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球博物馆-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其他很多的岛一样,这个所谓的验灵岛,上面也是挖了很多的洞,这些洞穴纵横交错,杂乱无章。宽的,就像吴小清之前看到的,九天门的那种巨大“高速通道”一般,置身其中感觉这片空间就仿佛是太空,窄的,仅仅够飞剑通过——到了验灵岛之后,吴小清才意识到,原来飞剑对于飞人们来说,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充当免费的快递,用来运输一些不大的物品。这些通道就是用来给飞剑传输用的。
  按照言修的说法,距离验灵大会还有半个月左右,他们来的实在是过早了一些。但这里已然是聚满了来自升天境各个门派的修士,正如言修之前所描述的那般,这些修士在一边打坐充电之余,每个人身边的墙壁上,还都镶嵌着一些用于交易的商品,吴小清能够看到的,最多的商品类型,就是各种各样的电池,冲满的,没有充满的。
  单从体积上来看,毫无疑问,验灵岛要比之前他们带过的那个万灵岛,要大上许多倍——按搜救队的说法,是一千四百一十八倍,这就让这里的空间相对比较宽裕。
  万灵岛上,修士们就像蜂巢里的工蜂一样,密密麻麻的拥挤在一起,到了这里,却感觉像是从蜂巢进了蚂蚁窝,人虽然多,给人的感觉却不烦乱。
  这里被墙壁分割出无数的空间,尽管吴小清也知道,这些墙壁对飞人的感知阻碍毫无意义,甚至对他们的战斗也只有些许的妨碍作用,但对吴小清而言,这里要比万灵岛舒服很多倍,起码在心理上,他不是感觉始终被一大群人保持围观了。
  他们现在在做的事情,应该是在逛街,但和地球上的逛街滋味有很大的不一样,因为在这里,所谓的货币,其实就是灵石本身,而灵石本身却是稀缺的——大部分的交易其实还是以物易物,这就让整个交易变得异常的麻烦和繁琐。
  “道兄,不知你这法器……”言修指着墙壁上,一个跟他之前拿到的,一模一样的杯子,问对方道。
  摆摊的人看起来还是个小孩,正在打坐,听见问话,也不睁眼,就伸出手来,竖起了一个手指头——这代表需要一块满的灵石。
  “未知这法器以何为名?有何功用?”
  言修所指的杯子,就是之前他在属于自己的那个柜子里,找到的容器,但是在这个交易市场上,却被当做法器来出售。按照言修自己的说法,这杯子他拿到手上之后,的确感觉到跟法器有想通之处——可以以神念联结并控制,但具体这控制出来有什么作用,他却是完全不知道——按照搜救队的说法,他的那个杯子,不过带有自动加热功能而已。
  “此杯乃是天地灵气所化,只需注入灵气,便可冶炼丹石,淬炼飞剑,”说话间,那小孩朝着杯子里丢进去许多稀奇古怪的原材料,然后闭上眼睛,只过了片刻,打开杯子,却见那些已经融化成一个手指头大小的红色圆球,小孩把圆球轻轻的放入口中,然后一口吞了下去说,“方才所炼便是凝神丹,对我辈修行中人大有裨益。”
  言修把杯子拿了过来,仔细观看了一下,的确与他的那个一模一样,只不过他从未想过,这杯子的加热功能可以如此催动到极致,而且加热的内容,也不仅仅限于内部所容的液体。
  就搜救队来说,刚才通过温度检测,可以看到杯子内最高的温度达到了四百多度,而其中有一种材料,则在三百二十七度的时候发生了融化,产生了熔融作用——这也是那颗丸子成型的主要原因。就搜救队的判断来说,那种金属材料很可能就是铅。这种金属对飞人的身体会有什么正面的后果,搜救队尚不能肯定,但他可以确定过的是,这个杯子的质量非常之好,这一点,跟之前他们拿到的玄铁盾——那个电磁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半天的闲逛下来,搜救队大概了解,这些法器大概的原理,以及他们的来由了。
  这个一灵石的杯子他们当然买不起,所以看完之后,言修又把杯子还了回去。他们非但买不起,甚至言修还企图以这个价格,把自己的杯子卖给对方——但对方也是同样拒绝了。
