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球博物馆-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论实力,反抗军显然是不如联军的,虽然他们抢到了一些灵石,但那也不过是一些小门派的积蓄,和这些中等门派,还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他们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特点——白锋显然无法把这一点说成是优势,是人多。
  战场的视野被清理出来以后,白锋便看到了整个反抗军的全貌。
  那是一片乌云,一片完全遮住了半边天空的乌云。
  升天境没有乌云,也没有鸟群,所以白锋无法形容,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的震撼感。但他真实的从眼前这景象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哪怕之前他从来不认为人多就能获得胜利。
  但是在开战前的那短短半个时辰的准备时间,看着那片黑压压,阴沉沉的乌云,他对自己的这种观点是持动摇态度的。
  如果用海战来做比喻,那联军就像是一座航空母舰,舰载机会在发现敌人之后的第一时间展开攻击。
  但他们这次进攻的对象,连最低级的救生船都算不上,几乎就是海面上,一整片的舢板!无穷无尽的舢板!最关键的是,这些舢板还自带干扰雷达!
  前锋的飞剑刚刚冲入阵中,要大开杀戒的时候,人群中一些人非但没有让开,反而主动的迎着这些飞剑飞过来!然后,控制这些飞剑的人就发现他们打开了噬魂阵!
  验灵岛一战之后,九大派的人都知道,噬魂阵的灵气来源,和修者一样,都是来源于灵脉。灵脉断绝,他们固然得不到灵气的补充,但值得安慰的是,他们最忌惮的噬魂阵,也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效果。
  但白锋怎么也想不到,仅仅隔了这几天的时间,却又在这原理九大派数千里之遥的战场上,再次看到了噬魂阵的阴影!
  而且,这一次噬魂阵的使用,比之前白锋看到的,更加让他害怕!
  之前言修突破包围时,所使用的方法,是把噬魂阵当做一次性的武器,扔出来形成威慑对手的屏蔽网。
  但是这一次,反抗军是用人来控制噬魂阵——这几乎就是以命搏命,完全拼死的战斗方式。
  升天境的语言很简陋,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既不要脸,又不要命的打法——但是在地球上,这种战斗方式都有着耳熟能详的名称——自杀式袭击。


第204章 最恶心的敌人
  好在联军在这之前,也是做过相应的反噬魂阵训练的——现在在整个升天境,大家都知道了噬魂阵的可怕,在这之前,也有不少门派搜集了噬魂阵,用作门派的特殊武器。
  噬魂阵的好处是个人都能看的出来,针对这种法器的特点,不少门派都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应用以及针对方法。
  这些方法归根结底,就只有一条,保持速度,随时随地保持速度。
  尽管飞人们还不清楚这种噬魂阵的原理,但根据一些基本的实验,他们还是很容易得出感官上的结论——一旦陷入噬魂阵的作用范围内,常规意义上的动力就全部丧失掉了,此时最可靠的动力,就只有身体上的四肢。
  如果尽快一点的话,立刻开始游泳,而噬魂阵本身保持静止状态的话,大概只需要三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从噬魂阵的作用中心离开。
  当然,在战斗中,往往是不存在三分钟时间的。180每秒,足够敌人冲进来把一个人杀几十次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在被噬魂阵作用的时候,身体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速度。
  但保持速度这个习惯并不容易养成,这就好像让一个开惯了自动挡的人,在开车的时候时时刻刻准备切换档位一般——这往往意味着飞行效率的下降,最关键的是,在战斗中,战斗动作的变形。
