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夜回到七零末-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远的,赵国生还能听到三个熊孩子逗笑赵父赵母的欢声笑语声。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先是赵国生最先看出赵父赵母重男轻女,使其稍稍变动下,他家就得到了重视和取得了欢心。
现在是刘兰秀火眼金睛的看出赵父赵母人老寂寞,喜欢热闹,故意让孩子们天天放学后去两老家逗乐,甚至还不吝啬野鸡野兔子等等。
最终呢,还是孩子们最讨赵父赵母的喜爱。
其实,赵国生误会刘兰秀的本意的。
要说刘兰秀知道赵国生把她想得这般‘威武高大’这么孝顺的为赵父赵母着想,她会捂着发红发烫的脸,不好意思的。
她只是单纯怕家里熊孩子常去赵父赵母家蹭吃蹭喝引起两外两家兄弟不满而已。
再就是,家里的野味自家孩子不吃,不是便宜别家了吗?
如此一来,美好的误会就此产生了。
晚上,赵父赵母家。
“老头子,你不怕老二家和老三家因为这事生间隙啊?”赵母一边泡着奶粉,一边皱眉头问。
“生什么间隙啊?老三家有提前打招呼吗?老二家亲家也过来帮过忙,现在还回去,不是很正常吗?”赵父板着脸白了赵母一眼。
要是赵国生在这,听到这一番话,他一定会目瞪口呆的惊叹道,‘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当着他的面,多镇定,多正常,一点不露声色。
背着他的面,两人表情丰富的慢慢讨论。
“呵呵,你觉得老三媳妇也会这么想?”赵母可看清楚王梅芳的嘴脸了,一点不觉得她会这么大气的想。
大概会觉得老二家是故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想帮她家插秧,或者是给她家难堪。
上次老二家起猪圈的事,赵母可是听说了,啧啧,芝麻大的官,还敢拿乔?
要说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别人求人帮忙办点事,你拿拿乔,适当收点好处也不会有人闲言碎语去多议论,人情往来常来如此。
可是,那也得分人啊。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个弟媳妇在哥哥面前摆什么谱?真办成事了,赵国生会不懂礼数的少了你东西?还说是嫡亲的兄弟。
这事私底下传开来,谁不在笑话?
好在赵宏生脑子清晰,立马带着王梅芳登门负荆请罪,在外人看来,赵宏生只是被媳妇给坑了。
只有赵父赵母知道,要说没有老三的默许,或者是王梅芳按老三的意思揣摩的,她会那么摆谱吗?
可惜,小聪明终是小聪明,登不上大雅之堂,摆谱过头了,把事情搞砸了。
“管她是不是这么想的。”赵父才不想去管这点破事。
只要老三脑子没坑,他就清楚应该怎么想,怎么约束他媳妇那张嘴。
为这事生间隙,那倒不至于,顶多就是老三心里窝火一段时间。
谁家兄弟姐妹之间还没有一点小疙瘩?多少会有点小摩擦的,只要一家人遇到大事上站成统一战线就成了,都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更何况他们是亲兄弟。
第204章
赵母一听赵父那说话那语气; 就知道他心里怎么想,除了暗暗叹气; 她还能说什么呢?
打心底,对这件事的看法,她可没有赵父那么好的良好心态。:3w。
老三媳妇是什么样的人?
真会那么好说话?
