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彪悍媳妇-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月23号就是牛牛周岁生日,家里得给牛牛办周岁宴。
  他们这一带地广人稀,住户三三两两的,每家每户划到买的地都算宽敞,徐香娟搭的棚子也不狭小,宽敞着呢,做凉皮的台子也是专门定制的,虽然现在不能做那种透明柜,但这种两边都没有遮挡,类似书架的柜子也不错,客人能直接看到做凉皮的过程,而且干净,吃着也觉得心情愉悦。
  “阿宁,你帮我看着牛牛。”好不容易哄牛牛不哭了,徐香娟要把牛牛递给进来里间的周程宁。
  牛牛感觉到妈妈的动作,又要哭,徐香娟无法,“阿宁,把牛牛的椅子端外面去。”
  牛牛的椅子到了,专门给小娃娃打的椅子,防摔倒,把小家伙放到椅子里头,跟在爸爸妈妈身边总不会闹腾的。
  牛牛的椅子设计有小桌子,徐香娟给他放了几个小玩具,她没事就坐旁边给他打蒲扇。
  牛牛还是挺新奇的,四处看看,小玩具都没有眼前的画面让他感兴趣。
  后头又有客人来,徐根生这个外公顾着牛牛,大家都在忙事情,瓜瓜还在端馒头呢。
  牛牛小胖手抓着小玩具,但其实眼睛看着的都是周围的人,兴奋起来挥手臂的时候,小玩具就会掉下来,徐根生只能给外孙一次又一次捡小玩具。
  因为买凉皮还送馒头,大家都觉得是占便宜了,就连徐香娟的小婶郑红桂也过来“占便宜”。
  不说吴彩凤这个妯娌不待见弟妹,徐香娟对这个小婶也不待见。
  居然还拿个盆过来,比一般人家的大陶碗大上一圈,人家先给了八毛钱,没办法说什么,徐香娟还是按照正常的量给她拌,该多少是多少,至于说的这个多点那个多点,都当没听到。
  还好人没纠缠多久,拿着馒头和盆走了。
  徐香娟小婶郑红桂都过来了,还有不少妇女过来,第一天送馒头是答应的事,不够了徐香娟先去蒸,让她妈暂时应付着。
  因为送一个馒头,徐香娟的凉皮棚火了大半个村子,还有大老远从村子另一头赶过来的客人。
  幸好还有明天用的凉皮,徐香娟也没想到今天会是这么个情况,直到明天的凉皮都卖完了,她才说今天关门了。
  太阳都没完全下山呢,凉皮卖完了,凉面准备的不多,三四碗的量早就卖出去,凉皮比较受欢迎是真的。
  有两三个没买到的问明天有没有送馒头,徐香娟直接说没有了。
  几个人抱怨几句,失望离开。
  吴彩凤收拾桌子,说道,“咋的为个馒头都跑来买了呢?可够呛,明天没有馒头送是不是没人来了?”
  徐香娟给牛牛喂好土豆泥擦嘴,把牛牛抱起来,“没人我们凉皮少做些,不过肯定没今天的多了。”
  周程宁搬桌椅,难得在岳父岳母都在的时候开口说话,“今天赚的很多。”
  徐香娟:“今天赚多了,明天不用太担心。”
  钱这次直接是徐香娟吴彩凤收,两个人放柜子底下的抽屉,柜子上头像一层一层的书架,下面是纯柜子,现在不用数多少都知道赚了。
  没几个客人的时候,的确不怎么忙,但真要忙起来,徐根生去厨房间擦萝卜丝黄瓜丝,周程宁在院子里头洗碗筷,瓜瓜除了送馒头还要和没大人看顾的牛牛说话,照顾牛牛,连瓜瓜都在忙了,谁有空呢。
  蔬菜徐香娟就想要个新鲜,黄瓜丝擦了两大碗,没想到居然还不够用,得她爸继续擦。
  家里菜园子那点黄瓜肯定不够用,需要专门买黄瓜。
  今天在这里吃的有十几二十个,一人一碗凉皮一碗凉茶,两口碗,周程宁碗都洗好几趟了。
  碗不是家里的碗,是徐香娟专门买来给客人用的碗,订了二十口大碗,十口盛茶汤的小碗,订的多了,还便宜一元钱。
  大碗是放凉皮的,客人要吃就把这口碗里提前放好的凉皮倒进专门拌凉皮的盆,拌好倒回碗里拿去给客人。
  凉皮没炒粉干这样麻烦,快得很,也不需要开火,拌起来快,所以虽然客人多,但徐香娟并没有那么累,有力气,还能把牛牛从椅子里抱出来。
  瓜瓜依旧想着请客的事,“妈妈,赚钱了我是不是可以请汐汐姐姐和苗苗吃凉皮。”
  “妈妈跟瓜瓜说过可以的,还用问吗?”