  在战斗中,通常来说,从进攻状态转换成防守状态,最有效率的一连串战术动作,当然是先直接加速,接近敌人,在大概到达自己控制飞剑的最优距离时,停下来,减速到0,或者和敌人保持相对静止——然后静下心来操控飞剑。等敌人追过来之后,再开始加速往回撤。
  这种战术没什么花哨的,就是依靠修为上的优势碾压。
  更高的修为,意味着联军方面的作战人员拥有者更远的飞剑控制距离,更高的进攻速度,以及更快的加速度。
  在正常的战斗中,反抗军面临这样的对手,很快就会陷入追追不上,打打不着,一味落后挨打的局面。
  在以前门派之间的战斗中,强势的门派往往只依靠十几个人,便可以在指定的一片区域形成一道飞剑组成的火力网,敌人在进入这区域之后,十几把飞剑就会像绞肉机的刀片一样飞快的旋转起来,把胆敢进入的任何敌人绞成碎片。
  但因为这些自杀性袭击者,和噬魂阵的出现,让这种正常的作战节奏开始变得复杂。
  现在,因为噬魂阵的存在,反抗军阵地的最前方出现了一些无灵区,控制的飞剑一旦进入这些区域,就会暂时失去联系——也许几秒钟,或者十几秒之后能够再次取得联系,也许就此被敌人俘获。在这段时间里,敌人依然以一个相对不慢的速度朝着联军的阵地方向运动。原本整齐划一的进攻和撤退节奏,因为无灵区分布的不同,作战人员的相应也自然出现了差别,这就让战线出现了前后的出入。
  噬魂阵的存在就像在绞肉机里放入了几块石头——让原本肆无忌惮的刀片开始需要躲闪起来。
  战线出现了凌乱和扭曲之后,反抗军就会在战线的某个薄弱点——通常都是某个,或者某几个修为最低的人负责的区域,集中投入兵力,一瞬间,三百人,五百人,甚至上千人,会突然朝着该区域冲过来。
  因为灵石有限,反抗军的“冲锋”速度其实比联军的整体运动速度要慢不少——在这种更像海战的战斗模式中,反抗军的人就像是划着舢板去靠近一只正常的舰队。
  这样的冲锋很快就会遭到对方火力的集中打击,十几把飞剑几乎立刻就朝着这个区域过来——但却不得不很快又离开——因为反抗军的这些突击队往往携带者大量的噬魂阵。
  反抗军显然相当清楚这种战斗中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获胜的唯一希望便是噬魂阵。
  对于反抗军来说,噬魂阵不仅仅是冲锋陷阵时,为他们抵挡伤害的盾牌,也是逼近敌人之后,让敌人缴械投降的手铐。
  除了这盾牌和手铐,反抗军几乎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战斗力。
  战争的状态开始变得有节奏感起来,联军撤退到一定距离后稳定下来,然后朝着两翼——不,应该说是上下左右四翼包抄,而反抗军除了在正面挺进之外,其他的方向只能被迫收缩,把所有人都藏到噬魂阵后面去。战争的形态从海战,变成了传统意义上的陆战,反抗军的角色变成了步兵盾牌镇,而联军则成了骑兵。
  战争逐渐进入白热化,联军很快就完成了对反抗军的包围,而反抗军的阵型也在被包围的状态下,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的岛屿前进。遮天蔽日的乌云此刻浓缩成被噬魂阵包裹的,一片由人组成的小岛。
  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双方才猛地看明白,在这种新式的战争体系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但已经晚了。
  联军是明显拥有者战略主动权的,假如他们在这支反抗军出发的时候,就上去缠住对方——也许对方根本就到不了这座岛。因为反抗军不可能一直开着噬魂阵走这么长的路程——就像步兵不可能一直扛着盾牌,在骑兵的监视下长途行军一样。但现在明白这一点,已经晚了,敌人已经接近了一个门派所属的岛屿——而他们并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撤离门派中的物资。
  一直以来,升天境里的战争形态,从来就是海战式的思路——所有人都相信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一个点上,在决战中取得胜利,是门派大战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所以这次联军阻击战选择的区域,就是在一座物资储备丰富的岛上。处于随时支援战争的考虑,岛中存放了大量的灵石——但是现在,这些灵石还没有得到使用的机会,就要落入对手的控制之中了。
