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人,暂时不赚钱,从长远来看,咱县里是值得的。比如说,为了来我们县里运输货物,咱双方一起合伙修路,他们是不是也会愿意考虑一下。”
  听到苏曼说合伙修路,林书记和高县长心里都是一动。
  要是真的能够和这些地区把路给通了,南平就真的活了。
  一个四通八达的县,好处是很大的。
  之前南平穷啊,路也不好走。所以很难搞发展。
  苏曼又继续道,“等这些人习惯了南平这条路,咱这边货运量大了,县里完全可以搞个船运公司啊。”
  搞运输,那都是赚钱的大买卖。
  县里要是搞起来了,又是一笔财政收入。
  这些事儿林书记和高县长后面当然可以考虑到。现在苏曼提前说出来了,那也给了他们一个冲击了,好处都一堆冒出来了,让人没法不动心。
  对于苏曼的提议也更加重视。
  搞宣传的事儿,林书记和高县长是定下来了,至于免费让其他地区的同志使用码头,这事儿还要开会,开县委会议。
  苏曼觉得这事儿还是有很大的几率成功的。
  苏曼回厂里之后,就还找朱厂长和高厂长说了这些情况。
  朱厂长给她竖起大拇指,“小苏啊,你这脑子真让人心服口服。”他觉得小苏这脑子,当县长都能当啊。就为了个仓库,连县里都给盘活了。
  高厂长点点头,但是没坑声。
  他觉得苏曼叫他们来,肯定这么简单。
  苏曼道,“我也是刚想到一件事儿,我和县里提议说,让他们给出免费使用权,来吸引货流量。我就琢磨着,咱们仓库是不是也能先让人免费使用一年。给咱们自己做宣传的同时,也算是给县里做贡献了。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等县里货流量大了,咱仓库挣钱了,林书记和高县长他们估计也能想到苗头了。他们现在没想到,是因为没觉得咱码头这边这么点货流量能挣钱,可以后肯定会想到的。咱得做的让领导心里舒坦。”
  高厂长和朱厂长愣了几秒钟。然后咳了咳。心里默默的算着这一年不收钱,他们少赚多少钱。
  苏曼看着他们,“咱不能想着少赚多少,在我心里,不亏钱就是赚了。还能得到领导的肯定,以及知名度。而且头一年的货运量,肯定是比不上未来的,也没不会少赚多少。当然,这种事儿还是要你们同意。”
  高厂长和朱厂长也不是糊涂人。
  苏曼这么一提,他们也考虑到未来的事儿。到时候领导们不高兴,确实也是个事儿。
  再一想未来能赚到的钱。现在做出一点牺牲,那也不是不可以。
  “成,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苏曼笑着道,“那到时候这事儿咱三家一起去和林书记说。”


第157章 
  林书记和高县长对于免费让其他地区同志使用码头的事儿商量了两天。
  又和其他同志一起开了个会。
  最支持的还是交通局。交通局也想修路啊。可没钱。要是能吸引其他地区同志过来,以后南平的路那不就得修了吗,还有人跟着一起分担。
  当然,这知识一个好的预想。可就算是没成了,他们也不亏。
  财务局也给出了建议,“在我们原本的计划里面,码头前两年是没有任何收益的。咱们用码头的单位因为出了资金的缘故,在前几年都是免费使用的。所以如果再加上其他地区的同志,这也没什么关系。”
  这笔账还是财务局算的清楚。
  林书记和高县长也是这么个意见。既然是为了以后的发展,那现在还是不要考虑到收益的问题。
  他们作为南平的领导,本身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管理好南平,让南平以后能够越来越好。
  像省城和市里为什么会显得繁华,不就是因为去的人多了吗。
  他们只要吸引人来南平,那南平以后也会变得繁华起来的。
  会议之后,林书记就让宣传部这边做宣传资料,对其他地区进行宣传。要将南平八一码头的名号给宣传出去。
