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夜回到七零末-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噢,我走了”赵爱华稍稍一愣,立马头也不抬的撒腿就往屋外跑,像一阵龙卷风,瞬间看不见人影。
刘兰秀见状,嘴角上扬一笑道:“这孩子,还害羞了呢。”
“爱华年纪还小,不着急,男孩子嘛,先立业,再成家,过了二十岁再相看起来也不晚。”赵国生轻咳了一声,漫不经心的说。
这年代,女孩子的青春担不起,早早嫁人的一茬接一茬的已是惯性所需,男孩子不一样,晚几岁结婚不会有人闲言碎语的说风凉话。
只会说男孩子年纪大一点,懂事,会疼人,更何况赵爱华有一门吃香的手艺,不怕沦为大龄男青年找不到媳妇。
“小什么小,你没瞧见大嫂在给爱民找媳妇吗?他们兄弟两个是同一年的。”有鲜活的对比,刘兰秀才会着急。
赵国生:“……”这有什么好较量的?
“算了,你爱相看儿媳妇就相看儿媳妇吧,先说好了,必须满了二十岁再结婚。”男孩相对于女孩来说,要晚熟,什么都不懂的赵爱华自己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你让他娶妻生子养活一家人?
刘兰秀犹豫不决的想了一下,不情愿的说:“好吧,先相看好,定下来再说。”以防好姑娘都被人挑选了。
她这种自家儿子‘天下第一好’的霸道自恋想法,幸好赵国生不知道,如若不然,真要笑掉他的大牙。
谁给的她的自信?谁给她的勇气敢去这般想?
可是,赵国生不知道,因为儿子结婚早晚的事,他们家引发了一次爆炸性的争论。
理由很简单,两年后,也就是一九八四到一九八五年,国家政策在当地实行计划生育,非常严格和紧密。
尤其是在两三年后,赵爱华结婚后,第一胎生了个女儿。
骨子里透着重男轻女,传宗接代想法的刘兰秀病态般的想要一个孙子,把所有希望都堵在第二胎上面,生怕二胎还是一个孙女。
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期待和盼望之大的刘兰秀难免会暴躁的私底下吵吵闹闹的责怪赵国生。
要不是赵国生硬邦邦的强调要晚婚晚育,她早就抱上孙子,再不济,可以多生几个,不受计划生育影响。
千金难买早知道。
这都是以后发生的事,现在提起有点为时过早。
“爸,我也想去看拔龙船。”赵美艳扮装可怜兮兮的样子,小白菜地里黄的眼巴巴哀求道。
在女儿这番攻势之下的赵国生哪里抵得住,眼见就要点头答应了,半道被刘兰秀强制截胡的□□话说:“想都别想,你现在是一个孕妇,挺着个大肚子在人挤人的人群里多不安全,可别吓着我外孙,你往年又不是没看过,今年就歇会吧,算姆妈求你了。”你肚子里揣着的不仅仅是赵家的外孙,还有王家的金孙,出了事,她可负不起责任。
话到嘴边要说不说的赵国生硬生生的咽了回去,一脸无辜的耸耸肩,摆摆手,眼神示意赵美艳看她姆妈,他无能为力啊。
“姆妈,不会的,我会小心的。”赵美艳不死心的继续苦苦恳求。
态度坚决的刘兰秀铁了心的当做没看见,手里飞速的包着粽子,是不斜视的说:“想都别想,今天下午好好在家待着,我会时时刻刻看着你的。”
前年,隔壁村发生过一件匪夷所思的夸张事件,一回娘家的出嫁女抱着不到八个月的孩子去看拔龙船,不知怎么着就站在离河最近的岸边上,拔龙船比赛到最为精彩和激动人心时,她一个不留神,兴奋激动的顺手鼓掌庆祝,几个月大的孩子扑通一声掉进河里,当事人一时之间沉浸在拔龙船的气氛中没察觉,还是旁人不经意间看到,急忙组织人群下河去捞打,最后,孩子是捞上来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因为这事,好多大人在这一天严厉禁止带那些走路不稳的小孩去看拔龙船。
“姐,等我们回来说给你听啊。”说完,几个兄弟相视一笑的眨眼,手里还拿着未吃完的鸡蛋火急火燎的跑了。
赵国生:“……”默默在心中呐喊,还有我,等等。
河边两岸原本绿茸茸软绵绵连成一‘足球’似的草地,和夹杂在草地里五彩缤纷的野花已经看不出原样,乌压压的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的全是一颗颗人头。
拥挤不堪的河边早已人满为患,晚到的赵国生和诸多人一样,一个劲的往里边挤,试图抢占一个最佳观看位置,蜂拥而至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河岸边事先停靠了几条简陋又喜庆的龙船,选手们露出黝黑喜悦的笑脸,傻乐的向人群摆手,示意。
