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剑天澜录-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极有大将风范。

  随潇二人亲热够了,张随才对韩泠泠说:“你怎么一声不吭就跑了?害我担心半天!”韩泠泠笑道:“你担心什么呀?那么大的祸事我都逃出来了!”张随“哼”了一声,心道:“还不是多亏了我二师兄么!”不过这话却没说出来,一来张随不是与人斗嘴的性子,二来此时也不是斗嘴的时候。看到韩泠泠安然无事地在首阳山上,张随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转头问张潇:“师父呢?”

  张潇微笑道:“他在给大师兄传授‘玉林功’第四层!”张随叫道:“第四层?太好了!”听得“玉林功”这个名字,不由自主看向这片被积雪覆盖住的松林。

  相传战国末期,秦国不断挑起战争,天下苍生深受其苦。有一位前辈高手不喜杀伐,又自责无法拯救万千百姓,便遁隐出世,匿于山林之中。某年冬天,也是看到了一座被积雪覆盖的松林,观赏良久,竟悟出了一套内功心法,命为“玉林功”。这玉林功大气磅礴,施展时有种压制性的魄力,而且后劲绵绵不断,如同积雪之下的松树一般有韧性,不过修行难度也是极高。

  张润涵少年时机缘巧合,得遇高人传此秘笈,数十年来辛勤修炼,也不过是练到了第六层。饶是如此,已是少有敌手。周顺十年前开始修习这不世奇功,费十年之力,又闭关细细参悟了大半年,这才打通了第三层的瓶颈。

  随潇二人也在石桌边坐下了,张随急切道:“师父一次传功需要多久?”张潇面露难色,道:“这可说不准,几乎每天都去,有时候一个时辰不到,有时候四五个时辰也出不来。”张随目瞪口呆,心想:“大师兄怎的如此让师父费神?若是我修习玉林功,定然不让师父如此操心。”

  韩泠泠见二人自顾自地说话,对自己不理不睬,悒悒不乐。张潇眼角瞥到,忙问:“韩姑娘,当日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些人的服饰、口音、兵器的特别之处?”韩泠泠摇头道:“我当时吓的差点晕过去,根本没敢细看,只听到他们对话,从口音判断,应该是本地人。”张潇还要问“他们都说了些什么?”,韩泠泠不耐烦道:“等你二师兄回来你问他吧,我要见你师父!”韩泠泠并不知道张潇是张润涵的亲生儿子,言语也不甚恭敬。

  张随沉声道:“不用问二师兄了,这是金龙帮干的。”二人惊呼出声,张潇眉毛一扬,正准备细问,一名五代弟子跑来说:“师祖出来了。听说三师叔回山,在大堂等着要见他。”

  三人同时站起,随那弟子而去。

  本书由fsktxt。com提供下载



五、前尘
更新时间:2009…7…3 11:36:58 字数:2979


  三人来至堂前,鱼贯进入。大堂正中安坐之人身形高大,正是名震天下的首阳派掌门张润涵。
  张润涵虽说去过几次韩家三才庄,韩泠泠却是第一次见到这和自己父亲平辈论交的武林泰斗。偷眼看去,只见此人衣着朴素,气定神闲,使人心生亲近之意,全无前辈高人的架子。头发略有斑白,面色红润,目光深沉如潭,正微笑着看着自己,问道:“这位是韩小姐吧?”

  韩泠泠只觉心头一阵发热,顿觉无限荣幸,暗叫道“他竟然知道我!”冲到张润涵跟前跪下大声道:“请前辈为我做主!”

  张润涵起身,伸手一扶,韩泠泠也不觉有大力传来,但自己像是毫无抵抗能力般,在这轻轻的一扶之下站了起来,知道张润涵用了上等内力,又多了一层敬佩。

  张润涵微笑道:“韩小姐不用行礼,我们首阳派同你们韩家世代交好,如今韩家遭遇惨祸,首阳一脉定然不能袖手旁观。”

  韩泠泠笑道:“前辈可能理解错了,我并不是要贵派帮我报仇的。”

  此言一出,润涵与张潇顿感诧异,张随却听韩泠泠露过口风,所以不是很吃惊。

  韩泠泠接着说:“前辈有所不知,我们韩家在洛阳成了气候,做出不少不义之事来,天怒人怨,灭了也就灭了。但我身为韩家的人,断不能舍弃了这个姓氏,因此来求前辈的一句话。”

  张润涵听她说完,不紧不慢问:“什么话?”

