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零小娇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能显摆。”李明对女孩的后脑勺翻了一个白眼,随后把自己已经黑的不见肤色的脖子无聊地扭动了两下。
如果自己没记错,范海洋小学没毕业就对李明心生好感,初高中的时候这个已经出落的水灵灵的姑娘总是找各种理由接近李明,当面示好、暗送秋波的事情可没少干。
但李明始终对她保持距离,高考之过后范海洋公开向他表白,他不仅不接受,还删除了范海洋的所有联系方式,躲起来不让范海洋找到,彻底从她的生活中消失。
多年以后,走过万水千山,娶了一个长相气质哪方面都没法跟范海洋相比的胖女孩当老婆。两个人一辈子丁克,连个孩子都没要,让李明她妈愁的眼睛都快坏了。
而范海洋,远嫁他乡,再也没有回来过。那个爱恨喜怒形于色,勇敢明艳的姑娘,谭笑再也没见到过她的那张笑脸。
在谭笑看来,李明就是一个十足的混蛋。你不喜欢一个人就不喜欢呗,不接受表白也没人说你什么,可你像个乌龟一样躲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男人应该干的事。
这是一个悲剧,对范海洋来说的悲剧。
如果这个小姑娘能一如既往地讨厌李明该多好,不滋生好感,不让爱成长,心也就不会受伤,更不会连故乡都不敢回。谭笑心里很是感慨了一番,不知道有自己的重生,这辈子两个人的感情纠葛会不会有所改变。
晚上要遛灯笼,谭笑只在李娟家待了半小时就跑回家。
两个做灯笼的大肚子罐头瓶子早已经被谭守林洗刷干净,谭笑进屋的时候谭守林正在削土豆,圆圆的土豆被切成四块,去头去尾,一刀两半。
中间掏出一个圆洞,把一截手指高的红蜡烛安进洞里,一根细细的吕丝,一端缠绕在蜡烛和土豆上,一端做成钩子的形状钩在罐头瓶子的边沿处。
再找一根结实的麻绳,两端系在一起,绕城一个圈,牢固地系在罐头瓶子的瓶口处,多余出来的部分,拎在手里,充当灯笼杆。
点亮烛火,一个圆滚滚的罐头灯笼就做好了。谭笑一手拎一个,踩着咯吱吱的雪重新向李娟家走去。
树影斑驳、寒风凛冽。直面而行,风中裹夹的碎雪吹在人的脸上像刀刮一样疼,背风而上,又吹的人寸步难行,连透明玻璃中的烛火都左摇右摆。
童年时跟着一群小孩子遛灯笼的场景浮现在脑海里,那时候自己一门心思都是玩儿,哪里还在乎冷不冷,巴不得天永远不亮,夜永远漫长,提着灯笼迈火堆,天天夜夜过大年。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这片地,人也还是那个人,可阅历不一样,心境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就不同了。在现在的谭笑眼里,所有的玩耍都是浪费时间,勉强参与其中也只是一个当看客哄孩子的份。
谭叙从姐姐手中接过灯笼,语气有点讪讪的:“姐,你回来啦?路上害怕没?爸妈生气了没?”自己着急看动画片,让姐姐一个人回家取灯笼,人都走半天了,他才觉得不是个事儿,姐要是怕黑咋整?爸妈会不会生气不让她来了?
谭笑用手绢替谭叙擦了擦鼻子,温和地说:“不害怕,才几步路,你姐我又不是纸做的。把你的帽子围巾都给我带严实了,外边风可大了,别吹感冒了。”
正文 第61章心生畏惧
重生以来,谭笑发现自己对谭叙的感情很是复杂。
上一世的那些记忆,让她很想把谭叙教育成一个成功的人,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避开那些成长路上的暗坑,所以对谭叙的要求也就相应地变得严格。
可是另一方面,谭叙只是一个还不到五岁的小孩子,是一个一切都还懵懵懂懂、善良又温暖的小正太,心里除了吃喝就是玩闹,面对这样的弟弟,谭笑又会母爱泛滥,想尽可能地把温暖给予这个孩子,让他成长的路上多些温暖少些冷漠。
“姐你轻点,我鼻子都快让你给擦掉了!”