  “谢谢妈妈!”
  东西收好了,徐香娟让周程宁给她抱着孩子,她去做饭。
  周程宁抱上孩子和盒子,去数钱了。
  抽屉里的钱全拿出来放盒子里了,沉沉一盒,肯定赚了很多。
  牛牛依旧被爸爸放在小床里,坐着的,看爸爸数钱。
  周程宁数钱数得正投入,被牛牛的噢噢噢声给打断了思绪,“牛牛,不要和爸说话,爸在数钱,等爸数完再和你说话。”
  牛牛的小胖手已经挂在床围栏边上,张开想要爸爸给他一个。
  周程宁见状,把牛牛抱着换了姿势,改成躺在小床里头。
  小家伙躺着比坐着要难动弹。
  事实证明,牛牛的行动力比爸爸想象的要强,即使躺下了,他还是会慢慢挪动小团身体,继续要钱。
  周程宁数了两遍确认没问题,抱着牛牛去厨房间。
  等爱人问了他再说多少钱,爱人不问他就不说了。
  吃饭期间徐香娟没有问收入,正说食材的事,得什么时间买,菜市场实在没有卖,就找邻居买点过来。
  徐香娟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才问周程宁今天的收入。
  “娟,71元8毛,好多。”一天的钱就接近他两个月的工资了。
  不过现在他们家还没有赚回本,回本还需要一段时间,碗筷柜子桌椅瓜瓜的床,搭棚子的材料工钱,真是哪都在花钱。
  徐香娟:“你帮我记着,我们月底再算总的,给爸妈分一些。”
  她爸妈快60岁了,身子骨依旧健朗,现在又处于养老状态,日子清闲,帮孩子照顾生意觉得理所当然。
  虽然是亲女儿,徐香娟觉得也不能不明算账。
  阿宁的零花钱该提了,至于提到多少,她得想想,毕竟缺心眼阿宁只会想着给她买东西,给多少花多少,都是送她的,她也的确喜欢,但不该这么花。
  瓜瓜在家里也是有帮忙的,可以支付一点工钱,大家都在干活,总不能白干。
  “娟,我会每天都记本子上,我有写个小账本,放我书桌正中间的抽屉,你要看就打开看。”
  “嗯,我有空会看的。”她才懒得看,需要用钱的时候再看吧。
  。。。
  开业第二天生意果然不如第一天了,甚至三分之一都没有,昨天已经消耗大部分客人,今天没有多少人也正常,徐香娟几个乐得清闲。
  每个人手上都有把蒲扇,牛牛也有个迷你蒲扇,棚子建的位置午后刚好是有院子围墙遮光的,加上棚顶遮盖,旁边还有两棵树,能算作是在乘凉。
  这会儿没客人,大家都坐着。
  徐香娟觉得摆了桌子,应该要适时增加菜单上的菜品,“阿宁,你之后再写几道菜上去,炒粉干和鸡蛋面,再有盖饭。”
  周程宁听菜单要增加菜,立马问道,“娟,写多少钱的?涨不涨价?”