  韩泠泠道:“金龙帮虽是行侠仗义,但做出这等滔天祸事,想来定会怕我报仇。我韩家往日里在洛阳鱼肉百姓,民怨沸腾,结仇甚多。只求前辈为我作保,让这些旧时恩怨一笔勾销了,我的压力也会少了很多。”

  张润涵颔首道:“这并不难。”

  韩泠泠心知张润涵言出如山,不但不会反悔,而且无人敢违抗,心下一宽,又道:“贵派二弟子赵大爷关系广泛,还请老爷子居中说项,请他多帮忙才好。”她看张润涵不摆架子,便大着胆子叫了声“老爷子”,谁知那边师徒父子三人全无异状,张润涵道:“巨炎和你家关系紧密,日后必会助你韩家东山再起。”扭头又对张潇说:“你带韩小姐去休息吧,她是大家闺秀,今天午饭要丰盛点。”韩泠泠本想和张润涵多说些话,听得此言,不敢违背,只好随张潇去了。

  张润涵起身,穿过后堂,回到他的卧房。张随跟在后边,反手关上房门。

  房中几无装饰,色调朴素淡雅,除了一床一桌外,还有就是紧靠墙壁,高至房顶的一排书架。此间只有这既是师徒又是父子的两人,张随不再掩饰,将昨日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取出那两截断棒、一对宝剑、一只铁盒放在桌上。

  张润涵拿起那两截断棒,仔细看了一番,轻轻叹了口气,张随惭声道:“弟子无能,请师父责罚。”

  张润涵缓缓道:“这切口平整光滑,可见这双剑锋利异常。事先若不注意,只怕连我也无法护得这铁棒周全。”轻轻一笑,道:“物是死物,断了便断了,你平安无事地回来比什么都好。我们习武之人须得胸怀坦荡,不能为物所拘。”随手将那断棒丢在一边。

  张随恭谨道:“师父所言极为在理,弟子记住了。”

  张润涵拿起那一对长剑,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慢慢拔出,室内忽然寒气大盛。

  昨夜张随与那大汉激战之时,所处露天旷野,本来就已经够冷,因而没有发现这剑上寒意如此浓厚,今日在房中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了这把神兵的不同寻常,心中更是忐忑。

  张润涵手持双剑,站起走到一旁,张随知师父心意,自动退在一边,房中登时腾出一小片空地。张润涵挥舞双剑,时快时慢,脸上时而欣喜,时而担忧,竟还有少见的激动神色。半晌方才回到桌边,收剑入鞘。

  张随紧张道:“师父,这对剑是什么来头?”

  张润涵深深呼吸,低声道:“此物关系重大,你叫张潇过来。”张随见师父神色严肃,忙出门去找张潇。

  房中现下只剩张润涵一人,他紧紧闭着眼睛,紧紧握着那一对剑,紧紧咬着牙道:“还是要出来了么……还是要出来了么……”

  ****

  不多时,随潇二人双双来到张润涵房中,张潇道:“爹,那韩小姐已安置好了。”张潇不愿成为特殊人物,在正规场合还是叫张润涵师父,现在没有旁人,便叫爹了。

  张润涵此时站在书架前,看样子正在寻觅什么东西,从中抽出一本书,道:“就是这个了。”随潇二人探头去看,却是一本《战国策》。

  张润涵翻到其中《魏策四》其中的一页,递给张潇道:“念。”

  张潇接过书来,念道: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张潇念完,不由得心情激荡。唐雎身负君命,以一己之力力抗暴秦,凭着那股正义之气,竟使得“秦王色挠”,这段故事,千载之下读来依然令人热血沸腾。

  张润涵长长呼了一口气,道:“这对剑,便是唐雎所铸。”

  随潇二人齐声惊呼,难以置信,虽说猜到了这对剑不一般,谁曾想竟有如此大的来头!