  宣传部就准备像苏曼上次那样,还是在内刊投稿。这样看到的人就比较多了。
  苏曼他们知道县里已经决定了要对外免费之后,立马就和朱厂长还有高厂长一起去找林书记汇报工作。
  这次苏曼没说话,说话的是老油条朱厂长。苏曼觉得自己在这些老前辈面前,该低调的时候还是要低调。也给其他人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朱厂长汇报了他们三家人搞的那个仓库。
  “我们三联仓库现在建好了,前几天已经陆续的将活物往那边运送了。”
  “三联仓库?”林书记问道。
  朱厂长笑道,“因为是我们三家人联合搞起来的,所以就叫三联仓库。”
  按照苏曼说的,要在各个方面来体现他们对这个仓库的所有权。当然要取个代表性的名字。
  “林书记,我们听说县里在对外搞免费的事儿,也是为了南平八一码头,我们想着作为南平本地单位,也要为南平的发展做出贡献才行。所以想着,我们这仓库有些空置的地方,我们也愿意和码头一样,对外免费的使用。只要码头这边对外免费,我们就免费。也是支持县里告发展。”
  林书记闻言,诧异的看了看这三人。
  特别是在苏曼脸上看了一下。
  苏曼淳朴的笑了笑。
  林书记还真没想到自己本地单位能有这个觉悟啊。平时别看多积极的样子,其实都是为了各自单位的好处。
  林书记也不怪他们,作为单位领导,谁不想让自己单位发展好啊,他自己都是一心一意为南平的。
  所以看到这三人竟然这么大方,他这心里还挺诧异。
  他之前就考虑到了如果对外吸引人来,那码头上的货肯定就多了。可之前县里盖的仓库是不够用的,还要再盖。
  但是现在免费对外使用,本身就亏钱呢。再盖仓库又不划算。
  所以看地图的时候想到苏曼他们在码头上建好的仓库之后,心里甚至还有些想法。
  想到之前他们这三家人突然在码头建仓库,面积挺大,位置挺好。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林书记对搞经济发展这一套不大熟练,可好歹脑子还是清醒的。有些发展他没见过,事先没想到。可有了点儿苗头之后,他也会推理出来。
  比如说码头人多了之后,仓库肯定是需求量很大的。再想着苏曼之前还帮着南平八一码头做宣传。还提议让县里吸引外面的人过来运货。就联想到,苏曼他们之前是不是就打了这个心思。
  所以那会儿林书记心里还有些不舒坦,觉得这三家人挺有些不地道。主意都打到了县里来了。还想着是不是要开个会,和他们商量一下将仓库让给县里,县里给他们适当的补贴。这样也是为了南平县好。
  没想到他们倒是主动的过来提出要免费给外面同志使用仓库了。
  这话说的太主动,林书记其他心思也就不好意思提了。
  “这是你们自己商量着的?”
  朱厂长点头,“是啊。大家都这么想的。都是为了南平。”
  高厂长道,“我们诚心诚意为南平做贡献。虽然是我们自己花钱盖起来的,但是为了南平的发展,我们都乐意对外免费。”
  苏曼道,“虽然我们也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有空位置,但是我们会尽量做好协调控制,尽量多给外地来的同志们腾出位置。
  林书记满意的点头,觉得自己果然没看错人,下面的同志虽然有些小心思吧,但是好歹关键时候还是很拎得清楚的。
  而且他们这么有大局观,自己作为南平的领导也不能做的太让人寒心了。他们自己建立的仓库,自己这边要是开个会给弄县里来了。这以后哪个单位还会为南平发展做贡献呢。
  “既然这样,那我就代表县里对你们表示感谢了。你们都是好同志,南平的发展离不开你们这些同志。”
  三人赶紧道,“都是应该的。”
  离开林书记办公室之后,朱厂长好高厂长还有些心虚。
  朱厂长问道,“小苏啊,你说林书记发现咱们的想法没?”