  就在反抗军的第一批人落到岛上的一瞬间,已经完成了包围的联军终于被迫发起了进攻。
  结局是注定的,骑兵被阵型严密、数量绝对优势的步兵逼着打决战,骑兵的速度优势完全无法得到发挥,剩下的战斗,就是白锋曾经在验灵大赛中,最后看过的那场荒唐比赛的扩大版——没有飞剑,没有法器,没有灵气,双方拿着武器在小岛上展开的殊死的肉搏战。
  在这场战争中,高深的修为,巨大的灵石储备……都成了笑话,反抗军许多人甚至都没有合适的近战兵器,很多人手里不过就拿着木棒,甚至赤手空拳上阵——但在无重力环境下,有武器和赤手空拳的战斗力,并不悬殊。
  ……
  从前线回来之后,白锋就清醒的意识到,反抗军不断朝着核心区的进攻趋势是很难被真正遏制。
  这种以噬魂阵为主要战斗方式的进攻,普通的,以小岛为核心的门派几乎没有抵抗的能力,几万人一拥而上,不管你多少高手,只要不能离开岛,就不可避免要被噬魂阵吞噬,成为废人。
  要防住这样的进攻模式,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组建一支大规模的联军,主动出击——在敌人离开家门口的时候就缠住对方,逼着对方打消耗。
  反抗军的人员太多,如果被逼着不断使用噬魂阵来保全,等他们抢来的灵石消耗完毕之后,就完全成为了鱼鳖,任人宰割。
  一如当初他们围攻验灵岛的模式。
  很显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的,不仅仅是白锋。
  九大派的其他门派,都有派人去了解过情况,在回来以后,不倒道人还主动来跟白锋谈过一次——他想的比白锋更深远一些。
  不倒道人首先肯定了白锋的战术思路,但紧接着,他又提出这种战术最大的一个难点——如何分兵。
  九大派,现在一共有8个岛需要防守,理论上拥有的兵力超过两三万,平摊到每一个岛上都有三四千人。这三四千人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单从这个数字来看,几乎没有啥值得担心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反抗军的规模也不过数万人而已——几千人的高手团队去迎战一支数万人的垃圾队伍,只要采用白锋的战略,就像他们之前攻打验灵岛一样,几乎是一边倒的,毫无悬念的战争。
  但不倒道人考虑的不是具体的战争问题,作为内定的,这支九大派联军的下一任指挥官,他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打赢某一场战斗,而是要打赢整个战争。
  如果按照摊大饼的模式分兵,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还可以,每一个门派都可以单独看守住一支反抗军,加以歼灭。
  如果真是那样,那联军也没有必要组建了,只要把整个战术交代下去,让个个门派分别去执行就好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反抗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太恶心了。
  而且,别说敌人永远不会真正死亡这件最恶心的事,就是九大派附近500里之内的——这已经是升天境相当核心的区域了,目前就已经有三支反抗军存在。


第205章 装甲预警机
  没人知道这些反抗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消息说这些人是从验灵岛逃荒去了禁地,然后又从禁地跑出来了——他们还带出来了大量的噬魂阵。
  因为时间太紧,九大派都没有时间去验证这些漫天乱飘的小道消息。在联军没有成立,战略没有定下来之前,九大派和其他门派一样,都采取了最保守的方法,那就是只呆在岛上,外面哪也不去。
  这三支反抗军在两天之内,就连续击破了十几个大门派——其中最大的一个规模超过千人,放在以前,是九大派都有些忌惮的存在了。
  但现在,他们都糊里糊涂的死于噬魂阵的冲击。而这三支反抗军在一连成功之后,非但没有像九大派想象的,都整个在一起,反而开始分散了——他们分成了二十多股,每一股多的有两千多人,少的也有三四百人,然后这每一股又都朝着下一个目标继续进攻。
  这个时候,那些处于危险中的门派都开始慌不择路,几乎每个门派都在疯狂的朝着周围每一个其他门派发出信使,请求增援!