果然是小孩子,心思变化的就是快,刚才还担心回家挨揍呢,现在就嫌弃自己弄疼了他。谭笑看着拎着灯笼跟随一群男孩子往院子外面跑去的小豆丁弟弟,脸上是宠溺而又无奈的笑意。
十几个男孩女孩,从李家出发,先是向屯西头行进,在李明奶奶家待了没一会儿,又接着往回走,当他们走到屯子东头的时候,遇上了同样遛灯笼的另一拨人马。
为首的男孩子叫冯国辉,今年八岁了,一身崭新的藏蓝色外套包裹下的男孩干净又精神,明眸大眼里面闪烁着高人一等的优越。也怪不得人家优越感爆棚,跟一群连外套都穿不起,鼻涕拉线的小毛孩在一起,想不优越都难。
看一眼鼻涕拉线的李明,再瞅瞅人家贼拉精神的段国辉,谭笑真想仰天长啸: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啊!
两伙人聚在一起,摩擦是避免不了的,尤其是李娟这伙儿还有这么多漂亮的小姑娘。
“范海洋,你来我们这边儿呗,你灯笼那么好看,跟他们一起玩白瞎了。”
被谭笑和谭叙狠揍了一回儿的张大军还是那么埋汰,灯火闪烁中他脸上一道道的黑痕看的清清楚楚。
“谁稀罕她咋的?爱去哪儿去哪儿!”
正主范海洋还没说话呢,自家队伍里就响起了一道非常不和谐的声音,“闭嘴!”李娟狠狠地剜了李明一眼,却也再不好说什么不让范海洋过去的话。
过去吧,过去吧,段国辉可比李明靠谱多了,谭笑心里念咒,眼睛盯着范海洋的背影看,一入情门深似海,姑娘你早点脱身吧。
范海洋有些犹豫,既生气李明的惹人烦,又不舍得李娟这群小姑娘。
恰好段国辉及时给她解围:“啥你们我们的,都是一个屯子的小嘎,既然遇上了,就一起玩吧。你说呢,李娟?”
谭笑突然想起来,初中的时候冯国辉貌似对李娟献过几次殷勤,莫非?呵呵……提前预知的本事感觉还真是有点怪。
“对呀,我们一起玩吧,人多才热闹呢!你说是不?”范海洋伸手拉了拉李娟的衣袖,又抽冷子瞪了李明一眼。
李娟见转也只好同意:“那好吧,我们就一起玩,不过说好了呀,不能打架,不能翻后账。”
“对,不能翻后账!”谭叙挺着脖子,眼睛盯着张大军,赞同地附和道。
张大军循着声音看向谭叙,刚想露出凶狠的表情,待眼角瞥见站在谭叙身后不远处正冷眼看着他的谭笑,顿时缩起了脖子,装作什么也没听到。
那场莫名其妙的教训他至今还印象深刻,谭笑眼睛里的冷酷让他每次想起都会打一个寒颤,他一点也不怀疑如果再次惹到了他们姐弟,谭笑还会狠揍自己一次。
那天的事情,已经在张大军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在面对谭笑的时候,他从心里生了畏惧。
两只十几个人的队伍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三十几人,全屯子年龄相仿的孩子基本上都在一起了。呼啦啦的队伍从东头跑到西头,整个屯子的狗都被引出来,呜嗷喊叫再加上无数个移动的火源,夜晚的长安七屯,热闹极了。
一直闹腾到九点多,眼瞅着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开始冒烟,孩子们陆陆续续往家走,谭笑拉着弟弟的手,俩人一路小跑着推开了自家院子的大门。
被惹了半晚上嗓子都快冒烟的两条狗,听见人进门的声音,难得的撩撩眼皮,趴在窝里没动地方,这帮熊孩子,要翻天啊!
年夜饭吃芹菜馅的饺子,下辈子出勤快人。一人一盘饺子,疯跑了几个小时的谭叙吃的热火朝天,要不是王佩拦着,连盘子里的饺子汤都能喝光。
“不能都吃没了,吃光喝光,明年溜光。”
这话王佩一顿饭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才勉强从爷仨嘴里抢下了五六个饺子,虽然饱了但没吃尽兴的谭叙不服气地反驳:“你不是说我姥爷说撑死人不占盆吗?”