赵国生眼力极好的在好几条龙船中,一眼看到赵家村的龙船,丝毫不费力气的在几位桨手中找到了赵爱华。
随着一声嘹亮的哨响,赛龙舟正式开始了。
每条船上熟练的桨手,各持一把木桨有条不紊的一致奋力划船,动作统一,有力,争先恐后的你追我赶,在河里溅起一片片好看的水花。
围观者也没闲着,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还有人击鼓助威,这时岸上的各村‘拉拉队员’真是各显神通的摇旗呐喊,河中龙船上的桨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费力划桨。
是比赛,就有输赢,终于,隔壁拔龙船的常胜冠军一马当先的又一次取得了第一。
秉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全场响起了排山倒海的祝贺掌声。
其他村里或许是输了,心里会有那么一丝遗憾,不过,更兴奋的是看了一场激烈的拔龙船。
对围观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吗?
“爸,我们村又输了。”赵爱华垂头丧气,沮丧的很。
万年老二的称号已经成为赵家村拔龙船赛事的‘笑称’,这对参与者来说,很不爽。
就差那么一点点,就一点点,他们村就可以打破记录和万年老二的魔咒了。
太可惜了。
“没事,明年再战。”赵国生无奈的拍着他的肩膀,无声的安慰道。
确实是隔壁村技高一筹,你技不如人,输了,没办法。
愿赌服输。
“噢”闷闷不乐的赵爱华仍旧在惋惜差的那一点点。
“哥,别不高兴了,你们划得挺精彩的,我听到好几个隔壁的村民在感叹好险,说明年冠军很难说了。”其实,赵爱强暗搓搓的想着明年他是否有机会上场。
“就是,哥。”赵爱文附和道。
比赛过后,围观的群众一个个在争执中讨论拔龙船,逐渐慢慢的离去,散场。
作者有话要说: 小时候真听过有人去看拔龙船,激动时不小心把孩子掉进河里淹死了。
今天出去玩了很晚回来,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更!
第81章
每逢端午献玉身; 一份真情一寸心。
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
端午节; 粽子香,家家户户要品尝。
红豆馅,绿豆馅; 白粽子,这种年代的粽子馅类无非是各种豆类; 要么就是什么都不放的白馅粽子,没有谁家舍得放肉啊; 板栗等奢侈馅。
顶多粽子煮熟以后; 爱吃咸粽子就裹一点盐,爱吃甜粽子就裹一点白砂糖。
又或者,还可以蘸酱油吃。
“爱强; 把这一串粽子给你爷爷奶奶送过去。”新鲜出炉; 热腾腾的粽子还没来得及品尝; 刘兰秀刻不容缓的吆喝着催促赵爱华给公平送一串过去。
粽子一般用竹叶子包成三角形的; 用一种棕树上成扇形长条叶子捆绑成形而不散开的,陷料不同; 口感也不同; 所以不同馅料的粽子在用棕树长条叶子捆绑时,会做不同的记号,以便分辨其不同馅料的粽子。
巧手包粽子的老手们总有一套用来区分各种馅料的独特方法,简单明了,又不会记错。
一般而言; 棕树扇形长条叶子是一整片,可以按不同的需求分很多条,基本上一串为一种馅料,从几个到十几二十个粽子不等。
这种棕树在农村很容易见到,它的棕榈皮是用来编成蓑衣或者床垫的,叶子则可以用来捆绑成形状的粽子,剥掉层层棕榈皮毛和树枝叶,它才可以长高。
刘兰秀就是靠着独特的包粽子绳索捆绑法,才丝毫不费劲的从满满一大铁锅中挑出一串绿豆馅的粽子。
公婆喜欢绿豆馅的粽子,这是刘兰秀嫁过来二十多年端午节吃粽子中得出的总结,马屁拍到马蹄上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姆妈,等我尝一个粽子再去。”竹叶子包裹着的粽子在灶台锅里散发着缕缕清香,赵爱强如饥似渴的顾不上烫舌头,狠狠的咬上一大口粽子,沾点白砂糖,甜而不腻,味道好极了。
“慢点吃,又没人和你抢,锅里还有很多,要不,姆妈我去给爷爷奶奶送粽子吧。”怀孕的人胃口特别奇怪,香甜可口令人流口水的粽子在赵美艳鼻子嗅觉中闻来,有种油腻,反胃,想吐的恶心感。
“不用你去,让你弟去,你回房间休息下。”作为过来的刘兰秀哪里看不出赵美艳捂着鼻子一副想吐的难受样子,连忙把她支回房间。
虽说公公婆婆最近吃错了药,不知道怎么回事,对孙女莫名其妙的好了起来,但这不妨碍刘兰秀内心的猜忌。
谁知道是不是公婆的一时心血来潮,过后又恢复重男轻女的‘刻薄’原样,到时候女儿受了委屈,她找谁说理去?