  特别是九大派,一天之内,就光是白锋暂时呆的一剑门,就来了超过100名信使——他们都来自其他不同的门派。
  除了九大派以外,其他的门派也都开始商量组建联军的事情,所有门派开始意识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是针对他们所有门派的——没有人可以从中幸免。
  但他们对对手并没有白锋这样的了解,不少门派对噬魂阵的了解,还仅仅限于前一段时间,验灵岛的比赛。
  对于前方那么多门派的失陷,他们只是下意识认为是对方人多——哪怕人多在升天境从来就不是一个正面的理由。对于这些门派仓促之间组建的联军能有什么作用,白锋和不倒道人都感觉到悲观,因为这些门派的思路还是一样,都只是想借助联合的力量,最大程度的集中兵力……
  但在这场战争中,兵力的过度集中,反而是最危险的征兆。这就好像当机枪第一次在战场上大规模应用的时候,过去的军事思维还总是习惯性想用更多的兵力冲开机枪的火力。
  噬魂阵的威力,对于飞人来说,甚至要远远超过机枪,特别是这次反抗军携带的这一批——这批噬魂阵显然跟以前他们见过的不一样,白锋曾经在战场上见过。
  以前的噬魂阵是不需要灵气的,只要按下开关,自己就会发挥作用,但范围并不算大,也就方圆一里左右。
  这个距离对飞人来说,不过是数秒钟的飞行,即使误入其中,也很容易逃脱。
  如果胆子够大,还可以用飞剑强行瞄准进攻——几百米的距离,飞剑只要提高到足够的速度,哪怕进入噬魂阵之后无法再调整方向,依靠提前的预判,也很容易击中对方。
  而且,早先的噬魂阵强度并不高,所用的材质跟升天境其他法器都不相同,似乎极为脆弱——别说被高速的飞剑击中,就是被石头什么稍微磕碰一下,功能都有可能受到损坏。
  但是这一批噬魂阵,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
  这一批新的*,在过去的基础上加了许多特别的改造,其中最重要的亮点,便是强度和范围。
  在原来的战术设计中,这种*是作为消耗品来使用的,目的就像*一样,放在特定的地方引爆,或者作为一次性的东西来投掷——反正最终目的是影响到对方,然后将其束缚。
  但在验灵岛之战之后,叶夫根尼便根据这种*在战场上的表现,重新作出了优化设计。
  在强度上,由原来的塑料外壳,变更成沉重坚固的复合材料。
  原来的*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号的手机,但新产品的模样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汽车上用的电瓶。
  其实,飞人世界无重力的特征,注定飞人们对重量这种因素是很不敏感的。
  原来的*质量在1.2公斤左右,新的*质量直接提高到了10公斤——除了内部必要的电子线路,整个*几乎都被厚厚的防弹纤维给塞满了。
  这些材料在地球上主要用于防弹衣的制作,为了提高强度,在防弹纤维中还塞了许多的防爆陶瓷片——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的防切割能力。
  如果不是因为*本身的电磁传播需要,沈长文估计连坦克上的复合装甲片都准备搞来塞进去。
  在得到这样的加强之后,整个*在防弹标准上,已经完全超过了防弹车辆的IV级标准——几乎可以在正面抗住任何形式的步枪子弹,甚至*碎片。
  虽然飞剑的速度在实际战斗中,可能远远超过步枪,但飞剑在击中*的时候,接触面积也要大的多。这两者相互抵消,飞剑对*的伤害,已经比不上地球的步枪子弹。
  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使用飞剑来强行进攻现在的*,那飞剑就成了一次性的消耗品。
  以前那种塑料的*,可能飞剑一下子就能打的粉碎,之后靠着剩余的惯性速度还能再次脱离——但如果是这种新一代的“装甲*”,那飞剑击中后唯一的结果,就是丧失速度,成为一片废铁。
  除了强度更高的防护之外,*内部还放置了一定量的电池。
  和“地球造灵石”相比,*内电池的成本倒是非常低。——它们的作用不在乎能存多少电,只需要在战场上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在战场环境中,*以及携带*,为*提供能源的主人,往往会因为攻击而暂时失去联系。
  有了电池,就大大保证了干扰信号的持续释放——即使使用者被飞剑攻击致死,半个小时之内,在他边上随便来一个人,都可以继续把电往*里面注入,继续维持下去。
