让你瞧得起的人。
这还能说藏就藏?
苏曼瞅了瞅他。
崔向北立马看着旁边的大树。
苏曼默默的看他。“你高兴就好。我先回家具厂那边工作了。”
崔向北点点头,“你先回去吧,我再去找林书记聊聊。”
苏曼背着包就走了。
她心里想着,这到底是崔向北一个人这么实诚呢,还是这个时代的人就这么实诚?
……
木材厂的事儿在林书记的肯定下,很快就落实下来了。
同时北河的家具厂也正是的纳入南平家具厂,更名为南平家具厂北河分厂。
牌子一换,工人们穿上工装,就成为了南平家具厂的正式工人。除了没有城市户口之外,工资级别都是一样的。
其实说是二厂,最多也就是个生产部门而已。
苏曼暂时也不准备扩大这边的厂子,所以不准备设立其他的部门。这边的厂子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