  高厂长道,“我从他那眼神里看得出来,他肯定发现了。只不过没发脾气而已。”
  苏曼道,“要知道,咱们的领导是睿智的。所以只要咱们诚心诚意为南平的发展做贡献,领导也会对我们宽容的。”
  朱厂长松了口气,觉得和苏曼一起占便宜的事儿还挺难做的,幸好苏曼脑子活。
  高厂长道,“那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苏曼道,”加大生产,准备运货了。我估摸着今年出货需求会增大,咱们得做好准备。”
  朱厂长有些不信,“他们才出去几天啊。”
  高厂长也有些没底气。毕竟他们的砖块还真是没出过南平,现在还跑外面去了,总觉得有些担心。
  苏曼倒是挺自信的,她觉得这一套捆绑销售,在这个供不应求的时代,绝对会有好的反应的。
  三家单位的销售员是坐船出发的。
  就像是以前那些坐船飘扬出海寻找新大陆的探索者一样,他们也是沿江而行,分别寻找那些已经建立了码头的城市和地区。然后每个地方下一个三人组的销售员。其他人继续前行。
  到了地方之后,服装厂的人就负责带路,给他们介绍当地的情况,然后他们先去百货公司铺货。又去当地的各个单位做推销。
  去了之后,他们三就和人家单位领导聊了起来,“这开年了各个单位都开始搞建设了。贵单位这么红火,肯定是也要搞的吧。”
  要是说不搞,家具厂的销售员就开始打心理战了,“不搞?咱这一路过来,看到好多单位都在搞建设呢。咱看你们迟早要搞的,要我看啊,你们要不先搞起来,咱们南平刚刚建立码头了,为了庆祝这件大事儿,咱们三家单位为了庆贺,就搞了活动……”
  然后就将报价活动给说了一遍,给他们清清楚楚的算账。
  接着道,“你们要是暂时不搞,可以先预订,这样以后还能享受这个活动,可以省下不少钱。”
  完全没经受过这种被推销经验的单位领导还真的算了这笔账了。
  本来也没想过搞建设的,可现在可以先预订,那好像也不碍事。
  只需要给一点定金就行了。等事后说不想搞,还可以退钱呢。那没事儿了。
  在接受家具厂的同志指点之前,烧砖厂和服装厂也觉得这给定金好像也没啥用处啊。毕竟是要退的,人家到时候要是反悔了,那不一点用处都没吗?
  后来家具厂的同志指点了他们一番,他们就明白了。首先,只要对方给定金预订了,那么他们本来没啥需求的,也会产生需求的心理。这就成功了一半。然后等他们有需求的时候,他们大部分都会想起,自己下了定金了,是有优惠的,这时候放弃预订,就算拿回了定金,好像也不划算。干脆就在这边下单子算了。
  那就成功了另外一半了。
  不说百分之百的成功率,至少百分之八十是有的。
  要是对方说要搞建设,那就更好办了。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自家的政策说的多优惠,再加上各自带来的样品一吹,那就基本成功了。
  毕竟重点是真的能省钱啊。
  事后,烧砖厂和服装厂的销售员都对家具厂销售员佩服不已。
  烧砖厂这边还问,“你们厂里咋这么拼呢?”
  家具厂的销售员就道,“我们领导说了,国家给我们制定生产任务的时候,是把我们当做两百人的小厂来算的,我们如果只按照这个任务来做,以后就永远只是个两百人的小厂。咱只有多生产东西,把东西卖出去了,咱才能有机会变成大厂。”
  服装厂的同志深有体会。他们服装厂,十来年了,还在赶国家交代的任务呢。
  就这么一番操作下来,这些销售小组走了不少地方。
  除了沿江的城市之外,他们还会往下面的县里走动。
  才出发一个星期,就打电话回来下生产任务了。
  五个销售小组,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成绩。除去在百货公司下长期铺货任务之外,还拉回来一些厂里建厂需要的全套家具单子,工人服装和劳保用品,以及工厂建设需要的砖瓦。
  这些单子一起到了厂里的时候,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留在销售部的助理干事兴奋的拿着单子找苏曼汇报成绩。
  看着上面汇总的数据,苏曼先是默默的算了算,然后笑着道,“拿去给陈主任吧,让他那边抓紧赶工。另外让他那边把用人需求计划做一下,我估摸着生产部那边吃不消,又要招人了。”
  生产部这边一招人,其他办公室也要相应的加人。
  各个办公室的计划报了下来,一共需要招六十六人。
  苏曼将这这份需求计划给了人事办公室那边负责。就准备给高厂长和朱厂长那边打电话,询问他们厂里的情况。
  还没打过去呢,就接到了朱厂长电话。
  朱厂长笑呵呵的问苏曼厂里的情况。
  苏曼道,“忙的不得了,这不,我刚忙完准备给你们打电话的。”
  朱厂长笑道,“我们也忙呢。我这都后悔了,你说咋就没想开跟着你和老高瞎胡闹呢,本来完成国家分配的任务就够忙了,现在还要额外的增加任务。我现在都不知道咋办了,光靠北河公社那边临时工还是不够,我这琢磨着还得加正式工人,待会儿要去找县里申请加工人编制呢。”
  说着抱怨的话,语气里全是嘚瑟。
  苏曼笑了笑,问道,“你们这次招人有啥要求不,有范围吗?”