赵母有时候觉得自己这个婆婆太仁慈了; 真该好好在王梅芳面前摆摆恶婆婆的谱。
算了,她老了; 吃一天赚一天了,不讨人嫌弃了。
希望老三能管制住他媳妇那张说三道四的碎嘴吧。
初灯夜上; 东边几颗明星乍现; 随着点点星光渐渐增多,大地悄悄地融入一片温馨的夜色之中,在徐徐微风之中; 偶尔传来两三声赵父赵母的低语喃声。
同样的; 在赵国生家; 隐隐不道出口的刘兰秀也有着类似的担心。
可是; 这种担心,在两家选择之余的作比较后; 心底最后那一丁点犹豫和徘徊通通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利与弊; 太明显不过了。
虽说起猪圈换地的事,老三家负荆请罪的登门道歉了,但是,暂时她心中的郁闷之气无法得到释放。
想借机表明态度,他们家也是有脾气的。
不要以为他们家好说话; 那就代表了他们家好欺负。
要不是王梅芳跟她有着躲不掉的妯娌关系,她真不想搭理这么个自私自利的人。
尽管很多时候,她也有过这样自私自利的想法。
但,
终究刘兰秀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多数是私底下过过嘴瘾。
困意睡梦中,一夜好眠。
早晨,雄赳赳,气昂昂的公鸡用激扬的鸡鸣声报晓着黎明的到来,此起彼伏地竞赛着歌声,赵家村慢慢地在一片鸡鸣中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在一阵舒服中醒来。
不等太阳羞答答的出来,便匆匆的吃过早饭,两辆单车,四个人,急三忙四的踏上了路程。
再怎么忙,精于人情来往的刘兰秀没忘记拎上赵父赵母捎的大草鱼,以及家里现成的两只野鸡和一只野兔子。
虽比不上上次王德胜两口子上次来提着的猪蹄和猪肚子,论其价值,也相差不远。
只不过前者是花钱从街上买的,后者是山上水里猎的。
迎着晨风,骑着单车快速的在乡间小路上踩,看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为大地披上缕缕霞光,太阳下,草地里小鸟在清脆的歌唱,晶莹的露珠熠熠发光。
“国生,这作为后面垫了块厚棉布就是舒服啊,一点都不颠啊。”当着儿子和儿媳妇的面,刘兰秀的脸皮还没有那么厚,极为不好意思的扶着三角座位下冰冷的钢铁棍。
由怕死的紧紧搂腰改为扶着单车座驾,默不作声的赵国生偷偷的翘起了嘴角。
原来,刘兰秀还有这样的一面?在晚辈面前害羞?
不应该啊?
上次当着家里几个熊孩子的面,她不是大大方方的搂着他的腰吗?
还脸不红气不喘的任由几个熊孩子捂嘴调侃着笑?
换成儿媳妇就害羞上了?
心里稍稍感到怪异的赵国生不自觉的把视线投向紧跟其后的赵爱华小两口,只见巧儿微笑着脸,和刘兰秀扶座位的姿势,如出一辙。
赵国生了然于心的会心一笑,原来如此。
这婆媳两人,就不知道是谁学的谁了。
或者,彼此都出于脸皮薄?
“呵呵,坐稳了,要下坡了。”赵国生笑着摇摇头,轻轻带了点手刹,速度控制在某人不会大惊小怪的尖叫范围内。
在刘兰秀紧握手扶着后座钢铁下陡坡的时候,巧儿‘花容失色’的偷偷楼上了赵爱华的腰。
许是赵爱华蓄意为止,下坡的速度很快超过前面那辆单车了。
等到赵国生一行人赶到上林村时,太阳已慢慢升到头顶。
“姆妈”巧儿眼尖的,隔得远远的就看到她姆妈挑着一担秧苗往屋里走。
似乎唐秀萍也有细微的心电感应,很巧合的正好抬头张望过来,脸上露出惊讶的喜悦的面容,连忙放下肩上的担子,大声喊道:“哎呀,是亲家来了。”故意漏过巧儿和女婿。
人总是这样,善意的客道,明明这时唐秀萍心里更多是看到女儿女婿的欢喜,第二反应才是亲家来了惊喜。
脸上流露的却是对赵国生两口子的热烈欢迎和‘受宠若惊’的高兴。
可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善意的客道。
包括赵国生和刘兰秀两口子。
“呵呵,亲家,还有多少田没插秧啊。”刘兰秀向来比较直接,笑盈盈的问道。
客道的话,唐秀萍已经说了,她就不再委婉的试探。
因为刘兰秀知道,对亲家来说,他们两口子带着儿子和儿媳妇过来就是最好的态度和证明。
其他的,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还有三亩田呢。”才插了几分田秧苗,今天才正式插田。
插秧不是割禾,要收割,还要打禾,晒谷子。
插秧,只要水田翻耕了,一边扯秧,一边插秧,一边施肥,非常快。
“那我们来得正好啊。”刘兰秀笑着说。
哪怕没有赵国生一家人的帮忙,光是王家几个人,辛苦点,一天也能忙完。
“是啊,呵呵,你们吃早饭了没?”唐秀萍挠挠头,觉得这么干站在这里有点傻呼呼的,忽然想到,她挑这么一担子秧苗回去,也正好准备回去吃早饭。
“吃过了。”诚心来帮忙的,哪能不吃过早饭过来呢,那不是浪费时间吗?