  在战斗中,每一个这样的*,都会是一个关键的作战节点——就跟近代战争的机枪火力点一样。只不过*的“火力”是以电子信号的形式存在。
  在这两个改动之外,*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优化,就是作用范围——可以说,在这个体系下,几乎所有的设计余量,都被用在了扩大*的影响范围上。
  原来不过500米直径的干扰范围,在超量设计下,能够确保完全屏蔽的区域,已经超过了2公里,也就是说,单从有效干扰空间来看,已经达到了原先的64倍,在2公里到3公里的范围内,被干扰的单位也会出现信号连接变差,可操控性下降的明显特征。
  这个巨大的进步,把*这种武器,从原来的*级别,直接变成了一门炮——一门能够统治战场的大炮。
  这样的大炮目前已经运进了升天境2000多门,还有3000门左右正在空间站中,给许多新到的难民学习并列装。
  就在九大门派在开会,商量如何应付这些叛军的时候,他们不会想到,他们未来将会在战场上面对什么样的力量。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搜救队的计划,永远按照最坏的预计来准备。
  这是*的第二次优化,如果这一次不能取得决定性的成功,那他很可能会采用叶夫根尼设计出来的,第三种*方案。
  这个方案把俄国人设计武器的思路发挥到了极致——叶夫根尼计划,以坦克,不,是以战列舰的防护标准,辅助火箭推进剂为动力,设计出一款可以在空中飞行的“装甲预警机”。
  这种预警机主要的设备将会采用一台重型柴油发电机为动力,驱动一组特别的全向雷达——雷达的平均功率将超过100KW,峰值功率超过800KW!
  这样一台预警机,屏蔽范围可以超过300公里,在特别需要加强功率的情况下,屏幕区域可以激增至600公里以上!
  在这个距离上,即使是如三昧真人这样的绝世高手,也无法用激光武器完成这样超远距离的摧毁。
  这样一台预警机在配合辅助部队,将会是升天境所有门派的噩梦。
  搜救队自己,甚至还有第四套方案,建立在叶夫根尼第三套方案失败的基础上。
  预警机看起来非常强大,但弱点还是存在的,那就是能源供应——作战需要消耗大量的推进剂,要在保障地球的保密前提下,完成这样的补给,是很难做到的。
  但搜救队的第四套方案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唯一的缺点,就是残忍了一些,考虑到队员们的接受程度,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方案的细节很简单——就是第三套方案的再升级。
  制作一座固定式的屏蔽信号塔——*的功率更大,可以保障2000至4000公里的干扰区。这个范围对于整个升天境来说,不算很大——但,足够把九大派全部笼罩在内。
  对于飞人们来说,这座信号塔突然开始工作的瞬间——将会比*更让他们恐惧!
  只是,从目前的战局进展来看,这第三套和第四套方案,很可能都用不上了。
  九大派的开会结果已经出来了——他们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九大派的联军正式开始组建,正如言修和搜集队预判的那样,不倒道人是指挥官。
  另一方面,九大派和三昧真人想到了一块——他们派出了信使,直接朝着空间站过来了——他们想要谈判。


第206章 排队机缘,叫号修仙
  距离上次回禁地,不过才七八天左右的时间,可禁地里的模样,已经让言修完全认不出来了。
  原来禁地里,是被划分成一个一个单独的房间的,但是现在,几乎就跟外面许多门派的洞府一样,被整合成了巨大的空间。
  在这个巨大的空间里,横七竖八的线条就跟蜘蛛网一样,拉的到处都是,无数的修者就在这些蜘蛛网之间,闭着眼睛,每个人手里都握着一块和灵石差不多的东西——似乎都是在吸收灵气。
  言修打算从人群中穿行而过的时候,一路收到周围道友的很多提醒:“当心别碰到线。”
  “别碰到我插头。”
  “别把电线弄打结了。”
  “这里插座满了,去别的地方吧。”
  “道兄,这里还有空位……”
  “你这人懂不懂规矩,没领插头不准来充电室的……你是不是冲过了现在故意来蹭?”
  言修不是很了解这些人说话的意思,但他看得出来,似乎这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