  朱厂长问道,“咋了?”
  苏曼道,“没,我就随便问问。”
  朱厂长觉得肯定不是随便问问,不过也没啥不好说的,就道,“也没什么要求,主要还是手艺好,熟练。现在厂里机器不够,我看还要暂时靠手工了。后面才能进机器回来。”
  苏曼就记下了,她觉得靠着宋玉华那手艺,要是来参加考核,没准能考上。
  就算因为农村户口,不能考正式工,也能考临时工试试。
  只要来了,那机会就多了。
  刚和朱厂长聊完了,就接到了高厂长那边的电话了。
  “小苏啊,哈哈哈,在忙不?”高厂长笑的合不拢嘴。
  “我们这边今天可忙了,这一下子需求量太大了,我这边县里申请了,得扩大编制啊。你们那边是不是也要招人了?”
  苏曼道,“我们这边之前县里给的是三百人的编制,还没超编,不用申请。烧砖厂这次要招多少人?”
  “先来三十人吧,后面再看。咱得再看看情况。”
  这也是担心暂时红火,以后不成啦。
  高厂长又道,“我听说你大哥也是烧砖的,要不要来我们县里发展啊。”
  苏曼笑着道,“这方面我也不管,看他们自己的意向和能力。”
  高厂长就道,“反正都是烧砖厂的,回头我让他过来考核一下。”
  直接安排肯定是不行的,县里之前还为这事儿闹了一场呢,但是给个机会考核一下肯定是没问题,他相信苏曼同志的大哥,肯定也不会差的。咋样也是个聪明人。


第158章 
  服装厂和烧砖厂一起找县里申请增加工人编制,人数还不少。这事儿连林书记都亲自过问了。
  虽然他也想要南平县的工人阶级队伍扩大,但是这个得符合计划,要是养着闲人,说不定连单位都要被拖垮。
  “开年就加人?”
  高厂长和朱厂长就把各自厂里今年的情况说了一番。
  因为南平八一码头,所以他们现在效益好了很多了,原先还没有到地方,现在都能把货运那边去了。
  现在不担心销路。
  特别是烧砖厂,他们之前就在南平打转,就能养活一个烧砖厂的人了,更何况是现在跑这么多地方呢。他们虽然没有其他两家跑的远,但是光是这些地方,就够他们消化的了。
  林书记从他们话里就听出点门道来了,“你们两家是一起出去的?你们两家关系现在很好嘛。”
  朱厂长和高厂长对视一眼,觉得这老领导可太精了,于是实话实说道,“是三家。还有家具厂。”
  林书记:“……你们还想着一起出去?”
  “这不是团结就是力量吗。我们作为兄弟单位,就是要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朱厂长道。
  高厂长也道,“是啊,小苏他们家具厂还是很需要我们扶持带动的。”
  林书记可不听他们鬼扯,“是吗?那我找机会问问小苏什么情况。你们两说的话,我还是要琢磨琢磨。”
  高厂长和朱厂长心道,我们这么实诚你还不信,非得听小苏的。她比我们还能扯。
  朱厂长见林书记盯着这事儿,干脆就把他们三家之间的合作方式给说了一遍。
  林书记还真不知道他们还搞了这么一出。
  他不知道的时候,这三家单位关系倒是越来约好了。
  有点抱团的意思了。
  林书记虽然高兴他们这么能折腾,但是又觉得不好,“别的单位,你们就不带带?”