“走走走,赶紧跟我先回去。”唐秀萍笑着挑起秧苗在前面带路。
杵在一旁当木头人的赵国生直愣愣的推着单车跟在后头,听着两个女人叽叽喳喳的有说有笑。
难道那担子秧苗是假的吗?很轻吗?为什么步伐如此健步如飞?害得赵国生尴尬的推单车也不是,骑单车也不是。
巧儿:“……”她姆妈刚才是朝她点头笑了下吧?
赵爱华:“……”说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呢?为什么他觉得是亲家看亲家,越看越喜欢呢?
“巧儿回来了,爱华呢?”巧儿大嫂惊奇笑着的从灶台口烧火处起身,然后又看到赵国生和刘兰秀,立马嘴快的喊道:“亲家阿姨,叔叔也来了。”转头对巧儿二嫂说:“红玉,再多炒两个菜。”
巧儿二嫂也是人精,连忙笑着亲切的招呼赵国生和刘兰秀:“叔叔,阿姨,你们坐会,菜马上就好。”说完还不忘冲巧儿挑眉打招呼。
“别,你们快别忙活了,我们都吃过早饭了。”刘兰秀赶忙阻止她们,又忙递上手里的东西说:“你们找个水盆把这鱼给养着吧。”一手拎着大草鱼,一手拎着野鸡和野兔子,说来也奇怪,这条鱼的生命力还真顽强,半道上一个上坡的颠簸,木桶里的水去了大半,它居然还活着,话一落音,很是配合的挣扎了两下。
一般而言,去人家家里做客,带鸡鸭鱼这类活物,尽量带活的,不能带死的,半道上无意闷死的也不太好。
死物,始终不吉利。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你跟你送礼的这家关系不好,所以才故意送死物,想把厄运带给其家。
特别是这种结亲的姻缘亲戚关系。
“哎呀,亲家,你们人来了就好了,怎么还拿东西啊。”唐秀萍嘴上嘟哝着客气的话,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掩盖不住的满意。
礼多人不怪,王家不缺这点东西,但是,稀罕亲家这份心意啊。
刘兰秀:“……”
桶里另一条拼命在挣扎,努力刷存在感的大草鱼活蹦乱跳的让她脸上烧得很。
那条大草鱼是赵父赵母捎过来给赵国生他姐姐的,她都不好意思开口解释了。
赵国生:“……”
“姆妈,我和爱华把这条鱼和这只野鸡给芬娟伯伯家送过去啊。”巧儿平时孩子气比较重,关键时候,眼见力还是有的,一把夺过桶里剩下的大草鱼和一只野鸡,拖着赵爱华往屋外跑。
一句姆妈,一语双关,娘家婆家都顾及到了,同时又化解了刘兰秀那莫须有的尴尬。
“快去快回啊,随便问问你芬娟伯伯,看她家里还有多少秧苗没插完。”唐秀萍冲着他们小两口的背影喊道。
自从结了赵家这门姻亲,王家和原本关系比较亲密的赵芬娟家,那感情愈发好了。
刘兰秀闻言,情不自禁的望了眼赵国生,心里不知作何想法。
总感觉,不说这句话之前,她还没有这么尴尬。
一个是他们家的亲姐姐,一个是他们家的亲家。
两者同他们家的亲疏远近先不说,就这两家而言,他们没有直接的亲戚关系。
但是,似乎这个亲家比他们家这个嫡亲的弟弟还要对赵芬娟家要关心,很是令刘兰秀羞愧啊。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关心。
继续停电中,这章是用手机在外面码的,一边充电一边码字
尽量更文。
现在要回去了,趁着屋里还看得见,回去先洗漱一番,再出去吃饭。
第205章
再看看赵国生那副毫不在意的心无芥蒂的模样,不用想; 他压根没放在心上。
算了; 她瞎操心什么?人家嫡亲的弟弟都这么没心没肺; 她这个做老弟媳妇的; 羞愧什么?
赵国生粗心大意的没刘兰秀心思敏感,他确实没有想那么多。
不就是一句随口的客道话吗?有什么好神经过敏的?
再说了,他姐家也不是什么小气吧啦; 斤斤计较的人,估计也不会挖空心思去想这些有的没的。
无他; 往年也是这么过的啊。
有时间,在他姐忙不过来时,赵国生会带着赵爱华过去帮忙。
没时间,各家忙各家的。
更何况; 王家两口子主动先去赵国生家帮过忙; 他们家赶过来搭把手; 不是情理之中的事吗?
事实上,唐秋玉根本没想那么多,也没想过那句随意的话会给敏感多想的刘兰秀带来尴尬。
“亲家公呢?”不是要吃早饭了吗?赵国生进屋好一会了; 怎么没看到王德胜呢?
