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彪悍媳妇-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牛牛想起来爸爸和姐姐,爸爸一个人回来了。
  周程宁没有浪费时间,因为今天这笔不是付定金,而是给了全款,他们总不能迟到的。
  到了对方的村子,徐香娟也是问了几个大娘才知道具体在哪。
  三轮骑到院子门口,徐香娟准备下车,周程宁接过牛牛单手抱着,另一只手则是抓着爱人的手,扶爱人下车。
  徐香娟:“您点点是不是50个,数目没错我们就先走了,家里铺子还得继续做馒头。”
  守在院门口的是位大娘,徐香娟帮忙把馒头搬进去,木盆她还得带回家的。
  那天过来订馒头的中年男人过来帮大娘数馒头:“没问题,以后包子馒头会一直卖吗?”
  徐香娟:“这个说不定,我们主要卖一些应季吃食,包子馒头不是主要,如果想买包子馒头,最好提前两三天订,不然准备不及。”
  “好的,到时候有需要会过去订,前天在你这里买了包子馒头,带回去一家老小都说好吃。”
  “我家里小孩子也喜欢吃,刚路上,我儿子就吃了从家里带的小半个馒头。”
  因为有外人在,牛牛没有说话,乖乖被爸爸抱着,偶尔会去看陌生人,再看看一堆馒头。
  馒头送到了,一家人打道回府。
  周程宁骑到一半:“娟,他们结婚院子布置很好看。”
  今天买馒头就是人家里有喜事的,大概明天就办了,八成是儿子娶媳妇回家。
  “挺喜庆的。”好看不至于,很符合现在的婚礼风格。
  这家人条件算不错,院子挺大,买馒头也大方。
  周程宁:“娟,我以后会对你很好的。”
  “怎么突然说这个,你对我还不好吗……我现在日子过得很好,瓜瓜和牛牛都乖,你也体贴我,对我好,没烦心事。”
  除了赚钱,没啥烦心事,不过钱这事也不好和自家男人坦白说出来,不然又不知道会多想成什么样了。
  阿宁现在看到人家的院子,可能是想到了他们当初结婚的时候了。
  “娟,你才对我很好呢,我的好比不上你的好。”
  牛牛又会一个字了,“好!”
  徐香娟摸摸牛牛的软软的头发,朝着周程宁的后背说:“我们是夫妻,还要过一辈子呢,我不对你好对谁好?”
  周程宁:“娟,我知道了。”
  徐香娟:“你又知道什么了?专心骑车,我和牛牛还坐在车上呢。”
  牛牛:“妈妈。”
  徐香娟不和周程宁说话了,专心和牛牛对话:“牛牛会叫妈妈了,真棒,我们家牛牛以后肯定很有出息。”
  “爸。”
  牛牛喊爸,徐香娟就主动把牛牛“想说”的话脑补出来,回答:“对,爸爸是笨蛋,我们都要对笨蛋爸爸好,这样笨蛋爸爸才不会更笨。”
  “呜呜嗷嗷。”
  “爸爸不仅让妈妈担心,还让小朋友担心,真的是笨爸爸,对不对?”