“你姥爷说你姥爷说,你姥爷是说吃年夜饭的时候吗?他是说平时吃饭的时候不能剩饭!吃饱了就一边待着去,别碍事。”
王佩最烦孩子拿自己话堵自己,一嗓子就把谭叙给吼住了,端盘子往外屋嘴里也停不下来:“做多少能够?就是一群狼,年夜饭还想光盘,以后日子不过了啊!”
见王佩出去了,谭笑指了指放在柜子上的一个饭盆:“老弟,你是不是傻?你吃一肚子饺子,一会儿还能吃冻梨和冻柿子了吗?”
“啊?那可咋办?姐你咋不提醒我呢?”谭叙傻眼,站在炕上,盆里黑的发亮的梨红的像火的柿子看的清清楚楚,冰坨子已经化出来了,眼瞅着就能吃了。
“我忘了。”谭笑对谭叙做了一个爱莫能助的动作,心里倒是挺高兴。
梨和柿子虽然已经用凉水把冰坨化出来了,但是依旧非常凉,再加上这两种水果本身就很寒凉,大人吃多了都不好,更不要提一个几岁的孩子了。刚吃了一锅热饺子,又接着吃那么凉的东西,她担心谭叙吃坏了脾胃。
上辈子,谭叙就是因为脾胃虚寒,二十几岁就一点凉的东西都不能吃,夏天再热,冰棍也不敢沾一口,不知道喝了多少中药汤子,也没能好一点,瘦的全身都是骨头架子。
虽然谭笑不确定他后来脾胃虚寒的原因,可是这种东西还是能少吃就少吃。等以后有条件了,还要带谭叙去大医院检查一下,一切有可能导致他身体变坏的事情都要尽可能地阻止。
正文 第62章学识字
谭叙蔫了,冻梨和冻柿子买回来有一段日子了,妈都没舍得给他俩吃,一直说留着年三十儿的晚上再吃。自己千盼万盼,临到吃的时候,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肚子就那么大点地方,硬塞又能塞下去几个?化开的梨和柿子当晚上必须要吃完,否则第二天就软踏踏的不能吃了,自己吃不下,爸妈和姐姐也不会留给自己后半夜吃,嘴里吞咽口水,谭叙心里悔的无以复加。
要不是饺子也好吃,他恨不得现在就用手指头捅嗓子眼,把吃进去的东西都吐出来。
谭叙一顿吃七个冻梨的记录永远成为了历史,一盆子梨和柿子,只有三个进了他的肚子,其他的被家人一分而空,小孩因此幽怨了一晚上。
家里没有电视,王佩也拉不下脸去别人家看电视,上辈子全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看春晚的习惯现在还没有条件实现。
上一世家里买电视的时候自己已经上小学五年级,掐着指头算一算,应该是七年以后。电视买来了,爸妈也不舍得让他俩看,天天像宝贝一样护着,更不舍得办有线电视网。
有了电视以后,全家人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科技博览》和好人好事拍成的电视剧。
人民的好书记孔繁森、兰考县的好县长焦裕禄,金庸的武侠片爸妈无法接受也不会看,听得歌曲更是《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这种类型。
17寸的黑白电视机,用了六七年,最后搬家的路上给磕坏了,样子还跟新的似的。
看了六七年电视的谭笑姐弟俩脑子干干净净,不知道哆啦A梦和大熊,没听过《美少女战士》,谭笑高一听同学放周杰伦的《七里香》,还以为唱歌的是个女的呢。
单一的灌输,导致谭笑和弟弟的价值取向也同样的单调乏味,很长一段时间,谭笑都无法跟身边的同学沟通,因为别人无法认同她的价值观,而谭笑也接受不了别人的审美。
直到上了大学,自己埋头在图书馆里,读了很多书,也接触了很多新鲜的事物,这才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到现在,她还能清楚地记得,当初自己的认同和书本上描述的事情不一致时,自己内心是怎样的煎熬,可是这些事不能跟父母说,说了也没有用。
这一世,谭笑想早点买电视,说服父母开通有线电视,让他们允许弟弟看动画片、武侠片,生活不那么单调,思想认识也不再狭隘守旧。
没有娱乐活动的夜不好守,一家人围成一圈打牌,谭叙不仅拖后腿,还隔上几分钟就要撂挑子。到最后,眼见牌是玩不下去了,谭守林大手一挥,让老婆孩子都去睡觉,这个岁,他自己来守。
获释了的谭叙还对没吃到肚子里的冻梨耿耿于怀,躺倒被窝里撅着一张小嘴,闷闷不乐,睡着了依旧没有放晴。
眼见老妈和弟弟都躺下了,谭笑指着墙上的报纸求谭守林教他识字。
“呦!我老闺女想认字啦,行,爸来教你。你听好了,这个字读‘黑’,黑龙江省的黑,咱们家这地方就是黑龙江省,是咱们中国呀最北边的省。”
谭守林吃晚饭的时候喝了一点白酒,不至于醉,但多少还是有些多了,说话的时候嗓门比平时大不说,眼睛也微微发红。
王佩睁开眼睛没有好气地说:“你们俩能小点声不?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你睡你的呗,我闺女让我教她认字呢,我闺女以后肯定有出息。”嘴上虽然说得硬气,但谭守林还是压低了嗓子:“这个字读日,青天白日的日,这个字读报,报纸的报。记住了没有?”