  采用灵石这种稀有资源来当货币,最可能产生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严重的通货紧缩。就这一点而言,灵石和金银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封建时代的地主老财们,赚到了钱全部埋到地下去,而不是拿出来投资赚更多的钱——眼前的这些飞人们也一样,所有人都希望卖东西换灵石而不是相反。
  言修全部的财产,严格算来现在只有1。2个灵石,还有一个市场价可以达到7个灵石的玄铁盾。而他们一路经过的许多摊子上,绝大部分商品都是1灵石起价,没有认主的飞剑的市场价是两到三枚灵石,而搜救队此行最关心的,那些法器的价格,往往是以十几个灵石为基础——这几乎相当于九天门一个门派的全部财产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的交易市场还真是农民赶集式的市场——大部分来的人身上都没钱,只是来逛逛热闹,看看东西,长个见识。
  杯子,投影仪,电磁铁……所谓的法器,其实就是原有文明留下来的,带有各种功能的电器本身。比如可以放出闪电的放电器,在市场上,就被称之为“霹雳印”,可以用来射出高压水流的设备,被称之为“断水流”,个人手持的通讯器,带投影功能的,被叫做“乾坤镜”,只不过相比起“九天幻镜”来,不仅效果差了很多,范围也缩小了不少,据卖家说,只能作为近身战斗,或者被人飞剑追踪时,一时迷惑所用,不能用来布阵。
  绝大多数在这里用于交易的法器,在言修的评价中,其实都算不上是具备实用价值的好东西,比如他们之前看过的霹雳印和断水流,虽然看起来威力巨大,那个霹雳印释放出来的闪电,可以击穿一千多米的空气——如果事先在空气中多弄点水分,这个距离还能大大加强,但在实战中还是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一千多米听起来很厉害了,但准确性很差,尤其是在飞人们这种高速战斗的环境中。所以只属于看起来很华丽,用起来毫无作用的东西。
  但即使是这种东西,也丝毫不便宜,那些卖家开价都是七八个灵石起,直接喊十几个灵石的也有——这个价格,甚至比他们带来的,实用性已经得到验证的玄铁盾还要高。
  搜救队现在已经大概意识到这个时代“灵石”的价格内涵了——通常来说,一颗充满电的“灵石”,意味着持有者可以在一次战斗中,对没有灵石的对手取得战术上的某方面优势,比如言修之前那一战,依靠手上的灵石,他的剑就能比对方飞的更快,决战中就多争取几秒钟的时间——也就是说,一颗灵石,往往意味着自己的一条命。
  而这些法器的价格,往往是十几条命的总和——初听起来并不合理,怎么可能存在比命更贵的东西。
  但是,如果仔细计算的话,因为这些飞人们并不会真正死去,人人都能重生,所以死亡的价值被大大地打了折扣。
  十几条命的价格,往往意味着一个小门派的,“也许”,“可能”,可以在一次门派战斗中占到优势,得到一个灵气资源更丰富的地盘——从而吸收到更多的弟子。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些法器是属于风险投资的领域。
  玄铁盾的实用性虽然强,但是在群体战斗中,充其量也不过能保护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其他的法器——比如那个用来放出电击的东西,如果在合适的使用时机使用,一道闪电打出去击中十几个人,使他们丧失战斗力,或者击中十几把飞剑,使它们短路也未可知——据那些卖家们所说,现在风头最盛的乾阳门门主,三昧真人,所用法器乾阳指,当初买来的时候,其实也不过花了几个灵石而已。
  当时,这个法器同样也被认为是废物,因为其能力不过是放出一些光线,在很短的距离内,可以融化割断金属而已。
  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一旦这乾阳门门主得到了化虚石,灵气充沛之后,其法器释放出来的威能竟然能达到如此可怕的程度。
  现在整个验灵岛上,都在流传几天前,三昧真人灭了天岳宗的事情——搜救队也从远处观看了全过程。
  结论只有一点,就连吴小清就看出来了——他们在地球上,之前做的那些武力对抗的假说,可以完全抛弃了,只那个三昧真人所用的激光发射器功率这一点上来看,就算把全地球的部队调过来,也不够他一个人一顿饭功夫杀的。
  这畜生甚至还不需要吃饭!


