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祖的电影世界-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星祖将信件拆开,浏览了一遍以后,冷声叹道:“正德皇帝总算忍不住,要借用南巡的名义,前来清洗宁王在江南的势力了。”
“只不过皇帝南巡,历代都是一件大事,除了劳民伤财以外,还要看朝堂的大臣们答不答应。加上一些准备工作,没有一年半载,根本无法动身。”
正德皇帝南巡,绝对是一步昏棋,除了会逼反宁王外,没有任何用处。
“备船,我要亲自将信送给宁王。”
第313章 南巡风波(2/2)
“哼,黄口小儿,竟想要发动南巡,借着南巡的名义,想要前来削藩?”
南昌,宁王府。
书房当中,宁王将一封密信拍在桌上,怒气冲冲的发狠道。
历朝皇帝多有南巡,目的都不是为了简单的游山玩水,更是为了视察天下。其中不乏就有,借着南巡名义,镇压地方势力的情况。
所以但凡皇帝发起南巡,起码都是车船数千,兵将数万,动用的人力物力,都足以起一场战争。
由此可见,南巡的原因是什么。
至于鱼龙白服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隋炀帝当初为了南巡天下,加强王朝的统治力,甚至举国之力,建造运河,贯通南北。
只不过这样一来,导致隋朝国力消耗太大,不仅没有加强统治,反而让地方势力看见了机会,各大门法纷纷反叛。
唐朝的李家,也只是原先的地方门阀之一。
所以皇帝南巡,很容易就会激起地方反叛,正德皇帝的南巡事宜,也一直在暗地中筹备。
“多谢唐先生,要是没有唐先生带来的消息,恐怕本王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宁王将目光一转,向书房中静坐的周星祖,拱手道谢。
“食君之俸,忠君之事,这是属下应该做的。”
周星祖起身作揖,丝毫不像一个间谍组织的头领,反而一副名士风范。
宁王仗着辈分,对正德皇帝都满脸不屑,直呼黄口小儿,但却对周星祖十分敬重,表现的丝毫不像一位君主,谈话时都持弟子之礼。
“现在对于天下局势,唐先生有何指教。”
宁王诚恳的询问道。
周星祖起身应道:“正德皇帝廷议南巡之事时,正可借着南巡的名义,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重演靖难。”
他的回答,让宁王眼前一亮。
正德皇帝现在筹备南巡,毫无疑问就是准备拿他开刀。
到时候皇帝率百官和军队来到江南,凭借手中兵马和正统的名份,恐怕江南各州的官员,全部无一敢反。说不定还没等到他们反叛,正德皇帝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他们的官职罢免。
在这一波清洗之后,宁王这十几年的筹备积累,也将赴之一空。那时候再发动起事,就绝对是有败无胜,九死一空。
说到底,起兵反叛,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而周星祖提出的时机,正好点到了最恰当的位置。
天下百姓们,哪里知道,正德皇帝南巡的深意。他们只明白,皇帝南巡耗资巨大,途径的各州府,不禁要负担起随行军队的粮草,更要承担相关的劳役。
至于戒严,封路,更是家常便饭。
打着皇帝南巡名义,增设杂税,贪污银两的官员,也绝对少见。
说到底朝廷的开支,最后都将由黎民百姓负担。
这不知道会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饿死街头。所以百姓们对于皇帝南巡,绝对是最为反对的。到时候只需要高呼一声,清君侧便是名正言顺,开战以后,也更容易收到百姓们的支持。
“好,唐先生对天下局势洞若观火,堪称无双国士。要是大业有成,唐先生当为第一功。”宁王兴奋的击掌称赞,感觉这个计策,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周星祖面上波澜不惊,口中连道不敢,一副神棍的样子,不清楚他弟底细的人,还真以为他诸葛再世。
其实他只不过,是正好记得一些历史而已。
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宁王之乱,也正好是借着正德南巡的契机,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举兵起事。实际上周星祖只不过是将,宁王在历史上就定下的计划,提前告诉他了而已。
再结合当前的局势,周星祖发现,这个计划起身没有一点毛病,起事的时机非常恰当。这也是为什么,宁王之乱初期,叛军能够一路高歌猛进的原因。
宁王会败,其实都是败在军队的战斗力。
如果在真实历史上,周星祖短时间还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但偏偏是在一个武侠世界,他自信能够改变局势,以碾压的姿态,解决全部问题。
而现在大局方针已定,接下来就是一些琐碎的具体步骤。
宁王连忙招来李士实,王伦等谋士将领,开始策划起兵之事。
这些事情,便用不着周星祖操心,他行礼后离开了书房,站在院子当中,看着一株桃花树:“宁王的情缘值,现在还仅是88,难道是我做的不够多吗?”