  母子两个在后面的对话,周程宁都听在心里了,觉得有爱人在,家真的变得非常温暖了。
  。。。
  吴彩凤:“这么多调料啊。”
  徐香娟打算做酸辣粉之后,就开始准备各种原料。
  现在准备得差不多了,盐、酱油、生抽、蒜、醋、辣油辣椒、葱、香菜、白芝麻、姜……挤满半桌子。
  油用专门买来的植物油,现在猪油比植物油贵,家里也不可能专门买猪板油来熬,干脆买几坛子植物油。
  “妈,我说卖这个,但我具体也不知道怎么做,等我试试,调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汤料。”
  徐香娟以前吃过女儿带回家的酸辣粉,那时候没留心怎么做,现在要做得自己先试试。
  “包子馒头不好卖吗?为什么非要折腾这个哟。”
  吴彩凤觉得有这时间,都可以再蒸几笼包子馒头了。
  酸辣粉,酸和辣挺重要的,醋和辣油是关键,辣椒…辣椒切碎放点上去,当个装饰就好,徐香娟在想汤料的时候,也有分神听自己妈说话:“妈,你帮我剥几头大蒜,捣成泥装这口碗里,我先去煮番薯粉。”
  酸辣粉一般都是粉煮好了,捞出来拌上调的汤料。
  吴彩凤现在听女儿话,虽然意见很多,但还是依言去剥大蒜捣蒜泥。
  煮番薯粉徐香娟有经验,保准爽滑。
  牛牛对捣蒜泥这活挺感兴趣的,外婆捣蒜泥,他就喊着婆。
  吴彩凤可不让外孙接触到呛人的大蒜,特意搬去远点的地方捣鼓蒜。
  徐香娟调了第一份汤料,给自己捞几根番薯粉拌在汤料里:“醋加多了,有点酸。”
  在第一份的基础上,徐香娟加了些辣油,“嗯,盖住酸气了,不过除了酸辣,没别的特色。”
  “你夹几根让妈尝尝。”
  “妈,你等等,我给你调份新的。”徐香娟把碗里剩下的番薯粉吃掉,给自己妈重新调好一小碗,放了蒜泥,还撒了点白芝麻。
  “伴饭伴馒头都行,娟,给妈拿半个馒头。”
  今天馒头还有卖剩下四个,徐香娟掰了半个馒头递给她妈:“妈,味道怎么样?”
  “热乎,虽然看着红,吃起来不辣,好吃。”
  徐香娟:“妈,你又不怎么吃辣,我给你放的不辣的辣油。”
  她还得琢磨琢磨,需要放学下班回家的瓜瓜和阿宁都尝尝。
  阿宁喜欢辣,能吃辣,这酸辣粉当然还得迎合不吃辣客人的口味,不辣的辣油更多用处还是让酸辣粉看着红艳。
  如果白惨惨的颜色,和平时家里煮的番薯粉有什么区别,别人凭什么要买?
  外观没有口味重要,但影响第一印象。
  周程宁回家就有一碗酸辣粉,忍住吞咽口水的动作:“娟,这个得多辣?”
  “妈妈,爸会不会着火?”瓜瓜看着都不敢吃。
  “不会,看着红而已,要吃馒头自己拿,晚上就吃这个了。”
  “妈妈,我能吃吗?”
  “当然能吃,不辣,妈妈给你兜个围嘴再吃。”
  徐香娟给瓜瓜调了碗清淡的,不过光颜色看着就不清淡,但的确料比孩子爸爸的少。
  围嘴是牛牛的围嘴,瓜瓜虽然已经幼儿园中班了,但完全不介意戴弟弟的围嘴,妈妈给她戴好围嘴,她就学爸爸抓半个馒头,开始吃酸辣粉。
  牛牛的围嘴有大有小,徐香娟给瓜瓜戴了大的,确认酸辣粉的汤不会溅到瓜瓜衣服上,才去喂牛牛吃晚饭。
  做酸辣粉总担心把牛牛放厨房会影响牛牛的嗅觉,以后还是把牛牛搬门口去,离远点,味道不那么重。
  她妈已经端了碗酸辣粉回家,不知道爸回去吃的时候粉会不会泡胀开。
  今天听阿宁和瓜瓜的反馈,明天要听她妈带来的反馈。


第75章 075
  瓜瓜:“妈妈; 吸溜一口就没了。”