第146章 经费在燃烧
  青蓝咨询,项目代号C,第四次会议。
  会议开始的时候,饶鑫看了看左右,和上次来了十几个人不同,这次参加会议的人数很少,他自己,青蓝咨询的沈教授,一位据说是来自美国的工程师,还有一位上次同在一个讨论小组的那位核物理专家,专家姓田,饶鑫只听沈教授叫过他老田——他们彼此之间应该是认识的。
  在这些大佬面前,一段视频正在第三十三次播放。
  沈教授和田教授正在小声的彼此谈话,那位美国人瞪着眼睛,一边摇着头,一边低头在纸上算东西。
  看得出来,在这之前的三十二遍中,他们已经从中看出了不少的东西,而且还在了解更多。
  尤其是那个美国人,最开始播放那几遍的时候,他恨不得一帧一帧的在里面寻找信息,找出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来对沈长文质询。
  只有饶鑫自己,从第一遍到现在,他几乎没有感觉看到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也没有因此想到更多的东西,在他看来,这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里的内容,就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全部的信息。
  在无重力环境中,一个人使用了激光,在两秒钟的时间内,切断了两百四十把剑,杀死了两百四十一个人。
  信息是简单的,不简单的,是对于这些信息的具体阐述。
  整个视频虽然短,但是信息量很大,视角旋转,放大,每一个镜头的清晰度都特别高——短短十几秒的画面,转化出来的数据里有足足好几个G,其中每一幅画面都经得起几十倍的放大而保证细节依然清晰——只这一点,便远远超出了一般电影画面的需要,也超出了常规特效制作的概念范围——看起来不是一般的大制作。
  视频本身的画面频率,也远远高出一般电影的摄制需要,达到三百多帧每秒,是通常电影的五倍。当然,和画面本身的内容相比较,这一点也算不上什么了。
  他们要做的工作跟这些画面如何实现无关,他们是需要分析,假设画面中的内容为真实,那如何评估其中武器的威力,以及可能的对抗手段。
  首先,最重要的细节,之前那个美国人已经强调很多次了,就是这道激光的能级评估——这也是他们此次会议主要分析的东西。从画面中的时间来计算,这道激光从出现到结束,一共维持了两点五三四秒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激光始终维持这样一个明显的操作过程:锁定目标,移动追踪,摧毁目标,锁定下一个目标……全部目标的数量为四百八十一个,也就是说,平均锁定和摧毁一个目标的时间,仅仅是5毫秒——这么打个比方吧,蜜蜂挥动翅膀的速度,就是5毫秒一次,也就是说,蜜蜂在挥舞一次翅膀的时间内,这道激光便成功的摧毁了目标。
  而这视频的录制频率为三百帧,也就是平均三毫秒一幅画面——在两幅画面的时间里,激光正好完成锁定和摧毁的任务。把视频画面放大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被摧毁的飞剑和人体,都有明显被高温汽化的物理过程,其他三个人都在纸上简单的算过要达到这种效果的,最起码的能量等级——结论是很明显的,那道激光本身的温度,起码是在几十万度,甚至百万度的级别——这甚至超过了许多恒星内部的温度。
  只这一点,说明拥有该武器的文明如果真的存在,那他们在技术上,要远远超出地球……不知道多少个等级。
  在地球上,只有在一个地方,人们可以通过设备制造出这种高温环境,那是现在还在试验阶段的ITER(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中。但在ITAR中,这样的激光是通过数百道激光发生装置共同聚焦,最后催动核聚变产生之后,才能短时间维持的,而且需要用强磁场约束等离子流,但是在画面中,是完全的室外自然环境,发生装置仅仅是一根棍子,从发生到接触,持续时间很短,就跟开关一次手电筒一样——这足以说明这种装置本身的可靠性非常的强。
  “还有控制装置,这比能量级别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你们注意到发生装置自身角度的移动了吗——注意视频中,操控者的手部肌肉……”
  “你可以手里握一个东西试一下,当你准备调节手中东西角度的时候,肯定会有轻微的肌肉抽动,但是画面中并没有发生这种运动,但控制装置本身的角度却在发生微弱的变化。”
  “也就是说,从锁定到摧毁,整个过程都是全自动的——我也不相信人的反应速度可以达到毫秒级,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操作——这完全超出了神经的传递速度。”这句话是沈教授在说的,和之前的发言一眼,他先用普通话跟田教授和饶鑫说了一遍,又用英语对那位美国人说了一遍。