“或许等到他起事成功后,情缘值才能冲上90?”
“还是永远都上不了90?”
周星祖叹了口气,他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君心难测。
面对一位身怀野心的藩王,情缘值实在太难刷了。
是不是该换个简单点的办法?
周星祖的系统中探出一个提示声,第七环剧情任务,已经触发,那便是【宁王起事】!
……
紫禁城,太和殿上。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丹壁之前。
文武百官随着一声钟响,手持牙牌,低头迈入殿中,执勤的金吾卫,手持长戟,屹立在殿外。
掌印大太监刘瑾,带着一群小太监,站在龙座旁,扯着嗓子高呼道:“百官拜见,恭迎陛下上朝。”
“拜见吾皇。”
一百三叩之后,正德皇帝身着龙袍,端坐在龙座上,是名副其实的真命天子。
他一抬手道:“众爱卿免礼。“
文武百官起身,进入了奏问的流程。
接下来有事着呈奏,百官议事,小事由内阁大臣决定,大事才会让正德皇帝拍板。
按照明朝完善的内阁制度来说,有没有皇帝,起身朝廷都照样能转,说不定还能转的更好。但正德皇帝能有一定的决定权,可见已掌握了朝中的实权。
突然在朝会间歇时,正德皇帝出声道:“众卿,朕欲南巡,视察天下,可否?”
皇帝历来很少主动在朝会上提出事情,但往往提出的都是大事。
四名内阁大臣对视一眼,果然要出大事了。
皇帝南巡,可不就是冲着宁王去的吗?
这段时间正德皇帝在暗地中的频频举动,早已在为南巡做准备。虽然极度机密,普通的官员不知道,但作为内阁大臣,他们不可能没有察觉到一点风声。
第314章 臣等附议(1/2)
明朝的内阁大臣,官职名为”内阁大学士”。
当朝共有四人,形同宰相,为百官之首,拥有“拟票之权”。特殊的情况下,甚至能够代替皇帝,颁布旨意,可见其权利之大。
拥有的这么大的权利,自然对正德皇帝私下的小动作,知道的清清楚楚。
他们都明白,这次皇帝是下定决心,要南巡削藩。于是便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站在原地,一声不吭装死人。
因为在朝堂当中,宁王的党羽可不少。
正德皇帝南巡的事情,一定会受到宁王党羽的反对。
甚至就连四位内阁大学士,都和宁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老朱家谁当皇帝都一样,只能够坐稳内阁的位置,龙座上是谁并不重要。反正大家都是一家人,谁做皇帝不是做,就连造反都算不上。
只不过聪明如四位内阁大学士,他们是绝对不会,主动步入这个致命的漩涡当中。
但朝堂上的其他百官,却远远没有他们平静,顿时掀起了一阵哗然。
“皇帝陛下欲要南巡?”
“如今国库不富,长江各省,正有水灾,此举决不可行。”
“历代皇帝南巡,都起码消耗十几年的国力,还望陛下能够三思后行。”
朝中官员一片反对之声,就算不出言反对的人,也只是保持沉默,没人敢表示支持。
这朝堂上宁王的党羽可不在少数,他们垂着脑袋,互换一个眼神,都能看清,对方眼里的诧异。
小皇帝迫不及待的要出招了!
几名效忠宁王的御史,对视一眼,便有一人挺身而出,奏道:“启禀陛下,古代帝王之所以要巡幸狩猎,是为了询问民生疾苦,罢黜庸吏、提拔贤才,考察各级官员业绩,给予升降,使得他们位居合适职位,因此诸侯则有所畏惧,百姓却生活安康。”
“像陛下那样的出巡,不过是和秦始皇、汉武帝相似,放纵私心寻欢作乐而已。”
“南巡天下,此乃昏君之举!”