“去田里打肥料了; 不用管他,你们坐下再吃点早饭。”唐秋玉摆摆手,顾不上手背上没洗干净的泥巴; 笑着半推着他们两口子入座。
盛情难却; 不吃; 也得坐上桌子装装样子,动两筷子。
主要是赵国生和刘兰秀对王家不熟,对王家的田地更不熟,不能主动率先的去田里插秧。
若是换成赵福生家或者赵宏生家,在这种在自家吃了早饭的情况下,二话不多说,撸起袖子,卷好裤腿就下地插秧去了。
“亲家,你忙吧,不用特意招呼我们。”刘兰秀连忙反过来笑着阻拦唐秋玉的热情,他们两口子赶过来是帮忙搭把手的,不是来给亲家充当客人添麻烦的。
“就是,嫂子,你去忙吧。”赵国生还是习惯以前的称呼,一句嫂子比称呼亲家母更显亲近。
“那行,你们先坐着,就当自己家里一样。”她确实要去洗漱一番,鼻子上还沾有一坨泥巴呢,而且一大清早就去秧苗田里扯秧了,哪里顾得上洗脸刷牙啊。
王家的院子很宽敞,一半老屋,一半新屋,一半青砖,一半红砖,还有土坯墙围成的院子,比起赵国生家用竹篱笆圈成的院子要结实的多。
唯一不好的,视野不太开阔,再加上围墙周围的高大树木,老屋那半边院子是晒不到太阳的,有种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感。
按理说,以王德胜家的条件,老屋早就该拆了重起新房子。
可是,王家恋旧啊,不愿意拆了祖屋。
老屋门前有口大水缸,露天的,那里的不能用来喝,可以用来洗衣服,洗手,扫地洒水,浇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等等。
正如唐秋玉现在,她正用大木瓢在水缸里舀水洗手上和脚上的泥巴。
不一会儿,王家两个媳妇手脚麻利的摆上了大半个桌子的菜,五菜一汤一素,荤素搭配,煞是好看。
不过,谁家大清早的这么丰盛?大鱼大肉?不怕油腻?
刚上桌准备吃饭,王德胜挑着一对撒完肥料的空桶回来,空桶里面还放着几个空肥料袋子,后面紧跟着王家两个儿子,一人挑了一担子秧苗。
“亲家,你们回来了。”刘兰秀笑着站起身打招呼,赵国生也跟着起身点头示意,憨笑不语。
“你们来了,坐坐坐,继续吃饭,不用管我们,我们去洗把脸,马上就过来吃饭。”王德胜随手扔下肩上的空担子说,脸上的笑容没过多的意外,大概早就预料到眼前这一幕了。
何为礼尚往来?
没有眼前这一幕,王德胜才会感到意外,好吗?
如果赵家把他们家两口子的帮忙当成理所当然,那么,这门亲事,也就那样了,没必要继续亲密的联络下去了,趁早煽动女儿女婿与其分家。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态度试探。
作为朋友,王德胜认为赵国生很合格,也聊得来。
可作为亲家,王德胜总觉得赵家亏待了他女儿。
大抵,全天下的父母都这样这一种不安的心态吧。
早饭过后,唐秋玉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把巧儿和她两个儿媳妇留在家里忙家务活,干轻松事。
“昨天买的猪蹄中午给炖了,再杀一只老母鸡和一只鸭子,用红参炖。”她临走时还不忘叮嘱两个儿媳妇。
“姆妈,那条大草鱼是水煮鱼还是生鱼片?”大儿媳妇,雪花正收拾着桌上的碗筷笑着问。
“醋成生鱼片吧。”瞧着那条鱼有六七斤,活蹦乱跳的新鲜着呢,要是不吃生鱼片,就太可惜了。
刘兰秀听着这对婆媳有说有笑的一问一答,她若有所思的低头保持沉默。
谁知道这是不是故意说给她听的?
王家才几口人?除去出嫁的巧儿,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包括王德胜两口子,总共六个人,六个劳动力。
要是她和赵国生没有来,王家六个劳动力也舍得就此舍去两个儿媳妇在家闲着休息吗?
或者说,只限今天?
借此机会暗示刘兰秀,暗示她,巧儿和她家儿媳妇是不下地干活的?