“姐,我去,我马上去。”赵爱强狼吐虎咽的把滚烫的粽子几口咽下去,根本都没有嚼碎,更不用提细细品尝味道了,有种一口气吞了整只粽子的恐怖速度感。
人小鬼大的赵爱强笑着徒手抓住发热发烫的棕树枝叶把手,一下子把一大串粽子全部拎起来飞奔的往屋外跑。
刘兰秀:“……”尴尬的提着空竹篮子,哭笑不得的望着已经飞奔远去的背影。
淡定的赵国生从头到尾,用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的心态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不插一句话,笑着半眯眼,享受着翠绿香甜,糯糯可口的粽子。
大概,这个时候,他在家里的存在感最低吧。
“美艳,建军什么时候来接你回去?”不是当妈的急着赶她回去,刘兰秀是真心关心女儿,有谁家女儿在娘家住上十天半个月不回婆家的?
娘家没意见,婆家心里会有想法的。
这年代,出嫁女像赵美艳这样动不动挺着个大肚子心宽体胖不在乎时间的在娘家住下去的人,除了赵美艳,很难找出第二个。
除非,上面没有公婆长辈。
“明天喊他来接,怎么了?姆妈,你是要赶我走吗?”问完,赵美艳红着眼眶,委屈的直想哭。
怀孕中的女人特别敏感和多愁伤感,喜欢多想,简单的一句话,她能揣摩出几个不同寻常的意思来。
这才出嫁一年,她姆妈开始嫌弃,旁敲侧击的赶她走了。
以前听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赵美艳不信,现在她体会到这种束手无措的慌乱不安了。
这次回来,娘家还是那个家,一如既往的亲切,熟悉。
可家人对她的态度变了,不再像没出嫁前那样说话随意,不用忌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责骂和任意张口教育。
变了,变得熟悉又陌生,语气亲密中带有小心翼翼的避讳。
用最为通俗的意思来表达,那就是,出嫁前可以在姆妈哪里体会喜怒哀乐,出嫁后,只剩下喜和乐。
怒和哀的情绪被掩盖,收敛藏起来了。
这种见外的感觉,很不好。
把她排除在外的一家人。
“哟,美艳,你怎么哭了,姆妈就是赶你爸走,也不会赶你走啊,你不要多想,你还怀着身孕呢,就要当姆妈的人了,怎么说哭就哭,一点不像话。”随口一句话惹哭了女儿的刘兰秀手足无措的连连安慰,用黝黑干裂,皱巴巴的双手胡乱的帮她拭搽着眼泪。
一旁静静低头吃粽子没招谁惹谁的赵国生默默躺枪。
“真的没有要赶我走的意思?”那为什么问建军哥什么时候来接她?
“没有,姆妈哪有舍得赶你走啊,姆妈是怕你在娘家呆久了,婆家会有意见。”这个家她刘兰秀目前还是可以做主的。过几年,有了儿媳妇,那就说不准了。
亲家人好,不说女儿什么,这不表示女儿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性啊。
谁家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第一胎金孙不重视?不放在眼皮底下紧紧看着?