这名御史蒋钦,出身苏州城,是宁王在朝堂上的心腹官员。
职位虽低,但作为御史,却有权监察皇帝的一言一行。小到用餐礼仪,大到国策谋略,都可指出不足,当朝反对。
正德皇帝听见一个小小御史,将其骂作昏君,一拍扶手,站起身来指着他,不怒反笑道:“好好好,朕想要南巡,是了视察天下,好好看看朕的天下江山。”
“现在蒋御史骂朕是昏君,那朕又问你,你是个什么东西!”
蒋钦冷哼一声,他当然知道,正德皇帝南巡,不是为了寻欢作乐,而是为了削藩宁王。
但他却一脸正直,演技十足的模样,完全将朝堂当成了一个人的舞台。拱手应道:“陛下,微臣并没有骂您是昏君,只说南巡是昏君之举,只要陛下放弃南巡,仍是名留青史的明君。”
“陛下想要寻欢作乐,大可进行选秀,修建园林,又何必将发起南巡。”
“而且微臣是人,不是东西。”
正德皇帝气的一甩衣袖,脸上一片寒意,冷声道:“好,蒋御史果然忠君爱国。”
“刘瑾,告诉朝堂百官,蒋御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站在龙座旁的刘瑾,咳嗽一声,掐着嗓子道:“御史大夫蒋钦,于正德元年收受贿赂五万两白银,受赠江南别院三套,其子蒋华于书城内当街杀人,被判斩首,当夜却逃离监牢……”
“共十八条罪状,条条皆有铁证。”
刘瑾身着御赐蟒袍,手上耷拉一支拂尘,每说出一句话,蒋钦的脸色变灰暗一分。
“刘瑾,你作为陛下家奴,不思劝谏陛下,却句句血口喷人,果然是个祸国阉人。”
蒋钦跪倒在地,咬牙切齿的喊道。
刘瑾皮笑肉不笑的抖了抖身子,看着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死人。
作为掌印大太监的刘瑾,不仅手握东厂,更是兵器谱排名第四的化劲宗师。权势滔天,就连内阁大学士,都要让他三分。一个小小的御史,还真没被放在他眼中。
正德皇帝见蒋钦不服,拿出一份东厂密奏,直接砸在他脑袋上:“你果然不是个东西,好好看看吧。”
蒋钦翻开这份密奏,一条条罪行,时间地点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他越看越害怕,看到最后腿肚子都开始打摆子。
其他朝臣见此都抬头望着殿上的琉璃瓦,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正德皇帝,显然是有备而来啊。
尽管刘瑾所言的罪状当中,没有提到宁王一个字,但所有人都知道,蒋钦是宁王的人。看来正德皇帝,已经开始先清洗朝堂了。谁都猜不出,东厂究竟查到了多少人的罪证,一时间不少朝臣的额头,都流下了冷汗。
“来人,将这个狗东西拖下去斩了。”
正德皇帝口含天宪,一言令下,便有大内侍卫上前一步,将蒋钦拖下斩首,就连审问这道程序,都已经免了。
刘瑾看着将钦血淋淋的脑袋被呈上来,面无表情的干笑了一声,这种档次的小喽啰,还根本不需要他动手。
“朕欲南巡,朝中诸位,谁赞成,谁反对?”