  “战国后期,秦国因为有了商鞅变法,军事实力空前强大。当时六国之力,实在不足抵御强秦。况且彼此之间尚且互相争斗,秦国统一中原,已是大势所趋。

  “这种情况下,唐雎面对秦王不卑不亢,以命相搏,竟把秦军的步伐阻得一阻,一时间天下赞颂。唐雎此时便凭借自己的声望,号召了一批奇能异术之士,集天下至寒、至热、至沉的三种金属,在深山中埋头铸剑,不知多少工匠耗尽了心力,终于打造出三把神兵,名为‘白虹剑’、‘彗星剑’、‘苍鹰剑’。”

  张随大惊道:“这三把剑中,两把都在这里?”不敢相信自己运气竟然这么好。

  张润涵摇摇头,道:“这对剑,其实只是一把,便是‘苍鹰剑’。苍鹰有双翅,苍鹰剑便是双剑。”

  张随点头理解,张润涵继续说道:“当时天下战乱多年,人才凋零,并无优秀的铸剑工匠。这批人丝毫不敢怠慢,每一步骤都极细心,因此铸造也极缓慢,等到剑成之日,六国早已灭了。”

  随潇二人“啊”了一声,不胜遗憾。

  张润涵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些铸剑之人出得山来,看到秦国统治坚如铁桶,料想复国无日,大哭一场,竟一齐自杀了。只有一人不甘就死,身负三剑,重回深山,将那三剑回炉,并在剑上下了一个恶毒的诅咒。

  “‘三剑重逢日,平地风波来。真龙天子死,自有德士代!’那人念完这句话,投身火炉,竟如干将莫邪一般,和那三把剑熔为一体。后来始皇帝在太湖之上忽遇怪风,暴病而亡,二世皇帝也是在咸阳被一阵阴风一吹,当夜便死了。”

  张随打了个冷颤,问:“那人是什么身份?他的诅咒真的如此奏效?”

  张润涵缓缓道:“他,就是唐雎的儿子!”

  这一语一出,石破天惊。

  本书由fsktxt。com提供下载



六、奇花
更新时间:2009…7…4 11:16:47 字数:2817


  张润涵道:“唐雎之子,不知其数,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是一个名叫唐璞的。此人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无法传承唐雎一身盖世神功,却对鬼魅之术情有独钟,甚至到了可以召回死者魂魄的地步。那个投身熔炉、立下诅咒的,应该便是此人,他深通鬼魅异术,诅咒灵验想来应是意料中事。”
  二人震惊非同小可,半晌方才回过神来,张潇年纪轻,阅历浅,更觉震撼离奇,惊疑道:“那唐氏一脉岂不从此断绝?唐雎还有没有后人?”

  张润涵摇了摇头,道:“唐雎出使秦朝的时候,已是九十高龄,料来那时唐璞年纪已经不小,只是此人体弱,应该没有子嗣。但他没有后代,不代表唐雎的血脉没有流传下来。唐雎有无后代,今日流落何处,已是历史的谜团。”

  张潇正在惊讶叹惋之际,张随跨前半步,严肃道:“这都过去上千年了,这三剑的诅咒还灵验么?这三把剑若真能与当朝天子相克,为何如此籍籍无名?”

  张润涵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据说三剑齐聚之时,还要打开一个极隐秘的机关,才能发动者诅咒,以免贤明帝君为宵小所害。六国遗老后来趁始皇、二世皇帝崩殂之时猝然发难,竟一举将昙花一现的秦朝灭了,这三剑便交给了三位可以信任的人保管。这三人没有留下姓名,只知他们死后,各自负责看顾的剑也消失了。后人百般寻找,均是劳而无功,又想到那机关无从开启,不由心灰意冷,这三剑慢慢地也无人再提了。上千年时光过去,没想到今日又重现人世。”说到这里,张润涵叹息一声,神色苍凉。

  张随心思缜密,又问:“三剑消失良久,您怎么一下子就确定这是苍鹰剑?这三剑的来历是历史之谜,怎的师父你如此熟稔?”