  美国人陷入了思考,又开始在纸上计算,片刻之后,他停下了动作,对着沈长文点头。
  田教授补充了一个观点:“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整个微调的角度差别非常大。我们看第一次摧毁,两百二十把剑几乎是分布在整个视域的全部角度,十分的均匀,平均每平方公里分布一个坐标点,平均每两个坐标点之间的角度约为20度,注意看它的移动轨迹,我用追踪软件自动绘制了轨迹图,你们看一下。”
  田教授从电脑上再次打开视频,换到他说的那个片段,然后饶鑫惊讶的看到,其中红色激光扫描过的轨迹路线全都记录了下来——在那些飞剑高速飞行的过程中,红色的激光就如同穿针引线一般,从第一个目标,到第二个,第三个……
  整个过程完美遵循了球极投影的扫描方法——激光的运行轨迹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螺旋形曲线,以刚刚出发的地方为极点开始运动,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逐步扩大运行半径,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精巧的控制着这道光在空间中搅拌。这个过程并不是匀速运动的,而是伴随着加速,停止,再加速,再停止的过程——每一个停止的短暂瞬间,都是激光聚焦在目标上,进行能量释放的过程。
  饶鑫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当激光离开一个目标的时候,单从画面上来开,根本还没办法区别目标是否已经得到摧毁,那些剑甚至还保持着整体的形状和稳定的飞行状态继续飞行,但激光就自动离开了。
  直到整个摧毁过程接近结束时,第一个被摧毁的目标剑身才开始出现了断裂和分离。
  “这意味着激光对摧毁这些目标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参数,同时能量也是饱和和过载的——这样才能确保摧毁。如果没有摧毁而离开,从效率上来说是极为浪费的。”
  用通俗的话来说,把激光摧毁一把飞剑比作一个人一拳打倒一个人,这听起来不难做到,但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连续打倒两百四十个人,意味着这个拳击手必须对自己的出手力量,以及对手的抗打击能力有着非常精确的预估,才能确保每次打击不浪费过多的力气,又要确保每次出拳都能真正的打倒。
  “在武器设计上,我们通常要在杀伤力上,留百分之百,甚至超过百分之两百的余量,在具体的战斗行为中,那更是投射出必要的火力几百倍,几千倍,甚至数万倍也不为过的火力。伊拉克战争中,平均二十五万发子弹才打死一个人……但是这个,这个……这个机器就像魔鬼的手术刀一般精准,”这是美国人的评价,“在它面前,*就跟鞭炮一样,简直像个小孩恶作剧的玩具。”
  饶鑫简直不能再赞同美国人的这段评价了。
  饶鑫忍不住挠挠头——认真是没错啦,不过……不管是电影还是游戏,有必要把细节搞得认真到这个程度吗?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的作者,他自然能够意识到,这种完全超出想象能力的,超杀伤效率,超精准的武器,究竟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下如果视频中的这样一个人,带着这样的武器出现在地球,那意味着什么?两秒钟之内,他能清空两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目标——而且是精确杀伤,这种屠杀效率比核弹更让人有恐惧感。在5毫秒确保锁定摧毁的自动观瞄系统前,地球上所有的飞机*,都成了摆设,这简直就是美国TMD(战区*防御计划)的完美形态。连飞剑那种仅有一米多长,十几厘米宽的小目标,都能精确锁定,更别说地球上的这些巨大无比的*了。
  这么一分析下来,现场的几个人都面面相觑——在一阵尴尬的沉默之后,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就一个虚幻的话题,他们竟然讨论出某种真实感来,仿佛真的外星人要出现在地球上并进行侵略一般。
  “对于这种武器,唯一的可能就是它耗尽能量,暂时休整了,”美国人说,“他发射时的瞬时功率几乎相当于ITER点火功率,也许发射间隙是他的弱点。”
  “这个技术前提不存在,假设的技术背景下,这种武器的功能系统是一颗反物质电池,”沈长文说,“它所储存的能量,相当于一个小国家全年的用电量。别说两秒钟,就算是两个小时,也不至于让它的能量耗尽。”
  反物质电池?这个项目的预算到底有多高?