“那这五个字就是黑龙江日报对吗?”谭笑小手指头指着黑龙江日报五个大字,字正腔圆,煞有介事。
“哎呦喂,我说什么来着,我闺女,那就是聪明,你看看,这不仅认识字了,还会融会贯通,这聪明劲儿,真是像我……来,闺女,爸再教你……”谭守林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爷俩趴在墙上认字,一个教一个学,教的认真学的快速,头顶上的日光灯晃得王佩睡不着、耳朵里是闺女脆脆的声音,听着就让人心里舒坦。
至于谭守林说的笑笑的聪明劲像他那句话被王佩当成耳旁风给忽略了,别人不知道她还不知道吗?初中毕业数学考了25分的成绩单至今还夹在谭守林的高中课本里,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自己的腰!
父女俩一个教一个记,但凡是谭守林读过的字,谭笑就能顺溜地读下来,时间长了,谭守林终于觉得不对劲了。
“笑笑,这俩字咋念?”
“生活。”
“这一行呢?”
“在春节来临之际,全省人民、”
一行字眼瞅着就要读完了,谭笑望见谭守林日渐严肃的脸色稍微停顿了一下,抓了抓头发,为难地说“全省人民……人民……爸、你当时说的太快了,我都没听清楚。”
“我说的快吗当时?那这俩字呢?”
“这、这个念生、生存。是生存还是生活来着?我有些分不清了。”谭笑撅起嘴巴,懊恼地摇摇头。
谭守林脸上严峻的神色并没有因为谭笑的迟疑而有所恢复:“笑笑,你跟爸说实话,这些字你是不是以前就认识?”
“不认识,我哪认识呀?要是认识字,我还能让你教我呀?不过爸,你说咋这么奇怪着,这写字你跟我说一遍我就能记住,记得可清楚了。但是过一会儿,我就又忘了,不过我还是能记住一步部分的。”
“这一行字你都是靠死记硬背的?”
“也不全是,你跟我说的这些话,我以前在收音机里都听到过,就是天天早上六点那个《新闻联播》里,那些人整天说的不也都是这些话吗?天天听,我都背下来了,所以你一跟我说,我才能立马就认识。”
正文 第63章第一桶金的构想
谭笑注意到,在听完自己的解释之后,爸爸脸上严肃的神色似乎有所缓解,但却望着自己一言不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这颗提着的心,仍旧不敢放下来。
殊不知,此时谭守林的内心几乎可以用狂喜两个字来形容,自己女儿这种表现是什么?过目不忘?天生有才?
他们老谭家聪明的人有,能干的人也有,可这学习好的天才却是祖祖辈辈也没出过一个。翻遍了族谱,连个秀才都找不出来,像自己这种数学考25分从高中毕业的人已经算是祖坟上冒青烟,要是笑笑有学习的天分,那岂不是他们老谭家祖坟上着大火——要大发吗?
想到这里,谭守林强按耐住内心的激动,温声问:“笑笑,这几个字怎么念?”