  他们家有专门一块木板贴纸,周程宁毛笔写字,读过书识字的都能看出什么字,用毛笔只是为了加粗,看着显眼。
  “炒粉干固定八毛钱,不再选菜,鸡蛋面直接五毛,盖饭的米饭一毛钱,阿宁你再写个盖饭加料价格,有什么菜写什么菜,一般两三个月不会有变化。”
  周程宁:“娟,盖饭是什么?”
  徐香娟:“盖饭就是把菜扣饭上,比如我要土豆丝,加一勺扣饭上,需要再加两毛钱。”
  吴彩凤:“娟,你说这鸡蛋面和饭有人吃吗?感觉卖不出去啊。”
  徐根生:“别给闺女唱衰,闺女手艺好,一勺土豆丝能下去一碗饭了。”
  徐香娟:“菜当天中午我都炒一些出来,有人吃我们就卖,没人吃我们自家人当晚饭,至于鸡蛋面煮着就简单了,不费工夫…阿宁你先不用忙,盖饭的蔬菜价格我需要再想想。”
  吴彩凤一想,的确是,饭和面条可以自家人吃掉,整天吃凉皮多心疼哟。
  周程宁听到爱人的话,点点头,在想菜单该怎么排版才会好看不凌乱。
  一家人聊天,牛牛也不甘寂寞噢噢嗯嗯跟着说话。


第64章 064
  徐香娟:“也不用那么急; 阿宁你先把鸡蛋面和炒粉干写上去; 饭等天气凉了再说。”
  周程宁:“娟,我晓得了。”
  想到瓜瓜的床; “瓜瓜的床得什么时候好?”
  “我的床!”瓜瓜听到自己的床; 立马兴奋起来,牛牛跟风兴奋; 把小蒲扇都甩了出去。
  周程宁给牛牛捡起蒲扇,“陈木匠原来说的时间是月底; 月底会给我们送过来。”
  “好的。”
  瓜瓜的喜悦溢于言表; “妈妈; 我可以让汐汐姐姐还有苗苗在我房间和我睡觉吗?”
  瓜瓜觉得自己的床肯定比牛牛的大; 苗苗有床; 她和苗苗两个躺上面还有空; 到时候她、苗苗、汐汐姐姐一起睡觉,肯定宽敞。
  徐香娟:“可以啊,前提是汐汐的爸爸妈妈要同意。”
  瓜瓜:“汐汐姐姐的爸爸妈妈肯定会同意,对吧爸。”
  “我不知道。”周程宁总觉得女儿是想他和王老师说情; 不行不可以。
  瓜瓜觉得爸爸靠不住; “我会和王叔叔说的。”
  “小大人。”徐香娟揪了一下女儿的羊角辫。
  今天下午收入只有20元; 卖出去23碗凉皮; 2碗凉面,都是带走的; 没有在这里吃。
  周程宁没有心理落差; 高高兴兴把钱收起来。
  七月中旬。
  下午三点正常开门; 因为夏天天黑得比较晚,关门是在六点,只三个小时营业。
  “这里有什么吃的,都来一份。”
  四点左右,三个客人过来,三男一女,说话的中年男人就是村长,徐爱国。
  都来一份听着实在太笼统,徐根生平时话多,跟村长也是话不少,但村长带着三个体面人过来,瞧着是办事在这里吃个晚饭,他就识趣不说话了。
  徐香娟把贴了菜单的木板推过去,“我们这里有写菜单的,各位想吃什么都可以点,目前有凉皮、凉面、炒粉干、鸡蛋汤面。”
  村长徐爱国没来过这里吃饭,但孩子妈来买两次凉皮带回家了,被提醒,他这次倒没有说都来一份,问另外三位想吃什么。
  唯一的女士点了碗鸡蛋面,另外三人都是凉皮。
  徐香娟让自己妈做三碗凉皮,她去里头烧鸡蛋面。
  周程宁跟去烧火,瓜瓜和牛牛陪外公外婆在棚子里头待着。
  还好几个人在聊天说话,徐根生帮吴彩凤拌凉皮,瓜瓜和弟弟玩,气氛没有多尴尬。
  凉皮拌好一碗,徐根生记着口味就送过去,三碗凉皮都好了,鸡蛋面还没好。
  鸡蛋面是要开火的,最近徐香娟每天中午饭后都会熬汤,今天熬的香菇汤,汤熬好会装碗放在盛了井水的盆里,虽然没有肉,但加上调料和别的蔬菜,味道鲜美还不会让人腻味。