  徐香娟:“吸溜哪里学的?不要吃太快; 小心烫着。”
  说吸溜,她其实更多想到的还是吸溜口水。
  瓜瓜是个在幼儿园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回答妈妈的问题:“吸溜是老师说的; 老师说小朋友不能吸溜面,会呛着; 妈妈,我吃不快; 这个自己到我嘴里去了。”
  徐香娟是看到瓜瓜一根番薯粉直接吸; 吸了好久。
  瓜瓜嘴巴没有一旁的爸爸大; 爸爸一筷子能捞好多酸辣粉; 一口吸掉小半碗的酸辣粉。
  “你们老师说的没错; 小朋友不能吸溜; 会呛着……阿宁,你别吸,试试能不能咬断,如果咬不断; 粉得多烫会儿。”徐香娟直接命令旁边吃得正欢的周程宁。
  别说小朋友会呛到; 大人也会。
  周程宁按照爱人说的去咬断:“娟; 很好咬断的。”
  说完; 继续吸溜。
  徐香娟:“别吃那么急,衣服上沾了汤汁很难洗。”
  牛牛已经吃过晚饭了; 但见爸爸和姐姐粉吸得欢; 忍不住叫起来; 他也要。
  顾不上父女俩,徐香娟去安抚躁动起来的牛牛。
  晚上做的酸辣粉没有熬蔬菜汤,只是各种料拌在一起,熬了蔬菜汤味道应该会更好。
  等酸辣汤麻辣烫生意做起来了,再考虑熬骨头汤,她也不能保证这个生意能不能做长久,比起酸辣粉,凉皮是更有特色更好卖的。
  包子馒头的生意目前来说比较稳妥,每天蒸一套,可以卖下去。
  如果能来大批量的,求之不得。
  盖饭先看看酸辣粉麻辣烫情况,这两样卖得好的话,就不用把盖饭添到菜单里去。
  周程宁:“娟,很美味,就是不够辣。”
  徐香娟给瓜瓜解开围嘴,听到自家男人的话,轻斥:“你还想怎么辣?嘴角长火泡的话几天都吃不下饭。”
  周程宁:“饿的话肯定能吃下饭。”
  徐香娟:“到时候给你饿两顿。”
  “妈妈,别饿爸两顿,一顿就够了,爸吃得多,两顿肯定受不了。”
  瓜瓜居然还认真考虑饿爸爸肚子的事。
  “瓜瓜说的对,饿一顿,饿两顿爸爸受不了。”她一时竟不知道女儿是为爸爸说情还是在落井下石。
  牛牛在一边嗷嗷叫,仿佛是和妈妈姐姐站在同一战线。
  周程宁没觉得被孤立:“饿一顿也行,到时候得多吃一顿补回来。”
  徐香娟:“想得美。”
  。。。
  卖包子馒头的时间一般在上午,平时都是周程宁和瓜瓜走了,蒸笼搬出去开始卖。
  “这看着可真辣。”来买馒头的大妈看到吴彩凤端过来一碗酸辣粉,注意力瞬间被吸引。
  吴彩凤是拿着托盘把酸辣粉端出来给“托”吃的:“吃着还好,没那么辣,天气凉了,这酸辣粉吃着又烫又爽快,不过也没见着有哪个大小伙子大早上要吃酸辣粉的。”
  酸辣粉的香味立刻飘到大家鼻子里,就算在室外完全通风的地方,这味道散得快,但还是改变不了霸道的事实。
  吴彩凤的侄子吴钟早就有“剧本台词”,顺着姑姑的话讲:“肚子饿得慌,这不酸辣粉好吃,配上馒头绝了。”
  徐香娟拿碟子装了个大馒头给表弟。
  客人们来买馒头不是每天都买,徐香娟也很少能见到每天都来的客人,所以客人都没问什么时候出的新品。
  酸辣粉价格和凉皮一样,都是八毛钱一碗,牌子上有写。
  表弟吃饭表演的时间是客人比较多的时间,这会儿不少人看到埋头吸溜粉的小伙子,纷纷问吃的什么,看着很辣。
  等暂时没客人了,吴彩凤直接对侄子说:“饿鬼投胎,让你慢慢吃,吃久点,你一会儿工夫就吃光了,待会儿还有客人来,怎么给他们看?”