不是她多想,实在是她曾经也为大女儿赵美艳在其婆家面前也故意展示过类似宠女儿的暗示行为。
这种想法和‘疑人偷斧’的思维差不多。
此刻的刘兰秀敏感而又多疑,完全没有想过,王家是在实事求是,半点没有虚假的成分。
只要她不多疑,就会轻而易举的发现,王家两个儿媳妇细皮嫩肉的完完全全的城里人,从未有过干过重农活的迹象。
“文涛,要不换我来挑秧苗吧?”赵国生憋着笑问道。
终于发现有人比他挑担子的姿势还要难看和别扭的人了,弓着背,横着扁担,咧着嘴,步子踉踉跄跄的。
“不用,叔,我只是太久没有挑担子了,肩膀有点不适应,要不你走我前面吧。”他哪敢让赵国生这个亲家长辈帮忙挑担子,那还不让他爸给骂死。
他是农家长大的孩子,又不是什么细皮嫩肉的公子哥,用他爸的话来说,在城里待几年,难不成真把自己当少爷了?
为此,他爸还特意让他们两兄弟每年回来插秧割禾。
“国生,别管他,你看他身上那堆肥肉,都是没干活给惹的。”远处走在最前头的王德胜头也不回的说。
“就是,叔,别搭理我哥,他就是重活干少了。”王文强在一旁笑着搭腔起哄道。
“呵呵,文强,光吃不长肉,还不如不吃呢。”起码他吃的东西能让人感觉到富态啊,王文涛被他弟弟调侃,也不生气,还笑呵呵的继续开玩笑。
赵国生:“……”
两兄弟,体质不应给是一样的吗?
这一胖一廋的,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亲兄弟。
不过,不久之后,赵国生就有种原来如此的了然之色了。
在他们厂子效益不好,实行下岗减员之前,王文涛就悄无声息的转业着往体制内单位发展了。
走在田间的田埂上,闻着新翻的泥土气息,加上草木和花的芳香,赵国生非但灭有感到令人陶醉的神色,心底却隐隐泛起了苦涩之意。
忽然间,还没下田插秧,他心理作用的腰酸背痛起来。
眼前,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在春阳烈日的太阳下,赵国生面露笑容的猫着腰,弓着背,条件反射的熟练地插下一株株幼小的秧苗。
再看旁边的水田,一头头辛勤的壮牛正努力地拉着犁、耕着田,泛起一道道水花。
扯秧苗,插田,施肥,分工合作,配合适当,不到下午五点,七个熟练的劳动力,三亩水田,一天全部插完。
黄昏,夕阳洒在秧苗水田里,像是许多嫩黄色的金线,随着水波晃动着,一阵春风温柔地吹过,携来一股清新的花草气息,在晚霞的黄昏,仿佛听得见秧苗扎根发新芽的声音。
夕阳慢慢地坠下山去了,满天红霞,辛勤一天的劳动者们也纷纷抗着锄头,牵着牛儿,挑着空担子面带笑容的往村庄里返回。
“国生,你们今天别回去了,家里住得下,今晚我们哥俩好好喝几杯。”王德胜哥俩好的搂着赵国生的肩膀,勾肩搭背的挽留。
他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可以说无酒不欢,平时唐秋玉以多喝伤身的借口拦着不准多喝,好不容易逮住喝上几杯的机会,他怎么能放过呢?
“是啊,亲家母,今晚就住我家了,我跟芬娟姐都说了,让他们一起过来吃晚饭。”唐秋玉很直接干脆的从柜子里翻出一套换洗的衣服笑着说,那坚决的态度,不容人拒绝。
“爸,姆妈,就住一晚吧。”巧儿眼巴巴的期望小眼神,看起来很是可怜。
第206章
“好; 今晚就住下吧。”刘兰秀终是忍受不了巧儿的撒娇装可怜的眼神; 笑着点了点头说。
其实;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刘兰秀不想回去面对王梅芳暗自指责的质问; 那种无形之中的疑惑质问,搞得刘兰秀好像原本就是亏欠她似的; 很不舒服。。
赵国生一听刘兰秀的话; 先是诧异的顿了下; 然后无所谓的笑了。
倒是巧儿兴奋的蹦蹦跳跳; 高兴的神色掩饰不住的像个得到糖果的小孩子; 拉着一旁的赵爱华激动的说这说那。
残阳被晓月代替了; 黄昏消失在无言中。
月儿高挂,夜色覆地。
手脚麻利的王家两个儿媳妇片刻就张罗出一桌子丰盛的农家菜; 大碗的鸡鸭鱼肉; 蒸的,煮的; 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