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球博物馆-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小清指着主演手上拿的一把巨大兵器问道。
  “王拿的斧头。”
  “太大了,太大了,”吴小清道,“原始人缺少冶炼技术,金属的斧头很少见,而且很粗糙。这是穿越写实,又不是穿越神话。”
  “道具,道具!”副导演赶紧喊人,“去村里找一把斧头来,越旧越好……”
  “其实不用,”吴小清阻止道,“现代的斧头形制都是确定的,除非特制。就拿一根木头长矛好了。”
  副导演看了导演一眼,导演点头,然后副导演就照着布置了下去。
  扮演吴小清本人的那位演员,也就是被吴小清拍过肩膀的,被导演称之为小秦的演员,恭恭敬敬的来到吴小清面前。他的头发被化妆师弄成了吴小清以前的样子,黄色的非主流爆炸头,吴小清注意到这个发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觉得有些别扭。
  “吴老师,”比吴小清还要大四五岁的青年演员恭敬对吴小清喊道,“能打扰您一下吗?剧本这里我有些不是很明白。”
  吴小清看着字幕,轻轻点头。片场的摄像机还没有开拍,但吴小清的表演却一直在开始——整个剧组的最敬业演员应该是吴小清的。
  “是这样,王力——剧中吴小清的角色名——是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小流氓,对村里的其他大学生也是很看不惯,他为什么会愿意在行动中,听一个刚认识的教授的指挥呢?”
  这位演员显然不知道吴小清就是这个人物的原型,他们眼中的吴小清是西装革履,少年老成的少年编剧,自然想象不出来吴小清其实初中都没有毕业。如果他知道的话,肯定就不敢这么问问题了——要是按半年前吴小清的脾气,现在就抄起板凳砸这不开眼家伙的头了。
  当然,他更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剧本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真实故事中存在一个搜救队,而剧本中却没有。
  吴小清看到字幕上搜救队给自己的回答,他楞了一会,心中默默把这些台词念了两遍,才把这些说了出来:“知识是一件好东西,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实。除去真正愚蠢的一部分人会看不起知识的拥有者,大部分人鄙视比自己知识水平更高的人,不是因为看不起知识,而是他们太看得起知识——以至于他们把知识神圣化了。在他们潜意识里,同一个村上这些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熟悉的年轻人,跟这些神圣的知识之间是存在巨大差距的。但只要他遇到真正被权威认可的顶级知识拥有者,反而会顶礼膜拜——这些人因为掌握的知识,人格也变得神圣化了。”
  吴小清没有看懂——但他能感觉到这些词句的力量,似乎描述的就是以前自己的心理状态。
  这位小秦显然也没有听懂——不过他跟能感觉到吴小清在说话时候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在这一瞬间,他感觉眼前的吴小清就是剧中的王力,正在对诉说着自己的心里话。难怪人家年纪这么轻就能写电影剧本,这角色融入能力真是让他这个演员都叹为观止。光是听吴小清说这段话,小秦觉得自己就已经摸到了不少这个角色的脉络。
  “各部门注意啊,那边水压看了没有,够不够?行……”
  “演员们进场了啊,互相检查一下妆……”
  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吴小清坐在导演的边上,看着副导演跑上跑下,安排每一个细节。这是一场群戏,算得上是整部电影的重点场面。
  戏中的穿越者角色只剩下了吴小清和沈长文——应该是剧本里的小流氓和老教授,他们沿着打开的大门走出来的时候,嘴里开始说着真实中完全没有的台词,然后土著的王,也就是大禹,还有回答。