  “姑,太好吃了,我这不没忍住。”吴钟没好意思说感觉没多少啊,怎么这么快就给吃光了。
  明明看着挺多的。
  徐香娟用的是番薯粗粉,当然也没有特别粗,粗粉煮起来肯定要比细粉久,之前让阿宁试吃的时候试着咬断,能轻松咬断就说明煮得还比较成功,表弟今天吃法和她老公吃法差不多,狼吞虎咽型。
  徐香娟:“妈,钟子吃完如果还能吃,再煮一碗就好了。”
  吴钟立刻拍马屁:“还是姐好,人美心善。”
  吴彩凤:“咋的?你还想再吃一碗?”
  吴钟试探道:“姑,不行吗?我还想再吃一碗。”
  他姑不答应的话,他姐说什么好话都没用吧。
  吴彩凤:“不行不行,赶紧下田帮忙去,这里用不着你了。”
  吴钟是过来帮忙秋收的,顺便因为人比较活泼,被姑姑和表姐留下来当托了。
  夏天那场大雨对吴彩凤娘家村子影响也很大,不过他们村子并不是什么种田大村,家家户户除了心疼那点子菜,没有想过别的补救措施。
  毛董村这边就不一样了,地广人稀,补救之后还是需要大量人力去秋收。
  吴钟和哥哥吴易每年是义务来帮忙秋收的,当然,吴彩凤再怎么抠门,还是会给侄子拿些吃的让他们带走。
  总不能亏待两个小伙子了。
  徐香娟:“钟子,大早上这么吃的确不太好,你想吃晚上姐再给你煮,到时候叫上易哥。”
  “还是姐好,那姐、姑,我去干活啦。”吴钟拿着剩下半个馒头直接扛锄头去田里干活。
  侄子离开,吴彩凤:“大小伙子胃跟无底洞似的,早上不还让他喝过粥。”
  怕空腹吃酸辣粉对胃不好,徐香娟让表弟喝粥垫肚子,表弟粥伴小菜可都喝两碗了,现在居然还能吃一碗酸辣粉半个大馒头面不改色。
  徐香娟:“妈,别说钟子一个大小伙子,就是爸,只要不拦着也能吃这么多。”
  阿宁就是一个饭桶,牛牛长大饭量也不小。
  吴彩凤:“现在可不拦他,还想他多吃点。”
  徐香娟:“按爸平时来就好了。”
  村子里很少有男人是胖的,在村里胖就代表家里还算富实,徐香娟其实不太同意这个观点,但想想她爸和王强家的几个人,嗯,算是个例,比较符合“胖=富实”的例子。
  她爸在台风前是能说得上胖的,这几个月下田瘦了不少……徐香娟也明白自己爸之前的确是虚胖。
  吴钟的表演打头,徐香娟的酸辣粉生意算是真正开张。
  吴家兄弟俩来毛董村的次数不多,一年就那么两三次,村里人对他们俩还是比较面生的。
  晚饭时间,徐香娟还是不放过宣传的机会,让表哥表弟还有她男人三个在外头吸溜酸辣粉。
  因为有酸辣粉,没必要加小菜,只是三个人都有配米饭或者馒头。
  徐香娟则是坐在“收银”的地方带牛牛,晚饭烧得早,里头瓜瓜还有瓜瓜外公外婆在吃饭,外头就是三个男人吃酸辣粉。
  “他们在吃酸辣粉是吗?”一个年轻小伙子路过,见到三个男人吃埋头吃酸辣粉,甚至还听到吸溜粉的声音,犹豫了一会儿,过来问。
  空气中散发的浓烈香味也是他进来询问的一个原因。
  徐香娟把逗牛牛的玩具直接塞牛牛手里,和客人讲话:“是的,酸辣粉。”
  “给我来一碗吧,八毛钱对吧。”
  “对的,请问需要微辣中辣还是重辣?我们有些是看着辣,但吃着不辣的。”等了一天,终于来了一位酸辣粉客人。
  “我要中辣。”
  “好的,我这就给你去做,坐那张桌子吧,稍等一下,很快就好。”徐香娟抱着牛牛去厨房间。
  等徐香娟离开,吴钟说话:“可惜不在我们村子里头,想吃还得老远跑过来。”
  吴易难得配合弟弟:“是有点远,不太方便。”
  今天一天弟弟都在耳边念叨这什么酸辣粉,念叨得他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今晚上一吃,弟弟的确没有夸张。