正德皇帝坐在龙座之上,借着人头力威,凌厉的目光,扫过了一众朝臣。
一时间人无人敢应,朝堂一片寂静。
内阁大学士之首,首辅李东阳,突然上前一步:“臣附议。”
“臣等附议。”
百官拜倒在地,再无一人敢反对。
……
“风雨欲来啊。”
站在宁王府别院的楼宇上,周星祖看着天边的乌云,突然感叹了一声。
他从苏州城来到南昌后,便没有时间再回去。
因为整个宁王府,都已经在为起事做准备。
宁完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开始收拢军队。除了藩王护卫营外,封地中的青壮,也被全部武装起来,就驻扎在南昌城外的坞堡当中。
总计三万人马,全部是经过训练的甲士,除此外还有数万兵马,分散在附近的几个府城当中,只要一声令下,大军便可席卷天下。
周星祖作为执掌桃花庵的桃花庵主,在这等关键时刻,当然也被留在宁王的身边。靠着自身强悍的武功,就住在宁王府中,负责贴身保护宁王。
否则在起事之前,宁完就先被刺杀而死,那这场游戏就别玩了。
第215章 刺杀(2/2)
周星祖饮下一杯清茶,踏步走下楼宇,天空中已经飘荡起淋淋沥沥的小雨,站在身后的沈炼,打开一把纸扇,替他遮挡雨水。
身上的锦袍,让周星祖走路时,将步子放慢了一些。
刚刚走到院子中,卢剑星飞步踏来,跪倒在水泊当中,将一封密走呈上:“启禀主上,京城密报。”
“京城来的密报?”
周星祖略微有些惊奇,虽然桃花庵自从成立后,也有往京城派一些人手。但天子脚下,早已被锦衣卫和东厂,经营的密不透风,根本没有他的余地。
能够从京城发来的密奏,不出意外,应该是宁王所收买的那些朝臣送来。
轻哦了一声,他将密报打开一看,冷笑了一声:“正德皇帝要动手了啊,大事已至也。”
院中荷塘的鲤鱼,突然跃出水面。
卢剑星和沈炼两人对视一眼,心头一阵狂跳。
这份密信上面的内容很简单,是由宁王收买的一位朝臣家中发来。上面记载的,就是前两天朝会上发生的事情。
先是正德皇帝发起南巡,而后当堂斩首反对的御史蒋钦,在内阁大学士的带领下,百官通过了皇帝南巡的旨意。
用不了几天,正式的圣旨便会昭告天下。
“虽然正德皇帝早由准备,但是想要起驾南巡,至少也要十几天的时间。”
“可宁王已经厉兵秣马,一声令下大军便可开拔,目前算是占据了先机。这份密信一呈上去,相信这几天,宁王就必会起事。”
周星祖深吸口气,挥手道:“随我去拜见宁王。”
“切记,这段时间加强府内的守卫。”
“是!”
沈炼和卢剑星应诺,跟着他身后前行。
周星祖踏步穿过院门,绕过几个门关后,来到宁王府的书房外。
一路上见到他的侍卫婢女,都低头行礼,让到一旁口称先生。
来来往往的武将谋士,也都拱手示意,在他这位桃花庵主面前,不敢有丝毫的放肆。
“唐先生,王上有请。”
周星祖一来,便有下人走出书房,将他迎入书房。
由于他和宁王商谈的事情,历来都是机密大事。所以宁王见他有一个习惯,会提前挥退众人,和他单独议事。
在他走入书房的时候,李士实带着几名谋士,从书房中和他擦肩而过。
这种场面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大伙都早已习惯,两个人拱拱手点头,便表示打过招呼,没有过多的交谈。
虽然私下当中,周星祖和李士实的关系一直不错,但宁王府的其他谋士,却并不待见他。这就导致在平时见面的时候,两人关系都显得很平淡。
因为李士实代表着谋士群体的利益,对威胁到谋士的桃花庵,本能就显得很排斥。
江湖人和文人说到底,本就不是一类人。
要不是周星祖有个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头,和解元的功名,受到的排挤,还会更大。不过在武侠的世界里,江湖高手的地位,显然更加重要。这样才导致,周星祖能够后来居上,朝过李士实等人,成为宁王帐下地位最高的人物。
“唐先生,可是桃花庵又有什么消息。”
宁王站在书房中,欣赏着一幅书画,上面赫然盖着唐伯虎的私印。
这幅画名为《骑骡归思图》,是周星祖在进入电影世界之前,唐伯虎就创作出的一幅传世名画。正是这幅画,成就了他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地位。
闲暇的时候,宁王便会赏画养眼,可见其对他的喜爱。
不过在一般的时候,唐伯虎都不会主动求见宁王,一但他主动求见,都必定是有什么大事,故此宁王才会主动询问。
“王爷,京城传来密信。”
“御史蒋钦被当堂斩首,正德皇帝不日南巡天下。内阁大学士都已经表示支持,圣旨想必几天后就会昭告天下。”
周星祖说完,宁王失色惊道:“好决心,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要不是之前截获东厂密信,我恐怕会被杀个措手不及,要是仓猝起兵的话,最多也只能召集一万。”
想道这个下场,宁王心中就一阵后怕。
幸好现在他准备齐全,完全占据着先机。
至于御史蒋钦,则是他的心腹朝臣。
正德皇帝用蒋钦的人头立威,无异于将屠刀,已经明晃晃的指向他了。
宁王伸手接过密信,亲自看完后,正准备说话,便有下人来报,李士实先生求见。
“怎么李士实刚刚离去,又反道而回?”