  嗯,公元两千多年的现代人,和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原始人,彼此用普通话畅快的聊着天……好吧,毕竟艺术高于生活。
  吴小清刚刚来的时候还是挺关心这电影的,觉得毕竟是自己发生过的故事——如果能让别人看到,自然也能让他产生不小的骄傲感。可是来片场看了一段时间后他就知道了,电影中的王力,只是导演认为,观众希望看到的那个王力,他不是吴小清。吴小清不会在一大堆原始人面前侃侃而谈,这么积极的为祖先们的生活感觉到忧虑——大部分时间吴小清只是照着搜救队安排的事情去做。
  而且经过了两次拯救,吴小清还知道,过分的积极并不会导致好的结果。比如眼前的场景里,改过的剧本让王力亲自给每个原始人分发饭菜,然后分的时候大家当面感激——先不说这样做效率高低,按照搜救队的意思,这样做的最严重后果,就是破坏了原始人原本就拥有的社会组织形态——所以他们当时发饭,还是要把这个分配权交给王和巫的——这也是对他们本身社会秩序的一种肯定。在伊利斯王国,他们的行为逻辑也是一样的。
  有些事情吴小清原来并没有注意到这其中的道理,他也懒得思考,但是坐在片场中,当周围人都在认真的忙碌,只有吴小清自己一个人无聊的发呆时,他自然开始下意识跟过去发生的真实事件来对比,那些执行过程中沈长文对他说过的话,搜救队说过的话,都一一在回忆中出现。
  中午饭是片场统一从大阳村的一家小吃店定做的盒饭,味道不怎么样。不过对于吴小清来说倒是十分的熟悉。送饭的老板看到吴小清的时候,还主动过来跟他打招呼,开玩笑道:“吴小清啊,你之前还欠我好几顿饭钱呢!”
  这是难得吴小清一天里不需要看字幕来回答的问题了:“严老头,你家严三没来?不帮你的忙了?”
  严三是吴小清在村里曾经的狐朋狗友之一,以前玩的要好的时候,还在一起跟别人打过群架。后来吴小清不读书了,就没有了来往。听说他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之前过年也没回来。
  “严三啊,去宁州打工了,帮人装电梯,一个月一万多块呢!”
  “那挺好。”吴小清道。
  其实电梯安装工程队之前在村里招人的时候,吴小清也是打算去的,只是因为他名声太差,人家嫌他手脚不干净没带。不然的话,他现在应该也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做着一项普通的工作了。
  “你这菜够不够,我这还多带了几个鸡腿。”
  “不用,够了够了。”吴小清推辞。
  严老头又拿着鸡腿去导演那里去推销了,这些鸡腿都是村上卤肉店做的,其实很不好吃,但村里人还觉得是好东西。
  片场一拍就是一整天,傍晚天色正好的时候,导演在天黑前拍完最后一场雨戏,就宣布散工。大部分人都累的够呛,全剧组最轻松的应该就是吴小清了,与其说是来工作,不如说他是来散心和旅游。相比起打仗杀人,在拍戏现场指指点点的活实在是简单。
  本来晚上导演还邀请吴小清去吃饭,但吴小清拒绝了,他现在每天的行程都是安排好了的,
  其他人都从大阳村坐车回城里,吴小清直接走路回家就可以了。在远处看到自己家楼的时候,吴小清注意到楼上的灯是亮着的。他走到家门口,发现门口还停着一辆大卡车,上面写着幸福搬家。
  两个工人正在门口抽着烟,应该是在等他,看到吴小清拿出门钥匙之后问他:“你是吴小清?”
  “对。”吴小清看到字幕,这才意识到这些工人是搜救队叫来的。
  “大哥,你要走?”吴小清只觉得自己心里咯噔一下,几乎下意识就问出了这句话。


第102章 地质科研课题
  “是要走,我们都要走,你先上楼来吧,有事要跟你说。”
  吴小清走到楼上,在原来属于自己父母那个空房间里,看到了一个陌生的,跟他人差不多大的机器人,楞了一下,随即才意识到这是之前他和陈舍拿进来的,据说是搜救队从美国订的机器人。
  “大哥?”吴小清看着机器人正在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是我,但在充电,”搜救队用字幕回答道,“搬家的事之前没跟你说,是我刚定下来的。”
  “要搬到哪去?”随后他反应过来,又问了一句,“为什么要搬家?”
  “小阳村太偏僻了,”搜救队道,“你邻居家一个星期前,晚上被小偷偷东西了你知道吗?”