要说亲家没这个意思,刘兰秀是不相信的。
将心比心,如果刘兰秀儿媳妇是这种情况,她作为婆婆,铁定会有意见。
“我公婆不会有意见的,我都和他们说好了的。”新媳妇赵美艳一直无往不利的一帆风顺,没受到婆家丝毫刁难和难堪,理所当然的认为公婆好说话。
没吃过婆家的苦,永远不懂婆媳关系处起来有多少面和心不合。
“哎,你……”刘兰秀不知道怎么说她才好,暗地里翻个白眼,直摇头。
不说她,她迟早会在这上面栽跟头,吃苦头,说她,又有挑拨离间的嫌疑。
这份苦差事不好沟通啊。
“听姆妈的没错,明天让建军来接你回去,回去后好好跟你婆婆道歉,把所有事往我和你爸身上推,就说我和你爸强留你在娘家住几天。”亲家也有女儿,能体会父母担心出嫁女的那份心意。
想来想去,刘兰秀还是决定不挑明婆媳关系难处的事实了。
或许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呢?
起码亲家作为公婆,在十里八乡排得上前三的好公婆。
“噢”赵美艳在怀孕期间敏感多疑,又不是没有脑子,听她姆妈说向公婆道歉的事,再迟钝的人也能反应过来。
触类旁通,借鉴她姆妈和她奶奶活生生的例子,她明白了。
确实是赵美艳借由怀孕在身,恣意的任性妄为了,没了往日里的谨慎。
“美丽他们明天早上去镇上读书,顺便捎个口信过去。”事先赵美艳和婆家商议好了,等她想回去了,就让弟弟妹妹去镇上给婆家捎个口信。
“美丽,听见没有?”刘兰秀转身大声问道。
“听到了”赵美丽腮帮子鼓鼓的塞满了红豆馅粽子,嘴巴周围还沾有一粒粒的糯米,吐词不清的嘟囔。
想插一嘴的赵国生,张了张嘴无语的发现,他无话可说。
让他一个大男人去传授婆媳相处经验吗?他不会啊,倒是后世的宫斗剧看过几部,也派不上用场啊。
倒是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刘兰秀居然能忍住不鼓唇弄舌的搬弄是非,没有指手画脚的让女儿提防亲家之类的话。
第二天,午饭过后,女婿王建军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迫不及待的上门接人了。
“不是送过节礼了吗?怎么还提这么多东西。”刘兰秀笑得合不拢嘴的接过东西,语气中带笑意的轻轻责怪。
“呵呵呵”王建军摸着后脑勺腼腆的笑着说:“我姆妈让带的,说是我爸单位过节发的福利。”
其实,王母的本意是想谢谢刘兰秀细心照顾她儿媳妇和金孙。
会说话的王建军偷换概念的把字面上的话增增减减的变了下,立马换成丈母娘爱听的话。
不然,那话就太客气,太见外了。
费心照顾自家女儿,哪怕出嫁了,哪需要别人的感谢之理?
多心的人见到了,那不生出疙瘩来?
送走女儿女婿后,赵国生和刘兰秀都在无形之中松了口气。
有个大肚婆在家里,哪里真正放得下心?
第82章
彻底卸下心防来的赵国生总有有精力和时间去看电视了。
八二年的春末; 娱乐行业的发展并没有顺着电视机步入百姓家中而迅速成熟起来,至少这些电视剧; 在后世是一部都没听说过。
清一色红色剧场的抗战片,朴实简陋的着装,像看话剧那般夸张演绎的演技; 在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里播放,最令赵国生不习惯的是演员嘴型和声音对不上边。
相对于家里几个熊孩子的津津有味和兴奋不已; 赵国生看着黑白色彩和极其简单的剧情,枯燥乏味的穷极无聊。
“这个人厉害; 一枪打死一个鬼子; 那个汉奸不得好死。”就连刘兰秀也暂时放过手中忙碌的农活,饶有兴趣的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时不时兴致勃勃的点评几句。
赵国生:“……”这个算什么; 等你以后看到徒手撕鬼子; □□炸飞机; 裤裆藏雷等抗日神剧; 那才叫一个厉害。
不知道那个时候,刘兰秀学会看得尴尬症都犯了这句话没。
“国生; 要是你生活在哪个战争年代; 你会什么样?”看了抗日电视剧,激起了刘兰秀的爱国之心,她突发奇想的好奇问道。
赵国生:“……”为什么是他?为什么要假设他生活在抗日战争年代,明明是生活在和平,平等自由; 法律相对健全的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一夜回到七零末不说,还想让他回到抗战时期?