  这一串质问,并非他对张润涵所说有什么怀疑,只是出于少年人的好奇,想了解得更多更透彻一点罢了。此时张润涵波澜不惊,声音平稳,抬起头道:“我未接掌门之位时,有一位好朋友,是个盗墓的高手。有次他掘得西汉一位显贵的陵墓,墓中的帛书记载了此事。他知道,便是我知道了。”

  不待张随说话,张润涵正色道:“这苍鹰剑得来竟如此容易,不知是福是祸。但此剑关系到天子运数,不容忽视,既到了我首阳派手中,我们便有责任严加看护,你二人务必保密,不可使别人得知。”语气严厉。随潇二人亦知此事关系重大,一个不小心,首阳派便可能要被天下人群起而攻,甚至灰飞烟灭也有可能,均点头诺诺。

  张润涵手一指张随,又道:“那大汉手持苍鹰剑,且出现在洛阳府衙,定然大有来头,说不定便是金龙帮的帮众。你和他照过面,调查他的任务,非你不可。”张随应了一声,摩拳擦掌。

  此时,忽听“咚咚咚”三声们响,三人在此商量首阳派机密大事,听得异响,神色大变,全身上下一齐绷紧。这时,又听得三声“咚咚咚”,一人在门外说道:“师祖,师叔,午饭好了。”原来只是个首阳后辈弟子。

  三人如同惊弓之鸟,相视莞尔。这苍鹰剑实在不容忽视,小处关系到首阳派的兴衰存亡,大处便关系到天下的治乱,不知白虹、彗星二剑现在何方?看到这些人紧张忙碌,是否失笑?

  张润涵将苍鹰剑收好,三人步出前堂。首阳众人同韩泠泠一起用过午饭,张润涵当场修书一封,命手下弟子抄写多份,发派人马,连同首阳派新年贺帖一起递向各大门派,书信内容自不必提。这帖一旦发出,天下便皆知首阳派是韩泠泠身后硬保,自是无人胆敢轻动。韩泠泠喜动颜色,不住称谢,张润涵见她无家可归,干脆请她留在首阳派过新年,韩泠泠一口应了下来。

  ****

  午饭之后,张潇尊张润涵之命,带韩泠泠观赏首阳山冬日景色,张随久未归山,便在张润涵卧房里陪师父说话。

  张润涵道:“这苍鹰剑虽说关系重大,但终究是死的。上午我跟你说过,习武之人须得胸怀坦荡,不可凝滞于物,况且人事可胜天命,我们只须尽力而为就是,却不用有太多包袱。”

  张随躬身道:“师父教导的是。”

  张润涵无声笑笑,伸手拿过那只铁盒,张随忙道:“小心这迷香!”

  张润涵断然道:“这绝不是迷香。”说着,示意张随屏住呼吸,打开了盒盖。

  盒中的那四只蜡烛又出现在张随面前,依然是那样梦幻般沉醉的感觉,似乎目光也可以品出其中的甜,只看了一眼便想融化进去,和那神秘的高贵合为一体。

  张润涵盖上盒盖,面上露出一道惊讶,还有一道迷惘,一道不可思议。张随看出此物必然不同寻常,试探道:“师父,这蜡烛……”

  张润涵闭上眼,轻轻说道:“没想到今天见到这么多物事!没想到洛阳府衙竟有这种东西!”

  张随奇道:“究竟是什么?”

  张润涵坐正了,看着张随,似乎要一直看到他心里去。张随同张润涵相伴多年,情逾父子,知道师父必有重要话说,坦然面对那两道深邃目光。

  张润涵招招手,示意张随坐近,才轻声道:“在古国天竺里,有一种植物,名叫‘曼陀罗’。”

  “此物能使人生出种种美好幻象,哪怕只是轻轻嗅一下。用来减除病人痛苦效果极佳,可此物却有极强的毒性,服用过量当场便可致人死命。即使是极细微量的曼陀罗,若服用次数多了也会成瘾,瘾发之时,六亲不认,伦理道德全失,若能再次服用这曼陀罗,天地间所有事情都可抛弃了。”