  吴小清当然不知道,不过这事在小阳村并不算新闻。以前吴小清在村上就是小偷小摸的一份子,他不在了,不代表其他人都变成了好人。周边的乡镇吴小清也都了解情况,平时偷东西的不在少数,因此不少人家都在院里养狗,还是很凶,见人就乱叫的大狗,吓唬贼是它们主要的功能。
  吴小清家的隔壁住的是一个老太婆,带着孙女一起过日子。儿子和儿媳妇都去了城里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一趟。平时吴小清跟他们也没什么来往——因为他的名声很差,平时村民们都躲着他。
  “宁州的办公室你也看过了,那就是我选的新地方,很大是不是,还空着,而且地处城市中心,物资和人员出入都更方便,楼底层还有一个专门的仓库,安保措施跟严格,比这里更适合做传送点。”
  还有一些原因是搜救队没有告诉吴小清的,就是自从剧组进驻大阳村郊区之后,村民们对吴小清的态度现在变得热切起来。原来并不关心吴小清行踪的人,现在整天就在吴小清家周围晃悠,这对于需要严格保密的救援工作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现在吴小清家全部的保密工作,也就是家里锁上门窗,拉好窗帘而已,如果被人确定了家里没人,有心人弄个楼梯,领块砖头就可以光天化日爬进来拿东西——吴小清邻居家就是这么失窃的。
  “那也行……要我帮忙拿什么东西吗?”
  “主要是你的东西,你看你有什么要拿过去的,都让工人们搬。我只要这几台电脑——沈长文还有一些东西留在这,不过他说了不要动。还有王有全和许言,他们的行李也有一些在客房里,也带过去。”
  “那……公司有给我睡觉的地方吗?”
  “没有这个准备,最好你也别在传送点周边休息。”
  “那以后要帮你运东西不是很麻烦。”吴小清说的是现在许多物资的运输,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他和沈长文完成的。对于许言和王有全,他们还不敢让他们执行这种任务。
  “现在只是为了保密,迫不得已。等以后救援行动的规模扩大,光靠你们两个人也很难完成这些工作,以后这部分的工作都要请专门的人来做,就像颜雁和何雨晴一样。”
  其实这一次沈长文之前回来,带着近卫军大批从传送点运输白糖以及香料的时候,问题就已经开始凸显了。总计几吨重的货物,分开来足足能塞满吴小清家的全部客厅。为了尽量不引起别人的怀疑,这些货物需要提前很长的时间买,先在申海那里经过检查,再分批发过来——每次只让工人们抬到楼上去,要隔一天运一次。如果时间太短,工人们肯定会有怀疑——这么多东西刚刚搬上来的,转眼间都去了哪?
  “那我以后住哪?”
  “你现在手里有三百多万,你喜欢住哪都没问题。你要自己不会租房,就跟陈舍说一下。”
  ……
  下午吴小清要见的对象是一位教授,按照搜救队的要求,他需要改一下服装。西装改成休闲服,头发也需要稍微弄乱一些。西装革履,那是在普通人面前装X用的,但面对真正不拿这些当回事的人,还是稍微回归本真一点的好。
  严格来说这也是一次付费咨询,但因为对方的级别很高,就自然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一封邀请函请到公司来,跟一群人开会唠嗑,扯一两个小时的蛋在离开了。这就需要吴小清这位老板亲自拿着钱上门,还要做好虚心求教的样子。
  “马老师您好,”走进办公室,吴小清对着眼前的人微微欠身行礼道——这个礼节也是他出门前对着镜子学的,“我是吴小清,沈教授让我过来说明一些情况,跟报告有关的。”
  “哦……”马千华看了看吴小清,惊讶的问他,“你是沈长文手底下的学生?他还带本科生?”