  虽然鸡蛋面出来的时候,包括村长在的三个男人都已经吃掉半碗凉皮了,但也没让人白等。
  由于熬的汤没有肉,汤表面没有浮油沫子,就算是有肉,徐香娟也会把油沫子撇掉。
  鸡蛋面汤色微白澈亮,面条并不糊,根根分明,没有纠结在一起,烫熟的两颗小青菜和一个太阳蛋盖在面上,还挺好看。
  “这是小菜,配面的,醋和辣油根据口味可以自己加。”徐香娟说的小菜其实就是家里的萝卜干切成小条。
  今天是第一个要鸡蛋面的客人,醋瓶和辣椒罐都没摆在桌子上,还好准备了。
  女客人来例假了,今天有工作必须过来,也只能受着,没和其他几个男人一样点了看着名字就凉的凉皮,而是选了鸡蛋面,本来整天都没什么胃口,打算走的,但村长极力挽留几人来这里吃饭,大家只好留这儿吃个晚饭再骑车离开,面的味道着实惊艳到她了,“汤是熬过肉的汤吗?”
  这家棚子虽然简易,但瞧着却干净敞亮,不影响视线,煮面条也细心,勺筷都有,还给准备小菜和醋辣,桌面上还放着裁剪过的纸巾。
  徐香娟:“没有熬过肉,主料是香菇,汤面里能看到香菇的。”
  香菇不是每个人都能吃,还好现在大家日子艰苦,不挑食,她也没踩到客人雷区。
  “味道很不错,我以为熬着肉呢。”
  女客人说完专心吃面。
  “再来盘炒粉干。”村长徐爱国在快吃完凉皮的时候点了炒粉干。
  徐香娟去厨房间炒,周程宁还是跟着,他负责烧火。
  现在家里都是这么来的,中午午饭后熬汤,做半熟粉干,一家人吃的量,没客人点汤面和炒粉干的话,晚上自家人汤粉干吃掉。
  粉干可以汤,不过现在徐香娟打算只做挂面的,粉干以后再说。
  火稳定下来后徐香娟让周程宁给外头的客人送凉茶,三碗,她看女客人喝了不少面汤,再喝凉茶不太好,容易撑着。
  粉干现在就是加蛋和豇豆青菜,炒好端出来的时候,男客人已经吃完凉皮,碗给吃干净了,凉皮汤都没剩。
  之前在这里吃的客人也是这样,徐香娟没有急着收碗,等客人走了再收。
  村长和两个男客人吃炒粉干的时候,女客人面条终于是吃了大半碗,几个人开始吃饭的时候没说话,现在才开始聊几句收成田地的话。
  徐香娟没听几句,牛牛朝她叫了,她知道小家伙是想如厕。
  抱起牛牛去家里头把屎尿,周程宁这会儿没跟在爱人后头,坐瓜瓜旁边了。
  瓜瓜听妈妈的话,不在客人来的时候大声讲话,现在就安安静静坐着,爸爸坐在旁边她也没反应。
  这几个客人来了之后,下面还有几个散客来买凉皮,吴彩凤一个人招呼得过来,活很轻松。
  结账的时候村长要给大家付了钱,另外三个坚持自己付自己的…推来推去,最后结果是村长付掉自己那碗凉皮和炒粉干的钱,剩下的三位各自付掉自己吃的食物。
  来的时候四个人都骑了自行车,村长徐爱国目送几个离开,留在棚子和徐根生说了几句话。
  徐爱国:“刚才三个,两个副县长,男人里头稍微矮个的是镇长,副县长到下头来巡视工作的。”
  徐根生意外:“咱种田的有什么好巡视。”
  徐爱国:“现在农业领导重视着呢,我可特意带领导过来吃饭的,味道好,没让人失望。”
  领导在这里吃得开心,他这个当村长的发自内心欢喜。
  徐香娟上辈子就没见过镇长,不知道长啥样,今天见几个人的谈吐,也知道不是什么农民,身份和想的差不离。
  徐香娟淡定,徐根生可不淡定,“领导过来检查,我们村子没有什么问题吧?”