  张随身体前倾,直直地挺着脊背,已是满头的冷汗。

  “唐朝有位高僧玄奘,号三藏,曾至天竺取得佛经。他千辛万苦回来后,将自己西行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名叫《大唐西域记》,其中便记录这种神秘的植物,三藏高僧为其命名为‘曼陀罗’。”

  “依《大唐西域记》所载,此物只有天竺方可种植,在我国土壤中断无生机。”

  张随冷汗涔涔,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张润涵不管张随的反应,继续盯着他说道:“依我朝律例,严禁边民自由贸易,违者诛灭九族。这曼陀罗若能流入我中原,只有一个可能。”

  张随精疲力竭,涩声道:“朝廷……”

  张润涵的声音忽然严厉起来,却依然压低了声音,道:“如果我没猜错,程鳌定然是对这曼陀罗上了瘾,因此夜夜需要点这蜡烛方能入眠。”

  张随恢复了一点精神,接口道:“这曼陀罗蜡烛原料珍贵,用后自要妥善保管,因此那烛台中空无一物。”

  张润涵道:“这程鳌同金龙帮关系密切,他既有此癖好,只怕金龙帮也不干净!”犹豫了一下,又道:“张潇从未单独下山,尚不知世间有许多丑恶阴影。这曼陀罗之事,只怕还要落在你身上。”

  二人同时陷入沉默。良久,张随低声道:“金龙帮尚不知是正是邪,不宜惊动。这四支蜡烛对程鳌来说极为要紧,虽说他手中料来还有半截残蜡,可弟子以为今晚便应还了回去,免得这洛阳城的父母官做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

  张润涵点头道:“不错。你也可借这顺便调查那大汉的来历。你这就去吧,这个年,你也不用在山上过了,专心办你的事。切记小心在意,爱惜自己性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张润涵做事一向不依常理,若是旁人,定会说:“春节过后,你再下山去吧。”偏偏张润涵连过年的机会都不给张随。张随愣了一愣,随即重重点了点头,目光透出一种坚决,一种毅然决然,拿起那铁盒走了出去,边走边想:“这苍鹰剑和曼陀罗香都是神秘得不得了的东西,竟然全和金龙帮有关,这下可刺激了!”想到这里,嘴角竟浮现出一丝微笑。

  本书由fsktxt。com提供下载



七、征人
更新时间:2009…7…5 16:06:08 字数:1932


  张随回到房中,将自己重重扔到床上,心头一团乱麻,思绪万千。
  “程鳌身为国师陆鼎的门生,竟对这毒物上了瘾,他就不怕身败名裂么?”

  “那大汉身材魁梧,身法敏捷,断然不是庸手,下次见面,需要小心在意。”

  “来吧来吧……我太期待幕后的真相了……”

  “这次回山不到一天就要离开,看来是等不到二师兄回来了,不知他一切可好?”

  “大师兄已经开始修习玉林功第四层了,真不知道出关后会强成什么样子。”

  “我还没来得及跟张潇他们讲我这大半年来的经历呢!等这事完了,我一定要……”

  张随浮想联翩,本想小睡一会却怎么也睡不着,突然极其烦乱。这种情况下,仍然没有想起用那曼陀罗平静心神。又过一会儿,烦躁更甚,心想:“与其在这浪费时间,不如下山去罢!”草草抓起几样东西,收好了那铁盒,也不跟任何人道别,径直朝下山去了。

  此时距离春节已没有几天,世间游子无一不是急着往家里赶,惟有自己刚刚回家便被“赶出”家门。想到这里,张随一阵失落,又觉出一阵骄傲。正胡思乱想着,猛地发现身前一道人影,抬头一看,却是张潇在下山必经之路上相候。

  张随本想说点什么,却被张潇的目光灼痛,那种凌厉而炽热、包含了信任和鼓励的目光,使得张随心情一振。他努力扫除种种不快和烦闷,长笑一声,大踏步前去,心中涌起一阵征人的悲壮。心头有感,口中吟咏有词:

  “江湖多风波,

  世路亦坎坷。

  尘满征人衣,

  前路复几何?

  黄叶风萧索,

  落日故人歌。

  且待屠龙后,

  归来言欢乐。”

  这句“屠龙”不过是顺口而出,说出后张随才发现这似乎是个不错的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