  “不是,”吴小清解释,“我跟沈教授认识,但不是学生,我是青蓝咨询的。”
  青蓝咨询就是沈长文以吴小清的名字注册的公司,当然,对外很少用公司的名号——目前大部分的关系,都是以沈长文教授的名义为前提联络了,至于公司名字,谁也没有在意过。
  “哦,老沈托我搞的报告,就是帮你们弄的吧,”马千华道,“上次的报告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吴小清道,“报告写的很好,专业性很强,对我们很有帮助,客户那边也很满意。”在名义上他们找马千华来做报告,是给电影项目牵线搭桥。
  “今天来是要补充一些资料,跟这次的项目有关的。”马倩华的第二次咨询是沈长文之前联系的,内容不再是关于避难区域的判定,而是整个火山爆发的长期推演,这个长期是指五十到一千年之间的地质活动情况,相比起第一份报告,第二份报告在专业性的要求上更为深入,当然,价格自然也更高。对于马教授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科研课题。
  对救援任务来说,这第二份报告的意义,自然是用来提醒被他们拯救的这些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避开哪些区域。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灾难之后,这个只有不到二十万人的文明是异常脆弱的,很难保证他们不会遭遇到这次灾害引起的二次伤害。这份报告的意义,就是要尽量避免这些伤害。
  需要补充的资料,自然就来自于吴小清这次回程,整个经过地方的地质资料,以及沈长文后续又派出人去搜集的资料。
  吴小清带来的资料都放在移动硬盘里,拷贝完之后,马千华简单的看了一下,问道:“还是为了拍电影?”
  “客户说要保密,我们也不知道。”吴小清不是沈长文,跟这位马教授也不熟,他当然可以不解释,直接说不知道了。
  “嗯,项目正在弄,差不多还要半个多月,时间上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吴小清说,“这个事情客户不急,他们也知道这么大的计算量,资料又少,建模会很难。”上次火山爆发毕竟还有吴小清带着外星科技的眼镜专门搞勘探,目标也只有一个火山而已。这次演算的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大陆板块的地质活动,其中很多部分只能靠简单的照片和历史史料的简单记载——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好在对报告的要求也并不高——不像第一份报告要精确到爆发具体的天数和小时,后续的这份报告,只要标识出大概的地质风险带就可以了。是避险的参考而不是预警。
  “还好你们只是搞电影,真要是为了救人,可不能这么马虎……这报告里的一个小数点,可能就是几万条命。对了,小伙子,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啊……”吴小清不好意思道,“我没上大学……高中都没读过,初中毕业就出来工作了。”
  所谓的初中毕业,还不是通过考试毕业的,是学校的校长实在是怕了他,把毕业证提前给了吴小清。
  “真是看不出来……对地质也有兴趣?”吴小清刚才说的这些话可是一点也不生分,看得出来对报告这块还是挺熟悉的。
  “这是我的工作,我就……多了解了一些。”吴小清厚着脸皮道。
  “哦,挺好,就冲你这态度啊,以后肯定就有作为。初中毕业不怕,我们那会考大学的时候,不少人都是初中文化,把书捧手里读几年,还不也上了大学。只要想学习啊,这到哪都一样……”
  只要是老师啊,这说话到哪都一样,吴小清只觉得这位马教授跟自己初中老师曾经劝自己学习说的东西都是这么似曾相识……当然,现在的吴小清必须表现的很得体,一边听要一边点头,作出虚心接受的样子。
  离开马教授办公室的时候,吴小清突然从刚才的谈话中,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也是之前他就想问搜救队,但一直没有清晰的问出来的问题:“刚才马教授说,一个小数点就是几万条命,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搜救队说,“当然,是以地球为背景。如果是在地球上,有这么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几万条都算少的。”
  吴小清忽然间,第一次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一个一直被他忽略,没有重视的问题:“那个世界上,就是那个国王的世界里,一共有多少人?”