  朱厂长和高厂长又对视一眼,心道要是其他单位愿意让利,那他们当然没意见。“带,当然带,只要他们自己愿意。”
  回去他们就和小苏商量,怎么让纺织厂那边搞点儿好处过来。
  编制批下来之后,厂里就开始大招工了。
  几乎是同时,三家厂里同时发出了招工信息。
  这对于整个县城的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开门红一样。
  这开年就能有这么好的事儿,今年估摸着这日子也比去年好过了。
  连着几天,大伙儿都在打听招工信息,考虑着去哪个厂里报名。
  这可是以前没有的事儿,以前哪有选的份儿。
  苏曼也给北河那边打了电话,让苏大柱通知宋玉华过来面试。这次服装厂也面对公社农村那边给了几个名额。但是一般不会通知的这么仔细。都是在公社镇上就招完了,苏曼担心宋玉华得不到消息。还是要让苏大柱这边带信比较妥当。
  “大妹你就放心吧,我们二厂这边也有几个同志接到了一厂那边的通知,让咱们过去考核呢,考上了就留在那边了。我也有名额,回头我带老二媳妇一起去县里。”
  下午下工,苏大柱就赶紧儿回了大桥湾这边。
  老苏家如今已经将老房子推了,正在盖新房子。
  苏二柱和苏三柱都不在家里,苏大柱就睡厨房,林雪菊和宋玉华带着娃睡在苏曼那屋,李春华和苏铁山则睡苏秋月的屋。
  苏大柱回来的时候,家里盖房子的工人已经回去了,一家人正准备吃饭。
  见他回来了,林雪菊还挺诧异,“大柱啊,你咋回来啦。是不是偷懒啦?不是让你少回来吗?”
  苏大柱难得的有底气,嘚瑟的笑道,“我回来和家里说好消息的,咱一厂那边让我去参加工人考核,我这要是考上了,就把我调过去一厂了,到时候我就是城里工人了。”
  一家老小顿时看向了他。
  林雪菊激动道,“大柱,是真的?”
  “那可不,今天才点了我的名字呢。嘿嘿嘿。”
  李春花走过来拍了拍他,“儿子,你可真出息,我就说了,你是咱家最出息的。你这大块头就像你爹。”
  苏大柱觉得这话挺熟悉,不过心里依然和难受用,觉得满足的不得了。
  他高兴地抓了抓脑袋,又想起了苏曼的电话,“对了二弟妹,小妹打电话回来了,说县里服装厂招工,让你也去试试。”
  宋玉华顿时差点拿不住碗了,“真的?”
  “小妹说的,肯定是真的。”
  宋玉华激动到手抖了抖,然后看向李春花。
  李春花道,“看我干啥,自己有那个想法就去试试。只要你能考上,小米粒儿我给你带着。”
  宋玉华高兴的抿嘴,“嗯,谢谢娘!”
  小米粒听不懂啥意思,还是跟着妈一起道,“谢谢奶。”
  晚上进了屋里,宋玉华都在激动的笑。虽然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可这么多年来,也就这么一个机会,让她觉得有些细心想事成的喜悦。
  林雪菊道,“我说你有点出息,考上再高兴。”
  “就是没考上,我也高兴。好歹能去试试。”两人睡在一个屋里,平时也说几句话,感情倒是比之前要好。
  “大嫂你说咱以前过的那日子,总觉得没盼头。现在咋就这么好了呢,咱还能有机会去参加工人考试。我现在觉得自己活的才像个人样儿。”
  林雪菊想着宋玉华以前在家里过的样子,确实不像个人样儿。这欺负她的人里面,还有自己这一份儿呢。
  于是对宋玉华也多了点儿亏心的感觉。
  嘴里道,“那你就好好把握机会,争取做城里人。你去了城里,二柱在公社,以后他还是得看你的脸色。我告诉你,咱女人就不能比男人干的差了,就得压着他们,让他们乖乖听话。这才是女人该过的日子。你可别再让苏二柱给压头上去了,太丢人了。”
  宋玉华一听,乐的笑了起来。
  以前她也挺不喜欢大嫂的,可发现,大嫂这人性子是不大好,但是她过的日子却让人羡慕。
  宋玉华和苏大柱去城里参加工人考核这事儿,家里人也没往外宣传,担心考不上,回头闹笑话。
  出发的时候走的早,上午就到了县里。
  苏大柱自己要去烧砖厂那边考核,苏曼也不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