  “能有什么问题,咱是老老实实的农民,不偷不抢……就是那个王强家,有人在县里反映了些事。”王强的事,县领导有提过,没说别的,但话里话外,可不就是让他上门去做工作,头疼。
  村子田多,他这个当村长的主要还是管田里的活,尽管现在田被承包了,但粮食还是大需求啊,跟村民们的收入有关,他关心着呢。
  至于王强家的生意,他没多管,管了有什么用,外来户还能把钱分给村民不成?现在出事了吧,简直给他找麻烦。
  徐香娟知道村长需要去擦屁股,不过这屁股根本擦不干净。
  徐根生知道点事,“爱国你要去把工人钱要过来?”
  徐爱国:“哪要得过来,王家老大老二不着家,老三又是个只会浑玩的,前阵子还离婚了,领导意思尽力而为吧,讨还是得讨的,讨不讨得到另说。”
  徐根生:“他家气数倒是尽得快。”
  徐爱国:“可不是,没点良心,钱也没办法安心捂在口袋里。”
  村长和徐根生说了些话,天差不多黑了才骑车离开。
  等到晚上自家人吃饭的时候,吴彩凤吃惊起了下午来的几个客人,在外头她可不敢说,“副县长可是大官,咋的来我们这小棚子了。”
  “妈,副县长难道不是人吗?是人得吃饭,多正常啊。”徐香娟可听不过去自己妈的话。
  徐根生这辈子活到现在也没见过大领导,更何况是县里的,今天同样觉得不真实,“咱家的饭食不比早些年的国营饭店差,味道还更好,村长带领导过来,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认同。”
  吴彩凤:“村里头现在就咱家做吃食生意,的确只能来咱家……没想到县长来咱家吃饭了。”
  县长和副县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徐香娟懒得纠正自己妈省略副的叫法,她上辈子也没怎么接触过现在这个村长,但知道是个朴实好客的,田里头总能见到他的身影,觉得家里饭菜不好招待客人,带到这里也正常。
  徐根生:“你可别说出去了,大领导来这里,我们不能说,说了传出去,传到领导耳朵里头对咱可不好。”
  吴彩凤:“诶哟,领导过来咋敢说出去,可别以后给家里招来麻烦…瓜瓜,别搁外头说领导来咱家,知道没?”
  瓜瓜现在还不知道领导什么意思,今天下午几个人她也只当寻常的客人,外婆说了,她反倒记着领导这个词了,“外婆,领导是什么?”
  徐香娟知道自己妈的话让瓜瓜好奇心点燃了,“瓜瓜,领导就是冲在咱前头干活的。”
  “我们家爸是领导?”在家里爸干活都冲在前头。
  周程宁本来觉得自己存在感极弱挺好的,女儿这话让他差点被口水呛到。
  瓜瓜怎么又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了!