“黑龙江日报,爸你说过,咱家住的地方就是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边的一个省。这个字读日,是青天白日的日,这个字读报,是报纸的报。”
“闺女啊,咱今天晚上不学了,天太晚了,你赶紧睡觉。明天早上,你再把爸教给你的这些个字给爸读一遍,你要是都能读下来,爸就教你写字。”
“真的吗?爸你说话算数?上次你就说要教我认字来着,这么长时间过了也没教过,人家尹娟尹秀天天在家学识字,还会写字呢?都是他爸妈教的,我可羡慕了。”谭笑尽量装出兴奋的样子,拉着谭守林的衣服袖子使劲摇晃,做小女儿撒娇状。
谭守林实在是太激动了,激动地他想出去走走,年三十的晚上,屯子里的男人都不会睡觉,在后院袁三家打牌,他想出去让风吹吹,跟人说说话,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所以立马保证:“算数,爸这次说话肯定算数,你快点去睡觉,爸出去看看啊。”
“那好吧,你别忘了答应我的事情啊。”
趴在被窝里看着爸爸穿上大衣向门外走去,谭笑提在嗓子眼里的一颗心终于落回了肚子中,今晚上这件事自己办的有些着急了。
这段时间谭笑一直在想如何挣钱,眼瞅着重生好几个月了,所有的规划没有一个开始实施的,谭笑的心里着急啊。
寻思来寻思去,头发都要被她给揪掉了,还真就让谭笑想到了挣第一桶金的办法,那就是写,武侠。
要说这个主意,还要感谢谭笑家里的那个重量型家用电器——海燕牌收音机。
每天中午十二点,妈妈会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评书联播》节目。谭笑重生的这段日子,听得一直都是袁阔成讲的《西楚霸王》,妈妈对里面那个英俊潇洒的项羽很是喜爱。
项羽的故事,谭笑知道很多个版本,书里写的、电影演的,要说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是张国荣和巩俐演的那个《霸王别姬》。
所以对于这个老掉牙的故事,谭笑并不怎么感兴趣,但因为每天闷在家里,还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借以打发无聊的时间。
前几天在结束之后,谭笑注意到了一个小广告,上面说有一家叫做《今古传奇》的杂志社在收武侠,希望广大听众踊跃投稿,后面还留下了杂志社的地址和电话。
广告连续播了几天,谭笑终于在第三天反应过来,趁着爸妈不注意,用爸爸的钢笔把杂志社的联系方式记在纸上,然后藏了起来。
从那以后,谭笑每天想的都是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写,写什么样的,写多少字,能挣多少钱的事情。
要说《今古传奇》这本杂志,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谭笑这个武侠粉可是再清楚不过。
从1981年三名曲艺家借款15亿元创刊开始,《今古传奇》就以神奇般的速度创造了中国文学杂志史上的无数个奇迹。
大学期间,学校图书馆专门有一层收录《今古创奇》二十多年以来的各种月刊、半月刊,谭笑曾经一整个学期泡在里面,翻看上面的连载,对里面的故事和作者非常之熟悉。
现在是九十年代初,金庸早在1972就因《鹿鼎记》的完成而封笔,他的十五部传奇佳作也早已经被人熟读。
有了金庸古龙这些武侠前驱的铺垫,过几年就会陆陆续续有一批武侠爱好者开始模仿他的作品进行的创作,其中包括自己喜爱的凤歌和沧月。
也正是这些人,开创了中国另一种文学形式,成就了无数的网络大神级别人物独特的存在。也让自己这个不入流的小写手,一个月靠着10万字,拿到两三千块钱,缓解经济上的窘迫。
自己写网络的时候,已经是2015年了,看书的人多,写书的人更多,所有的梗都已经被作者写烂,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挣钱更是越来越不容易。
但是现在,一切还都没有开始,凭借自己三十年的人生阅历和那些看过的故事、学习过的写作手法,谭笑非常相信她可以通过写的方式挣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想法很好,可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别的不说,自己不认字不识字这件事就把道路给阻断了。要是让人看见她连字都不识一个的小丫头握着钢笔写长篇,还不得把她当成妖怪抓起来。
前前后后苦想了好些天,谭笑决定必须尽快学识字、学写字,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后面的事情才能进行。
而且人家尹娟和尹秀摆明已经学习过一年级的课本,有人替自己在前面打头阵,如果还不再做点啥那不是太浪费机会了吗?
所以谭笑今晚上趁着谭守林喝了点小酒心情不错的时候下手,让爸爸以为自己有过目不忘的学习天赋,为后面识字写字打下基础。
不过看谭守林的反应,似乎是心里受到了震撼,平时一门心思干活的人,竟然想要出门遛弯,难不成是出去找人显摆去了?
正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