狠狠在心底吐槽,翻了个白眼的赵国生没好气的说:“千万不要这样假设,我可不想生活在哪个年代。”
不是赵国生不爱国,而是赵国生能力有限,真让他回到抗战年代,用很形象的一句话来做比喻,他就是那种活不过三集的典型炮灰。
“哼,没志气,要是我,我就加入□□,参加红军,跟着部队去打鬼子。”刘兰秀故意哼了一声,不屑一顾的瞄了赵国生一眼,很不满意。
“我也是,我也是。”几个熊孩子争先抢后的围过来极力表示赞同。
赵国生:“……”你们这样,显得他很没有骨气一样。
莫名的,赵国生的视线集中到电视机里那名正被枪毙的汉奸脸上。
“咳咳,啊,一定要生活在哪个年代的话,我会选择成为一名地下党,为党组织传递情报。”赵国生很不自然的抽搐着嘴角,坚定的说。
呸呸呸,他赵国生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绝不可能当汉奸。
甩开脑中那乱七八糟的想法,赵国生的注意力再也集中不到电视剧情上面去了。
“好啦,差不多九点半了,你们几个该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正当几个熊孩子看得入迷时,刘兰秀丝毫不留情的干净利索的一手关了电视机。
电视可以看,那是得看时间而言。
不能因为晚上看电视,影响到第二天起不来上学。
“姆妈,就一点点了,让我们看完吧。”赵爱强不死心的继续守着堂屋电视机前,不肯离去。
“不行,我们事前规定好看电视时间,你可不能反悔,快去睡觉,还有两个月你就要期末考试了,要是你考不上镇上的中学,你在家给爷爷奶奶放牛。”有过约定,就得执行,今天撒撒娇软磨硬泡的答应了,以后是不是不用遵守时间了?
哪怕刘兰秀自己也想着下面的剧情,强忍住打开电视的蠢蠢欲动,不留恋的把孩子们赶回房间。
“噢”几个熊孩子没精打采的灰心丧气回了房间。
赵爱华:“……”他不用上学啊,为什么也要回房间睡觉?
在管教孩子这方面,只要是对的,赵国生从不插手帮着孩子和刘兰秀唱反调。
学生,任务最重的永远是学习。
或许,赵国生心里有过反驳和不同的想法,觉得九点半完全不算晚,再看看电视也无所谓。
但是,九点半上床睡觉是刘兰秀和孩子们事先约定好的规矩。
再说,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很重要。
每天六点不到就要起床的他们,真的应该早睡才能有精力在第二天好好学习。
等孩子们都回房间睡觉后,刘兰秀蹑手蹑脚的像一个谨慎的小偷似的打开电视机,把声音调到最小,又看了起来。
赵国生:“……”呵呵。
要不是出去蹲了个大号,还没回房间睡觉,差一点就真信了。
“国生,刚才好精彩,你上茅厕去了,没看到,太可惜了,告诉你,刚才我们八路军又打了一场胜仗。”刘兰秀兴致盎然逮着赵国生一个劲的自言自语。
赵国生:“……”他并不想知道。
因为,几十年后,电视剧的还是这个套路。
“你看吧,我回屋睡觉去了。”打了个哈欠的赵国生有点瞌睡的摆摆手,兴致缺缺的不感兴趣。
“好吧,你先睡吧,我再看会。”刘兰秀不在意的催促。
刘兰秀不知道的是,她夜里看了多久,除去和刘兰秀夫妇睡一个方向房间的赵美丽真正睡着了外,另外三个熊孩子都偷偷摸摸的把门角开了个小小的细缝,只要眼睛穿透得过就够了。
视力极好的几个熊孩子,借着黑夜掩饰身影,硬生生的站在门后面坚持看到关电视机。
要是把这份热爱看电视的毅力放在学习上该多好?怎么着也得再提高学习成绩一个档次吧?
时间流逝永远在人不经意间。
直爽,火热,骄阳似火的六月转眼抵达,这个季节,是赵国生又爱又恨的几个月份。
爱这个季节仅仅是这几个月能多挣一千多块钱,除此之外,赵国生对这个季节爱不起来。
狠这个季节不言而喻的是‘懒惰’怕热的性格使然,人一热,就不爱动,心里平添几分烦躁。
“爱强啊,你可别掉以轻心啊,马上就要期末考了,有把握没?”连续练了一年多字的赵国生早已恢复到上辈子的写字水平,一手漂亮的行楷,清新飘逸、苍劲有力。
习惯养成需要二十一天,赵国生坚持练了一年多的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