  “对,爸是领导,干活都冲前头。”
  “哦。”那领导没有什么稀奇的,瓜瓜不再纠结。


第65章 065
  因为瓜瓜的大胆发言; 周程宁给她布置了不少作业。
  整天闲的没事; 写字总能打发时间。
  瓜瓜强烈反对无效,因为妈妈根本不站在她这边; 妈妈吃了秤砣铁了心; 认为爸爸让她写字是为她好。
  所以瓜瓜现在就是坐在棚子里写字,牛牛看到也想要笔写字; 徐香娟当然不会给,集市摊子买了几个小玩具吸引牛牛目光就好了。
  至于外公外婆; 瓜瓜知道求了也没用; 而且过年她还要给外婆写字; 所以她现在得多多练字。
  领导的到来没有在平静生活里掀起多大波澜; 没过多久就是牛牛的周岁宴。
  因为周岁宴; 棚子歇业三天; 徐根生吴彩凤也算是放了假,回自己家里休息去了,等牛牛周岁宴当天再过来帮忙。
  牛牛小娃娃对周岁宴没有想法概念,该吃吃该喝喝; 瓜瓜却是期待了起来; 因为有好多吃的; 还有肉!
  “汐汐姐姐!”
  正在择豇豆的瓜瓜没想到汐汐姐姐也跟着她爸爸过来了; 忙跑过去欢迎。
  周程宁这边请了几个同事和爷爷过来,请爷爷顺便也把爷爷的朋友请过来了; 两个老人结伴也有话说。
  今天徐香娟特意和周程宁说了; 就是吃个饭; 别接什么红包,牛牛过年已经收到了,不用再给,别人给就推回去。
  几个大人在外间说话,聊些有的没的话题。
  “叔叔,下个月能让汐汐姐姐住在我家几天吗?”瓜瓜去找王庆说话。
  下个月她就有床了,可以请汐汐姐姐来和她睡觉,她还请汐汐姐姐和苗苗吃凉皮。
  汐汐:“爸爸,你和妈妈去外公外婆家的时候,我能不能住在这里?”
  王庆想说这样打扰人不好,周程宁不等他说话就接口了,“瓜瓜下个月开始住新房间,比较兴奋,想找好朋友过来住,还找对面院子的苗苗了,几步路让苗苗来和她睡新床,想一出是一出。”
  汐汐外公外婆家在隔壁县城,家里每年暑假都会在八月过去几天。
  思来索去,王庆还是点头了,让汐汐过来住,他送过来,到时候再给汐汐塞些钱,让她去小店给瓜瓜妹妹买点吃的。
  周程宁和徐香娟不介意瓜瓜找小朋友过来住,反正瓜瓜自己一个人一间房,不影响到他们两个。
  平时在做吃食生意,顺手多做一两个小朋友的饭不麻烦。
  周程宁几个相熟要好的同事都过来了,刘梁稚也在,不带红包不好意思,偷偷塞给周老师的。
  周程宁推了几下愣是没推走,爱人又在厨房间忙活,无法,只好先收下,记得爱人最后说的话,实在推不过,收着也要记得分别是谁给的。
  这会儿客人都在外间坐好,牛牛被外公抱着待在厨房间,瓜瓜和汐汐出去找苗苗玩,徐香娟和吴彩凤做饭洗菜,就周程宁在外间招待客人。
  “饭还没好,大家先吃西瓜解渴,瓜皮扔在托盘里就好。”徐香娟把湃在水桶里半上午的西瓜切片摆在大托盘上端去了外间。
  一个西瓜都切成片放托盘里了,数量看着非常可观,西瓜也是好的,皮薄肉多。
  爱人走了,周程宁见大家还不动手,赶紧招呼大家拿西瓜吃。
  瓜瓜记得妈妈说上午会切西瓜,刚好带着苗苗和汐汐过来,西瓜的确才送过来,让爸爸给她拿西瓜。
  周程宁给三个小朋友一人拿了一片西瓜,小朋友们拿到西瓜又跑出去了。
  瓜瓜是要带汐汐和苗苗去她家棚子参观,尽管棚子早就看到了,而且现在里面啥也没有,但三个小朋友还是在棚子里待了好一会儿。
  今天照常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