  周程宁:“我想吃就能吃到,不过娟也不让我多吃,要做买卖的。”
  主要是觉得他吃了会上火,不让他多吃。
  吴钟:……总觉得表姐夫是在炫耀。
  表姐夫变了,再也不是永远被表姐挡在身后的男人了。
  表姐的护短他这个表弟看得可十分清楚,以前姑姑要说表姐夫一句不是,表姐第一个出来和自己妈对着干。
  明着暗着,他还见过一次表姐没和姑姑对着干,但转头在厨房间安慰了表姐夫几句。
  现在姑姑看着对表姐夫意见没那么大了,想来表姐终于让姑姑消除对表姐夫的偏见。
  表姐和表姐夫当年结婚可热闹了,表姐的勇气也一直被他妈当反面例子警告他姐呢。
  不过没用,表姐的例子反倒让他亲姐更加坚定自己找对象。
  吴易和吴钟兄弟俩都没有亲姐表姐这种反抗精神,找了合适对象就结婚。
  现在想想,他妈就不该整天在他姐耳边念叨,不然他姐也不会有逆反心理。
  有客人过来,牛牛被放厨房间自己椅子里头,徐香娟煮粉,瓜瓜跑出去看客人。
  瓜瓜跑到院门口,确认是真的有客人过来,立马跑回去。
  小朋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三个大人没说话,继续吃粉,周程宁等表哥表弟吃完了再进去,他要收拾碗筷。
  徐香娟没让客人久等,拌好酸辣粉就送出去了。
  客人终于吸溜上酸辣粉,吃第一口的感觉就是,的确好吸!
  徐香娟会把番薯粉不均匀的段掐掉,如果稍微细了的部分倒没事,但一旦是粗的突出了,肯定要掐掉,不然太影响酸辣粉口感了。
  粉还要在水里浸泡,费的工夫甚至比凉皮多。


第76章 076
  见客人吃得满头大汗; 徐香娟走周程宁身边; 轻声和他说话,让他给客人倒碗凉白开。
  家里有热水也有凉开水; 客人有需要他们会提供; 虽然现在这个客人没说要,但徐香娟见他似乎不太能吃辣; 点个中辣可能是太辣了,旁边有醋也没想过加些中和一下。
  周程宁去厨房间倒凉白开给客人; 徐香娟则是继续留在外头。
  等水给客人送到; 客人的确是灌了半碗水。
  徐香娟瞧着都觉得难受; 这得撑着吧; 酸辣粉没吃饱; 凉白开喝了个水饱。
  所以吃辣也得量力而行。
  今天就来了一个客人; 万事开头难,徐香娟相信之后客人还是会有的。
  等唯一的客人吃完走了,桌椅差不多也该收了。
  回去厨房间,吴钟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表姐:“姐; 你干脆卖早点; 炸油条; 包子馒头; 然后豆浆,还有各种粉; 番薯粉汤、土豆粉都可以。”
  徐香娟有想过:“少点可以; 不过村子里人也不多; 买的人更不多。”
  吴钟:“我们村子人多,姐可以到我们那儿”
  徐香娟:“没什么区别,去你们村子还不如在镇上租个地方卖。”
  周程宁听到镇上,眼睛都亮了:“娟,如果不贵的话,在镇长租吧,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挤一块,人多。”
  而且他在镇中学教课,午休那段时间找爱人也方便。
  瓜瓜凑热闹:“妈妈,去镇上,这样我也可以帮妈妈干活。”
  徐香娟真是要被瓜瓜打败了:“你干什么活,安稳待在幼儿园就好…镇上等明年再说。”
  吴钟:“镇上也好,离得稍微近点,我可以去姐那边蹭吃蹭喝。”
  他们到姑姑家是会经过镇上的,镇上的确近很多。
  吴彩凤:“美得你,还想蹭吃蹭喝,等你来了姑第一个赶你走。”
  吴钟:“姑,你是我亲姑吗?”