  “一两千万吧。”这是保守估计,毕竟那个时代很多人口都无法统计。
  “我们只救了……不到百分之一?”以前的吴小清不会思考这些问题,他只会想到他们救出了多少人,不会去想在他们选择拯救,制定方案的同时,抛弃了多少人。
  “从文明的角度出发,百分之一就够了。”


第103章 未成年业主
  这个说法沈长文也对吴小清提到过,他把文明比作一颗大树。
  在灾难到来的时候,整颗大树会被风暴所击倒,但只要树上有一个果子掉到了土里,得以安全的保存,等风暴过后,果子内的种子依然可以萌芽,成长成一颗新的大树。
  吴小清能够理解,以前他也能没心没肺的接受。但是现在,他开始感觉到自己很不喜欢这个事。
  “总有办法能够救下所有人的……”虽然知道这么说有些冒犯搜救队,但吴小清还是说了出来。
  搜救队罕见的对这个疑问沉默了,他不想对吴小清说他现在想法的幼稚——在以前,搜救队接触过的每一个成员都曾经这样幼稚过。他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不想对吴小清说出来。
  ……
  “请问,这里是擎天大厦的物业管理处吗?”
  前台接待看了吴小清一眼:“什么事?”
  “我是七号库B2库区的业主,来办交接的。”
  接待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转过身去对着后面的小房间道:“经理,B2的业主来了。”
  还好不是2B。吴小清心里嘀咕。
  物业经理是个四十多岁的胖子,脑门锃亮,走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吴小清,又回头对接待员确认:“是他?”
  “对。”
  吴小清从手里拿出购买合同,还有自己的身份证,都放在物业经理的面前。
  对方仔细确认过之后,才终于相信眼前这个还差半个月成年的小孩子,就是价值一百多万仓库的业主。他从办公室里拿出了一串钥匙,然后带着吴小清去看仓库。
  地方是搜救队通过陈舍挑选的,就在宁州办公室的楼下。跟一般公司的思路完全相反,楼上的办公室是租的,但这仓库却是实打实花钱买下来的。
  “这就是我们大厦的库区了,一共有八个,一层四个,七号库在地下二层,电梯直达。运货的车也可以直接开进来。”
  吴小清注意了一下电梯里面,没有摄像头——这在商业电梯里也是很少见的了。擎天大厦并不在宁州市中心,地方靠近大学城,算是比较偏,建筑的配套也都有点老——这大概就是搜救队看中的原因吧,因为这里看起来管理很松懈。如果真是那种完全一流的仓库,大量物资和人员莫名其妙消失的事情肯定是藏不住的。
  走出电梯以后,吴小清去专门看了看给车辆出入的通道,车开进来不难,但开出去就……好几辆车正在出口那里排着队等着呢。吴小清又注意了一下停的车子,大部分都是面包车和商务车,方便装人,也方便装东西。这里的车都是楼上开公司用的,自然都偏重实用性——不过很多车看样子都不知道停了多少年没人用了,积满了灰,有些甚至连牌照都没有。
  经理注意到吴小清的眼神,他马上保证:“现在停车场是乱了点,但我们公司马上就会开始清理。”
  吴小清看了一眼许多车上,还有物业公司贴上去的“通知书”,但显然这些车主都完全没有看到这些“通知”。
  库区里面比外面要强一些,收拾的挺干净。两百多平的面积,作为仓库算是小了点,但比吴小清家的二楼客厅肯定是要大出很多倍。高度只有四米,容积不超过一千方,竟然要一百多万——再考虑到整个大厦的服务,这价格的性价比肯定是差的不行了。但对于吴小清他们来说,算的上是刚刚好。
  搬家公司已经把东西都搬了进来,包括电脑,机器人,还有许多后续需要的物资。主要还是药品和漂*——用来净化水的。这些东西现在整整齐齐的被码放在专业的货架上,而不是向吴小清家里一样四处乱塞,总算是有了一点样子。
  货仓内部有通风的管道,湿度控制不成问题。温度就没有这么讲究了,所以吴小清还得要求这位经理在库房里增加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经理连连摇头,“没这个必要吧,这里就是仓库,要是有重要的货,你可以放到办公室吗。”
  就是重要的货才要放到这里来……
  “费用可以我们公司出。”吴小清以为只是因为钱的事。
  经理连连摇头:“这里是地下二层,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留多少管路,现在真要改,也得从一楼单独拉一根过来,这么长的距离,很难弄,制冷效果也会很差。”
  所以吴小清还得自己弄,当然还得跟这位经理商量空调开洞的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