  经费在燃烧啊!
  “对,反物质电池。现在开始讨论我们拥有的武器,这些也不都是来自地球,”沈长文打开另一个视频道,“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块类似盾牌的防具,我先提醒各位,它是一块电磁铁。”


第147章 火力配备和投送问题
  是的,它是一块电磁铁。
  就像之前那根棍子,是一个激光发射器一样。
  饶鑫记得自己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就流行一种玩具,严格来说也算是激光发射器。在里面装上一节电池,然后就可以拿着在墙上扫来扫去。每次课间下课的时候,教室的墙壁上到处都光点来回晃动,那时候的他们,感觉这玩意就像绝地武士的激光剑一样。
  同样是激光,一个只是玩具,一个则是可怕的武器。
  饶鑫绝对不怀疑,这种武器在原理上的可行性——如果真的是用反物质作为能量来源的话。
  激光武器也是现代前沿军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卫星轨道上,给卫星装上激光发射器,可以用来摧毁敌人的卫星;在地面上,借助图像识别和锁定技术,激光武器也可以完成反导工作——灼烧来袭的*,让其失去正常的功能——激光作为一种武器,其中相当的功能在地球上得到了实现。
  就原理上来说,用于作为武器的激光发射器,跟用来作为玩具的激光发射器,本质并没有多少区别,只是量变产生质变而已。
  同样的类比,地球上的激光武器,和之前视频中看到的激光武器,也只是在量变上更迈进了一步——让原本被认为,只能用于精确打击个别目标的特殊武器,进一步畅想为核武器级别的大杀器。
  仅仅从创作的层面来解读,饶鑫觉得这部电影要是真的出来,他肯定第一时间去买票观看。
  而接下来的这些视频,毫无疑问,就是这个电影创作方,在整个思路上的扩展。
  既然激光量变之后可以得到这种效果,那同样,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更是如此。
  在地球上,最多只能小范围内起作用的电磁铁,在视频中的环境里,展现出非同寻常的作用——鉴于电影中,预设的武器是那些飞剑,那自然,电磁铁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作为护盾,对剑产生防护作用。
  同样是量变产生质变,现实生活中,即使是用在吊车上的电磁铁,作用范围也不过一米以内,但是视频中,可以明显看到飞剑在接近电磁铁的几十米范围内,就开始受到立场的扭曲,开始出现了轨迹的变化。其吸力之强,在剑被完全吸住以后,竟然还出现了因为表面应力不一致,产生材料的扭曲和变形的现象。——这又是一大笔被燃烧的经费。
  只是用来自动加热煮水的杯子,竟然可以用来作为小型的金属冶炼炉。
  至于放电器,那就更不用说了,人为制造出上几百米,甚至数千米的干闪电,只要功能足够,短时间内甚至可以制造一场闪电风暴。唯一的问题,只是闪电的释放终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无重力环境不存在接地一说,所有的闪电会随即导向周围的小岛,具体导向哪里,只看目标区域的电势高低。
  和激光武器比起来,这些武器相对要弱了很多。
  而他们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讨论,在能源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的前提下,有没有可能,利用这些武器,以及地球上的其他武器,和之前的激光武器进行对抗。
  从这种种细节来看,这个项目似乎是又一个地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