  吴彩凤:“当然是你亲的,别和我贫。”
  吴钟就是个活宝,逗得大家哈哈笑,特别能活跃气氛。
  。。。
  “妈妈,这是老师奖励的苹果。”瓜瓜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苹果递给妈妈。
  徐香娟刚准备拿剪子去剪一把野葱,听到女儿的话,放下剪子,接过苹果:“瓜瓜今天是得第一名还是做好事了?”
  周程宁路上已经听女儿讲一遍了,但女儿最后不让他告诉爱人,她要自己告诉妈妈,所以只好沉默。
  瓜瓜骄傲:“第一名,我会写的字最多,而且我画的画最好看,只有我有一整个苹果,别人都只有一片!”
  听了女儿的话,徐香娟看手上的小苹果,很小的一只,她手能包住的那种,不过是女儿的奖品,小朋友肯定十分自豪,“瓜瓜真厉害,以后跟着爸爸多学几个字,再拿第一。”
  瓜瓜迫不及待要分苹果:“我知道啦!妈妈切苹果。”
  牛牛在一边想抓苹果,因为苹果实在太迷你了,很得小娃娃喜欢。
  徐香娟没给牛牛抓苹果的机会:“等妈妈把苹果洗好就切了,大家一起吃。”
  既然女儿这么郑重拿出苹果,徐香娟也就不差使周程宁洗苹果,她亲自去洗。
  洗好苹果,削掉苹果皮,徐香娟把苹果放在洗净的菜板上,拿着把刀,掂量怎么下手比较好。
  周程宁还在一边让爱人切苹果小心别切到手。
  牛牛也难得安静看妈妈切苹果没有吵。
  徐香娟打定主意,下刀切了四瓣,瓜瓜的最大,她和周程宁就一口的量,牛牛的一瓣切出来一小片递给牛牛,剩下的交给牛牛爸爸解决。
  这次牛牛没有因为自己的最小吵起来,慢慢舔苹果吃。
  大家都吃到苹果了,徐香娟夸了一句苹果真好吃,拿剪子继续去剪葱了。
  冬天还有葱活着真是挺好的。
  瓜瓜吃苹果的同时,不忘和牛牛继续炫耀:“牛牛,姐姐的苹果好吃吧。”
  “嗷嗷。”牛牛叫唤,算是回应姐姐了。
  周程宁吃了苹果,继续手上的活,洗白菜。
  明天休息日,晚上活还多着呢,爱人说明天要摆上菜准备卖麻辣烫。
  家里厨房现在挤着不少蔬菜,晚上得炸丸子。
  已经进入十二月份,天气凉了下来,吃酸辣粉的客人每天也有几个,主要卖的还是包子馒头,酸辣粉并没有凉皮那么好卖。
  炒类的还在卖,多了炒饭和炒年糕。
  炒类的看情况炒,有什么炒什么,当天都会在菜单上写好。
  明天上午徐香娟就打算把麻辣烫的菜摆出去。
  天气冷,菜也不容易放坏了。
  徐香娟剪葱回来做晚饭,晚饭吃完得继续干活。
  “妈妈,那么多菜都是要过冬的吗?”瓜瓜吃着拌了豆腐汤的饭,好奇问妈妈。
  徐香娟解释:“明天摆出去卖的,麻辣烫,客人想吃什么买什么,妈妈在厨房间煮好端出去。”
  瓜瓜下午回来看到妈妈在拌豆腐肉,问过妈妈,知道妈妈要炸丸子:“妈妈,我想吃肉丸子。”
  徐香娟:“肉丸子妈妈还没炸呢,等明早上再吃。”
  瓜瓜防着家里饭量最大的爸爸:“晚上爸也不许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