“难道有什么事忘记说了?不过李士实做事一向周密,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宁王揉了揉脑袋,心中感觉有点怪异。不过他正好准备,召集一干谋士和将领,商讨正式起兵的事情,李士实既然来了,那便没有拒绝接见的道理。
“请李先生进来。”
宁王瞥了一眼周星祖,点点头道。
周星祖竖手站在一旁,也感觉有些奇怪。
李士实是个很讲究分寸的人,不仅奸滑,更通事故。从来不会在宁王和他密议的时候,请求和宁王见面。今天突然就插上一脚,让人觉得非常奇怪。
不过多时,一身青衫的李士实,催着头便走进书房,将目光定格在宁王面上。
“李先生……”
宁王刚开口,话还未说完。
一声剑鸣忽而响起,银光闪过,直蹦宁王杀去。
周星祖在李士实进门的那一刻,就感觉有点不对劲。
怎么一向文弱的李先生,步伐突然变得如此沉稳,隐隐还有着章法?
不对!
这不是李士实!
周星祖心头一跳,浑身化劲勃发,抬手轰出一记八卦掌。
但这名刺客骇然也是一位化劲宗师,还是转精剑道的人物,堪称是十步之内,天下缟素。
周星祖出手的反应是快,远远却跟不上这名刺客的剑光。
而且他身上也未携带兵器,否则有一把长枪在手,靠着长度优势,说不定还能挡下这一剑。
他妈的。
想毁老子刷任务的好事。
周星祖心头怒火中烧,干脆左手佯装弹指,脑袋中发动特异功能。将念力外放,直接打在这名刺客的剑刃上。
叮的一声。
剑锋一撇,削弱了宁王两根发丝。
第316章 臧贤(1/2)
“内劲外放?弹指神通?”
“不对,这是妖法!”
臧贤(zang xian),惊讶的看着手中的御赐尚方宝剑,被无形中的一股力量,将剑锋打偏。
他本能的想到了江湖传言中,所谓的内劲外放,以及弹指神通。只有这两种办法,才有可能隔空打出内劲。
但随后他便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作为一名化劲宗师,他深深的明白,内劲始终只是体内的一股力量,根本没有不可能打出内劲外放的效果。
最起码在武侠的世界里,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要是内劲够强,确实能够打出强悍的拳风,和内劲外放有些相似。但本质上,这只是力量和气流冲突的效果,和传言中的内劲外放差远了。
倒是不少说书人,以讹传讹制造出了内劲外放的这种说法。某些江湖故事里,也出现过名为弹指神通的武学,表现的和内劲外放一模一样。
可进入化劲十数载的臧贤,劲力深厚,在化劲宗师当中,也首屈一指。
就连他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内劲外放,可见这种功夫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存在的话,绝对已经不属于武学的范畴,堪称是妖法。
但刚刚周星祖的那一弹指,可不仅仅是拳风的作用。而是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作用于一点,直接打在了他的肩上。
这不是妖法,又是什么?
臧贤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惊诧,转而将剑对准了周星祖。
他总算知道,为什么唐伯虎能够在内劲修为,就杀死夺命书生了。因为唐伯虎用的根本不是武学,而是超脱武学的妖法。
不先杀掉唐伯虎,是不可能杀掉宁王的。
“妖人且吃我一剑,看看你的掌硬,还是我的剑利。”
面对周星祖打来的一记八卦章,臧贤挥剑而上,直指他双掌。
臧贤到想看看,会妖法的人,是不是和说书人口中讲的一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
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